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季清凉峰山区小麂和野猪的生境选择及差异 被引量:33
1
作者 鲁庆彬 于江傲 +4 位作者 高欣 杨仙玉 周圻 张良斌 章叔岩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52,共8页
从2005年11月5日至2006年1月21日,为了评估小麂和野猪的生境选择及其差异,我们在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共设置了248个样方群。研究发现,两者都选择平缓坡的灌丛植被、草本密度小、离住宅较近和离隐蔽物距离适中的生境,表现... 从2005年11月5日至2006年1月21日,为了评估小麂和野猪的生境选择及其差异,我们在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共设置了248个样方群。研究发现,两者都选择平缓坡的灌丛植被、草本密度小、离住宅较近和离隐蔽物距离适中的生境,表现了它们的生境选择有一定的重叠性。但是它们也表现出生境选择的一些差异,小麂选择乔木密度适中、灌丛密度大和郁闭度适中的生境,而野猪选择乔木密度小的生境,随机地使用各类灌丛密度和郁闭度的生境。小麂还选择北坡、离水源距离较远的生境,野猪只是随机地使用不同的坡向和离水源距离的生境。分析两者共存的机制,我们发现小麂采取隐藏策略而野猪采取逃跑策略来避敌和利用资源,即它们之间存在与反捕食策略相关的生境选择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麂 野猪 生境选择 反捕食策略
下载PDF
基于粪便DNA的小麂亲权鉴定和婚配制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任鹏 龚堃 +3 位作者 鲍毅新 黄相相 周晓 韩金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6933-6944,共12页
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在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收集634份粪便样本,2份肌肉样本。通过严格筛选,最终获得390份可用于PCR扩增的样本。用多态性较高的8个微卫星位点进行基因型分型,共识别出177个小麂个体。SRY基因性别鉴定显示研究... 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在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收集634份粪便样本,2份肌肉样本。通过严格筛选,最终获得390份可用于PCR扩增的样本。用多态性较高的8个微卫星位点进行基因型分型,共识别出177个小麂个体。SRY基因性别鉴定显示研究样本中雄性84只,雌性93只。所使用的8个微卫星位点在177个样本中,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11,平均观测杂合度(Ho)在0.960—1.000之间,平均值为0.9685,平均期望杂合度(He)在0.799—0.887之间,平均值为0.8429,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766—0.872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8214,基因杂合度水平较高,为遗传多样性丰富的种群。采用Cervus3.0进行亲权分析,当置信度为95%和80%时,8个微卫星位点的鉴定率均达到100%。共鉴定出父-母-子24对,母-子23对,父-子19对,涉及到104只个体。根据亲缘关系分析小麂的婚配制,结果发现小麂的婚配制属于1雄多雌,但并不是目前所知的亚型,而可能是一种被称作"检查策略"的一雄多雌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麂 亲权鉴定 遗传多样性 婚配制
下载PDF
麝、獐、麂和鹿间线粒体DNA的差异及其系统进化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明 盛和林 +3 位作者 玉手英利 增田隆一 永田纯子 大泰司纪之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4-191,共8页
用PCR技术和序列测定方法从线粒体DNA上得到367bp的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得出,麝与獐、麂和鹿的遗传差异在12.53%~14.44%之间,处在科间变化范围之内,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表明麝应作为一独立科;獐、麂和虎间序列的平均差... 用PCR技术和序列测定方法从线粒体DNA上得到367bp的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得出,麝与獐、麂和鹿的遗传差异在12.53%~14.44%之间,处在科间变化范围之内,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表明麝应作为一独立科;獐、麂和虎间序列的平均差异为10.28%,属于业科间的差异,与形态研究结果一致。麝、獐、麂和鹿的系统进化中,麝约在600万年前与鹿科分歧,而鹿科的三个亚科是在350~500万年开始分歧;麝、獐、麂和鹿共同组成一单系群.在600万年前具有一共同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黄麂 水鹿 线粒体DNA DNA差异 系统进化
下载PDF
