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isual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Agarwood Based on CiteSpace
1
作者 Ruitian ZHANG Changbang CHEN +4 位作者 Hui HUANG Shanghua HUANG Kaiwen WEI Yang YANG Ning LIANG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2024年第1期36-42,共7页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agarwood,is a commonly used medicine for regulating qi,which has many clinical applications because of its unique curative effect.In this study,CiteSpace software was used to visually ...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agarwood,is a commonly used medicine for regulating qi,which has many clinical applications because of its unique curative effect.In this study,CiteSpace software was used to visually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agarwood in the literature from CNKI website in the period of 2007-2022.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earch on agarwood has basically formed core groups of authors,and universities and their affiliated hospitals are main publishing institutions.Moreover,in this study,several research directions of agarwood were also summarized,including clinical research,chemical composition,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and quality standards,showing that agarwood has rich and flexible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many aspects.On this basis,several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strengthen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building a scientific research cooperation community,and promoting the combination of clinical research and laboratory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arwood CITESPACE Knowledge graph Visual analysis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下载PDF
An analysis of agarwood trade patterns,historical perspectives,and species identification challenges:repercussions for importing nations
2
作者 Zhao-Qi Xie Jun-Yu Xu +1 位作者 Muhammad Rafiq Chun-Song Cheng 《TMR Modern Herbal Medicine》 CAS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Background:Agarwood,primarily derived from the Aquilaria and Gyrinops genera,holds significant economic importance.However,there is a lack of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s providing guidance to importing nations regard... Background:Agarwood,primarily derived from the Aquilaria and Gyrinops genera,holds significant economic importance.However,there is a lack of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s providing guidance to importing nations regarding cultivation quantities and expected yields of Agarwood from distinct species.This study aims to address this gap by exploring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rade evolution of Agarwood,highlighting its global importance,and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securing accurate species information.Method:On-site visits to Agarwood cultivation sites were conducted to gain a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Aquilaria species and their cultivation requirements.Additionally,a thorough analysis of global export and import data for Agarwood products over the last decade was undertaken.Results:China Mainland emerged as the leading exporter of Agarwood,averaging an annual export value of USD 1 million.India’s substantial exports challenge the prevailing notion of limited Agarwood production within its borders.Hong