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与未来——基于全排列多边形指标法的校园遗产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1
作者 李晖 廖宝怡 +3 位作者 郭静 黄依婷 陈璞 林昕扬 《园林》 2024年第8期64-73,共10页
校园遗产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遗产类型应该构建科学而完善的保护体系,如何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构建详尽而完善的遗产保护体系是目前研究和实践中的难点问题。以原国立中山大学校园石牌校区校园遗产为例,在定性分析校园现状遗产资源的基础... 校园遗产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遗产类型应该构建科学而完善的保护体系,如何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构建详尽而完善的遗产保护体系是目前研究和实践中的难点问题。以原国立中山大学校园石牌校区校园遗产为例,在定性分析校园现状遗产资源的基础上,借助层次分析法构建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并确定评价因子及其权重,通过设计问卷对校园内现存不同遗产单元进行打分;利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对不同景观单元的价值评估结果进行图像可视化,对比不同遗产单元的资源价值,结果表明:(1)校园遗产保护应该遵循整体性原则,以构建跨越行政边界、全面详尽的校园遗产保护体系;(2)全排列多边形指标法等量化方法更有助于校园遗产价值的科学、客观评价,可加深理解各遗产要素与校园整体遗产保护之间的关联性;(3)校园遗产应该重视历史的层级性和连续性保护。研究将为校园遗产价值评价及保护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和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遗产保护 遗产价值评价 保护体系 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
下载PDF
海岛综合承载力测度及其时空差异研究--基于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的实证
2
作者 狄乾斌 刘金玲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23-33,共11页
海岛综合承载力是海岛开发和建设的基础,也是海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我国12个主要海岛县(区、市)为研究对象,在DPSIR模型基础上构建海岛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对2010—2019年海岛综合承载力进行测算,进而对... 海岛综合承载力是海岛开发和建设的基础,也是海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我国12个主要海岛县(区、市)为研究对象,在DPSIR模型基础上构建海岛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对2010—2019年海岛综合承载力进行测算,进而对时空分布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影响海岛综合承载力提高的主要驱动因子及提升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各海岛县综合承载力结构不断优化,综合承载系统处于较好的发展路径之上。在时间上,除长海县和南澳县外,大部分海岛县综合承载力保持波动中上升的趋势,但整体水平较低;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呈由2010年低水平“南北高、中间低”向2019年较低水平“中间高、南北低”变化分布趋势。提高生态调节能力、调动区外因素以及发展生态旅游是提高海岛综合承载力的三种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县 综合承载力 时空差异 DPSIR模型 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
下载PDF
广西西江流域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熊小菊 廖春贵 胡宝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93,116,共9页
对广西西江流域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综合发展能力及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探讨。结合广西西江流域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构建出了能够反映复合系统及子系统的时空变化特征、相互作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了2006~2016... 对广西西江流域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综合发展能力及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探讨。结合广西西江流域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构建出了能够反映复合系统及子系统的时空变化特征、相互作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了2006~2016年的统计数据,对广西西江流域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发展指数、协调水平、协调状态和时序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2006~2016年,广西西江流域综合发展指数呈波动上升的趋势,经济发展指数呈"三级阶梯"发展的格局,社会发展两极分化严重,生态发展指数时空差异大;②广西西江流域经济-社会-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提升明显,以中低度协调为主;③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度较经济-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要稳定,经济-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偏低。研究结果可为广西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社会-生态系统 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 耦合协调模型 耦合协调度 广西西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指标法的沈阳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侯微 刘亚臣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8-91,共4页
本文采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指标法,为评价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提供支撑。结果表明:(1)总体变化特征表明:2006?2014年沈阳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快速提高,各个指标之间的协调性呈减弱趋势;(2)分项指标特征表明:土地投入水平、产出效益... 本文采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指标法,为评价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提供支撑。结果表明:(1)总体变化特征表明:2006?2014年沈阳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快速提高,各个指标之间的协调性呈减弱趋势;(2)分项指标特征表明:土地投入水平、产出效益指标均经历了快速提高和缓慢提高阶段,由低度、中度集约转变为高度集约,表明经济发展一直是沈阳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驱动力;土地利用强度指标于2010年呈现跳跃性提升态势,说明沈阳城市化所发挥的集聚效应吸纳了大量农村人口转入城市,成为沈阳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动力之一;(3)土地环境质量指标逐年递增,说明沈阳市逐年加大对环境质量的重视力度,但2010年后人均绿地面积呈现增速放缓趋势,表明土地资源利用呈紧张态势。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指标法可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提供参考和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排列多边形 综合图示指标法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下载PDF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及制约因素分析——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 被引量:25
