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pread of Chinese-character Culture on the Silk Road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1
作者 Zheng Acai Huang Yan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7年第3期26-44,共19页
The spread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Chinese classic works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presented diversified discourses of acceptance and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regions. This wa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co... The spread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Chinese classic works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presented diversified discourses of acceptance and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regions. This wa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commercial, economic, political, religious,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s proportional to the real environment's demand for Chinese characters and Chinese classical works. Chinese characters were introduced to Gaochang, Qiuci, Khotan, Korea, Japan, and Vietnam as early as the Han Dynasty, with different development paths in these regions. It is easy to form a long lasting culture spread by Chinese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as long as official languages are consistent with national or religious languages of the regions. It is difficult to form a long lasting culture spread by official languages and characters if the official languages and characters are inconsistent with either languages of daily life or religious languages. Once there is replacement of official languages and characters, or a change in religious belief, it would cause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official languages and daily life languages, Chinese-character culture is bound to decline and gradually fade way. But if there are Han people, they will retain the use of Chinese charac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g Dynasty chinese-character cultural circle the silk Road Gaochang QIUCI Khotan religious belief
下载PDF
从出土简帛医书看上古汉语晚期词汇复音化进程及动因
2
作者 胡琳 张松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6-248,共13页
上古汉语早期词汇在先秦以单音词为主,到中古魏晋时期复音词已大量存在。从秦到西汉末年是汉语史上古到中古的过渡阶段,可称为上古汉语晚期,是汉语复音化进程加快的重要转折期。对成书于这一时期的17种简帛医书文献中的单复音词进行穷... 上古汉语早期词汇在先秦以单音词为主,到中古魏晋时期复音词已大量存在。从秦到西汉末年是汉语史上古到中古的过渡阶段,可称为上古汉语晚期,是汉语复音化进程加快的重要转折期。对成书于这一时期的17种简帛医书文献中的单复音词进行穷尽性考察,统计描写简帛医书词汇系统内部单复音词词性分布、使用频率等方面的差异,并与甲骨文、金文、先秦两汉传世文献进行比较,从简帛医书复音词的新词新义角度共同探讨汉语复音化进程及动因问题,得出如下研究结论:其一,从复音化进程来看,上古汉语晚期复音词数量激增,单音词已非新词产生的主要形式;其二,当时复音词虽然在数量上逐渐占优势,但单音词从使用频率上看仍处于词汇系统的核心地位;其三,从语言内部发展规律来看,汉语词汇的复音化最早是从名词开始的,根本动因在于意义表达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汉语晚期 复音化 简帛医书 单音词 复音词
下载PDF
“卞”字构形补议
3
作者 魏宜辉 李雨萌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24,共8页
“卞”“弁”均是晚出的字形。有学者将“卞”字的形体与战国楚文字中出现的“鞭”之古文“■”一类形体相联系,认为“卞”由这类字形的分化省简而来,也有学者认为“卞”为“弁”之俗体或省文。文章通过梳理相关字形,认为“卞”形出现... “卞”“弁”均是晚出的字形。有学者将“卞”字的形体与战国楚文字中出现的“鞭”之古文“■”一类形体相联系,认为“卞”由这类字形的分化省简而来,也有学者认为“卞”为“弁”之俗体或省文。文章通过梳理相关字形,认为“卞”形出现于东汉前后,楚简中的“■”类字形与后世“卞”的字形并无关联,只是偶然造成的局部同形而已。而“弁”形的出现则要晚至约后赵时期,是隶书楷化的结果。隶、楷书中的“卞”与“弁”字,应均由早期隶书中的“■”形分化演变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构形 汉简 碑刻 “卞” “弁”
