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殷芸 丁培培 +3 位作者 张媛媛 张桥 耿先龙 徐贵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6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rotein cholestrol,LDL-C)、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and dense low densty lipoproten cholestrol,sd LDL-C)、脂蛋白(a)[lipoproteinca,Lp(a)]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mine,Hcy...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rotein cholestrol,LDL-C)、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and dense low densty lipoproten cholestrol,sd LDL-C)、脂蛋白(a)[lipoproteinca,Lp(a)]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mine,Hcy)的表达对于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2月盱眙县中医院确诊的57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5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检测LDL-C、sd LDL-C、Lp(a)、Hcy的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LDL-C、sd LDL-C、Lp(a)、Hcy诊断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AUC)、最佳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脑梗死组LDL-C、sd LDL-C、Lp(a)、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DL-C、sd LDL-C、Lp(a)、Hcy诊断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613、0.838、0.817、0.792,灵敏度分别为57.2%、72.5%、71.2%、63.7%,特异度分别为62.8%、88.5%、85.6%、83.6%,4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脑梗死的AUC为0.951,敏感性为85.6%,特异性为92.2%,高于其他各项单独检测。结论LDL-C、sd LDL-C、Lp(a)、Hcy均可作为脑梗死有用的诊断指标,与单一指标相比,4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脑梗死的效能更高,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脂蛋白(a)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紫苏油对大鼠降血脂的量效时效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丁晶晶 徐婧 +2 位作者 霍天瑶 曹德华 黄成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1-64,共4页
为了研究紫苏油对大鼠降血脂功能的量效和时效 ,实验以高脂饲料造型高血脂大鼠 ,饲喂不同剂量的紫苏油饲料 ,分别建立血清甘油三酯值 (TG)和血清总胆固醇值 (TC)随时间 (t)变化的函数 ,求解其降脂极限临界值TGlimit、TClimit,再利用求... 为了研究紫苏油对大鼠降血脂功能的量效和时效 ,实验以高脂饲料造型高血脂大鼠 ,饲喂不同剂量的紫苏油饲料 ,分别建立血清甘油三酯值 (TG)和血清总胆固醇值 (TC)随时间 (t)变化的函数 ,求解其降脂极限临界值TGlimit、TClimit,再利用求得的理论值与对应的剂量建立量效函数关系 ,并分别对求得的各组半数有效时间 (即拐点时间tc)对应剂量的变化关系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发现 ,紫苏油能显著降低SD大鼠血清甘油三酯 (TG)和胆固醇 (TC) ,函数TC -t、TG -t符合S形曲线。但各组TG、TC均不能降低到空白组的水平。利用函数TC -t、TG -t求得的极限值TGlimit、TClimit分别建立它们与紫苏油剂量的经验方程 ,结果TGlimit-C符合Logistic方程 ,TClimit-C符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 TC 量效 大鼠 降血脂功能 剂量 血清甘油三酯 紫苏油 造型 降低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减缓内质网应激及增加eNOS的表达改善高热量高胆固醇饮食引起的内皮损伤 被引量:6
3
作者 程静静 陈莉 +3 位作者 李朝飞 陈冠军 鲍莹莹 鲁云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56-1762,共7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改善高热量高胆固醇饮食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的机制是否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表达的改变有关。方法将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标准饮食组(SCD)、高热量高胆固...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改善高热量高胆固醇饮食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的机制是否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表达的改变有关。方法将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标准饮食组(SCD)、高热量高胆固醇饮食组(HCD)及高热量高胆固醇饮食+白藜芦醇组(HCD+RES,白藜芦醇,400 mg·kg-1·d-1),共12周。观察胸主动脉内皮的病理学变化,检测eNOS的表达和ERS上下游相关基因的表达。将血管内皮细胞(MAEC)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组(棕榈酸组,PA)、中浓度RES药物对照组(RES)、低中高剂量RES治疗组(RES dose+PA),观察其对棕榈酸(PA)诱导的小鼠MAEC增殖的影响,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转录因子GADD153(CHOP)蛋白和e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CD组相比,HCD组小鼠胸主动脉管壁明显增厚,弹力纤维排列紊乱,ERS上下游基因表达明显升高(P<0.05),eN OS蛋白表达减少;与HCD组相比,HCD+RES组血管弹力纤维排列明显改善,ERS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eNOS蛋白表达增加。与NC组相比,PA组细胞增殖明显减少(P<0.05),GRP78和CHOP表达明显增加(P<0.05),eNOS表达降低,中、高剂量RES干预后MAECs增殖明显增强(P<0.05),GRP78和CHOP表达明显减少(P<0.05),eNOS蛋白表达增加。结论白藜芦醇有明显的改善高脂饮食引起的内皮损伤和PA诱导的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作用,可能与其减缓ERS、增加eNOS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内皮损伤 白藜芦醇 高热量高胆固醇饮食 棕榈酸
