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9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chanisms of resistance to sorafenib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被引量:25
1
作者 Bo Zhai Xue-Ying Sun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 CAS 2013年第7期345-352,共8页
Sorafenib, the unique drug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has opened a window of hope after searching for effective agents to combat HCC for decades. However, the overall outcomes... Sorafenib, the unique drug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has opened a window of hope after searching for effective agents to combat HCC for decades. However, the overall outcomes are far from satisfactory. One of the explanations is the genetic heterogeneity of HCC, which has led to identifying predictive biomarkers for primary resistance to sorafenib, and then applying the concept of personalized medicine, or seeking therapeutic strategies such as combining sorafenib with other anticancer agents. Some of the combinations have demonstrated a better effectiveness than sorafenib alone, with good tolerance. The acquired resistance to sorafenib has also drawn attention. As a multikinase inhibitor, sorafenib targets several cellular signaling pathways but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the addiction switches and compensatory pathways are activated. Several mechanisms are involved in the acquired resistance to sorafenib, such as crosstalks involving PI3K/Akt and JAK-STAT pathways, hypoxia-inducible pathways,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tc . Based on the investigated mechanisms,some other molecular targeted drugs have been applied as second-line treatment for treat HCC after the failure of sorafenib therapy and more are under evaluation in clinical trials. However, the exact mechanisms accounting for sorafenib resistance remains unclear. Further investigation on the crosstalk and relationship of associated pathways will bette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and help to find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overcoming sorafenib resistance in 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ORAFENIB drug resistance Cellular signaling pathway clinical trials
下载PDF
Cancer stem cell impact on clinical oncology 被引量:4
2
作者 Mariel E Toledo-Guzmán Gabriele D Bigoni-Ordonez +1 位作者 Miguel Ibanez Hernandez Elizabeth Ortiz-Sánchez 《World Journal of Stem Cells》 SCIE CAS 2018年第12期183-195,共13页
Cancer is a widespread worldwide chronic disease. In most cases, the high mortality rate from cancer correlates with a lack of clear symptoms, which results in late diagnosis for patients, and consequently, advanced t... Cancer is a widespread worldwide chronic disease. In most cases, the high mortality rate from cancer correlates with a lack of clear symptoms, which results in late diagnosis for patients, and consequently, advanced tumor disease with poor probabilities for cure, since many patients will show chemo-and radio-resistance. Several mechanisms have been studied to explain chemo-and radio-resistance to anti-tumor therapies, including cell signaling pathways, anti-apoptotic mechanisms, stemness, metabolism, and cellular phenotypes. Interestingly, the presence of cancer stem cells(CSCs), which are a subset of cells within the tumors, has been related to therapy resistance. In this review, we focus on evaluating the presence of CSCs in different tumors such as breast cancer, gastric cancer, lung cancer, and hematological neoplasias, highlighting studies where CSCs were identified in patient samples. It is evident that there has been a great drive to identify the cell surface phenotypes of CSCs so that they can be used as a tool for anti-tumor therapy treatment design. We also review the potential effect of nanoparticles, drugs, natural compounds, aldehyde dehydrogenase inhibitors, cell signaling inhibitors, and antibodies to treat CSCs from specific tumors. Taken together, we present an overview of the role of CSCs in tumorigenesis and how research is advancing to target these highly tumorigenic cells to improve oncology patient outco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CER TARGETED THERAPY clinical OUTCOME drug resistance CANCER stem cells
下载PDF
Distribution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pathogens isolated from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patients in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 被引量:7
3
作者 Xiao-fang Cai Ji-min Sun +1 位作者 Lian-sheng Bao Wen-bin Li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SCIE CAS 2011年第2期117-121,共5页
