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2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鹿红颗粒对Ⅱ型心肾综合征大鼠心肾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刘茜 王新婷 +3 位作者 程培培 杨天舒 戎靖枫 周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探讨鹿红颗粒对Ⅱ型心肾综合征大鼠心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术联合单侧肾脏切除术制备Ⅱ型心肾综合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鹿红颗粒组、缬沙坦组。鹿红颗粒组给予鹿红颗粒(8 g... 目的:探讨鹿红颗粒对Ⅱ型心肾综合征大鼠心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术联合单侧肾脏切除术制备Ⅱ型心肾综合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鹿红颗粒组、缬沙坦组。鹿红颗粒组给予鹿红颗粒(8 g/kg)灌胃,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8 mg/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共干预8周。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检测血清脑钠肽(BNP)、胱抑素C(Cys-C)含量;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血肌酐(Scr)含量;脲酶法检测血尿素氮(BUN)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HE)和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大鼠心脏、肾脏病理改变及纤维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鹿红颗粒组LVEF、LVFS升高(P<0.01),BNP、Scr、BUN和Cys-C水平降低(P<0.01)。HE染色及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显示鹿红颗粒组心脏、肾脏组织病理损伤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纤维化程度降低。结论:鹿红颗粒能升高LVEF、LVFS,降低BNP、Scr、BUN和Cys-C水平,提高Ⅱ型心肾综合征大鼠的心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纤维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心肾综合征 鹿红颗粒 心功能 肾功能 纤维化
下载PDF
搭接长度等对Ⅱ型APC接头拉伸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余琼 敖晟瑞 +4 位作者 唐子鸣 郭霖 谢青海 张志 陈振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9,共12页
为研究搭接长度和钢筋直径对Ⅱ型APC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对63个该接头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分析了接头破坏模式、极限承载力、延性和黏结应力等。结果表明:钢筋直径相同时,随搭接长度增加,平均黏结应力降低,试件强度、延性、最大力总伸长... 为研究搭接长度和钢筋直径对Ⅱ型APC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对63个该接头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分析了接头破坏模式、极限承载力、延性和黏结应力等。结果表明:钢筋直径相同时,随搭接长度增加,平均黏结应力降低,试件强度、延性、最大力总伸长率明显提高,残余变形整体呈下降趋势;钢筋拉断破坏试件强度、延性、最大力总伸长率和残余变形满足规范要求;加载过程中,套筒中部截面短边纵向和长边环向始终受拉;极限荷载下,随搭接长度增加,套筒中部截面短边侧环向压应变先转变为拉应变再向压应变发展,长边侧纵向压应变转变为拉应变;相对搭接长度相同时,极限承载力随钢筋直径增加而提高;提出的极限黏结强度及临界搭接长度计算公式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单拉工况下,钢筋直径不大于18 mm时,建议接头搭接长度大于1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APC接头 拉伸性能 搭接长度 黏结强度
下载PDF
OTPA结合NSGA-Ⅱ算法的产品包装系统优化设计
3
作者 陆怡宇 张元标 +1 位作者 杨松平 聂楚昕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利用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OTPA)方法分析随机振动不同激励谱型、不同振动等级下产品包装系统的振动传递特性,结合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进行包装系... 利用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OTPA)方法分析随机振动不同激励谱型、不同振动等级下产品包装系统的振动传递特性,结合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进行包装系统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产品关键元件实测振动加速度响应曲线与OTPA方法合成的加速度响应曲线吻合良好,验证了OTPA方法的正确性;通过OTPA方法量化各传递路径的振动贡献量,对比识别出产品包装系统的主要振动传递路径;保持非主要传递路径的缓冲衬垫材料不变,应用NSGA-Ⅱ算法优化产品包装件系统中主要振动传递路径处的缓冲衬垫分配,有效降低了关键元件的加速度响应,减少在振动过程中的能量聚集,促使各传递路径的振动贡献量趋于均衡。实现了以缓冲性能为主导,同时兼顾环保性能与成本的包装系统优化设计,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为产品包装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振动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TPA) 振动贡献量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 减振优化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棕色脂肪变的抑制作用
