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料贴壁式固体超燃冲压发动机推力性能研究
1
作者 张皓 黄萌 +3 位作者 邓恒 田小涛 颜密 贾胜锡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86,共8页
燃料贴壁式固体超燃冲压发动机具有比冲高、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但也伴随着发动机推力不稳定问题。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固体超燃推力零维模型。该模型避免了一维推力模型中数值奇异与数值刚性问题。基于此模型,开展了燃料质... 燃料贴壁式固体超燃冲压发动机具有比冲高、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但也伴随着发动机推力不稳定问题。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固体超燃推力零维模型。该模型避免了一维推力模型中数值奇异与数值刚性问题。基于此模型,开展了燃料质量流量与空气流量对固体超燃燃烧室推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燃料质量流量特性对推力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通过燃面退移速率与燃烧室构型的匹配,理论上可以构造出使推力变化幅度较小的发动机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 零维模型 燃烧室 推力
下载PDF
燃烧室长度对液态燃料旋转爆轰发动机性能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郑权 李宝星 +1 位作者 翁春生 白桥栋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764-2771,共8页
为了研究燃烧室长度对液态燃料旋转爆轰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在环形阵列式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上,以汽油/富氧空气为工质,详细分析了不同燃烧室长度下爆轰波传播模态、平均压力峰值和传播速度的变化特征。测量了发动机模型在不同燃烧室长度... 为了研究燃烧室长度对液态燃料旋转爆轰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在环形阵列式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上,以汽油/富氧空气为工质,详细分析了不同燃烧室长度下爆轰波传播模态、平均压力峰值和传播速度的变化特征。测量了发动机模型在不同燃烧室长度下的一维推力,分析了推力和燃料比冲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表明:出口背压为大气压时,空气流量为762.9g/s,氧气流量为182.4g/s,汽油流量为84.3g/s,当量比为0.82,燃烧室长度L=235mm工况下爆轰波为稳态双波对撞模态,平均压力峰值和传播速度分别为0.9MPa和1068m/s,爆轰波传播频率为2.223kHz。当L<235mm时爆轰波为非稳态双波对撞模态,平均压力峰值变化较小,传播速度随着燃烧室长度变短而降低。仅在L=135mm工况下,爆轰波传播速度略高于L=155mm工况点,推力和燃料比冲分别为579.5N和701.5s。当155mm≤L<235mm时推力和燃料比冲随燃烧室长度增加而缓慢增大,L=235mm时推力和燃料比冲分别为607.3N和735.1s,L>235mm时推力和燃料比冲变化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 液态燃料 双波对撞模态 燃烧室长度 推力 比冲
下载PDF
等直段直径对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陶欢 魏志军 +2 位作者 迟鸿伟 孙巍伟 王宁飞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4-892,共9页
为了研究燃烧室内等直段直径的尺寸对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性能及流场特性的影响,基于国外研究者完成的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实验数据,对不同等直段直径燃烧室工作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基于压力的二阶迎风差分数值方法,... 为了研究燃烧室内等直段直径的尺寸对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性能及流场特性的影响,基于国外研究者完成的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实验数据,对不同等直段直径燃烧室工作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基于压力的二阶迎风差分数值方法,物理模型为轴对称结构,燃烧模型采用有限速率/涡耗散模型(Finite-Rate/Eddy-Dissipation),湍流模型采用SST k-ω模型。PMMA燃料进口边界由用户自定义函数的方式给定,分析不同等直段直径下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流场特性及其性能变化。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随着等直段直径的增大,燃烧室可由壅塞状态转变为超声速流动状态,增大至某一数值(约为16.5mm)附近时,燃烧室出口可以达到完全膨胀状态。同时,燃烧室的燃烧效率逐渐增大,出口处燃烧效率由62.45%增大至72.74%。总压损失也逐渐增大,出口处最大值可达52%,而燃烧室推力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 数值模拟 流场特性 燃烧效率 总压损失 燃烧室推力
下载PDF
带TIB的涡扇发动机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程本林 唐豪 +1 位作者 徐夏 李校培 《航空发动机》 2010年第6期19-22,31,共5页
