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桡骨远端乙状切迹对远端尺桡关节稳定性影响的CT图像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尚子健 郭林 +3 位作者 王植 孟祥虹 陈菲 张雪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7期4357-4361,共5页
背景:有研究表明尺桡骨的骨性解剖结构对于远端尺桡关节稳定性有一定作用,尤其是桡骨远端乙状切迹的形态。既往研究多集中于尸体研究或者生物力学研究,而很少有研究利用影像学方法评估形态学对于远端尺桡关节稳定性的影响。目的:应用CT... 背景:有研究表明尺桡骨的骨性解剖结构对于远端尺桡关节稳定性有一定作用,尤其是桡骨远端乙状切迹的形态。既往研究多集中于尸体研究或者生物力学研究,而很少有研究利用影像学方法评估形态学对于远端尺桡关节稳定性的影响。目的:应用CT评价不同形状桡骨远端乙状切迹对远端尺桡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1例患者腕部和前臂CT图像,根据桡骨远端乙状切迹在轴位CT图像上的形态学特征,将其分为“Flat”“Ski”“C”“S”4种形状,并进行卡方分割检验比较4型切迹之间的差异。根据临床诊断是否存在远端尺桡关节失稳,将其分为失稳组和稳定组,比较不同形态桡骨乙状切迹对远端尺桡关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腕部损伤患者共151例,男性77例,女性74例,平均年龄39.0(55.0-32.0)岁,Flat型、Ski型、C型、S型桡骨乙状切迹分别为42例(27.8%),47例(31.1%),39例(25.8%),23例(15.2%);(2)按照临床诊断分为远端尺桡关节失稳组与稳定组,其中失稳组85例(56.3%),包括Flat型27例,Ski型30例,C型11例,S型17例;稳定组66例(43.7%),包括Flat型15例,Ski型17例,C型28例,S型6例;(3)统计学结果显示不同形态的桡骨远端乙状切迹对于远端尺桡关节稳定性存在统计学差异(Pearson χ^(2)=17.583,P=0.001);C型乙状切迹的远端尺桡关节失稳率最低,且与另外3型存在统计学差异;而Flat型、S型、Ski型乙状切迹的远端尺桡关节失稳率较高,3型间无统计学差异;(4)由此可见,Ski型和Flat型桡骨远端乙状切迹最常见,而C型桡骨远端乙状切迹有利于维持远端尺桡关节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 远端尺桡关节 乙状切迹 CT 稳定性
下载PDF
桡尺远侧关节稳定性重建手术的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黄继锋 徐永年 钟世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7期695-698,共4页
目的 :比较稳定桡尺远侧关节及尺骨头切除术后残端的几种常用术式的效果 ,为临床选择术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 8侧青年男性上肢标本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重建桡尺远侧关节 (DRUJ)和尺骨头切除术 (RDU )后尺骨残端稳定性的几种术式... 目的 :比较稳定桡尺远侧关节及尺骨头切除术后残端的几种常用术式的效果 ,为临床选择术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 8侧青年男性上肢标本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重建桡尺远侧关节 (DRUJ)和尺骨头切除术 (RDU )后尺骨残端稳定性的几种术式进行生物力学评价。结果 :Fulkerson -Watson和Boyes -Bunnell手术对失稳的DRUJ在中立位及旋前位仅有部分稳定作用 ,在旋后位有显著的稳定作用 (P <0 .0 5 ) ;Bunnell和Breen -Jupiter手术仅在旋后位对尺骨切除术后尺骨残端有显著稳定作用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尺远侧关节 生物力学 稳定性 损伤
下载PDF
腕关节镜辅助关节内韧带解剖重建治疗慢性下尺桡关节不稳定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曾广轩 刘骏 周建国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8期76-78,共3页
目的介绍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腕关节镜辅助下远尺桡韧带解剖重建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治疗慢性下尺桡关节不稳定的初期随访结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应用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腕关节镜辅助下远尺桡韧带解剖重建术治疗10例慢... 目的介绍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腕关节镜辅助下远尺桡韧带解剖重建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治疗慢性下尺桡关节不稳定的初期随访结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应用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腕关节镜辅助下远尺桡韧带解剖重建术治疗10例慢性DRUJ不稳定患者。平均年龄23岁,男4例,女6例。给予腕关节镜辅助下取自体半腱肌腱行下尺桡关节内韧带解剖重建,术后采用改良Mayo评分评估腕关节功能,及手术结果满意情况。结果术前平均(67.2±1.3)分,术后平均(94.3±1.5)分,在治疗前后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患者均对手术结果满意。结论采用腕关节镜辅助关节内韧带解剖重建手术治疗慢性下尺桡关节不稳定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镜 关节内韧带解剖重建 慢性下尺桡关节不稳定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肌腱移植解剖重建治疗桡尺远端关节慢性不稳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晓春 黄东 吴伟炽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第3期260-262,296,共4页
