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果木姜子油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心肌缺血改善作用的研究
1
作者 孙巡巡 徐剑 +2 位作者 刘杰 郭江涛 朱小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262-273,共12页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大果木姜子油的提取工艺,并探讨不同来源大果木姜子油对心肌缺血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提取溶剂、液料比、物料粒径、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5个单因素对大果木姜子油得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响应...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大果木姜子油的提取工艺,并探讨不同来源大果木姜子油对心肌缺血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提取溶剂、液料比、物料粒径、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5个单因素对大果木姜子油得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就液料比、物料粒径和提取温度3个因素进行大果木姜子油提取工艺的优化。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兔抗人单克隆抗体(Bcl-2 assaciated xprotein,Bax)及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的表达、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心肌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FGF-2)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activator,TPA)的表达,并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经响应面法分析大果木姜子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7:1(mL:g),粒径过80目,提取温度90℃,得率为51.23%。药理实验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中Bcl-2、FGF-2和TPA的水平下降,而Bax和PAI-1水平上升,经大果木姜子油治疗后Bax、PAI-1的水平下降,而FGF-2、TPA和Bcl-2水平上升。结论响应面法优化后的大果木姜子油的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且大果木姜子油具有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本研究为提取和应用大果木姜子油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姜子油 提取工艺 响应面优化 心肌缺血
下载PDF
大果木姜子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江涛 张永萍 +3 位作者 刘杰 徐剑 程纯 刘耀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306-315,共10页
目的:比较大果木姜子熟果、青果、果柄、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同时进行抗氧化能力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大果木姜子熟果、青果、果柄、叶的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其各自成分,分析结果与Nist 17和Wiley ... 目的:比较大果木姜子熟果、青果、果柄、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同时进行抗氧化能力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大果木姜子熟果、青果、果柄、叶的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其各自成分,分析结果与Nist 17和Wiley 275标准质谱图进行检索和匹配,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同时采用DPPH·、ABTS+·及总还原力抗氧化体系考察其抗氧化作用。结果:从大果木姜子熟果挥发油中共检测66种成分,相对含量为89.365%,主要成分为正癸酸(28.563%)、1,8-桉叶素(13.461%)、月桂酸(13.279%)等;从大果木姜子青果挥发油中共检测60种成分,相对含量为86.2%,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11.845%)、β-水芹烯(10.831%)和α-水芹烯(9.178%)等;从果柄挥发油中共检测出67种成分,相对含量为55.047%,主要成分为β-桉叶醇(13.683%)、1-((1R,2R,3R)-2-(3-Isopropylfuran-2-yl)-3-methylcyclopentyl)ethanone(3.426%)、δ-杜松萜烯(3.188%)等。从叶挥发油中共检测出50种成分,相对含量为64.389%,主要成分为1-((1R,2R,3R)-2-(3-Isopropylfuran-2-yl)-3-methylcyclopentyl)ethanone(11.259%)、石榴酚(8.473%)、3,5-二叔丁基水杨醛(7.79%)等。抗氧化结果表明熟果挥发油抗氧化作用最好,果柄挥发油抗氧化作用最差。相关性分析表明烃类及酸类成分与抗氧化能力呈正相关,聚类分析将青果和熟果分为一类,果柄和叶分为一类。结论:大果木姜子不同部位挥发油中各成分及含量差异较大,但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可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姜子 挥发油 青果 熟果 果柄
下载PDF
大果木姜子精油及浸膏对心肌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王健 魏晴 +4 位作者 徐文芬 刘育辰 李蒙禹 杨烨 孙庆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04-812,共9页