Kong and Singapore are pivotal distribution hubs,while Hong Kong and Taipei feature prominently as import destinations.Our analysis uncovers anomalies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Agarwood producers from 2001 to 2008,suggesting potential misclassification of Aquilaria Agarwood as Gyrinops in global export information.These findings underscore the urgency of investigating classification and reporting practices in the Agarwood trade.Furthermore,A.filaria emerges as a notable source,while A.malaccensis is decline in prominence.Conclusion:This study provides crucial insights for policymakers,stakeholders,and industry players seeking to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in the Agarwood trade landscape.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need for accurate species identification,classification,and reporting practices to ensure sustainable cultivation and trade of Agarw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arwood import and export trends global trade field visits industry analysis
下载PDF
沉香多级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释香行为
3
作者 陈媛 吴德淮 +3 位作者 晏婷婷 赵莹 刘宝元 李改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9-139,共11页
[目的]沉香提取物是其主要应用方式之一。针对不同应用领域对沉香成分需求存在显著差异的问题,在提取过程中对沉香主要成分进行粗犷分离,明确不同提取物的释香行为,为实现沉香在特定领域的定向、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传统沉香和... [目的]沉香提取物是其主要应用方式之一。针对不同应用领域对沉香成分需求存在显著差异的问题,在提取过程中对沉香主要成分进行粗犷分离,明确不同提取物的释香行为,为实现沉香在特定领域的定向、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传统沉香和奇楠沉香为研究对象,通过水蒸气-溶剂多级提取,获得精油、浸膏、醇沉等沉香多级提取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不同品种沉香多级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差异;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联用(HS-GC-MS)技术,分析传统沉香和奇楠沉香多级提取物在40~160℃的香气释放规律。[结果]水蒸气-溶剂多级提取可实现传统沉香和奇楠沉香中倍半萜、色酮类成分的粗犷分离;水中蒸馏和隔水蒸馏对精油成分影响较小,均主要含有倍半萜和芳香族小分子物质,相对峰面积≥99%;蒸馏后再进行溶剂提取,获得的浸膏主要含有色酮类成分,相对峰面积≥90%;醇沉可实现对传统沉香浸膏中杂质的有效分离。2种沉香多级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和释香成分存在显著差异:传统沉香、奇楠沉香精油中,分别主要含有榄香醇、α-檀香醇,40℃时主要释香物质分别为匙叶桉油烯醇、(1R,3aR,5aR,9aS)-1,4,4,7-Tetramethyl-1,2,3,3a,4,5a,8,9-octahydrocyclopenta[c]benzofuran;传统沉香浸膏中色酮种类更为丰富,160℃后色酮裂解形成大量小分子挥发性物质,出峰数量和强度明显高于奇楠沉香。[结论]通过多级提取方式,可获得富含倍半萜类化合物的沉香精油以及富含色酮类成分的沉香浸膏、杂质较高的醇沉。精油在低温时具有较好的香气释放能力,适合开发香水、日化等常温释香产品;浸膏适用于高温释香,可开发熏香、燃香等产品;奇楠沉香浸膏中主要成分为2-(2-苯乙基)色酮、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可用于该色酮的单体分离;醇沉中沉香有效物质明显降低,可开发低值化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奇楠 多级提取 化学成分 释香
下载PDF
沉香历代香谱考证和香气成分研究进展
4
作者 董文化 王昊 +6 位作者 李薇 曾军 黄圣卓 王雅丽 云翠鸿 梅文莉 戴好富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3期1-16,共16页
香气是评价沉香品质的重要指标,沉香因其独特的香气被誉为四大名香之首(沉、檀、龙、麝)。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沉香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报道,主要包括倍半萜类、2-(2-苯乙基)色酮类和芳香族类成分。然而,对于沉香的香气成分和香气特... 香气是评价沉香品质的重要指标,沉香因其独特的香气被誉为四大名香之首(沉、檀、龙、麝)。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沉香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报道,主要包括倍半萜类、2-(2-苯乙基)色酮类和芳香族类成分。然而,对于沉香的香气成分和香气特征缺乏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本文旨在综述沉香的历代香谱考证和香气成分的现代研究,并初步构建沉香的香气轮廓图,同时展望沉香后续的分子感官研究,以期揭示沉香致香的奥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香气成分 香气特征 香气轮廓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海南沉香灸治疗轻度抑郁性失眠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光彩 潘佳慧 +1 位作者 张海英 郑卜通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150-155,共6页