黄麂标记行为初探 被引量:4
4
作者 吴玥 康蔼黎 +1 位作者 苏铁 张恩迪 《四川动物》 CSCD 2003年第2期73-75,72,共4页
2 0 0 2年 3~ 4月对上海动物园人工饲养的黄麂 (Muntiacusreevesi)的标记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黄麂的标记方式可分为用面腺 (包括额腺和眶前腺 )、尿液和粪便标记 3种。雌雄黄麂用面腺标记的频次差异显著 (P<0 0 1)。面腺... 2 0 0 2年 3~ 4月对上海动物园人工饲养的黄麂 (Muntiacusreevesi)的标记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黄麂的标记方式可分为用面腺 (包括额腺和眶前腺 )、尿液和粪便标记 3种。雌雄黄麂用面腺标记的频次差异显著 (P<0 0 1)。面腺标记是雄麂最主要的标记方式 ,占总标记次数的 74 2 7% ;雌麂最主要的标记方式是排便 ( 48 10 % )和排尿 ( 44 30 % )。进入发情期后 ,个体的标记行为变得频繁 ,雄性个体的这种差异尤为显著 (P <0 0 5 ) ,这说明黄麂的标记行为具有发情信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麂 标记 行为 发情期
下载PDF
晚更新世气候波动及长江阻隔对小麂皖南种群和大别山种群遗传分化与基因流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史文博 王慧 +4 位作者 朱立峰 朱琼琼 韩德民 常青 张保卫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0-399,共10页
通过对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的101个小麂的线粒体D-loop区770bp序列的分析,探讨了两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效种群大小、历史种群动态和种群间的基因流模式。在101个D-loop区序列中共发现34个单倍型,其中24个分布在皖南种群,10个分布在大... 通过对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的101个小麂的线粒体D-loop区770bp序列的分析,探讨了两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效种群大小、历史种群动态和种群间的基因流模式。在101个D-loop区序列中共发现34个单倍型,其中24个分布在皖南种群,10个分布在大别山种群,种群间无共享单倍型。皖南种群线粒体遗传多样性(h=0.952,π=0.0168)明显高于大别山种群(h=0.734,π=0.0077),雌性有效种群(NE=146830)亦大于大别山(NE=19840)。通过歧点分布分析表明在更新世第四间冰期,小麂皖南种群经历过一次大规模的种群扩张事件(在约15.7万年前)。基因流的分析结果显示皖南种群和大别山种群间存在着明显不对等的基因流(MWN→DB=0.36;MDB→WN=75.00)。这种不对称的基因流模式可能反映出在晚更新世冰期循环中,作为天然地理屏障的长江在盛冰期和间冰期对物种扩散的阻隔能力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麂 线粒体DNAD-loop区 遗传多样性 有效种群 种群动态 基因流
下载PDF
陕西省鹿类动物的数量估计和资源保护与利用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江廷安 郭方正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19-126,共8页
通过74个样方共55.17km2,分别对陕西分布的4种鹿类动物中的3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借助数理统计学方法,对其资源贮存量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林麝(Muschusberezovski)1985年的密度是2.49&... 通过74个样方共55.17km2,分别对陕西分布的4种鹿类动物中的3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借助数理统计学方法,对其资源贮存量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林麝(Muschusberezovski)1985年的密度是2.49±0.37只/km2,秦巴山区的资源估计贮存量为85200±10400只;1983~1984年黄麂(Muntiacusrevesi)的密度为9.80±0.75只/km2,安康地区10县黄麂资源存量为64700±4900只,年种群自然增长率为35%,适宜猎取量为13000~14000只;陕北黄土高原狍(Capreoluscapre-olus)1976年的密度为6.02±0.83只/km2,资源贮存量为81200±11200只.1981年狍的密度为5.09±0.61只/km2,资源存量为68700±8200只,狍的年种群自然增长率为38%,适宜猎取量为12000~15000只.文中对陕西省鹿类动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黄麂 毛冠鹿 分布 种群 密度
下载PDF
福建省三明市野生麂的寄生蠕虫种群和群落生态分析
7
作者 王寿昆 林永和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18-220,共3页
关键词 寄生蠕虫 种群 群落 生态分析
下载PDF