目的探讨大果木姜子精油、浸膏对心肌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G)、模型组(MG)、复方丹参组(FFDS)、尼可地尔组(Nic),大果木姜子精油低剂量组(GO-1)、精油高剂量组(GO-2),浸膏低剂量组(GE-1)、浸膏高剂量组... 目的探讨大果木姜子精油、浸膏对心肌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G)、模型组(MG)、复方丹参组(FFDS)、尼可地尔组(Nic),大果木姜子精油低剂量组(GO-1)、精油高剂量组(GO-2),浸膏低剂量组(GE-1)、浸膏高剂量组(GE-2),每组11只。除CG外,各组大鼠冰水力竭游泳14 d,第12天后于颈部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sisoprotereno,ISO)50 mg/kg,连续3 d,建立心肌缺血损伤模型。造模后灌胃相应药物,每天2次,连续7 d。采集大鼠治疗前后Ⅱ导联心电图,观察治疗后HE、Masson着染的腹主动脉、心肌组织病理变化,试剂盒检测心肌标志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造模大鼠Ⅱ导联心电图表现主要为室上性心律失常,心肌组织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细胞间质发生胶质沉积,说明大鼠心肌损伤模型构建成功。与CG相比,MG大鼠心电ST段抬高,伴有心律失常,心肌组织有大量细胞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可见胶原纤维和结缔组织增生;血清中LDH、AST活性及CK-MB、cTn-Ⅰ、IL-6、TNF-α含量显著增高(P<0.01),SOD活性降低(P<0.05),MDA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与MG比较,FFDS、Nic及GO-1、GO-2,GE-1、GE-2均可明显改善心肌组织、腹主动脉病理损伤及心电变化。相对于GE-1、2,GO-1更能抑制cTn-Ⅰ、MDA的表达,GO-2更能抑制AST、IL-6的水平;相较于GO-1、2,GE-1更能降低CK-MB、TNF-α的含量,GE-2更能降低LDH活性,提高SOD活力。结论大果木姜子精油、浸膏均能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抑制心肌损伤标志物表达及炎症反应来修复损伤心肌组织,浸膏部位在降低LDH、CK-MB、TNF-α表达及提高SOD活性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姜子 心肌损伤 精油 非挥发油 主动脉
下载PDF
大果木姜子油对麻醉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孙学蕙 隋艳华 邱德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622-624,共3页
给麻醉开胸猫大果木姜子油0.2ml·kg ̄(-1)十二指肠给药后,SAP及DAP缓慢下降,至药后90min下降15.2%及14.2%,同时,HR减慢,CO减少,LVP,LVEDP,dp/dt_(max)及V_(m... 给麻醉开胸猫大果木姜子油0.2ml·kg ̄(-1)十二指肠给药后,SAP及DAP缓慢下降,至药后90min下降15.2%及14.2%,同时,HR减慢,CO减少,LVP,LVEDP,dp/dt_(max)及V_(max)显著降低,LVP-(dp/dt)P ̄(-1)环缩小。消心痛与其有类似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姜子油 血液动力学 麻醉 心肌收缩机
下载PDF
米槁种子脂肪及其脂肪酸含量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金华 王君 +1 位作者 张娜 武孔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4,共3页
为了解米槁种子中油脂含量及脂肪酸成分,以无水乙醚为溶剂,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粗脂肪,用氢氧化钾/甲醇碱催化甲酯化法进行衍生化处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脂肪酸的组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米... 为了解米槁种子中油脂含量及脂肪酸成分,以无水乙醚为溶剂,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粗脂肪,用氢氧化钾/甲醇碱催化甲酯化法进行衍生化处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脂肪酸的组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米槁种子的粗脂肪含量为55.72%,其中含有9种脂肪酸,主要成分为癸酸41.435%、月桂酸29.629%、棕榈酸2.010%、油酸5.231%、亚油酸1.558%。米槁种子油脂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槁 油脂 脂肪酸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大果木姜子精油的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天祥 王静康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8-180,共3页
在一个主要由一个萃取器和两个分离器组成的超临界实验装置上,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大果木姜子精油。分别研究了温度、压力、原料粒径和CO_2流率对萃取过程的影响。并且用GC-MS分析所得精油的成分。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提取... 在一个主要由一个萃取器和两个分离器组成的超临界实验装置上,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大果木姜子精油。分别研究了温度、压力、原料粒径和CO_2流率对萃取过程的影响。并且用GC-MS分析所得精油的成分。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提取大果木姜子精油,比文献报道的水蒸气法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CO2 萃取 大果木姜子 精油 二氧化碳 中药材
下载PDF
分子蒸馏分离超临界CO_2萃取的米槁精油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天祥 朱静 +1 位作者 曾祥钦 王静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84-987,共4页
