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可操纵导管系统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婷婷 崔超强 +2 位作者 刘宝坤 顾浩 周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609-2615,共7页
背景:由于人体的血管形态复杂多样,现已应用于临床中的可操纵导管的手柄与尖端之间由于力的传导不断衰弱使尖端变形常达不到外科医生的预期,这给手术增加了难度。如何在手术中实现可操纵导管尖端快速且精准地变形一直备受外科医生的关... 背景:由于人体的血管形态复杂多样,现已应用于临床中的可操纵导管的手柄与尖端之间由于力的传导不断衰弱使尖端变形常达不到外科医生的预期,这给手术增加了难度。如何在手术中实现可操纵导管尖端快速且精准地变形一直备受外科医生的关注。近年来,随着智能材料的飞速发展,这使在体外远程控制导管尖端变形成为了可能。目的:综述近年来介入治疗中可操纵导管系统的应用进展,以期为可操纵导管系统未来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在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章检索,文献发表时间为1995-2021年。对比纳入与排除标准将所有文章进行初筛,最终纳入41篇文章进行综述。根据可操纵导管的变形机制,对手动操纵导管系统、磁驱动导管系统以及软材料驱动导管系统的功能特点及临床应用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①可操纵导管系统的变形机制多种多样,其中手动操纵导管尖端通过远端手柄来操作,使力沿着操纵杆进行传导从而达到尖端的变形;磁驱动导管主要通过在导管尖端加入可通电流的磁铁部分或者计算机控制的永磁体从而在患者体内产生磁场来达到尖端的变形;软材料则通过一些刺激如电或温度等来实现导管尖端变形。②目前手动操纵导管以及磁驱动导管在介入治疗中较为常见,但手动操纵导管因其难以很好的控制以及缺少定位精度给外科医生增加了手术难度,而磁驱动导管(机器人导管系统)因其昂贵的手术费用不能应用于所有患者,因此开发出一类既廉价又可以精准变形的可操纵导管是很有必要的。③形状记忆聚合物类材料价格低廉并且较之前应用于导管的材料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它们可通过简单的编程在一些适宜人体的刺激条件下(如温度、湿度、磁场和光等)就可进行精准的变形,有较好的医学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血管 智能材料 驱动 变形机制 尖端 心血管介入治疗 综述
下载PDF
血管与导管选择对PICC置管引发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尹红梅 边志衡 夏梅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7年第8期1220-1221,共2页
目的:通过比较PICC置管的血管与导管选择,探讨其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7月共336例恶性肿瘤病人应用B/BRAUN单腔导管,"可分裂"穿刺针355型173例,257型163例分别选择头静脉、贵要静脉、颈外静脉进行观... 目的:通过比较PICC置管的血管与导管选择,探讨其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7月共336例恶性肿瘤病人应用B/BRAUN单腔导管,"可分裂"穿刺针355型173例,257型163例分别选择头静脉、贵要静脉、颈外静脉进行观察。结果:头静脉病人>50%出现并发症,其中30%出现中途拔管;贵要静脉<10%出现并发症,90%完成治疗计划;颈外静脉2例因固定不妥导致导管脱出。结论:在非高速度滴注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小管径的导管;对血管的选择应当首选责要静脉,优选右侧,穿刺点最好过肘关节,其次选择颈外静脉优选右侧;选择PICC置管操作应慎重,操作之前做好详细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导管与血管选择 恶性肿瘤 并发症
下载PDF
Fogarty球囊导管在尿毒症患者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袁丽萍 杨铁城 +2 位作者 伍强 罗敏虹 张海燕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Fogarty球囊导管在尿毒症患者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及取栓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室收治52例尿毒症患者,18例行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34例因静脉血栓形成行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取栓术。术中使用Fog... 目的探讨Fogarty球囊导管在尿毒症患者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及取栓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室收治52例尿毒症患者,18例行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34例因静脉血栓形成行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取栓术。术中使用Fogarty导管,在球囊充盈状态下牵拉出血管,达到扩张细小血管或取栓目的,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评价。结果 52例患者中通过使用Fogarty球囊导管,手术成功,无并发症,术后内瘘使用通畅,血液透析时血流量达200ml/min以上。随访12个月,其中6例行动静脉内瘘取栓术患者再次出现血栓形成。结论 Fogarty球囊导管在尿毒症自体血管条件欠佳患者中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在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中行取栓术是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GARTY球囊导管 尿毒症 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 成形术 取栓术