基于样线法和非损伤性标志重捕法对古田山小麂种群现状评价 被引量:13
8
作者 余建平 陈小南 +2 位作者 任鹏 龚堃 鲍毅新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4-362,共9页
为分析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内小麂种群资源的现状,制定合理的保护和管理措施,本研究结合传统的样带调查法和非损伤性标志重捕法进行小麂种群资源的调查与评估。2014年4月、7月、10月和2015年1月在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内进行了4次调查。结果显... 为分析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内小麂种群资源的现状,制定合理的保护和管理措施,本研究结合传统的样带调查法和非损伤性标志重捕法进行小麂种群资源的调查与评估。2014年4月、7月、10月和2015年1月在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内进行了4次调查。结果显示:样带法调查全区的种群密度为(5.8±0.4)只/km^2,种群数量为(473.5±29.2)只,其中核心区种群密度最高,为(7.5±0.7)只/km^2,种群数量为(160.8±14.0)只;缓冲区为(5.7±0.6)只/km^2,种群数量为(98.2±10.4)只;实验区密度最低,为(3.3±0.5)只/km^2,种群数量为(140.5±20.7)只。非损伤性标志重捕法得到全区种群密度为(4.9±0.3)只/km^2,种群数量为(397±26)只。样带法调查显示,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种群密度随季节发生变化,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均是春季种群密度最高,保护区内小麂主要栖息在海拔400-800 m之间,夏季向高海拔区域迁移,冬季则向低海拔迁移。SRY性别鉴定结果表明,古田山小麂种群季节间平均雌雄性比1.17∶1,周年雌雄性比为1.11∶1(93只雌性,84只雄性)(χ~2=0.458,P=0.499),雌性个体数量优势并不很明显,若要进一步提高种群数量,则需要加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麂 种群现状 样带法 非损伤性标志重捕法 性比
下载PDF
黄麂Mhc-DRB基因多态性及其维持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虞健 梁文明 +2 位作者 朱飞虎 徐思 吴海龙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57,共7页
利用牛DRB3特异性引物(LA31和LA32),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以及克隆测序技术,从12只黄麂个体中共获得20个DRB第二外显子等位基因,其中6个个体具有3~4个等位基因,提示利用该引物从黄麂中至少可以扩增出2个DRB... 利用牛DRB3特异性引物(LA31和LA32),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以及克隆测序技术,从12只黄麂个体中共获得20个DRB第二外显子等位基因,其中6个个体具有3~4个等位基因,提示利用该引物从黄麂中至少可以扩增出2个DRB位点。所有序列均无插入、缺失和终止密码子。基于序列比对(与牛DRB3和鹿科DRB基因同源性非常高),以及所检测到的氨基酸变异位点主要位于抗原结合区,推测本文所获得的黄麂序列为表达的、且具有重要功能的DRB位点。抗原结合区氨基酸位点的非同义替换(dN)显著大于同义替换(dS)(P<0.01),说明历史上黄麂DRB基因经历过正选择作用。CODMEL程序中的模型M7和M8似然比检测(Likelihood ratio test,LRT)结果同样支持上述推论。进一步利用经验贝叶斯法准确地检测出6个受正选择作用的氨基酸位点(位点11、37、61、67、71、86),其中的5个位点位于PBR区。因此,正选择作用可能是维持黄麂DRB基因多态性的主要机制之一。基于DRB外显子2序列利用邻接法(NJ)构建了部分偶蹄动物系统发生关系,在NJ树上,黄麂DRB基因与其它鹿科动物DRB基因呈镶嵌式分布,提示跨物种进化是维持黄麂DRB基因多态性的另一重要机制。此外,黄麂两个等位基因(Mure-DRB1和Mure-DRB11)和马鹿的两个等位基因(Ceel-DRB34和Ceel-DRB46)与牛科的等位基因构成一个独立的进化枝,说明黄麂和马鹿的某些DRB基因具有非常古老的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麂 Mhc-DRB 多态性 正选择 鹿科
下载PDF
同域分布的黑麂和小麂的时空生态位分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娟 谢培根 +4 位作者 李婷婷 郭瑞 许丽娟 宋虓 徐爱春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1-651,共11页