4
作者 刘晨洋 王瑾 +4 位作者 张文婷 王丽清 尹晓晓 赵俊楠 焦向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4859-4867,共9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脂肪细胞的来源之一,且表达所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成分,但血清血管紧张素Ⅱ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棕色脂肪组织分化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棕色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并探究...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脂肪细胞的来源之一,且表达所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成分,但血清血管紧张素Ⅱ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棕色脂肪组织分化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棕色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并探究血管紧张素1a型受体敲除对血管紧张素Ⅱ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棕色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野生型SD大鼠及血管紧张素1a型受体敲除SD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其培养至第3代,随机分为4组:野生组,基因敲除组,野生+血管紧张素Ⅱ组,基因敲除+血管紧张素Ⅱ组,在棕色脂肪诱导分化培养基中诱导分化14 d,后2组在每次更换分化培养基的同时加入100 nmol/L血管紧张素Ⅱ进行干预。采用Western blot、qRT-PCR、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棕色脂肪诱导分化、脂肪分解、β氧化和线粒体生物发生等相关标记物的表达。结果与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可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棕色脂肪细胞分化,敲除血管紧张素1a型受体基因能够通过促进脂肪分解、增强脂肪酸β氧化、促进线粒体生物发生、增强线粒体功能来改善血管紧张素Ⅱ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棕色脂肪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这些发现为肥胖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潜在治疗靶点,揭示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脂肪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作为治疗目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棕色脂肪变 线粒体 β氧化 血管紧张素1a受体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微量泵植入和皮下注射致小鼠心肌纤维化的造模方法比较
5
作者 潘亮亮 张思涵 +5 位作者 王雪晴 杨晓薇 王少兰 李汨 马晓真 于远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4-20,共7页
目的:比较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微量泵植入和皮下注射两种造模方式及不同剂量致小鼠心肌纤维化的成模情况及成模差异性,确定较优的动物模型复制方法。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微量泵组[微量泵皮下植入1.5 mg/(kg... 目的:比较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微量泵植入和皮下注射两种造模方式及不同剂量致小鼠心肌纤维化的成模情况及成模差异性,确定较优的动物模型复制方法。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微量泵组[微量泵皮下植入1.5 mg/(kg·d)]、皮下组1[皮下注射1.5 mg/(kg·d)]和皮下组2[皮下注射2.5 mg/(kg·d)],每组10只,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组给予AngⅡ,持续28 d,观察小鼠一般状态。第28天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HE、Masson染色观察心脏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清脑钠肽(BN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心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蛋白表达。结果:同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一般状态、心电图受影响程度为微量泵组>皮下组2>皮下组1。