目的探讨桡尺远端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DRUJ)慢性不稳采用肌腱移植解剖重建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6月-2017年12月对18例桡尺远端关节慢性不稳患者采用游离掌长肌腱移植重建掌侧和背侧桡尺远端韧带,术后应用改良Mayo腕关... 目的探讨桡尺远端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DRUJ)慢性不稳采用肌腱移植解剖重建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6月-2017年12月对18例桡尺远端关节慢性不稳患者采用游离掌长肌腱移植重建掌侧和背侧桡尺远端韧带,术后应用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观察腕关节活动范围(背伸、旋转活动、屈曲)、握持力度、腕关节疼痛情况,测试桡尺远端关节稳定性情况,并采用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显示术后桡尺远端关节有无退行性变化及骨隧道断裂,并记录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18例获6~36个月随访,平均(13.0±1.7)个月。1例出现短暂的感觉异常,并改变尺神经背侧皮支的分布感觉,但术后1个月自行消退,无切口感染及其他神经血管等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优15例,良1例,可2例,优良率88.9%;16例DRUJ稳定性恢复,2例出现关节松弛;术后未出现桡尺远端骨性关节炎及骨隧道断裂。结论桡尺远端关节慢性不稳采用游离掌长肌腱移植解剖重建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尺远端关节(DRUJ) 肌腱移植 慢性不稳 解剖重建
下载PDF
骨性结构异常对下尺桡关节稳定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陆陈林 祝斌 +2 位作者 竺枫 黄天翔 王欣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8期770-775,共6页
下尺桡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DRUJ)不仅是腕部主要的承重关节,还是前臂旋转的枢纽,是身体中最重要且独特的关节之一。保持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对日常生活非常重要,稳定下尺桡关节的组织包括骨性结构和软组织结构,虽然软组织结构... 下尺桡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DRUJ)不仅是腕部主要的承重关节,还是前臂旋转的枢纽,是身体中最重要且独特的关节之一。保持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对日常生活非常重要,稳定下尺桡关节的组织包括骨性结构和软组织结构,虽然软组织结构对其稳定性的贡献要远远超过骨性结构,但是不能忽视骨性结构异常对下尺桡关节造成的影响。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将骨性结构异常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骨结构异常,分别分析、整理两者对下尺桡关节稳定性所造成的影响,并从临床症状、分级、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简述下尺桡关节不稳在当前临床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在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日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尺桡关节 骨性结构异常 关节稳定性
下载PDF
自体掌长肌腱移植治疗下尺桡关节慢性不稳分析
6
作者 汪东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A02期101-102,共2页
目的 探讨自体掌长肌腱移植治疗下尺桡关节慢性不稳的临床方法及价值.方法 本院接收的50例保守治疗下尺桡关节慢性不稳无效者,患者均接受自体掌长肌腱移植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随访,观察患者手术前与随访期间握力、腕关节活动度变化情... 目的 探讨自体掌长肌腱移植治疗下尺桡关节慢性不稳的临床方法及价值.方法 本院接收的50例保守治疗下尺桡关节慢性不稳无效者,患者均接受自体掌长肌腱移植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随访,观察患者手术前与随访期间握力、腕关节活动度变化情况,并观察患者术前、后VAS疼痛评分、Mayo 和MMWS评分.结果 与手术前比较,随访期内患者握力明显增加(P〈0.05),患者腕关节活动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后患者VAS疼痛评分、Mayo 和MMWS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自体掌长肌腱治疗下尺桡关节慢性不稳可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改善,预后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长肌腱 下尺桡关节 慢性 不稳
下载PDF
桡尺韧带关节内重建术治疗桡尺远侧关节陈旧性脱位 被引量:15
7
作者 夏平光 蔡贤华 +2 位作者 王庆 黄卫兵 胡昊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目的总结桡尺韧带关节内重建术治疗桡尺远侧关节陈旧性脱位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2年6月,采用桡尺韧带关节内重建术治疗桡尺远侧关节陈旧性脱位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2~54岁,平均37.3岁。致伤原因:跌伤9例,交通事故伤... 目的总结桡尺韧带关节内重建术治疗桡尺远侧关节陈旧性脱位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2年6月,采用桡尺韧带关节内重建术治疗桡尺远侧关节陈旧性脱位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2~54岁,平均37.3岁。致伤原因:跌伤9例,交通事故伤2例,扭伤1例。病程2~13个月,平均6.2个月。采用腕关节功能患者自行评估量表(PRWE)对腕关节疼痛及功能进行评估,为(27.5±4.7)分。正位x线片均可见桡尺远侧间隙增宽,侧位片可见尺骨头向背侧脱位10例、向掌侧脱位2例;均无尺、桡骨骨折和桡尺远侧关节面退变。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无感染、神经损伤等手术早期相关并发症发生。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20.6个月。患者术前的腕关节酸痛无力、弹响症状均消失,手部握力恢复良好,前臂旋转及腕部活动功能恢复正常。末次随访时,应用PRWE对腕关节疼痛及功能进行评估,为(5.8±2.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15,P=0.000)。X线片随访示,桡尺远侧关节对合良好,无明显脱位或半脱位。结论桡尺韧带关节内重建术可解剖重建桡尺远侧关节的稳定性,不破坏关节的邻近结构,术后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不合并关节面退变的桡尺远侧关节陈旧性脱位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尺远侧关节 陈旧性关节脱位 桡尺韧带关节内重建术
