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EP视角下武汉美食旅游意象研究——以楚河汉街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宗圆圆 《济宁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69-74,共6页
作为旅游摄影学的一种技术方法,VEP广泛运用于旅游目的地规划过程的意象定位和后期旅游者、当地居民等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此目的地旅游意象反馈对比,从而体现旅游目的地中不同话语权的表达和利益诉求.通过对武汉楚河汉街这一代表性综合商... 作为旅游摄影学的一种技术方法,VEP广泛运用于旅游目的地规划过程的意象定位和后期旅游者、当地居民等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此目的地旅游意象反馈对比,从而体现旅游目的地中不同话语权的表达和利益诉求.通过对武汉楚河汉街这一代表性综合商业街中的美食休闲景点元素进行照片采集,以VEP分析框架提炼出特有的美食旅游意象并进行偏好对比,为平衡武汉地区美食旅游文化本土性以及日后美食休闲观光街深度开发与管理提出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食旅游 旅游意象 VEP:楚河汉街
下载PDF
试论早期汉水文化在中华文化形成发展中的地位 被引量:2
2
作者 席成孝 《安康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5-9,共5页
从新旧石器时代至两汉时期,人们在汉水流域频繁的各种政治、经济活动与发达的原始农业和手工业表明,汉水文化源远流长,汉水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汉水文化以其奇妙性、神秘性、自由性、幻想性、浪漫性的品质和精神孕育、催生、滋... 从新旧石器时代至两汉时期,人们在汉水流域频繁的各种政治、经济活动与发达的原始农业和手工业表明,汉水文化源远流长,汉水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汉水文化以其奇妙性、神秘性、自由性、幻想性、浪漫性的品质和精神孕育、催生、滋润了楚文化,从而形成了文化发生学上汉水文化→楚文化→汉代文化→中华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中华文化内在地存在着的"楚风汉韵"文化特质又表明,汉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所以,早期汉水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明显的处于核心区并发挥着核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汉水文化 中华文化 楚文化
下载PDF
再论汉水文化与楚文化、汉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永安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4期17-20,97,共5页
回顾了汉水文化研究过程中几位学者对汉水文化与楚文化、汉文化的关系的不同观点,并进行对照评析,提出了对这一问题比较全面的看法。
关键词 汉水文化 楚文化 汉文化
下载PDF
从日中比较角度谈日本学者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 被引量:1
4
作者 石川三佐男 潘文东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50-56,共7页
日本学者家井先生继承赤冢忠先生的学说并加以批判性、实证性的发展 ,从而对《诗经》的《风》、《雅》、《颂》以及“兴”提出了新的理解。石川三佐男先生在楚辞研究中 ,采用了把战国秦汉时期长江流域、楚地等出土的考古资料与《楚辞》... 日本学者家井先生继承赤冢忠先生的学说并加以批判性、实证性的发展 ,从而对《诗经》的《风》、《雅》、《颂》以及“兴”提出了新的理解。石川三佐男先生在楚辞研究中 ,采用了把战国秦汉时期长江流域、楚地等出土的考古资料与《楚辞》诸篇进行比较研究这一前所未有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开拓出仅靠文献资料和文献学不能进入的领域。石川先生的《楚辞》研究 ,是以他在二松学舍大学研究生院攻读时 ,在赤冢忠博士指导下所学到研究《诗经》、《楚辞》的方法为基础的。石川先生的研究与赤冢忠博士和其他楚辞研究者的方法截然不同的是 ,他运用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 ,并特别重视长江流域和楚地出土的考古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红》 楚辞 马王堆汉墓帛画 长江流域 楚地出土文物 考古资料
下载PDF
楚汉战争期间项羽集团核心力量的演变
5
作者 颜岸青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29-133,共5页
秦汉之际,崤山以东原六国故地的地缘性政治力量开始整合,项梁叔侄顺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依托江东势力形成反秦武力,所倚重者为"江东八千子弟"。也就是说,以江东八千子弟为核心的江东势力是项羽早期的核心力量。但是定陶之战... 秦汉之际,崤山以东原六国故地的地缘性政治力量开始整合,项梁叔侄顺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依托江东势力形成反秦武力,所倚重者为"江东八千子弟"。也就是说,以江东八千子弟为核心的江东势力是项羽早期的核心力量。但是定陶之战的惨败,直接导致江东势力损失殆尽,项羽在巨鹿之战后重建的军事力量,其实质是诸侯联军,在楚汉战争期间也并无真正意义上的核心力量。