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Five-sense Landscape of Chu Ci Plants Based on NVivo
1
作者 WANG Meng XIAO Guoze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2年第2期103-106,共4页
Chu Ci plants carry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and entrust with the poets’ rich emotional understanding and sensory experience.The plant-related sentences in Chu Ci were extracted by NVivo software,and the verses ... Chu Ci plants carry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and entrust with the poets’ rich emotional understanding and sensory experience.The plant-related sentences in Chu Ci were extracted by NVivo software,and the verse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ased on the five-sense theory.The five-sense images of plants in Chu Ci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five aspects of vision,hearing,smell,touch and taste,and the five-sense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of Chu Ci plant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u Ci plants had rich five-sense images,profound artistic conception,magnificent momentum and bold imagination,and had good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This paper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landscape application of five-sense landscape of Chu Ci plants and a new idea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u Ci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u ci plants Five-sense landscape Plant image
下载PDF
中国楚辞研究范式的开创与定型——从贾谊到王逸
2
作者 汤洪 李丹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69-76,共8页
汉代是千年楚辞学的开创期,为后世楚辞学提供了基本研究范式。这一时期的楚辞研究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从贾谊到贾逵,评价屈原或抑或扬的论争,影响后世两千余年的评屈格局;二是从刘安到王逸,他们奠定了《楚辞》注疏之学的主流道路;三是... 汉代是千年楚辞学的开创期,为后世楚辞学提供了基本研究范式。这一时期的楚辞研究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从贾谊到贾逵,评价屈原或抑或扬的论争,影响后世两千余年的评屈格局;二是从刘安到王逸,他们奠定了《楚辞》注疏之学的主流道路;三是从司马迁到刘向,他们开启《楚辞》文献分类整理之路。梳理汉代楚辞学的开创与定型之路,是进一步探究楚辞学发展与演变脉络的第一步,亦是楚辞学史研究的重要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楚辞 刘安 王逸
下载PDF
楚辞《九歌》的诗体特征与屈原的独特贡献
3
作者 赵敏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9,共12页
楚辞《九歌》的产生,是春秋战国以来中国诗体发展的一大飞跃。它以其独特的句式组合与章法结构,形成一种有别于《诗经》四言诗完全不同的诗体,展现了独特的节奏韵律之美。楚辞《九歌》是楚国王室的祭祀乐歌,诗人屈原以其独特的身份参与... 楚辞《九歌》的产生,是春秋战国以来中国诗体发展的一大飞跃。它以其独特的句式组合与章法结构,形成一种有别于《诗经》四言诗完全不同的诗体,展现了独特的节奏韵律之美。楚辞《九歌》是楚国王室的祭祀乐歌,诗人屈原以其独特的身份参与了《九歌》的创作,并以其非凡的智慧和高超的艺术修养,将其提升到一个极高的艺术境界,成为中国诗歌史上辉煌的艺术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九歌》 诗体特征 屈原 艺术独创
下载PDF
2021年屈原及楚辞研究综述
4
作者 方铭 史凤云 《云梦学刊》 2024年第5期25-37,共13页
屈原及楚辞的学术研究历史悠久,2021年继续呈现出持久生命力,各类专著、学术论文等成果迭出,涉及屈原精神与文化影响研究、楚辞文本研究、楚辞学史研究、宋玉研究、楚辞海外传播与翻译接受研究等诸多领域。
关键词 屈原 楚辞 楚辞学史 宋玉 楚辞传播
下载PDF
楚地家园的建构、回望与寻找——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楚辞》研究
5
