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2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beral arts”的源与流——古今之变中的审视
1
作者 崔乃文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92,共14页
“古今之变”是审视liberal arts流变的中心线索。古典liberal arts是具有内在统一性并指向完满品格的整全性知识体系。欧洲三次文艺复兴对liberal arts的再造展现了其历史流变中的不变逻辑,即为特定时代的受教育者提供共同价值。德国... “古今之变”是审视liberal arts流变的中心线索。古典liberal arts是具有内在统一性并指向完满品格的整全性知识体系。欧洲三次文艺复兴对liberal arts的再造展现了其历史流变中的不变逻辑,即为特定时代的受教育者提供共同价值。德国古典大学赋予了liberal arts在古典意义上的完美形态,而新人文主义的自我塑造观念孕育了博雅教育的现代转向。科学革命终结了古典学术的内在统一性与道德理想,瓦解了古典liberal arts。美国现代大学则借助古典资源,经由三次改革浪潮重建了liberal arts。然而,古典教育凝聚文明精华的共同价值、塑造意义与学术整合力量,同现代科学的智识自由、价值分殊与学科分化特性相冲突,这是古今之变为现代大学再造liberal arts所深植的困境,liberal arts只能在钟摆的两端之间不断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beral arts 博雅教育 古典教育 古今之变 通识教育
下载PDF
Artful Application of Garden Plants in Classical Suzhou Gardens 被引量:2
2
作者 XU Xifeng HE Guomin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4年第1期20-22,共3页
Defi nition of plant landscaping and features of plant landscaping in classical Suzhou gardens were introduced, the forms of combining plants and buildings, rockeries and waterscapes were analyzed by elaborating selec... Defi nition of plant landscaping and features of plant landscaping in classical Suzhou gardens were introduced, the forms of combining plants and buildings, rockeries and waterscapes were analyzed by elaborating selection of plant species and plant furnishings. In addition, manifestation of artistic beauty of the classical Suzhou gardens was explored, and protective measures were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ssical Suzhou gardens Plant furnishing LANDSCAPING artful application
下载PDF
Guan Fu Classical Art Museum
3
《China Today》 2000年第7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II Guan Fu classical art Museum IL
下载PDF
六艺:从共同资源到一家垄断——孔子与儒家经典之成立
4
作者 余治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共11页
按章太炎的划分,礼乐射御书数为“小六艺”,为王公贵族子弟在小学阶段的必修技能;被孔子删订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则为“大六艺”,属于成人教育的“大学之道”,是官员任职前必须学习的待人接物、处事礼仪与一般道... 按章太炎的划分,礼乐射御书数为“小六艺”,为王公贵族子弟在小学阶段的必修技能;被孔子删订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则为“大六艺”,属于成人教育的“大学之道”,是官员任职前必须学习的待人接物、处事礼仪与一般道理。孔子晚年集中精力编辑、注解、诠释六艺,因“有德无位”而称“述而不作”,渗透思想价值和道义灵魂,总结三代而又超越三代,寄托《春秋》而行“素王”褒贬赏罚之权柄,最终把作为上古道术的六艺演绎为儒家学派独有而专用的文本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艺 道术 儒家 经典 孔子
下载PDF
红色经典艺术融入高校共青团工作研究
5
作者 王静 刘淑梅 刘爽 《科教导刊》 2024年第4期89-91,共3页
高校共青团是党联系青年团体最为牢固的桥梁纽带,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力军。红色经典艺术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染力,将红色经典艺术融入高校共青团工作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探究两者的有效融合,既能推动高校共... 高校共青团是党联系青年团体最为牢固的桥梁纽带,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力军。红色经典艺术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染力,将红色经典艺术融入高校共青团工作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探究两者的有效融合,既能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稳步向前发展,又能不断扩大红色经典艺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两者同向同行,发挥育人实效。文章旨在探讨红色经典艺术融入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内在价值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艺术经典 共青团 有效融合
下载PDF
“两个结合”指导下文艺美学的“出发”与“再出发”
6
作者 李永新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9期24-35,I0001,I0002,共14页