为了更好地研究米槁精油的化学成分,用分子蒸馏分离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米槁精油,通过改变蒸馏温度和压力,共得到12个馏分。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共鉴定出98个化学成分,在其馏分中首次检测出朱栾倍半萜、榧叶醇等44个新组分。与传统... 为了更好地研究米槁精油的化学成分,用分子蒸馏分离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米槁精油,通过改变蒸馏温度和压力,共得到12个馏分。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共鉴定出98个化学成分,在其馏分中首次检测出朱栾倍半萜、榧叶醇等44个新组分。与传统的蒸馏和柱层析分离方法相比,分子蒸馏技术具有分离快、不破坏其化学组成、没有组分流失的优点,是分离米槁精油组分的有效方法。该文报道工作的新颖性,已为贵州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2007年4月30日出具的第200752001178号《科技查新报告》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 精油 米槁 超临界萃取 中药现代化技术
下载PDF
大果木姜子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梁光义 邱德文 +1 位作者 魏慧芬 贺祝英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2年第2期67-70,共4页
用毛细管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毛细管色谱-红外光谱-计算机联用,毛细管色谱保留指数和标准品叠加法,分析了大果木姜子(Cinnamomum migao H.W.Li)果实精油的化学成分。从分离出的63个峰中鉴定出47个成分,其中主要成分是1,8-桉叶素(23.75... 用毛细管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毛细管色谱-红外光谱-计算机联用,毛细管色谱保留指数和标准品叠加法,分析了大果木姜子(Cinnamomum migao H.W.Li)果实精油的化学成分。从分离出的63个峰中鉴定出47个成分,其中主要成分是1,8-桉叶素(23.75%),香桧烯(10.63%),柠檬烯(8.77%)和α-松油醇(6.36%)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姜子 精油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苗药大果木姜子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赵立春 邱明华 邱德文 《环球中医药》 CAS 2009年第6期442-444,共3页
目的研究苗药大果姜子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初步探讨其抗心血管活性成分。方法采用了超临界CO_2萃取方法从大果木姜子果实中提取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果实挥发... 目的研究苗药大果姜子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初步探讨其抗心血管活性成分。方法采用了超临界CO_2萃取方法从大果木姜子果实中提取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果实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分离鉴定了58个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成分的51.95%。结论主要成分是古巴烯7.73%、n-癸酸4.68%、桉树脑3.24%、斯巴醇3.20%、β-人参萜烯3.11%,为进一步开发大果木姜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姜子 挥发油 超临界CO2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大果木姜子茎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在卷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志华 吴彦 +8 位作者 杨凯 陈义昌 黄善松 宋凌勇 胡超 班强 王艳伟 杜树山 黄东业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4年第5期25-28,32,共5页
为研究大果木姜子茎挥发油成分及其对卷烟吸食品质的影响,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大果木姜子茎中提取挥发油,对主要化学成分进行GC-MS分析,并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从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0个化合物,主要包括芳樟醇、D-苧烯、柠醛、(Z)-柠檬醛... 为研究大果木姜子茎挥发油成分及其对卷烟吸食品质的影响,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大果木姜子茎中提取挥发油,对主要化学成分进行GC-MS分析,并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从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0个化合物,主要包括芳樟醇、D-苧烯、柠醛、(Z)-柠檬醛、6-甲基-5-庚烯-2-酮、(1S)-6,6-二甲基-2-亚甲基二环[3.1.1]庚烷、(-)-4-萜品醇、氧化芳樟醇、(+)-α-松醇、1R-α-蒎烯等。评吸结果表明,大果木姜子茎挥发油对卷烟的香气质、香气量、余味、甜润感指标有一定改善作用。研究实,大果木姜子茎挥发油含有多种香味成分,在卷烟加香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姜子 挥发油 气质联用分析 卷烟 加香
下载PDF
水蒸气蒸馏提取米槁精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武孔云 李灿 +2 位作者 梁云霞 钟云梅 张娜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4年第4期17-18,27,共3页
目的:通过本研究,搞清楚米槁精油的水蒸气蒸馏的提取条件,用以避免提取不完全,造成资源浪费。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考查提取过程中的浸泡时间、蒸馏时间、加水量、粉粹度对米槁精油提取的影响,确定最佳参数。用最佳参数进行验证实验。结... 目的:通过本研究,搞清楚米槁精油的水蒸气蒸馏的提取条件,用以避免提取不完全,造成资源浪费。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考查提取过程中的浸泡时间、蒸馏时间、加水量、粉粹度对米槁精油提取的影响,确定最佳参数。用最佳参数进行验证实验。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参数为:粉碎度60/1,料液比为1∶12,浸泡1.0 h,提取7.0 h。结论:用最佳参数进行验证实验,平均提取率为6.09%,能重现实验结果,说明所优选的参数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槁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模拟超临界萃取米槁精油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天祥 朱静 +1 位作者 曾祥钦 王静康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7,33,共4页