作者 杨一帆 周建忠 《语文学刊》 2024年第3期77-82,共6页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楚辞》研究旨在以生态维度审视楚地人民的美好生存与诗意栖居。“家园”是人与自然万物共生的根基与依托,而《楚辞》通过“回望”的独特视角探寻“家园”的本源意义;通过独特的“返乡”场域探寻“家园”的情感意义;...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楚辞》研究旨在以生态维度审视楚地人民的美好生存与诗意栖居。“家园”是人与自然万物共生的根基与依托,而《楚辞》通过“回望”的独特视角探寻“家园”的本源意义;通过独特的“返乡”场域探寻“家园”的情感意义;通过“招魂”的独特美学特性探索“家园”的生存意义。在建构、回望与寻找家园的书写中,既有求觅大地、家园与家国的现实意义,更有精神层面的寻觅与救赎。本文拟基于楚地独特的文化生态与文化风貌,深入剖析《楚辞》在建构、回望与寻找家园书写中的独特理解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家园” 生态美学 楚文化
下载PDF
战损古籍的修复研究——以明万历套印本《楚辞》修复为例
6
作者 杨林玫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山东省图书馆馆藏明万历套印本《楚辞》因遭受“五三惨案”弹片洞入,导致其主要破损状况为书叶撕裂、缺损。由于战损古籍的修复案例在古籍修复研究中鲜少涉及,且本书纸张厚度、性能较为特殊,其纸张、破损情况都具有特例性,因此本文从补... 山东省图书馆馆藏明万历套印本《楚辞》因遭受“五三惨案”弹片洞入,导致其主要破损状况为书叶撕裂、缺损。由于战损古籍的修复案例在古籍修复研究中鲜少涉及,且本书纸张厚度、性能较为特殊,其纸张、破损情况都具有特例性,因此本文从补纸选配和修复方法的叠加上阐释其特殊性,以期为战损古籍的修复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修复 战争损伤 楚辞
下载PDF
处境、心态与话语特色——再论《离骚》的创作时间
7
作者 唐旭东 《云梦学刊》 2024年第2期35-43,共9页
在《离骚》中屈原几次提到为了坚持理想和高尚的人格,宁愿投水自杀。有两次明确指明要效法彭咸投水自杀,其中“愿依彭咸之遗则”是否为此意尚有争议,而“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却是明确无疑的。还有一次虽未提到彭咸,但表明“宁溘死以流亡... 在《离骚》中屈原几次提到为了坚持理想和高尚的人格,宁愿投水自杀。有两次明确指明要效法彭咸投水自杀,其中“愿依彭咸之遗则”是否为此意尚有争议,而“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却是明确无疑的。还有一次虽未提到彭咸,但表明“宁溘死以流亡”之志,也是明确表示要投水自杀。另外,还有“伏清白以死直”亦可理解为“投水自杀”。在思想观念、人生价值认知、情感表达和对死的态度及方式上,《离骚》与绝大多数屈原自杀前一年内所作诗歌具有一致性,而明确提到“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的《抽思》以及比《抽思》创作时间更晚的《哀郢》《涉江》却无一字提到“彭咸”,无一字涉及“死”,据此可判定《离骚》非屈原流放汉北之作,其创作时间当在屈原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楚辞 《离骚》 创作时间
下载PDF
吴汝纶评点楚辞的流变及特征
8
作者 谢模楷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1-25,共5页
吴汝纶是清代重要的评点大家,他的楚辞评点最早见于其朱笔手批吴启昌刻《古文辞类篹》本,后不断有增补,直到民国三年(1914)吴汝纶《古文辞类篹评点》刊行。期间吴汝纶评点楚辞的主要内容,已通过《桐城吴氏古文读本》广为流布。吴汝纶评... 吴汝纶是清代重要的评点大家,他的楚辞评点最早见于其朱笔手批吴启昌刻《古文辞类篹》本,后不断有增补,直到民国三年(1914)吴汝纶《古文辞类篹评点》刊行。期间吴汝纶评点楚辞的主要内容,已通过《桐城吴氏古文读本》广为流布。吴汝纶评点楚辞所引诸家评识,以桐城派楚辞学为主,也与诸家所编选本的刊刻和传播有关。吴汝纶评点楚辞,受到桐城古文派的影响,从义理、考据、辞章等方面入手,兼具史学、文学与朴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汝纶 楚辞 桐城派
下载PDF
楚辞之天象书写
9
作者 梁利栋 《鹿城学刊》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楚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天学传统,因而楚辞中有大量的天象书写。在巫文化和理性思潮的双重影响下,屈原对天象的态度具有矛盾性,既在创作中大量运用神话化的天象,又在《天问》中质疑天文神话。楚辞之天象书写具有抒情性、象喻性,在遣词造句... 楚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天学传统,因而楚辞中有大量的天象书写。在巫文化和理性思潮的双重影响下,屈原对天象的态度具有矛盾性,既在创作中大量运用神话化的天象,又在《天问》中质疑天文神话。楚辞之天象书写具有抒情性、象喻性,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上影响了汉赋之天象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汉赋 天象书写
下载PDF
王逸注《楚辞》“飘风”“云霓”为“小人”辨正
10
作者 蔡能力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0-25,共6页