下载PDF
马王堆汉墓出土“安乐如意长寿无极”文字绮价值探讨
4
作者 邹婧 喻燕姣 +2 位作者 刘琦 彭诗琦 赵江南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4-121,共8页
文章通过研究马王堆汉墓三号墓出土的“安乐如意长寿无极”文字绮丝织品,探讨了其在中国古代纺织艺术和技术中的重要地位。首先,文字绮纺织品是汉字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高度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文化传达功能。“安乐如意长寿无极”文字绮... 文章通过研究马王堆汉墓三号墓出土的“安乐如意长寿无极”文字绮丝织品,探讨了其在中国古代纺织艺术和技术中的重要地位。首先,文字绮纺织品是汉字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高度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文化传达功能。“安乐如意长寿无极”文字绮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成句汉字织造纺织品,展示了汉代社会对长生不老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的文化特征。其次,这类纺织品通过将汉字与图案巧妙结合,凸显了汉字在装饰艺术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湖南及周边地区的丝绸之路沿途广泛运用和流传。最后,中国汉字装饰纺织品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并可能对西亚乃至地中海周缘地区的纺织装饰技术产生影响,但两者在文化背景、艺术审美和社会功能上有明显区别。文章旨在通过多学科研究方法,全面解析马王堆汉墓出土纺织品的文化价值,进一步夯实中华文化自信,并为未来的文物保护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马王堆汉墓 文字绮 汉字文化 吉祥文化
下载PDF
秦汉简帛文献同形字产生的内在动因探析
5
作者 廖茂婷 陈荣杰 《中国文字研究》 2024年第1期89-97,共9页
同形字是指记词功能不同而形体相同的字。秦汉简帛文献同形字十分丰富,造成该时期同形字大量出现的原因值得关注。本文从汉字的字体、结构和职用三个方面深入挖掘推动其产生的内在动力。研究发现隶变草化等汉字字体演变,汉字构件功能、... 同形字是指记词功能不同而形体相同的字。秦汉简帛文献同形字十分丰富,造成该时期同形字大量出现的原因值得关注。本文从汉字的字体、结构和职用三个方面深入挖掘推动其产生的内在动力。研究发现隶变草化等汉字字体演变,汉字构件功能、构形模式和构形系统的演变趋势,以及整个汉字职能系统的调整是推动秦汉简帛文献同形字产生的内在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简帛文献 同形字 内在动因
下载PDF
中国传统器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江南丝竹在当代的发展状况为例
6
作者 孙剑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100,共9页
中国当代作曲家秉持近代以来中国专业音乐“中西调和”的传统,探索丝竹乐的结构形态,探究丝竹乐的建构逻辑,融合不同的作曲技法,赋予中国传统器乐全新风貌和时代特征,使江南丝竹在新时代成为一个可以被不断阐释和赋新的“活体”。立足... 中国当代作曲家秉持近代以来中国专业音乐“中西调和”的传统,探索丝竹乐的结构形态,探究丝竹乐的建构逻辑,融合不同的作曲技法,赋予中国传统器乐全新风貌和时代特征,使江南丝竹在新时代成为一个可以被不断阐释和赋新的“活体”。立足新时代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宏阔视野与语境,在中、西两种不同音乐观念下激活传统音乐的活力,既可从中国传统音乐以表演为中心的音乐观念中寻找音乐创作素材并探索新的作曲途径,又可采用“非遗”的传承模式作为民族器乐人才培养的有效补充,进而实现专业音乐教育推动中国传统音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器乐 江南丝竹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下载PDF
生动诠释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经典之作——钱存训《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六十周年纪念版)》出版手记
7
作者 朱宝元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4年第1期155-167,共13页
本文在编辑出版《书于竹帛:中国古代文字记录(六十周年纪念版)》的基础上,综述了该书从1962年英文初版问世后的出版历程,六十周年纪念版的底本选择、内容增删和编校经过,以及此书作为学术论著的价值及其蕴含的学术精神。希望六十周年纪... 本文在编辑出版《书于竹帛:中国古代文字记录(六十周年纪念版)》的基础上,综述了该书从1962年英文初版问世后的出版历程,六十周年纪念版的底本选择、内容增删和编校经过,以及此书作为学术论著的价值及其蕴含的学术精神。希望六十周年纪念版的出版能够激励更多学人继往开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存训 《书于竹帛》 编辑校对 独特精神标识
下载PDF
清华简(陆)与《释名》训释合证举隅
8