下载PDF
An Update on the Clinical Pipelines of New Antibacterial Drugs Developed in China
4
作者 Xinyi Yang Congran Li +8 位作者 Xiukun Wang Zhonghui Zheng Peiyi Sun Chunjie Xu Luni Chen Jiandong Jiang Staffan Normark Birgitta Henriques-Normark Xuefu You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2024年第7期52-68,共17页
Antibacterial resistance is a global health threat that requires further concrete action on the part of all countries.In this context,one of the biggest concerns is whether enough new antibacterial drugs are being dis... Antibacterial resistance is a global health threat that requires further concrete action on the part of all countries.In this context,one of the biggest concerns is whether enough new antibacterial drugs are being discovered and developed.Although several high-quality reviews on clinical antibacterial drug pipelines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were published recently,none provides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on original antibacterial drugs at clinical stages in China.In this review,we summarize the latest progress of novel antibacterial drugs approved for marketing and under clinical evaluation in China since 2019.Information was obtained by consulting official websites,searching commercial databases,retrieving literature,asking personnel from institutions or companies,and other means,and a considerable part of the data covered here has not been included in other reviews.As of June 30,2023,a total of 20 antibacterial projects from 17 Chinese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or developers were identified and updated.Among them,two new antibacterial drugs that belong to traditional antibiotic classes were approved by the 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NMPA)in China in 2019 and 2021,respectively,and 18 antibacterial agents are in clinical development,with one under regulatory evaluation,five in phase-3,six in phase-2,and six in phase-1.Most of the clinical candidates are new analogs or monocomponents of traditional antibacterial pharmacophore types,including two dual-acting hybrid antibiotics and a recombinant antibacterial protein.Overall,despite there being 17 antibacterial clinical candidates,our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still relatively few clinically differentiated antibacterial agents in stages of clinical development in China.Hopefully,Chinese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nd institutions will develop more innovative and clinically differentiated candidates with good market potential in the futu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of original antibacterial dru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New antibiotics clinical pipelines WHO priority pathogens National Mega-Project for Innovative drugs
下载PDF
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伴坏死性肺炎临床特点、耐药性和预后不良相关因素分析
5
作者 马晨 张祎 +2 位作者 李芳 王静 陈葳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65-271,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IPD)伴坏死性肺炎(NP)临床特点、耐药性和预后不良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PD伴NP患儿158例(观察组),以同期9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NP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2个组... 目的探讨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IPD)伴坏死性肺炎(NP)临床特点、耐药性和预后不良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PD伴NP患儿158例(观察组),以同期9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NP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2个组患儿临床特征和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对肺炎链球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预后情况将IPD伴NP患儿分为预后不良组(26例)和预后良好组(13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IPD伴NP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IPD伴NP患儿预后不良的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发热时间、气促发生率和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NEU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以及胸腔积液乳酸脱氢酶(LDH)、WBC计数、葡萄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利奈唑胺较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敏感率较低。CRP>161.75 mg·L^(-1)、WBC计数>20.24×10^(9)/L、NEUT#>0.86×10^(9)/L、PCT>2.98μg·L^(-1)、血钠<2.24 mmol·L^(-1)、血钙<136.35 mmol·L^(-1)与IPD伴NP患儿预后不良有关(P<0.05)。结论IPD伴NP患儿发热时间长,易发生气促,感染菌株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利奈唑胺较敏感。高水平CRP、WBC、NEUT#、PCT和低水平血钠、血钙与IPD伴NP患儿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 坏死性肺炎 临床特点 耐药性 预后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重症肺炎31例临床疗效与结局分析
6