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对中国古典美学进行现代转换,是胡经之提出文艺美学的重要初衷之一,也是在美学研究领域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在“两个结合”精神的引领下,文艺美学积极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 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对中国古典美学进行现代转换,是胡经之提出文艺美学的重要初衷之一,也是在美学研究领域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在“两个结合”精神的引领下,文艺美学积极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彰显中国古典美学重视审美经验并对其进行抽象概括的独特特点。文艺美学的“出发”,意味着这一理论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密切关注现实,努力诠释和重建中国古典美学中富有生命力的美学范畴。在此基础上,“再出发”的文艺美学一方面深入到文学艺术的物性媒介层面,通过对不同艺术的跨媒介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把握超越具体艺术作品与艺术门类的统一性特点,另一方面将文学艺术视为表意实践活动,从汉语的民族特性的角度揭示文艺与社会历史之间的复杂关联,进一步推动“汉语文学”“汉语诗学”“汉语美学”等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文艺美学 马克思主义 中国古典美学 表意实践
下载PDF
苏州园林艺术在文创包装上的延续 被引量:1
7
作者 黄胜英 《丝网印刷》 2024年第4期1-3,共3页
苏州古典园林和现代文创包装是两种不同时代、不同功能的空间形式。对苏州园林艺术在文创包装设计中合理应用的剖析,既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保护,也是古为今用,将传统艺术经典在现代延续应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苏州园林 文创包装 艺术设计
下载PDF
苏州园林艺术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应用
8
作者 黄胜英 《丝网印刷》 2024年第9期47-49,共3页
古典园林是苏州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对园林艺术在苏州当代城市公共空间应用的剖析,不但是对古城历史文化精髓的保护,也能通过新形式、新材料、新科技的转化,使古典园林艺术得到更新应用,更符合现代城市功能需求和审美趋向。
关键词 苏州园林艺术 城市公共空间 更新应用
下载PDF
基于历史文化观目标导向的学校武术教学创新路径
9
作者 徐巧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5-77,123,共4页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程的重要目标,学校武术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然而,在当前的学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着忽视历史文化价值观培养的问题。本文...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程的重要目标,学校武术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然而,在当前的学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着忽视历史文化价值观培养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审视学校武术教学存在的历史观、文化观缺失现象,探索在武术教学中以培养历史文化观为目标导向的实践路径。研究表明,学校武术教学历史文化观缺失存在武术项目自身、社会以及学校等多方面的原因,有必要进行以“诵读经典、阐释经典、创新经典、应用经典”为主线的武术教学创新实践。这对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具有历史文化观宏大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教学 课程思政 历史文化观 武学经典
下载PDF
在精神会通处找寻建构路径——“第二个结合”与中国自主文艺批评话语体系建构初论
10
作者 王德胜 李雷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10期37-45,I0001,I0002,共11页
建构中国自主的文艺批评话语体系,需要坚持“两个结合”,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与中国传统文艺批评话语的深度结合。二者的高度契合及融通,主要不在于概念、范畴、命题等的相近或相同,而在于它们都将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作为文艺批... 建构中国自主的文艺批评话语体系,需要坚持“两个结合”,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与中国传统文艺批评话语的深度结合。二者的高度契合及融通,主要不在于概念、范畴、命题等的相近或相同,而在于它们都将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作为文艺批评的基本出发点,不仅有着共同的理论问题域或话题关注点,而且在文艺性质与功能、文艺批评标准与原则、人物形象塑造等核心问题的观念主张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或精神相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文艺批评话语体系 “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 中国传统文艺批评话语
下载PDF
构建还是消解?——关于改编类文艺创作的理论探讨和现实考量
11
作者 张萌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9期46-53,I0002,共9页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改编类文艺创作虽然有助于艺术家借助经典作品所积淀的历史内涵和美学价值进行创新,让大众于似曾相识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但作为一把双刃剑,这种艺术生产方式对于创作者的艺术智慧和政治智慧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改编类文艺创作虽然有助于艺术家借助经典作品所积淀的历史内涵和美学价值进行创新,让大众于似曾相识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但作为一把双刃剑,这种艺术生产方式对于创作者的艺术智慧和政治智慧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在梳理了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中的理论家、实践家对于相关问题所给出的理论阐释和实践路径后,本文进一步通过对中外文化生活中改编类文艺创作的典型案例的分析,提出新时代的创作者需要在尊重原作、追求创新、合法合规以及考虑受众等多重因素中找到平衡,既要彰显艺术家个性化的创造力,又要维护原作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进而为新时代创造出新的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编 文艺创作 经典作品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诗词意象在电影艺术手法中的应用
