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爪槭种下分类群的DNA条形码筛选 被引量:9
1
作者 高健 孟婉姮 +1 位作者 杜芳 李俊清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4-743,共10页
槭属鸡爪槭(Acer palmatum Thunb.)是北温带广泛分布的一类园艺观赏树种,由于频繁的种内杂交渐渗导致其种下分类群的形态性状特征趋同,致使传统的形态学分类难以准确鉴定,新兴的DNA条形码技术为快速、准确的鉴定鸡爪槭种下分类群提供... 槭属鸡爪槭(Acer palmatum Thunb.)是北温带广泛分布的一类园艺观赏树种,由于频繁的种内杂交渐渗导致其种下分类群的形态性状特征趋同,致使传统的形态学分类难以准确鉴定,新兴的DNA条形码技术为快速、准确的鉴定鸡爪槭种下分类群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采用5个叶绿体DNA片段(rpl16、psbA-trnH、trnL-trnF、rbcL、matK)和核基因组ITS片段,运用PWG-distance和Tree-Building两种方法对鸡爪槭的8个分类群共32个个体进行DNA条形码分析。结果显示,单个叶绿体基因组片段(分辨率为0%~25%)或核rDNA ITS片段(12.5%)的分辨率较低,不同组合的叶绿体DNA片段(0%~62.5%)、叶绿体片段与核rDNA ITS片段(12.5%~50%)的分辨率则相对较高。其中,rpl16+psbA-trnH+trnL-trnF片段组合的分辨率最高(62.5%),较为符合DNA条形码快速、准确鉴定的要求,因此建议将其作为鸡爪槭种下分类群鉴定的DNA条形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爪槭 dna条形码 叶绿体dna片段 核基因组ITS片段 物种分辨率
下载PDF
稻属叶绿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被引量:4
2
作者 朱世华 王明全 汪向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9-142,共4页
对稻属(oryza)的14个种和李氏禾属(Leersia)的2个种共138份材料进行了叶绿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分析。用内切酶EcoRI酶切、4个叶绿体DNA探针杂交,共发现1o种叶绿体DNA变异类型。在稻属各个种内没有观察到叶绿体DNA的变异,... 对稻属(oryza)的14个种和李氏禾属(Leersia)的2个种共138份材料进行了叶绿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分析。用内切酶EcoRI酶切、4个叶绿体DNA探针杂交,共发现1o种叶绿体DNA变异类型。在稻属各个种内没有观察到叶绿体DNA的变异,叶绿体DNA变异类型基本上以稻属的染色体组型水平划分,因此认为精属的叶绿体DNA在进化过程中变异程度很低。推测CCDD组的o.alta、o.grandiglumis和o.latifolia及CC组的o.officinals和o.eichingeri各有共同的原始祖先。遗传距离分析显示CC、CCDD、BBCC组之间亲缘关系很近,这3个组与EE组亲缘关系也较近。李氏禾属的2个种L.perrieri和L.tisseranti与稻属的遗传距离很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属 李氏禾属 叶绿体dna 限制性片段长度
下载PDF
五种杨树叶绿体DNA的提取及RFLP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卢孟柱 卞祖娴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65-468,共4页
近几年,叶绿体DNA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叶绿体不仅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器官,而且DNA分子结构紧凑,相对于核DNA而言,分子量小,结构简单,更易从分予水平上作精细分析。另外,叶绿体DNA具有稳定性、进化缓慢性及编码序列的保守性,因而是... 近几年,叶绿体DNA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叶绿体不仅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器官,而且DNA分子结构紧凑,相对于核DNA而言,分子量小,结构简单,更易从分予水平上作精细分析。另外,叶绿体DNA具有稳定性、进化缓慢性及编码序列的保守性,因而是研究植物系统发育的好材料。虽然在许多植物中,叶绿体DNA分子非常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叶绿体 dna 提取 RFLP
下载PDF
茶树叶绿体DNA的PCR-RFLP反应体系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盛相 齐桂年 李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76,共4页
通过正交设计对影响茶树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反应体系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快速确立适合茶树叶绿体DNA PCR-RFLP分析的扩增体系和酶切体系。结果表明:最佳PCR扩增体系为100ng模板DNA、200μmol/L dNTPs、1.5mmol... 通过正交设计对影响茶树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反应体系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快速确立适合茶树叶绿体DNA PCR-RFLP分析的扩增体系和酶切体系。结果表明:最佳PCR扩增体系为100ng模板DNA、200μmol/L dNTPs、1.5mmol/L MgCl2、50ng叶绿体引物、3U TaqDNA聚合酶、加ddH2O至25μL;最佳酶切体系为6μL扩增产物用量、2U限制性内切酶量、1×限制性内切酶buffer、加ddH2O至15μL,37℃酶切6h。利用优化的反应体系,对30个茶树品种叶绿体DNA进行PCR-RFLP扩增,可获得清晰扩增图谱和多态性酶切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叶绿体dna PCR—RFLP 优化
下载PDF
黑麦属种间叶绿体DNA的变异性和种系发生的关系
5
作者 徐乃瑜 村井耕二 常脇恒一郎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1年第1期81-88,共8页