作者 邹晓蕾 杨旭 +1 位作者 赵艳 范春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6期91-95,共5页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一步优化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肺部感染诊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XDRAB重症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抗菌治疗方案、临床疗效、30 d死亡情...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一步优化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肺部感染诊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XDRAB重症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抗菌治疗方案、临床疗效、30 d死亡情况等信息。结果共纳入患者31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多黏菌素组(15例)、非多黏菌素组(12例)和未治疗组(4例),多黏菌素组治疗方案以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或注射用硫酸黏菌素为主,同时联合其他药物治疗;非多黏菌素组治疗方案包括注射用替加环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用舒巴坦钠、注射用美罗培南、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及注射用甲苯磺酸奥马环素任一药物或联合用药;疗程均不短于2 d。未治疗组治疗方案为不包括以上两组任一药物的其他药物。多黏菌素组有效率为26.67%,30 d死亡率为73.33%;非多黏菌素组分别为16.67%,83.33%;未治疗组分别为0,100.00%。临床药师参与多黏菌素组中6例患者的救治,其中2例(33.33%)有效。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XDRAB重症肺炎临床治愈率低,死亡率高,需要更准确地把握抗菌治疗时机和更规范地开展药物治疗,且临床药师参与治疗可能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重症肺炎 临床疗效 临床结局 临床药师
下载PDF
无乳链球菌的致病因子及其防治策略
7
作者 王岱 韩锦萍 +3 位作者 郭颖竹 祝垚 薛云新 林新祝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2-453,共12页
[背景]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作为条件致病菌,能引起新生儿、老年人等免疫力较低人群感染致病甚至死亡,对其致病因子的研究可提供新的防治思路.[进展]无乳链球菌能产生毒素、胞外多糖、黏附蛋白等来帮助自身在宿主中定植... [背景]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作为条件致病菌,能引起新生儿、老年人等免疫力较低人群感染致病甚至死亡,对其致病因子的研究可提供新的防治思路.[进展]无乳链球菌能产生毒素、胞外多糖、黏附蛋白等来帮助自身在宿主中定植,逃避免疫杀伤,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针对无乳链球菌的防治主要是抗生素干预,但滥用抗生素带来的细菌耐药性问题不容忽视,对该菌的检测方法也受到检测速度、灵敏度、成本等限制,因此目前针对无乳链球菌感染的防治方法依然有限.现阶段针对无乳链球菌致病因子及其耐药性的研究已被大量报道,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阐述无乳链球菌防治方法的新探索及其进展.[展望]上述进展为科研人员后续深入研究无乳链球菌并开发相应防治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但目前对无乳链球菌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而且在检测手段上还缺乏高效、灵敏的方法.未来对无乳链球菌与宿主的作用靶点、检测方法开展深入研究,有望找到特异性防治无乳链球菌感染的药物,降低无乳链球菌带来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致病因子 耐药性 临床检测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吡嗪酰胺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8
作者 张力公 张冬杰 +1 位作者 史珂 张会强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7期62-67,共6页
目的:探讨吡嗪酰胺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MDR-TB)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12月某院收治的104例MDR-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给予左氧氟... 目的:探讨吡嗪酰胺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MDR-TB)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12月某院收治的104例MDR-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吡嗪酰胺。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痰菌阴转率、空洞闭合率、氧化应激指标、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痰菌阴转率、空洞闭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抗氧化态(TAS)水平高于对照组,总氧化态(TO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食欲不振、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吡嗪酰胺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MDR-TB,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部炎症损伤,提高结核分枝杆菌清除率,临床疗效明显,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肺结核 吡嗪酰胺 左氧氟沙星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某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9
作者 郑远明 董智慧 +1 位作者 周杰 由函琳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24年第3期169-174,共6页
目的统计大连市友谊医院近六年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菌株来源与临床分布,分析11种临床常见抗菌药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22年12月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 目的统计大连市友谊医院近六年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菌株来源与临床分布,分析11种临床常见抗菌药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22年12月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送检标本1316株,进行细菌体外分离培养与药敏实验,应用Whonet 5.6软件分析药敏结果,Spss 23软件对6年内该菌耐药率的变化进行卡方检验。结果131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主要来源于痰液907株(68.9%)和尿液167株(12.7%)。这些菌株主要分布于重症医学科513株(39.0%)和老年病科359株(27.3%)。在所统计的11种抗生素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和氨曲南三种药物6年内耐药率变化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间耐药率最高的是2021年左氧氟沙星(37.0%),耐药率最低的是2022年头孢吡肟(8.3%)。结论本院铜绿假单胞菌的碳青霉烯类和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呈耐药率逐年上升;微生物室应加强耐药菌监测的同时,临床也要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抗菌药物 耐药菌监测 多重耐药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与耐药性分析
10