缺乏核心力量的支持,是项羽战败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汉战争 项羽 核心力量 江东八千子弟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文化影响下的景观地域主义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周莎丽 王俊杰 《中国城市林业》 2011年第6期17-19,共3页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各种文化的出现和兴起给景观设计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文中在解释了地域主义的概念与特点之后,提出了中国现在景观地域主义设计中面临的一些问题,给出了一些优化策略,并提出了地域主义文化发展的意义,最后以最新刚刚...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各种文化的出现和兴起给景观设计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文中在解释了地域主义的概念与特点之后,提出了中国现在景观地域主义设计中面临的一些问题,给出了一些优化策略,并提出了地域主义文化发展的意义,最后以最新刚刚在武汉建成的"楚河汉街"一期项目为例分析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地域主义景观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景观地域主义 楚河汉街
下载PDF
武汉“民国风”建筑发展演变解读 被引量:2
7
作者 郑志兴 彭兴 《建筑与文化》 2014年第4期138-139,共2页
"民国风"建筑是武汉近代建筑史上一段特殊时期的元素,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楚河汉街是万达集团以"民国风"为载体的商业项目,也是近年来商业开发圈中爆发的"文化热"浪潮的一个典型案例。本文试图通过对... "民国风"建筑是武汉近代建筑史上一段特殊时期的元素,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楚河汉街是万达集团以"民国风"为载体的商业项目,也是近年来商业开发圈中爆发的"文化热"浪潮的一个典型案例。本文试图通过对武汉民国时期建筑元素的分析,来解读汉街建筑群中的"民国风"元素,并就"民国风"以及"文化热"这一建筑现象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 民国风 建筑元素 楚河汉街
下载PDF
古庸国、麇国历史渊流考论 被引量:2
8
作者 蓝哲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36-39,共4页
汉水文化研究逐渐形成气候,但对汉水上游鄂西北地区的春秋古庸国、麇国却缺乏足够的重视,汉水文明的发端起源于汉水上游,古庸国、麇国作为汉水上游古方国的代表,系统地考证其历史渊源以及它们与楚国及百濮部落的关系,是汉水文化研究中... 汉水文化研究逐渐形成气候,但对汉水上游鄂西北地区的春秋古庸国、麇国却缺乏足够的重视,汉水文明的发端起源于汉水上游,古庸国、麇国作为汉水上游古方国的代表,系统地考证其历史渊源以及它们与楚国及百濮部落的关系,是汉水文化研究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水文化 庸国 麇国 百濮 楚国 历史
下载PDF
武汉城市商业空间的场所营造——对比研究武汉天地与楚河汉街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颂娅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6期157-158,共2页
当代城市场所营造在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科方面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下产生的诸多的问题,可以从场所营造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和改进。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武汉天地和楚河汉街两个项目,探讨现今武汉城市商业空间场所营造过... 当代城市场所营造在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科方面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下产生的诸多的问题,可以从场所营造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和改进。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武汉天地和楚河汉街两个项目,探讨现今武汉城市商业空间场所营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试图找出更适合武汉城市发展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营造 商业空间 武汉天地 楚河汉街
下载PDF
古郧关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敬华 陈君 +1 位作者 蓝晓玲 陈静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26-32,共7页
"郧关"是楚国西北部重要的战略要地和军事屏障,在楚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文史界对郧关有很多研究,但由于时代久远,文献记载很少,对郧关因何而名,遗址在哪里等问题,尚未能达成共识。本文依据史志和调研资料,通过史典溯源... "郧关"是楚国西北部重要的战略要地和军事屏障,在楚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文史界对郧关有很多研究,但由于时代久远,文献记载很少,对郧关因何而名,遗址在哪里等问题,尚未能达成共识。本文依据史志和调研资料,通过史典溯源、得名渊缘、考古发现、《津关令》印证、历史作用五个渐进的辨考过程,考证郧关一词来自司马迁《史记》,得名于楚伐绞建制命名,其遗址在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店子河村一带,随着时代演进和战争需要,郧关由最初的军事设施——津关,演进成鄂豫陕川交界区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郧关 绞国 堵阳 津关 郧阳 店子河 楚武王 秦山汉水
