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纳木错湖夏季典型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21
1
作者
吕雅琼
马耀明
+1 位作者
李茂善
杨显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3-740,共8页
为了进一步检验分析纳木错湖对当地地方性环流、湖气能量交换及大气边界层的影响,在本文中使用美国NCAR新版MM5V3.7非静力中尺度模式,设计了有湖面、3/4湖面、1/2湖面及无湖四组试验,以NCEP再分析资料做初、边值条件,做了48 h三重嵌套...
为了进一步检验分析纳木错湖对当地地方性环流、湖气能量交换及大气边界层的影响,在本文中使用美国NCAR新版MM5V3.7非静力中尺度模式,设计了有湖面、3/4湖面、1/2湖面及无湖四组试验,以NCEP再分析资料做初、边值条件,做了48 h三重嵌套模拟试验,对比中国科学院"纳木错圈层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站实测资料,说明该模式模拟性能良好。白天在纳木错湖风与念青唐古拉山北坡谷风共同作用下,在念青唐古拉山脊处汇合,形成一强水平切变及辐合上升运动,造成了该地夏季白天复杂多变的天气;夜间由于南岸湖风与山风叠加,使得整个区域为强大南风气流控制,这也补给了水汽和热量,也为白天不稳定运动提供了能量。对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模拟结果表明:由于白天(夜晚)纳木错湖的存在有很好的降温(保温)作用,该湖表现出了明显的冷(暖)湖效应;纳木错湖对感热和潜热的影响有很强的日变化,白天湖面感热、潜热均小于周围陆地,夜间湖面有强潜热通量;纳木错湖使得白天湖区边界层顶低,陆区边界层顶高,夜间相反。这样的地方性环流和大气边界层特征的配合,是该地中小尺度天气剧烈变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木错湖
冷湖效应
湖陆风
山谷风
嵌套数值模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夏季青海湖局地环流及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28
2
作者
吕雅琼
杨显玉
马耀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6-692,共7页
使用美国NCAR新版MM5V3.6非静力模式,采用两重嵌套方法,模拟了青海湖区域的局地环流及大气边界层特征,并且与无湖试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白天由于青海湖的存在有很好的降温作用,夜晚则有保温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冷(暖)湖效应;青海湖对...
使用美国NCAR新版MM5V3.6非静力模式,采用两重嵌套方法,模拟了青海湖区域的局地环流及大气边界层特征,并且与无湖试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白天由于青海湖的存在有很好的降温作用,夜晚则有保温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冷(暖)湖效应;青海湖对感热和潜热的影响有很强的日变化,白天湖面感热、潜热都小,夜间情况相反,这使得白天青海湖是冷干岛,夜间是暖湿岛;青海湖使得白天湖面边界层顶低,陆面边界层顶高,夜间相反。这样的边界层顶高度和温度、地面能量通量相配合,形成了一个很好的保护机制,对青海湖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的维持有正效应;青海湖使得湖面上空大气下沉,陆面上空大气上升,从而产生了湖面上空大气冷干,陆面上空大气暖湿的边界层特征;青海湖边缘的陆面形成的较大的湿气柱围绕着湖面,起到了保护湖面的作用;青海湖低空白天有明显的湖面向四周的辐散气流,而夜间则为从北偏东方向来的陆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冷湖效应
湖陆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鄱阳湖地区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16
3
作者
杨罡
刘树华
+1 位作者
朱蓉
周荣卫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96-908,共13页
采用WRFV2.2中尺度数值模式对鄱阳湖地区200 km×200 km范围内,2009年11月5日00:00至2009年11月6日12:00不同高度的气象要素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水平分辨率为1km的鄱阳湖地区大气边界层风、温、湿度场和廓线分布的大气边界层物理...
采用WRFV2.2中尺度数值模式对鄱阳湖地区200 km×200 km范围内,2009年11月5日00:00至2009年11月6日12:00不同高度的气象要素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水平分辨率为1km的鄱阳湖地区大气边界层风、温、湿度场和廓线分布的大气边界层物理特征.模拟结果发现:(1)白天鄱阳湖面上空存在着冷岛效应并伴随湖风,而夜间湖面上空存在着热岛效应并伴随陆风,湖面与陆地之间最大温差可达6℃;(2)地形以及下垫面类型对鄱阳湖区风场的分布具有很大影响,夜间存在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低空辐合带,白天逐渐消失;(3)受风场和地形作用湖面上空的湿度分布也不均匀,白天湿度层厚度低而夜晚湿度层厚度高,湖中心右侧湿度值大于左侧湿度值.模拟结果能较好地反映鄱阳湖的大气边界层物理特征,有助于了解鄱阳湖地区区域气候的特点,以及由于地形、地理环境、地表特征所形成的不同高度上的风、温、湿的分布规律和大气边界层物理特征,为鄱阳湖地区局地天气预报、风能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中尺度模式
鄱阳湖地区
湖陆风
冷岛效应
风能资源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扎陵湖和鄂陵湖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18
4
作者
杨显玉
文军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27-934,共8页
利用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和MRC/ASTER发展的中尺度数值模式RAMS(Regional Atmos-pheric Modeling System),设计了有、无湖对比模拟试验,以NCEP再分析资料作为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进行了120h的三重嵌套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模式的模拟性...