作者 安春荣 任建伟 朱光发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探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性,以期为临床多重耐药细菌抗感染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 目的:探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性,以期为临床多重耐药细菌抗感染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确诊为CRAB感染181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感染发生后的临床表现、合并症以及临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根据临床标本分离的CRAB菌株体外药敏结果判断地区性耐药模式。结果:181例CRAB感染患者,总感染发生率为4.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高达151例(83.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6例(53.0%)、支气管哮喘80例(44.2%)、支气管扩张症55例(30.4%)和肺部恶性肿瘤52例(28.7%)是需要患者住院治疗最常见的四类肺部基础疾病,同时大部分患者合并有高血压106例(58.6%)、糖尿病88例(48.6%)、心力衰竭50例(27.6%),既往或目前经历过心脏外科手术48例(26.5%)以及脑血管疾病43例(23.8%)和除肺部恶性肿瘤以外的其他实体器官肿瘤或血液系统肿瘤19例(10.5%)。临床标本最常来源于痰液128例(70.7%)和血液22例(12.2%)。体外药敏结果显示CRAB感染后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头孢吡肟(88.9%)和头孢他啶(85.1%)耐药率最高,其次是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和左氧氟沙星,分别为65.7%、64.1%、62.4%、和56.4%,对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耐药率保持低度耐药,分别为6.1%和4.4%。研究期间,CRAB感染后住院患者全因死亡率为16.0%,与非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住院患者全因死亡率(4.5%)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也发现,感染CRAB住院患者中位住院时间12d(7~18)d较非CRAB感染组患者7d(4~9)d明显延长,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CRAB感染发生率高,并且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导致可供选择的抗菌药物治疗有限、住院期间病死率高,因此,早期识别耐药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加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实施,对降低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 临床特征 耐药性
下载PDF
绿原酸抗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阳昱 李庆蓉 +4 位作者 陈孝红 薛丽 和平安 吕梅 杨旭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绿原酸是植物体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酸途径合成的一种苯丙素类物质,自然存在于多种中药材和食物中,杜仲、金银花和咖啡等植物中含量较高,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癌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绿原酸作为研究活性物质的焦... 绿原酸是植物体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酸途径合成的一种苯丙素类物质,自然存在于多种中药材和食物中,杜仲、金银花和咖啡等植物中含量较高,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癌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绿原酸作为研究活性物质的焦点之一,因其抗菌谱广,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故绿原酸对临床菌株的抗菌作用逐渐被重视和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绿原酸对多种致病菌的抗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绿原酸抗菌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和控制带来新思路,有助于绿原酸在医药领域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活性多酚 抗菌作用 临床耐药菌 机制
下载PDF
2013—2023年临沂地区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分布、感染特征及耐药分析
12
作者 彭善鑫 刘婷婷 +5 位作者 孙志清 朱晓松 左志文 廖瑞兰 付立芳 周卫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3-468,共6页
目的分析2013—2023年临沂地区检出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分布、感染特征和耐药情况,为该菌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23年临沂地区3家三甲医院分离鉴定的伯克霍尔德菌及其患者数据。结果共检出414株伯克霍尔德菌,洋葱... 目的分析2013—2023年临沂地区检出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分布、感染特征和耐药情况,为该菌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23年临沂地区3家三甲医院分离鉴定的伯克霍尔德菌及其患者数据。结果共检出414株伯克霍尔德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73株(90.10%);主要分离自重症监护室(ICU)和呼吸内科,在痰标本中的占比最高(75.12%,311/414)。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感染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情况、接受有创操作和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相关;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患者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53.67%,212/395);其他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比例高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20,P=0.001)。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复方磺胺甲恶唑、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和米诺环素的耐药变化虽各不相同,但均低水平耐药;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近3年呈上升趋势;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高。不同的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他啶、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美罗培南耐药性差异大。结论2013—2023年临沂地区检出的伯克霍尔德菌主要来自ICU,以痰标本为主,易感人群是60岁以上老人;2型糖尿病是其他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伯克霍尔德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不一,临床医生可根据药敏结果优先选用耐药率低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克霍尔德菌 临床分布 感染特征 耐药性
下载PDF
南京某综合性医院成人感染肺炎链球菌的临床特征与耐药性分析
13
