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历史脉络与实践经验
1
作者 张慧芝 刘佳琪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20,共10页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其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论述为理论基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根基,以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为实践基点,以西方现代化发展弊端为现实镜...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其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论述为理论基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根基,以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为实践基点,以西方现代化发展弊端为现实镜鉴。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历经了从“工业化”目标的初步构想到“四个现代化”的艰辛探索、从“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等阶段。全面总结和提炼取得伟大成就的实践经验,对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脉络 实践经验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路与独特经验
2
作者 刘阳 《唐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9-44,共6页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初阶寻探、基础奠定、发展提高和成熟飞跃的历史进路中。在这一过程中,党创造了极为宝贵的独特经验,即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前提,必须以人民至上为价值遵循,必须以中国特...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初阶寻探、基础奠定、发展提高和成熟飞跃的历史进路中。在这一过程中,党创造了极为宝贵的独特经验,即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前提,必须以人民至上为价值遵循,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方向指引,必须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支撑,必须以胸怀天下为国际面向。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路和独特经验,对于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进路 独特经验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经验 被引量:23
3
作者 蒋永穆 祝林林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4,共14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辉煌成就与历史经验:坚持人民至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坚持中国道路,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坚持胸怀天下,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坚持党的领导,锻造了走...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辉煌成就与历史经验:坚持人民至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坚持中国道路,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坚持胸怀天下,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坚持党的领导,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这既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开辟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历史经验
下载PDF
“中国模式”的求索——近百年中国城市设计发展的分期与走向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晋华 段进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7-98,109,共13页
历史分期既是开展中国城市设计史研究的基础,又是认识其发展规律的方法。以中国城市现代化的逻辑命题为主线,通过梳理百年来的相关历史事件,分维建立一个事件矩阵,在分析不同事件对主线的影响基础上,选取分期标志性节点,划分出七个历史... 历史分期既是开展中国城市设计史研究的基础,又是认识其发展规律的方法。以中国城市现代化的逻辑命题为主线,通过梳理百年来的相关历史事件,分维建立一个事件矩阵,在分析不同事件对主线的影响基础上,选取分期标志性节点,划分出七个历史阶段。发现中国城市设计的源起是舶来与自生的比较型学习过程,诸多争议则是在该过程中对欧美和苏联两类外源经验的吸收所致,整体历程呈现出一个由现实问题和理想目标交织塑造的演进框架。据此提出要形成城市设计的“中国模式”,应“以我为主”,从更广泛的城市现实再出发;应推行建制革新,消解异质经验中的矛盾;应强化理论引领先于技术创新,提供长远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学科史 历史分期 外部经验 苏联规划 中国模式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的审美经验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阿利 李磊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36-47,共12页
现实主义美学品格作为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经历了改革开放初年创作群体的自觉选择,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西部电影的美学接续升级,再到90年代末至今的多元裂变与互渗融合,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张扬与隐遁交叠、内在意指和外在形式不断扩充的实... 现实主义美学品格作为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经历了改革开放初年创作群体的自觉选择,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西部电影的美学接续升级,再到90年代末至今的多元裂变与互渗融合,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张扬与隐遁交叠、内在意指和外在形式不断扩充的实践路径。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审美从批评角度要把握时代感和历时性,在一种总体的审美观照和纵向的接受美学中把握当下的现实主义电影表达方式。这对于中国电影价值体系和美学体系建设,对于促进中国电影建立更加完善有序的市场生态体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 中国电影 现实主义 审美经验 实践路径 中国西部电影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百年历史经验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小军 邵燕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40-47,共8页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断追求的伟大目标。百年来,党围绕中国的现代化“为了谁”“是什么”“应当如何推进”等多项重大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坚持...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断追求的伟大目标。百年来,党围绕中国的现代化“为了谁”“是什么”“应当如何推进”等多项重大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是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根本保障,坚持人民至上是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取向,坚持理论创新是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想指引,坚持独立自主是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原则,而坚持胸怀天下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历史经验
下载PDF
百年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历程、成就与经验 被引量:2
7
作者 豆勇超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53-61,共9页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百年现代化探索的光辉历程主要分为范式转换的革命时期、曲折发展的建设时期、突破创新的改革时期以及最新发展的新时代四个阶...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百年现代化探索的光辉历程主要分为范式转换的革命时期、曲折发展的建设时期、突破创新的改革时期以及最新发展的新时代四个阶段。中国共产党百年现代化探索,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新境界、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以及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国奇迹。中国共产党百年现代化探索取得伟大成就的宝贵经验在于:把握探索的本质特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遵循现代化发展规律,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历史经验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通过五年规划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8
作者 吴学磊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7-23,67,共8页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征程中,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中国国情,先后领导编制了十四个五年规划,绘就了新中国发展蓝图,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并在这一历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征程中,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中国国情,先后领导编制了十四个五年规划,绘就了新中国发展蓝图,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并在这一历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将人民民主落实到制定规划的具体实践;将实事求是作为分析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方法指导、原则遵循;按照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开创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这些经验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密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探索中国道路的不懈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五年规划 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经验