利用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和MRC/ASTER发展的中尺度数值模式RAMS(Regional Atmos-pheric Modeling System),设计了有、无湖对比模拟试验,以NCEP再分析资料作为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进行了120h的三重嵌套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模式的模拟性能良好。模拟的大气边界层特征显示,由于扎陵湖、鄂陵湖的存在,白天(夜晚)具有很好的降温(保温)作用,并表现出明显的冷(暖)湖效应;在白天(夜晚)扎陵湖、鄂陵湖有明显的湖(陆)风效应;在两湖之间的陆地低层有辐合和风切变,且鄂陵湖西岸的湖风比扎陵湖东岸的强,削弱了扎陵湖东岸的湖风;扎陵湖、鄂陵湖使得白天湖区的边界层顶低,周边陆地区域的边界层顶高,夜间则相反;扎陵湖、鄂陵湖对感热和潜热的影响有很强的日变化,白天湖面的感热小于周围陆地,夜间湖面的潜热则大于周围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湖效应
湖陆风
嵌套数值模拟
扎陵湖和鄂陵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湖泊水面蒸发模拟的特殊性
被引量:
8
5
作者
马宁
王乃昂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41-1149,共9页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湖泊形成机理一直存在较大争论。其中,湖泊蒸发估算的不确定性可能是导致这一争论的重要原因。采用沙漠腹地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沙漠腹地湖泊蒸发估算所具有的特殊性,亦即沙漠腹地与外围的风速差异、腹地湖泊"...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湖泊形成机理一直存在较大争论。其中,湖泊蒸发估算的不确定性可能是导致这一争论的重要原因。采用沙漠腹地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沙漠腹地湖泊蒸发估算所具有的特殊性,亦即沙漠腹地与外围的风速差异、腹地湖泊"冷岛效应"和"盐度效应"。具体而言,腹地风速较外围风速小,可引起传统的彭曼模型估算的蒸发偏大,腹地湖泊的冷岛效应则使平流项在湖泊能量平衡过程中不可忽视,腹地湖泊的盐度效应使得其蒸发速率要小于淡水蒸发。因此,开展系统的定位观测是准确获取湖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泊蒸发的一个合理途径,并有助于揭示沙漠腹地湖泊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蒸发
冷岛效应
湖陆风
盐度效应
巴丹吉林沙漠
原文传递
题名
纳木错湖夏季典型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21
1
作者
吕雅琼
马耀明
李茂善
杨显玉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3-74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藏高原纳木错地区近地层能量交换及环流变化观测研究”(40675012)
国家基础发展规划项目“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对策”(2005CB422003)
“西藏高原能量水循环降雨共同观测研究”(40520140126)共同资助
文摘
为了进一步检验分析纳木错湖对当地地方性环流、湖气能量交换及大气边界层的影响,在本文中使用美国NCAR新版MM5V3.7非静力中尺度模式,设计了有湖面、3/4湖面、1/2湖面及无湖四组试验,以NCEP再分析资料做初、边值条件,做了48 h三重嵌套模拟试验,对比中国科学院"纳木错圈层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站实测资料,说明该模式模拟性能良好。白天在纳木错湖风与念青唐古拉山北坡谷风共同作用下,在念青唐古拉山脊处汇合,形成一强水平切变及辐合上升运动,造成了该地夏季白天复杂多变的天气;夜间由于南岸湖风与山风叠加,使得整个区域为强大南风气流控制,这也补给了水汽和热量,也为白天不稳定运动提供了能量。对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模拟结果表明:由于白天(夜晚)纳木错湖的存在有很好的降温(保温)作用,该湖表现出了明显的冷(暖)湖效应;纳木错湖对感热和潜热的影响有很强的日变化,白天湖面感热、潜热均小于周围陆地,夜间湖面有强潜热通量;纳木错湖使得白天湖区边界层顶低,陆区边界层顶高,夜间相反。这样的地方性环流和大气边界层特征的配合,是该地中小尺度天气剧烈变化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纳木错湖
冷湖效应
湖陆风
山谷风
嵌套数值模拟
Keywords
lake
Namco
cold
lake
effect
lake-land
breeze
Mountain-valley winds
Nested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P40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季青海湖局地环流及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28
2
作者
吕雅琼
杨显玉
马耀明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6-69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藏高原纳木错地区近地层能量交换及环流变化观测研究"项目(40675012)
"西藏高原能量水循环降雨共同观测研究"项目(40520140126)共同资助
文摘
使用美国NCAR新版MM5V3.6非静力模式,采用两重嵌套方法,模拟了青海湖区域的局地环流及大气边界层特征,并且与无湖试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白天由于青海湖的存在有很好的降温作用,夜晚则有保温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冷(暖)湖效应;青海湖对感热和潜热的影响有很强的日变化,白天湖面感热、潜热都小,夜间情况相反,这使得白天青海湖是冷干岛,夜间是暖湿岛;青海湖使得白天湖面边界层顶低,陆面边界层顶高,夜间相反。这样的边界层顶高度和温度、地面能量通量相配合,形成了一个很好的保护机制,对青海湖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的维持有正效应;青海湖使得湖面上空大气下沉,陆面上空大气上升,从而产生了湖面上空大气冷干,陆面上空大气暖湿的边界层特征;青海湖边缘的陆面形成的较大的湿气柱围绕着湖面,起到了保护湖面的作用;青海湖低空白天有明显的湖面向四周的辐散气流,而夜间则为从北偏东方向来的陆风。
关键词
青海湖
冷湖效应
湖陆风
Keywords
Qinghai
lake
cold lake effect: lake-land breeze
分类号
P40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鄱阳湖地区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16
