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的髁突运动轨迹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建霞 邓锋 +3 位作者 宋锦璘 张翼 范小平 秦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432-1435,共4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者髁突运动轨迹的特征及其与正常者的差异。方法选取青少年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和正常各25例,应用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computer aided diagnosis axiograph,CADI-AX)记录各种下颌运动时... 目的探讨青少年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者髁突运动轨迹的特征及其与正常者的差异。方法选取青少年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和正常各25例,应用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computer aided diagnosis axiograph,CADI-AX)记录各种下颌运动时其髁突的运动轨迹。结果实验组双侧髁突开闭口轨迹运动幅度减小、位移量小于正常者(P<0.05);前伸后退轨迹前伸幅度增加,位移量大于正常者(P<0.05);侧方运动时,非工作侧髁突在矢状面上的轨迹较前伸轨迹向前下方倾斜度增加。髁突位移5mm时矢状面倾斜度在各种下颌运动时均大于正常者(P<0.05)。结论实验组髁突运动轨迹与正常相比有显著差异,可能与其髁突位置、前牙覆覆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运动 正常[牙合] 安氏Ⅱ^1类错[牙合] 描记仪
下载PDF
单侧后牙锁患者前伸及后退髁突运动轨迹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军 邓锋 +1 位作者 范小平 李建霞 《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246-249,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后牙锁者在下颌前伸、后退运动过程中髁突运动轨迹的特征及其与正常者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单侧后牙锁患者24例和个别正常25例,应用髁突运动轴图描记仪(computer aided diagnosis axiograph,CADIAX)记录下颌前伸、... 目的探讨单侧后牙锁者在下颌前伸、后退运动过程中髁突运动轨迹的特征及其与正常者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单侧后牙锁患者24例和个别正常25例,应用髁突运动轴图描记仪(computer aided diagnosis axiograph,CADIAX)记录下颌前伸、后退运动时髁突的运动轨迹。结果实验组在下颌前伸、后退运动过程中髁突轨迹曲折、不流畅、重合性差,两侧髁突运动不对称、侧方位移增大;其锁侧在矢状方向和空间位移上以及髁突矢状面倾斜度小于非锁侧(P<0.05),锁侧髁突矢状面倾斜度较对照组小(P<0.05),在髁突位移5mm处水平面髁突倾斜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后牙锁者下颌前伸、后退运动时两侧髁突运动不对称,侧方位移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运动轨迹 正常[牙合] 锁[牙合] 描记仪
下载PDF
下颌髁突运动中心轨迹测量分析系统 被引量:8
3
作者 侯振刚 聂志明 +2 位作者 冯海兰 戴国忠 李国珍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85,共5页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虽然下颌运动轨迹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已向髁突运动中心研究发展 ,然而目前 ,国际及国内尚未有商品化的髁突运动中心运动轨迹描记仪 ,国内也未见有关髁突运动中心运动轨迹研究成果的报道 .为了获得下颌上任一点 (包括...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虽然下颌运动轨迹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已向髁突运动中心研究发展 ,然而目前 ,国际及国内尚未有商品化的髁突运动中心运动轨迹描记仪 ,国内也未见有关髁突运动中心运动轨迹研究成果的报道 .为了获得下颌上任一点 (包括髁突运动中心 )的三维运动轨迹 ,以便为医学研究提供手段 ,首先利用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和已有的三维六自由度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 (MT16 0 2 )来获得下颌运动轨迹的原始数据 ,然后根据刚体运动规律 ,进行软件编程 ,自行设计并建立了一个髁突运动中心运动轨迹显示分析系统 .该系统是用 Microsoft VisualC+ + 6 .0髁突编写计算机程序自行开发的 ,可根据需要随时对系统软件进行功能补充和修改 ,整个系统有较强的可维护性和可升级性 .实践表明 ,该系统可方便地获得下颌上任一点 (包括髁突运动中心 )的三维运动轨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运动 髁突运动中心 几何变换 计算机图形学 运动中心轨迹 颞下颌关节紊乱 诊断 测量分析系统
下载PDF