超声心动图微量泵组和皮下组2的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下降(均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室质量(LVd Mass)均上升(均P<0.05);皮下组1的FS下降(P<0.05),LVIDs、LVIDd上升(均P<0.05),各组间EF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微量泵组和皮下组2的BNP均显著升高(P<0.05),皮下组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各给药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微量泵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大于皮下组,Masson染色胶原纤维沉积高于皮下组2(均P<0.05),皮下组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 blot微量泵组和皮下组2的α-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蛋白表达显著增高(均P<0.05),皮下组1仅α-SMA增高(P<0.05)。结论:微量泵1.5 mg/(kg·d)和皮下注射2.5 mg/(kg·d)累积28 d均可建立心肌纤维化模型,微量泵组明显优于皮下注射;皮下注射1.5 mg/(kg·d)诱导心肌纤维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心肌纤维化 造模方法 微量泵植入 皮下注射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基于Cre-loxP重组酶系统构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特异性敲除SENP1基因小鼠
6
作者 杨坤 章容 +4 位作者 吴越 雷小平 谌云川 康兰 董文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943-2950,共8页
背景:前期在体外成功构建了SENP1基因沉默的人肺泡上皮细胞系,在细胞水平上研究了SENP1在高氧性肺损伤中的作用。目的:基于Cre-loxP重组酶系统构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特异性敲除SENP1基因小鼠模型。方法:将SENP1^(flox/-)小鼠自交得到SENP... 背景:前期在体外成功构建了SENP1基因沉默的人肺泡上皮细胞系,在细胞水平上研究了SENP1在高氧性肺损伤中的作用。目的:基于Cre-loxP重组酶系统构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特异性敲除SENP1基因小鼠模型。方法:将SENP1^(flox/-)小鼠自交得到SENP1^(flox/flox)和SENP1^(flox/-)小鼠;将Sftpc-Cre^(+/+)小鼠与野生型小鼠交配获得更多的Sftpc-Cre^(+/-)小鼠。将Sftpc-Cre^(+/+)或子代Sftpc-Cre^(+/-)小鼠与SENP1^(flox/-)或子代SENP1^(flox/flox)小鼠进行杂交,获得SENP1^(flox/-)Sftpc-Cre^(+/-)双杂合小鼠。将SENP1^(flox/-)Sftpc-Cre^(+/-)小鼠与SENP1^(flox/flox)小鼠杂交,获得SENP1^(flox/flox)Sftpc-Cre^(+/-)小鼠。剪鼠尾提取基因组DNA,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确定小鼠基因型。取SENP1^(flox/flox)和SENP1^(flox/flox)Sftpc-Cre^(+/-)小鼠肺组织行免疫荧光双标实验及Western blot以验证SENP1敲除效果;取SENP1^(flox/flox)和SENP1^(flox/flox)Sftpc-Cre^(+/-)小鼠心、肝、肺、肾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以观察两组小鼠各脏器的组织形态。结果与结论:琼脂糖凝胶电泳正确筛选出SENP1^(flox/flox)Sftpc-Cre^(+/-)小鼠。免疫荧光双标实验显示,与SENP1^(flox/flox)小鼠相比,SENP1^(flox/flox)Sftpc-Cre^(+/-)小鼠肺组织中SENP1的平均荧光强度降低(P<0.01),且SENP1和Sftpc未见明显共定位(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ENP1^(flox/flox)小鼠相比,SENP1^(flox/flox)Sftpc-Cre^(+/-)小鼠肺组织中SENP1蛋白表达降低(P<0.001)。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SENP1^(flox/flox)和SENP1^(flox/flox)Sftpc-Cre^(+/-)小鼠的心、肝、肺和肾脏组织形态无明显改变。该研究利用Cre-loxP重组酶系统成功构建了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特异性敲除SENP1基因小鼠,为后续研究SENP1基因在以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为主要损伤细胞的肺疾病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P1 Cre-loxP重组酶系统 肺泡型上皮细胞 条件性基因敲除 小鼠
下载PDF
芍药苷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7
作者 纪雅琼 宁忠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5382-5389,共8页