基于双轴混合排气涡扇发动机热力学模型,采用气动热力循环参数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带有涡轮通道内燃烧室(TIB)涡扇发动机设计点的热力性能,研究比较了TIB对发动机高度特性、速度特性以及转速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采用TIB方法,虽然... 基于双轴混合排气涡扇发动机热力学模型,采用气动热力循环参数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带有涡轮通道内燃烧室(TIB)涡扇发动机设计点的热力性能,研究比较了TIB对发动机高度特性、速度特性以及转速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采用TIB方法,虽然耗油率(TSFC)有一定增大,但发动机单位推力(ST)明显增大,发动机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风扇发动机 涡轮通道内燃烧室 超紧凑燃烧 单位推力 耗油率
下载PDF
外涵装有脉冲爆震加力燃烧室的涡扇发动机热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文娟 范玮 +2 位作者 邱华 秦红强 严传俊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0-244,共5页
在传统涡扇发动机外涵安装12个内径68 mm的脉冲爆震燃烧室(PDCs)作为加力燃烧室,排气方式有2种,即分别排气和混合排气,建立了相应的热力性能分析模型,应用所建立的模型,计算了不同飞行状态下的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在设计点条件下,与分... 在传统涡扇发动机外涵安装12个内径68 mm的脉冲爆震燃烧室(PDCs)作为加力燃烧室,排气方式有2种,即分别排气和混合排气,建立了相应的热力性能分析模型,应用所建立的模型,计算了不同飞行状态下的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在设计点条件下,与分别排气涡扇发动机相比,外涵装有PDCs的分别排气涡扇发动机模型(PS模型)的单位推力(Fs)提高127.6%,混合排气发动机模型(PM模型)的Fs提高74.6%,单位燃油消耗率(sfc)较传统带加力的涡扇发动机低。飞行高度一定随着飞行马赫数的增加,脉冲爆震外涵加力涡扇发动机Fs减小,sfc增加;飞行马赫数一定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PS模型的Fs减小,sfc增加,而PM模型的Fs缓慢增加,sfc缓慢减小。飞行马赫数、飞行高度均较低时,PS模型的工作性能显示了明显的优越性,而PM模型可以在很宽的工作范围内保持优越且稳定的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涵 脉冲爆震燃烧室 单位推力 单位燃油消耗率
下载PDF
主燃区出口特征影响出口温度场性能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丁国玉 何小民 +2 位作者 金义 吴泽俊 葛佳伟 《航空发动机》 2012年第4期17-21,共5页
对不同航空发动机燃烧室主燃区出口特征下的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进行模拟,获得了不同主燃区出口特征下的出口温度场。结果表明:在均匀的主燃区出口速度分布下,燃烧室出口温度场更均匀;主燃区出口最高温度突升及温升幅度对出口温度分布系... 对不同航空发动机燃烧室主燃区出口特征下的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进行模拟,获得了不同主燃区出口特征下的出口温度场。结果表明:在均匀的主燃区出口速度分布下,燃烧室出口温度场更均匀;主燃区出口最高温度突升及温升幅度对出口温度分布系数To和径向温度分布系数Tr的影响很小;主燃区最高温度点向内、外涵靠近时,To和Tr都会迅速增大,靠近外涵时比靠近内涵时增大得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推重比燃烧室 主燃区出口特征 数值模拟 航空发动机 出口温度场
下载PDF
基于综合平衡法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构型影响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黄伟 李小山 +1 位作者 吴先宇 王振国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2-286,共5页
燃烧室构型在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内部流动及燃烧机理极其复杂。通过引进极差的概念,利用综合平衡法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研究了不同当量比及不同燃料喷射形式对碳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热态内推力及内推力综... 燃烧室构型在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内部流动及燃烧机理极其复杂。通过引进极差的概念,利用综合平衡法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研究了不同当量比及不同燃料喷射形式对碳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热态内推力及内推力综合比冲等性能的影响,发现燃烧室第三扩张段角度和第四扩张段角度对其性能影响尤为重大,第一扩张段角度影响最小,且随着燃料喷射位置的前移,第二扩张段角度的影响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室构型 超燃冲压发动机 极差 综合平衡法 热态内推力 内推力综合比冲
下载PDF
涡轮基双燃烧室超燃组合循环发动机方案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文胜 郭金鑫 +1 位作者 侯金丽 费立森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97-2302,共6页