下载PDF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结合药物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树超 祝成 +1 位作者 叶有新 李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3-539,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或放射监测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型术结合药物溶栓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动静脉内瘘血管经过物理和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血栓形成和血流停滞... 目的:探讨超声或放射监测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型术结合药物溶栓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动静脉内瘘血管经过物理和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血栓形成和血流停滞的患者192例,血栓形成时间一般不超过72 h,排除活动性出血、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等溶栓及手术治疗禁忌患者。在超声或放射监测下,采用尿激酶和肝素等渗氯化钠混合液溶栓,狭窄部位行球囊扩张术,使内瘘血流再通并恢复功能。结果: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共192例患者施行了274例次内瘘血管急性血栓形成的腔内介入手术,技术成功率为98.2%,临床成功率为93.8%,并发症发生率1.46%。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87.4%、76.7%、63.9%,次级通畅率分别为93.7%、91.6%、83.0%;移植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60.7%、51.5%、43.1%,次级通畅率分别为82.7%、77.1%、70.8%。结论:腔内介入技术结合药物溶栓是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够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保护患者宝贵的血管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并发症 血管/移植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血栓溶解疗法 血栓形成/治疗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治疗应用 导管 留置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病人静脉留置针封管液的探讨 被引量:86
5
作者 阳爱云 邱赛男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571-572,共2页
将 9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心血管疾病病人随机分成三组 ,分别采用 10ml稀释肝素液、10ml生理盐水、3ml稀释肝素液三种液体封管 ,对堵管和静脉炎的发生率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堵管率 :10ml稀释肝素液与 10ml生理盐水封管差异有显著意义 (... 将 9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心血管疾病病人随机分成三组 ,分别采用 10ml稀释肝素液、10ml生理盐水、3ml稀释肝素液三种液体封管 ,对堵管和静脉炎的发生率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堵管率 :10ml稀释肝素液与 10ml生理盐水封管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 =4.32 ,P <0 .0 5 ) ,但 10ml稀释肝素液与 3ml稀释肝素液封管差异无显著意义 (χ2 =2 .31,P >0 .0 5 ) ;静脉炎的发生率 :10ml稀释肝素液封管与 10ml生理盐水封管差异无显著意义 (χ2 =0 16 2 ,P >0 .0 5 ) ,10ml稀释肝素液与 3ml稀释肝素液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χ2 =11.42 8,P <0 .0 1)。提示心血管疾病病人静脉留置针封管液选用 10ml稀释肝素液比较理想 ,因其堵管率明显低于 10ml生理盐水封管 ,而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 3ml稀释肝素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静脉留置针 封管液
下载PDF
国产Fogarty气囊导管对犬下腔静脉壁损伤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开 时德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1994年第1期11-14,共4页
为探讨国产Fogarty导管的气囊直径大小及导管通过血管腔次数多少与静脉管壁急性损伤的关系,本文以14条犬为对象,研究了当Fogarty导管气囊直径分别等于静脉直径的1、1.5及2倍、导管通过静脉腔1、2及3次时,该... 为探讨国产Fogarty导管的气囊直径大小及导管通过血管腔次数多少与静脉管壁急性损伤的关系,本文以14条犬为对象,研究了当Fogarty导管气囊直径分别等于静脉直径的1、1.5及2倍、导管通过静脉腔1、2及3次时,该导管对犬下腔静脉壁所致的超微结构损伤改变.结果显示:气囊直径愈大,导管通过静脉腔次数愈多,气囊对静脉内膜及肌层的损伤愈重,但多数损伤局限于内膜层.本研究为此种国产Fogarty气囊导管应用于临床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 Fogarty气囊导管 血管壁 损伤
下载PDF