原文传递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腕关节镜下修复的三维运动学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佳佳 谢仁国 +2 位作者 邢树国 王古衡 茅天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通过三维运动学评价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m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ⅠB型损伤关节镜下修复方法对桡尺远侧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DRUJ)稳定性的恢复效果。方法选用6例新鲜冰冻上肢标本建立TFCCIB型损伤模... 目的通过三维运动学评价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m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ⅠB型损伤关节镜下修复方法对桡尺远侧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DRUJ)稳定性的恢复效果。方法选用6例新鲜冰冻上肢标本建立TFCCIB型损伤模型,采用TFCC-骨隧道固定技术进行关节镜下修复。对TFCC损伤前、损伤后、修复后的腕关节标本进行6种不同旋转位置及中立位的CT扫描。通过三维重建分别测量标记点在TFCC损伤前、损伤后及修复后腕关节不同旋转位置相对中立位的移位距离,从而评价DRUJ的稳定性。结果在腕关节旋前至旋后的过程中,TFCC损伤前尺桡骨接触点由背侧向掌侧移动,而尺骨小凹由掌侧向背侧移动。TFCC损伤后两个标记点的位移均增大;TFCC修复后标记点的位移缩小且与TFCC损伤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腕关节镜下TFCC-骨隧道固定技术修复TFCCIB型损伤可恢复DRUJ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纤维软骨 关节镜 桡尺远侧关节稳定性 三维运动学
原文传递
慢性下尺桡不稳的尺骨短缩截骨联合韧带重建术 被引量:1
9
作者 黄良库 徐涛 +4 位作者 张红星 李鹏 夏雷 蔡鹰 刘生熙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792-1795,共4页
[目的]介绍尺骨短缩截骨联合韧带重建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慢性下尺桡关节不稳患者行尺骨短缩截骨联合韧带重建治疗。于前臂尺背侧行纵行切口,显露尺骨干,行尺骨截骨,根据术前测量所得尺骨变异长度行尺骨短缩,恢复下... [目的]介绍尺骨短缩截骨联合韧带重建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慢性下尺桡关节不稳患者行尺骨短缩截骨联合韧带重建治疗。于前臂尺背侧行纵行切口,显露尺骨干,行尺骨截骨,根据术前测量所得尺骨变异长度行尺骨短缩,恢复下尺桡水平对应关系,截骨断端用钢板固定。切取自身掌长肌腱,按照Adams&Berger法重建下尺桡韧带。[结果]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2〜18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腕关节活动度、握力及局部疼痛均较术前显著改善,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9.81±5.42)分;临床效果评定:优9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87.50%。[结论]尺骨短缩截骨联合韧带重建治疗慢性下尺桡不稳显著改善腕关节功能,短期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尺桡关节不稳 尺骨短缩截骨 韧带重建
原文传递
旋前方肌部分转位结合经皮穿针固定治疗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向前 白卫飞 +1 位作者 甘洪全 薛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1415-1419,共5页
目的评价旋前方肌部分转位结合经皮穿针治疗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2例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病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5.6岁,行旋前方肌部分转位并结合经皮穿针的方式固... 目的评价旋前方肌部分转位结合经皮穿针治疗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2例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病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5.6岁,行旋前方肌部分转位并结合经皮穿针的方式固定下尺桡关节。结果术后随访2~4年,平均3.2年,以末次随访为准,随访期间全部患者均一期愈合。患肢腕关节"琴键征"和前臂旋转试验均呈阴性,DASH评分、VAS评分、握力及腕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前方肌部分转位结合经皮穿针固定治疗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疗效稳定固定,操作简便,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尺远侧关节 旋前方肌 陈旧性关节脱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