下载PDF
建筑及装饰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谈楚河汉街桥梁设计
11
作者 胡喜 崔赛 万俊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2年第12期93-96,11,共4页
介绍了武汉楚河汉街四座桥梁的设计,结合规划,周边环境进行了方案构思,从建筑美学、桥梁结构设计及桥梁装饰等方面阐述了桥梁的设计要点,论证了建筑学、桥梁工程及结构工程等多专业合作在景观桥梁设计上的重要性。
关键词 楚河汉街 学科交叉 建筑美学 桥梁装饰
下载PDF
文化襄阳,我们的精神家园——“大汉光武杯”2010人文襄阳·隆中论坛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Xiangyang Social Science Federation,Hube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Xiangyang Branch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10,共6页
襄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800多年的建城史孕育了丰富的襄阳文化。研究认为,襄阳文化的未来定位为以汉水文化为体,以由此衍生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所形成的人文环境、人文景观、人文精神为用,以发展现代创意文化产业为途径,走文化多元... 襄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800多年的建城史孕育了丰富的襄阳文化。研究认为,襄阳文化的未来定位为以汉水文化为体,以由此衍生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所形成的人文环境、人文景观、人文精神为用,以发展现代创意文化产业为途径,走文化多元发展之路,最终发展成鄂豫陕渝毗邻地区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和人文之都。围绕襄阳文化及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等,襄阳地方专家学者开展了广泛而深入地学术探讨,为实现襄阳文化及文化旅游产业的科学、快速发展贡献了诸多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襄阳 荆楚文化 三国历史文化 汉水文化 都市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旅游
下载PDF
汉水中游西周考古遗存与早期楚国中心的探索
13
作者 王先福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27-33,共7页
汉水中游即今襄阳地区,地形上分为南阳盆地、随枣走廊、襄宜平原、鄂西山地。经调查、勘探、发掘先后发现多处西周考古遗存,其中南阳盆地南部遗存属邓国;随枣走廊中西部遗存西周早中期属鄂国,西周晚期属曾(随)国,在周灭鄂后的时间曾短... 汉水中游即今襄阳地区,地形上分为南阳盆地、随枣走廊、襄宜平原、鄂西山地。经调查、勘探、发掘先后发现多处西周考古遗存,其中南阳盆地南部遗存属邓国;随枣走廊中西部遗存西周早中期属鄂国,西周晚期属曾(随)国,在周灭鄂后的时间曾短暂为楚所据;襄宜平原遗存或为典型楚文化的直接渊源;鄂西山地遗存性质难明。邓、鄂、曾(随)之位置的确定结合周昭王南征、清华简《楚居》的记述,基本界定了早期楚国中心从北往南迁徙并在西周晚期以襄宜平原为中心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水中游 西周 楚国 襄阳 考古遗存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怒江上游传统房屋建筑文化考析--以那雪地区为例
14
作者 旦增聪美 《攀登(藏文版)》 2022年第4期45-56,共12页
历史上汉藏民族互动交流源远流长,尤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一路传播文化互动交流,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历史实践。文章借鉴历史学、语言学及艺术学等学科视角,通过实地调查,运用文献比较研究、方言考证等研究方法,阐释了民族交流... 历史上汉藏民族互动交流源远流长,尤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一路传播文化互动交流,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历史实践。文章借鉴历史学、语言学及艺术学等学科视角,通过实地调查,运用文献比较研究、方言考证等研究方法,阐释了民族交流交融在怒江上游那雪地区遗留的现存传统房屋建筑上的呈现,发现那雪地区现存的传统房屋建筑的布局设计、建筑的流程及相关称谓、功能等方面与汉文化有关联,至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藏民族 文化互动 怒江上游 传统房屋建筑
下载PDF
城市大型开发项目中非正规小市场的形成机制——以武汉“楚河汉街”武重小市场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昆仑 侯秋炜 张祚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6-133,共8页