目的探讨海南沉香灸对轻度抑郁性失眠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月期间因抑郁性失眠于海南省中医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8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沉香灸组30例、艾灸组30例、安慰灸组25例。沉香灸组采用针刺、耳穴埋针联... 目的探讨海南沉香灸对轻度抑郁性失眠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月期间因抑郁性失眠于海南省中医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8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沉香灸组30例、艾灸组30例、安慰灸组25例。沉香灸组采用针刺、耳穴埋针联合海南沉香灸治疗,艾灸组采用针刺、耳穴埋针联合艾灸治疗,安慰灸组采用针刺、耳穴埋针联合安慰灸治疗。治疗2、4、8周后和随访期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ilton depression score,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结果治疗后沉香灸组总有效率93.33%(28/30)、艾灸组总有效率73.33%(22/30)均明显高于安慰灸组44.00%(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沉香灸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艾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后及随访期间,3组患者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沉香灸组和艾灸组HAMD评分均低于安慰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及随访期间,沉香灸组HAMD评分低于艾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后及随访期间,3组患者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沉香灸组和艾灸组PSQI评分均低于安慰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沉香灸组PSQI评分低于艾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后及随访期间,3组患者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沉香灸组和艾灸组SDS评分均低于安慰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及随访期间,沉香灸组SDS评分均低于艾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沉香灸和艾灸可改善轻度抑郁性失眠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睡眠,沉香灸对抑郁症状和睡眠改善优于艾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沉香灸 抑郁性失眠 艾灸 汉密尔顿抑郁评分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下载PDF
沉香结香方法与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邓力 肖广义 +3 位作者 欧成军 符韵林 韦初明 黄正根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15-126,共12页
沉香是沉香属木质部组织及其分泌物共同组成的天然混合物质,是一种“药香”两用材,经济价值高,用途广,可用于制药、香熏、日化产品等。沉香的形成受外界胁迫,次生代谢物的合成及积累,为一个偶然、长期的过程,致使野生沉香数量稀少,难以... 沉香是沉香属木质部组织及其分泌物共同组成的天然混合物质,是一种“药香”两用材,经济价值高,用途广,可用于制药、香熏、日化产品等。沉香的形成受外界胁迫,次生代谢物的合成及积累,为一个偶然、长期的过程,致使野生沉香数量稀少,难以满足沉香市场的需求,人工诱导结香成为了沉香产业发展的必然之路。目前,已有通过人工方法诱导沉香形成,但其产量高低不一,质量参差不齐。文章对结香方法和技术进行总结,为提高人工沉香的产量和质量以及沉香产业化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人工沉香 结香方法 沉香产业化
下载PDF
沉香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子鉴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志晖 陈京锐 +3 位作者 韦素娟 蒋子肖 刘洋洋 LEE Shiou Yih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81-92,共12页
沉香是世界性名贵的传统药材及天然香料,应用历史悠久。瑞香科沉香属(Aquilaria Lam.)植物是目前生产沉香最主要的树种。随着沉香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增加,沉香属树种被过度开采,野生资源日渐枯竭,严重威胁到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沉香是世界性名贵的传统药材及天然香料,应用历史悠久。瑞香科沉香属(Aquilaria Lam.)植物是目前生产沉香最主要的树种。随着沉香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增加,沉香属树种被过度开采,野生资源日渐枯竭,严重威胁到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为更好地利用及保护沉香资源,该文基于沉香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子鉴定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国内外市场调研,分析沉香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国内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省份,海外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系统调查沉香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对国内外沉香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和分子鉴定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从表型性状、DNA分子标记、DNA指纹鉴定技术、核基因组水平等4个方面综述沉香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从DNA指纹图谱、核质基因片段的DNA条形码、DNA条形码组合其他分子鉴定方法等3个方面总结沉香属植物分子鉴定研究的现状,提出沉香属植物在分子遗传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势,以期为沉香种质资源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遗传多样性 基因资源 分子标记 DNA条形码