作者 蔡兴龙 周万青 +3 位作者 张燕 纪玥玥 王丹微 沈瀚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28-231,281,共5页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成人感染肺炎链球菌的相关临床特征和药物敏感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南京鼓楼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住院和门诊成人分离出肺炎链球菌,采用梅里埃VITEK微生物鉴定系统对菌株进行鉴定,并使用GP68...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成人感染肺炎链球菌的相关临床特征和药物敏感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南京鼓楼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住院和门诊成人分离出肺炎链球菌,采用梅里埃VITEK微生物鉴定系统对菌株进行鉴定,并使用GP68卡或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并做整理分析。结果77例成人感染肺炎链球菌年龄为59.0(50.5,70.0)岁,冬季和春季分离占比分别为41.56%和32.47%;标本类型分别为痰液59.74%、灌洗液14.29%和分泌物12.99%;科室分布为耳鼻咽喉科15.58%、呼吸与危重科15.58%、心胸外科15.58%。77株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耐药株(PRSP)为25.97%,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7.26%、88.89%、80.26%。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泰利霉素敏感率均为100%。结论成人感染肺炎链球菌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中老年人易感。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耐药率高,不宜经验性应用,临床应积极送检微生物标本,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肺炎链球菌 临床特征 耐药性
下载PDF
临床试验框架下噬菌体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护理专家共识
14
作者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呼吸与重症医学科 董宁 +4 位作者 吴元浩 孙文秀 蒋蓉蓉 马媛媛 张林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共5页
目的 制订《临床试验框架下噬菌体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护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临床试验框架下噬菌体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实践流程。方法 成立《共识》构建小组,通过查阅文献和开展利益相关者访谈,形成《共... 目的 制订《临床试验框架下噬菌体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护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临床试验框架下噬菌体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实践流程。方法 成立《共识》构建小组,通过查阅文献和开展利益相关者访谈,形成《共识》初稿;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和4轮小组会议形成《共识》终稿。结果 《共识》围绕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治疗开始前、治疗期间、治疗结束后3个阶段展开,包括临床研究护士职责与资质、患者评估与入组、治疗环境准备、噬菌体制剂准备、依据治疗方案执行给药、感控措施执行与督查、观察监测、追踪随访、数据记录与管理等。结论 《共识》综合了文献报道、临床经验和专家建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在临床试验框架下护理噬菌体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方面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多重耐药菌 临床试验 护理 专家共识
下载PDF
维奈克拉耐药的潜在机制与应对策略
15
作者 李运佳 刘卓刚 胡荣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291-297,共7页
维奈克拉为血液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展现出优良的临床疗效。但随着药品应用开展,耐药逐步成为维奈克拉临床管理的焦点问题。为了维持持久有效的治疗结局,本文从多个角度综述血液系统肿瘤中维奈克拉的潜在耐药机制,并提出相应的... 维奈克拉为血液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展现出优良的临床疗效。但随着药品应用开展,耐药逐步成为维奈克拉临床管理的焦点问题。为了维持持久有效的治疗结局,本文从多个角度综述血液系统肿瘤中维奈克拉的潜在耐药机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未来有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奈克拉 耐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儿童支原体肺炎重症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力铭 李明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81-87,共7页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在临床中,诊断为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患儿中,重症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SMPP)、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在临床中,诊断为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患儿中,重症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SMPP)、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和危重症MPP除带来治疗困难、预后差等严重影响儿童生命安全的情况外,还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分析MPP重症化的影响因素,寻找早期识别MPP重症化的相关预警指标,对于进行早期干预,降低SMPP和RMPP的致残率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以及降低SMPP和RMPP的病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中,感染MPP的患儿对支原体耐药性、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表现等,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的应用与MPP重症化发生相关,笔者对上述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肺炎 抗药性 体征和症状 临床实验室技术 支气管肺泡灌洗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感染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及感染者的临床结局
17
作者 邓勇 毛平 +2 位作者 何艳红 张梅 翁鉴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621-626,共6页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感染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耐药性及感染者的临床结局。方法选择2017-01至2023-06在武警四川总队医院住院的成年CRE感染患者341例作为病例组,336例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科细菌(CSE)感染患者作为敏感组,354...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感染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耐药性及感染者的临床结局。方法选择2017-01至2023-06在武警四川总队医院住院的成年CRE感染患者341例作为病例组,336例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科细菌(CSE)感染患者作为敏感组,354例非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同时期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药敏板条、肉汤稀释法检测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CRE的最低抑菌浓度,另外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医院获得性感染CRE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分离CRE最常见的标本类型依次是痰液、尿液和血液,CRE中占比前三依次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n)、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o)、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CR-Ecl)。