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及空天飞行器使用需求,提出了涡轮基双燃烧室超燃组合循环发动机(Turbine-based dual-combustor scramjet combined cycle propulsion,TBDC)概念,由成熟涡轮与双燃烧室超燃冲压发动机并联组成,Ma0~2.5以涡轮模态为主... 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及空天飞行器使用需求,提出了涡轮基双燃烧室超燃组合循环发动机(Turbine-based dual-combustor scramjet combined cycle propulsion,TBDC)概念,由成熟涡轮与双燃烧室超燃冲压发动机并联组成,Ma0~2.5以涡轮模态为主,Ma2.5~6+主要由双燃烧室超燃冲压发动机提供推力。分析了双燃烧室超燃冲压发动机启动马赫数低、工作包线下边界宽域特点对解决涡轮基与冲压级模态转换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推力陷阱"的有效性和双燃烧室技术应用于组合发动机的可行性,研究了双燃烧室发动机适应组合发动机一体化构形和性能保持、统筹组合发动机可调进气功能拓展双燃模态工作边界的技术途径,完成了组合发动机典型状态点性能仿真和关键技术梳理。研究表明,涡轮基双燃烧室超燃组合循环发动机有望在Ma2.5~3实现模态转换、推力顺畅接力,适应Ma0~6+高速宽域飞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循环发动机 超燃冲压发动机 推力陷阱 双燃烧室
下载PDF
超声速燃烧室煤油多点喷注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洪亮 卢传喜 谭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04-610,共7页
为了解决超声速燃烧室内局部煤油当量油气比过高造成的点火及稳定燃烧困难,在Ma=5,总当量油气比接近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煤油喷注位置相互匹配方法对发动机点火性能和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个油位匹配喷注,有利于煤油点火及燃... 为了解决超声速燃烧室内局部煤油当量油气比过高造成的点火及稳定燃烧困难,在Ma=5,总当量油气比接近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煤油喷注位置相互匹配方法对发动机点火性能和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个油位匹配喷注,有利于煤油点火及燃烧,发动机推力性能更好。"值班火焰"引燃煤油时,其余煤油由更多位置喷注且单个位置当量油气比更低时更容易点火燃烧。"值班火焰"的当量油气比由0.51增加到0.55时,煤油燃烧性能变差,比冲降低46N·s/kg;当量油气比均为0.51时,其余煤油由三个位置喷注比两个位置喷注时比冲增加66N·s/kg。同一截面内上部壁面喷注结合下部支杆喷注,可以优化煤油在燃烧室高度方向上的分布,获得更好的发动机性能。上游位置喷注对煤油的预混作用不明显,煤油未燃烧会造成"值班火焰"当量油气比升高,导致发动机点火性能和推力性能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燃烧室 喷注位置匹配 煤油分布 推力收益
下载PDF
喷注方案对圆形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李季 田野 +2 位作者 蒋劲 邓维鑫 杨顺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73,共9页
在飞行马赫数Ma=6,总当量比为1.0条件下,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喷注位置煤油当量比分布对双凹腔圆形发动机推力性能和壁面热流的影响。喷注位置包括支板壁面喷注K1,隔离段出口壁面喷注K2,第一凹腔尾缘壁面喷注K3以及第一扩张段壁... 在飞行马赫数Ma=6,总当量比为1.0条件下,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喷注位置煤油当量比分布对双凹腔圆形发动机推力性能和壁面热流的影响。喷注位置包括支板壁面喷注K1,隔离段出口壁面喷注K2,第一凹腔尾缘壁面喷注K3以及第一扩张段壁面喷注K4。结果表明,K1注油当量比大小直接影响燃烧室内的燃烧模态和流道中心燃烧。为了保证发动机推力性能,K1注油须达到一定量,促使流道燃烧处于亚燃模态,且流道内具有较强的中心燃烧。为优化发动机壁面热流环境,剩余燃料需要在K2,K3和K4分散注入。K2和K3注油当量比大小同时影响第一凹腔燃烧性能,其中K2注油当量比降低,推力性能下降,但壁面热流性能提高,而适当增加K3喷注煤油,有利于提高推力性能。增加K4注油,第二凹腔及其之后流道区域燃烧增强,发动机推力性能和热流性能均提高。通过分析各注油位不同当量比分布对发动机力热性能的影响规律,最终获得了力热性能较优的注油当量比分配方案,此时K1~K4注油当量比大小依次为0.6,0.1,0.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注方案 超燃冲压发动机 圆形燃烧室 推力性能 壁面热流
下载PDF
基于旋转爆震三维流场结构分析的计算模型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朋欣 郭启龙 +3 位作者 赵炜 李辰 李沁 张涵信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57-2765,共9页
为了研究不同计算模型对三维旋转爆震数值模拟的影响,分别基于Euler方程、N-S方程、RANS方法和IDDES方法并结合滑移、无滑移壁面边界条件,耦合氢气/空气的有限化学反应速率模型(7组分8基元反应),采用高分辨率的五阶有限差分格式WENO-PPM... 为了研究不同计算模型对三维旋转爆震数值模拟的影响,分别基于Euler方程、N-S方程、RANS方法和IDDES方法并结合滑移、无滑移壁面边界条件,耦合氢气/空气的有限化学反应速率模型(7组分8基元反应),采用高分辨率的五阶有限差分格式WENO-PPM5离散对流项,对圆环筒型燃烧室内的三维旋转爆震波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模型下旋转爆震波的流场结构、传播特性和推力性能。对比了不同计算模型对流场结构的影响。当采用滑移壁面边界条件时,Euler方程和N-S方程的计算结果较为一致。当使用无滑移壁面边界条件时,边界层的存在会导致可燃混气与燃烧产物之间接触面上的爆燃燃烧区域沿壁面向上游渗透,增大爆燃区域的范围;且爆震波锋面非受限侧变窄、严重变形,不同计算方法计算的变形程度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室 旋转爆震 三维 计算模型 流场结构 传播特性 推力性能