Forsus矫治器对骨性Ⅱ类错下颌矢状运动时髁突轨迹影响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化宇 白玉兴 +2 位作者 张学军 张若芳 李向东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Forsus矫治器对骨性Ⅱ类错下颌矢状运动时髁突轨迹的影响方法选取骨性Ⅱ类错患者10例作为实验组,10例安氏I类患者为对照组。应用髁突运动轨迹轴图描记仪,对实验组戴用Forsus矫治器前后及对照组下颌矢状运动时的髁突运动轨... 目的探讨Forsus矫治器对骨性Ⅱ类错下颌矢状运动时髁突轨迹的影响方法选取骨性Ⅱ类错患者10例作为实验组,10例安氏I类患者为对照组。应用髁突运动轨迹轴图描记仪,对实验组戴用Forsus矫治器前后及对照组下颌矢状运动时的髁突运动轨迹进行检查和记录,对结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实验组戴用Forsus矫治器前后,髁突的垂直向位移和旋转度比对照组均偏大(P<0.01),而实验组矫治前后髁突的垂直向位移和旋转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短期使用Forsus矫治器对Ⅱ类错患者的髁突轨迹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SUS矫治器 髁突运动 骨性Ⅱ类错[牙合]
下载PDF
骨性Ⅲ类正颌手术前后髁突运动对称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孟菲 高晓辉 +2 位作者 杨晓江 廖囡囡 温黎明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278-280,共3页
目的测量骨性Ⅲ类错患者正颌手术前后髁突下颌边缘运动的对称性,探讨成人骨性Ⅲ类错患者正颌术后髁突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成人骨性Ⅲ类错患者15人,分别在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9个月,运用下颌三维超声定位技术.ARCUSdigm... 目的测量骨性Ⅲ类错患者正颌手术前后髁突下颌边缘运动的对称性,探讨成人骨性Ⅲ类错患者正颌术后髁突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成人骨性Ⅲ类错患者15人,分别在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9个月,运用下颌三维超声定位技术.ARCUSdigma系统对最大张口和前伸运动时两侧髁突对称性进行分析。结果下颌最大张口和前伸运动时,骨性Ⅲ类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组的双侧髁突运动轨迹在冠状向上不一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组双侧髁突三维方向的运动轨迹均较好,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成人骨性Ⅲ类错患者正颌术后9个月时下颌功能性运动逐渐趋于正常,提示应将正颌手术后正畸时间保持在9个月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畸形 ARCUSdigma系统 正颌手术 髁突运动
下载PDF
单侧后牙正锁[牙合]患者下颌侧方运动时的髁突轨迹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军 邓锋 +1 位作者 李建霞 范小平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后牙正锁(牙合)患者在下颌侧方运动过程中髁突的运动轨迹特征及其与正常(牙合)者之间的差异。方法:选取单侧后牙正锁(牙合)患者26例为实验组,个别正常(牙合)26例为对照组,应用髁突运动轴图描记仪(computer aided diagnosis... 目的:探讨单侧后牙正锁(牙合)患者在下颌侧方运动过程中髁突的运动轨迹特征及其与正常(牙合)者之间的差异。方法:选取单侧后牙正锁(牙合)患者26例为实验组,个别正常(牙合)26例为对照组,应用髁突运动轴图描记仪(computer aided diagnosis axiograph,CADIAX)记录下颌侧方运动时髁突的运动轨迹。实验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包分析,选用成组t检验、配对t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下颌侧方运动过程中髁突轨迹不流畅变异大,两侧运动轨迹不对称。非锁(牙合)侧髁突的矢状位移、垂直位移以及空间最大位移大于锁(牙合)侧和对照组,水平位移小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锁(牙合)侧髁突的矢状倾斜度大于锁(牙合)侧和对照组,水平倾斜度小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后牙正锁(牙合)患者下颌侧方运动过程中两侧髁突运动轨迹不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运动轨迹 正常[牙合] 正锁[牙合] 描记仪
下载PDF
调位垫改变开口型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德圣 韩科 +2 位作者 周书敏 赵燕平 冯海兰 《武警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 研究调位垫对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开口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三维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25例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戴用调位垫前、后开口运动中髁状突、切点的运动轨迹。结果 调位垫改善开口型;水平面髁状突开口初期矢量方向由... 目的 研究调位垫对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开口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三维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25例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戴用调位垫前、后开口运动中髁状突、切点的运动轨迹。结果 调位垫改善开口型;水平面髁状突开口初期矢量方向由偏向运动较慢侧变为偏向较快侧;双侧髁状突的滑动协调性得到改善。结论 调位垫通过改善关节结构受力状态而影响髁状突运动;开口型受双侧髁状突协调性和开口初期矢量方向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位He垫 髁状突运动 开口型 可复性盘前移位