PICC导管对病人静脉内径和血流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练 王宁 +1 位作者 童莉 郑启超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5期1155-1156,共2页
[目的]观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前后外周静脉血管内径和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方法]在彩色超声下观察30例经贵要静脉置入4Fr-PICC导管病人的被穿刺血管,记录穿刺前后贵要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的血管内径及穿刺前后贵... [目的]观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前后外周静脉血管内径和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方法]在彩色超声下观察30例经贵要静脉置入4Fr-PICC导管病人的被穿刺血管,记录穿刺前后贵要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的血管内径及穿刺前后贵要静脉固定点血液流速。[结果]穿刺前贵要静脉内径0.247cm±0.068cm,腋静脉内径0.363cm±0.109cm,锁骨下静脉内径0.616cm±0.201cm;穿刺后贵要静脉内径为0.285cm±0.088cm,腋静脉内径0.431cm±0.126cm,锁骨下静脉内径0.696cm±0.245cm;穿刺前后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管内径改变值呈正态分布,但与血管穿刺前内径无相关性;贵要静脉段血流速度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PICC置管后相应静脉血管内径有所扩张,但血流速度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彩色超声 血管内径 血流速度
下载PDF
不同时间拔除动脉鞘管对PCI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苹 王青 +2 位作者 李新明 王圣 黄雪汝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9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时间拔除动脉鞘管护理方法对PCI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行PCI术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于PCI术后即刻拔除动脉鞘管;对照组于PCI术后留置4 h拔除动脉鞘管。结果观察组未出现术后血管并发...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时间拔除动脉鞘管护理方法对PCI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行PCI术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于PCI术后即刻拔除动脉鞘管;对照组于PCI术后留置4 h拔除动脉鞘管。结果观察组未出现术后血管并发症,对照组发生术后血管并发症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即刻拔除动脉鞘管,可以预防和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拔管时间 血管并发症 护理 动脉鞘管
下载PDF
3种血液透析通路临床应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雷文晖 邹海 +3 位作者 金烈 朱潮涌 毛明锋 王剑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24期2018-2021,共4页
目的评价股动脉-股深动脉人造血管动脉搭桥在血液透析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18例行股动脉-股深动脉人造血管搭桥术(A组)、20例自体动静脉内瘘(B组)及25例半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双腔带Cuff导管)(C组)患者,随访并分析比较3组患者术后3、6... 目的评价股动脉-股深动脉人造血管动脉搭桥在血液透析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18例行股动脉-股深动脉人造血管搭桥术(A组)、20例自体动静脉内瘘(B组)及25例半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双腔带Cuff导管)(C组)患者,随访并分析比较3组患者术后3、6个月及1年感染率、术后通畅率、血白蛋白、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尿素清除指数(Kt/v)值。结果 A组与B、C组比较,3个时点感染率、通畅率、血白蛋白、血红蛋白、Kt/v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但C反应蛋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内通畅率、感染率与白体动静脉内瘘、半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无统计学差异;股动脉-股深动脉人造血管搭桥术后血白蛋白、血红蛋白、Kt/v值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半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股动脉- 股深动脉人造血管搭桥 自体动静脉内瘘 半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
下载PDF
Fogarty气囊导管对犬血管壁损伤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陈开 时德 +1 位作者 李维信 唐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85-187,184,共4页
