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辑补楚石佚赋《和〈归去来兮辞〉》《和〈闲情赋〉》——兼论《西斋和陶集》
1
作者 齐胜利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32-36,共5页
根据明人叶盛《水东日记》与朱右《白云稿》的相关记载辑补、勘误《全元文》《全元诗》《楚石梵琦全集》中楚石梵琦的《和〈归去来兮辞〉》《和〈闲情赋〉》以及八首和陶诗与《西斋和陶诗序》。同时,借助前人记载窥探《西斋和陶集》的... 根据明人叶盛《水东日记》与朱右《白云稿》的相关记载辑补、勘误《全元文》《全元诗》《楚石梵琦全集》中楚石梵琦的《和〈归去来兮辞〉》《和〈闲情赋〉》以及八首和陶诗与《西斋和陶诗序》。同时,借助前人记载窥探《西斋和陶集》的原貌。从陶渊明及其诗文与佛教的因缘、僧人创作传统、陶渊明的文化意蕴、楚石与陶渊明的经历分析楚石《西斋和陶集》的创作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石梵琦 《和〈归去来兮辞〉》 《和〈闲情赋〉》 《西斋和陶集》
下载PDF
论王闿运《楚辞释》的注释特色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建荣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8-83,共6页
王闿运在《楚辞释》中求新尚奇的注释,其时代背景是清末公羊学派学术风气的影响,其特征主要表现在:注释篇目中将宋玉的《高唐赋》入选;注释体例简单而具体注文随意;中心内容贯穿求新尚奇之说,且在字词注释、章句说解、篇旨说解等方面均... 王闿运在《楚辞释》中求新尚奇的注释,其时代背景是清末公羊学派学术风气的影响,其特征主要表现在:注释篇目中将宋玉的《高唐赋》入选;注释体例简单而具体注文随意;中心内容贯穿求新尚奇之说,且在字词注释、章句说解、篇旨说解等方面均有明显体现。不足之处主要是由于崇尚新颖奇特带来附会之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闿运 《楚辞释》 楚辞学 训诂学
下载PDF
刘师培对传统楚辞研究的继承与突破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慧鋆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54,共6页
刘师培是近代楚辞学史中比较突出的一位学者。他的楚辞研究有三个特色:第一,针对"宗经",提出"宗骚"的观点,打破传统楚辞批评对经学的依附关系,提高了楚辞独立审美价值和历史地位。第二,援引西学中的"文学地理... 刘师培是近代楚辞学史中比较突出的一位学者。他的楚辞研究有三个特色:第一,针对"宗经",提出"宗骚"的观点,打破传统楚辞批评对经学的依附关系,提高了楚辞独立审美价值和历史地位。第二,援引西学中的"文学地理论",分析南北文学不同的成因,肯定楚辞是南方之文的代表。第三,植根小学,考订楚辞异文,但在校雠过程中又综合运用多种考证方法,体现了西方人文科学中的实证精神。刘师培的楚辞研究显示出综合融通的趋势,体现了楚辞研究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学术转型,在楚辞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研究 刘师培 继承 突破
下载PDF
天星观1号楚墓卜筮祷祠简释文校正 被引量:9
4
作者 许道胜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8-14,共7页
江陵(今荆州)天星观1号楚墓卜筮祷祠简于1978年出土,发掘报告作了简要介绍。王明钦先生首次以硕士学位论文附录的形式作了竹简释文与考释。黄锡全先生著录了3枚简的照片及其释文。滕壬生先生的《楚系简帛文字编》、何琳仪先生的《战国... 江陵(今荆州)天星观1号楚墓卜筮祷祠简于1978年出土,发掘报告作了简要介绍。王明钦先生首次以硕士学位论文附录的形式作了竹简释文与考释。黄锡全先生著录了3枚简的照片及其释文。滕壬生先生的《楚系简帛文字编》、何琳仪先生的《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李守奎先生的《楚文字编》收录了天星观楚简的字例。《楚系简帛文字编》于书末还附有四幅天星观卜筮简的原大照片。李零先生撰《读〈楚系简帛文字编〉》,对该书进行了厘正。晏昌贵先生发表《天星观"卜筮祭祷"简释文辑校》,辑录《楚系简帛文字编》中的"天卜"类条文225条。上述天星观"卜筮祷祠"简的释文,虽各有所长,却也难免各有不足。本文取其所长,扬其所短,参考相关论著,对天星观"卜筮祷祠"简释文重新进行了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星观1号楚基 卜筮祷祠 释文校正
