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体育实践中儒家身体观的谱系 被引量:5
1
作者 傅永聚 赵溢洋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12,共8页
在研究中西方"身体哲学社会学转向"及其在体育范畴应用的基础上,以谱系学的方法论讨论中国体育实践中的儒家身体观,认为:(1)采用谱系学的视角研究儒家体育思想史的研究取向明显有别于兰克学派和年鉴学派;(2)体育实践中儒家身... 在研究中西方"身体哲学社会学转向"及其在体育范畴应用的基础上,以谱系学的方法论讨论中国体育实践中的儒家身体观,认为:(1)采用谱系学的视角研究儒家体育思想史的研究取向明显有别于兰克学派和年鉴学派;(2)体育实践中儒家身体观的表达和隐喻在各个历史时期差异显著;(3)身体观和体育修身方式是权力和知识话语建构的结果,权力、知识塑造出体育修身的目的和意义,对今天体育人文学科建构仍具有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儒家 身体观 谱系学
下载PDF
儒家人生观对传统医学伦理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奕 张怀承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9-54,共6页
儒家的人生观珍惜生命,以促进社会的完善为人生的完善,追求经世济民。这种思想成为传统医学伦理重要的理论基础。古代医学追求的目的就是"悬壶济世",认为医疗的本质是珍爱生命、救死扶伤。儒家修身养德的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 儒家的人生观珍惜生命,以促进社会的完善为人生的完善,追求经世济民。这种思想成为传统医学伦理重要的理论基础。古代医学追求的目的就是"悬壶济世",认为医疗的本质是珍爱生命、救死扶伤。儒家修身养德的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古代医学以寡欲和养心为祛病、强身、长寿的重要途径。古代医家正是在儒家人生观的影响下确立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职业志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人生观 传统医学 伦理
下载PDF
先秦儒家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刘书正 范春英 《管子学刊》 CSSCI 2007年第1期76-80,共5页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主张“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利两有”,是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精神产生过重要影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坚持义与利的辩证统一,对于弘扬以“八荣...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主张“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利两有”,是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精神产生过重要影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坚持义与利的辩证统一,对于弘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必将产生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儒家 义利观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初探中国传统文化与学生政治辅导员工作实践的“契合” 被引量:5
4
作者 高翔 张丽叶 曹晶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1-15,共5页
本文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道德修养、人格塑造等三个方面,对以儒学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实践的关系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 学生 思想政治辅导员 儒学 价值观 道德修养 人格塑造
下载PDF
儒、释、道的人际交往观比较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树卿 徐星华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87-90,共4页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集中的统一体,社会生产关系是决定人际交往关系的决定因素。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必然发生某种关系,可统称为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儒家、佛教、道教均有其各自的人际交往理论和实践,认真总结儒、释、道三家...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集中的统一体,社会生产关系是决定人际交往关系的决定因素。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必然发生某种关系,可统称为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儒家、佛教、道教均有其各自的人际交往理论和实践,认真总结儒、释、道三家人际交往的经验教训,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时代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佛教 道教 人际交往观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先秦儒法公私观简论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长坤 刘宝才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5-70,共6页
先秦儒法公私观讨论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生活中群体与个体、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他们强调"公义",卫护"公利",一致主张公高于私,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先秦儒法公私观的理论贡献不同,前者主要在伦理思想领域,... 先秦儒法公私观讨论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生活中群体与个体、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他们强调"公义",卫护"公利",一致主张公高于私,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先秦儒法公私观的理论贡献不同,前者主要在伦理思想领域,为道德修养提出了目标,而后者主要在法治思想领域,为法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儒家没有把公与私绝对化,表现了可贵的民本主义思想,而法家的公私观则将公与私绝对对立,最后走向绝对君主专制主义。儒法公私观是以各自的人性论作为理论依据的。儒法崇公抑私的公私观的历史影响具有两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时期 儒家 法家 公私观 人性论 崇公抑私 道德修养 民本主义思想 法治思想