3
作者
杨罡
刘树华
朱蓉
周荣卫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96-908,共13页
基金
全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专项资助
文摘
采用WRFV2.2中尺度数值模式对鄱阳湖地区200 km×200 km范围内,2009年11月5日00:00至2009年11月6日12:00不同高度的气象要素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水平分辨率为1km的鄱阳湖地区大气边界层风、温、湿度场和廓线分布的大气边界层物理特征.模拟结果发现:(1)白天鄱阳湖面上空存在着冷岛效应并伴随湖风,而夜间湖面上空存在着热岛效应并伴随陆风,湖面与陆地之间最大温差可达6℃;(2)地形以及下垫面类型对鄱阳湖区风场的分布具有很大影响,夜间存在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低空辐合带,白天逐渐消失;(3)受风场和地形作用湖面上空的湿度分布也不均匀,白天湿度层厚度低而夜晚湿度层厚度高,湖中心右侧湿度值大于左侧湿度值.模拟结果能较好地反映鄱阳湖的大气边界层物理特征,有助于了解鄱阳湖地区区域气候的特点,以及由于地形、地理环境、地表特征所形成的不同高度上的风、温、湿的分布规律和大气边界层物理特征,为鄱阳湖地区局地天气预报、风能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WRF中尺度模式
鄱阳湖地区
湖陆风
冷岛效应
风能资源
数值模拟
Keywords
WRFV2. 2
Poyang
lake
area
lake
land
breeze
cold
island
effect
Wind energyresources,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P401 [天文地球—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扎陵湖和鄂陵湖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18
4
作者
杨显玉
文军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院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27-93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130961)资助
文摘
利用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和MRC/ASTER发展的中尺度数值模式RAMS(Regional Atmos-pheric Modeling System),设计了有、无湖对比模拟试验,以NCEP再分析资料作为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进行了120h的三重嵌套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模式的模拟性能良好。模拟的大气边界层特征显示,由于扎陵湖、鄂陵湖的存在,白天(夜晚)具有很好的降温(保温)作用,并表现出明显的冷(暖)湖效应;在白天(夜晚)扎陵湖、鄂陵湖有明显的湖(陆)风效应;在两湖之间的陆地低层有辐合和风切变,且鄂陵湖西岸的湖风比扎陵湖东岸的强,削弱了扎陵湖东岸的湖风;扎陵湖、鄂陵湖使得白天湖区的边界层顶低,周边陆地区域的边界层顶高,夜间则相反;扎陵湖、鄂陵湖对感热和潜热的影响有很强的日变化,白天湖面的感热小于周围陆地,夜间湖面的潜热则大于周围陆地。
关键词
冷湖效应
湖陆风
嵌套数值模拟
扎陵湖和鄂陵湖
Keywords
cold
lake
effect
lake-land
breeze
Nested numerical simulation
lake
Gyaring andNgoring
分类号
P40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湖泊水面蒸发模拟的特殊性
被引量:
8
5
作者
马宁
王乃昂
机构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干旱区气候变化与水循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表过程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出处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41-114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14
41530745)
文摘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湖泊形成机理一直存在较大争论。其中,湖泊蒸发估算的不确定性可能是导致这一争论的重要原因。采用沙漠腹地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沙漠腹地湖泊蒸发估算所具有的特殊性,亦即沙漠腹地与外围的风速差异、腹地湖泊"冷岛效应"和"盐度效应"。具体而言,腹地风速较外围风速小,可引起传统的彭曼模型估算的蒸发偏大,腹地湖泊的冷岛效应则使平流项在湖泊能量平衡过程中不可忽视,腹地湖泊的盐度效应使得其蒸发速率要小于淡水蒸发。因此,开展系统的定位观测是准确获取湖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泊蒸发的一个合理途径,并有助于揭示沙漠腹地湖泊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湖泊蒸发
冷岛效应
湖陆风
盐度效应
巴丹吉林沙漠
Keywords
lake
evaporation
cold
-island
effect
lake-land
breeze
salinity
effect
Badain Jaran Desert
分类号
P333.1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纳木错湖夏季典型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
吕雅琼
马耀明
李茂善
杨显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夏季青海湖局地环流及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
吕雅琼
杨显玉
马耀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鄱阳湖地区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
杨罡
刘树华
朱蓉
周荣卫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扎陵湖和鄂陵湖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
杨显玉
文军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湖泊水面蒸发模拟的特殊性
马宁
王乃昂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
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