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楚诗学观念变迁的历史考察
1
作者 卢川 张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63-68,共6页
《左传》《国语》等传世文献中所记载的楚人用诗的文化现象,实质上是当时北方史家诗学观念的体现与运用。相较而言,楚简及楚地传世文献能更真实地反映楚人用诗及楚诗学观念。楚简中有关楚诗学的内容,证明了楚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北方诗... 《左传》《国语》等传世文献中所记载的楚人用诗的文化现象,实质上是当时北方史家诗学观念的体现与运用。相较而言,楚简及楚地传世文献能更真实地反映楚人用诗及楚诗学观念。楚简中有关楚诗学的内容,证明了楚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北方诗学观念影响,但仍然具有不同于北方的自身诗学发展脉络。从春秋时期楚人的功利用诗,至楚简中所反映的楚人自有的诗学体系,再到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中心的楚诗人群体引导诗歌回归艺术本体,体现了楚诗学观念的整体演进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文化 楚文学 诗歌 楚简 古代诗学观念
下载PDF
《诗论》说《关雎》等七篇释义 被引量:57
2
作者 李学勤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0-93,共4页
《诗论》为亲闻孔子《诗》学的弟子所作,对照文献, 最可能是子夏。现在看,《诗论》和《诗序》、《毛传》,在思想观点上虽有承袭,但实际 距离是相当大的,即以《关雎》等七篇而论,差别即很明显。《诗序》不可能是子夏本人的 作... 《诗论》为亲闻孔子《诗》学的弟子所作,对照文献, 最可能是子夏。现在看,《诗论》和《诗序》、《毛传》,在思想观点上虽有承袭,但实际 距离是相当大的,即以《关雎》等七篇而论,差别即很明显。《诗序》不可能是子夏本人的 作品,只能说是由子夏开始的《诗》学系统的产物。但无论《诗序》还是《毛传》,都确实 有《诗论》的影子,这对我们认识《诗》学传承,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简 《诗论》 《关睢》 子夏
下载PDF
上博《诗论》简的作者和作年──兼论子羔也可能传《诗》 被引量:20
3
作者 廖名春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4-99,共6页
上海博物馆29支《诗论》简,不能全归诸孔子名下,其 中既有孔子之说,也有孔子弟子之说。孔子这位解《诗》的弟子,很可能是子羔。传孔子和 子羔《诗》说的,是孔子弟子子羔以外的再传弟子。先秦儒家传《诗》,孔子以下,是多元 ... 上海博物馆29支《诗论》简,不能全归诸孔子名下,其 中既有孔子之说,也有孔子弟子之说。孔子这位解《诗》的弟子,很可能是子羔。传孔子和 子羔《诗》说的,是孔子弟子子羔以外的再传弟子。先秦儒家传《诗》,孔子以下,是多元 而并非单线,其中也有子羔一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简 《诗论》 孔子 子羔
下载PDF
中国文论的正名——近年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去西方中心主义”思潮 被引量:19
4
作者 胡晓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5,共11页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及本世纪初,中国文论学界的一个渐渐明朗的思潮,即“去西方中心主义”。以近年来的若干现象为观察对象,分析了这一思潮不仅体现在明确的宗旨、口号和主张上,而且体现为深入的学术史反思,以及实实在在的考证材料...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及本世纪初,中国文论学界的一个渐渐明朗的思潮,即“去西方中心主义”。以近年来的若干现象为观察对象,分析了这一思潮不仅体现在明确的宗旨、口号和主张上,而且体现为深入的学术史反思,以及实实在在的考证材料和重建批评历史的工作中。认为,求用和求实相互歧异的两种学术取向,在这一思潮中的联手合力,有利于从单一的知识逻辑中解咒,有利于本土文学思想传统的强调,有利于参与当代文化实践,有利于中国文论在21世纪的正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论 竹书孔子诗论 新儒家诗学 去西方中心主义 文化意识
