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unc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Qinling,Qilian and Kunlun Orogenic Belts 被引量:6
1
作者 SUN Yangui CHEN Zhengxing +2 位作者 LIU Yong’an WANG Tongqing ZHANG Zhiy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23-228,共6页
As the main part of the “central mountain system” in the continent of China, the Qinling, Qilian and Kunlun orogenic belts have been comprehensively and deeply studied since the 1970s and rich fruits have been reape... As the main part of the “central mountain system” in the continent of China, the Qinling, Qilian and Kunlun orogenic belts have been comprehensively and deeply studied since the 1970s and rich fruits have been reaped. However, these achievements were mostly confined to an individual orogenic belt and the study of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hree orogenic belts was obliged to depend on comparative studies. Different views were produced therefrom. The material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junction region show that there are several epicontinental and intracontinental transform faults developed in different periods. Restricted by these transform faults, the large-scale lateral movements and, as a consequence, complicated magmatism and tectonic deformation took place in the orogenic belts. According to these features,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a three-stage junction and evolution model and point out that there is not a single junction zone traversing from west to east but that the three orogenic belts have been joined progressively by the epicontinental and intracontinental transform fa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al mountains qinling qilian and Kunlun orogenic belts junction and evolution intracontinental transform fault
下载PDF
青海尖扎—同仁地区隆务峡蛇绿岩的形成时代及意义——来自辉长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的证据 被引量:39
2
作者 王绘清 朱云海 +2 位作者 林启祥 李益龙 王坤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6-92,共7页
隆务峡蛇绿岩位于青海省同仁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秦岭和南祁连造山带的结合部位。蛇绿岩年代学对于研究造山带构造演化和恢复古洋-陆板块构造格局至关重要。对隆务峡蛇绿岩中的辉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206Pb/238U加权平均... 隆务峡蛇绿岩位于青海省同仁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秦岭和南祁连造山带的结合部位。蛇绿岩年代学对于研究造山带构造演化和恢复古洋-陆板块构造格局至关重要。对隆务峡蛇绿岩中的辉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50.1Ma±2.2Ma(MSWD=0.7),代表了辉长岩的结晶年龄,表明隆务峡蛇绿岩是晚二叠世—早三叠世西秦岭与南祁连之间古洋盆扩张过程中岩浆活动的产物。而呈岩株侵入到蛇绿岩中的花岗闪长岩的年龄(244Ma±1.4Ma)晚于蛇绿岩中辉长岩的年龄,但早于区域上大量存在的印支期花岗岩,可能记录了蛇绿岩的侵位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辉长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西秦岭造山带 南祁连造山带
