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古文运动与《春秋》学派 被引量:1
1
作者 童岳敏 《兰州学刊》 CSSCI 2009年第4期195-199,共5页
唐代古文运动,提倡儒学复兴,致力于文章的经世致用。《春秋》学派则摒弃章句之学,主张学以致用。就文化导向而言,两者皆有相同的批判精神。文章从群体构成及学术思想等角度来探析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如早期古文家的崇儒重教就为《春秋... 唐代古文运动,提倡儒学复兴,致力于文章的经世致用。《春秋》学派则摒弃章句之学,主张学以致用。就文化导向而言,两者皆有相同的批判精神。文章从群体构成及学术思想等角度来探析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如早期古文家的崇儒重教就为《春秋》学派的兴起提供了学术契机,而《春秋》学派经陆质发扬光大后,其致治之学又深深地影响到中晚唐古文家的学术风格及其古文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运动 《春秋》学派 致治之学 经世文风
下载PDF
《春秋公羊传》的思想特质及其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宗桂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3-16,共4页
从传统政治文化构建的视角审视,《公羊传》是《春秋》三传中影响最深贡献最大者;从传统经学形态看,汉代经学也包含义理之学,《公羊传》"以义解经",是典型的义理之学的体现。《公羊传》维护统一,主张变革,面向未来,饱含政治合... 从传统政治文化构建的视角审视,《公羊传》是《春秋》三传中影响最深贡献最大者;从传统经学形态看,汉代经学也包含义理之学,《公羊传》"以义解经",是典型的义理之学的体现。《公羊传》维护统一,主张变革,面向未来,饱含政治合作精神而又深具批判精神,具有积极的价值取向。董仲舒从公羊家立场所阐扬的"春秋大一统"思想,成为汉代以及其后整个古代社会的基本政治价值,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清代后期,公羊学重兴,倡导经世,主张进化,追求太平,为改革旧制、变法维新提供了思想资源。由此可见,《公羊传》在中国经学发展进程中,往往与社会变革社会发展相结合,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经邦济世之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公羊传》 公羊学 义理之学
下载PDF
从经学史视角论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
3
作者 边家珍 鲁秀丽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5-151,共7页
西学东渐对中国传统学术的冲击,突出表现为对经学的冲击,而对以董仲舒春秋学代表的今文经学尤具强有力的解构意义。清代的经生士大夫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春秋学的"夷夏之辨",为吸收西学新知、加快学术转型扫清了认识上的障碍... 西学东渐对中国传统学术的冲击,突出表现为对经学的冲击,而对以董仲舒春秋学代表的今文经学尤具强有力的解构意义。清代的经生士大夫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春秋学的"夷夏之辨",为吸收西学新知、加快学术转型扫清了认识上的障碍。从经学的自身发展来看,清代今文经学表现出对传统学术文化的某种反动,这种反动因吸纳西学元素而显得格外有力和引人注目;古文经学在治学方法上则与西方的科学精神有相通之处。"六经皆史"说在晚清的流变,对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春秋学 六经皆史 西学
下载PDF
宋翔凤《论语说义》的特色与公羊学解经的新发展
4
作者 张天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34,共9页
清代常州今文学家宋翔凤先著有《论语纂言》,后又"别录私说"为《论语说义》,从传统考据学转出,发挥孔子微言大义并形成系统的士大夫之学;以《春秋公羊传》贯通《论语》而阐发"性与天道"之说,又以《周易》《老子》... 清代常州今文学家宋翔凤先著有《论语纂言》,后又"别录私说"为《论语说义》,从传统考据学转出,发挥孔子微言大义并形成系统的士大夫之学;以《春秋公羊传》贯通《论语》而阐发"性与天道"之说,又以《周易》《老子》会通《论语》并推论孔、老同源于《归藏》之《易》。宋翔凤之群经互证与焦循等人将《论语》《孟子》与《周易》互证有所类似,但独特的《论语》与《老子》互证则走得更远,故《论语说义》虽有穿凿附会之嫌却也体现了《论语》文本的开放性以及公羊学解经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翔凤 常州学派 《论语说义》 《春秋公羊传》
下载PDF
董仲舒思想外儒内法考论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德春 《衡水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8-22,共5页
董仲舒《贤良对》《灾异对》《春秋繁露》所言表面上是儒家的思想,细按之,其本质上皆为法家之思想。董仲舒思想的本质是儒法合一,外儒内法,在"义"和"权变"的借口之下可以不择手段、为所欲为。
关键词 董仲舒 儒家 法家 外儒内法 《贤良对》 《灾异对》 《春秋繁露》
下载PDF
广东《春秋》学的近代转型——以“九江学派”为中心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纹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0-124,共5页
治《春秋》是广东经学的显学,形成沿承中原《春秋》论而少学理创新与开辟崭新的《春秋》诠释学等为内容的广东《春秋》学。广东《春秋》学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对"九江学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它所揭示的学术史意义则成为"九... 治《春秋》是广东经学的显学,形成沿承中原《春秋》论而少学理创新与开辟崭新的《春秋》诠释学等为内容的广东《春秋》学。广东《春秋》学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对"九江学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它所揭示的学术史意义则成为"九江学派"实现广东《春秋》学近代转型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春秋》学 “九江学派” 近代转型 朱次琦 简朝亮 康有为 梁启超
原文传递
宋人王晳《春秋皇纲论》初探
7
作者 冯晓庭 《哲学门》 CSSCI 2013年第1期73-94,共22页
本文旨在探讨宋人王晳《春秋皇纲论》所述《春秋》学说的意义与价值。除以《春秋皇纲论》所录《春秋》学说为主之外,又结合相关史料如《宋史》、《通志》、《续资治通鉴长编》、《直斋书录解题》、《玉海》、《文献通考》,以及宋至清代... 本文旨在探讨宋人王晳《春秋皇纲论》所述《春秋》学说的意义与价值。除以《春秋皇纲论》所录《春秋》学说为主之外,又结合相关史料如《宋史》、《通志》、《续资治通鉴长编》、《直斋书录解题》、《玉海》、《文献通考》,以及宋至清代学者的相关评论,首先针对王晳其人及《春秋皇纲论》其书进行说明,次而针对《春秋皇纲论》所录《春秋》说的内容进行疏解,其后针对其意义与价值进行论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晳 春秋皇纲论 春秋学 啖赵学派 宋代经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