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冬季风爆发前西伯利亚高压的演变
被引量:
16
1
作者
谢安
卢莹
陈受钧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677-685,共9页
本义是一次个例的诊断分析,应用FGGE-Ⅲ_b资料分析了1979年11月12—17日的东亚寒潮过程,着重讨论冷空气爆发前,位于两伯利亚的冷堆的增强过程,运用准拉格朗日坐标系的热量方程和涡度方程诊断了500hPa冷中心的温度变化和地面冷高压上空...
本义是一次个例的诊断分析,应用FGGE-Ⅲ_b资料分析了1979年11月12—17日的东亚寒潮过程,着重讨论冷空气爆发前,位于两伯利亚的冷堆的增强过程,运用准拉格朗日坐标系的热量方程和涡度方程诊断了500hPa冷中心的温度变化和地面冷高压上空涡度演变的物理过程,分析结果说明,冷堆的增强与高空槽后急流中心前方出口附近的侧向环流有密切关系,开始时500hPa冷中心就位于此侧向环流的上升支附近,绝热冷却是冷堆加强的主要因子,即动力因子是主要的,冷高压上空的涡度变化与相对的涡度平流关系密切,它也与高空急流的相对位置有关,在地面高压加强的后期,散度项和平流项对于温度变化的贡献相反,但它们的垂直分布都有利于下沉运动加剧.因此,在分析预报中要密切注意忽流的动态. 本文的分析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冷空气增强的物理机制,也为寒潮过程的分析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
风
爆发
高压
演变
西伯利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次东北冷涡MCS边界层特征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
14
2
作者
张立祥
李泽椿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5-82,共8页
边界层是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动力和水汽的主要来源。针对东北冷涡中MCS的边界层特征及边界层对MCS的触发和维持机理,应用MM5模式耦合Noar陆面模式对2004年7月5日发生在辽宁中西部的强对流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MCS不同发展阶...
边界层是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动力和水汽的主要来源。针对东北冷涡中MCS的边界层特征及边界层对MCS的触发和维持机理,应用MM5模式耦合Noar陆面模式对2004年7月5日发生在辽宁中西部的强对流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MCS不同发展阶段边界层三维气流结构、边界层冷丘、边界层层结结构及其在MCS触发和维持中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次MCS在边界层有3股明显的气流汇合于雷暴区,1股是来源于东北部长白山稳定气团的东北气流,1股是西北部的西北下沉气流,1股是西南气流,浅薄的东北部底层冷空气有利于西南气流的上升,形成对流。MCS初期边界层低层的辐合强于边界层高层辐合,边界层气流旋转作用较弱,边界层辐合线是对流触发的重要因素之一。MCS边界层上层的中尺度辐合涡旋主要由环境场辐合,边界层摩擦抽吸形成,是对流重要的能量、水汽输送系统,它伴随着强对流的发展而出现,同时对对流的维持、发展有重要的反馈作用,是边界层与自由大气进行交换的重要系统,是对流系统维持的入流的主要入口。MCS边界层冷丘内部为潜在稳定层结,特别在近地面层形成了非常稳定的层结,其温湿层结及气流结构改变了边界层入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S
边界层
温湿结构
冷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台湾东北海域夏季冷穹及上升流的数值模拟
3
作者
刘晓辉
连涛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0,共10页
夏季,黑潮在台湾东北向东海陆架的入侵表现为黑潮次表层水的强烈涌升,并在陆架上形成明显的冷穹。本研究利用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模式,模拟了夏季黑潮入侵所形成的冷穹及上升流的三维结构,并讨论了上升流形成的动力机...
