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家学派的个体性观照
1
作者 宋志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7,共7页
在社会组织理论中,个体与群体关系可谓是绕不开的基本问题。相对来说,儒家比较注重群体性,道家学派比较注重个体性。老子和庄子赞美婴儿品格,彰显自然个体性;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彰显政治个体性;玄学重视本体论思考,彰显生存个体... 在社会组织理论中,个体与群体关系可谓是绕不开的基本问题。相对来说,儒家比较注重群体性,道家学派比较注重个体性。老子和庄子赞美婴儿品格,彰显自然个体性;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彰显政治个体性;玄学重视本体论思考,彰显生存个体性;道教以宗教形式延续道家学脉,彰显宗教个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庄 黄老之学 玄学 道教
下载PDF
庄子生命意识的审美蕴含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殿玲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2-45,共4页
庄子哲学传达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它主要表现在对人生宇宙的深刻反思,对自然生命和人生价值的深切关怀,对自由的深情向往和追求。而他的生命意识又浸润着浓厚的悲剧美学意蕴,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蕴含他对自愉自适的审美境界的崇尚。庄... 庄子哲学传达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它主要表现在对人生宇宙的深刻反思,对自然生命和人生价值的深切关怀,对自由的深情向往和追求。而他的生命意识又浸润着浓厚的悲剧美学意蕴,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蕴含他对自愉自适的审美境界的崇尚。庄子把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对生命价值的关注由哲学层面提升到美学层面,无疑对现实人生具有指导和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生命意识
下载PDF
庄子养生思想视野下健身气功习练技法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楚泽 武晓庆 《浙江体育科学》 2016年第2期90-93,109,共5页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种类各异,但很多项目却没能形成自身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其中不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健身气功。气功起源颇早,从秦汉时期已出现气功学说,其产生、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文章采取文献资料法、系统...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种类各异,但很多项目却没能形成自身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其中不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健身气功。气功起源颇早,从秦汉时期已出现气功学说,其产生、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文章采取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等方法以庄子养生思想为视野来对健身气功技法进行研究,原因有1作为中国特色传统思想之一的庄子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养生学史上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2目前关于对庄子养生思想与健身气功进行系统的研究较少。因此,研究阐述了庄子的养生思想,分析了健身气功习练要素在庄子养生思想中的体现,且在二者的基础上探讨了庄子养生思想对健身气功的功法习练作用,以明确健身气功习练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养生思想 健身气功 习练技法
下载PDF
互文见义:《庄子》“重言”新释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启庆 《莆田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35-38,共4页
认为庄子的"重言"乃"重复之言",只是所重复的绝非古人的话,而是自己说过的话、表达过的意思。它是庄子的一种言道策略,具有互文见义与提高言说内容可信度的修辞效果。这种策略在《庄子》书中有着广泛的实践。
关键词 庄子 重言 互文 修辞
下载PDF
视域转移与竹林式痛苦——对《庄子》式竹林玄学的诠释学考察
5
作者 臧要科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5,共5页
竹林时期士人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庄子》,这一时期的玄学思想源出于士人对《庄子》的诠释,"越名教而任自然"是他们的思想追求和理想生活方式。然而,竹林士人在追求和实现这一理想时,所展现出的并不是《庄子》般逍遥游,而... 竹林时期士人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庄子》,这一时期的玄学思想源出于士人对《庄子》的诠释,"越名教而任自然"是他们的思想追求和理想生活方式。然而,竹林士人在追求和实现这一理想时,所展现出的并不是《庄子》般逍遥游,而是一种徘徊于名教与自然间的沉重,其心虽向往天空之轻灵,然其根却深深植于大地之中,此为竹林式痛苦。从诠释学的角度来看,魏晋视域的完整性、视域的转移、视域前见是造成竹林式痛苦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域转移 竹林式痛苦 《庄子》 竹林玄学 名教 自然