下载PDF
经鼻给药沉香精油对单次长时间应激小鼠PTSD样行为及海马GluN2A、GluN2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胡佳敏 李海鹏 +2 位作者 王子圣 丁宗妙 朱国旗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74-79,共6页
目的评价经鼻给药沉香精油对单次长时间应激(single-prolonged stress,SPS)诱导的小鼠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样行为的作用,并从突触的角度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分析沉香... 目的评价经鼻给药沉香精油对单次长时间应激(single-prolonged stress,SPS)诱导的小鼠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样行为的作用,并从突触的角度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分析沉香精油主要成分;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沉香精油低剂量组、沉香精油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罗利普兰(Rolipram,ROL)],每组8只。采用行为学实验评价SPS小鼠的PTSD样行为:分别通过恐惧记忆测试实验检测小鼠恐惧凝滞时间,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价小鼠的焦虑样行为。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2A亚单位(GluN2A)、2B亚单位(GluN2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沉香精油样品中共检测到117种挥发性成分。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表现出强烈的焦虑样行为及恐惧记忆消退异常(P<0.05),而沉香精油及阳性药ROL可明显改善SPS小鼠的异常行为(P<0.05),并逆转GluN2A、GluN2B的异常表达(P<0.05)。结论经鼻给药沉香精油对SPS诱导的小鼠PTSD样行为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GluN2A、GluN2B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精油 单次长时间应激 创伤后应激障碍 GluN2A GluN2B
下载PDF
CO_(2)与液态物质耦合对沉香形成及成分的影响
9
作者 赵威威 周再知 +3 位作者 刘高峰 张青青 黄桂华 庞圣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70,共11页
【目的】探明CO_(2)与液态物质(无机盐、激素和真菌)耦合对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结香的诱导效果,寻求高效诱导土沉香结香的新方法,为人工诱导结香技术促进结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3年生土沉香为研究对象,采用CO_(2)与3种液态... 【目的】探明CO_(2)与液态物质(无机盐、激素和真菌)耦合对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结香的诱导效果,寻求高效诱导土沉香结香的新方法,为人工诱导结香技术促进结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3年生土沉香为研究对象,采用CO_(2)与3种液态物质(无机盐、激素和真菌)耦合的方法诱导处理树体,1年后,取样观察沉香树体结香部位切片组织结构和内含物变化,并检测醇溶性挥发油含量及化学成分。【结果】1)不同诱导处理对土沉香木质部中的淀粉颗粒均有不同程度的消耗。木薄壁细胞内侵填物质通过导管–薄壁细胞间半具缘纹孔进入相邻导管内积累至完全堵塞。2)CO_(2)与3种液态物质(无机盐、激素和真菌)诱导处理中,射线薄壁细胞、轴向薄壁细胞和导管内油脂类物质积累存在差异,CK-1(只充CO_(2))仅存有少量油脂类物质,CK-2(只打孔不充CO_(2))未观察到油脂类物质。3)诱导变色范围受诱导方法影响较大,处理孔位置越远诱导变色距离越短,CO_(2)与无机盐联合诱导处理变色范围最大。4)不同诱导处理的醇溶性挥发油含量存在差异,黑褐色树脂越多含量越高。GCMS结果显示,5种诱导处理后共鉴定出74种化合物,其中共有的成分主要为11种,且部分醇溶性挥发油成分的相对含量在不同处理间差异较大。【结论】5种诱导方式所产沉香样品的醇溶性挥发油含量、沉香特征性成分及含量存在差异,CO_(2)与无机盐耦合诱导的土沉香特征性成分和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诱导所产沉香品质最好,其次为CO_(2)与真菌联合诱导所产沉香,仅填充CO_(2)所产沉香品质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耦合 树脂 化学成分 沉香 诱导方式
下载PDF
沉香的人工催香方法及其结香机制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颜巧玲 钱思竹 +4 位作者 刘宇煌 刘绵 钟仁彬 章文贤 蒋咏梅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9期96-103,共8页
沉香是应用广泛的名贵药材和顶级香料。天然沉香形成缓慢,野生资源面临枯竭,采用人工方法诱导结香是沉香产业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对常见的人工诱导催香方法及主流的结香机制假说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未来如何高效稳定地人工催香及探... 沉香是应用广泛的名贵药材和顶级香料。天然沉香形成缓慢,野生资源面临枯竭,采用人工方法诱导结香是沉香产业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对常见的人工诱导催香方法及主流的结香机制假说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未来如何高效稳定地人工催香及探究结香机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结香率和结香品质的提高及后期的产业规模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人工催香技术 结香机制
下载PDF
白木香6个不同种质所结沉香的GC-MS分析
11
作者 李慧婷 王露露 +4 位作者 王雅丽 王军 徐诗涛 李思 杨照剑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7-1741,共15页