近年来以空间视角对非正规经济的研究不断得到城市研究者的关注,同时中国现阶段的高速城市化过程又引发了新的非正规经济现象。以全国闻名的大型城市开发项目——武汉"楚河汉街"中伴生的武重非正规小市场为例,对大型城市开发... 近年来以空间视角对非正规经济的研究不断得到城市研究者的关注,同时中国现阶段的高速城市化过程又引发了新的非正规经济现象。以全国闻名的大型城市开发项目——武汉"楚河汉街"中伴生的武重非正规小市场为例,对大型城市开发项目中存在的非正规经济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该非正规小市场有着特殊的存在状态,表现为经营空间固定、经营场所临时、消费群体广泛、经济活动事关生存、城市景观反差强烈。其存在动因主要是大型城市开发项目自身正常运转的需要、待迁居民维持正常生活秩序的需要、大项目建设中商业服务供给的空白、有关城市管理部门的默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城市开发项目 非正规部门 摊贩 楚河汉街
原文传递
从考古学文化看汉水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尚明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4-88,共5页
汉水地处我国中部,是南北文化、东西文化交流的通道。本文认为商文化主要经汉水传入四川,汉水也是楚文化西渐和蜀文化北渐的重要通道之一。汉水在中华文化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汉水 楚文化 商文化 蜀文化
原文传递
大城市特色街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以武汉市楚河汉街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亚娟 欧阳辰星 +2 位作者 王娟 王成琪 胡静 《中国生态旅游》 CSCD 2023年第1期62-77,共16页
大城市特色街区作为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形态和街区经济模式,研究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演变和驱动机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以武汉市特色街区楚河汉街为例,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分析其自... 大城市特色街区作为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形态和街区经济模式,研究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演变和驱动机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以武汉市特色街区楚河汉街为例,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分析其自2011年开放以来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过程,进而揭示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2011—2021年楚河汉街土地利用变化与转化呈现出快速到平稳的发展特征,商服、交通、旅游和水域用地持续扩张,绿地等用地不断缩减,已形成“四横四纵”的道路布局、“两湖一河”的水域布局以及“四区一轴带”的旅游用地格局;(2)楚河汉街功能格局已由居住功能为主导向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体验及高级居住空间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功能辐射,形成了以文化旅游区为核心、公共服务区为外围的空间布局模式。(3)楚河汉街作为典型的景观再造型街区,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是大城市功能结构优化背景下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资源禀赋、区位优势、旅游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导向等内外因素共同推动下,已成为具有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的城市旅游综合体。(4)与传统的保护类历史街区相比,景观再造型街区对周边区域的带动强度大,吸纳并凸显更多可观可游的城市特色,土地格局演变受历史环境的影响较小,两类街区的发展均无法脱离所依托的空间载体(土地)以及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街区 土地利用 空间格局 驱动机制 城市旅游综合体 楚河汉街
原文传递
睡虎地汉简《昔者楚文君南将涉江》初读 被引量:3
18
作者 雷海龙 熊北生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118,167,共7页
睡虎地汉简中《昔者楚文君南将涉江》一篇主要通过讲述楚文君涉江时津女规智辩救父与受封的故事来阐明“善言”的重要性,作品体裁属古书中的语类文献,撰写年代可能是在战国晚期。此篇内容与《列女传·辩通·赵津女娟》相近,但... 睡虎地汉简中《昔者楚文君南将涉江》一篇主要通过讲述楚文君涉江时津女规智辩救父与受封的故事来阐明“善言”的重要性,作品体裁属古书中的语类文献,撰写年代可能是在战国晚期。此篇内容与《列女传·辩通·赵津女娟》相近,但细节差异较多,显示出两篇文献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虎地汉简 《昔者楚文君南将涉江》 《列女传》
原文传递
石门秦汉货币及相关情况研究
19
作者 袁建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0年第1期318-326,共9页
石门历年来出土了数量较多的秦汉货币,本文试着对这批钱币和石门各位藏家的藏品作较深入的讨论。这对于澧水支流渫水流域秦汉时期经济、文化的发展及与楚文化的密切关系等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秦汉货币 渫水流域 楚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