王逸在注《楚辞》中提出“飘风云霓,以言小人”的理论标准,其典型性、普遍性的论述影响了后代诸多论家。王注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政治文化目的,导致注《骚》时牵强附会、穿凿之甚,产生诸多问题。南宋朱熹于《楚辞集注》中指出王注存在... 王逸在注《楚辞》中提出“飘风云霓,以言小人”的理论标准,其典型性、普遍性的论述影响了后代诸多论家。王注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政治文化目的,导致注《骚》时牵强附会、穿凿之甚,产生诸多问题。南宋朱熹于《楚辞集注》中指出王注存在问题,但未将屈骚“飘风”“云霓”全貌阐释出来。回观屈骚“飘风”“云霓”的真意,需要回到二者产生的文化语境——《诗经》《老子》等先秦典籍中,方能明晰二者从屈子到王注,再到朱注意涵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飘风 云霓 小人 王逸注《楚辞》
下载PDF
辑补楚石佚赋《和〈归去来兮辞〉》《和〈闲情赋〉》——兼论《西斋和陶集》
11
作者 齐胜利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32-36,共5页
根据明人叶盛《水东日记》与朱右《白云稿》的相关记载辑补、勘误《全元文》《全元诗》《楚石梵琦全集》中楚石梵琦的《和〈归去来兮辞〉》《和〈闲情赋〉》以及八首和陶诗与《西斋和陶诗序》。同时,借助前人记载窥探《西斋和陶集》的... 根据明人叶盛《水东日记》与朱右《白云稿》的相关记载辑补、勘误《全元文》《全元诗》《楚石梵琦全集》中楚石梵琦的《和〈归去来兮辞〉》《和〈闲情赋〉》以及八首和陶诗与《西斋和陶诗序》。同时,借助前人记载窥探《西斋和陶集》的原貌。从陶渊明及其诗文与佛教的因缘、僧人创作传统、陶渊明的文化意蕴、楚石与陶渊明的经历分析楚石《西斋和陶集》的创作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石梵琦 《和〈归去来兮辞〉》 《和〈闲情赋〉》 《西斋和陶集》
下载PDF
论楚辞文体在魏晋六朝的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6
12
作者 蒋方 张忠智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3-107,共5页
楚辞在汉代奠定其文学地位和传播基础 ,而作为一种文体的确认是在魏晋六朝时期。《楚辞》和《楚辞章句》的面世推动了屈骚在魏晋六朝的传播 ,而这一时期的传播方式与接受角度都有新的变化 ,从重情而转向了尚辞。随着文体辨析的风行与大... 楚辞在汉代奠定其文学地位和传播基础 ,而作为一种文体的确认是在魏晋六朝时期。《楚辞》和《楚辞章句》的面世推动了屈骚在魏晋六朝的传播 ,而这一时期的传播方式与接受角度都有新的变化 ,从重情而转向了尚辞。随着文体辨析的风行与大量的文章别集、总集以及书志的出现 ,魏晋六朝文人对屈骚的认识逐渐从模拟怨情转而关注其艳词 ,并以艳词作为骚体的特色。从汉人的辞赋不分到齐梁文人的骚赋分立 ,从汉人的区别屈宋到齐梁文人的屈宋并举 ,体现了这个时期文学观念的演进与文学思潮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魏晋六例时期 文学传播 文学接受 屈原 宋玉 评价
下载PDF
楚辞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和接受 被引量:7
13
作者 郭晓春 曹顺庆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8-134,1,共7页
早在唐宋时期,楚辞文学便开始在东南亚等国家传播,对朝韩文学和日本文学都有影响。19世纪以来,楚辞文学开始受到英语世界日益广泛的关注。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意识形态、学术环境及个人的学术背景等是影响楚辞在英语世界传播和接受... 早在唐宋时期,楚辞文学便开始在东南亚等国家传播,对朝韩文学和日本文学都有影响。19世纪以来,楚辞文学开始受到英语世界日益广泛的关注。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意识形态、学术环境及个人的学术背景等是影响楚辞在英语世界传播和接受的重要因素,也是文化过滤和文学误读产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屈原 英语世界 海外汉学
下载PDF
西村时彦对楚辞学的贡献 被引量:4
14
作者 崔富章 石川三佐男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38,共9页
西村时彦(1865—1924),日本明治大正间汉学家,尤精于楚辞。他对楚辞学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采集收藏《楚辞》类典籍一百余种,其中有善本(明刻本、清初刻本)二十余部,日本刻印本十二种,西村手抄本二十七种,多为中国学者所未见;... 西村时彦(1865—1924),日本明治大正间汉学家,尤精于楚辞。他对楚辞学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采集收藏《楚辞》类典籍一百余种,其中有善本(明刻本、清初刻本)二十余部,日本刻印本十二种,西村手抄本二十七种,多为中国学者所未见;(2)西村藏书多有批校、考证,并完成研究性著作四种:《楚辞王注考异》一卷、《楚辞纂说》四卷、《屈原赋说》二卷、《楚辞集释》不分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村时彦 楚辞 善本 批校 论著
下载PDF
以己注骚,以骚注己——论谢济世《离骚解》的“感遇情结” 被引量:2
15
作者 施仲贞 张琰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9-133,共5页