下载PDF
刘勰论《诗》、《骚》 被引量:2
5
作者 戚良德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46-50,共5页
《诗经》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向来有着特殊的地位,这一特殊地位也充分体现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对《诗经》,刘勰一方面充分肯定其作为儒家经典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又着眼文学创作而将其还原... 《诗经》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向来有着特殊的地位,这一特殊地位也充分体现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对《诗经》,刘勰一方面充分肯定其作为儒家经典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又着眼文学创作而将其还原为诗歌创作的成功和典范之作,进而总结出文学创作的根本规律:以情为本,文辞尽情。对"楚辞",刘勰一方面着力澄清汉代以来以经立论的楚辞观,同样还原其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则强调其"笼罩雅颂"的"惊采绝艳"之美,从而要求文学创作"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诗经》 《离骚》 楚辞
下载PDF
论王士禛与楚辞
6
作者 施仲贞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47-50,共4页
王士禛在其诗学中虽没有系统研究过楚辞,但在赞扬楚辞作家、探讨楚辞源流、运用楚辞尺度、推崇楚辞价值等方面皆有高见。与此同时,他在其诗歌中不时地怀念楚辞作家、引用楚辞题目、融汇楚辞字句、品评楚辞题画以及模拟楚辞咏物,表现出... 王士禛在其诗学中虽没有系统研究过楚辞,但在赞扬楚辞作家、探讨楚辞源流、运用楚辞尺度、推崇楚辞价值等方面皆有高见。与此同时,他在其诗歌中不时地怀念楚辞作家、引用楚辞题目、融汇楚辞字句、品评楚辞题画以及模拟楚辞咏物,表现出对楚辞的多角度、多侧面的接受,从而使其诗歌达到较高的水平。可以说,他在楚辞学史上应当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士禛 楚辞 屈原 诗学 诗歌
下载PDF
我在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中的三次幸遇
7
作者 夏剑钦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18年第3期178-182,共5页
本文叙述校点《船山全书》之《张子正蒙注》时,在两抄本、六印本中认定王船山十二代孙家藏抄本为船山手抄之原著祖本,遂以之为底本整理;在主编《魏源全集》的搜寻遗佚中,发现复旦大学馆藏《诗古微》道光刻本内夹藏魏源手书于咸丰五年之... 本文叙述校点《船山全书》之《张子正蒙注》时,在两抄本、六印本中认定王船山十二代孙家藏抄本为船山手抄之原著祖本,遂以之为底本整理;在主编《魏源全集》的搜寻遗佚中,发现复旦大学馆藏《诗古微》道光刻本内夹藏魏源手书于咸丰五年之识语纸笺及其友人龚橙批注;在修订《船山全书》之《楚辞通释》时,发现湖南省社科院所藏康熙四十八年湘西草堂刻本之完好无缺,遂以之修订并揭示该本之优长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子正蒙注》 船山手抄 祖本 《诗古微》 《楚辞通释》
下载PDF
《楚辞通释》的诠释特色与其在清代的影响
8
作者 杨兴华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1-13,共3页
清代自康熙末年起,逐渐形成了专注于文字、音韵、训诂,稽古而不问今,以考据为时尚的学术风气。王船山的《楚辞通释》虽然继承了传统训诂学的原则和方法,但文字训诂只是揭示义理的手段,往往十分简略,著作的重心在于文意阐发和文本精神的... 清代自康熙末年起,逐渐形成了专注于文字、音韵、训诂,稽古而不问今,以考据为时尚的学术风气。王船山的《楚辞通释》虽然继承了传统训诂学的原则和方法,但文字训诂只是揭示义理的手段,往往十分简略,著作的重心在于文意阐发和文本精神的揭示,表现出了"义理为体、考据为用,释评结合、发愤抒情"的诠释特色。这一特色与弥漫于清代学界的考据之风抵牾不合,故其虽造诣颇高,但在清代难以获得与其学术成就相当的学术地位,影响极为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通释》 诠释特色 清代学风 学术影响