下载PDF
功能性矫治器引导下颌后退对大鼠髁突软骨新骨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龚爱秀 胡芳 +1 位作者 顾永佳 陈文静 《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矫治器引导下颌后退所致的髁突软骨新骨形成的影响。方法选用4周龄SD雄性大鼠45只,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只。实验组模拟临床功能性矫治器引导大鼠下颌后退。分别在0、3、7、14及21 d全麻下处死动物各5只。苏木精-伊... 目的探讨功能性矫治器引导下颌后退所致的髁突软骨新骨形成的影响。方法选用4周龄SD雄性大鼠45只,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只。实验组模拟临床功能性矫治器引导大鼠下颌后退。分别在0、3、7、14及21 d全麻下处死动物各5只。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反应,PAS染色观察新骨形成量。结果大鼠在下颌持续后退情况下,实验组髁突后份软骨组织增殖层和成熟层明显变薄,移行区可见破骨细胞增加,此区附近的骨小梁骨沉积减少;实验第3天及第7天,实验组和对照组髁突软骨新骨形成的量有明显区别,第14天和第21天,二者间的差别趋于减小。结论后退大鼠下颌后,髁突软骨后份新骨形成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后退 髁突软骨 新骨形成
下载PDF
下颌功能运动髁突轨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春香 王天齐 +4 位作者 刘冬巧 智铖 段小妮 于晓彤 张淋坤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18期3682-3686,共5页
下颌功能运动包括吞咽、咀嚼以及语音动作时的下颌运动。通过对下颌功能运动进行分析并获取相关的临床参数可以评估各种病因导致的功能障碍,同时也可以对比分析口腔疾病治疗前后的口颌系统功能状态。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CADIAX)作为目... 下颌功能运动包括吞咽、咀嚼以及语音动作时的下颌运动。通过对下颌功能运动进行分析并获取相关的临床参数可以评估各种病因导致的功能障碍,同时也可以对比分析口腔疾病治疗前后的口颌系统功能状态。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CADIAX)作为目前研究下颌功能运动最可靠的工具,能够精确、可靠地记录髁突运动轨迹,且分析功能强大,近年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科研工作中。但由各种机械装置组成的CADIAX系统相对复杂,且临床操作流程相对繁琐,因此研究下颌功能运动的技术手段还有待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功能运动 髁突轨迹 颞下颌关节
下载PDF
改良耳屏前切口腮腺上入路治疗髁突囊内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傅瑜 张平 +4 位作者 张玉超 郭松松 李盛 程杰 江宏兵 《口腔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990-994,999,共6页
目的评价改良耳屏前切口腮腺上入路治疗髁突囊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同一治疗组手术的13例16侧髁突囊内骨折病例,采用改良耳屏前切口腮腺上入路行骨折复位固定... 目的评价改良耳屏前切口腮腺上入路治疗髁突囊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同一治疗组手术的13例16侧髁突囊内骨折病例,采用改良耳屏前切口腮腺上入路行骨折复位固定,术后评价复位效果、咬合关系、下颌运动功能、面神经损伤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折复位效果优14侧,良和差各1侧;13例患者中有3例进行了颌间牵引,牵引时间为3~7 d;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咬合关系良好,开口度为(37.46±6.91)mm,前伸运动(6.34±1.21)mm,侧方运动向健侧(5.45±1.54)mm,向患侧(5.65±1.12)mm,与术后6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下颌运动及进食时无不适或轻微不适,与术后6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出现抬眉困难5侧,其次是上睑下垂1侧。结论改良耳屏前切口腮腺上入路治疗髁突囊内骨折可以有效复位骨折端和关节盘,术后3个月患者咬合关系良好,下颌运动功能正常,面神经损伤症状基本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囊内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下颌运动 面神经损伤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患者髁突运动轨迹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燕丽 周薇娜 +3 位作者 于林凤 王琛 王冰洁 张静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记录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患者和正常人下颌运动时髁突运动轨迹,分析关节盘移位对髁突运动的影响。方法:选取双侧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DDwoR)和可复性关节盘移位(DDwR)患者各18例,健康对照(HC)10例。电子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受试者... 目的:记录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患者和正常人下颌运动时髁突运动轨迹,分析关节盘移位对髁突运动的影响。方法:选取双侧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DDwoR)和可复性关节盘移位(DDwR)患者各18例,健康对照(HC)10例。