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不同产地中药有效成分含量检测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陈述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26,共5页
为了实现不同产地中药有效成分含量的准确检测,提出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不同产地中药有效成分含量检测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进行不同产地中药的光谱成像处理,构建不同产地中药近红外光谱图像的视觉信息采样模型,采用分块帧点... 为了实现不同产地中药有效成分含量的准确检测,提出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不同产地中药有效成分含量检测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进行不同产地中药的光谱成像处理,构建不同产地中药近红外光谱图像的视觉信息采样模型,采用分块帧点检测方法进行不同产地中药近红外光谱图像特征提取和信息配准,结合模糊度特征检测方法进行不同产地中药近红外光谱图像的模糊度检测和特征识别,提取不同产地中药近红外光谱图像的成分分布特征量,采用模糊关联特征检测方法进行不同产地中药近红外光谱图像的光谱特征辨识和多尺度分解,在多维尺度空间中进行不同产地中药近红外光谱图像的特征辨识,根据特征辨识结果实现不同产地中药成分含量的定量检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不同产地中药有效成分含量检测的准确度较高,特征分辨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不同产地 中药 有效成分 含量检测
下载PDF
基于道地属性的中药材产地初加工规范标准构建探讨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宁宁 李丝雨 +5 位作者 刘国秀 李亚楠 许岩 翟华强 金世元 王永炎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4期559-563,共5页
中药材的产地初加工是影响中药临床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一项源头工序。如何优化其研究模式、建立更精确规范的标准是当前研究的重要任务。在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基础上,归纳总结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研究中可能存在的现实问题,梳理目前的政... 中药材的产地初加工是影响中药临床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一项源头工序。如何优化其研究模式、建立更精确规范的标准是当前研究的重要任务。在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基础上,归纳总结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研究中可能存在的现实问题,梳理目前的政策法规,提出在传统产地初加工技术经验基础上,通过优化产地初加工模式,形成具有可行性、示范性的优化方案,构建基于中药材道地属性的产地初加工规范标准,为制订相关政策、项目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地属性 中药材 产地初加工 规范标准
下载PDF
浙江典型中药材产地环境地球化学问题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明义 殷汉琴 +2 位作者 黄春雷 郑文 周宗尧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4年第4期804-810,共7页
针对"磐五味"存在的重金属超标问题,作者依托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项目对磐安中药材产地环境开展岩—土—药材系统研究发现,岩石在风化成土过程中淋溶作用强烈,Ca、Mg等流失殆尽,Cd、Cu等重金属相对富集。从土壤母质、淋溶层到土... 针对"磐五味"存在的重金属超标问题,作者依托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项目对磐安中药材产地环境开展岩—土—药材系统研究发现,岩石在风化成土过程中淋溶作用强烈,Ca、Mg等流失殆尽,Cd、Cu等重金属相对富集。从土壤母质、淋溶层到土壤表层,pH值由高到低,酸化强烈。研究表明,表层土壤Cd、Cu相对累积和土壤酸度增强,是中药材Cd、Cu超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产地 环境地球化学 对策 浙江
下载PDF
产地趁鲜切制药材质量控制现状分析
4
作者 于宗斌 潘宏春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24期42-46,共5页
目的为企业参与趁鲜切制药材产地加工、采购趁鲜切制药材及其监管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我国及各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的产地趁鲜切制相关政策,以及维普、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2010年1月至2024年4月与产地趁鲜切制相关的文献,对比... 目的为企业参与趁鲜切制药材产地加工、采购趁鲜切制药材及其监管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我国及各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的产地趁鲜切制相关政策,以及维普、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2010年1月至2024年4月与产地趁鲜切制相关的文献,对比各省/区/市相关政策,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结果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出台产地趁鲜切制相关政策,趁鲜切制品种总计共212个;当前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硬件条件差,包装不规范,加工方法盲目、随意、不可控及掺杂使假等。结论当前我国产地趁鲜切制药材质量存在不足。建议通过选择道地产区药材、强化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评估、加强对外合作、向上游延伸管理体系、建立全产业链质量追溯体系、严格按标准验收药材等方法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地 趁鲜切制 中药材 质量控制
下载PDF