下载PDF
秦祁昆造山带重要成矿事件与构造响应 被引量:37
3
作者 李文渊 张照伟 +3 位作者 高永宝 谭文娟 姜寒冰 郭周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35-1149,共15页
古亚洲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叠加作用的秦祁昆造山带,在中国显生宙大陆壳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构造演化复杂,成矿作用多样,古生代及中、新生代为重要成矿时期,并伴有元古宙的重要成矿事件。通过秦祁昆造山带成矿事件的研究,将成矿事... 古亚洲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叠加作用的秦祁昆造山带,在中国显生宙大陆壳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构造演化复杂,成矿作用多样,古生代及中、新生代为重要成矿时期,并伴有元古宙的重要成矿事件。通过秦祁昆造山带成矿事件的研究,将成矿事件与所处的构造位置紧密联系,发现重要成矿事件均对应特殊的构造响应。其中,西昆仑古元古代塔什库尔干磁铁矿,是一个重要的成"铁"事件;阿尔金与东昆仑构造带交汇的祁漫塔格矿集区是一个重要的构造结,新发现的重要矿产是构造转换、多期次构造作用的产物;祁连山北邻龙首山中产出的金川巨型岩浆铜镍矿床,是元古宙大规模幔源物质上涌的岩浆事件;马元铅锌矿是比较典型的MVT型矿床类型,与秦岭的构造演化历程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祁昆造山带 构造演化 构造结 成矿事件 构造响应
下载PDF
秦祁结合部位王家岔石英闪长岩体锆石LA-ICPMS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52
4
作者 陈隽璐 李好斌 +4 位作者 王洪亮 何世平 曾佐勋 徐学义 李向民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3-431,共9页
出露于秦岭、祁连造山带结合部位的王家岔石英闪长岩体,侵入于变质基底陇山岩群之中。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石英闪长岩侵入体具有俯冲花岗岩特征。利用LA-ICPMS(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测年技术,对石英闪长岩进行单颗粒锆... 出露于秦岭、祁连造山带结合部位的王家岔石英闪长岩体,侵入于变质基底陇山岩群之中。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石英闪长岩侵入体具有俯冲花岗岩特征。利用LA-ICPMS(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测年技术,对石英闪长岩进行单颗粒锆石微区U-Pb同位素测定,获得加权平均年龄为(454.7±1.7)Ma,代表了岩石的形成年龄。这一新的成果资料,对研究秦祁结合部位早古生代构造演化、造山过程及秦、祁造山带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岔石英闪长岩 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 秦祁结合部位
下载PDF
中国中央造山系原-古特提斯多阶段复合造山过程 被引量:17
5
作者 董云鹏 惠博 +5 位作者 孙圣思 杨钊 张菲菲 何登峰 孙娇鹏 史小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426-3448,共23页
中国中央造山系是由亲劳亚的北方陆块群、亲冈瓦纳的南方陆块群及其间大量过渡性微陆块历经复杂拼合而成的复合型造山带,是中国大陆完成主体拼合的构造结合带。中央造山系自西而东包括昆仑造山带、祁连造山带和秦岭-大别造山带,保存了... 中国中央造山系是由亲劳亚的北方陆块群、亲冈瓦纳的南方陆块群及其间大量过渡性微陆块历经复杂拼合而成的复合型造山带,是中国大陆完成主体拼合的构造结合带。中央造山系自西而东包括昆仑造山带、祁连造山带和秦岭-大别造山带,保存了古生代—早中生代时期华北、华南、柴达木、塔里木、羌塘等众多大小陆块造山过程的丰富信息,是研究东特提斯构造域原、古特提斯洋构造演化的重要窗口。