下载PDF
二苯乙烯甙对实验性高脂血症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芳芳 宋士军 刘昆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甙的降血脂作用。方法 30只SD大鼠 ,雌雄各半 ,随机分为 3组 :对照组正常饲料喂养 31天 ,高脂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 31天 ,二苯乙烯甙组在高脂饲料喂养 2 1天时灌胃二苯乙烯甙 [0 .75mg/(g·d) ]1 0天 ;于实验第 31...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甙的降血脂作用。方法 30只SD大鼠 ,雌雄各半 ,随机分为 3组 :对照组正常饲料喂养 31天 ,高脂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 31天 ,二苯乙烯甙组在高脂饲料喂养 2 1天时灌胃二苯乙烯甙 [0 .75mg/(g·d) ]1 0天 ;于实验第 31天 ,所有大鼠均被处死 ,取其血检测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 ,TG )和总胆固醇(cholestrol,Ch)。另取 30只昆明种小鼠 ,随机分为 3组 :对照组每只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0 .0 1mL/g ;高胆固醇模型组和二苯乙烯甙组每只每天腹腔注射 75 %蛋黄液 0 .0 1mL/g ,同时高胆固醇模型组灌胃等容量生理盐水 ,二苯乙烯甙组灌胃二苯乙烯甙 0 .75mg/(g·d) ,连续 3天 ,取血检测TG和Ch。 结果二苯乙烯甙明显降低高脂大鼠血TG和Ch ,但对腹腔注射蛋黄液小鼠的血清Ch无降低作用。结论二苯乙烯甙明显降低高脂大鼠血TG和血Ch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和Ch的吸收环节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甙 甘油三酯类 胆固醇 高脂血症 大鼠 小鼠
下载PDF
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红细胞膜胆固醇变化与红细胞变形性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崔凡 陶绍能 +2 位作者 李小宁 吕大伦 郑卫东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8-139,共2页
目的研究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红细胞膜胆固醇与红细胞变形指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利用核孔滤膜法测量红细胞变形指数 ,使用化学修饰电极测量红细胞膜胆固醇。结果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下降 ,分别为 7.82... 目的研究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红细胞膜胆固醇与红细胞变形指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利用核孔滤膜法测量红细胞变形指数 ,使用化学修饰电极测量红细胞膜胆固醇。结果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下降 ,分别为 7.82 6± 0 .5 3及 6 .5 41± 0 .6 1,而红细胞膜胆固醇则显著升高 ,分别为(0 .6 45± 0 .0 6 2 ) mm ol/ g膜蛋白及 (0 .891± 0 .0 5 1) m mol/ g膜蛋白 (P<0 .0 1) ,且二者呈高度负相关 (r=- 0 .80 1)。结论红细胞膜胆固醇能够有效反映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红细胞变形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变形性 红细胞膜胆固醇 大面积烧伤 烧伤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测定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红涛 李广平 +3 位作者 车京津 周丽娟 李强 王卫定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1期924-92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水平在冠心病(CAD)合并糖尿病(DM)患者中的意义。方法诊断明确的CAD合并DM患者8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3支病变组,分别测定血清AGEs、空腹血糖(FPG)、血脂,计算体质... 目的探讨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水平在冠心病(CAD)合并糖尿病(DM)患者中的意义。方法诊断明确的CAD合并DM患者8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3支病变组,分别测定血清AGEs、空腹血糖(FPG)、血脂,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对3组间AGEs、FPG、血脂、BMI进行比较。结果AGEs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而增高,单支病变组(35.86±11.28)ng/L,双支病变组(43.52±17.29)ng/L,3支病变组(62.09±14.2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GEs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PG均呈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DL-C、FPG与AGEs独立相关。结论AGEs促进DM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控制FPG及LDL-C可能延缓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糖基化终产物 高级 血糖 胆固醇 LDL