下载PDF
《楚辞》梦幻文学审美论──兼与《诗经》梦幻文学审美之比较
9
作者 李金坤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57-60,共4页
《楚辞》与《诗经》都是我国梦幻文学创作的重要源头。《楚辞》与《诗经》的梦幻描写相比,《诗经》多侧重于个人日常生活的范畴,而《楚辞》则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结合,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关键词 《楚辞》 梦幻文学 审美 《诗经》 比较 进步性 历史地位 文学价值
下载PDF
《风》《骚》梦幻文学审美
10
作者 李金坤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6-10,37,共6页
《诗经》与《楚辞》是中国梦幻文学的源头之一。《诗经》梦幻描写虽简朴单一,但其开创之功实不可没。《楚辞》踵事增华,其梦幻描写趋于繁富细腻,神灵怪异任遣笔端,艺术空间宏阔辽远,极利于表达屈原那激越奔放的浪漫情怀。《诗经》的梦... 《诗经》与《楚辞》是中国梦幻文学的源头之一。《诗经》梦幻描写虽简朴单一,但其开创之功实不可没。《楚辞》踵事增华,其梦幻描写趋于繁富细腻,神灵怪异任遣笔端,艺术空间宏阔辽远,极利于表达屈原那激越奔放的浪漫情怀。《诗经》的梦幻描写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呈现出鲜明的功利性;《楚辞》的梦幻描写多具有超现实的神秘性特征,有时还体现出较为浓厚的“梦魂说”宗教观念,但屈原所精心营构的梦幻世界,无不深刻烙铸着现实社会内容的清新印记,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诗经》、《楚辞》共同开创了中国梦幻文学的创作传统,奠定了梦幻文学的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 《骚》 梦幻文学 文学审美 《楚辞》 宗教观念 文学创作
下载PDF
论王士禛与楚辞
11
作者 施仲贞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3,11,共4页
王士禛在其诗学中虽然没有系统研究过楚辞,但在赞扬楚辞作家、探讨楚辞源流、运用楚辞尺度、推崇楚辞价值等方面皆有高见。与此同时,他在其诗歌中不时地怀念楚辞作家、引用楚辞题目、融汇楚辞字句、品评楚辞题画以及模拟楚辞咏物,表现... 王士禛在其诗学中虽然没有系统研究过楚辞,但在赞扬楚辞作家、探讨楚辞源流、运用楚辞尺度、推崇楚辞价值等方面皆有高见。与此同时,他在其诗歌中不时地怀念楚辞作家、引用楚辞题目、融汇楚辞字句、品评楚辞题画以及模拟楚辞咏物,表现出对楚辞的多角度、多侧面的接受,从而使其诗歌达到较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士禛 楚辞 屈原 诗学 诗歌
下载PDF
吴世尚《楚辞注疏》的研究方法和学术成就 被引量:2
12
作者 葛鑫 施仲贞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28-37,共10页
在楚辞学史上,吴世尚的《楚辞注疏》是清代一部颇具注疏特色及学术价值的楚辞著作。吴世尚从儒道并阐、时文分析、诗艺品鉴等多重角度对楚辞文本进行解读,取得了较高的学术成就。在评析文本义理时,他既以儒解骚,又以庄论骚,指出楚辞的... 在楚辞学史上,吴世尚的《楚辞注疏》是清代一部颇具注疏特色及学术价值的楚辞著作。吴世尚从儒道并阐、时文分析、诗艺品鉴等多重角度对楚辞文本进行解读,取得了较高的学术成就。在评析文本义理时,他既以儒解骚,又以庄论骚,指出楚辞的核心在于"君臣大义",《招魂》一篇实际上是屈原自招其魂。同时,他将时文的程式技巧运用到对结构章法的评点中,不仅为《离骚》重新划分段落,指出其中"梦幻"式的叙事手法,也指出《湘君》《湘夫人》与"二司命"属于前后相属、两两相对的结构。另外,他还从创作心理学的角度对楚辞作品中的构思技巧进行揭示,指出了屈原创作《天问》时的"畏秦心理"和宋玉创作《九辩》时的"交映"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研究 吴世尚 《楚辞注疏》 儒道并采 时文分析 诗艺品鉴
下载PDF
六经注我 新奇诡异——论王闿运对宋玉《高唐赋》的阐释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友芳 吴广平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34-38,共5页