为了获得有关黑麦属种间关系、黑麦属与小麦属和山羊草属种系发牛关系的新资料,应用Ban HI等8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解黑麦属5个种的叶绿体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其酶解图谱。结果表明,黑麦属种叶绿体基因组的大小与小麦属和山羊... 为了获得有关黑麦属种间关系、黑麦属与小麦属和山羊草属种系发牛关系的新资料,应用Ban HI等8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解黑麦属5个种的叶绿体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其酶解图谱。结果表明,黑麦属种叶绿体基因组的大小与小麦属和山羊草属的叶绿体基因组非常相似。根据黑麦属5个种遗传距离的估算,并与小麦属和山羊草属已知叶绿体基因组间所观察到的遗传距离相比,黑麦属叶绿体基因组的分化很少;这些资料进一步证实黑麦属的近代起源;并表明黑麦属、小麦属和山羊草属间的亲缘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属 叶绿体dna 种系发生
下载PDF
杉木叶绿体和线粒体遗传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6
6
作者 奇文清 杨慧君 +1 位作者 薛勇彪 胡适宜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9年第7期695-699,共5页
利用PCR技术分别以亲本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Hooibrenk)和杉木×柳杉杂种的总DNA为模板,扩增了叶绿体... 利用PCR技术分别以亲本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Hooibrenk)和杉木×柳杉杂种的总DNA为模板,扩增了叶绿体trnLtrnF和线粒体CoxⅢ基因片段,比较了这些扩增片段的限制性内切酶AluⅠ,DdeⅠ,HinfⅠ,MseⅠ和RsaⅠ的酶切片段多态性,结果表明:F1代的叶绿体DNA为母系遗传,而线粒体DNA为父系遗传。杉木线粒体DNA父系遗传方式与杉科其他植物一致,而叶绿体DNA母系遗传则为在松柏类植物中首次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柳杉 叶绿体 dna遗传 线粒体
下载PDF
被子植物叶绿体基因及其表达
7
作者 杨秀海 《江西农业学报》 1994年第1期59-65,共7页
本文简要综述了叶绿体DNA分子结构、叶绿体基因的功能及其表达产物。着重阐述了被子植物叶绿体DNA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关系;借助cpDNA限制性片段分析,许多学者认为由于cpDNA分子的缺失、突变或插入,叶绿体DNA可能... 本文简要综述了叶绿体DNA分子结构、叶绿体基因的功能及其表达产物。着重阐述了被子植物叶绿体DNA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关系;借助cpDNA限制性片段分析,许多学者认为由于cpDNA分子的缺失、突变或插入,叶绿体DNA可能涉及到CMS的产生,为了得到cpDNA在CMS中起作用的肯定性结论和在分子水平上解释被子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机理,作者提出了应该进一步采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 细胞质 雄性不育 基因表达
下载PDF
Glacial Refugia of Ginkgo biloba and Human Impact on Its Genetic Diversity:Evidence from Chloroplast DNA 被引量:6
8
作者 Wei Gong Zhen Zeng Ye-Ye Chen Chuan Chen Ying-Xiong Qiu Cheng-Xin Fu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68-374,共7页
Variations in the trnK region of chloroplast DNA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to detect the genetic structure and to infer the possible... Variations in the trnK region of chloroplast DNA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to detect the genetic structure and to infer the possible glacial refugia of Ginkgo biloba L. in China. In total, 220 individuals from 12 populations in China and three populations outside China were analyzed, representing the largest number of populations studied by molecular markers to date. Nineteen haplotypes were produced and haplotype A was found in all populations. Populations in south-western China, including WC, JF, PX, and SP, contained 14 of the 19 haplotypes and their genetic diversity ranged from 0.771 4 to 0.867 6. The TM population from China also showed a high genetic diversity (H = 0.848 5). Most of the genetic variation existed within populations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among populations was low (GsT = 0.2). According to haplotype distribution and the historical record, we suggest that populations of G. biloba have been subjected to extensive human impact, which has compounded our attempt to infer glacial refugia for Ginkgo. Nevertheless, the present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enter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Ginkgo is mainly in south-western China and in situ conservation is needed to protect and preserve the genetic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loroplast dna Ginkgo biloba glacial refugia human activitie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