下载PDF
DM891129菌株对沙土鼠高胆固醇血症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付晓丽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4期67-69,72,共4页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动物实验来观察由健康人分离出的肠球菌DM891129菌株的降血脂作用。本实验选42只沙土鼠(gerible),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第1组13只为正常组;第2组13只,在正常饮食中+5%胆固醇饲喂1周;第3组16只,在第2组饮食的基础...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动物实验来观察由健康人分离出的肠球菌DM891129菌株的降血脂作用。本实验选42只沙土鼠(gerible),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第1组13只为正常组;第2组13只,在正常饮食中+5%胆固醇饲喂1周;第3组16只,在第2组饮食的基础上,每天以肠球菌(DM891129)菌悬液(10~9个细菌/ml)0.5ml/次,Bid灌胃一周。3组沙土鼠以眼球采血,分别检测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胆酸水平及粪便中肠球菌和肠杆菌水平。结果表明:第2组胆固醇水平较第1组明显升高(P【0.001)。第3组胆固醇水平较第2组明显降低(P【0.001)。相应的、第3组鼠粪便肠球菌水平明显高于第1、2组(P【0.05),而1、2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第2、3组肠杆菌水平明显高于第1组(P【0.02、P【0.05),2、3组肠杆菌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胆酸、甘油三酯水平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可见DM891129菌株对沙土鼠高胆固醇饮食所致的高胆固醇血症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而对血甘油三酯、胆酸水平无显著性影响。现在对DM891129菌株体内降血胆固醇水平的机制尚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胆固醇 肠道菌群 粪链球菌
下载PDF
胆固醇吸收合成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白娜 任洁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5年第3期315-319,共5页
国外大量研究已证明胆固醇吸收标志物(菜油甾醇、谷固醇、胆甾烷醇等)代表胆固醇吸收,胆固醇合成标志物(7-烯胆烷醇、角鲨烯、琏甾醇等)代表胆固醇合成,并将这些标志物用于血脂代谢异常的流行病学研究、临床降脂药物疗效评价及胆固醇代... 国外大量研究已证明胆固醇吸收标志物(菜油甾醇、谷固醇、胆甾烷醇等)代表胆固醇吸收,胆固醇合成标志物(7-烯胆烷醇、角鲨烯、琏甾醇等)代表胆固醇合成,并将这些标志物用于血脂代谢异常的流行病学研究、临床降脂药物疗效评价及胆固醇代谢的实验研究,取得良好效果。现将胆固醇吸收合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吸收 胆固醇合成 标志物
下载PDF
复方参草颗粒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艳杰 刘智 +2 位作者 于艳华 韩杨 许大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7-720,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参草颗粒(CSCG)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及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脂可清胶囊组及CSCG高、中、低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大鼠喂食普通饲料;其余... 目的:探讨复方参草颗粒(CSCG)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及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脂可清胶囊组及CSCG高、中、低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大鼠喂食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大鼠喂食380mL.L-1酒精及高脂饲料,连续15d,制备高脂模型。第16天起,灌胃给予各实验组大鼠相应药物,连续40d。末次给药12h后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含量,计算TC/HDL-C,LDL-C/HDL-C比值及动脉硬化指数(AI);断头处死大鼠,剖取肝脏,行常规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CSCG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LDL-C、TC/HDL-C、LDL-C/HDL-C及AI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血清HDL-C含量升高(P<0.01),AI下调(P<0.01);光学显微镜下CSCG高、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内脂滴成分明显减少,肝细胞结构及排列明显改善。结论:CSCG对酒精性脂肪肝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参草颗粒 脂肪肝 酒精性 胆固醇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类 丙氨酸转氨酶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余甘汁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郑宝东 陈丽娇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用比较研究方法观察不同质量分数的余甘汁对大鼠血液血脂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脂质过氧化物及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0×10-2的余甘汁可使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值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 用比较研究方法观察不同质量分数的余甘汁对大鼠血液血脂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脂质过氧化物及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0×10-2的余甘汁可使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值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总胆固醇比值升高(P<0.05).