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FNA与InterTAN髓内钉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效果
1
作者 吴东发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2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联合拉力交锁髓内钉系统(InterTAN)髓内钉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7月-2022年11月收治的65例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联合拉力交锁髓内钉系统(InterTAN)髓内钉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7月-2022年11月收治的65例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传统组(n=32)采用PFNA治疗,试验组(n=33)采用InterTAN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骨代谢指标、骨密度变化情况、髋关节功能的改善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下地负重时间均短于传统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血清骨钙素(BGP)、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表达及股骨大粗隆与股骨颈密度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试验组高于传统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表达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各个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低于传统组的2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运用PFNA术能够改善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骨代谢水平及骨密度修复,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缩短各项治疗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联合拉力交锁髓内钉系统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患者中的效果对比
2
作者 董伟岭 乔丽娜 杨南南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患者的麻醉效果、认知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2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且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患者的麻醉效果、认知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2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且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统计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认知功能、应激反应相关指标、麻醉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痛觉阻滞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8.633、26.171、19.215,P<0.001);麻醉前,两组患者B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0min,观察组患者BI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90,P<0.001)。麻醉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24h、48h,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263、3.593、4.071,P<0.001)。麻醉前,两组患者后应激反应相关指标Cor、NE、BG、Ang-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h,两组患者应激反应相关指标Cor、NE、BG、Ang-Ⅱ水平均上升,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应激反应相关指标Cor、NE、BG、Ang-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953,P<0.001;t=4.741,P<0.001;t=2.649,P=0.010;t=6.247,P<0.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7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100,P=0.024)。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8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6.928,P=0.008)。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患者,可改善麻醉效果,降低术后认知功能异常及应激反应异常发生率,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老年股骨颈骨折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 麻醉效果 认知功能 应激反应
下载PDF
组合式防旋髓内针的研制及力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健民 华筑信 +2 位作者 胥少汀 李铁防 姜金卫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1-87,共7页
股骨干中下及下1/3部位的骨折使用传统的Kuntscher针无法控制骨折端旋转,而内锁髓针(Interlockingnail)又由于所需设备昂贵及手术困难等原因,使推广受到限制。为此我们设计了由内外针组合而成的组合式... 股骨干中下及下1/3部位的骨折使用传统的Kuntscher针无法控制骨折端旋转,而内锁髓针(Interlockingnail)又由于所需设备昂贵及手术困难等原因,使推广受到限制。为此我们设计了由内外针组合而成的组合式防旋髓内针。生物力学试验表明,该针有足够的强度承受骨折部位的弯矩和扭矩,并且外加扭矩在侧刃上均匀分布,避免了内锁针的应力集中现象。临床治疗46例股骨干中下及下部骨折,平均随访34.5个月,优良率达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锁式髓针 组合 防旋髓针 力学 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