下载PDF
孔子、子夏诗论比较——兼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之命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齐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54,共7页
从传世文献看 ,孔子论《诗》是站在文化的立场 ,运用引譬连类的方法加以推演 ,揭示其礼乐文化意义 ,以指导学《诗》者提高道德修养和知识水平。子夏虽然接受了孔子的礼乐文化思想 ,但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认识的差距 ,其论 .《诗... 从传世文献看 ,孔子论《诗》是站在文化的立场 ,运用引譬连类的方法加以推演 ,揭示其礼乐文化意义 ,以指导学《诗》者提高道德修养和知识水平。子夏虽然接受了孔子的礼乐文化思想 ,但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认识的差距 ,其论 .《诗》则偏重于站在政治的立场 ,从诗反映社会政治和为社会政治服务的角度来揭示诗义 ,其基本方法是以“美刺”说诗 ,以期发挥《诗》的政教作用。比较传世文献与上博楚竹书《诗论》对具体作品的评论 ,楚竹书《诗论》的立场和方法与孔子较为一致 ,竹书整理者定名为《孔子诗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子夏 诗论 立场 方法 传世文献 楚竹书
下载PDF
由古文经学的渊源再论《诗论》与《毛诗序》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江林昌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0-108,共9页
以战国至秦汉的古文经学流传情况为背景,以子夏、李 克、吴起以至《毛诗序》的流传情况为线索,以上博简《诗论》、中山王墓铜器铭文与《毛 诗序》的对比研究为依据,可以进一步证明《诗论》与《毛诗序》之间的源流关系。
关键词 上博简 《诗论》 《毛诗序》古文经学 子夏
下载PDF
孔子删诗说考辨及新证 被引量:8
7
作者 刘生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2-98,共7页
"孔子删诗说"是诗经学史上聚讼纷纭的一大公案。纵观历来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逸诗的多少、《左传》季札观乐的记载、《论语》所言之"诗三百"、司马迁所言之"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正乐与删诗及孔子有无权... "孔子删诗说"是诗经学史上聚讼纷纭的一大公案。纵观历来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逸诗的多少、《左传》季札观乐的记载、《论语》所言之"诗三百"、司马迁所言之"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正乐与删诗及孔子有无权力删诗五个问题上。通过对上述问题进行详细考辨,并结合最近整理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所提供的新证,不难看出否定论者的种种理由都不能成立,"孔子删诗说"不容置疑和否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删诗说 竹书《孔子诗论》 逸诗 诗三百
下载PDF
读上博楚简《孔子诗论》劄记 被引量:2
8
作者 郭丹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1-137,共7页
本文对上海博物馆整理的战国楚简中的《孔子诗论》进行逐简的解读,主要从文论角度揭示其理论内涵,包括诗乐功能和情志关系理论,《孔子诗论》作者对《诗》的解读方式,《孔子诗论》与《毛诗序》的关系等。
关键词 上海博物馆 战国楚竹简 孔子诗论
下载PDF
楚简《诗论》苑丘考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信芳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2年第3期5-7,22,共4页
楚简《诗论》“备丘”中的“备”字屡见于楚简,是个疑难字。本文由分析字形来源及文字隶定入手,进一步论及《诗经·陈风》“宛丘”所涉及的制度问题,认为《诗经》“宛丘”乃古时风流场所,其性质与楚、秦云梦禁苑之“(而大)”相类。