背景:研究表明芍药苷对肝、肾等器官纤维化具有改善作用,尤其是在肝纤维化中表现出突出优势,但芍药苷对于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尚不明确。目的:探讨芍药苷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 背景:研究表明芍药苷对肝、肾等器官纤维化具有改善作用,尤其是在肝纤维化中表现出突出优势,但芍药苷对于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尚不明确。目的:探讨芍药苷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在分离培养的SD大鼠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中加入血管紧张素Ⅱ(1μmol/L)干预48 h作为模型组;芍药苷低、高剂量组给予不同剂量的芍药苷(50,100μmol/L)预处理2 h,再用血管紧张素Ⅱ处理48 h;SIRT1抑制剂组先用10μmol/L SIRT1抑制剂EX527处理2 h,再用100μmol/L芍药苷处理2 h,最后用血管紧张素Ⅱ处理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用DH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用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qRT-PCR检测细胞外基质和纤维化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相比,血管紧张素Ⅱ干预后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明显提高,细胞内活性氧和丙二醛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α-平滑肌肌动蛋白、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纤维连接蛋白、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mRNA表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芍药苷剂量依赖性抑制上述效应改变(P<0.01);②与模型组相比,芍药苷剂量依赖性上调SIRT1的蛋白表达(P<0.001);③与芍药苷高剂量组相比,SIRT1抑制剂组细胞迁移数量、α-平滑肌肌动蛋白、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结果表明,芍药苷可能通过上调SIRT1的表达,有效减轻了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改变,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了心肌成纤维细胞氧化应激和细胞外基质沉积,对于心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心肌成纤维细胞 血管紧张素 细胞外基质 纤维化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骨性Ⅱ类高角患者上切牙冠根形态及位置相关指标的测量分析
8
作者 罗佳芹 黄露瑶 方志欣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1期133-137,共5页
目的:测量骨性Ⅱ类高角患者上切牙冠根形态及位置的相关指标并比较其差异,以期为临床矫治此类错牙合畸形时更好地控制上切牙移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骨性Ⅱ类高角患者正畸矫治前的CBCT影像,分为青少年组及成人组,每组33例,共264颗上颌... 目的:测量骨性Ⅱ类高角患者上切牙冠根形态及位置的相关指标并比较其差异,以期为临床矫治此类错牙合畸形时更好地控制上切牙移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骨性Ⅱ类高角患者正畸矫治前的CBCT影像,分为青少年组及成人组,每组33例,共264颗上颌切牙。利用DCT Viewer影像分析软件,测量CBCT影像上的264颗上切牙解剖及临床冠、根长度并计算冠根比,同时测量冠根角、牙根的唇舌向位置等并对两组指标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青少年组上中切牙解剖牙冠长度、临床牙冠长度、牙长轴-腭平面交角、根尖唇侧牙槽骨厚度及侧切牙根尖唇侧牙槽骨厚度均大于成人组(P<0.05)。两组上切牙临床冠根比均大于解剖冠根比(P<0.05),两组临床冠根比均值均≥1。两组上中切牙解剖和临床冠根比、冠根角均大于上侧切牙(P<0.05)。两组上中切牙根尖腭侧牙槽骨厚度均大于上侧切牙,上中切牙根尖唇侧牙槽骨厚度均小于上侧切牙(均P<0.05)。结论:骨性Ⅱ类高角青少年及成人患者上切牙冠根比在正畸矫治前普遍存在失调,上中切牙较侧切牙更容易发生冠根比异常。成人骨性Ⅱ类高角患者上切牙牙根较青少年患者更偏向牙槽骨唇侧且更为直立。侧切牙根尖腭侧牙槽骨较薄,冠根成角更为明显。临床矫治此类患者时应根据上颌切牙的具体情况设计矫治方案,以达到更好的矫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类高角 青少年 成人 冠根比 冠根角
下载PDF
CFTR氯离子通道在Ⅱ型肺泡上皮细胞高氧损伤机制的研究
9
作者 葛丹丹 刘登礼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 研究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FTR)氯离子通道在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高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AECⅡ于密封舱中通入95%O_(2)+5%CO_(2),持续24h或48h,构建高氧损伤AECⅡ模型。将实验组AECⅡ随机分为高氧24h组、高氧24h+激动... 目的 研究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FTR)氯离子通道在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高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AECⅡ于密封舱中通入95%O_(2)+5%CO_(2),持续24h或48h,构建高氧损伤AECⅡ模型。将实验组AECⅡ随机分为高氧24h组、高氧24h+激动剂(Gen)组、高氧24h+抑制剂(AA)、高氧48h组、高氧48h+Gen组和高氧48h+AA组;对照组通入空气,未干预。以膜片钳系统记录CFTR氯离子电流强度。细胞外液中分别加入GEN50μM或AA10μM,记录GEN激活或AA抑制后氯离子电流强度。采用Clampfit 10.6行数据分析,应用R4.4.1统计软件对不同组别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1.高氧24h、48h明显抑制AECⅡ氯离子电流(P<0.01),以24h较明显;2. Gen明显增加高氧24h、48hAECⅡ氯离子电流;AA明显抑制氯离子电流(P<0.01),均以48h较明显。结论 高氧可能通过影响AECⅡCFTR氯离子外流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肺泡上皮细胞 高氧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 染料木黄酮 花生四烯酸
