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家精神:先秦儒家师道的文化内核与价值赓续
1
作者 宋京双 崔振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1-156,共6页
先秦儒家经典中的师道文化展现出了强烈的中国特质和坚韧的文化内核,为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提供了厚重的文化注释和理论引导。教育家精神的理想信念与道德情操彰显了中国文人士子的教育情结,家国情怀、仁爱之心与弘道追求是中国文人气质... 先秦儒家经典中的师道文化展现出了强烈的中国特质和坚韧的文化内核,为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提供了厚重的文化注释和理论引导。教育家精神的理想信念与道德情操彰显了中国文人士子的教育情结,家国情怀、仁爱之心与弘道追求是中国文人气质的当代追求。弘扬教育家精神,要以文化为根基构筑为师者的精神家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师道智慧和精神滋养,从地方文化资源中挖掘教师文化特色。让教师在文化熏陶中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以伦理为基点涵养为师者的道德底色,强调教师的道德责任和职业操守;以专业为视点成就为师者的教育智慧,激励教师在专业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以学习为支点赋能教师的精神发展,使教师在持续学习中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文化基因 先秦儒家 师道文化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德育视角下高校师德师风长效机制的建设--基于对儒家道德的分析
2
作者 张舜清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9-114,共6页
儒家的“道德”概念具有特殊内涵。道是德的客观依据和根源,德则是对道的认识、体悟并内化于人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倾向。道本原于天,实质是指天地的创生本性和法则,此道统体万物,但有不同层级的体现。儒家的道德教育实质即是关于道的教育... 儒家的“道德”概念具有特殊内涵。道是德的客观依据和根源,德则是对道的认识、体悟并内化于人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倾向。道本原于天,实质是指天地的创生本性和法则,此道统体万物,但有不同层级的体现。儒家的道德教育实质即是关于道的教育,是以传道为目的,其实践宗旨在于追求万物的生生。这种教育在现实性上主要体现为三个层次:宇宙生态层次上的生命教育;社会层次上的“亲民”教育;个体层次上的“爱人”教育。这种教育立足于“道心”的培育,在方法上侧重心性修养与礼法规则相结合。通过把传道教育事业内在化为切己的生命实践活动,儒家亦建立起师德师风的长效机制,这对当今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要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道心 师德师风
下载PDF
从关怀伦理视角论古典儒家的道德教育基础与教师职责——基于儒家义务论与儒家美德伦理学的反思
3
作者 李明书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48-55,共8页
儒家与西方伦理学的比较自康德义务论至美德论的发展已有一段时间,受到康德义务论与美德论诠释儒家的影响,古典儒家的道德教育基础易于被视为理性的道德原则与美德,而教师的职责即在于教导学生如何实践道德原则与美德。关怀伦理学视角... 儒家与西方伦理学的比较自康德义务论至美德论的发展已有一段时间,受到康德义务论与美德论诠释儒家的影响,古典儒家的道德教育基础易于被视为理性的道德原则与美德,而教师的职责即在于教导学生如何实践道德原则与美德。关怀伦理学视角进入儒家研究领域之后,认为道德教育的基础是自然情感的关怀,以关怀为基础,才能真诚地行使道德原则与美德。以关怀伦理视角反思义务论与美德论,可证明古典儒家的道德教育也是以关怀为基础,而教师的职责应是教导学生发挥关怀的情感以从事道德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怀伦理 古典儒家 道德教育 教师 职责
下载PDF
Teacher and Student Roles in Chinese Culture
4
作者 冯晶 《海外英语》 2011年第6X期371-373,共3页
Nowaday, going abroad to further education has gained the greatest popularity among chinese students. Majority of these oversea students may suffer from some problems in their cross-cultural classrooms, even though th... Nowaday, going abroad to further education has gained the greatest popularity among chinese students. Majority of these oversea students may suffer from some problems in their cross-cultural classrooms, even though they are excellent in their own country. Chinese learners are frequently labeled as"passive learners", compared with other foreign learners. The teachers in foreign countries may also play a sharply different role in teaching. These problems have already attracted some education experts and researchers'attention and a few research programs and experiments have been conducted. This paper will adopt Tweed and Lehman (2002)'s Confucian-Socratic framework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student and teacher roles in Chines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ve norms of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Chinese contexts. A better cross-clutural classroom will be built on the basis of foreign teachers and chinese students'mutual efforts on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s culture backgr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cher and STUDENT ROLES CROSS-CULTURAL CLASSROOMS confucian-socratic framework
