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鲁迅生存语境与基督教文化语境比较观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青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1-84,共4页
鲁迅生存语境中的爱是源于人的、有缘故的、有等次差别的爱;基督教文化语境中的爱是源于神的、无条件的、无分别的爱。前者爱应该爱的人,后者爱所有人。前者具有封闭性、矛盾性和变化性;后者具有开放性、一致性和永恒性。
关键词
爱
鲁迅
生存语境
基督教
文化语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态伦理的神性维度——基于基督教文化语境
2
作者
刘青汉
赵丹
+1 位作者
米艳丽
爱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9-25,34,共8页
"以人为中心"、"以生物为中心"和"以上帝为中心"是几个重要的生态伦理观。"以上帝为中心"是神性维度的,该生态伦理认为,世界是按上帝的律被创造的,上帝处在世界之中和世界处在上帝之中是生态...
"以人为中心"、"以生物为中心"和"以上帝为中心"是几个重要的生态伦理观。"以上帝为中心"是神性维度的,该生态伦理认为,世界是按上帝的律被创造的,上帝处在世界之中和世界处在上帝之中是生态系统的核心原理。生态的创造中贯穿着秩序,秩序是生态正常存在的基础;安息是神性生态的重要构成部分,没有安息就不会有发展和永续;爱、珍惜、保护是生态秩序的内在需要,你必须像上帝爱生态那样爱生态,而不是像人爱生态那样爱生态;人心失序,生态被推向无序。只有当人心回归秩序,人们才会"以不占有任何东西的方式拥有万物";生态危机问题的解决和良性生态的恢复必须通过对原初生态秩序的复位来实现;神性维度的生态伦理是生态系统中秩序、爱、公义和永续的守望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文化语境
神性维度
生态伦理
秩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铁凝小说中忏悔意识形成的文化语境
3
作者
苏晓芳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07-109,共3页
忏悔意识是铁凝小说中表现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试图在厘清儒家的“反省”与基督教的“忏悔”的基础上阐述铁凝忏悔意识形成的中西方文化背景。
关键词
铁凝的小说
忏悔意识
儒家的“反省”
基督教的“忏悔”
文化语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缘故的爱与无条件的爱——关于鲁迅与基督教文化资源关联的思考
被引量:
4
4
作者
刘青汉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7-163,共7页
无论从文化根源、历史演变还是社会现实的角度考察,鲁迅语境主要是人文的和俗世的,基督教文化语境是灵魂观照和信仰层面的。鲁迅语境中的爱是有是非、善恶、亲疏、远近、智愚、高下区分的;基督教文化语境中的爱是无缘故、无条件、无原...
无论从文化根源、历史演变还是社会现实的角度考察,鲁迅语境主要是人文的和俗世的,基督教文化语境是灵魂观照和信仰层面的。鲁迅语境中的爱是有是非、善恶、亲疏、远近、智愚、高下区分的;基督教文化语境中的爱是无缘故、无条件、无原则的。鲁迅语境的爱主要凸显爱者的自主性以及爱者与被爱者二者之间的关系,基督教文化语境中的爱强调的是超验的第三维度的律例、典章、诫命、法度和信念。基督教文化语境中“爱不值得爱的人”能给人更大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语境
基督教文化语境
有缘故的爱
无条件的爱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基督教慈善文化与基督教中国化的主体性建构
5
作者
曹南来
雷蕾
《基督教文化学刊》
2022年第2期202-226,共25页
宗教慈善团体的身份一般被表述为兼具宗教性与社会性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是基于信仰的“宗教身份”,一方面是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社会身份”。宗教慈善组织的宗教性身份与社会性身份之间的张力问题,始终是当代宗教慈善活动的“中国...
宗教慈善团体的身份一般被表述为兼具宗教性与社会性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是基于信仰的“宗教身份”,一方面是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社会身份”。宗教慈善组织的宗教性身份与社会性身份之间的张力问题,始终是当代宗教慈善活动的“中国式困境”之一。①对这一关系的妥善处理,已被视为发挥宗教界与信教群众的积极作用以及促进公益慈善事业有序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中国化
主体性建构
公益慈善事业
宗教性
慈善活动
当代宗教
慈善团体
双重身份
原文传递
基督教中国化实践的文化逻辑——以云南拉祜族L村为例
6
作者
张劲夫
《基督教文化学刊》
2022年第2期181-200,共20页
宗教信仰现象和仪式与日常生活的相关性是宗教人类学主要关注的领域。基于人类学研究的整体观视角,“日常宗教”主要关注对象是普通人,不是神职人员或宗教精英;强调宗教信仰的实践,以及个体信徒的能动性和自主性。①宗教人类学讨论的不...
