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修身、成圣与革命:五四时期道德主义者的激进化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艳楠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53,共36页
五四运动后“救亡”与“启蒙”、“政治”与“文化”的交织与竞逐是我们理解中国近代史的一条线索。既有研究多将恽代英呈现为一个具有道德主义色彩和儒家伦理底蕴的五四知识分子,然而顺着这一思路,我们却难以理解他为何从温和的道德结... 五四运动后“救亡”与“启蒙”、“政治”与“文化”的交织与竞逐是我们理解中国近代史的一条线索。既有研究多将恽代英呈现为一个具有道德主义色彩和儒家伦理底蕴的五四知识分子,然而顺着这一思路,我们却难以理解他为何从温和的道德结社转向革命。本文认为,恽代英精神世界中的心学底色,以及他对青年会社会服务经验的借鉴,使他形成了与共产主义者相通的道德认知;道德结社的困境则促使他走向政党运动,以群众运动实践自己的道德理想。恽代英的早期经历为我们呈现了过渡时代具有儒学底蕴的知识分子面对现代政治秩序时的道德困惑,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共产主义革命对德性的强调以及儒家中国的现代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政治 心学 社会福音主义 共产主义革命
下载PDF
瓦格纳歌剧《帕西法尔》的思想寓意 被引量:4
2
作者 康啸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2期31-44,共14页
瓦格纳的歌剧《帕西法尔》,多方面证据显示出作曲家将多重的思想寓意寄予其中。歌剧首先显示出明显的基督教内涵,并且在场景、剧情等方面使人联想到基督教的教义。而在基督教的表象之下,歌剧也体现出佛教的某些寓意,这一点从歌剧中对于... 瓦格纳的歌剧《帕西法尔》,多方面证据显示出作曲家将多重的思想寓意寄予其中。歌剧首先显示出明显的基督教内涵,并且在场景、剧情等方面使人联想到基督教的教义。而在基督教的表象之下,歌剧也体现出佛教的某些寓意,这一点从歌剧中对于重点剧词的强调,对人物整体经历和命运的设计中能够揭示出来。不仅如此,众多评论家的全方位解读,也使得歌剧反映出更为复杂的寓意内涵,包括种族主义等多方面的内容不断地成为重要的话题。瓦格纳呈献给世人的这部复杂、如谜一般的经典作品,也将随着它的广泛上演展现出更为多样的思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格纳 《帕西法尔》 思想寓意 基督教 佛教 种族主义
下载PDF
对尼采道德观的辩证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毛建儒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2-100,105,共10页
尼采在权力意志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道德观。尼采道德观是反传统的:既反古希腊道德,也反基督教道德。尼采崇尚主人道德。主人道德强调自然、强调本能、强调生命。主人道德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的积极的一面至少包括:一是... 尼采在权力意志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道德观。尼采道德观是反传统的:既反古希腊道德,也反基督教道德。尼采崇尚主人道德。主人道德强调自然、强调本能、强调生命。主人道德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的积极的一面至少包括:一是冲破了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并论证了本能的合法性。二是对基督教的道德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并揭露了这种道德存在着的真正问题。三是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的道德,而这种道德在一定范围内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 权力意志 基督教 奴隶道德 辩证分析
下载PDF
中世纪哲学的合法性及其道德向度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荣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22,共9页
中世纪哲学与基督教紧密结合表现出信仰与理性融合的特征,符合"哲学是爱智慧"的立场与标准;海德格尔关于"木制的铁"之说从某种意义上论证了哲学的多样性和超越性,他为中世纪哲学合法性提供了佐证。此外,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哲学与基督教紧密结合表现出信仰与理性融合的特征,符合"哲学是爱智慧"的立场与标准;海德格尔关于"木制的铁"之说从某种意义上论证了哲学的多样性和超越性,他为中世纪哲学合法性提供了佐证。此外,中世纪哲学的道德向度也为合法性提供了实践上的依据。"正当生活"是中世纪哲学的道德之维,它的原罪论、神义论、存在论及世界观的实现皆源于人的自由意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哲学 基督教 道德向度 自由意志
下载PDF
论《诺桑觉寺》中的基督教道德观 被引量:3
5
作者 周青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96-99,共4页