下载PDF
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领会“五个必由之路”的历史逻辑
9
作者 高清宇 苏振源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0-16,共7页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奋斗,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是“五个必由之路”所关切的历史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复兴之路迈上新台阶。如何进一步筑牢团结奋斗的...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奋斗,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是“五个必由之路”所关切的历史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复兴之路迈上新台阶。如何进一步筑牢团结奋斗的社会基础,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如何在复杂世情国情所带来的严峻考验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境界,是“五个必由之路”所要回应的时代课题。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交汇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个必由之路”这一结构对称、逻辑严密的思想整体。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又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具有继往开来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个必由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下载PDF
以文学作品为例浅析典型人物性格说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琳 《科教文汇》 2011年第14期63-64,共2页
黑格尔把人看做艺术的中心对象,因而他很重视人物性格的描写。他认为人物性格的描写主要受三个要素的影响:一般世界情况、情境和情致。黑格尔的人物性格说虽说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说片面强调丰富性而忽略扁形人物的长处。但黑格尔把人... 黑格尔把人看做艺术的中心对象,因而他很重视人物性格的描写。他认为人物性格的描写主要受三个要素的影响:一般世界情况、情境和情致。黑格尔的人物性格说虽说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说片面强调丰富性而忽略扁形人物的长处。但黑格尔把人物性格和一般世界情况、情境等联系起来考虑,并指出冲突对人物性格的凸显功能在当时是很有进步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人物性格 美学 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
下载PDF
理论话语体系建构的语境意识与方法论创新——基于中国审美经验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玉刚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2-131,共10页
任何理论都关乎现实,从理论生成性来看,每一种理论都有其生成的语境和发生作用的界域,理论建构的有效性与理论的偏颇显现于以现实为轴心的敞开中,从而彰显了理论话语体系建构的语境意识和反思维度。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 任何理论都关乎现实,从理论生成性来看,每一种理论都有其生成的语境和发生作用的界域,理论建构的有效性与理论的偏颇显现于以现实为轴心的敞开中,从而彰显了理论话语体系建构的语境意识和反思维度。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体验。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建构中国理论话语体系,需要立足多重视野的中国审美经验及其方法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话语体系 语境意识 中国审美经验 中国道路 方法论创新
原文传递
审美人类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发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向丽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157-169,共13页
审美人类学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问题在文化全球化时代的深化和进一步解答的尝试。审美人类学以其高度的学科际属性和不断磨炼的敏锐的田野洞察力,为探讨"美"如何作为一种被建构和能建构的存在提供了独特的反观视角和广阔... 审美人类学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问题在文化全球化时代的深化和进一步解答的尝试。审美人类学以其高度的学科际属性和不断磨炼的敏锐的田野洞察力,为探讨"美"如何作为一种被建构和能建构的存在提供了独特的反观视角和广阔的经验解读空间,从而为真正进入关于审美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审美和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形式的独特性以及日常生活中审美启蒙如何可能等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问题的内核提供了可能。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逐步形成和发展也正是在尝试着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的过程中发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发展必须建立在对中国经验的田野调查和理论阐释的基础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问题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 审美人类学 中国经验 田野
原文传递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一般框架与经验借鉴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振磊 刘泽元 王泽润 《中国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30,共14页
中国在七十多年的减贫历程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系统阐释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一般框架并总结中国减贫的一般经验,是对全球减贫理论和话语体系做出中国贡献的必经之路。基于对中国减贫实践的... 中国在七十多年的减贫历程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系统阐释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一般框架并总结中国减贫的一般经验,是对全球减贫理论和话语体系做出中国贡献的必经之路。基于对中国减贫实践的历史考察与特征分析,本文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一般框架概括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以发展为中心的政策体系、以协同为中心的工作体系和以创新为中心的工具应用体系,并对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所蕴含的特殊性与一般性进行了辩证分析。进而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一般经验提炼为强化领导、连续规划、动态瞄准、发展导向、多维协作、上下互动,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可能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 减贫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中国减贫经验
原文传递
中国画审美认知的神经基础:一项ERP研究
14
作者 丁月华 唐帮备 +3 位作者 朱锦秀 崔威海 谭令 陈育芝 《中国美学研究》 2022年第1期181-203,共23页
当代中国实验水墨将水墨作为媒介进行语言实验的做法备受争议,如抽象水墨,看不出画的是什么;又如有的借鉴西方写实绘画,尝试用国画工具来进行创作,这些创作样式和传统的中国画写意精神与作品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特征差异很大。大众被试... 当代中国实验水墨将水墨作为媒介进行语言实验的做法备受争议,如抽象水墨,看不出画的是什么;又如有的借鉴西方写实绘画,尝试用国画工具来进行创作,这些创作样式和传统的中国画写意精神与作品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特征差异很大。大众被试对中国画的传统形式和实验形式的审美认知情况是怎样的并不清楚,对此问题的探讨在强调社会美育、倡导弘扬文化传统的今天是有意义的。通过N1、P3、LPC脑电波幅并结合行为数据分析发现,被试对中国画的审美表现为当代写实的趣味;对当代抽象水墨表现出的兴趣高于对传统写意的兴趣,但对抽象水墨的理解方面有困难。有作品名称提示的抽象水墨带给人的美感和愉悦感显著低于无提示的抽象水墨带个人的美感和愉悦感判断;被试对中国画传统有了解的愿望,价值判断高,但是对传统写意的审美欣赏缺少兴奋性,理解写意作品有困难,有作品名称提示的写意作品带给人的美感和愉悦感显著高于无提示的写意作品带给人的美感和愉悦感,中国画写意传统需要通过美育来让更多的人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传统写意 实验水墨 审美认知 ERP
原文传递
中华文明的复兴和经济理论的创新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平 《东方学刊》 2018年第2期75-93,131,共20页
中国道路的实践远远超越了西方经济学理解的范围,也突破了马克思经济学的局限。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如市场、财富、知识、制度、效率等基本概念必须全面革新,才能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整合现有各派经济学的知识,构建新的... 中国道路的实践远远超越了西方经济学理解的范围,也突破了马克思经济学的局限。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如市场、财富、知识、制度、效率等基本概念必须全面革新,才能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整合现有各派经济学的知识,构建新的经济学范式,才能把握当代西方衰落、中国崛起的历史趋势,并探讨当代中国和世界面临的经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复兴 中国现代化奇迹 中国道路 中国经验 代谢经济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