质量分数为5×10-2及10×10-2的余甘汁均可显著降低血清脂质过氧化物水平(P<0.001),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01).疗效与阳性对照药γ-月见草一致.质量分数为10×10-2的余甘汁可延长小鼠心脏耐缺氧时间(P<0.05),疗效与阳性对照药吉林参煎剂一致,而质量分数为5×10-2的余甘汁则无效(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 油甘子 植物药 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 SOD
下载PDF
肝细胞高密度脂蛋白受体在兔胆囊结石形成中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舒晔 肖路加 +3 位作者 赵纪春 朱红 周总光 程南生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96-298,共3页
采用高胆固醇膳食诱发兔胆囊胆固醇结石模型,分别对高胆固醇膳食后1、2、3、4周及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受体( H D Lr)活性,胆汁中胆汁酸及胆固醇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高胆固醇膳食后1周肝细胞 H D Lr Bm ax... 采用高胆固醇膳食诱发兔胆囊胆固醇结石模型,分别对高胆固醇膳食后1、2、3、4周及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受体( H D Lr)活性,胆汁中胆汁酸及胆固醇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高胆固醇膳食后1周肝细胞 H D Lr Bm ax 明显增大而 Kd 值明显变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05),2周组两者降至对照组水平,3周及4周组 Bm ax 明显变小而 Kd 值明显增大,有显著性差异( P< 0.05),②1周组胆汁中总胆汁酸含量增加,2周组与对照组相近,3周组胆汁酸含量减少( P> 0.05),4周组则明显减少( P< 0.05);③随着高胆固醇膳食进食时间增加,胆汁中胆固醇含量持续增加,3周组及4周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05)。成石中肝细胞 H D Lr 活性及胆汁中胆汁酸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提示肝细胞 H D Lr 活性下降可能引起 肝细胞摄取用于胆汁酸合成的底物减少,并可能在胆囊结石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结石 高密度脂蛋白 受体 胆囊结石
下载PDF
猕猴自然感染肝片吸虫诱发胆管结石的形成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国阳 卢明义 谢晋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9-22,共4页
在研究肝片吸虫诱发猕猴自发性胆结石形成的病理学基础上 ,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和组织化学染色对胆结石的成分及结构进行了测定 ,初步探讨了本病发生的机理。在一只 9岁雌性猕猴肝总胆管内发现 4条肝片吸虫 (Fasciolahep... 在研究肝片吸虫诱发猕猴自发性胆结石形成的病理学基础上 ,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和组织化学染色对胆结石的成分及结构进行了测定 ,初步探讨了本病发生的机理。在一只 9岁雌性猕猴肝总胆管内发现 4条肝片吸虫 (Fasciolahepatica) ,胆囊胆汁中检出大量肝片吸虫虫卵。左侧胆管内有一颗棕黑色结石 ,直径为 1cm、长约 2 5cm圆柱形。肝细胞灶性坏死伴有轻度结缔组织增生 ,胆管腺体重度增生 ,上皮细胞胞质内含有中性与酸性混合型粘多糖物质 ,上皮间有大量杯状细胞。胆石切面呈环状 ,环层间含有粘多糖物质。胆石经红外光谱分析出现胆固醇 -胆色素混合型胆石和黑色物质特征性吸收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肝片吸虫 胆结石 发病机理 粘多糖
下载PDF
内源性脂性肺炎的病理学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国昌 胡文浩 +3 位作者 于明信 陆天才 刘佩芝 杨朝群 《石河子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3-6,共4页
对8例不合并其它疾病的内源性脂性肺炎的观察,作者认为:①血脂升高与大量吸烟是引起本病的最危险因素,其发生是由于血中脂质成分进入肺泡在Ⅱ型上皮分泌增强,使大量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引起以体液免疫为主的一系列炎症反应,且属慢性肉芽肿... 对8例不合并其它疾病的内源性脂性肺炎的观察,作者认为:①血脂升高与大量吸烟是引起本病的最危险因素,其发生是由于血中脂质成分进入肺泡在Ⅱ型上皮分泌增强,使大量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引起以体液免疫为主的一系列炎症反应,且属慢性肉芽肿性炎;②本病多累及右肺是与右支气管较垂直,肺内脂质不易清除有关;③本病并发空洞是病灶发生坏死、液化或由于继发化脓菌感染引起局部坏死化脓,使其经气道排出后形成;④术前若反复多次行细胞学检查及气管镜活检,并结合动态观察理当能排除肺癌做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 脂性 肺炎 病理学
下载PDF
一个中国人群中血清胆固醇浓度分布的混合分析
14
作者 李霞 郭政 +4 位作者 王慕杰 何颖 董国淑 李晶 王宏志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92-95,共4页