下载PDF
关节外固定支架和LCP+MIPPO术式在老年GustiloⅡ型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10
作者 蔡镇德 许文质 +1 位作者 洪志伟 黄惠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外固定支架和锁定加压钢板(LCP)^(+)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PO)在老年GustiloⅡ型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GustiloⅡ型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分... 目的:探讨关节外固定支架和锁定加压钢板(LCP)^(+)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PO)在老年GustiloⅡ型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GustiloⅡ型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支架组40例使用关节外固定支架术,微创组40例使用LCP^(+)MIPPO术,两组患者术后均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效果(Mazur踝关节功能评定量表),术后1d、3d、7d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术后3d患肢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血流速度(TAM)、阻力指数(RI)、舒张期血流峰值(DF)、收缩期血流峰值(SF)],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支架组比较,微创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Mazur量表评分均升高,且微创组高于支架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d CRP、IL-6、TNF-α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d、7d两组患者CRP、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且微创组低于支架组(P<0.05)。与支架组比较,微创组术后3d TAM、DF、SF较高,RI较低(P<0.05)。术后3个月内,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GustiloⅡ型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使用LCP^(+)MIPPO术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促进踝关节恢复,改善患肢血流动力学及术后炎症指标,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stilo型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 关节外固定支架 锁定加压钢板 微创经皮钢板 内固定术
下载PDF
临床药师干预对Ⅱ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许开乐 侯子言 +2 位作者 彭元涛 詹道开 徐璐 《医药前沿》 2025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对Ⅱ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的影响。方法利用霍邱县第二人民医院信息系统随机检索2023年1—12月行Ⅱ类切口手术的住院患者440例,按照临床药师干预时间节点(2023年7月1日)分为对照组(220例)与观察组(...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对Ⅱ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的影响。方法利用霍邱县第二人民医院信息系统随机检索2023年1—12月行Ⅱ类切口手术的住院患者440例,按照临床药师干预时间节点(2023年7月1日)分为对照组(220例)与观察组(220例),收集并统计两组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相关信息,如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机、预防用抗菌药物遴选、预防用抗菌药物时长等,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作为点评标准,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未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高于对照组,头孢唑肟/噻肟、联合甲硝唑用药比例低于对照组,≤24 h用药占比高于对照组,>48 h用药占比低于对照组,平均用药时长短于对照组,预防性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能有效促进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提高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率,同时减少非必要用药及非必要联合用药等不合理用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类切口 预防用抗菌药物 围手术期