为探讨Fogarty导管的气囊直径大小及导管通过血管腔次数多少与动脉及静脉管壁急性损伤的关系,以14只犬为对象,研究了当Fogarty导管气囊直径分别等于血管直径的1、1.5及2倍、导管通过血管腔1、2及3次时,该导管对犬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管... 为探讨Fogarty导管的气囊直径大小及导管通过血管腔次数多少与动脉及静脉管壁急性损伤的关系,以14只犬为对象,研究了当Fogarty导管气囊直径分别等于血管直径的1、1.5及2倍、导管通过血管腔1、2及3次时,该导管对犬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管壁所致的超微结构损伤改变。根据超微结构改变将损伤分为轻(Ⅰ)、中(Ⅱ)和重(Ⅲ)度三种。结果显示:气囊直径愈大、导管通过血管腔次数愈多,气囊对动脉和静脉内膜及肌层的损伤愈重。但大多数血管损伤(特别是动脉)局限于内膜层。在同样实验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导管 血管壁 损伤 实验
下载PDF
经皮消融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新飞 林乐涛 +1 位作者 宋莉 邹英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30-433,共4页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是肾脏良性肿瘤,对有症状或病灶直径>4cm患者,既往推荐采用部分肾切除术和选择性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近年来,经皮消融疗法用于治疗肾AML,具有对肾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但证据尚不充分。本...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是肾脏良性肿瘤,对有症状或病灶直径>4cm患者,既往推荐采用部分肾切除术和选择性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近年来,经皮消融疗法用于治疗肾AML,具有对肾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但证据尚不充分。本文主要对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和冷冻消融治疗肾AML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脂肪瘤 肌细胞 平滑肌 血管 导管消融术
下载PDF
导管床专用臂托的设计制作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晓君 赵振利 +1 位作者 刘宁 梁智勇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0年第4期58-59,共2页
目的:基于心血管疾病介入手术治疗经桡动脉穿刺术需要,设计制作导管床专用臂托。方法:对身高分别为150~160cm、160~175cm、175~185cm人群的肩宽、手臂长度进行测量,确定专用臂托及其底座的适宜尺寸,并绘制设计图纸。选用市售厚度为5m... 目的:基于心血管疾病介入手术治疗经桡动脉穿刺术需要,设计制作导管床专用臂托。方法:对身高分别为150~160cm、160~175cm、175~185cm人群的肩宽、手臂长度进行测量,确定专用臂托及其底座的适宜尺寸,并绘制设计图纸。选用市售厚度为5mm的密度板作为制作材料,根据设计图纸制作导管床专用臂托。结果:经近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手术治疗的临床实际运用,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结论:在心血管疾病介入手术治疗经桡动脉穿刺术中,使用自制的密度板材质导管床专用臂托,可使手术更加方便、灵活,患者感到舒适、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机 导管床专用臂托 设计制作 介入手术
下载PDF
带涤纶套半永久血透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康祺 范科 梁思爱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12期48-50,共3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带涤纶套半永久血透导管在血液透析中临床研究及应用。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40例尿毒症患者通过建立皮下隧道及Seldinger技术留置带涤纶套血透导管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观察其置管使用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 目的:分析和探讨带涤纶套半永久血透导管在血液透析中临床研究及应用。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40例尿毒症患者通过建立皮下隧道及Seldinger技术留置带涤纶套血透导管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观察其置管使用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患者带涤纶套半永久血透导管留置时间最短者4个月,最长者超过2年且至今仍在用,平均18.5个月。与临时导管比较,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KT/V)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带涤纶套半永久血透导管出现感染、血栓形成、脱管等并发症情况更低、使用时间更长(P<0.05)。结论:带涤纶套半永久血透导管对于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内瘘,尤其在条件有限基层医院的透析患者提供一条可行的长期血管通路,确保透析继续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涤纶套半永久血透导管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下载PDF
国产Fogarty气囊导管对犬腹主动脉壁损伤的超微结构观察
14