利用1517名个体的血清胆固醇浓度数据,通过混合分析研究了影响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主基因的作用.二个偏正态分布的混和模型最佳地符合数据的分布特征.这一结果与存在影响胆固醇浓度的主基因的假设吻合并提示有必要进一步采用综合分离分... 利用1517名个体的血清胆固醇浓度数据,通过混合分析研究了影响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主基因的作用.二个偏正态分布的混和模型最佳地符合数据的分布特征.这一结果与存在影响胆固醇浓度的主基因的假设吻合并提示有必要进一步采用综合分离分析及基因/协变量互作模型研究该基因的存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混合分析 遗传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HDL-C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林瑞挺 张博 +4 位作者 黄灿霞 孙润陆 卢卫锋 包金兰 张玉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人群血清补体C3、C4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分析补体C3、C4与HDL-C在冠心病人群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07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 【目的】研究冠心病人群血清补体C3、C4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分析补体C3、C4与HDL-C在冠心病人群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07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共251例,另外收集同期我院博济医疗中心健康体检者21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180例及稳定性冠心病组71例。各指标采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检验科检验的结果。【结果】(1)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稳定性冠心病组及健康体检者组的补体C3、C4及HDL-C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及稳定性冠心病组中补体C3、C4与HDL-C无明显相关(P>0.05),在健康体检者组中,补体C3与HDL-C成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补体C3、C4水平升高,HDL水平下降,而炎症活动可能影响补体与HDL-C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补体C3 补体C4 HDL-C
下载PDF
ABCA1表达的microRNA转录后水平调控 被引量:6
16
作者 唐蕙 刘益洲 +3 位作者 肖文超 马小峰 王佐 姜志胜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7-523,共7页
胆固醇逆转运(RCT)是体内清除胆固醇的重要机制,对维持体内胆固醇稳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着重要意义。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是胆固醇逆转运过程中的关键因子,ABCA1的表达受到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的多种因素调控,其中microRNA介导A... 胆固醇逆转运(RCT)是体内清除胆固醇的重要机制,对维持体内胆固醇稳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着重要意义。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是胆固醇逆转运过程中的关键因子,ABCA1的表达受到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的多种因素调控,其中microRNA介导ABCA1表达的转录后水平调控备受重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多种microRNA能直接以ABCA1为靶基因调控ABCA1的表达,同时也发现一些microRNA通过作用于调控ABCA1基因的转录因子间接发挥效应,如肝X受体α(LXRα)、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视黄醇类核内受体α(RXRα)等间接调控ABCA1的表达,从而达到影响胆固醇流出的目的。这些microRNA包括miR-33a/b、miR-19b、miR-27a/b、miR-302、miR-758及miR-106b等。本文主要综述已知microRNA对ABCA1表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结合盒转运体A1 MICRORNA 胆固醇逆转运 肝X受体Α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后脂质筏中脂类物质组分的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冰冰 叶云 +4 位作者 高晓燕 宋健 赵瑾超 王贵玲 武军驻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0-224,共5页
目的研究Raw264.7细胞经低密度脂蛋白(LDL)诱导后脂质筏中脂类物质组分是否发生变化。方法蔗糖梯度超速离心得到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中的脂质筏,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脂质筏中脂肪酸的变化;化学衍生脂质筏标志物-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 目的研究Raw264.7细胞经低密度脂蛋白(LDL)诱导后脂质筏中脂类物质组分是否发生变化。方法蔗糖梯度超速离心得到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中的脂质筏,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脂质筏中脂肪酸的变化;化学衍生脂质筏标志物-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 1,GM1),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GM1的变化;胆固醇试剂盒检测脂质筏中胆固醇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LDL诱导的Raw264.7细胞脂质筏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组分中十六烯酸、油酸、二十四烯酸显著升高;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组分中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和二十碳三烯酸显著降低;饱和脂肪酸组分中棕榈酸和硬脂酸显著升高,十四烷酸和二十烷酸含量无变化;GM1含量和胆固醇含量均显著增高,有统计学意义。说明LDL改变了细胞脂质筏的脂质微环境。结论 Raw264.7细胞脂质筏中的脂类物质可能与LDL氧化有关,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LDL氧化过程中脂类物质的作用及其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 脂质筏 脂肪酸 胆固醇 神经节苷脂