夏季,黑潮在台湾东北向东海陆架的入侵表现为黑潮次表层水的强烈涌升,并在陆架上形成明显的冷穹。本研究利用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模式,模拟了夏季黑潮入侵所形成的冷穹及上升流的三维结构,并讨论了上升流形成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冷穹中心在50m以上的深度位于25.5°N,122.5°E附近,最大降温5℃以上;在50m以下的深度,冷穹的中心位于台湾岛北缘。表层黑潮在台湾北缘不存在明显入侵,在陆坡东向转向附近则以气旋式环流入侵至陆架以上。此外,上升流主要位于陆坡坡度最大的区域,且黑潮次表层水的涌升存在两个较为明显的路径,分别位于台湾岛以北的100m与200m等深线之间以及东向转向的陆坡区域。在上层,平流作用是上升流产生的主要机制;而在近底层,平流作用与底摩擦都对上升流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潮入侵
冷穹
上升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圆仓机械通风系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苏立新
徐杰
陈志刚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04年第5期16-17,23,共3页
主要探讨了生产应用中机械通风对浅圆仓进行降温的效果,试验证明在北方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机械通风降温是切实可行的,尤其是在冬季利用自然冷源通风降温大大地降低了通风成本。
关键词
浅圆仓
机械通风系统
降温效果
粮食储备
自然冷源
平均温度
温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次寒潮过程中冷堆增强的动力原因分析
被引量:
6
5
作者
张弛
沈新勇
+2 位作者
张玲
郭春燕
李小凡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94-402,共9页
利用ECMWF的0.75°×0.75°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2月14日的寒潮冷堆增强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寒潮冷堆增强过程中等熵面位涡守恒,315 K等熵面上寒潮冷堆表现为6 PVU的高位涡中心,垂直方向上寒潮冷堆区域高位涡下传到低层...
利用ECMWF的0.75°×0.75°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2月14日的寒潮冷堆增强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寒潮冷堆增强过程中等熵面位涡守恒,315 K等熵面上寒潮冷堆表现为6 PVU的高位涡中心,垂直方向上寒潮冷堆区域高位涡下传到低层形成高位涡柱,冷堆的运动对应高位涡柱的运动。分析500 hPa寒潮冷堆变化发现,寒潮冷堆中存在上升运动使空气绝热冷却,导致寒潮冷堆的增强。从动力学角度分析冷堆空气抬升冷却的原因,寒潮冷堆主要位于两支高空急流核的左前方,受到两支高空急流次级环流上升支的共同影响,上升运动导致的绝热冷却使寒潮冷堆增强。此外在冷堆移动过程中,由于冷堆与低压中心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冷堆温度最低处绝对涡度增加,根据位涡守恒原理,气柱拉伸,冷堆的冷空气变得更加深厚,寒潮冷堆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冷堆
位涡守恒
高空急流
绝热冷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头部燃烧室流场PIV试验测量
被引量:
4
6
作者
张亿力
罗谦
+3 位作者
马柱
刘云鹏
颜应文
胡好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4-493,共10页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内流场结构直接影响燃油雾化、油气掺混以及燃烧性能,本文采用粒子图像速度仪(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对某单头部基准燃烧室内的冷态流场和燃烧流场分别进行了试验测量。在冷态流场试验中,研究了进口空气流量...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内流场结构直接影响燃油雾化、油气掺混以及燃烧性能,本文采用粒子图像速度仪(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对某单头部基准燃烧室内的冷态流场和燃烧流场分别进行了试验测量。在冷态流场试验中,研究了进口空气流量变化对燃烧室内的流场结构、回流区尺寸大小变化的影响规律;而燃烧流场试验测量分别研究了进口空气流量和油气比变化对燃烧流场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由于下壁面中间主燃孔进气射流的强烈影响与挤压,导致旋流器出口处横向截面上的旋转气流不是一个完整的旋流气流;燃烧流场与冷态流场相比,其流场结构基本相似,但中心回流区宽度稍变瘦,随着油气比的增大,中心回流区逐渐变瘦,宽度变窄;随着油气比的增加,轴向速度逐渐变大、回流负速度变大;燃烧流场测量中,在燃烧室头部较好地捕捉到喷嘴喷出的油雾锥上油珠的速度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头部燃烧室
冷态流场
燃烧流场
PIV
空气流量
油气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严寒地区某商业综合体空调与供暖系统设计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军
刘晓燕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21年第3期97-100,共4页
本文针对严寒地区某商业综合体项目的特点,介绍其空调与供暖系统设计,分别从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供暖系统、防冻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详细描述了中庭风量平衡的计算过程与控制方式,并提出了穹顶排风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
商业综合体
严寒地区
防冻
风量平衡
穹顶排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弦支穹顶预应力钢结构体系索与拉杆延性性能设计研究
被引量:
4
8
作者
葛家琪
王树
+3 位作者
张国军
叶建国
张庆亮
王明珠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57,共6页
预应力大跨度钢结构体系的大变形倒塌失稳极限状态是结构安全的控制因素,其基本构件索与拉杆的延性性能分析研究对结构体系的安全设计至关重要。索与拉杆分别经过冷作硬化处理和调质热处理后,构件强度大幅度提高,而延性性能大幅降低。...