简·奥斯丁是一位公认的“道德教育家”,她在《诺桑觉寺》中一方面用严肃的基督教道德观来衡量忠贞爱情与美满婚姻,另一方面又史无前例地严惩背叛基督教婚姻观的不道德者,从而使《诺桑觉寺》成为一部严肃的道德教科书,并验证了奥斯... 简·奥斯丁是一位公认的“道德教育家”,她在《诺桑觉寺》中一方面用严肃的基督教道德观来衡量忠贞爱情与美满婚姻,另一方面又史无前例地严惩背叛基督教婚姻观的不道德者,从而使《诺桑觉寺》成为一部严肃的道德教科书,并验证了奥斯丁对亚里斯多德美德理论和《新约全书》道德的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道德观 婚姻道德观
下载PDF
析中世纪基督徒的道德情感 被引量:1
6
作者 肖立斌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5-18,共4页
在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基督徒们以其对上帝的信仰为精神支撑和价值根基,效法基督耶稣,自觉地培育和形成了博爱、罪感、谦卑和忏悔等道德情感,并推动了西方慈善事业和福利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中世纪 基督徒 道德情感 博爱 罪感 谦卑 忏悔
下载PDF
宗教的道德功能刍议——以道教与基督宗教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枫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59,共4页
宗教在人类生活中有着科学与物质财富所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 ,宗教的道德功能 ,便是其中之一。以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道教和在中国拥有信教群众最多的外来宗教———基督教为例 。
关键词 道德体系 道教 基督宗教
下载PDF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新基督教右翼运动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白丰绩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18,共6页
新基督教右翼,是指美国宗教,特别是基督教新教中一些积极参与政治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宗教保守派。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新基督教右翼组织主要派别有道德多数派、基督教联盟等。美国新基督教右翼势力的主要观点是:在国际问题上,主张强权政... 新基督教右翼,是指美国宗教,特别是基督教新教中一些积极参与政治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宗教保守派。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新基督教右翼组织主要派别有道德多数派、基督教联盟等。美国新基督教右翼势力的主要观点是:在国际问题上,主张强权政治,认为只有通过军事手段才能保证和平;认为以色列国是《新约圣经》启示的体现,美国应全力支持以色列。在意识形态上,坚决反对共产主义。在国内问题上,重视传统家庭价值,反对堕胎合法化,主张教育私有化和地方化;相信美国是一个被上帝"捡选"的国家,认为好政府应建立在《圣经》原则的基础之上。新基督教右翼对当今美国社会各个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督教右翼 宗教大觉醒 基要主义运动 道德多数派 基督教联盟
下载PDF
沃尔夫对儒家经典的使用与接受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0-128,共9页
沃尔夫《关于中国实践哲学的讲话》大量使用了儒家经典的思想和材料。这其中主要涉及《大学》的三纲领和八条目,《中庸》的"人心""道心"和"明善",《孟子》的"理义之悦我心"的思想。与此同时,... 沃尔夫《关于中国实践哲学的讲话》大量使用了儒家经典的思想和材料。这其中主要涉及《大学》的三纲领和八条目,《中庸》的"人心""道心"和"明善",《孟子》的"理义之悦我心"的思想。与此同时,沃尔夫还积极接受了朱熹理学:他《讲话》的主旨是由理性和知识可以开导出道德,这一思想与朱熹理学若合符节;他还引用了《大学章句序》和《小学》,对朱熹理气、天命之正和形气之私的理学思想也进行了阐释。沃尔夫在《讲话》中提到的所有重要观点和哲学概念,都可以在儒学经典中找到对应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尔夫 儒学 理性道德哲学 中学西传
下载PDF
全球伦理的可能性:“金规则”的三种模式 被引量:24
10
作者 邓晓芒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将世界各大文明中普遍存在的道德基本原则即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代表的“金规则”区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模式,即1.“儒教—犹太教理解模式”,2.“基督教理解模式”,3.“康德理解模式”。作者指出,第一种模式未能摆脱等级、地位... 本文将世界各大文明中普遍存在的道德基本原则即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代表的“金规则”区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模式,即1.“儒教—犹太教理解模式”,2.“基督教理解模式”,3.“康德理解模式”。作者指出,第一种模式未能摆脱等级、地位、种族、血缘等等外在的束缚,其适用性随着范围的扩大而缩小;第二种模式摆脱了外在世俗的束缚,将个人唯一地建立在“灵”之上,但未摆脱上帝权威的束缚,其普世性仍带有强制性;唯有第三种模式是建立在人人具有的个体人格和理性之上,是真正普适的道德律,其他形式的“金规则”都要从这一层次上来理解才会具有道德性,也唯有它才是真正适合于充当“全球伦理”的“金规则”的。其缺点是太理性,容易导致形式主义,但这是人性内部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理 可能性 "金规则" 模式