下载PDF
学为“人师”:儒家教育经典的“为师”话语之析与传统教师发展之道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星媛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CSSCI 2023年第5期168-180,共13页
师德师风是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而建设新时代教师队伍、强化师德师风还需扎根传统文化土壤。中国教育学的四大源泉——《论语》《孟子》《荀子》及《礼记》等教育经典具有丰富的道德教育理论资源,其对教师的要求集中收录在“为师”话语... 师德师风是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而建设新时代教师队伍、强化师德师风还需扎根传统文化土壤。中国教育学的四大源泉——《论语》《孟子》《荀子》及《礼记》等教育经典具有丰富的道德教育理论资源,其对教师的要求集中收录在“为师”话语中,认为“人师”是传统教师发展的最高之道,且具备最高师德。通过梳理“为师”话语发现,为“人师”者,“君道”和“师道”互通;其目的和作用在于“正礼教化”,其权威和地位始于“尊严师道”;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境界,“人师”需在为人、治学和从教三方面修养德性并践履于教育实践中。因此,为推进中国教师发展,应大力培养“人师”,彰扬“人师”内核以守师之道、涵养“人师”德性以成人之善、力行“人师”要求以固教之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教师文化 人师 儒家教育经典 教师发展 师德
下载PDF
杨黼家世及生平新证 被引量:3
6
作者 侯冲 张贤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82,共6页
前此对杨黼家世和生平有不同的解读,但根据不足。杨黼为杨保"妹之子",亦是杨保的养子。新发现资料证明杨保为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左右生人,可推定杨黼生活的主要年代为明永乐到成化年间(公元1403-1487)。杨保在世时,杨黼已... 前此对杨黼家世和生平有不同的解读,但根据不足。杨黼为杨保"妹之子",亦是杨保的养子。新发现资料证明杨保为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左右生人,可推定杨黼生活的主要年代为明永乐到成化年间(公元1403-1487)。杨保在世时,杨黼已到四川参访过临济宗祖师无际。在隐居鸡足山之前,他曾以"教读儒士"的身份活动过一段时间,并非终身都是隐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黼 杨保 无际禅师 鸡足山 儒士
下载PDF
徐复观大学教育思想详述 被引量:4
7
作者 许松 程兴丽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2-54,I0004,共14页
新儒学大师徐复观不仅在大学教育上成就斐然,而且有丰富的大学教育理论。他认为大学教育是“铸人”过程的完成阶段,其意义是铸造近于理想的人以提高社会的水准,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大学阶段的教育任务有两端:一是培养学生道德品格,以... 新儒学大师徐复观不仅在大学教育上成就斐然,而且有丰富的大学教育理论。他认为大学教育是“铸人”过程的完成阶段,其意义是铸造近于理想的人以提高社会的水准,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大学阶段的教育任务有两端:一是培养学生道德品格,以儒家的忠恕礼乐精神来培植大学生的品格,进而形成忠恕礼乐的中国社会;二是锤炼学生思考能力,发现其研究兴趣。为了保障学生能发现自己的兴趣,徐复观坚持认为大学生应全面学习,而不可武断地排斥某些课程,阻断自己的学术生命。徐氏认识到“教师才是人的实验室的成功或失败的决定者”,所以他认为大学教师既要在学术上进动不息,也要在道德上养成修美的人格。徐氏认为中文系关乎整个民族的教养与进步,有必要加入义理之学的课程来唤醒学生的灵魂。大学生还需要彻底弄通一种外语,不仅有阅读外国著作的能力,而且能不断与时代有关的思想保持接触。大学毕业后,走向社会的学子要负担起自己命运的责任,并须将学习贯通到以后的人生中,贡献于人类的发展。徐复观的教育思想打通了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疆畛,形成了以儒家道德为基调,以个人社会双成为特点的教育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复观 新儒学 大学教师 德育 台湾东海大学
下载PDF
儒家文化视角下华人数学教育的发展——专访2013年弗莱登塔尔奖得主梁贯成教授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汉君 童莉 +1 位作者 佘文娟 黄倩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20,共5页
2013年11月28日,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梁贯成教授凭借他在数学教育中的突出贡献,成为获得全球数学教育最高奖项"弗莱登塔尔奖"的亚洲第一人.梁教授从儒家文化的角度对华人数学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诸多深刻见解.数学素养作为数学课程... 2013年11月28日,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梁贯成教授凭借他在数学教育中的突出贡献,成为获得全球数学教育最高奖项"弗莱登塔尔奖"的亚洲第一人.梁教授从儒家文化的角度对华人数学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诸多深刻见解.数学素养作为数学课程追求的目标,更多地体现为对数学的感觉、对数学的欣赏、对数学性质的了解;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注重教师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反思交流;数学教育既要关注基础,又要重视英才教育;数学教育研究除实用性研究之外,还可尝试蓝天研究,构建有自我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数学素养 教师专业发展 英才教育 数学教育研究
下载PDF
明清地方儒学教师考核制度论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学强 郭文博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65,共6页