下载PDF
高温高压进口下甲烷/氧气旋转爆震燃烧室增压特性与流场分析
12
作者 孙志鹏 黄玥 +2 位作者 栾振业 高思佳 尤延铖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76-285,共10页
为建立旋转爆震增压比与发动机性能分析模型,推导了不同来流条件下旋转爆震燃烧室的增压比与推进性能,采用二维粘性非定常反应N-S方程对不同来流条件下的旋转爆震燃烧室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获得高温高压来流条件下爆震波稳定传播与增... 为建立旋转爆震增压比与发动机性能分析模型,推导了不同来流条件下旋转爆震燃烧室的增压比与推进性能,采用二维粘性非定常反应N-S方程对不同来流条件下的旋转爆震燃烧室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获得高温高压来流条件下爆震波稳定传播与增压特性。理论分析表明,燃烧室的增压比由进口总温、燃烧室温升、波前反应物绝对马赫数确定,当进气压力给定时,单位推力也由这三个参数确定。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分析推导的增压特性,得出高温高压来流条件下旋转爆震波起爆与稳定传播详细流场结构;在喷注压力一定时,爆震波波前绝对马赫数随进口总温升高而缓慢降低;燃烧室出口总温几乎恒定,即燃烧室增压比和推力性能主要受进口总温的影响。当进气总温提高时,燃料质量流量逐渐下降,爆震波强度下降显著,增压比和单位推力呈现对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爆震燃烧室 理论分析 数值模拟 压力增益 推力
下载PDF
燃烧室长度对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陶欢 魏志军 +2 位作者 迟鸿伟 孙巍伟 王宁飞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8-607,共10页
基于国外研究者完成的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实验数据,通过分别改变燃烧室等直段长度和扩张段长度,对不同总长的燃烧室工作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基于压力的2阶迎风差分数值方法,物理模型为轴对称结构,燃烧模型采用有限速率/涡耗散模... 基于国外研究者完成的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实验数据,通过分别改变燃烧室等直段长度和扩张段长度,对不同总长的燃烧室工作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基于压力的2阶迎风差分数值方法,物理模型为轴对称结构,燃烧模型采用有限速率/涡耗散模型(finite-rate/eddy-dissipation),湍流模型采用SST(shear stress transport)k-ω模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燃料进口边界由用户自定义函数的方式给定,分别分析了不同长度,即不同等直段长度或扩张段长度下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流场特性及其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等直段长度的增大,燃烧室出口处燃烧效率逐渐减小,从72.74%降低至66.81%,而燃烧室内总压损失逐渐减小,燃烧室推力逐渐增大,可由85.83N增加至108.55N;改变扩张段长度,发现扩长段长度变化对燃烧室流场结构的影响较小,随着扩张段长度的增大,燃烧室出口燃烧效率和燃烧室推力都略微减小.在燃烧室长度的设计范围内,增大等直段的长度要比增大扩张段长度对提升燃烧室各项性能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 燃烧室长度 燃烧效率 总压损失 燃烧室推力
原文传递
双燃烧室冲压发动机直连式实验与数值仿真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建国 吴继平 王振国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75-1680,共6页
通过直连式实验和数值仿真,对双燃烧室冲压发动机的流场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数值仿真采用了半全局多步化学反应机理,计算的压力分布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计算结果表明:中心高温富油燃气与边区空气在混合层内快速反应,热力喉道出现在约0... 通过直连式实验和数值仿真,对双燃烧室冲压发动机的流场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数值仿真采用了半全局多步化学反应机理,计算的压力分布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计算结果表明:中心高温富油燃气与边区空气在混合层内快速反应,热力喉道出现在约0.9m处,出口处的燃烧效率达到了较高水平.提出了结合直连式实验和数值计算的性能估算方法,结果表明:双燃烧室发动机在马赫数为4,高度为17km状态时具有较高的性能,当燃油当量比为0.9时,发动机内推力为8.3kN,内推力比冲为12.29kN.s/kg,更高的燃油当量比将导致超燃进气道不起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烧室冲压发动机 直连式实验 数值仿真 推力 比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