预应力大跨度钢结构体系的大变形倒塌失稳极限状态是结构安全的控制因素,其基本构件索与拉杆的延性性能分析研究对结构体系的安全设计至关重要。索与拉杆分别经过冷作硬化处理和调质热处理后,构件强度大幅度提高,而延性性能大幅降低。本文以2008奥运会羽毛球馆弦支穹顶结构工程为实例,在罕遇地震作用以及体系静力失稳极限状态下,对环索及径向拉杆的应力、变形性能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得出弦支穹顶结构"体系大变形,索杆小应变"的力学性能规律,证明了延性性能相对较差的索杆构件应用于弦支穹顶结构体系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弦支穹顶结构
索
拉杆
冷作硬化
伸长率
延性性能
原文传递
题名
冬季风爆发前西伯利亚高压的演变
被引量:
16
1
作者
谢安
卢莹
陈受钧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出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677-68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为4880218)
国家气象局"季风"项目联合资助
文摘
本义是一次个例的诊断分析,应用FGGE-Ⅲ_b资料分析了1979年11月12—17日的东亚寒潮过程,着重讨论冷空气爆发前,位于两伯利亚的冷堆的增强过程,运用准拉格朗日坐标系的热量方程和涡度方程诊断了500hPa冷中心的温度变化和地面冷高压上空涡度演变的物理过程,分析结果说明,冷堆的增强与高空槽后急流中心前方出口附近的侧向环流有密切关系,开始时500hPa冷中心就位于此侧向环流的上升支附近,绝热冷却是冷堆加强的主要因子,即动力因子是主要的,冷高压上空的涡度变化与相对的涡度平流关系密切,它也与高空急流的相对位置有关,在地面高压加强的后期,散度项和平流项对于温度变化的贡献相反,但它们的垂直分布都有利于下沉运动加剧.因此,在分析预报中要密切注意忽流的动态. 本文的分析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冷空气增强的物理机制,也为寒潮过程的分析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冬季
风
爆发
高压
演变
西伯利亚
Keywords
Siberian high
cold dome
Transferse circulation
Adiabatic cooling.