王闿运一生的志趣就是要做纵横家,他注释《高唐赋》,亦时时可见其纵横家的思想。他的注释采取的不是"我注六经"的方式,而是"六经注我",因而别开生面,呈现出新奇诡异的特征。在王闿运的眼里,宋玉《高唐赋》并非是一... 王闿运一生的志趣就是要做纵横家,他注释《高唐赋》,亦时时可见其纵横家的思想。他的注释采取的不是"我注六经"的方式,而是"六经注我",因而别开生面,呈现出新奇诡异的特征。在王闿运的眼里,宋玉《高唐赋》并非是一篇山水赋,而是一篇政治、军事赋,其中描写的巫山神女以及自然山水、飞禽走兽都是有政治、军事象征含义的。同时,他以《高唐赋》为载体,借注释《高唐赋》之机,引申发挥,暗中表明了自己在政治、军事、外交上对时局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玉 《高唐赋》 王闿运 《楚辞释》
下载PDF
当仁不让于师:“楚辞之争”与陆侃如对胡适的驳辩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坤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7-54,共8页
近年来,学界对胡适和陆侃如的师徒关系逐渐予以正视,但仍缺乏专门系统的梳理分析。在学术成长之路上,陆侃如一直得到胡适的青睐和栽培,也深受胡适的影响,但在学术理念和方法上却不尽一致,甚至有很大的分歧,这由1922年发生在师徒之间的&q... 近年来,学界对胡适和陆侃如的师徒关系逐渐予以正视,但仍缺乏专门系统的梳理分析。在学术成长之路上,陆侃如一直得到胡适的青睐和栽培,也深受胡适的影响,但在学术理念和方法上却不尽一致,甚至有很大的分歧,这由1922年发生在师徒之间的"楚辞之争"可见一斑。一些学者因此常把陆侃如放在胡适的对立面,实际上,陆侃如虽然在某些方面与胡适有不同程度的分歧,但作为胡适一手栽培起来的现代古典学者,就其基本学术立场而言,他们无疑志同而道合,彼此间的讨论和分歧是同道间正常的交流互动。讨论过程中,作为弟子的陆侃如坦率批评胡适的方法观点,可谓当仁不让于师;而胡适主动请弟子批评自己的论作,对弟子的批评质疑不以为忤,平心回应,也足可谓之虚怀能容,雅量可佩。可以说,现代楚辞研究正是在胡适与陆侃如等弟子们自由活跃的交流互动中生成发展起来的,而胡适与陆侃如师徒二人的创始之功尤其不可泯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侃如 胡适 历史演进方法 楚辞
下载PDF
论“楚辞”文化对苏轼叙事纪游散文创作的影响
15
作者 陈晨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5期48-50,共3页
楚辞文化从先秦时期就已经诞生,屈原宋玉等人在楚地文化的影响下创作了一系列以浪漫主义为特色的文学作品。这种文化影响到了后世,其中宋代苏轼在其叙事纪游散文的创作中同样透露出一系列文化内涵,那就是对怀疑精神的提倡、自然哲理的... 楚辞文化从先秦时期就已经诞生,屈原宋玉等人在楚地文化的影响下创作了一系列以浪漫主义为特色的文学作品。这种文化影响到了后世,其中宋代苏轼在其叙事纪游散文的创作中同样透露出一系列文化内涵,那就是对怀疑精神的提倡、自然哲理的感悟、宁静豁达的表露和经国济世智慧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文化 苏轼 叙事纪游散文
下载PDF
王士禛词学观探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晗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93-98,117,共7页
王士禛的词学观主要表现在其词论专著《花草蒙拾》《倚声集初》序言及对所选词之评语中。王氏的词学观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兼容并包的开放态度,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推尊词体,强调词之功用;二是主张词"当分正变,不当分优劣"... 王士禛的词学观主要表现在其词论专著《花草蒙拾》《倚声集初》序言及对所选词之评语中。王氏的词学观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兼容并包的开放态度,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推尊词体,强调词之功用;二是主张词"当分正变,不当分优劣";三是确立婉约含蓄的神韵论词观;四是客观看待南宋词和北宋词,二者并重,各取所长。王士禛的词学观对其后来的清代词派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士禛 词学观 《花草蒙拾》 《倚声初集》
下载PDF
论朱熹对《诗经》、《楚辞》赋比兴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璐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17-124,共8页
