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黄芩甙制剂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淋巴细胞表型和趋化因子受体CCR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宋春杰 尹岭 +1 位作者 丁新生 朱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87-889,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黄芩甙制剂(Co-baicalin)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髓鞘脂质蛋白(PLP)139-151免疫SJL/J小鼠诱发慢性复发缓解性EAE模型,研究复方黄芩甙制剂对PLP139-151诱导的小鼠淋巴结细胞及... 目的:探讨复方黄芩甙制剂(Co-baicalin)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髓鞘脂质蛋白(PLP)139-151免疫SJL/J小鼠诱发慢性复发缓解性EAE模型,研究复方黄芩甙制剂对PLP139-151诱导的小鼠淋巴结细胞及脾细胞CD3、CD4、CD8及趋化因子受体CCR5的表达的影响,并通过神经功能评分观察复方黄芩甙制剂治疗EAE的有效性。结果:复方黄芩甙制剂治疗后,小鼠淋巴结细胞和脾细胞CD3、CD8阳性细胞百分比升高;而CD4、CCR5和CD4/CD8百分比下降,和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复方黄芩甙制剂治疗组和强的松治疗组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复方黄芩甙制剂能够有效改善EAE小鼠神经功能评分(P<0.01)。结论:复方黄芩甙制剂可有效降低炎性细胞CD4阳性细胞数和CD4/CD8比例,下调CCR5的表达,为复方黄芩甙制剂用于临床多发性硬化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CD3 CD4 CD8 CCR5 流式细胞 复方黄芩甙制剂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百部止咳冲剂中的黄芩苷含量 被引量:3
2
作者 蓝鸣生 邓日建 蒋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58-959,共2页
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百部止咳冲剂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流动为甲醇-水-乙腈(47:53:0.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8nm;柱温(40.0±2)℃。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在0.25~1.25... 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百部止咳冲剂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流动为甲醇-水-乙腈(47:53:0.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8nm;柱温(40.0±2)℃。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在0.25~1.25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262×10^6X+1.956×10^5,r=0.9998(n=5),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0.7%(n=5)。结论 该检测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百部止咳冲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百部止咳冲剂 黄芩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黄芩苷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金艳 吴诗惠 罗明霞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75-80,共6页
目的:优化黄芩苷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处方工艺。方法:采用改进的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黄芩苷PLGA纳米粒,以纳米粒的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及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优化法考察聚乙烯醇(PVA)... 目的:优化黄芩苷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处方工艺。方法:采用改进的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黄芩苷PLGA纳米粒,以纳米粒的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及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优化法考察聚乙烯醇(PVA)浓度与PLGA浓度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效应面法优选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同时采用扫描电镜和粒度分布仪观察纳米粒的表面形态和粒径分布。结果:从复相关系数上看,各指标二项式拟合方程均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根据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得纳米粒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圆整,平均粒径为(186.23±2.98)nm,包封率为(68.23±1.93)%,载药量为(8.44±0.58)%。结论:优化的黄芩苷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可以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纳米粒 星点设计 效应面法
下载PDF
RP-HPLC测定复方参芩洗剂中黄芩苷的含量
4