替加环素和黏菌素为CR-Kpn和CR-Eco体外敏感率最高的前两位药物,四环素对CR-Kpn的敏感率为71.86%,而对CR-Eco敏感率较低,呋喃妥因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CR-Eco的敏感率显著高于CR-Kpn。CRE组的院内死亡率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CRE组预后不良率为19.35%,高于CSE组(11.31%)和控制组(1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E感染患者中,肾功能不全和使用免疫抑制剂是导致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而经验性使用抗生素为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结论与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相比,黏菌素和替加环素对CRE具有更高的体外抗菌活性,呋喃妥因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适用于CR-Eco导致的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CRE容易导致患者预后不良,而经验性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减少感染CRE导致的不良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耐药性 临床结局
下载PDF
延安地区白念珠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18
作者 封小川 郑莹莹 +1 位作者 元航 张欠欠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分析延安地区白念珠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治和医院感染的监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1年12月临床分离出白念珠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性别、年龄、标本类型、科室分布及其危险因素以及抗真菌药物敏... 目的分析延安地区白念珠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治和医院感染的监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1年12月临床分离出白念珠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性别、年龄、标本类型、科室分布及其危险因素以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等进行分析。结果本地区白念珠菌占念珠菌的73.48%,60岁以上患者占62.38%;临床标本类型以痰液为主(608例,58.34%),其次尿液标本(106例,10.17%);患者主要来自呼吸内科(370例,35.51%),其次ICU病房(200例,19.19%)和儿科(132例,12.67%);导致分离出白念珠菌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患者年龄≥60岁、广谱抗生素使用、侵入性操作等;临床白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率最高(11.71%)。结论白念珠菌是延安地区念珠菌属的主要分离菌株,以呼吸内科和老年患者为主,并对氟康唑的耐药性表现较为严重。白念珠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对于临床用药策略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医院2019—2023年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19
作者 白云 史永胜 +2 位作者 方巧巧 金英玉 王海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6期44-46,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2019—2023年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9—2023年西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及门诊送检的各类标本,获取出49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该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标本来源及科室分布,并统计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 目的分析医院2019—2023年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9—2023年西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及门诊送检的各类标本,获取出49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该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标本来源及科室分布,并统计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49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痰液检出率最高,占63.27%,其次为尿液,占13.67%;呼吸科检出率最高,占24.69%,其次为ICU、神经外科,分别占18.78%、11.02%。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完全耐药,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美罗培南、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的敏感率均>80.0%。结论医院2019—2023年铜绿假单胞菌多来源于痰液,主要存在于呼吸科,且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整体耐药率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药物 临床分布 耐药性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
20
作者 崔晓慧 曹源 +5 位作者 孟晓楠 刘雅雯 梁歌宏 王聪 杨惠芬 王悦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60-266,共7页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2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41例SLE合并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感染类型、感染病原体、耐药情况...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2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41例SLE合并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感染类型、感染病原体、耐药情况及院内转归,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分为重症感染组(9例)与非重症感染组(32例)。结果:SLE合并感染患者41例,占同期住院SLE患者(328例)的12.5%。感染部位多为呼吸道(47.4%)及泌尿系(26.3%)。感染病原体分别为细菌39株(65.0%),真菌14株(23.3%),病毒6例(10.0%)以及肺炎支原体1例(1.7%)。细菌病原体中革兰阴性菌占比61.5%,其中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菌比例为90.9%,铜绿假单胞菌为25.0%,鲍曼不动杆菌为66.7%。重症感染组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χ^(2)=4.192,P=0.036)、中性粒细胞(Z=-1.764,P=0.00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Z=3.244,P=0.001)、降钙素原(Z=2.266,P=0.023)、C反应蛋白(Z=2.539,P=0.011)、D-二聚体(Z=2.802,P=0.005)均高于非重症感染组。85.4%的患者经治疗后好转,14.6%死亡或放弃治疗。结论:SLE合并感染常发生在呼吸道和泌尿系,以细菌感染为主,感染严重程度与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相关,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可反映感染的严重程度。SLE感染病原体存在多重耐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感染 临床特征 耐药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