宗教信仰现象和仪式与日常生活的相关性是宗教人类学主要关注的领域。基于人类学研究的整体观视角,“日常宗教”主要关注对象是普通人,不是神职人员或宗教精英;强调宗教信仰的实践,以及个体信徒的能动性和自主性。①宗教人类学讨论的不是“一个宗教”的问题,而是主张不同宗教信仰的融合机制以及社会整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中国化
宗教信仰
宗教人类学
融合机制
社会整合功能
神职人员
拉祜族
人类学研究
原文传递
题名
鲁迅生存语境与基督教文化语境比较观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青汉
机构
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1-84,共4页
文摘
鲁迅生存语境中的爱是源于人的、有缘故的、有等次差别的爱;基督教文化语境中的爱是源于神的、无条件的、无分别的爱。前者爱应该爱的人,后者爱所有人。前者具有封闭性、矛盾性和变化性;后者具有开放性、一致性和永恒性。
关键词
爱
鲁迅
生存语境
基督教
文化语境
Keywords
love
linguistic
context
of LU Xun's existence
linguistic
context
of
christian
culture
分类号
I210.97 [文学—中国文学]
B97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伦理的神性维度——基于基督教文化语境
2
作者
刘青汉
赵丹
米艳丽
爱美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文学与国际汉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与环境建设研究所
兰州交通大学
出处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9-25,34,共8页
文摘
"以人为中心"、"以生物为中心"和"以上帝为中心"是几个重要的生态伦理观。"以上帝为中心"是神性维度的,该生态伦理认为,世界是按上帝的律被创造的,上帝处在世界之中和世界处在上帝之中是生态系统的核心原理。生态的创造中贯穿着秩序,秩序是生态正常存在的基础;安息是神性生态的重要构成部分,没有安息就不会有发展和永续;爱、珍惜、保护是生态秩序的内在需要,你必须像上帝爱生态那样爱生态,而不是像人爱生态那样爱生态;人心失序,生态被推向无序。只有当人心回归秩序,人们才会"以不占有任何东西的方式拥有万物";生态危机问题的解决和良性生态的恢复必须通过对原初生态秩序的复位来实现;神性维度的生态伦理是生态系统中秩序、爱、公义和永续的守望者。
关键词
基督教文化语境
神性维度
生态伦理
秩序
Keywords
christian
cultural
context
divine dimension
ecological ethics
order
分类号
B82-058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铁凝小说中忏悔意识形成的文化语境
3
作者
苏晓芳
机构
湖南理工学院中文系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07-109,共3页
文摘
忏悔意识是铁凝小说中表现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试图在厘清儒家的“反省”与基督教的“忏悔”的基础上阐述铁凝忏悔意识形成的中西方文化背景。
关键词
铁凝的小说
忏悔意识
儒家的“反省”
基督教的“忏悔”
文化语境
Keywords
Tie Ning's novels
the confessionist consciousness
Confucianism
self-consciousness, the
christian
self interrogation
cultural
context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缘故的爱与无条件的爱——关于鲁迅与基督教文化资源关联的思考
被引量:
4
4
作者
刘青汉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 甘肃兰州
出处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7-163,共7页
文摘
无论从文化根源、历史演变还是社会现实的角度考察,鲁迅语境主要是人文的和俗世的,基督教文化语境是灵魂观照和信仰层面的。鲁迅语境中的爱是有是非、善恶、亲疏、远近、智愚、高下区分的;基督教文化语境中的爱是无缘故、无条件、无原则的。鲁迅语境的爱主要凸显爱者的自主性以及爱者与被爱者二者之间的关系,基督教文化语境中的爱强调的是超验的第三维度的律例、典章、诫命、法度和信念。基督教文化语境中“爱不值得爱的人”能给人更大的启发。
关键词
鲁迅语境
基督教文化语境
有缘故的爱
无条件的爱
Keywords
Lu Xunian
context
christian context
Conditional love
unconditional love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当代中国基督教慈善文化与基督教中国化的主体性建构
5
作者
曹南来
雷蕾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宗教学系
出处
《基督教文化学刊》
2022年第2期202-226,共25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宗教学)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号:KYGJD2022001)
文摘
宗教慈善团体的身份一般被表述为兼具宗教性与社会性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是基于信仰的“宗教身份”,一方面是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社会身份”。宗教慈善组织的宗教性身份与社会性身份之间的张力问题,始终是当代宗教慈善活动的“中国式困境”之一。①对这一关系的妥善处理,已被视为发挥宗教界与信教群众的积极作用以及促进公益慈善事业有序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基督教中国化
主体性建构
公益慈善事业
宗教性
慈善活动
当代宗教
慈善团体
双重身份
Keywords
Religious Philanthropy
Social Identity
Subjectivity
christian
Philanthropic Culture
christian
ity in Chinese
context
分类号
B978 [哲学宗教—宗教学]
D63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32.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基督教中国化实践的文化逻辑——以云南拉祜族L村为例
6
作者
张劲夫
机构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
出处
《基督教文化学刊》
2022年第2期181-200,共20页
文摘
宗教信仰现象和仪式与日常生活的相关性是宗教人类学主要关注的领域。基于人类学研究的整体观视角,“日常宗教”主要关注对象是普通人,不是神职人员或宗教精英;强调宗教信仰的实践,以及个体信徒的能动性和自主性。①宗教人类学讨论的不是“一个宗教”的问题,而是主张不同宗教信仰的融合机制以及社会整合功能。
关键词
基督教中国化
宗教信仰
宗教人类学
融合机制
社会整合功能
神职人员
拉祜族
人类学研究
Keywords
Lahu
developing
christian
ity in the Chinese
context
Daily life
Practice
分类号
B97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鲁迅生存语境与基督教文化语境比较观
刘青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生态伦理的神性维度——基于基督教文化语境
刘青汉
赵丹
米艳丽
爱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铁凝小说中忏悔意识形成的文化语境
苏晓芳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有缘故的爱与无条件的爱——关于鲁迅与基督教文化资源关联的思考
刘青汉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4
原文传递
5
当代中国基督教慈善文化与基督教中国化的主体性建构
曹南来
雷蕾
《基督教文化学刊》
2022
0
原文传递
6
基督教中国化实践的文化逻辑——以云南拉祜族L村为例
张劲夫
《基督教文化学刊》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