下载PDF
硅胶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现状及展望
12
作者 王庆昱 马晓凯 段银钟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1期191-194,共4页
错[牙合]畸形在我国儿童、青少年中患病率高达67.8%,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矫治已成为儿童错[牙合]畸形矫治的普遍共识和有效手段。现有研究证实硅胶矫治器在替牙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矫治应用中具有纠正咬合关系、促进牙颌面发育及... 错[牙合]畸形在我国儿童、青少年中患病率高达67.8%,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矫治已成为儿童错[牙合]畸形矫治的普遍共识和有效手段。现有研究证实硅胶矫治器在替牙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矫治应用中具有纠正咬合关系、促进牙颌面发育及改善上气道结构等多方面作用,而其咬合关系矫治的长期稳定性及对比其他功能矫治器的优劣情况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儿童错[牙合]畸形矫治应充分考虑患者就诊时机、病情、个人生长因素等多方面内容,以选择最优个性化治疗方案。该研究对硅胶矫治器发展提出以下建议:提高依从性,优化监测手段;拓展研究纵深度,准确评估边界及效用;预防龋齿,材料创新;建立国内儿童牙颌面大数据,助力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矫治器 替牙期 安氏 早期矫治 错[牙合]畸形
下载PDF
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白细胞介素-6、血管紧张素Ⅱ与慢性心力衰竭预后及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13
作者 韩江 《大医生》 2025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究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慢性心力衰竭(CHF)预后及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 目的探究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慢性心力衰竭(CHF)预后及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CHF患者随访时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预后良好组(81例)和预后不良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NT-proBNP、IL-6、Ang-Ⅱ水平,使用Pearson相关性模型分析心功能指标与NT-proBNP、IL-6、Ang-Ⅱ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H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大于预后良好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预后良好组,左心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LVPWTs)、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均大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NT-proBNP、IL-6、Ang-Ⅱ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IL-6、Ang-Ⅱ水平与LVEDD、LVESD、LVPWTs、IVSTd均呈正相关(NT-proBNP:r值=0.520、0.662、0.535、0.571,均P<0.05;IL-6:r值=0.575、0.555、0.414、0.463,均P<0.05;Ang-Ⅱ:r值=0.556、0.362、0.581、0.350,均P<0.05),与LVEF均呈负相关(NT-proBNP:r值=-0.540,P<0.05;IL-6:r值=-0.521,P<0.05;Ang-Ⅱ:r值=-0.45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IL-6、Ang-Ⅱ水平高均为影响CH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CHF预后不良患者临床均表现出NT-proBNP、IL-6、Ang-Ⅱ水平升高现象,且上述指标均为影响CH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水平均与患者心功能存在相关性,临床应加强对上述指标的监测和管理,以降低CHF患者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白细胞介素6 血管紧张素 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Ⅱ治疗伴发主动脉窦脱垂室间隔缺损患儿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左超 陈智 +4 位作者 肖云彬 杨舟 王祥 王野峰 向金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ADO)-Ⅱ治疗伴发主动脉窦脱垂室间隔缺损(VSD)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94例伴发主动脉窦脱垂VSD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60例,女34例,年龄为(4.7±... 