12
作者 曹沁繁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8-112,共5页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通过千百年的传承发展已形成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相较于其他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运用更含蓄、更优美、更易产生共鸣的方法...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通过千百年的传承发展已形成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相较于其他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运用更含蓄、更优美、更易产生共鸣的方法与电影艺术手法链接。创作者们通过探寻中国古典诗词可运用于电影艺术的方面,从而创作出更加本土化,更加民族化,更有时代性,更有中国特色的作品,也通过电影这一媒介促使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智慧走向世界,能够进一步展现中国古典诗词文化和中国电影价值。中国电影本土化创作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而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运用又能将电影与中华文化相结合,因此本文结合分析国内近年来优秀的国内电影,对中国古典诗词意象表达的实例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出中国古典诗词意象在电影中的运用的普遍规律与发展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词 电影艺术手法 意象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孙子兵法》英译策略研究
13
作者 袁龙翔 《孙子研究》 2024年第2期101-109,共9页
中华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知识,以《孙子兵法》翟林奈1910年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译者行为规律,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角度论述译者如何结合其所在的翻译环境对译本做出适应... 中华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知识,以《孙子兵法》翟林奈1910年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译者行为规律,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角度论述译者如何结合其所在的翻译环境对译本做出适应性选择,探讨翻译过程中的生态平衡点,提出文化典籍英译要适应当下的生态环境,并且译者要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及方法,达到“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对今后文化典籍英译和对外传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以期在当前“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推动中华优秀典籍文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典籍英译 《孙子兵法》 英译策略
下载PDF
红色经典融入美术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14
作者 焦兴春 《成才之路》 2024年第31期41-44,共4页
红色经典包含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强烈的爱国情感,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产,将其与美术教学结合起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又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培育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欣赏和创作,学生不仅能体会到浓郁的历史氛围,又可以感受到... 红色经典包含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强烈的爱国情感,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产,将其与美术教学结合起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又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培育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欣赏和创作,学生不仅能体会到浓郁的历史氛围,又可以感受到红色革命精神,也可以用自己的艺术实践来抒发对先烈的崇敬和感激。教师应组织学生观察生活,使学生体会红色经典的美,结合生活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利用综合实践实现美育德育两手抓,通过传承经典弘扬红色文化,利用互动体验增强学生认同感,鼓励学生创意表达,激发学生艺术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 美术课程 红色文化 立德树人 教学策略
下载PDF
艺术人类学视阈下中欧陶瓷艺术比较研究
15
作者 米昊佳 孙文轩 《陶瓷研究》 2024年第3期16-18,共3页
陶瓷在每个历史时期各有其特点,承载着那一时期下的社会背景,制造者使用者的审美意趣,对美的理解,设计师的主张,政治文化思想等等。因此,陶瓷亦是艺术活动的结晶,包含着这一时期造型语言、设计思想、社会背景、制作工艺等。本文采用艺... 陶瓷在每个历史时期各有其特点,承载着那一时期下的社会背景,制造者使用者的审美意趣,对美的理解,设计师的主张,政治文化思想等等。因此,陶瓷亦是艺术活动的结晶,包含着这一时期造型语言、设计思想、社会背景、制作工艺等。本文采用艺术人类学视野对中欧陶瓷进行比较分析,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作品背后的形成过程和文化蕴涵。以陶瓷作品为出发点,用全局观探析构成陶瓷作品的各部分因素之间的联系,并进行对比,以此了解中欧艺术界运动趋势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艺术 设计思想 制作工艺 艺术人类学 古典人类学