明清时期对地方儒学教师的考核是明清教育管理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维持地方儒学基本的教学水平、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从明清地方儒学教师的考选及试用、在职考核、俸满考核、大计考核等方面对这... 明清时期对地方儒学教师的考核是明清教育管理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维持地方儒学基本的教学水平、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从明清地方儒学教师的考选及试用、在职考核、俸满考核、大计考核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明清地方儒学教师考核制度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儒学教师 考选 在职考核 俸满考核 大计
下载PDF
为官与为师——明清地方儒学教师出路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学强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8-83,共6页
明清时期,地方儒学教师作为国家的文职官员,其出路问题不仅反映了政府及社会对地方儒学教师职业性质的认识,也直接影响到这一群体的职业声望和教育教学质量,决定着地方儒学教师这一职业对已仕者和准备入仕者的吸引力,深刻地影响地方儒... 明清时期,地方儒学教师作为国家的文职官员,其出路问题不仅反映了政府及社会对地方儒学教师职业性质的认识,也直接影响到这一群体的职业声望和教育教学质量,决定着地方儒学教师这一职业对已仕者和准备入仕者的吸引力,深刻地影响地方儒学教师的选拔。研究明清地方儒学教师的出路问题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教师职业的性质、社会地位及其发展历程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地方儒学教师 出路
下载PDF
教学内外——明清地方儒学教师功能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学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7期32-37,共6页
明清时期,地方儒学教师承担了许多教师职业以外的其他工作,他们除了承担为各级政府培养合格的官僚后备力量这一基本职责外,还广泛地参与到各级政府的各种行政事务中,并发挥着对普通民众进行道德教化等多种职能。对明清地方儒学教师的功... 明清时期,地方儒学教师承担了许多教师职业以外的其他工作,他们除了承担为各级政府培养合格的官僚后备力量这一基本职责外,还广泛地参与到各级政府的各种行政事务中,并发挥着对普通民众进行道德教化等多种职能。对明清地方儒学教师的功能进行探入探讨,是分析其职业属性及社会地位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地方儒学教师 功能
下载PDF
清代地方教官的施教方式 被引量:1
12
作者 霍红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24-29,共6页
清代的地方教官既包括学政,也包括府州县学的儒学教官。他们在清代的教育体系中担负着教育和教化生员的责任。但是,学政忙于岁科考试,而儒学教官也因生员散居各地并不在学宫中施行教学。那么,清代地方教官如何施教呢?从清代教官的实际... 清代的地方教官既包括学政,也包括府州县学的儒学教官。他们在清代的教育体系中担负着教育和教化生员的责任。但是,学政忙于岁科考试,而儒学教官也因生员散居各地并不在学宫中施行教学。那么,清代地方教官如何施教呢?从清代教官的实际活动看,有的著书立说,有的编印书籍,有的创建书院,有的惩恶劝善,通过对生员的劝谕与惩戒进行管理和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政 儒学教官 劝谕 惩戒 教化
下载PDF
师道观的坚守与再造——从明代甘泉学派师道观的建构说起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明喜 闫雪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4,共5页
师道观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作为明代心学教育思潮和书院教育运动最为重要的推手之一,甘泉学派会通诸家师道主张,别出心裁,侧重以师者形象、各立宗旨、递相出入三个维度建构师道学说,形成一种守中有变的师道观,是明代教育由... 师道观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作为明代心学教育思潮和书院教育运动最为重要的推手之一,甘泉学派会通诸家师道主张,别出心裁,侧重以师者形象、各立宗旨、递相出入三个维度建构师道学说,形成一种守中有变的师道观,是明代教育由理学模式向心学思潮转换的关键一环。甘泉学派师道观的建构要义在于承前启后和破立兼备,强调"师"是"道"的适切传承者,"道"是"师"生命存在的终极意义。对甘泉学派师道观的建构进行学理分析,可以从中揭示儒家师道观何以得以坚守,并因之再造出延绵不绝且与时偕行的师道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师道精神 湛若水 甘泉学派
下载PDF
影响体育教师自主创新意识的经学思维 被引量:6
14
作者 汪俊祺 柯谷鑫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3-105,共3页
经学虽已在制度上终结,但经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在体育教学上表现出了新的权威崇拜与信仰,影响了体育教师自主创新意识形成。通过分析经学思维对体育教师的一些负面影响,认为体育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需要保持怀疑精神,不盲从未... 经学虽已在制度上终结,但经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在体育教学上表现出了新的权威崇拜与信仰,影响了体育教师自主创新意识形成。通过分析经学思维对体育教师的一些负面影响,认为体育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需要保持怀疑精神,不盲从未经批评反思的实践经验或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师 自主创新 经学思维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儒家交往观对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启示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这华 葛建中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1年第5期99-101,共3页