作者 王赫岗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1-45,共5页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收录了五篇先秦佚篇,对于研究先秦历史和语言文字有着重要价值。结合简文内容与《释名》训释,可以发现一些后世罕见之古义,为《释名》释义提供书证,提前与《释名》相关书证的年代。这些认识将有助于更清晰地...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收录了五篇先秦佚篇,对于研究先秦历史和语言文字有着重要价值。结合简文内容与《释名》训释,可以发现一些后世罕见之古义,为《释名》释义提供书证,提前与《释名》相关书证的年代。这些认识将有助于更清晰地梳理汉语词义发展的脉络,为大型工具书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借鉴参考,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发掘《释名》一书的语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 《释名》 字词关系 合证
下载PDF
简帛文献用字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贵元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9-163,共5页
简帛文献用字的研究对于汉字发展史和汉字理论的研究、简帛文献的释读整理、工具书的编撰等具有重要意义。简帛文献用字主要表现为字形与表义功能的关系问题,就现有认识,大致可分为异写字、异构字、据音借用字、同源通用字、同形字和形... 简帛文献用字的研究对于汉字发展史和汉字理论的研究、简帛文献的释读整理、工具书的编撰等具有重要意义。简帛文献用字主要表现为字形与表义功能的关系问题,就现有认识,大致可分为异写字、异构字、据音借用字、同源通用字、同形字和形近混用字六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帛 用字 通用字
下载PDF
《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订本)中异体字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平 高华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36-139,共4页
《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订版)中收集了678个楚系简帛异体字,这些异体字可分为构件完全相同的异体字、构件部分相同的异体字和构件完全不同的异体字,其中构件部分相同的最多,有579个,占85.40%。异体字大部分是部首相同的有510个,占75.22%... 《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订版)中收集了678个楚系简帛异体字,这些异体字可分为构件完全相同的异体字、构件部分相同的异体字和构件完全不同的异体字,其中构件部分相同的最多,有579个,占85.40%。异体字大部分是部首相同的有510个,占75.22%。构件完全相同的异体字和构件部分相同的异体字有636个,占93.81%。就《楚系简帛文字编》而言,绝大部分楚系简帛异体字在形体上是有联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简 异体字 部首
下载PDF
郭店楚简“仁”字三形的构形理据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宝俊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9-132,共4页
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战国楚墓竹简有儒、道两家著述16种,其中“仁”字凡67见,均写成上半为“身”或“千”或“人”、下半为“心”的形体,构形奇特。本文研究郭店楚简“仁”字三形的构形理据。探讨“仁”字上半部三符的关系及其功能;下半... 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战国楚墓竹简有儒、道两家著述16种,其中“仁”字凡67见,均写成上半为“身”或“千”或“人”、下半为“心”的形体,构形奇特。本文研究郭店楚简“仁”字三形的构形理据。探讨“仁”字上半部三符的关系及其功能;下半部“心”符的意义和渊源;郭店楚简“心”符“仁”字所体现的文字学和文化学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楚简 “仁”字 构形理据
下载PDF
望山楚简考释六则 被引量:7
12
作者 程燕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5-90,共6页
本文在习读简文和阅读诸家著作的基础上,对其中的“(?)”、“(?)”等字提出自己的一点浅陋看法。
关键词 望山楚简 考释 字形
下载PDF
简帛佚籍的发现与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学勤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1970年代以来,大批简帛书籍的陆续出土,为丰富和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提供了资料与条件,促使我们对中国古代学术史进行重新思考、重新认识和重新评价。简帛佚籍的发现对于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使一些... 1970年代以来,大批简帛书籍的陆续出土,为丰富和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提供了资料与条件,促使我们对中国古代学术史进行重新思考、重新认识和重新评价。简帛佚籍的发现对于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使一些古书的可信性得到基本认可;第二,可使一些古籍的属性和成书时代得到大致的确认;第三,可使许多学术著作的价值得到新的、进一步的认识;第四,可对古代时期的学术源流作出新的判断;第五,可以重新为战国时期某一诸侯国进行学术史定位。在中国历史上,新学问的产生都源于新发现,"重写学术史"正是随着考古发现的增多而提出来的。我们正处在一个不断有大发现和新发现的时代,面对更新、更多、更重要的历史典籍的出土,中国古代学术史已有条件得到重新书写,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很可能要出现新的繁荣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帛佚籍 重写 中国古代学术史
下载PDF
武威汉代医简中的古今字和异体字 被引量:6
14
作者 何茂活 程建功 《河西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86-89,共4页