5
作者 潘苏楠 李北伟 聂洪光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41-47,共7页
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生态学视角的类比分析法构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模型。基于此理论模型,选取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 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生态学视角的类比分析法构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模型。基于此理论模型,选取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构建障碍度模型,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创新生态系统 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 障碍度模型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京津冀国家级经开区地位作用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鲁继通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6,共9页
从科技引领、产业支撑、经济带动3个维度构建京津冀国家级经开区地位作用的指标评估系统,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测度2011~2014年京津冀13个国家级经开区的地位作用及演化趋势。研究表明,京津冀各经开区发展不断优化,逐步进入“深... 从科技引领、产业支撑、经济带动3个维度构建京津冀国家级经开区地位作用的指标评估系统,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测度2011~2014年京津冀13个国家级经开区的地位作用及演化趋势。研究表明,京津冀各经开区发展不断优化,逐步进入“深度调整、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各经开区发展各有千秋、各有短板,初步形成“差异化、非均衡化”的发展格局;各经开区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初步呈现“全面崛起、协同并进”发展趋势;各经开区发展指数和位序将会不断调整,但总体发展格局不会太大改变。研究发现,京津冀经开区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资源集约利用不高,产业转型升级缓慢,企业创新动能不足,区域发展差距悬殊。为此,应激活企业创新活力,增强科技引领能力;促进产业集群集约发展,加快经开区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发挥区域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国家级经开区 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 地位评估
下载PDF
基于VAR模型的广东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原 黄诗曼 《科技和产业》 2021年第5期204-209,共6页
基于广东省1998—2018年数据构建产业升级、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测算出综合评价指数,发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一直持续增长,而环境保护则呈现“倒U”形态。通过对产业升级、环境保护和经... 基于广东省1998—2018年数据构建产业升级、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测算出综合评价指数,发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一直持续增长,而环境保护则呈现“倒U”形态。通过对产业升级、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数构建VAR模型,得出结论:①广东省产业升级除了受到自身影响,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另一个因素是环境保护;②广东省环境保护与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都有影响,其中经济发展对环境保护的影响作用有限,产业升级对环境保护的影响作用表现为先负后正;③产业升级和环境保护的提升都有利于经济发展,其中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是由高降低,而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则是由少增多。结合分析结果,提出强化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调整城镇化速度、发展信息化产业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 产业升级 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 VAR模型
下载PDF
能源约束视角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潘苏楠 李北伟 聂洪光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8-169,共12页
能源约束趋紧背景下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进一步升级产业结构和优化能源结构,而只有依靠绿色技术创新,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才能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分析绿色创新、产业升级、能源... 能源约束趋紧背景下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进一步升级产业结构和优化能源结构,而只有依靠绿色技术创新,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才能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分析绿色创新、产业升级、能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机理,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构建中国2000-2017年绿色创新、产业升级、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VAR模型对其之间的动态效应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障碍度分析,挖掘研究期内各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绿色创新、产业升级、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指数均呈现稳定上升态势,但绿色创新的可持续指数相对较低。(2)绿色创新、产业升级、能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产业升级与能源可持续利用二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绿色创新是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对其预测方差起着重要作用;产业升级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对其预测方差起着重要作用;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绿色创新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对其预测方差的贡献率非常大。(3)构建以绿色创新为源动力,保障能源可持续利用,支撑产业可持续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并以经济可持续发展反哺激发绿色创新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圈。(4)研究期内,技术市场成交额、专利申请量以及R&D经费支出是绿色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是能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障碍。新常态下,亟待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来拉动经济增长,进而以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约束 绿色创新 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 VAR模型 经济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