《诗经》、《楚辞》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为赋、比、兴,且具体的情况非常复杂。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诗集传》和《楚辞集注》标注赋、比、兴的具体情况以及对《诗经》和《楚辞》中赋、比、兴兼用现象的分析,对后世研究古代修辞... 《诗经》、《楚辞》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为赋、比、兴,且具体的情况非常复杂。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诗集传》和《楚辞集注》标注赋、比、兴的具体情况以及对《诗经》和《楚辞》中赋、比、兴兼用现象的分析,对后世研究古代修辞学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诗经》 《楚辞》 赋比兴
下载PDF
略论王夫之《楚辞通释》的字词注释特色
18
作者 黄建荣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33-37,共5页
Many features of explaining the words were shown in Chu Ci Tong Shi.It carried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raditional studies of exegesis. There are some important features, such as explaining the words by way of p... Many features of explaining the words were shown in Chu Ci Tong Shi.It carried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raditional studies of exegesis. There are some important features, such as explaining the words by way of pronunciation, laying stress on the semantic analysis through phonetic notation, showing clearly the personal pronoun, explaining the dialect that were chosen carefully, correcting the mistakes in printing or writing were paid attention to, pointing out the different forms of a same character or letter, and so 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楚辞通释》 训诂学 楚辞学
下载PDF
施士洁诗歌中的楚辞意象论析
19
作者 张金 《闽台文化研究》 2021年第3期108-112,118,共6页
施士洁作为台湾诗坛的大家,其诗作中有很大一部分诗歌包含楚辞意象,这些意象呈现在施氏诗歌中时其含义已经发生了转变。探究施士洁诗歌中楚辞意象含义的流变情况,分析其原因,可以总结出此种现象和历史因素、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际遇有关。
关键词 施士洁 招隐 香草美人 楚辞意象
下载PDF
王念孫《合韻譜》《古韻譜》比較研究
20
作者 趙曉慶 《汉语史学报》 2019年第1期29-54,共26页
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有王念孫未刊古韻研究遺稿《詩經群經楚辭合韻譜》一部,始終未刊,對於探求王氏古音學有重要價值。它反映了王念孫"古韻廿二部"及"古有四聲"觀點,是王氏古音研究之晚年定論。另就合韻而言,《詩經群... 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有王念孫未刊古韻研究遺稿《詩經群經楚辭合韻譜》一部,始終未刊,對於探求王氏古音學有重要價值。它反映了王念孫"古韻廿二部"及"古有四聲"觀點,是王氏古音研究之晚年定論。另就合韻而言,《詩經群經楚辭合韻譜》韻段分析較段玉裁、江有誥精審而細密,且較早年《古韻譜》多有修訂和補充,實爲上古音合韻研究之寶貴資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念孫 詩經群經楚辭合韻譜 遺稿 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