下载PDF
对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柴文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40,共6页
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主要包括文化形上学、中国文化观、西方文化观等内容,本文立足当代的理论视域,主要从文化本质主义、文化环境主义、文化进步主义、文化连续主义、文化民族主义、文化空想主义等方面尝试对其进行分析,以揭示现代新儒... 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主要包括文化形上学、中国文化观、西方文化观等内容,本文立足当代的理论视域,主要从文化本质主义、文化环境主义、文化进步主义、文化连续主义、文化民族主义、文化空想主义等方面尝试对其进行分析,以揭示现代新儒学在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总体性边缘地位及其文化观中的部分可转换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文化观 现代化 文化形上学 中国文化观 西方文化观
下载PDF
儒家传统荣辱观的时代价值切换 被引量:3
8
作者 马永庆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共5页
荣辱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基本范畴。儒家认为,仁义是区分荣辱的基本标准,好荣恶辱是人的最基本的道德情感,也是一个国家应确立的主流价值取向。儒家提出廉洁奉公,改过迁善,见贤思齐,知行合一等思想,是人们确立荣辱观的方法和途径。... 荣辱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基本范畴。儒家认为,仁义是区分荣辱的基本标准,好荣恶辱是人的最基本的道德情感,也是一个国家应确立的主流价值取向。儒家提出廉洁奉公,改过迁善,见贤思齐,知行合一等思想,是人们确立荣辱观的方法和途径。儒家的传统荣辱观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荣辱观 时代价值
下载PDF
身体锻炼与伦理德行:儒、道、医思想规训下的古代体育价值观 被引量:6
9
作者 王莹 王智慧 张秋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37,共4页
中国古代体育活动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相互融合,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发端,使儒家思想中倡导的伦理德性融体育活动之中。形成了在儒、道、医思想规训下的古代体育价值观,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寓德于体、由力到礼"突出身体社会... 中国古代体育活动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相互融合,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发端,使儒家思想中倡导的伦理德性融体育活动之中。形成了在儒、道、医思想规训下的古代体育价值观,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寓德于体、由力到礼"突出身体社会化;2)重过程轻竞争、肩负等级、道德与秩序的强化;3)倡导天人合一、形神一统、练养结合的锻炼理念;4)体现传统生理观,构建了以医家为基础的传统体育文化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锻炼 伦理德行 医思想 古代体育观
下载PDF
“仁义礼智信”道德观及其实现价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杰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70-72,共3页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提出的道德范畴,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仍可借鉴其中的精华为我所用。文章立足于用当代语境给予其新的阐释、赋予其新的内涵,并对“仁义礼智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提出的道德范畴,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仍可借鉴其中的精华为我所用。文章立足于用当代语境给予其新的阐释、赋予其新的内涵,并对“仁义礼智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文明建设中的价值做了新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义礼智信 儒家 道德观
下载PDF
严复的宗教观与孔教观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义霞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4-29,共6页
作为近代西学第一人,严复介绍了西方的宗教思想,并在对世界宗教的介绍中突出基督教及其在华传教的历史。为了以教治教,严复不是像康有为那样彰显孔教与基督教的相同性,而是从不同角度突出中西之教的差异。严复还从教学相混、政教合一的... 作为近代西学第一人,严复介绍了西方的宗教思想,并在对世界宗教的介绍中突出基督教及其在华传教的历史。为了以教治教,严复不是像康有为那样彰显孔教与基督教的相同性,而是从不同角度突出中西之教的差异。严复还从教学相混、政教合一的角度剖析中国社会与西方的不同。通过对中国社会宗教状况的分析和保教与保种、保国关系的厘清,他寄希望于"自强保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宗教观 孔教观
下载PDF
论儒家公私观的基本特点 被引量:2
12
作者 苑秀丽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30-35,共6页
儒家公私观在孔孟荀时代已经成型,它的基本特点有三方面:一是浓厚的道义性,二是持久的崇公抑私,三是非此即彼的对立性。尽管在不同的时代"公""私"内容不尽相同,但这三个特点始终没有改变。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国公私... 儒家公私观在孔孟荀时代已经成型,它的基本特点有三方面:一是浓厚的道义性,二是持久的崇公抑私,三是非此即彼的对立性。尽管在不同的时代"公""私"内容不尽相同,但这三个特点始终没有改变。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国公私观的基本格局和走向,对中国文化、经济及社会发展也都有很深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公私观 道义性 崇公抑私 对立性
下载PDF
以人文涵盖科学——现代新儒家文化观及其偏颇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孟建伟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7-11,,53,,共6页