下载PDF
婚姻 人性 种族——赫斯顿的短篇小说《汗水》的多元主题
11
作者 姜伟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65-71,共7页
美国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短篇小说《汗水》从家庭、人性、种族等角度全方位描写了一位黑人洗衣妇的人生困境,是一篇有多元主题的文学作品。小说在展现家庭冲突的同时,将女主人公摆脱丈夫虐待、寻求解放的冲突置于大... 美国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短篇小说《汗水》从家庭、人性、种族等角度全方位描写了一位黑人洗衣妇的人生困境,是一篇有多元主题的文学作品。小说在展现家庭冲突的同时,将女主人公摆脱丈夫虐待、寻求解放的冲突置于大的种族歧视背景之中,并将冲突深度拓展到基督教道德层面。与此同时,故事对性别压迫隐喻式的发掘、对人性善恶冲突的深入探索和对黑人群体潜意识中的白人意识的微妙暗示,都增强了作品的深度和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斯顿 《汗水》 家庭暴力 基督教道德 人性 种族歧视
下载PDF
康德道德神学的现世理念及建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强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5-19,共5页
道德神学的现世存在是道德的宗教要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世宗教的理念形式(纯粹道德宗教),即以纯粹实践理性为根据的道德信仰(因信得救)和“共同善”相统一的至善理念。另一方面,通过对历史基督教的阐释,证明现世“合理的普遍... 道德神学的现世存在是道德的宗教要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世宗教的理念形式(纯粹道德宗教),即以纯粹实践理性为根据的道德信仰(因信得救)和“共同善”相统一的至善理念。另一方面,通过对历史基督教的阐释,证明现世“合理的普遍宗教”的代表就是基督教,从而使道德神学的表象得以现世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道德神学 理念 基督教
下载PDF
青少年基督教信仰调查及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反思——以甘肃W村教堂主日学为个案 被引量:1
13
作者 滕志妍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25-130,共6页
深入调查甘肃W村教堂主日学的现状,分析指出青少年积极参加主日学的外驱原因有家庭影响、朋友介绍,内驱原因有寻求开导、感受关爱、填补信仰"黑洞"及好奇与追求时髦,最后对比反思了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 深入调查甘肃W村教堂主日学的现状,分析指出青少年积极参加主日学的外驱原因有家庭影响、朋友介绍,内驱原因有寻求开导、感受关爱、填补信仰"黑洞"及好奇与追求时髦,最后对比反思了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基督教 主日学 思想道德教育
下载PDF
批判与建构——论尼采的超人价值学说
14
作者 周来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452-455,共4页
尼采指出近代西方的传统价值观念是病态和虚假的,因而应从根本上进行"价值重估"。他通过对西方传统价值观念中的善恶、良心、禁欲主义和奴隶道德等的批判,直指它的最终文化根基:基督教思想,力图从根本上颠覆西方的价值体系,... 尼采指出近代西方的传统价值观念是病态和虚假的,因而应从根本上进行"价值重估"。他通过对西方传统价值观念中的善恶、良心、禁欲主义和奴隶道德等的批判,直指它的最终文化根基:基督教思想,力图从根本上颠覆西方的价值体系,从而建立一种新的价值体系。而这种新价值体系的重建将是以尊重自我、高扬生命和强力意志的超人为最终归宿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帝 价值 基督教 奴隶道德 强力意志
下载PDF
圣人情结与中华文化特征——兼与基督教世界上帝崇拜比较
15
作者 万义广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85-91,共7页