电子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受试者下颌开闭口、前伸后退时髁突铰链轴运动轨迹,计算髁突最大位移(Smax)、髁突位移为5 mm时矢状面髁道斜度(SCI5)、髁突最大位移时矢状面髁道斜度(SCI),矢状面上髁突往返运动重合性(R)。采用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差异。结果:开闭口运动,DDwoR组Smax、SCI5显著小于DDwR组和HC组;DDwR组SCI显著小于DDwoR组和HC组;DDwR组R显著大于DDwoR组和HC组。前伸后退运动,DDwoR组SCI5、SCI显著小于DDwR组和HC组;DDwR和DDwoR组R明显大于HC组。结论:不同类型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患者的髁突运动轨迹具有不同特征,为颞下颌关节盘移位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髁突运动 电子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
下载PDF
安氏Ⅱ^1青少年髁突运动轨迹与颞下颌关节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晓宇 厉松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安氏Ⅱ1青少年髁突运动轨迹特征及相应的颞下颌关节形态特征。方法选取青少年安氏Ⅱ1及直面型个别正常各15例,应用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CADIAX compact 2)记录分析髁突运动轨迹特征,并且应用改良颞下颌关节闭口薛氏位X线片测量... 目的探讨安氏Ⅱ1青少年髁突运动轨迹特征及相应的颞下颌关节形态特征。方法选取青少年安氏Ⅱ1及直面型个别正常各15例,应用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CADIAX compact 2)记录分析髁突运动轨迹特征,并且应用改良颞下颌关节闭口薛氏位X线片测量分析颞下颌关节形态特征。结果下颌功能运动时,安氏Ⅱ1错髁突位移5mm时矢状髁道倾斜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大(P<0.05)。髁突矢状位移、垂直位移及矢状面空间总位移明显增加(P<0.05)。安氏Ⅱ1错关节窝前斜面与水平面夹角及关节窝前、后斜面夹角明显减小(P<0.05)。结论安氏Ⅱ1青少年髁突运动轨迹及颞下颌关节形态具有典型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1 髁突运动轨迹 髁突位置
下载PDF
单侧第三磨牙伸长对下颌边缘运动轨迹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哲 王楠 侯爱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研究单侧第三磨牙伸长对下颌边缘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采用ARCUSdigmaⅡ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分别记录56例单侧第三磨牙伸长患者(上、下颌各28例)下颌边缘运动轨迹,并以28例正常牙合下颌边缘运动轨迹作为对照。结果①上颌第三磨牙伸... 目的研究单侧第三磨牙伸长对下颌边缘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采用ARCUSdigmaⅡ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分别记录56例单侧第三磨牙伸长患者(上、下颌各28例)下颌边缘运动轨迹,并以28例正常牙合下颌边缘运动轨迹作为对照。结果①上颌第三磨牙伸长组(A组)向正常侧运动范围与对照组(C组)不同(P<0.01),且A组向伸长侧运动范围与正常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第三磨牙伸长组(B组)前伸运动范围小于C组(P<0.01)。②髁突运动最大差数(MRC):A组在开口运动(前后向)、前伸运动(垂直向)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在前伸运动(前后向)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C组切点运动轨迹较规则流畅;余两组则明显突兀,多呈台阶状,波动幅度较大。结论单侧第三磨牙伸长对切点边缘运动范围、运动轨迹特征、双侧髁突运动对称性均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磨牙 下颌运动 切点 髁突
下载PDF
单侧磨牙正锁[牙合]者下颌边缘运动轨迹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兴志 王楠 侯爱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6-529,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磨牙正锁牙合者下颌边缘运动轨迹的特征及其与正常牙合人群的差异。方法选择单侧磨牙正锁牙合者18例作为实验组,牙合关系正常者18例作为对照组,应用ARCUSdigmaⅡ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下颌边缘运动的轨迹。采用SPSS 17.0... 目的探讨单侧磨牙正锁牙合者下颌边缘运动轨迹的特征及其与正常牙合人群的差异。方法选择单侧磨牙正锁牙合者18例作为实验组,牙合关系正常者18例作为对照组,应用ARCUSdigmaⅡ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下颌边缘运动的轨迹。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值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下颌边缘运动轨迹较对照组出现曲折、台阶以及摆动幅度较大;实验组下颌前伸边缘运动范围小于对照组(P<0.05),下颌向锁牙合侧边缘运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髁突运动最大差数(MRC)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在开口边缘运动(前后向)和前伸边缘运动(前后向及垂直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磨牙正锁牙合对下颌切点边缘运动的轨迹特征、边缘运动的范围以及双侧髁突运动的对称性具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运动轨迹 正锁[牙合] 切点 髁突