本文对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做了批判性的考察和分析 ,认为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是反科学主义 ;二是泛道德主义。其偏颇之处在于 :一方面 ,把科学狭隘地理解为“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 ;另一方面 ,又将人文精神片面... 本文对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做了批判性的考察和分析 ,认为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是反科学主义 ;二是泛道德主义。其偏颇之处在于 :一方面 ,把科学狭隘地理解为“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 ;另一方面 ,又将人文精神片面地归结为儒家的“道德精神” ,并强调以人文涵盖科学 ,其结果是人为地加剧了所谓的科学 (事实 )世界和人文 (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科学 人文 文化观
下载PDF
儒、释、道的自由观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树卿 《东疆学刊》 2006年第4期26-29,共4页
儒、释、道自由观均重视人的自由问题,但在出发点与时效性方面存在差别。儒家是以“人学”为核心内容的学说;佛教是从修心的角度出发的,追求来世精神自由;道教是追求得道成仙,向往无拘无束的活神仙境界。这三者的自由观均有糟粕之处,应... 儒、释、道自由观均重视人的自由问题,但在出发点与时效性方面存在差别。儒家是以“人学”为核心内容的学说;佛教是从修心的角度出发的,追求来世精神自由;道教是追求得道成仙,向往无拘无束的活神仙境界。这三者的自由观均有糟粕之处,应给予扬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佛教 道教 自由观
下载PDF
儒道两家的苦乐生死观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辛艳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第12期24-25,共2页
儒道两家都研究人的问题 ,重视人的价值。儒家对人生是积极的 ,主张“乐生” ,“修己安人” ,“修己利人”。道家对人生是顺应的 ,认为生不足喜 ,死不足悲。综合儒道两家 ,都认为人生难得 ,既生为人 ,则需尽人之责任 。
关键词 儒家 道家 苦乐观 生死观 人生态度
下载PDF
儒家义利观与市场经济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民雄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64-66,共3页
唯利是图只会破坏社会最后功利和市场经济秩序 ,儒家义利观的范导作用 ,具有超越性 ,它本质上保证人类社会的正常活动 ,包括市场经济活动 ,代表人类的心理。
关键词 儒家 义利观 市场经济
下载PDF
《周易》与儒释道的“天人合一”思想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4-152,共9页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理念和重要命题。从生态文化的角度看,"天人合一"就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周易》与儒、释、道三家都对"天人合一&qu...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理念和重要命题。从生态文化的角度看,"天人合一"就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周易》与儒、释、道三家都对"天人合一"有所发明、发展,推出了一系列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主张。当今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更好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应该从传统的"天人合一"生态世界观中得到某种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生态世界观 《周易》
下载PDF
儒家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军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3期99-101,共3页
儒家重义轻利,但并不否定利,是否重利,要根据"人"与"利"的具体情况而定,儒家义利观在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儒家"利不可去"的主张,启示我们:要充分肯定人基本的利益需求,而不是相反。儒家"以义节... 儒家重义轻利,但并不否定利,是否重利,要根据"人"与"利"的具体情况而定,儒家义利观在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儒家"利不可去"的主张,启示我们:要充分肯定人基本的利益需求,而不是相反。儒家"以义节利"的做法,启示我们:必须在道德规范的框架内追求利益,而不是唯利是图。儒家"灭人欲"的激进主张,启示我们:人类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在相对稀缺的物质资源面前,我们必须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义利观 当代价值
下载PDF
儒家的义利观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林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78-81,共4页
"重义轻利"是儒家义利观的核心理念,"义以为上"、"以义制利"是儒家义利观的基本立场和原则。儒家义利观就其内容而言,主要包括"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先公后私"的利益诉求、"... "重义轻利"是儒家义利观的核心理念,"义以为上"、"以义制利"是儒家义利观的基本立场和原则。儒家义利观就其内容而言,主要包括"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先公后私"的利益诉求、"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与担当,对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塑造理想人格具有借鉴意义。文章从树立德育新观念、探索德育新模式、创新德育新方法、勉励学生修身养性、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等视角,提出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义利观 大学生 理想人格塑造
下载PDF
儒家女性观中的“他者”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小结 彭华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3期80-83,共4页
"他者"是现代西方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女性主义的一个中心概念。从西方的"他者"概念出发来探讨传统儒家女性观中的"他者"意蕴,直面女性主义的挑战,是促进儒家女性观创造性转化的关键。
关键词 他者 儒家 女性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