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左雄的用人思想 被引量:1
1
作者 杜洪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862-865,共4页
左雄对当时腐朽的官僚政治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提出了以任贤用能为核心的政治改革主张。他把着眼点放在选才用人上,反对"私人以官",主张"用贤"和"知人";注重人才选任,主张"限年试才",完善人才培... 左雄对当时腐朽的官僚政治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提出了以任贤用能为核心的政治改革主张。他把着眼点放在选才用人上,反对"私人以官",主张"用贤"和"知人";注重人才选任,主张"限年试才",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和选任机制,加强对官吏的考核;建议任用"儒生清白",提高官吏的文化和道德素养,改善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并通过提高官吏待遇等措施来稳定官僚队伍。他的批判精神和思想主张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雄 用人 任贤 限年试才 儒生清白
下载PDF
略论“不拘儒者之节”的“通儒”马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国忠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7-11,共5页
东汉古文经学大师马融是一位非常奇特的人物,他“才高博洽,为世通儒”,又“生性任达,不拘儒者之节”,在这两面之中所蕴含的个性特征需要我们去深刻体认,以达“了解之同情”,而其在当时与后世所产生的影响,也有追寻的价值。马融此种双重... 东汉古文经学大师马融是一位非常奇特的人物,他“才高博洽,为世通儒”,又“生性任达,不拘儒者之节”,在这两面之中所蕴含的个性特征需要我们去深刻体认,以达“了解之同情”,而其在当时与后世所产生的影响,也有追寻的价值。马融此种双重人格揭示了东汉中后期社会思潮已经由经学向玄学潜行,马融一生的奇异行为正是反映这种变迁的表象。因此,马融不仅是两汉经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中国思想史上值得重视的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融 通儒 儒者之节 社会思潮变迁
下载PDF
己未词科与清初“文”“学”之辨 被引量:2
3
作者 胡琦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87,共10页
康熙十七年"博学鸿儒"之征为清初政治史与学术史上一重要事件,然其科名流传,有"鸿儒""宏词"两种不同的说法。本文利用官方诏令、士人诗文、笔记杂著等资料,分析造成这种歧异的原因,指出康熙虽高悬"... 康熙十七年"博学鸿儒"之征为清初政治史与学术史上一重要事件,然其科名流传,有"鸿儒""宏词"两种不同的说法。本文利用官方诏令、士人诗文、笔记杂著等资料,分析造成这种歧异的原因,指出康熙虽高悬"鸿儒"之名,却并未接受理学士大夫"师儒"自任的姿态,实际所重,乃是文藻瑰丽的"词臣"。正缘乎此,汉族士大夫自觉或不自觉地转而采用"宏词"之名。通过梳理应考前后文士之舆论,本文希望揭示"文""学"二端在清初思想世界中的张力,并由此探讨理学、训诂、度数、辞章等不同知识和文化形态的消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学鸿儒 博学宏词 理学 辞章 知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