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通而不同”:关于世界文学史建构与叙述的叩问与思考
1
作者
殷国明
《励耘学刊》
CSSCI
2017年第1期23-37,共15页
“通”是中国古老的一个概念,来自《易经》,意思是世界万物、人与自然是相通的、互为镜像的,人可以通过由此及彼的方式了解和理解一切,把整个世界连接在一起,所以“通”也可以解释为跨文化语境中的“桥梁”和“道路”。世界文学史...
“通”是中国古老的一个概念,来自《易经》,意思是世界万物、人与自然是相通的、互为镜像的,人可以通过由此及彼的方式了解和理解一切,把整个世界连接在一起,所以“通”也可以解释为跨文化语境中的“桥梁”和“道路”。世界文学史构建的首要任务,也正是要打通各个国家、民族和区域之间的文学的关系,实现对世界文学的整体性描绘,同时,这种描绘不是依据某种统一标准和观念的整合,而是某种具有主体性和个性化的发现和认知——这也正是“通而不同”的意义所在。在文化日益全球化语境中,文学创作、生产、传播、阅读和阐释,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跨文化行为和现象。正是在这种情景中,不论作为一种文学和精神意识的公共期待,还是作为文学教育或学科建设的专业需要,世界文学史及其意识的建构,都径直摆在了文学研究者面前。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摆脱“大一统”的传统理性观念和话语的束缚,如何走出“文化中心论”支配的叙述模式,如何处理不同国度、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则是本文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和环节,由此所生发出的“通而不同”则是一种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史
跨文化语境
通而不同
建构
叙述
阐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通而不同”:关于世界文学史建构与叙述的叩问与思考
1
作者
殷国明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励耘学刊》
CSSCI
2017年第1期23-37,共15页
文摘
“通”是中国古老的一个概念,来自《易经》,意思是世界万物、人与自然是相通的、互为镜像的,人可以通过由此及彼的方式了解和理解一切,把整个世界连接在一起,所以“通”也可以解释为跨文化语境中的“桥梁”和“道路”。世界文学史构建的首要任务,也正是要打通各个国家、民族和区域之间的文学的关系,实现对世界文学的整体性描绘,同时,这种描绘不是依据某种统一标准和观念的整合,而是某种具有主体性和个性化的发现和认知——这也正是“通而不同”的意义所在。在文化日益全球化语境中,文学创作、生产、传播、阅读和阐释,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跨文化行为和现象。正是在这种情景中,不论作为一种文学和精神意识的公共期待,还是作为文学教育或学科建设的专业需要,世界文学史及其意识的建构,都径直摆在了文学研究者面前。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摆脱“大一统”的传统理性观念和话语的束缚,如何走出“文化中心论”支配的叙述模式,如何处理不同国度、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则是本文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和环节,由此所生发出的“通而不同”则是一种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
世界文学史
跨文化语境
通而不同
建构
叙述
阐释
Keywords
"Tong but Different"
World Literature
yijing
Cultural Context
con-stract
分类号
I109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通而不同”:关于世界文学史建构与叙述的叩问与思考
殷国明
《励耘学刊》
CSSCI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