为了更好地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米槁精油过程,文中对该过程萃取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建立了3层反向传导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MATLAB软件为平台,编制模型程序。以温度、压力、超临界CO2流体流率和原料平均粒径为输入,以收率为输出对网... 为了更好地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米槁精油过程,文中对该过程萃取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建立了3层反向传导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MATLAB软件为平台,编制模型程序。以温度、压力、超临界CO2流体流率和原料平均粒径为输入,以收率为输出对网络进行训练。训练好的模型可用于萃取过程预测,与实验结果比较,预测平均误差小于5.0%。说明该模型可以对萃取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萃取 精油 米槁 数学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米槁精油粘度测量及关联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天祥 朱静 +1 位作者 曾祥钦 王静康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5期516-519,共4页
用旋转粘度计对水蒸气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米槁精油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米槁精油的粘度,并用Andrade方程对实验验结果进行了关联。与实验结果相比,两个关联方程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4.17%和2.85%。
关键词 精油 米槁 粘度
下载PDF
金喉健喷雾剂中大果木姜子油的定性定量测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俪瓯 田莉 +3 位作者 茅向军 杨勇 杨微微 游正琴 《中南药学》 CAS 2015年第5期528-530,共3页
目的建立金喉健喷雾剂中大果木姜子油的定性定量研究方法。方法对大果木姜子油中主要成分1,8-桉叶素进行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并采用G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1,8-桉叶素在0.049 9~0.399 6 mg·m 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 目的建立金喉健喷雾剂中大果木姜子油的定性定量研究方法。方法对大果木姜子油中主要成分1,8-桉叶素进行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并采用G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1,8-桉叶素在0.049 9~0.399 6 mg·m 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6.6%~98.5%,RSD〈1.5%(n=3)。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可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喉健喷雾剂 大果木姜子油 1 8-桉叶素 薄层色谱 气相色谱法 定性定量
下载PDF
不同来源大果木姜子挥发油及脂肪油成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凯 刘杰 +4 位作者 黄彩河 刘耀 程纯 张永萍 徐剑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961-1966,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来源大果木姜子挥发油及脂肪油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索氏提取法分别提取不同来源大果木姜子挥发油和脂肪油,并计算各自的提取率;采用气质联用法分析不同来源大果木姜子挥发油和脂肪油中的化学成分;通过NIST... 目的:探讨不同来源大果木姜子挥发油及脂肪油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索氏提取法分别提取不同来源大果木姜子挥发油和脂肪油,并计算各自的提取率;采用气质联用法分析不同来源大果木姜子挥发油和脂肪油中的化学成分;通过NIST 17、WILEY 275数据库和质谱计算机数据系统进行化合物检索、匹配,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4批不同来源大果木姜子挥发油的提取率分别为3.1%、4.5%、6.2%、5.5%,脂肪油的提取率分别为6.2%、8.3%、10.5%、9.4%。从不同来源大果木姜子挥发油中共鉴定出87个成分,其中S1中共分离出104个成分,鉴定出67个,相对百分含量为90.172%;S2中共分离出102个成分,鉴定出73个,相对百分含量为88.836%;S3中共分离出77个成分,鉴定出57个,相对百分含量为93.972%;S4中共分离出87个成分,鉴定出60个,相对百分含量为95.247%;这87个成分中,单萜类及其衍生物型挥发性成分有48个、倍半萜类及其衍生物型挥发性成分33个、脂肪族类挥发性成分4个、酮类挥发性成分2个。不同来源大果木姜子挥发油有44个共有成分,均为萜类成分,在S1~S4中的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38.556%、66.776%、88.886%、90.115%;44个共有成分中相对百分含量均大于1%的成分分别为1,8-桉叶素(S2:6.518%;S4:3.850%;S3:1.655%;S1:1.475%)、4-松油醇(S2:1.591%;S4:1.384%;S3:1.193%;S1:1.182%)、α-萜品烯醇(S3:8.662%;S4:7.173%;S2:6.503%;S1:4.839%)、δ-杜松烯(S3:8.597%;S4:5.329%;S2:2.677%;S1:2.547%)、榄香醇(S3:4.781%;S2:4.113%;S1:2.568%;S4:1.897%)和γ-桉叶油醇(S2:4.061%;S3:2.167%;S1:1.575%;S4:1.197%)。