分类号
P424.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次东北冷涡MCS边界层特征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
14
2
作者
张立祥
李泽椿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辽宁省气象局
国家气象中心
出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5-8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5020)
文摘
边界层是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动力和水汽的主要来源。针对东北冷涡中MCS的边界层特征及边界层对MCS的触发和维持机理,应用MM5模式耦合Noar陆面模式对2004年7月5日发生在辽宁中西部的强对流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MCS不同发展阶段边界层三维气流结构、边界层冷丘、边界层层结结构及其在MCS触发和维持中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次MCS在边界层有3股明显的气流汇合于雷暴区,1股是来源于东北部长白山稳定气团的东北气流,1股是西北部的西北下沉气流,1股是西南气流,浅薄的东北部底层冷空气有利于西南气流的上升,形成对流。MCS初期边界层低层的辐合强于边界层高层辐合,边界层气流旋转作用较弱,边界层辐合线是对流触发的重要因素之一。MCS边界层上层的中尺度辐合涡旋主要由环境场辐合,边界层摩擦抽吸形成,是对流重要的能量、水汽输送系统,它伴随着强对流的发展而出现,同时对对流的维持、发展有重要的反馈作用,是边界层与自由大气进行交换的重要系统,是对流系统维持的入流的主要入口。MCS边界层冷丘内部为潜在稳定层结,特别在近地面层形成了非常稳定的层结,其温湿层结及气流结构改变了边界层入流。
关键词
MCS
边界层
温湿结构
冷丘
Keywords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 Boundary layer,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structure,
cold
air
dome
分类号
P458.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湾东北海域夏季冷穹及上升流的数值模拟
3
作者
刘晓辉
连涛
机构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出处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41106020
41321004
+1 种基金
41506025)
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项目资助(GASI-IPOVAI-06)
文摘
夏季,黑潮在台湾东北向东海陆架的入侵表现为黑潮次表层水的强烈涌升,并在陆架上形成明显的冷穹。本研究利用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模式,模拟了夏季黑潮入侵所形成的冷穹及上升流的三维结构,并讨论了上升流形成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冷穹中心在50m以上的深度位于25.5°N,122.5°E附近,最大降温5℃以上;在50m以下的深度,冷穹的中心位于台湾岛北缘。表层黑潮在台湾北缘不存在明显入侵,在陆坡东向转向附近则以气旋式环流入侵至陆架以上。此外,上升流主要位于陆坡坡度最大的区域,且黑潮次表层水的涌升存在两个较为明显的路径,分别位于台湾岛以北的100m与200m等深线之间以及东向转向的陆坡区域。在上层,平流作用是上升流产生的主要机制;而在近底层,平流作用与底摩擦都对上升流有贡献。
关键词
黑潮入侵
冷穹
上升流
Keywords
Kuroshio intrusion
cold dome
upwelling
分类号
P731.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圆仓机械通风系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苏立新
徐杰
陈志刚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鞍山第二粮库
出处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04年第5期16-17,23,共3页
文摘
主要探讨了生产应用中机械通风对浅圆仓进行降温的效果,试验证明在北方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机械通风降温是切实可行的,尤其是在冬季利用自然冷源通风降温大大地降低了通风成本。
关键词
浅圆仓
机械通风系统
降温效果
粮食储备
自然冷源
平均温度
温差
Keywords
squat silo (
dome
)
mechanical ventilation
natural
cold
source
average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分类号
S379.3 [农业科学—农产品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次寒潮过程中冷堆增强的动力原因分析
被引量:
6
5
作者
张弛
沈新勇
张玲
郭春燕
李小凡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内蒙古气象服务中心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94-40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90471,41530427,41975054,41930967,41775040)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100304)。
文摘
利用ECMWF的0.75°×0.75°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2月14日的寒潮冷堆增强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寒潮冷堆增强过程中等熵面位涡守恒,315 K等熵面上寒潮冷堆表现为6 PVU的高位涡中心,垂直方向上寒潮冷堆区域高位涡下传到低层形成高位涡柱,冷堆的运动对应高位涡柱的运动。分析500 hPa寒潮冷堆变化发现,寒潮冷堆中存在上升运动使空气绝热冷却,导致寒潮冷堆的增强。从动力学角度分析冷堆空气抬升冷却的原因,寒潮冷堆主要位于两支高空急流核的左前方,受到两支高空急流次级环流上升支的共同影响,上升运动导致的绝热冷却使寒潮冷堆增强。此外在冷堆移动过程中,由于冷堆与低压中心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冷堆温度最低处绝对涡度增加,根据位涡守恒原理,气柱拉伸,冷堆的冷空气变得更加深厚,寒潮冷堆增强。
关键词
寒潮
冷堆
位涡守恒