谢济世的《离骚解》在清代纷繁的楚辞注疏中不同于其他众多注本,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与个性色彩,始终萦绕着浓郁而独特的"感遇情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谢济世"以己注骚",用自己的忠贞之心为独特的注疏视角... 谢济世的《离骚解》在清代纷繁的楚辞注疏中不同于其他众多注本,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与个性色彩,始终萦绕着浓郁而独特的"感遇情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谢济世"以己注骚",用自己的忠贞之心为独特的注疏视角,所见所得颇具独特创见,既由己推人,断定且坚信凭屈原忠义大节,定不能背君而"去国",并以此作为解读《离骚》的推理前提和论证依据;又"落实"文本注疏,以"现实化"的内容和形式,解读《离骚》"超现实"的想象。另一方面,谢济世"以骚注己",这种解读方式有着特定而深厚的形成机制;"以骚注己"具体表现在谢济世通过注解《离骚》,感怀自身坎坷"身世",表达爱国怀忠情志,并隐喻自身对于现实政治和出路的思索与探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济世 《离骚解》 楚辞 《离骚》 感遇情结
下载PDF
楚辞文化与苗族民歌 被引量:9
16
作者 熊晓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4-167,共4页
《楚辞》是屈原继承和发展南方民歌的艺术创作的结晶,《楚辞》同苗族民歌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取材于苗族民歌,且与楚文化同步发展,并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 楚辞 苗族民歌 文化 结构 文化因子
下载PDF
《楚辞序》的作者并非班固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淮南 赵丽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99,共5页
由于洪兴祖《楚辞补注》所介绍的《楚辞序》与附录的班固《离骚赞序》及《汉书》相关篇目对屈原的评价存在抵牾,所以引起了学术界的不断争议。通过各种材料以及逻辑分析可知,《楚辞序》的作者并不是班固,而是与班固同时期的东汉著名古... 由于洪兴祖《楚辞补注》所介绍的《楚辞序》与附录的班固《离骚赞序》及《汉书》相关篇目对屈原的评价存在抵牾,所以引起了学术界的不断争议。通过各种材料以及逻辑分析可知,《楚辞序》的作者并不是班固,而是与班固同时期的东汉著名古文经学大家贾逵,这样一来,班固有关屈原的评价不再存有“矛盾”,且更加符合历史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固 楚辞序 贾逵
下载PDF
《楚辞》研究:功夫在书外——以《楚辞》文献研究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伟 陈烁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90-94,共5页
本文主要以《楚辞》研究所涉及的内容,以例证的方式说明:《楚辞》研究要想有所进步和发展,必须注意《楚辞》研究以外的文献及其研究成果;同时必须注意非专业的《楚辞》研究者在他们的研究领域所作出的研究成果。只有同时注意到这些学术... 本文主要以《楚辞》研究所涉及的内容,以例证的方式说明:《楚辞》研究要想有所进步和发展,必须注意《楚辞》研究以外的文献及其研究成果;同时必须注意非专业的《楚辞》研究者在他们的研究领域所作出的研究成果。只有同时注意到这些学术研究成果,《楚辞》研究才可能有所新的突破和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文献 例证
下载PDF
试论楚辞“荃”、“荪”喻君的原始意象 被引量:5
19
作者 熊良智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0-76,共7页
以“荃”、“荪”喻君是楚辞香草美人传统中的核心艺术意象,几乎成为楚辞中司命之神与楚王的专门指代。从喻于司命之神,再喻于君,都与楚国的神话传说和神巫合一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残留着楚人对远古氏族祖先昌仆氏的原始记忆,表现了诗... 以“荃”、“荪”喻君是楚辞香草美人传统中的核心艺术意象,几乎成为楚辞中司命之神与楚王的专门指代。从喻于司命之神,再喻于君,都与楚国的神话传说和神巫合一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残留着楚人对远古氏族祖先昌仆氏的原始记忆,表现了诗人与君同祖的血缘宗亲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意象 香草
下载PDF
楚辞的美学价值四题 被引量:17
20
作者 朱良志 《云梦学刊》 2006年第6期37-47,共11页
楚辞本身并不是美学著作,但却是研究中国美学不应忽视的角度。骚人遗韵,开辟了中国人审美生活的新境界。说到楚辞的精神气质“,自怜”二字最可当之。楚辞的“自怜”,一是自怒,二是自爱,三是自慰,三者一体相联。楚辞的格调是忧郁的,楚辞... 楚辞本身并不是美学著作,但却是研究中国美学不应忽视的角度。骚人遗韵,开辟了中国人审美生活的新境界。说到楚辞的精神气质“,自怜”二字最可当之。楚辞的“自怜”,一是自怒,二是自爱,三是自慰,三者一体相联。楚辞的格调是忧郁的,楚辞具有浓厚的感伤色彩。楚辞的“自怜”还深藏着一种超越情怀,在超越的境界中延伸生命、寄托理想。从哲学和艺术观念上看,楚辞对后代的重大启发之一,是关于时间的咏叹。此称为“物哀”意识。楚辞触动着中国艺术琴弦的最隐微之处,中国艺术的唯美传统、超越情怀、感伤的气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存在价值的追寻等,这些艺术世界的核心内涵,都与楚辞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自怜 感伤 唯美 远游 物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