目的探讨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ADO)-Ⅱ治疗伴发主动脉窦脱垂室间隔缺损(VSD)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94例伴发主动脉窦脱垂VSD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60例,女34例,年龄为(4.7±3.1)岁;主动脉窦轻中度脱垂83例,VSD为(4.12±0.97)mm,重度脱垂11例,VSD为(4.95±0.51)mm;VSD类型为膜周部54例,嵴内以上40例。分析VSD大小、主动脉窦脱垂程度与ADO-Ⅱ选择的关系,以及术后中期主动脉瓣反流、残余漏变化,明确ADO-Ⅱ对此类患儿的适用性。结果术后中期最终存留主动脉瓣轻度反流6例,多发于使用4-4 mm、5-4 mm型ADO-Ⅱ封堵器;残余漏10例,主要发生于使用5-4 mm、6-4 mm型封堵器。结论ADO-Ⅱ封堵器在置入形态良好状况下,适用于VSD<6 mm伴主动脉窦脱垂患儿。术后有一定的残余漏和主动脉脉瓣反流发生,但能满足介入治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窦脱垂 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
下载PDF
Fe(Ⅱ)对CANON工艺处理城镇污水脱氮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倩倩 廖祖刚 +3 位作者 冯泽通 刘金泽 符文婧 赵剑强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1-300,共10页
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作为新型脱氮工艺应用于城镇污水深度脱氮过程中,有望降低污水处理的运行费用。考察了亚铁离子[Fe(Ⅱ)]对CANON工艺启动及稳定运行时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5~23℃条件下投加6.3 mg/L Fe(Ⅱ)时,可有效启动... 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作为新型脱氮工艺应用于城镇污水深度脱氮过程中,有望降低污水处理的运行费用。考察了亚铁离子[Fe(Ⅱ)]对CANON工艺启动及稳定运行时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5~23℃条件下投加6.3 mg/L Fe(Ⅱ)时,可有效启动并稳定运行CANON工艺处理城镇污水,该工艺氮去除负荷(NRR)、总氮去除率(TNRE)和氨氮去除率(ARE)分别为(4.8±1.1)g-N/(L^(3)·d)、(97±1)%和(44.2±9.3)%;相关性分析表明,通过调控Fe(Ⅱ)投加量可有效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的活性;本次优化的Fe(Ⅱ)投加量为6.3 mg/L,其对CANON工艺脱氮性能的影响机制与CANON工艺中功能微生物活性的提高、Fe(Ⅱ)与进水氨氮及其他氮化合物的循环反应、铁型反硝化过程以及铁型厌氧氨氧化过程的耦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ON工艺 城镇污水 Fe() 脱氮效能
下载PDF
基于改进NSGA-Ⅱ算法的间歇采油制度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民政 武靖淞 +4 位作者 杨胡坤 董康兴 李艳春 屈如意 赵鑫瑞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对于低渗透率油井,采用间歇采油制度能有效避免空抽磨损,并减少电能消耗量。为此通过分析沉没度和地层流压随抽油机井生产时间变化的规律,从系统节能的角度出发,建立以采油总产量最大、能耗最低为目标的间歇采油制度多目标优化模型。引... 对于低渗透率油井,采用间歇采油制度能有效避免空抽磨损,并减少电能消耗量。为此通过分析沉没度和地层流压随抽油机井生产时间变化的规律,从系统节能的角度出发,建立以采油总产量最大、能耗最低为目标的间歇采油制度多目标优化模型。引入NSGA-Ⅱ并改进该算法对间歇采油制度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运用改进算法得到的Pareto最优解的多样性和收敛性,合理优化抽油机的最优停机时间,最大效率地提升采油效率的同时,最小化电能消耗量。试验结果表明,基于Pareto多目标遗传算法的间歇采油机制优化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优化系统效率的同时能够有效减少电能消耗。研究结果可为油井间歇采油机制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率油井 间歇采油制度 节能优化 多目标优化 采油效率 NSGA-
下载PDF
基于改进NSGA-Ⅱ的纤维缠绕落纱点轨迹采样特征权重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会方 仇振兴 吴迎峰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59,共6页
针对基于空间特征曲线特征函数的纤维缠绕落纱点轨迹采样算法无法自动选择特征权重的问题,建立以特征权重为变量,以得到采样点线性插值生成曲线与原曲线的MAE,RMSE为目标函数的双目标优化模型。提出基于改进NSGA-Ⅱ算法的双目标优化求... 针对基于空间特征曲线特征函数的纤维缠绕落纱点轨迹采样算法无法自动选择特征权重的问题,建立以特征权重为变量,以得到采样点线性插值生成曲线与原曲线的MAE,RMSE为目标函数的双目标优化模型。提出基于改进NSGA-Ⅱ算法的双目标优化求解方法以优化特征权重。实例验证表明,与传统NSGA-Ⅱ算法相比,改进NSGA-Ⅱ算法求得Pareto解集的MAE,RMSE平均下降了0.002和0.105,算法选取特征权重的MAE,RMSE比特征权重为(0.1,0.3)的MAE,RMSE分别降低了约12.9%和8.5%,比特征权重为(0.9,0.1)的MAE,RMSE分别降低了约20.6%和11.4%,有效地提高了落纱点轨迹采样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纱点轨迹采样 空间曲线特征函数 NSGA-算法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基于改进NSGA-Ⅱ算法的梯级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显峰 王宁 +2 位作者 刘志佳 方国华 钱骏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8,共8页