本研究旨在为区分白木香不同种质、品种选育及有针对性地开发利用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以白木香6个不同种质的结香样品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海香1号(Aquilaria sinensis‘Haixiang 1’)、海香2号(A.sinensis‘Haixiang 2’)、海香3号(A.sine... 本研究旨在为区分白木香不同种质、品种选育及有针对性地开发利用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以白木香6个不同种质的结香样品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海香1号(Aquilaria sinensis‘Haixiang 1’)、海香2号(A.sinensis‘Haixiang 2’)、海香3号(A.sinensis‘Haixiang3’)、皮油种、大叶种和囊泡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乙醚法超声提取的结香样品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个不同种质所结沉香的挥发性成分中倍半萜类较高,而色酮类较低;种质间差异较大,共有成分仅有2个,即叔丁基对甲酚和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倍半萜类成分的数量(10~26种)和总相对含量(25.39%~87.50%)较高,以白木香醛为主,其中海香3号中的倍半萜类数量和含量最高。色酮类的数量(1~3种)和总相对含量(4.66%~37.32%)较低,以2-(2-苯乙基)色酮为主,其中海香1号中的色酮类数量和含量最高,而海香3号、大叶种和囊泡种中均未检出。海香1号、海香2号、海香3号和皮油种所结沉香具有较丰富的致香成分,如白木香醛、7α-H-9(10)-烯-11,12-环氧-8-氧艾里莫芬烷和卡拉酮等;海香2号、海香3号、皮油种和囊泡种所结沉香中含有多种倍半萜成分,如沉香螺旋醇和沉香雅槛蓝醇等;海香1号和海香2号所结沉香中的苄基丙酮成分含量较高;海香1号、海香3号和大叶种所结沉香中的7α-H-9(10)-烯-11,12-环氧-8-氧艾里莫芬烷和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等成分含量较高。白木香6个不同种质所结沉香的挥发性成分在种类及含量上具有较大差异,可根据活性成分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木香 种质 沉香 成分 GC-MS
下载PDF
3个产区沉香燃烧烟气特征化学成分分析
12
作者 晏婷婷 李改云 陈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2-132,共11页
【目的】分析沉香主要成分在燃烧过程中的挥发或裂解方式,比较国产、惠安系和星洲系3个产区沉香燃烧释放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成分组成及差异,确认对沉香燃烧香气有贡献的气味活性化合物及其来源,解释沉香燃烧气味形成原因,为沉香产地识... 【目的】分析沉香主要成分在燃烧过程中的挥发或裂解方式,比较国产、惠安系和星洲系3个产区沉香燃烧释放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成分组成及差异,确认对沉香燃烧香气有贡献的气味活性化合物及其来源,解释沉香燃烧气味形成原因,为沉香产地识别和香气品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馏和乙醇提取沉淀方法分离沉香树脂部分中倍半萜类和2-(2-苯乙基)色酮类(PECs)特征成分,应用热重(TG)分析倍半萜类、PECs化合物和木材部分的热质量损失模式,使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分析不同产区沉香燃烧烟气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确认气味活性化合物,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分析3个产区沉香燃烧释放的挥发性成分差异,收集燃烧沉香产生的烟尘,运用液相质谱(LC-MS/MS)联用分析其中PECs成分组成,通过HS-GC-MS分析加热后的PECs标准品,探究沉香中PECs化合物裂解机制及其对燃烧气味的影响。【结果】1)沉香中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在200℃以内完全挥发,PECs化合物质量在150~350℃缓慢降低,木材在250℃以上迅速燃烧。2)沉香燃烧释放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芳香族和倍半萜类化合物,其中芳香族化合物种类和含量明显增加,为沉香燃烧气体提供辛、甜、杏仁、花香等丰富的气味;国产沉香中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3,4-二甲氧基苯酚、乙酰丁香酚等7种化合物释放量与样品乙醇提取物含量负相关,这些化合物主要为沉香燃烧烟气提供烟熏、粉尘和木材气味。3)倍半萜类关键香气化合物桉油烯醇、cis-桉叶-6-烯-11-醇、愈创木醇的相对含量在国产沉香中最高,惠安系沉香中次之,星洲系沉香中最低。4)沉香燃烧烟尘中含有多种Flidersia型2-(2-苯乙基)色酮类(FTPECs)化合物,但未检测到四氢2-(2-苯乙基)色酮类(THPECs)化合物。沉香四醇裂解释放苄基丙酮和苯甲醛,2-(2-苯乙基)色酮高温裂解不仅生成苯甲醛、苯乙醇等6种芳香族化合物,还能挥发进入空气。【结论】沉香的主要成分倍半萜类、PECs化合物和木材燃烧过程中热质量损失模式不同,倍半萜类化合物直接挥发进入空气,PECs化合物和木材裂解生成多种芳香族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多种气味,对沉香燃烧香气有重要影响。不同产区沉香燃烧后释放的化学成分存在一定差异,星洲系与惠安系和国产沉香差异较大。高温下不同种类PECs裂解生成芳香族化合物种类和含量不同,FTPECs可部分挥发进入空气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沉香 产区 燃烧烟气 倍半萜类 2-(2苯乙基)色酮类
下载PDF
沉香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丽霞 傅丽君 +3 位作者 周三女 林授锴 邓仕彬 林素英 《莆田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简要介绍沉香种源;概述了近十年沉香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沉香叶的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较为系统的参考依据;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沉香叶 挥发油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毒性
下载PDF