下载PDF
青少年下颌后缩患者前导下颌治疗中髁突运动轨迹的特征
15
作者 吴秋月 张跃英 +5 位作者 校华 蒋天鹭 郑嘉婧 杜宇森 曹猛 李菲菲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4年第2期72-77,共6页
目的研究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前导下颌治疗中髁突运动轨迹的变化。方法本研究为双向性队列研究,纳入2022至2023年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15例[30侧髁... 目的研究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前导下颌治疗中髁突运动轨迹的变化。方法本研究为双向性队列研究,纳入2022至2023年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15例[30侧髁突,平均年龄(13.27±1.67)岁],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导下颌向前治疗,分别在导下颌治疗前(T0)、导下颌治疗中(T1)[治疗时长(3.43±0.83)个月]和导下颌结束时(T2)[治疗时长(10.95±1.45)个月],采用下颌运动分析仪记录最大侧方运动、最大前伸运动和最大张口运动的髁突运动轨迹。比较治疗前、治疗中以及导下颌结束时的髁突运动轨迹特征,组间比较采用Friedman非参数检验,组内左右侧髁突运动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下颌前伸运动中髁突位移量在治疗中明显减小,在导下颌结束时又增大[髁突前后位移量治疗前7.8(6.18,8.54)mm,治疗中5.8(4.52,7.04)mm,导下颌结束时7.83(6.49,8.66)mm,P<0.001;髁突空间位移量治疗前9.52(7.83,10.66)mm,治疗中7.99(6.02,9.53)mm,导下颌结束时9.71(8.65,11.36)mm,P=0.001]。在治疗前,下颌前伸运动中左右侧髁突位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中和导下颌结束时,左右侧髁突位移量未见统计学差异。治疗前、治疗中和导下颌结束时,侧方运动和前伸运动中髁突运动标准差逐渐减小。结论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在前导下颌治疗中,髁突运动范围发生先减小然后增大的适应性变化,左右侧髁突运动的差异减小,髁突运动标准差减小,下颌运动更趋于对称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下颌向前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髁突运动 下颌后缩 下颌功能
原文传递
健康人髁突运动中心前伸和大张口轨迹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侯振刚 冯海兰 李国珍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 探讨髁突参考点选择不同对髁突运动轨迹形态的影响。方法 利用自行开发的髁突运动中心轨迹显示分析系统 ,分别以运动中心、终末绞链轴点作为参考点 ,研究 30名健康人下颌前伸和大张口时髁突运动的矢状面轨迹。结果 运动中心位... 目的 探讨髁突参考点选择不同对髁突运动轨迹形态的影响。方法 利用自行开发的髁突运动中心轨迹显示分析系统 ,分别以运动中心、终末绞链轴点作为参考点 ,研究 30名健康人下颌前伸和大张口时髁突运动的矢状面轨迹。结果 运动中心位于终末绞链轴点的前上方 ,二者轨迹不同。健康人的髁突运动中心大张口轨迹 ,为一斜向前下方的平滑曲线 ,形态稳定 ,没有轨迹异常特征出现且左右侧对称 ,大张口运动轨迹起止点连线距离与前伸运动轨迹起止点连线距离的比值大于1 5。而终末绞链轴点大张口轨迹左右侧不对称 ,形态不稳定 ,会出现不规则形状 ,大张口运动轨迹起止点连线距离与前伸运动轨迹起止点连线距离的比值较小。结论 对于同一健康个体 ,运动中心轨迹较终末绞链轴点轨迹更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髁突运动轨迹 健康人 运动中心
原文传递
骨性Ⅱ类错合不同颌位下颌运动轨迹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玮 车晓霞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第20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骨性Ⅱ类错合患者正中合与正中关系合位下颌运动轨迹差异。方法选取骨性Ⅱ类错合患者15例,以正中合与正中关系为起点进行各种下颌运动,采用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CADIAX compact 2)记录并分析下颌运动轨迹的差异。结果 (1)在前伸... 目的探讨骨性Ⅱ类错合患者正中合与正中关系合位下颌运动轨迹差异。方法选取骨性Ⅱ类错合患者15例,以正中合与正中关系为起点进行各种下颌运动,采用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CADIAX compact 2)记录并分析下颌运动轨迹的差异。结果 (1)在前伸后退运动中,骨性Ⅱ类从CO位起始的髁突在矢状、垂直方向的位移、矢状空间总位移及位移5mm时的矢状髁道倾斜度大于从CR位起始(不包括骨性Ⅱ类右侧髁突垂直位移)(P<0.05)。(2)在左右侧方运动中,骨性Ⅱ类从CO位起始的髁突在垂直、矢状、水平方向位移和矢状面空间总位移明显大于从CR位起始(不包括右侧髁突矢状向位移),从CO位起始的髁突位移5mm时矢状髁道倾斜度和水平髁道倾斜度均大于从CR位起始(P<0.05)。结论骨性Ⅱ类错合患者CO与CR位下颌运动轨迹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错合 正中关系 正中合 髁突运动轨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