关键词 楚简 诗论 苑丘
下载PDF
《诗论》竹简编联原则与文本复原
10
作者 康少峰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22-26,共5页
上博《诗论》竹简编联和文本复原处于混乱状态的原因很多,但由竹简"留白"所引发的简制之争是其关键。我们认为《诗论》"留白简"与"满写简"之间不存在"简制"上的根本差异,《诗论》竹简编联和文... 上博《诗论》竹简编联和文本复原处于混乱状态的原因很多,但由竹简"留白"所引发的简制之争是其关键。我们认为《诗论》"留白简"与"满写简"之间不存在"简制"上的根本差异,《诗论》竹简编联和文本复原工作应该在依据"文义"及《诗论》作者"评《诗》思想"的大原则之下进行,同时需要充分兼顾"句式"、"文例"、"篇名组合"、"竹简残断类型"等具体因素,不断认识和把握其思想脉络,这是《诗论》更深层次研究展开的前提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论》 竹简形制 编联原则 文本复原
下载PDF
从上博简孔子言论看孔子“君子观”
11
作者 张海波 《唐都学刊》 2016年第4期79-83,共5页
"君子"是儒家的重要概念,在先秦时期的儒家典籍中频繁出现。近年来,随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公布,一些关于孔子言论的重要儒家文献相继问世,经将上博简孔子诗论和政论两方面言论与《论语》《礼记》等传世文献参照、对读... "君子"是儒家的重要概念,在先秦时期的儒家典籍中频繁出现。近年来,随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公布,一些关于孔子言论的重要儒家文献相继问世,经将上博简孔子诗论和政论两方面言论与《论语》《礼记》等传世文献参照、对读,不仅使传统的孔子"君子观"得到很好的诠释,而且还能发现前所未见的崭新内涵,对于全面、深入研究孔子"君子观"具有较强的发覆、补苴之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简 孔子“君子观” 诗论 政论
下载PDF
荀子诗教观及其对传统文论之影响
12
作者 林素英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7,共10页
结合战国简文,对荀子之诗教观作较具体而详细之论述,俾能更客观且全面地理解荀子诗教观之内容,对荀子诗教观影响《诗序》及《文心雕龙》以建立文学理论之部分进行论述,以明其对后代诗经学研究及建构传统文论之价值。
关键词 荀子 诗教观 诗序 文心雕龙 传统文论 战国竹简
下载PDF
試析安大簡《詩經》中《秦風·渭陽》的詩義——兼論簡本與毛詩本的關係
13
作者 沈培 《文献语言学》 2021年第1期13-22,208,共11页
安大簡本《渭陽》跟毛詩《渭陽》有兩點差别:一是毛詩作“我送舅氏”,簡本作“我遺舅氏”;二是毛詩作“曰至渭陽”,簡本作“遹至于陽”。本文對此二點進行了討論,認爲簡本和毛詩本兩處詩義有别,反映出二者詩旨有較大差别。同時,文章還... 安大簡本《渭陽》跟毛詩《渭陽》有兩點差别:一是毛詩作“我送舅氏”,簡本作“我遺舅氏”;二是毛詩作“曰至渭陽”,簡本作“遹至于陽”。本文對此二點進行了討論,認爲簡本和毛詩本兩處詩義有别,反映出二者詩旨有較大差别。同時,文章還對毛詩本“曰至渭陽”的來源提出了一個推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大簡 《詩經》 《渭陽》 詩旨 詩義
下载PDF
《卷耳》奠礼说考论——上博简《孔子诗论》的另一重启示
14
作者 多洛肯 赵钰飞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8-156,187,共10页
上博简《孔子诗论》揭开了先秦儒家诗歌批评理论的一角,也启发我们重新认识《左传》和汉儒的解诗理念。结合西周的礼乐文化语境,通过对“永怀”“永伤”“金罍”“兕觥”“我马瘏矣”及采集情节的重新疏证,《卷耳》诗旨或可作天子奠礼... 上博简《孔子诗论》揭开了先秦儒家诗歌批评理论的一角,也启发我们重新认识《左传》和汉儒的解诗理念。结合西周的礼乐文化语境,通过对“永怀”“永伤”“金罍”“兕觥”“我马瘏矣”及采集情节的重新疏证,《卷耳》诗旨或可作天子奠礼解。“整编之诗”的诞生本身就是再创作的过程,周代士大夫们有可能做了同汉儒类似的“编故事”工作,这种以时代语境重构文学内容的可能性应当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耳》 奠礼 周行 上博简 《孔子诗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