沉香精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蓝保强 王丽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80-383,共4页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沉香精油的不同提取方法、精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总结阐述。沉香精油提取方法主要有超临界CO_(2)萃取法、亚临界流体萃取法、酶辅助提取法及水蒸气蒸馏法等,沉香精油主要由倍半萜类、色酮类、芳香族...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沉香精油的不同提取方法、精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总结阐述。沉香精油提取方法主要有超临界CO_(2)萃取法、亚临界流体萃取法、酶辅助提取法及水蒸气蒸馏法等,沉香精油主要由倍半萜类、色酮类、芳香族类和脂肪酸类等天然化学成分组成,有抗炎、抗氧化等药理活性。目前沉香精油的基础研究相对较少,在精油提取方法、化学成分研究、药理活性研究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精油 提取 化学成分 药理
下载PDF
真菌诱导白木香所结沉香质量分析
15
作者 黄世芳 黄满勤 +3 位作者 余玉珠 符韵林 刘学林 邓力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1期112-119,共8页
为探究真菌诱导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结香7个月所产生沉香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质量是否符合行业标准,以石湾和星岛湖两地真菌诱导结香所产生的沉香为研究对象,测定其醇溶性提取物的含量,观察显色反应、采用高效液相分析其指纹图谱,... 为探究真菌诱导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结香7个月所产生沉香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质量是否符合行业标准,以石湾和星岛湖两地真菌诱导结香所产生的沉香为研究对象,测定其醇溶性提取物的含量,观察显色反应、采用高效液相分析其指纹图谱,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其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石湾和星岛湖的沉香醇溶性提取物分别为(19.29±8.30)%、(22.54±5.96)%,显色反应呈现紫红色和淡紫色,高效液相特征图谱出现6个特征峰,符合沉香行业标准;石湾、星岛湖沉香分别具有12,15个倍半萜类物质,占30.80%、30.06%,分别具有4,5个2-(2-苯乙基)色酮类物质,占24.81%、30.62%。研究利用真菌结香剂诱导石湾和星岛湖两地的白木香结香,结香7个月的沉香可以达到《沉香》(LY/T 2904—2017)行业标准,并且倍半萜和2-(2-苯乙基)色酮类物质含量达到55.61%、6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木香 沉香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黎医民间诊疗技术沉艾灸治疗常见慢性病临床观察
16
作者 吴维炎 夏玉成 +3 位作者 陈思瑜 邢益涛 林天东 刘洋洋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6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黎医民间诊疗技术沉艾灸对妇科病、胃病、腰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积分和睡眠质量的影响,为慢性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7—9月,选取在海南省澄迈县国医大师林天东工作室接受沉艾灸治疗的46例患者,采... 目的:探讨黎医民间诊疗技术沉艾灸对妇科病、胃病、腰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积分和睡眠质量的影响,为慢性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7—9月,选取在海南省澄迈县国医大师林天东工作室接受沉艾灸治疗的46例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的疼痛评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妇科病患者疼痛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胃病、腰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结论:黎医民间诊疗技术沉艾灸在慢性病治疗上有显著效果,可以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艾灸 慢性病 疼痛症状 睡眠质量
下载PDF
沉香药理作用概述及研究进展
17
作者 朱慧娜 苏志诚 +2 位作者 林达淮 李煌 朱晨龙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8期70-79,共10页
目的本文在综述近年来沉香药理作用的基础上,通过CiteSpace分析2013年5月31日—2023年5月31日关于沉香(Aquilariae Lignum Resinatum)的发文趋势、作者及机构合作网络、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2013年5月3... 目的本文在综述近年来沉香药理作用的基础上,通过CiteSpace分析2013年5月31日—2023年5月31日关于沉香(Aquilariae Lignum Resinatum)的发文趋势、作者及机构合作网络、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2013年5月31日—2023年5月31日关于沉香的文献,使用CiteSpace软件对发文情况、作者及科研机构的合作网络、关键词、研究概况、研究趋势、研究热点进行关联或聚类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纳入1133篇文献,年发文量呈现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作者共现分析得出了以戴好富、魏建和、高晓霞为主的三大研究团队;机构合作网络密度为0.0046;形成了用药规律、沉香、化学成分、沉香四醇等共10个关键词聚类。结论目前关于沉香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作者、机构较为松散,各地区需加强合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药理作用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白木香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诱导结香作用研究
18
作者 黄颖 何欣 +6 位作者 李浩凌 孟慧 陈旭玉 魏建和 陈德力 王斌 杨云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2期334-341,共8页