作者 周利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年第11期27-28,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参芩洗剂中黄芩苷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sil 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250:250:0.2),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芩苷的线性范围为8.32~104.00μg/ml(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参芩洗剂中黄芩苷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sil 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250:250:0.2),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芩苷的线性范围为8.32~104.00μg/ml(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3%;日内、日间RSD为1.44%、2.05%。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参芩洗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参芩洗剂 黄芩苷 RP-HPLC
下载PDF
纯钛表面负载聚多巴胺-黄芩苷复合涂层的制备及生物学评价
5
作者 陈宇航 蔡佳诚 +4 位作者 曹志龙 林鹭君 李伶俐 杨凯 李潇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782-787,共6页
目的研究纯钛表面负载聚多巴胺-黄芩苷复合涂层的理化性能和对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共沉积法在纯钛表面负载聚多巴胺-黄芩苷复合涂层。将钛片分为纯钛组、黄芩苷组、聚多巴胺组及聚多巴胺-黄芩苷组(实验组)。分析各组钛片表... 目的研究纯钛表面负载聚多巴胺-黄芩苷复合涂层的理化性能和对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共沉积法在纯钛表面负载聚多巴胺-黄芩苷复合涂层。将钛片分为纯钛组、黄芩苷组、聚多巴胺组及聚多巴胺-黄芩苷组(实验组)。分析各组钛片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在各组钛片表面接种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初步探究聚多巴胺-黄芩苷复合涂层对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通过共沉积法在纯钛表面负载聚多巴胺-黄芩苷复合涂层,亲水性增强,细胞增殖粘附良好;培养7 d、14 d时实验组碱性磷酸酶(AL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共沉积法在纯钛表面制备的聚多巴胺-黄芩苷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初步证明其能促进BMSCs的成骨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钛 聚多巴胺 黄芩苷 共沉积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叶酸修饰的斑蝥素/黄芩苷共载脂质体处方工艺优化及其评价
6
作者 黄莉 夏新华 +4 位作者 杨磊 金凯 肖望重 戴冰 蔡嘉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67-3279,共13页
目的筛选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叶酸(DSPE-PEG 2000 folate,DSPE-PEG2k-FA)修饰的斑蝥素/黄芩苷共载脂质体(DSPE-PEG2k-FA-cantharidin&baicalin-lipsomes,FA-Can&Bai-Lips)的处方工艺并对其进行表征及评价。方... 目的筛选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叶酸(DSPE-PEG 2000 folate,DSPE-PEG2k-FA)修饰的斑蝥素/黄芩苷共载脂质体(DSPE-PEG2k-FA-cantharidin&baicalin-lipsomes,FA-Can&Bai-Lips)的处方工艺并对其进行表征及评价。方法由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FA-Can&Bai-Lips,以药脂比、胆脂比、水化温度及水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两药包封率、粒径、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和ζ电位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BoxBehnken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BBD-RSM)优化其处方工艺。采用电位粒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别测定其粒径、ζ电位及形态。通过溶血性实验、细胞摄取实验、CCK-8法实验及活体成像等方法进行安全性、靶向性评价。结果FA-Can&Bai-Lips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药脂比1∶11、胆脂比1∶6、DSPE-PEG2k-FA用量为10%、溶剂为50 mL、旋转蒸发及水化温度为55℃、水化介质为pH 6.8 PBS缓冲液、水化体积为10 mL、水化时间为94 min,超声时间为8 min。经BBD-RSM优化制得的FA-Can&Bai-Lips形态规整,为类球形粒子,稳定性及安全性好,斑蝥素与黄芩苷的包封率分别为(90.19±0.67)%、(81.24±0.72)%,粒径为(172.47±4.83)nm,PDI为0.268±0.018,ζ电位为(−1.07±0.07)mV。体外评价结果表明,FA-Can&Bai-Lips能有效抑制HepG2细胞增殖,具良好的肝肿瘤靶向性。结论FA-Can&Bai-Lips具有增效减毒作用,能高效靶向肿瘤组织,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抗肝肿瘤纳米递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素 黄芩苷 共载脂质体 抗肝癌 叶酸 薄膜分散超声法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 溶血 细胞摄取 活体成像 靶向
原文传递
组成及比例和制备工艺对欧前胡素-黄芩苷/葛根素共无定形系统形成和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7