下载PDF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关系 被引量:6
18
作者 季莹莹 汤建民 +6 位作者 王丰云 杨雁华 宿东升 朱银川 赵一品 王顺利 来桂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自发再通的相关性。方法: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AG)的STEMI患者155例,根据术中心肌梗死溶栓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分为自发再...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自发再通的相关性。方法: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AG)的STEMI患者155例,根据术中心肌梗死溶栓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分为自发再通组(TIMI血流分级2~3级,n=43)和非自发再通组(TIMI血流分级0~1级,n=112),分析两组患者基线特征、MHR、临床生化指标及CAG特点的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RA自发再通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MHR对IRA自发再通的预测价值。结果:非自发再通组MHR水平明显高于自发再通组(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HR是IRA自发再通的独立预测因子(OR=0.832,95%CI=0.764~0.905)。MHR预测IRA自发再通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95%CI=0.754~0.887);界点是18.23,此时敏感度为83.7%,特异度为67.0%。结论:MHR可能与STEMI患者IRA自发再通独立相关,并对自发再通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自发再通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脂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嵩 刘桂玲 郑岚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56-157,160,共3页
目的:观察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脂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RA患者56例,其中活动期30例,非活动期26例,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血脂水平和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检测。结果:活动期R... 目的:观察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脂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RA患者56例,其中活动期30例,非活动期26例,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血脂水平和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检测。结果:活动期RA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非活动期组和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非活动期RA患者与对照组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和非活动期RA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ESR与HDL-C呈负相关关系(P<0.01),而CRP、RF和HDL-C均无相关关系。结论:RA患者体内血脂水平发生异常,炎症反应对脂代谢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血脂 炎症因子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性激素、血清胆固醇和胆囊胆固醇结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卢林 赵国忠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234-235,24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及血清胆固醇水平与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关系。方法对100例女性和50例男性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进行血清雌二醇(E2)、血睾酮(T)、血孕酮(P)及血清胆固醇(Cho)的测定,并分别与100例女性和50例男性健康对照... 目的探讨血清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及血清胆固醇水平与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关系。方法对100例女性和50例男性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进行血清雌二醇(E2)、血睾酮(T)、血孕酮(P)及血清胆固醇(Cho)的测定,并分别与100例女性和50例男性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男、女性胆固醇结石组的E2、E2/T、Cho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性别对照组(P<0.05),而T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女性胆固醇结石组的孕酮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雌激素、雄激素水平和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异常与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激素 胆固醇 胆囊胆固醇结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