针对在时间步长较小、计算时段数目较多时,传统智能优化算法在求解梯级水库联合优化调度问题上效率低甚至无可行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NSGA-Ⅱ算法。该算法基于NSGA-Ⅱ算法框架,引入参考目标值、潜力目标值、偏移度以及变异引导算子... 针对在时间步长较小、计算时段数目较多时,传统智能优化算法在求解梯级水库联合优化调度问题上效率低甚至无可行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NSGA-Ⅱ算法。该算法基于NSGA-Ⅱ算法框架,引入参考目标值、潜力目标值、偏移度以及变异引导算子来优化种群进化过程,强化迭代中的种群质量,使获得的解集更加接近真实的Pareto前沿。福建省金溪流域梯级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改进NSGA-Ⅱ算法相对其他算法运算效率更高,优化结果更好,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库 优化调度 多目标优化 改进NSGA-算法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治疗31-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扩髓与否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泽民 王栋 +5 位作者 李岩 刘旻 陈斌 王钞崎 吕欣 张永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4770-4776,共7页
背景:针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否需要扩髓的问题尚有争议,一些人认为不扩髓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降低高龄患者术中风险,但此举是否会降低髓内钉支撑效果,尚无依据。另一些人认为扩髓可选择直径更粗的髓内钉,获得更好的力学支撑,但基础... 背景:针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否需要扩髓的问题尚有争议,一些人认为不扩髓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降低高龄患者术中风险,但此举是否会降低髓内钉支撑效果,尚无依据。另一些人认为扩髓可选择直径更粗的髓内钉,获得更好的力学支撑,但基础研究显示此方法存在脂肪栓塞、破坏骨质(尤其高龄骨质疏松患者)等风险。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治疗31-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时扩髓与不扩髓的力学分布特点。方法:纳入一名健康志愿者,CT扫描其股骨获取DICOM格式文件,顺序导入Mimics、Geomagic Wrap、SolidWorks、Hypermesh、Ansys软件处理文件,得到A3.1型、A3.2型及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分别与9,11 mm直径、170 mm长度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进行装配,赋予材料属性,设定各接触面相互作用关系及定义载荷及边界条件,之后进行求解。观察不同模型中股骨应力分布、内固定应力分布、股骨位移及内固定位移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各型骨折采用扩髓髓内钉固定时股骨应力均小于非扩髓髓内钉固定,A3.3型骨折股骨最大应力值大于A3.1型和A3.2型;②各型骨折采用扩髓髓内钉固定时内固定应力均大于非扩髓髓内钉固定,A3.3型骨折内固定最大应力值大于A3.1型;③扩髓与非扩髓对股骨及内固定位移影响较小,应力影响较大;④提示采用扩髓髓内钉固定可使股骨应力减小,内固定整体承担应力增大,远端锁钉承担应力减小;与非扩髓髓内钉固定相比,采用扩髓髓内钉固定可能会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扩髓髓内钉 非扩髓髓内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有限元分析 PFNA-
下载PDF
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FY-3E/HIRAS-Ⅱ)在轨数据非线性校正方法
20
作者 黄硕 顾明剑 +3 位作者 胡勇 杨天杭 邵春沅 张春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5,共8页
风云三号E星(FY-3E)搭载的高光谱大气探测仪(HIRAS-Ⅱ)能够实现大气的垂直探测,具有高光谱、高灵敏度、高精度的特点。仪器在轨之后由于仪器衰减和环境变化的原因产生非线性响应,影响在轨定标精度。针对非线性响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 风云三号E星(FY-3E)搭载的高光谱大气探测仪(HIRAS-Ⅱ)能够实现大气的垂直探测,具有高光谱、高灵敏度、高精度的特点。仪器在轨之后由于仪器衰减和环境变化的原因产生非线性响应,影响在轨定标精度。针对非线性响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带内光谱的非线性校正方法。首先基于带外低频光谱的非线性特征求解非线性校正系数,将此系数作为初值输入到辐射定标模型中,以星上测量的黑体带内光谱与理想光谱的偏差为目标函数,通过迭代优化非线性校正系数。通过辐射定标实验得出,校正后的黑体亮温偏差明显低于未校正和基于带外光谱的校正方法。将HIRAS-Ⅱ的观测数据与IASI进行交叉比对并计算平均亮温偏差和偏差绝对值,经过带内校正法非线性校正后的亮温平均偏差为-0.13 K,优于带外校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AS- 非线性校正 在轨定标 带内光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