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海燕 侯芳 +1 位作者 何雷 王绍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179-180,183,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的致伤因素、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25例(25眼)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25眼)患者主要致伤原因是石块或木块崩伤;最常见合并继发性青光眼和外伤性瞳孔... 目的探讨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的致伤因素、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25例(25眼)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25眼)患者主要致伤原因是石块或木块崩伤;最常见合并继发性青光眼和外伤性瞳孔散大,同时可合并房角后退,睫状体渗漏(或离断),葡萄膜炎,锯齿缘离断,以及视网膜脱离等。16例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9例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未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前矫正视力为光感~0.2,眼压8~49 mmHg,平均眼压19.2 mmHg。16例联合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手术患者术后1周矫正视力为光感~0.5,眼压9~23 mmHg,平均眼压15.6 mmHg。人工晶状体位正,无明显倾斜及偏位。9例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术后一周矫正视力为光感~指数,眼压10~19 mmHg,平均眼压13.0 mmHg。结论石块或木块崩伤是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的主要致伤原因。常见合并继发性青光眼和外伤性瞳孔散大。晶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 晶状体全脱位 玻璃体切除 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
下载PDF
逆向隧道切口及鱼钩系线法在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韩宇 汤静 +1 位作者 叶宏权 宾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0-474,共5页
目的探讨逆向透明角巩膜隧道切口及鱼钩系线法联合小切口折叠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4月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的患者26例(27眼)的临床资料。切口采用2点、8点钟... 目的探讨逆向透明角巩膜隧道切口及鱼钩系线法联合小切口折叠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4月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的患者26例(27眼)的临床资料。切口采用2点、8点钟位角膜缘对称位、2.8 mm逆向透明角巩膜隧道切口,隧道长度为角膜缘后1.5 mm。将三片式折叠人工晶状体使用双针双线聚丙烯缝线用鱼钩系线法分别固定两襻,利用推注器通过2.8 mm透明角膜切口注入后房,人工晶状体襻预置缝线分别在两个逆向透明角巩膜隧道切口内结扎掩埋。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并比较术前术后视力、散光,使用OPD-ScanⅢ观察人工晶状体位置。结果26例(27眼)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出血,术后无缝线脱落或暴露、人工晶状体无明显倾斜或移位等。术后最佳矫正视力2眼1.0,10眼0.6~0.8,12眼0.4~0.5,3眼0.3。术后散光度为(0.76±0.23)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2)。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人工晶状体倾斜Tilt值分别为0.42±0.13、0.45±0.15、0.48±0.16、0.49±0.19,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运用逆向透明角巩膜隧道切口损伤轻,缝线掩埋良好,术源性散光小;鱼钩系线法可使人工晶状体位置稳定,安全性高,是对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较好的改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角巩膜隧道切口 鱼钩系线法 睫状沟固定 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经巩膜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3
作者 韩琪 张福昆 《临床眼科杂志》 1997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后囊破损无晶体眼经巩膜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方法7例后囊破损无晶体眼行经巩膜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结果并发症主要为术中后房出血、前房瞳孔区少许玻璃体残留,术后玻璃体混浊加... 目的探讨后囊破损无晶体眼经巩膜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方法7例后囊破损无晶体眼行经巩膜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结果并发症主要为术中后房出血、前房瞳孔区少许玻璃体残留,术后玻璃体混浊加重、人工晶体移位、人工晶体瞳孔夹持、继发性青光眼及黄斑囊样水肿。结论为预防及处理以上并发症发生,应注意经巩膜睫状沟穿刺点选择,避免不必要的虹膜及睫状体骚扰,必要时行虹膜根部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 缝线固定术 并发症 预防 眼外科手术
下载PDF
脱位晶状体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 被引量:5
4
作者 洪荣照 胡继发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 探讨晶状体脱位手术摘出联合Ⅰ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眼脱位晶状体,其中Marfan 综合征2 眼、钝挫性晶状体脱位7 眼、确诊为单纯性晶状体脱位3 眼、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晶状体脱入玻璃体内... 目的 探讨晶状体脱位手术摘出联合Ⅰ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眼脱位晶状体,其中Marfan 综合征2 眼、钝挫性晶状体脱位7 眼、确诊为单纯性晶状体脱位3 眼、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晶状体脱入玻璃体内3 眼进行晶状体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结果 术后视力在0.1 以上者13 眼(86.7% ),0.5 以上者9眼(60% );主要手术并发症:前房少量出血、高眼压、虹膜炎性反应、玻璃体腔内出血,术后1~2w k 均得到控制。结论 此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视力恢复满意的治疗方法,可获得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晶状体脱位 缝线固定术 人工晶体植入
下载PDF
外路法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 被引量:2
5
作者 田大伟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15-416,共2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晶状体后囊不完整和缺如眼的后房型人工晶积体植入术。方法对12例13眼采用外路法行经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二点缝线固定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最佳1.5,最差0.2,平均0.6。术后随访6-24月,无并发症。结论此法...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晶状体后囊不完整和缺如眼的后房型人工晶积体植入术。方法对12例13眼采用外路法行经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二点缝线固定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最佳1.5,最差0.2,平均0.6。术后随访6-24月,无并发症。结论此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眼内操作少,限内组织损伤小,术后反应轻。人工晶状体眼内稳定性好、无偏位、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线固定 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术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状体悬吊术治疗晶状体全脱位
6
作者 王禹 孙笑 解聪 《临床眼科杂志》 2008年第3期243-244,共2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状体悬吊术治疗晶状体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晶状体全脱位患者12例(12只眼),其中继发青光眼7例(7只眼),实施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状体悬吊术。术后随诊3~11个月,平均7.6个月,记录术前术后视力...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状体悬吊术治疗晶状体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晶状体全脱位患者12例(12只眼),其中继发青光眼7例(7只眼),实施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状体悬吊术。术后随诊3~11个月,平均7.6个月,记录术前术后视力、眼压。结果术后视力0.1~0.3者2只眼,0.3~0.5者6只眼,0.5以上者4只眼,经x^2检验,P〈0.01有显著性意义。眼压3个月后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状体悬吊术治疗晶状体全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人工晶状体悬吊术 晶状体全脱位
下载PDF
23G玻璃体切割联合Ⅰ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治疗晶状体脱位 被引量:1
7
作者 崔丽 邹吉新 +1 位作者 张立军 刘新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8年第6期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23G玻璃体切割联合Ⅰ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治疗晶状体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29例晶状体全脱位于玻璃体腔行手术治疗的病例资料,术前矫正视力≥0.06,瞳孔<5 mm。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其中23G玻璃体切... 目的探讨23G玻璃体切割联合Ⅰ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治疗晶状体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29例晶状体全脱位于玻璃体腔行手术治疗的病例资料,术前矫正视力≥0.06,瞳孔<5 mm。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其中23G玻璃体切割术后58~122 d(平均76d),行Ⅱ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者14只眼,为A组;23G玻璃体切割术联合Ⅰ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者15只眼,为B组,两组患者均通过3.0 mm透明角膜切口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缝合固定于睫状沟。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两组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后1、6个月裸眼及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人工晶状体居中性良好,未见偏位或倾斜及其他并发症。结论23G玻璃体切割联合Ⅰ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治疗晶状体全脱位,未增加手术并发症,且避免了二次手术可能的风险,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脱位 23G玻璃体切割术 人工晶状体 睫状沟悬吊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