从不同来源大果木姜子脂肪油中共鉴定出37个成分,其中S1中共分离出87个成分,鉴定出34个,相对百分含量为91.072%;S2中共分离出69个成分、鉴定出28个,相对百分含量为90.527%;S3中共分离出63个成分,鉴定出23个,相对百分含量为85.297%;S4中共分离出71个成分,鉴定出24个,相对百分含量为91.527%;这37个成分中,单萜类及其衍生物类成分21个、倍半萜类成分2个、脂肪族类成分13个、烷类成分1个。不同来源大果木姜子脂肪油有20个共有成分,在S1~S4中的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89.667%、89.595%、84.651%、90.972%。20个共有成分中相对百分含量均大于1%的成分为癸酸甲酯(S4:59.498%;S1:58.733%;S2:57.552%;S3:26.423%)和十二烷酸甲酯(S3:31.434%;S2:26.990%;S1:25.095%;S4:24.334%)。结论:不同来源大果木姜子挥发油和脂肪油的成分存在差异,且同一成分的含量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姜子 来源 气质联用法 挥发油 脂肪油 成分比较
下载PDF
大果木姜子油SFE-CO_(2)萃取工艺及其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16
作者 屠国丽 林岳 +3 位作者 钟慧丽 徐文静 严诗楷 马贤鹏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29-1336,共8页
优化大果木姜子油超临界(SFE)-CO_(2)萃取工艺,建立大果木姜子油基于指纹图谱和化学模式识别的质量评价方法。基于单因素试验,以大果木姜子油的萃取率为考察指标,并结合响应面法综合优化SFE-CO2萃取条件。采用Pntulips? QS-C18(4.6 mm&#... 优化大果木姜子油超临界(SFE)-CO_(2)萃取工艺,建立大果木姜子油基于指纹图谱和化学模式识别的质量评价方法。基于单因素试验,以大果木姜子油的萃取率为考察指标,并结合响应面法综合优化SFE-CO2萃取条件。采用Pntulips? QS-C18(4.6 mm×250 mm, 5μm)色谱柱,乙腈-0.4%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40 nm,建立大果木姜子油HPLC指纹图谱,利用指纹图谱相似度,以及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评价10批大果木姜子油产品质量。SFE-CO_(2)最优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15 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64 min,分离釜Ⅰ压力14 MPa。标定大果木姜子油HPLC指纹图谱中的15个共有特征峰,国家药典委员会指纹图谱评价系统得出各批产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50,PCA对其质量进一步评价,聚类结果显示10批样本为一类,可见大果木姜子油萃取工艺稳定可控。优化得出大果木姜子SFE-CO_(2)最佳萃取工艺参数,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可有效表征多批次大果木姜子油的质量特征,为大果木姜子油的生产和质量评价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姜子油 超临界CO_(2)萃取 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质量评价
下载PDF
苗药大果木姜子挥发油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碧清 吴贤倩 +2 位作者 陈丽玄 鲍杰 王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第24期7-11,共5页
目的:研究大果木姜子挥发油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果木姜子挥发油,以幽门螺杆菌国际标准菌株ATCC26695为实验菌株,采用纸片法测定抑菌圈大小,倍比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 目的:研究大果木姜子挥发油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果木姜子挥发油,以幽门螺杆菌国际标准菌株ATCC26695为实验菌株,采用纸片法测定抑菌圈大小,倍比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大果木姜子挥发油得油率为6.4%,不同稀释浓度下,抑菌圈直径为7.80~26.04 mm,幽门螺杆菌的MIC值为6.25 mg/mL,MBC值为12.5 mg/mL,结论:大果木姜子挥发油具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其具体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姜子 挥发油 幽门螺杆菌 体外抑菌
下载PDF
大果木姜子油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缺血大鼠心功能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瑶 李尧锋 +2 位作者 钟勰 詹家仪 陈向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第9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大果木姜子油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心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果木姜子油组和普萘洛尔组,连续灌胃给药10 d。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利用BL-... 目的:观察大果木姜子油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心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果木姜子油组和普萘洛尔组,连续灌胃给药10 d。