HPLC测定不同产地土茯苓中落新妇苷和黄杞苷含量 被引量:16
5
作者 白梅 刘为萍 李素珍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52-1354,共3页
目的:采用HPLC法对不同产地的土茯苓中落新妇苷和黄杞苷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Waters SUNfire ODS(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磷酸溶液(35∶65∶0.1)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为290 nm。结果:... 目的:采用HPLC法对不同产地的土茯苓中落新妇苷和黄杞苷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Waters SUNfire ODS(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磷酸溶液(35∶65∶0.1)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为290 nm。结果:落新妇苷和黄杞苷分别在0.051~1.02μg和0.058~1.16μg范围内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9)为99.23%和99.93%。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土茯苓药材的质量控制;不同产地土茯苓中落新妇苷和黄杞苷的含量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茯苓 落新妇苷 黄杞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不同产地中药材含量差异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不同采集期、不同产地侧柏叶中杨梅苷和槲皮苷 被引量:9
6
作者 罗世恒 李芙蓉 +1 位作者 王西芳 陈世忠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9-403,共5页
目的:建立侧柏叶中槲皮苷和杨梅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通过对不同采集期和不同产地的侧柏叶中杨梅苷和槲皮苷含量变化的考察,为进一步控制侧柏质量提供数据基础。方法:采用Inertsil ODS-3(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 目的:建立侧柏叶中槲皮苷和杨梅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通过对不同采集期和不同产地的侧柏叶中杨梅苷和槲皮苷含量变化的考察,为进一步控制侧柏质量提供数据基础。方法:采用Inertsil ODS-3(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冰醋酸(37:63:1.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40℃。结果:杨梅苷与槲皮苷的色谱峰达到良好分离效果,线性范围分别为0.023~0.414μg(r=0.9999)和0.094~0.846μg(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5)分别为98.5%(RSD=0.42%)和101.3%(RSD=0.78%)。结论:本文所建立的侧柏叶HPLC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捷,精密度高,结果准确,为侧柏叶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侧柏叶 杨梅苷 槲皮苷 不同采集期 不同产地 中药成分 含量变化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不同产地中药材及其栽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魏春雁 刘笑笑 +1 位作者 宋志峰 陈冠宁 《东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39-43,共5页
采用微波消解/ICP-MS法和高压罐消解/AAS法对吉林省安图、汪清、抚松、靖宇和集安5个产地种植的五味子、人参、西洋参、桔梗和龙胆草5种中药材及其栽培土壤中As、Hg、Pb、Cd、Cr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个产地5种中药材中As、Hg、Pb、Cd均... 采用微波消解/ICP-MS法和高压罐消解/AAS法对吉林省安图、汪清、抚松、靖宇和集安5个产地种植的五味子、人参、西洋参、桔梗和龙胆草5种中药材及其栽培土壤中As、Hg、Pb、Cd、Cr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个产地5种中药材中As、Hg、Pb、Cd均未超出国家限量标准,5个产地栽培5种中药材土壤中As、Hg、Pb、Cd、Cr均未超出国家限量标准。从富集系数方面分析,桔梗对Cd富集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重金属 不同产地 土壤
原文传递
药材部位、产地及采收期对中药挥发油成分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聪 黄诗雨 +4 位作者 陈丽华 刘红宁 高玲 管咏梅 吴璐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5395-5404,共10页
中药挥发油质量的稳定性是其发挥临床疗效及确保安全性的重要前提。由于中药挥发油的质量受到入药部位、药材产地、药材采收期、提取工艺、炮制工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挥发油的出油率或所含化学成分出现差异,影响中药挥发油质量... 中药挥发油质量的稳定性是其发挥临床疗效及确保安全性的重要前提。由于中药挥发油的质量受到入药部位、药材产地、药材采收期、提取工艺、炮制工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挥发油的出油率或所含化学成分出现差异,影响中药挥发油质量的均一性,进而影响挥发油的疗效。因此,如何把控挥发油的质量是中药挥发油发挥作用的关键。分析了药材不同入药部位、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期对中药挥发油质量的影响,并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含有挥发油成分的196味中药按药用部位进行分类,讨论了不同入药部位、产地和采收期对中药挥发油成分的差异性,以期为中药挥发油的开发及中药挥发油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挥发油 成分差异 入药部位 不同产地 不同采收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