目的:分离、纯化经通体结香技术诱导的白木香木质部真菌,筛选能够高效促进白木香产生优质沉香的菌株。方法: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纯化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结合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鉴定真菌;将真菌菌液接种到白木香树4个月后进... 目的:分离、纯化经通体结香技术诱导的白木香木质部真菌,筛选能够高效促进白木香产生优质沉香的菌株。方法: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纯化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结合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鉴定真菌;将真菌菌液接种到白木香树4个月后进行功能验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 2020年版沉香项下薄层色谱、浸出物含量测定、沉香四醇含量测定及特征图谱方法分析菌株诱导效果。结果:从白木香木质部中分离出48株真菌,优势菌株为镰刀菌;经刺盘孢菌属(Colletotrichum sp.)、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渐进绿木霉Trichoderma paraviridescens诱导的沉香薄层色谱斑点与对照药材一致;经镰刀菌属(Fusarium sp.)、黑曲霉、渐进绿木霉诱导的沉香浸出物质量分数均大于10%,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可可毛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黑曲霉、渐进绿木霉等6株菌诱导的沉香特征图谱与对照药材一致,沉香四醇质量分数均大于0.1%,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白木香木质部分离出的内生真菌可诱导沉香形成,其中黑曲霉和渐进绿木霉能够较快速诱导白木香结香,结香所得的树脂品质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木香 真菌 诱导结香 沉香四醇
下载PDF
沉香精油成分鉴定及其抗氧化、抑菌活性
19
作者 佟珊 黄欧 +2 位作者 季立宗 王际辉 王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8期74-83,共10页
为探究不同产地、不同提取方式的4种沉香精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抗氧化活性与抑菌活性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法对4种沉香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合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 为探究不同产地、不同提取方式的4种沉香精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抗氧化活性与抑菌活性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法对4种沉香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合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mmonium salt,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及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的抑制能力,对不同精油之间的抗氧化及抑菌活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从莞香超临界萃取精油(GXC)、莞香水蒸气蒸馏精油(GXS)、惠安超临界萃取精油(HAC)、惠安水蒸气蒸馏精油(HAS)中分别鉴定出69、50、66、62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倍半萜类含量分别为54.26%、89.94%、60.63%、70.38%;小分子芳香族类含量分别为5.42%、6.43%、4.43%、17.75%;色酮类含量分别为34.07%、0.00%、32.49%、1.34%。GXC、HAC、HAS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0.66、0.36、1.32 mg/mL;对ABTS+自由基半数抑制浓度值分别为0.09、0.07、0.11 mg/mL,GXS抗氧化能力最弱。4种沉香精油在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低度敏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抑制作用中度敏感。不同沉香精油化合物组成差异赋予其独特的香气及功能活性,其中HAC抗氧化能力最强,GXC、HAC的抑菌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精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抗氧化活性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沉香温胃丸对低温环境下胃溃疡的防治作用
20
作者 周琳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0期137-140,共4页
目的 研究低温环境下胃溃疡防治中沉香温胃丸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选取大鼠进行动物实验,选取36只大鼠,根据管理方法分组,均匀分设6组,包括空白组、胃溃疡模型组(造模组)、奥美拉唑用药组(西药组)、低剂量中药组、... 目的 研究低温环境下胃溃疡防治中沉香温胃丸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选取大鼠进行动物实验,选取36只大鼠,根据管理方法分组,均匀分设6组,包括空白组、胃溃疡模型组(造模组)、奥美拉唑用药组(西药组)、低剂量中药组、中剂量中药组、高剂量中药组,其中中药3组均为沉香温胃丸用药,比较各组胃溃疡指数、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指标、胃黏膜蛋白浓度血清丙二醛(MDA)指标。结果 胃溃疡指数比较,造模组最高,用药4组较低,空白组最低(P <0.05)。血清IL-6指标比较,造模组IL-6指标较高(P <0.05),用药4组、空白组IL-6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蛋白浓度比较,造模组MDA指标较高,其次为用药4组,空白组最低(P <0.05),用药4组MDA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沉香温胃丸可缓解大鼠胃溃疡病情,减轻局部炎性反应,改善胃溃疡指数,促进胃黏膜修复,疗效与西药奥美拉唑相近,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环境下胃溃疡 应激性溃疡 沉香温胃丸 药物实验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