武威汉代医简形成于东汉早期,其中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汉字的使用情况。医简中有许多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和讹误字。本文对其中的古今字和异体字作了一些分析介绍,从中显示了它们在汉字形体演变研究中的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武威市 汉代 医简 “古今字” 异体字
下载PDF
由清华简释解古文字一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单育辰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6-98,共3页
在1998年公布的郭店简《成之闻之》简30有一个字,旧皆不得其解,经过与新公布的清华简《保训》简1的一个字相对比,郭店简的那个字可隶定为"",读为"贵",是"贵重"之意。这是利用清华简考释旧未能释出的古文... 在1998年公布的郭店简《成之闻之》简30有一个字,旧皆不得其解,经过与新公布的清华简《保训》简1的一个字相对比,郭店简的那个字可隶定为"",读为"贵",是"贵重"之意。这是利用清华简考释旧未能释出的古文字的一个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郭店简 古文字
下载PDF
《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简帛部分辨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傅荣贤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0-135,共6页
文章指出《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简帛部分"实际所写"内容有明显错误或自相矛盾的地方23处,表达欠妥或论述模糊者9处。另就"应该所写"内容提出了商榷意见:简帛的编册制度,是我国后世书籍制度的滥觞;大批简帛的出土,... 文章指出《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简帛部分"实际所写"内容有明显错误或自相矛盾的地方23处,表达欠妥或论述模糊者9处。另就"应该所写"内容提出了商榷意见:简帛的编册制度,是我国后世书籍制度的滥觞;大批简帛的出土,为我们打开了一座座地下图书馆。因此,简帛部分必须紧扣"图书"和"图书馆"这两个关键词,努力揭示基于传世文献难以得出的有关古代图书形式和内容,以及有关古代图书馆文献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诸方面的独特内涵,但该书相关章节内容并不能满足这一学术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 简帛 图书 图书馆
下载PDF
由简帛异文谈古代通用字问题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辛丑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28-33,63,共7页
本文结合简帛典籍异文,申论建立古代通用字概念的必要性,并就通假字、古今字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略作辨证。
关键词 简帛异文 通用字 通假字 古今字 古代汉语
下载PDF
秦简“当腾腾”音义商兑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焕林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46-49,共4页
“当腾腾”是里耶秦简、睡虎地秦简中的一个公文习语,李学勤、胡平生等众多学者的释读皆存疑问。考诸古音通假及秦代避讳之实,“腾”当通“朕”,可训为“封”,“当腾腾”意即“该封,封”。“天子自称曰朕”始于嬴正廿六年,秦汉讳“朕”... “当腾腾”是里耶秦简、睡虎地秦简中的一个公文习语,李学勤、胡平生等众多学者的释读皆存疑问。考诸古音通假及秦代避讳之实,“腾”当通“朕”,可训为“封”,“当腾腾”意即“该封,封”。“天子自称曰朕”始于嬴正廿六年,秦汉讳“朕”,有《说文》为证,但古今学人均未尝言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简 通假 避讳 封缄
下载PDF
出土简牍帛书“通假字”中同源通用考释——略谈古汉语清鼻音及复辅音声母的构拟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玉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6-100,共5页
学术界对简牍帛书里相通用的字及异文一般统称"通假字"。实际上,这些"通假字"中有一些是同源字。因为同源字之间音义相同或相近,故可相互通用。本文从简牍帛书里所谓"通假字"之中甄别出其中部分"同... 学术界对简牍帛书里相通用的字及异文一般统称"通假字"。实际上,这些"通假字"中有一些是同源字。因为同源字之间音义相同或相近,故可相互通用。本文从简牍帛书里所谓"通假字"之中甄别出其中部分"同源字",并对古汉语清鼻音及复辅音声母的构拟进行汉藏语的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牍帛书 通假字 异文 同源字 通用 汉藏语
下载PDF
论简帛隶书的字体演变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晓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0-128,共9页
简帛隶书作为秦至汉初的重要文字材料,在汉字的隶变阶段具有重要地位。书写元素和构形元素是字体演变的基础,简帛隶书书写元素的演变表现为笔画平直化和方折化;构形元素的演变表现为构件类型上以半篆半隶为主,构件功能以表义示音为主,... 简帛隶书作为秦至汉初的重要文字材料,在汉字的隶变阶段具有重要地位。书写元素和构形元素是字体演变的基础,简帛隶书书写元素的演变表现为笔画平直化和方折化;构形元素的演变表现为构件类型上以半篆半隶为主,构件功能以表义示音为主,构形模式以义音合成为主,形声系统的形成是汉字构形系统走向成熟的标志。简帛隶书字体演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汉字系统内部的矛盾运动,而书写材料、书写工具、书写者以及社会因素等,对其字体演变也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至汉初 简帛隶书 字体演变 书写元素 构形元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