作者 童雨 曾慧玲 +4 位作者 蒋且英 赵国巍 欧阳琪 姜晟 廖正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6997-7006,共10页
目的研究组成、比例及制备工艺对欧前胡素-黄芩苷/葛根素共无定形系统(imperatorin-baicalin/puerarincoamorphous system,Imp-Bai/Pue@CAS)形成和储存物理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方法对... 目的研究组成、比例及制备工艺对欧前胡素-黄芩苷/葛根素共无定形系统(imperatorin-baicalin/puerarincoamorphous system,Imp-Bai/Pue@CAS)形成和储存物理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方法对喷雾干燥法、旋转蒸发法和低温研磨法3种制备方法制备的不同比例的欧前胡素-黄芩苷样品和欧前胡素-葛根素样品进行物态表征;对室温,40℃及40℃、75%相对湿度3种储存条件下的CAS样品[Imp-Bai@CAS(1∶8、1∶10、1∶12)和Imp-Pue@CAS(1∶2、1∶3)]物态的动态变化进行物态表征;结合涂膜法和3种制备方法(喷雾干燥法、旋转蒸发法和低温研磨法)研究欧前胡素、黄芩苷和葛根素3种成分结晶趋势。结果当欧前胡素和黄芩苷/葛根素组合时,物质的量比分别达到1∶8和1∶2,或更高比例的黄芩苷/葛根素、喷雾干燥条件下可形成共无定形系统(CAS),而旋转蒸发法和低温研磨法条件下未能形成CAS;欧前胡素-葛根素共无定形系统(Imp-Pue@CAS)的储存稳定性和葛根素比例呈正相关,而欧前胡素-黄芩苷1∶8共无定形系统[Imp-Bai@CAS(1∶8)]储存稳定性最佳;3种成分的结晶趋势为欧前胡素>黄芩苷>葛根素。结论2种成分组合形成CAS时,结晶更慢的成分比例高有利于CAS的形成;喷雾干燥工艺更易制成Imp-Bai/Pue@CAS;合适的比例有利于维持CAS的储存物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前胡素 黄芩苷 葛根素 组成 比例 制备工艺 共无定形系统 物理稳定性 喷雾干燥法 旋转蒸发法 低温研磨法 结晶
原文传递
大黄䗪虫丸U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60)Co-γ辐照灭菌对指纹图谱的影响
8
作者 王二兵 郑茜 曲婷丽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6-483,共8页
目的:建立大黄䗪虫丸UPLC指纹图谱,通过研究不同剂量^(60)Co射线辐照前后UPLC指纹图谱的变化,评价^(60)Co射线灭菌对大黄䗪虫丸指纹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乙腈-0.2%甲酸... 目的:建立大黄䗪虫丸UPLC指纹图谱,通过研究不同剂量^(60)Co射线辐照前后UPLC指纹图谱的变化,评价^(60)Co射线灭菌对大黄䗪虫丸指纹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乙腈-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35℃,切换检测波长。采用辐照剂量分别为0、3、5、7、9 KGy对大黄䗪虫丸进行辐照灭菌,采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区分不同来源的大黄䗪虫丸,并分析^(60)Co不同辐照剂量对大黄䗪虫丸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经过方法学考察及14份样品的测定,建立了大黄䗪虫丸UPLC指纹图谱,共确认了26个共有峰,不同来源的大黄䗪虫丸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723~0.990,9种化学成分是引起大黄䗪虫丸样品差异性的主要成分;^(60)Co辐照灭菌的辐照剂量大时,会影响大黄䗪虫丸中8个化学成分。结论:建立的UPLC指纹图谱方法准确可靠、具有良好的重复性,能区分不同来源的大黄䗪虫丸,且可分析^(60)Co辐照灭菌对大黄䗪虫丸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䗪虫丸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60)Co辐照 黄芩苷
原文传递
基于共无定形技术葛根素改善黄芩苷物理稳定性和溶出度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曾慧玲 蒋且英 +4 位作者 赵国巍 梁新丽 刘欢 欧阳料淇 廖正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6423-6430,共8页
目的制备葛根素-黄芩苷共无定形(puerarin-baicalin co-amorphous,Pue-Bai-CA)混合物系统,考察葛根素对无定形黄芩苷物理稳定性及其溶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葛根素、黄芩苷、Pue-Bai-CA系统,采用偏振光显微镜(polari... 目的制备葛根素-黄芩苷共无定形(puerarin-baicalin co-amorphous,Pue-Bai-CA)混合物系统,考察葛根素对无定形黄芩苷物理稳定性及其溶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葛根素、黄芩苷、Pue-Bai-CA系统,采用偏振光显微镜(polarizing microscope,PLM)、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X射线单晶衍射法(X 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等表征其固态特征;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溶出度测定法测定黄芩苷的溶出度;用相溶解度法研究葛根素对黄芩苷溶出度的影响;同时测定其吸湿性和储存稳定性。结果喷雾干燥法能成功制备葛根素、黄芩苷无定形样品和Pue-Bai-CA样品,共无定形系统中2者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Pue-Bai-CA系统中黄芩苷的溶出优于晶体混合物,晶体混合物优于黄芩苷无定形;相溶解度结果显示,黄芩苷与葛根素形成了1∶1 A_(L)型络合物;Pue-Bai-CA系统的物理稳定性优于黄芩苷无定形。结论Pue-Bai-CA系统可提高黄芩苷无定形的物理稳定性和溶出度,其机制与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T_(g))、2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及形成络合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葛根素 共无定形系统 溶出 络合 稳定性 相溶解度法 吸湿性 喷雾干燥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