作者 陈开 时德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1期21-23,86,共4页
为探讨国产Fogany导管的气囊直径大小及导管通过血管腔次数多少与动脉管壁急性损伤的关系,本文以14条犬为对象,研究了当Fogany导管气囊直径分别等于血管直径的1、1.5及2倍、导管通过血管腔1、2及3次时,该导管对犬腹主动脉壁所致的超微... 为探讨国产Fogany导管的气囊直径大小及导管通过血管腔次数多少与动脉管壁急性损伤的关系,本文以14条犬为对象,研究了当Fogany导管气囊直径分别等于血管直径的1、1.5及2倍、导管通过血管腔1、2及3次时,该导管对犬腹主动脉壁所致的超微结构损伤改变。结果显示:气囊直径愈大,导管通过血管腔次数愈多,气囊对动脉内膜及肌层的损伤愈重;从轻微的内皮细胞损伤至内皮及内皮下组织的全部剥脱,以及中膜层平滑肌细胞受损,但大多数损伤局限于内膜层。本研究为此种国产Fogany气囊导管应用于临床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 Fogarty气囊导管 血管壁 损伤
下载PDF
经颈总动脉穿刺行脑动脉数字减影的方法与应用
15
作者 冼建兴 赵继红 +2 位作者 钱东翔 蔡志鹏 王志坚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4年第2期59-60,共2页
目的 :对经颈总动脉穿刺行脑动脉DSA的方法进行再次改良。材料与方法 :15例经CTA或MRA检查诊断为一侧大脑半球病变的患者 ,行患侧颈总动脉穿刺脑动脉DSA ,穿刺成功后改为放置单腔中央静脉导管。结果 :全部获得成功。其中颅内的动静脉畸... 目的 :对经颈总动脉穿刺行脑动脉DSA的方法进行再次改良。材料与方法 :15例经CTA或MRA检查诊断为一侧大脑半球病变的患者 ,行患侧颈总动脉穿刺脑动脉DSA ,穿刺成功后改为放置单腔中央静脉导管。结果 :全部获得成功。其中颅内的动静脉畸形 6例、动静脉瘘 3例、脑肿瘤 2例、脑动脉瘤 4例。造影后经局部压迫止血后 ,均无血肿形成 ,卧床 6小时后即可在床上作适当的活动。结论 :经我们再次改良的方法 ,操作简单易行 ,时间短、费用少。且由于其内置导管直径小 ,压迫止血容易 ,术后患者能较早活动。在手术前行患侧经颈总动脉穿刺脑动脉DSA检查。不失为一种简单易行而有效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总动脉穿刺术 脑动脉 数字减影 脑血管 中央静脉导管
下载PDF
血管选择对x线辅助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影响分析
16
作者 唐冬秀 《内蒙古中医药》 2009年第12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选择对x线辅助下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影响。方法:对随机抽选的96例行PICC的恶性肿瘤患者,分别选择经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进行置管。观察置管一次成功... 目的:探讨血管选择对x线辅助下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影响。方法:对随机抽选的96例行PICC的恶性肿瘤患者,分别选择经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进行置管。观察置管一次成功率、并发症、留置时间。结果:三组患者置管一次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479,P=0.039);并发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7.183,P=0.028);留置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811,p=0.033)。结论:PICC应首选右侧贵要静脉;其次选择右侧肘正中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血管选择 x线辅助
下载PDF
外周静脉留置针致静脉损伤与恢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赵改婷 李彬 +2 位作者 齐新荣 胡倩 王翠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29期3733-3738,共6页
目的观察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致静脉损伤的相关因素,从而指导临床静脉留置针的合理使用,以避免静脉损伤,促进血管恢复.方法本次研究在5家三级甲等医院开展,各家医院随机抽取消化内科、肾内科、肝胆外科、腺体外科和呼吸内科中的1个科室... 目的观察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致静脉损伤的相关因素,从而指导临床静脉留置针的合理使用,以避免静脉损伤,促进血管恢复.方法本次研究在5家三级甲等医院开展,各家医院随机抽取消化内科、肾内科、肝胆外科、腺体外科和呼吸内科中的1个科室作为研究科室,选择2018年3-6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在符合入组条件且经患者同意下整体纳入研究.本次研究共成功留置和观察符合条件的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共有81例.遵医嘱按医院科室规定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对入组患者安排固定的专人记录患者输入液体、评估穿刺前留置针穿刺部位及穿刺前静脉血管评估结果.观察并记录留置针拔除原因、拔针时通畅情况、留置时间、标记留置静脉、评估并记录留置针穿刺部位表现及静脉炎级别并记录.在拔针后第14天对静脉血管的弹性、血管充盈度恢复情况进行评估记录.结果(1)静脉留置针拔针时,局部静脉炎的严重程度与血管损伤程度呈正相关;拔针时局部症状为Ⅰ级静脉炎者,中重度血管损伤发生率9.09%;拔针时局部症状为Ⅱ级及Ⅲ级静脉炎者,中重度血管损伤发生率95.83%;两组中重度血管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非症状拔除静脉留置针后穿刺静脉无中重度血管损伤发生,血管恢复率100.00%;以症状拔除静脉留置针的穿刺静脉中重度血管损伤发生率为42.37%,血管恢复率57.63%;两组相比静脉损伤与恢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本次临床研究时间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静脉炎发生率及血管损伤与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后静脉炎是造成血管损伤、影响静脉恢复的主要原因.临床穿刺与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应做好预防感染措施;留置针的拔除不应仅依据留置时间;对使用中的留置针应按规定评估穿刺部位的症状和患者反应,避免Ⅱ级以上静脉炎发生;为避免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导致的血管损伤,推荐无症状拔除静脉留置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炎 外周静脉留置针 血管恢复 血管损伤 留置时间 拔管指征