下载PDF
《经典常谈》的“浅”与“深”
16
作者 韩孟琪 张瑞君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全书由浅入深,语言凝练、浅近、活泼,譬喻生动形象,体现出朱自清深厚扎实的知识储备及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他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的精准把握,对于当下古代文学研究有着重...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全书由浅入深,语言凝练、浅近、活泼,譬喻生动形象,体现出朱自清深厚扎实的知识储备及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他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的精准把握,对于当下古代文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常谈》 古代文学 研究方法 叙述风格 语言艺术
下载PDF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中国古典舞元素探究
17
作者 杨林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3-49,共7页
龟兹古老而神秘,有着悠久的音乐和舞蹈的历史,它“管弦伎乐,为各国所用”。克孜尔石窟内的各种壁画,犹如龟兹民族舞蹈的巨幅画卷。其中的乐舞人像栩栩如生,在残存的克孜尔石窟壁画中有较为真实的反映。源此而创作的古典舞剧《龟兹恋歌》... 龟兹古老而神秘,有着悠久的音乐和舞蹈的历史,它“管弦伎乐,为各国所用”。克孜尔石窟内的各种壁画,犹如龟兹民族舞蹈的巨幅画卷。其中的乐舞人像栩栩如生,在残存的克孜尔石窟壁画中有较为真实的反映。源此而创作的古典舞剧《龟兹恋歌》,古典舞《菱格寻香》《铅华·满壁》《灯舞》《肩鼓舞》《五弦琵琶舞》《筚篥舞》《苏幕遮》《胡旋舞》以及舞蹈组合菱格故事献花童子、燃灯礼佛、怡花醉绳;人物角色金刚力士、乾达婆与紧那罗、香音飞天、菱格寻香等,以壁画人物造型为造型基础,融入现代舞、民族民间舞等各种舞蹈元素,让文物活起来,也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意蕴悠长。由此引发对当下中国古典舞建设发展的思考,建构出根源于传统、立足于当下的“中国古典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孜尔壁画 龟兹乐舞 中国古典舞 学术与艺术
下载PDF
明清闷户橱的设计艺术与文化价值
18
作者 杨秋怡 吕九芳 《家具》 2024年第2期99-103,108,共6页
明清闷户橱作为我国传统古典家具样式之典型,以特殊的结构和实用的功能彰显民族智慧,归纳总结明清闷户橱的发展演变,可丰富我国传统家具研究系统,为当代家具发展夯实文化底蕴。以明清闷户橱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挖掘... 明清闷户橱作为我国传统古典家具样式之典型,以特殊的结构和实用的功能彰显民族智慧,归纳总结明清闷户橱的发展演变,可丰富我国传统家具研究系统,为当代家具发展夯实文化底蕴。以明清闷户橱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挖掘“闷户橱”之名及其历史渊源,从时空维度细述明清闷户橱的设计艺术及文化价值。明清闷户橱的形成是在橱的发展下,与案、柜、箱结合的结果,在明代确定基本形制,在清代发展装饰造型,在民间丰富用材工艺。最后,指出明清闷户橱的应用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三大文化价值,为其现代发展蓄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闷户橱 设计艺术 文化价值 古典家具 家具文化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文史哲融合的国学经典类课程改革——以兰州城市学院“国学经典导读”课程为例
19
作者 冯玉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4期78-83,共6页
新文科建设不仅是学科融合的理念,也是金课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契机与动力。在新文科背景下,国学经典导读类的课程更易于打破专业壁垒,将文学、史学、哲学、文献学等学科知识相融合,来夯实学生的国学功底。该课程改革聚焦新时代文科人才的... 新文科建设不仅是学科融合的理念,也是金课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契机与动力。在新文科背景下,国学经典导读类的课程更易于打破专业壁垒,将文学、史学、哲学、文献学等学科知识相融合,来夯实学生的国学功底。该课程改革聚焦新时代文科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思政的融入点,探讨了在课程内容方面如何讲解文本的文学元素、发掘其史学价值、解读其哲学内核,提出了更具体、更细化的教学内容模块,推进了传统文科课程在新时代的深度融合与发展,并初步实现了跨专业的成果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国学经典导读 文史哲融合 课程改革
下载PDF
新文科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学创新实践
20
作者 武威利 《喀什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15-120,共6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推动了文科思维范式的转变、研究内容和方法的融合创新。“新文科”视域下,聚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发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教学面临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缺乏整体性和系统...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推动了文科思维范式的转变、研究内容和方法的融合创新。“新文科”视域下,聚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发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教学面临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教学方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师资队伍学科素养和理论功底不深厚等问题,提出了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构建多元融合教学体系、夯实师资队伍等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