高空急流
绝热冷却
Keywords
cold
wave
cold dome
conservation of potential vorticity
upper jet stream
adiabatic cooling
分类号
P45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头部燃烧室流场PIV试验测量
被引量:
4
6
作者
张亿力
罗谦
马柱
刘云鹏
颜应文
胡好生
机构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出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4-49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6097)资助项目
文摘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内流场结构直接影响燃油雾化、油气掺混以及燃烧性能,本文采用粒子图像速度仪(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对某单头部基准燃烧室内的冷态流场和燃烧流场分别进行了试验测量。在冷态流场试验中,研究了进口空气流量变化对燃烧室内的流场结构、回流区尺寸大小变化的影响规律;而燃烧流场试验测量分别研究了进口空气流量和油气比变化对燃烧流场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由于下壁面中间主燃孔进气射流的强烈影响与挤压,导致旋流器出口处横向截面上的旋转气流不是一个完整的旋流气流;燃烧流场与冷态流场相比,其流场结构基本相似,但中心回流区宽度稍变瘦,随着油气比的增大,中心回流区逐渐变瘦,宽度变窄;随着油气比的增加,轴向速度逐渐变大、回流负速度变大;燃烧流场测量中,在燃烧室头部较好地捕捉到喷嘴喷出的油雾锥上油珠的速度大小。
关键词
单头部燃烧室
冷态流场
燃烧流场
PIV
空气流量
油气比
Keywords
single-
dome
combustor
cold
flow field
combustion flow fiel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air flow
fuel-air ratio
分类号
V231.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严寒地区某商业综合体空调与供暖系统设计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军
刘晓燕
机构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出处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21年第3期97-100,共4页
文摘
本文针对严寒地区某商业综合体项目的特点,介绍其空调与供暖系统设计,分别从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供暖系统、防冻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详细描述了中庭风量平衡的计算过程与控制方式,并提出了穹顶排风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
商业综合体
严寒地区
防冻
风量平衡
穹顶排风
Keywords
commercial complex
severe
cold
area
antifreeze
air volume balance
dome
exhaust
分类号
TU8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TU247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弦支穹顶预应力钢结构体系索与拉杆延性性能设计研究
被引量:
4
8
作者
葛家琪
王树
张国军
叶建国
张庆亮
王明珠
机构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工业大学
出处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5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8012)
北京市科委科技奥运专项资助项目(Z0005191040111)
+1 种基金
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预应力大跨度钢结构体系的大变形倒塌失稳极限状态是结构安全的控制因素,其基本构件索与拉杆的延性性能分析研究对结构体系的安全设计至关重要。索与拉杆分别经过冷作硬化处理和调质热处理后,构件强度大幅度提高,而延性性能大幅降低。本文以2008奥运会羽毛球馆弦支穹顶结构工程为实例,在罕遇地震作用以及体系静力失稳极限状态下,对环索及径向拉杆的应力、变形性能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得出弦支穹顶结构"体系大变形,索杆小应变"的力学性能规律,证明了延性性能相对较差的索杆构件应用于弦支穹顶结构体系的安全性。
关键词
弦支穹顶结构
索
拉杆
冷作硬化
伸长率
延性性能
Keywords
suspend-
dome
cable
tensioned bar
cold
-work hardening
extensibility
ductile ability
分类号
TU393.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39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冬季风爆发前西伯利亚高压的演变
谢安
卢莹
陈受钧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2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次东北冷涡MCS边界层特征数值模拟分析
张立祥
李泽椿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台湾东北海域夏季冷穹及上升流的数值模拟
刘晓辉
连涛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浅圆仓机械通风系统的应用研究
苏立新
徐杰
陈志刚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一次寒潮过程中冷堆增强的动力原因分析
张弛
沈新勇
张玲
郭春燕
李小凡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单头部燃烧室流场PIV试验测量
张亿力
罗谦
马柱
刘云鹏
颜应文
胡好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严寒地区某商业综合体空调与供暖系统设计
李军
刘晓燕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弦支穹顶预应力钢结构体系索与拉杆延性性能设计研究
葛家琪
王树
张国军
叶建国
张庆亮
王明珠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