下载PDF
中国艺术的宇宙精神
6
作者 黄毓任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23-125,共3页
中国艺术意境的“情景交融”反映了中华民族“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或“天人合一”的宇宙精神。庄子的“天人合一”观具有真正的美学性质。它不仅把中国艺术家引向无限广阔的山水自然 ,使他们从中汲取永不枯竭的生命饮料,而且为中国古典... 中国艺术意境的“情景交融”反映了中华民族“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或“天人合一”的宇宙精神。庄子的“天人合一”观具有真正的美学性质。它不仅把中国艺术家引向无限广阔的山水自然 ,使他们从中汲取永不枯竭的生命饮料,而且为中国古典艺术形成整体的、时空自由的意境特点确定了审美心理原则。受庄子(包括禅宗)美学思想的影响 ,中国艺术总体趋向于一种宝贵的纯美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 宇宙精神 庄子 天人合一 意境
下载PDF
汤川秀树对老庄思想的现代诠释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海军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94-96,共3页
老庄思想的哲思,在古今中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自然观、类比和直觉三个方面阐述了汤川秀树对老庄思想的现代诠释,以喻老庄思想能给予现代科学思维新的启示。
关键词 汤川秀树 老庄思想 自然观 类比 直觉
下载PDF
庄子与马斯洛理想人格的审美化特征
8
作者 李可欣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8-12,共5页
庄子与马斯洛是生活在不同时空中的思想家,他们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不一而同地表现出了对人本身和人的存在的关怀,理想人格是他们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理想人格是一种人生哲学中完成人生目标、体现人的价值的人物形... 庄子与马斯洛是生活在不同时空中的思想家,他们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不一而同地表现出了对人本身和人的存在的关怀,理想人格是他们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理想人格是一种人生哲学中完成人生目标、体现人的价值的人物形象。庄子理想人格是以真人、神人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形象,马斯洛理想人格是自我实现的人。庄子与马斯洛都关注人的生存需求与生命的意义,在他们看来,自由地活着才是人的真实本质。庄子和马斯洛对生存自由的追求,使其理想人格具有审美化的特征,集中体现为自然之美与无用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马斯洛 理想人格 审美特征
下载PDF
“知”的逻辑变奏——试论“濠梁之辩”的潜在进路
9
作者 周荣华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10-13,共4页
庄子、惠施展开"濠梁之辩",探寻知的可能性、根据及知的方式,隐现出不同的思维进路。庄子的探讨进路富有变奏色彩,其以"道通为一"或类的相通为起点,肯定"鱼之乐"可知,进而将惠施"知何以可能"... 庄子、惠施展开"濠梁之辩",探寻知的可能性、根据及知的方式,隐现出不同的思维进路。庄子的探讨进路富有变奏色彩,其以"道通为一"或类的相通为起点,肯定"鱼之乐"可知,进而将惠施"知何以可能"的质疑转化为"知"的方式,最后转换为"于何知",以"知"的空间场所作结。相对来说,惠施将"异类不比"的逻辑贯彻始终,对认知的可能性保持了悬置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惠施 濠梁之辩 鱼之乐
下载PDF
论庄子学派“逍遥”思想的流变
10
作者 李梦怡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9年第4期51-55,67,共6页
《庄子》中“外篇”“杂篇”在继承“内篇”思想的同时也产生了流变。以“逍遥”思想为例,在《逍遥遊》中有“用大”“适性”“无为”的不同。而“外篇”与“杂篇”由“崇大抑小”发展出相对主义的认识论,以及政治上的“用大”观念;由... 《庄子》中“外篇”“杂篇”在继承“内篇”思想的同时也产生了流变。以“逍遥”思想为例,在《逍遥遊》中有“用大”“适性”“无为”的不同。而“外篇”与“杂篇”由“崇大抑小”发展出相对主义的认识论,以及政治上的“用大”观念;由“物适其性”转变为“长生完身”的养生观念,并且肯定了礼义法度的合理性;由“无为”流变成“君无为而臣有为”,并提出了“内圣外王”的新内容。显然,这些共同构成了庄子学派的思想;而有关流变性的认识,是建构其思想体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庄子学派 逍遥 流变性
下载PDF
“自然流露”:中西融会中的郭沫若情绪诗学
11
作者 佀同壮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00-103,共4页
"情绪"是郭沫若早期诗学中的关键词,称之为"情绪诗学"不无确当。"自然流露"的审美理想是郭沫若情绪诗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西美学思想融会的结果。西方19世纪的浪漫主义为"自然流露"提供了直接... "情绪"是郭沫若早期诗学中的关键词,称之为"情绪诗学"不无确当。"自然流露"的审美理想是郭沫若情绪诗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西美学思想融会的结果。西方19世纪的浪漫主义为"自然流露"提供了直接的营养;而在中国,庄子开创的"自然"传统则是郭沫若"自然流露"说的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 自然流露 浪漫主义 庄子 诗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