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利用BL-420生物机能实验信号系统监测大鼠肢体Ⅱ导联心电图ST段变化,以及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收缩压最大上升速率(+LVdP/dt_(max))和左心室收缩压最大下降速率(-LVdP/dt_(max));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脑钠肽(BN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肢体Ⅱ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LVSP和±LVdP/dt_(max)降低,LVEDP升高,血清BNP和NT-proBNP含量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大果木姜子油组和普萘洛尔组大鼠肢体Ⅱ导联心电图ST段显著下降,LVSP和±LVdP/dt_(max)显著升高,LVEDP显著下降,血清BNP和NT-proBNP含量显著降低。结论:大果木姜子油能明显改善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缺血大鼠心功能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姜子油 心肌缺血 大鼠 心功能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大果木姜子油治疗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向云 汤小芳 +4 位作者 李军 黄朝霞 杨桃梅 杨长福 李尧锋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1期143-151,共9页
目的:揭示大果木姜子油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从动物药理学实验验证疗效,采用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复制心力衰竭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应用大果木姜子油治疗4周,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血清BNP水平和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然... 目的:揭示大果木姜子油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从动物药理学实验验证疗效,采用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复制心力衰竭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应用大果木姜子油治疗4周,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血清BNP水平和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然后基于文献检索和TCMSP数据库获取大果木姜子油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从CTD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心力衰竭的已知治疗靶点,将疾病治疗靶点与大果木姜子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进行Venn分析,运用SYBY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运用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互作关系,再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子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大果木姜子油可显著升高ISO诱导的心衰大鼠LVSP、±dp/dtmax,降低LVEDP和BNP水平,改善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获得大果木姜子油20个活性成分,其中7个活性成分(沉香螺旋醇、芳樟醇、萜品烯-4-醇等)可能通过调控一个蛋白互作网络治疗心力衰竭,该网络中的靶点有PTGS1、PTGS2、NOS2、NOS3、GSK3B;由蛋白富集分析发现,这些靶点与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活性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有关。结论:大果木姜子油可改善心衰大鼠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及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其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可能与调控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活性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姜子油 心力衰竭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民族药大果木姜子果实挥发油成分的变异及其规律 被引量:23
20
作者 周涛 杨占南 +2 位作者 江维克 艾强 郭培果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52-856,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大果木姜子果实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及含量,分析其挥发油的化学类型,为其药材品质评价、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GC-MS联用分析技术测定大果木姜子果实挥发油成分。结果:在27个居群的47份单株样品中,挥发油存在着...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大果木姜子果实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及含量,分析其挥发油的化学类型,为其药材品质评价、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GC-MS联用分析技术测定大果木姜子果实挥发油成分。结果:在27个居群的47份单株样品中,挥发油存在着成分变化及相对含量差异,依据这些成分的化学结构差异及各成分的有无与含量的高低,大果木姜子挥发油成分可分为4个化学型,即桉叶素型、桉叶素-环己烷型、桉叶素-香桧烯型和桉叶素-α-松油醇型。其中贵州罗甸、云南富宁的样本以桉叶油素型为主要成分,贵州贞丰、望谟地区的样本为桉叶素-环己烯型,贵州册亨、荔波地区的样本中同时存在桉叶素-α-松油醇型、桉叶素-香桧烯型。结论:结合地理分布格局,大果木姜子的挥发油成分与物种本身特性和所处不同海拔环境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姜子 挥发油成分 化学类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