生态位分化是解释物种共存的重要理论。Schonenr认为空间维度对生态位差异形成的影响程度最高,营养维度次之,时间维度则最后被启动。为验证这一假说,我们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塘山区域采用公里网格... 生态位分化是解释物种共存的重要理论。Schonenr认为空间维度对生态位差异形成的影响程度最高,营养维度次之,时间维度则最后被启动。为验证这一假说,我们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塘山区域采用公里网格法布设52台红外相机,对同域分布且食性相似的黑麂和小麂种群进行监测,计算平均拍摄率,分析不同季节黑麂和小麂对不同植被类型、海拔、坡位、水源距离的选择差异,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二者日活动节律及重叠程度。结果显示,(1)黑麂和小麂对空间生态位的选择出现分化:黑麂偏好针阔混交林,主要栖息于1 301~1 500 m的高海拔地区,回避下坡位和谷地,在距离水源较近的区域内活动频繁;小麂则偏好落叶阔叶林,主要栖息于901~1 100 m的中海拔地区,偏好中坡位,回避谷地,对水源距离没有明显的选择倾向。(2)黑麂和小麂均为晨昏性活动的昼行性动物,二者全年日活动节律重叠程度较高(Δ4=0.86),仅冬季较低(Δ1=0.65)。上述结果支持Schonenr的假说:首先,空间维度对物种生态位分化的影响大于时间维度,龙塘山区域黑麂和小麂主要通过选择不同的栖息地来增加空间回避,降低二者的竞争;其次,这种模式存在季节差异,冬季由于可利用的资源减少,竞争加剧,二者通过调整日活动节律,增加时间生态位分化程度,从而实现同域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分化 栖息地选择 日活动节律 黑麂 小麂
下载PDF
浙江绿葱湖省级湿地公园小麂活动节律和集群行为研究
11
作者 张文旭 林晓越 +4 位作者 毛岭峰 伊理孝 李垚 应建平 唐超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7,共7页
【目的】对浙江绿葱湖湿地公园内人为活动干扰下小麂(Muntiacus reevesi)种群的活动节律和集群模式进行研究,为有蹄类动物的科学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红外相机于2021年2月—2022年1月对该地区小麂种群开展连续监测,基于189... 【目的】对浙江绿葱湖湿地公园内人为活动干扰下小麂(Muntiacus reevesi)种群的活动节律和集群模式进行研究,为有蹄类动物的科学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红外相机于2021年2月—2022年1月对该地区小麂种群开展连续监测,基于1896张独立有效照片分析其日活动节律和集群模式。【结果】小麂的日活动节律存在季节性差异。其中,冬季与春季的日活动节律曲线重叠度(Δ)最低(Δ=0.79,P<0.01),小麂在冬季傍晚的活动强度高并且峰值也明显提前。不同海拔梯度的小麂日活动节律也存在差异。其中,海拔[700,900)m与[1100,1300)m的日活动节律曲线重叠度最低(Δ=0.76,P<0.01),海拔[700,900)m的小麂只有傍晚1个活动高峰。本次监测共发现7种集群模式,其中最高的为单只独居,占比达92.95%;其次是母仔群,占比3.47%;再次是1雌1雄群,占比2.37%;其余4种(双雌、双雄、1雄1幼、2雌1幼)少见的集群模式共占比1.21%。【结论】在浙江绿葱湖省级湿地公园内,小麂是以晨昏活动为主的昼行性动物,主要营独居生活。其日活动节律在不同季节、不同海拔梯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可能主要受温度、食物资源、植被类型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麂 有蹄类 日活动节律 集群模式 红外相机
原文传递
小麂秋季利用人工盐场的节律 被引量:15
12
作者 官天培 龚明昊 +5 位作者 胡婧 仇剑 谌利民 陈万里 郑维超 宋延龄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9-175,共7页
舔食盐分是野生动物的常见习性,但针对具体物种的研究较少。我们于2013年秋季(9~10月份)利用4台红外触发相机在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小麂(Muntiacusreevesi)利用人工盐场的时间格局进行了初步研究。共收集照片记录398条,其... 舔食盐分是野生动物的常见习性,但针对具体物种的研究较少。我们于2013年秋季(9~10月份)利用4台红外触发相机在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小麂(Muntiacusreevesi)利用人工盐场的时间格局进行了初步研究。共收集照片记录398条,其中可鉴别性别的记录288条。结果显示,小麂日均访问盐场(12.97士2.14)次,舔盐高峰出现在8:00~9:00时以及14:00~16:00时,低谷分别出现在2:00时、6:00时以及21:00~23:00时。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小麂对距离公路较远的盐场访问次数显著高于近公路盐场[远离公路盐场(10.86±2.25)次,近公路盐场(2.10±0.58)次,t=3.77,P=0.001]。不论以全天统计抑或按照不同时间段(上午、下午和夜间)分别统计,雌雄两性对盐场的利用强度均无显著差异。我们仅发现在13:00~17:00时,雄性访问盐场的强度显著高于雌性(t=-2.47,P=0.048),且在13:00~14:00时和15:00~16:00时出现两次访问高峰。我们推测性别间的活动节律差异、体型差异以及雄性的干扰,均可能是雌性在下午时段降低盐场利用的原因。人为活动对离公路近的栖息地干扰较强,因而影响了小麂对栖息地的利用,使小麂回避靠近公路的盐场。因此,我们建议自然保护区在选择盐场位置时应考虑人为干扰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麂 舔盐 节律 干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