原文传递
血插管技术在动物机体营养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海军 印遇龙 +2 位作者 黄瑞林 李铁军 孔祥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0期1970-1972,共3页
动物机体的营养代谢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血插管技术在研究营养代谢的动态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血插管技术可用于研究不同来源或不同水平的营养素、生物活性物质、营养调控剂或药物对门静脉氨基酸、葡萄糖流量以及对机体内分泌因... 动物机体的营养代谢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血插管技术在研究营养代谢的动态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血插管技术可用于研究不同来源或不同水平的营养素、生物活性物质、营养调控剂或药物对门静脉氨基酸、葡萄糖流量以及对机体内分泌因子、血清生化指标的动态影响效应;研究不同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动物机体自身营养调控过程的机制;研究某个器官或组织对养分的吸收和代谢特点,等等。本文简要介绍了血插管技术的类型和在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充分利用此技术加深对动物营养代谢过程及其调控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插管 动物营养 代谢 应用
原文传递
不同握拳锻炼模式对PICC前后贵要静脉血流速度及血管内径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敏 方秀新 +2 位作者 李明娥 周希环 吕小芹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握拳锻炼模式对PICC前后贵要静脉血流速度及血管内径的影响,探讨握拳锻炼的最佳模式。方法选取行PICC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3组各20例;A组常规指导患者徒手握拳锻炼;B组采用电子握力器握拳锻炼模式:握力弱档,25... 目的观察不同握拳锻炼模式对PICC前后贵要静脉血流速度及血管内径的影响,探讨握拳锻炼的最佳模式。方法选取行PICC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3组各20例;A组常规指导患者徒手握拳锻炼;B组采用电子握力器握拳锻炼模式:握力弱档,25下/min,每次握拳2min休息5min重复进行,循环持续30min,每天重复上述模式4次,每隔4h1次;C组与B组模式相同,但每天重复上述模式6次,每隔3h1次。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观察患者置管前1h及置管后1h、第1,3,7,10,14,21天贵要静脉血流速度及血管内径变化情况。结果PICC前后各组内贵要静脉血流速度在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34,P〈0.05),B、C组电子握力器握拳锻炼模式较A组徒手锻炼模式更能有效加快血流速度,其中以C组效果最佳,且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ICC前后各组内血管内径在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40,P〈0.05);3组置管前1h和置管后1h血管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握拳锻炼可有效促进PICC置入上肢静脉血流速度,但对血管内径影响不大;采用电子握力器以弱档水平、25下/min、每次握拳2min的模式,6次/d,每3h1次可明显促进PICC后上肢血液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握拳锻炼 血流速度 血管内径
原文传递
1例上腔静脉置换患者经上肢PICC置管的护理 被引量:13
20
作者 徐红霞 封凤 +2 位作者 胥喆 金爱云 王铃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7-130,共4页
总结1例上腔静脉及双侧无名静脉人工血管置换的患者成功放置PICC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术前多学科合作,团队成员讨论PICC置管可行性,评估置管风险,提出应对措施;术中采用部分导丝外撤法送管,降低人工血管吻合口破裂的风险,使用超声联合... 总结1例上腔静脉及双侧无名静脉人工血管置换的患者成功放置PICC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术前多学科合作,团队成员讨论PICC置管可行性,评估置管风险,提出应对措施;术中采用部分导丝外撤法送管,降低人工血管吻合口破裂的风险,使用超声联合心电图定位技术实时监测导管尖端位置,减少导管异位风险;术后通过局部加压包扎预防局部出血,通过定时定量饮水及握拳运动预防人工血管血栓发生;带管期间定期评估确保导管功能正常。导管成功留置127 d,无相关并发症发生,完成治疗后拔除导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腔静脉综合征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人工血管 上腔静脉置换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