挖掘儒家交往观的内涵并做好现代转化,对于当前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有重要启示。其中",仁者爱人"思想的当代启示是在师生中倡导"大爱精神"和尊师重教;"和而不同"思想的当代启示是在师生中倡导尊重差异... 挖掘儒家交往观的内涵并做好现代转化,对于当前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有重要启示。其中",仁者爱人"思想的当代启示是在师生中倡导"大爱精神"和尊师重教;"和而不同"思想的当代启示是在师生中倡导尊重差异和独立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当代启示是在师生中倡导换位思考和宽以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交往观 和谐师生关系 启示
下载PDF
从《中庸》看儒学复兴与师德修养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文全 李凤平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第7期125-128,共4页
《中庸》之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和道德修养智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现今社会对教师师德的呼吁引起了国家和专家学者的重视,新时代要传扬儒学经典,以优秀传统道德修养理论指导教师修身、立学、施教、育德,让教师有能力担当起学生... 《中庸》之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和道德修养智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现今社会对教师师德的呼吁引起了国家和专家学者的重视,新时代要传扬儒学经典,以优秀传统道德修养理论指导教师修身、立学、施教、育德,让教师有能力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当代教师更应该汲取中庸之道的汁液,恰如其分地运用中庸之道,做到素位而行,安守本分;静以修身,德高为范;正道直行,持守中庸。努力实现教师的长远发展和长效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儒学复兴 师德修养
下载PDF
新儒学精神与教师专业情意发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聂晓轩 孙丽 黄宇晨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07-108,120,共3页
新儒学努力汇通儒家文化与世界文化,积极谋求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和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其所体现的新儒学精神对于引领教师专业情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确立教师崇高的专业理想、培养教师美好的专业情操、促进教师专业性向的完善等方面的价... 新儒学努力汇通儒家文化与世界文化,积极谋求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和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其所体现的新儒学精神对于引领教师专业情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确立教师崇高的专业理想、培养教师美好的专业情操、促进教师专业性向的完善等方面的价值,尤其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儒学 教师专业情意 专业理想 专业情操 专业性向
下载PDF
论汉初儒士的身份和精神转型 被引量:3
18
作者 白欲晓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0-56,共7页
在大一统帝国的建立过程中,汉初儒士经历了身份和精神的重要转型。战国周秦之际的儒士,是持有集体信仰却始终没有为现实秩序所接纳的"传道者"。汉初儒士由传道之儒转变为建构帝国"神圣秩序"与"政治秩序"... 在大一统帝国的建立过程中,汉初儒士经历了身份和精神的重要转型。战国周秦之际的儒士,是持有集体信仰却始终没有为现实秩序所接纳的"传道者"。汉初儒士由传道之儒转变为建构帝国"神圣秩序"与"政治秩序"的"儒教士"。董仲舒代表了这种转型的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道者 儒教士 转型 董仲舒
下载PDF
君子:先知还是师儒? 被引量:3
19
作者 傅永军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71,128,共4页
美国汉学家狄百瑞把儒家君子等同于犹太先知,认为儒家君子拥有犹太先知的两个基本品性:个人心灵自由和超凡魅力。因此,儒家君子应该像犹太先知一样,承担宣昭真理的职责。借助这种阐释,狄百瑞断言,传统儒家的困境在于:儒家君子批评朝廷... 美国汉学家狄百瑞把儒家君子等同于犹太先知,认为儒家君子拥有犹太先知的两个基本品性:个人心灵自由和超凡魅力。因此,儒家君子应该像犹太先知一样,承担宣昭真理的职责。借助这种阐释,狄百瑞断言,传统儒家的困境在于:儒家君子批评朝廷的不义,为"天道"代言,但儒家的使命既得不到百姓的支持,也没有宗教超越的依据,从而就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到身份困顿和使命幻灭双重打击。狄百瑞的观点并不成立。犹太先知和儒家君子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类知识分子。犹太先知处在上帝与君王之间,能够与上帝直接沟通,是天意的知晓者;而儒家君子则是一些精通历史、典籍、礼仪和伦理纲常的知识分子,是圣意的顺从者。儒家君子只能担当"师儒"角色,成为"帝师"是他们的最高理想,而犹太先知更类似今日的公共知识分子,对政治统治和不公正的社会秩序持批判态度,代表着永恒的"大道"和天地良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子 先知 儒家 天命(道) 上帝(神) 师儒
下载PDF
论孔子师德观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万祥 肖丹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4-57,共4页
孔子师德观作为中国师德理论的重要渊源,深蕴厚重的历史感和独特的个性化色彩,既是对夏商周三代传统精神观念的精炼与延续,又是孔子独具特色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概化与演绎,因而解析孔子师德观的深刻内涵,对构建新时期师德理论具有重... 孔子师德观作为中国师德理论的重要渊源,深蕴厚重的历史感和独特的个性化色彩,既是对夏商周三代传统精神观念的精炼与延续,又是孔子独具特色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概化与演绎,因而解析孔子师德观的深刻内涵,对构建新时期师德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师德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