中国"圣人"观念源远流长。远在甲骨文时期"圣"字就出现了。春秋时期开始造圣,战国进入大规模造圣时期,确立了圣人的基本特征:"圣人者,道之极也"。此后两千多年,圣人一直是中国士人反复讨论的对象,孜孜追... 中国"圣人"观念源远流长。远在甲骨文时期"圣"字就出现了。春秋时期开始造圣,战国进入大规模造圣时期,确立了圣人的基本特征:"圣人者,道之极也"。此后两千多年,圣人一直是中国士人反复讨论的对象,孜孜追求的目标。圣人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色彩。圣人现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诸如道德追求,"人文主义",救世情怀,人治社会,英雄观念等方面无不深深地打上了"圣人"烙印。与以上帝崇拜为中心的基督教文化相比较,以追求圣人境界为特征的中国文化,在上述诸方面也具有显著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人 上帝 中华文化 基督教文化 道德 救世 英雄
下载PDF
基督教道德和世俗生活的困境与突破——试析《儿子与情人》的宗教意识
16
作者 马林贤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96-100,共5页
现代工业社会扭曲人的自然本性,造成人格分裂。保罗的情感被母亲控制,以致宗教信仰动摇、行为失范,在基督教道德和世俗生活中徘徊,在灵与肉的选择中陷入迷茫。为了突破困境,他摆脱母亲的控制,放弃纯粹的精神或肉体之爱,在宗教道德的指引... 现代工业社会扭曲人的自然本性,造成人格分裂。保罗的情感被母亲控制,以致宗教信仰动摇、行为失范,在基督教道德和世俗生活中徘徊,在灵与肉的选择中陷入迷茫。为了突破困境,他摆脱母亲的控制,放弃纯粹的精神或肉体之爱,在宗教道德的指引下,构建灵肉统一的新生活。这既是他的自我救赎之路,也是作者在大工业社会背景下,为陷入宗教道德与世俗生活困境的人指出的得救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子与情人》 基督教道德 世俗生活
下载PDF
从理性主体到普世伦理:斯多葛主义道德观之于基督教
17
作者 李志艳 蒋好霜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0-15,共6页
斯多葛主义是“希腊化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早期基督教理论建构中重要的异质文化,伦理道德是斯多葛主义和基督教理论共同关注的领域和致力解决的社会问题。尽管如此,二者在道德价值合理性根据和道德的功能方面又表现出差异性,差... 斯多葛主义是“希腊化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早期基督教理论建构中重要的异质文化,伦理道德是斯多葛主义和基督教理论共同关注的领域和致力解决的社会问题。尽管如此,二者在道德价值合理性根据和道德的功能方面又表现出差异性,差异的背后折射的是人能否完全依靠理性实现自我救赎和更高意义上的“普世伦理”如何可能的问题。透过对斯多葛派个人主义的理性救赎和基督教的信仰救赎的比较分析,或许能为道德立场多元化、分歧激烈的当代社会伦理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多葛主义 基督教 道德 理性
下载PDF
从基督教史看主流价值文化的道义性问题
18
作者 黄力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51,149,共6页
基督教之所以经历了"边缘—中心—边缘"的转换过程,原因在于文化的价值取向。罗马帝国精神世界有两大特征,一是物欲化,一是空洞化,这成为基督教得以传播和取得统治地位的历史条件。基督教的胜利表明:一个政治构架的维系,需要... 基督教之所以经历了"边缘—中心—边缘"的转换过程,原因在于文化的价值取向。罗马帝国精神世界有两大特征,一是物欲化,一是空洞化,这成为基督教得以传播和取得统治地位的历史条件。基督教的胜利表明:一个政治构架的维系,需要能够提供道义崇高性的主流文化。中世纪的基督教复制了当年罗马帝国的腐朽,终而以道义的崇高兴,又以道义的失落衰。无论一个社会的实际状态如何,它的存在总是需要道义性支持的,这是主流文化构建的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罗马帝国 道义性 主流文化
下载PDF
试论尼采“对一切价值的重估”
19
作者 腊永红 《宜宾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5-7,共3页
尼采用“重估一切价值”打倒一切偶像,对西方文化的基础进行彻底的反思,颠覆了传统道德、宗教、理性所设置的二元世界,把人从虚幻的外在世界拉回到本真的生命世界。其不乏深刻的见解,对当今生活在急剧变化的多样世界、却日益丧失精神家... 尼采用“重估一切价值”打倒一切偶像,对西方文化的基础进行彻底的反思,颠覆了传统道德、宗教、理性所设置的二元世界,把人从虚幻的外在世界拉回到本真的生命世界。其不乏深刻的见解,对当今生活在急剧变化的多样世界、却日益丧失精神家因的人们,无疑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 道德 基督教 理性 生命价值
下载PDF
彼特拉克作品中的道德观念
20
作者 张春杰 杨家宇 《大连大学学报》 2013年第5期54-57,共4页
彼特拉克的作品中渗透着浓厚的基督教道德观,他对人与大自然的看法基本是基督教式的,他相信人类的堕落与人性的不完善是由于人没有遵照上帝的旨意行事的结果,同时他相信人性中有善的趋向,但是需要不断努力才能实现。基督教的道德观既影... 彼特拉克的作品中渗透着浓厚的基督教道德观,他对人与大自然的看法基本是基督教式的,他相信人类的堕落与人性的不完善是由于人没有遵照上帝的旨意行事的结果,同时他相信人性中有善的趋向,但是需要不断努力才能实现。基督教的道德观既影响着彼特拉克塑造人物和解说社会变化的方式,同时也制约着彼特拉克作品的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特拉克 道德 基督教 西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