本文综述了中央造山系地质、地球化学和高精度年代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得到以下主要认识:(1)550 Ma之前,众多大小陆块孤立散布于原特提斯洋;(2)541~485 Ma,原特提斯洋各分支开始俯冲;(3)485~444 Ma,原特提斯洋持续俯冲,导致秦岭二郎坪弧后盆地、昆仑祁漫塔格弧后盆地打开;(4)444~420 Ma,原特提斯北祁连洋、南祁连洋和商丹洋闭合,昆仑祁漫塔格弧后盆地关闭;(5)420~300 Ma,昆仑地区古特提斯洋继承原特提斯洋,古特提斯勉略洋逐步扩张;(6)300~250 Ma,昆仑洋自阿其克库勒湖-昆中缝合带向木孜塔格-布青山-阿尼玛卿缝合带发生俯冲后撤;(7)250~200 Ma,原-古特提斯昆仑洋、古特提斯勉略洋关闭;(8)200 Ma以来,中央造山系转入陆内造山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造山系 昆仑造山带 祁连造山带 秦岭-大别造山带 原-古特提斯洋
下载PDF
秦岭—祁连造山带印支-燕山期构造与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形成关系 被引量:45
6
作者 杜玉良 汤中立 +2 位作者 蔡克勤 李文渊 张韬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5-71,共7页
印支_燕山期构造_岩浆热液活动 ,对秦岭—祁连造山带的区域成矿控制与影响作用十分显著。主要表现在该期北东向构造_岩浆活动不仅控制了金等矿产的形成 ,而且使先期形成的铜、铅锌等矿产发生了较强烈的改造和富集作用。该期北东向构造... 印支_燕山期构造_岩浆热液活动 ,对秦岭—祁连造山带的区域成矿控制与影响作用十分显著。主要表现在该期北东向构造_岩浆活动不仅控制了金等矿产的形成 ,而且使先期形成的铜、铅锌等矿产发生了较强烈的改造和富集作用。该期北东向构造带与先期的北西、近东西向构造或含矿层交汇叠加部位 ,是形成大型_超大型矿床的重要条件。文章对秦岭—祁连造山带印支_燕山期构造_岩浆活动带的发育特征及其对大型_超大型矿床的控制与影响等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提出了本区新一轮矿产勘查研究对策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秦岭-祁连造山带 印支-燕山期构造 大型-超大型矿床 富集作用 岩浆活动
下载PDF
中国大陆“十字构造”形成演化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22
7
作者 董云鹏 张国伟 +13 位作者 孙圣思 张菲菲 何登峰 孙娇鹏 柳小明 杨钊 程斌 惠博 岳远刚 周波 程超 杨子强 史小辉 龙晓平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5期769-797,共29页
东亚大陆是由许多分别亲劳亚或亲冈瓦纳的中小陆块经过复杂拼合而成的最为复杂的大陆,而中国大陆地处东亚的核心位置,是研究东亚大陆形成演化的关键。控制中国大陆形成演化的最主要的构造格架是“十字构造”,即东西向的中央造山系和南... 东亚大陆是由许多分别亲劳亚或亲冈瓦纳的中小陆块经过复杂拼合而成的最为复杂的大陆,而中国大陆地处东亚的核心位置,是研究东亚大陆形成演化的关键。控制中国大陆形成演化的最主要的构造格架是“十字构造”,即东西向的中央造山系和南北向的贺兰—川滇南北构造带。前者自东而西包括秦岭造山带、祁连造山带和昆仑造山带,是南方和北方陆块群历经古生代—印支期拼合形成中国大陆主体的构造结合带,并遭受中新生代陆内造山改造,构成了中国大陆地质地理、生态环境、人文经济等南北分野;后者不同区段继承了前寒武纪板块构造记录,逐步转化为古亚洲洋或古特提斯构造域大陆边缘,尤其是新特提斯构造运动,形成青藏高原隆升—扩展变形的东部边界,控制了晚中生代—新生代中国大陆东西反转演化。以“十字构造”为坐标系,中国大陆四个象限的地质、地球物理结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文经济等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十字构造” 中央造山系 南北构造带 秦岭造山带 祁连造山带 昆仑造山带
下载PDF
祁连—秦岭造山带交接部位25亿年碎屑锆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4
8
作者 裴先治 孟勇 +5 位作者 丁仨平 李佐臣 刘战庆 刘会彬 李高阳 李瑞保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11-116,共6页
对来自祁连与秦岭造山带交接部位秦安地区葫芦河流域的“葫芦河群”浅变质砂岩中大量碎屑锆石的LA-ICP—MS U—Pb测年结果发现,其中含有年龄为2302~2578Ma的锆石颗粒。这些锆石年龄均十分谐和,且阴极发光图象上显示具有典型岩浆型振... 对来自祁连与秦岭造山带交接部位秦安地区葫芦河流域的“葫芦河群”浅变质砂岩中大量碎屑锆石的LA-ICP—MS U—Pb测年结果发现,其中含有年龄为2302~2578Ma的锆石颗粒。这些锆石年龄均十分谐和,且阴极发光图象上显示具有典型岩浆型振荡环带结构和岩浆成因锆石的w(Th)/w(U)为0.11~1.42,表明这些锆石为新太古代末期构造岩浆作用的产物。这些锆石是该区域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锆石,表明祁连与秦岭造山带交接部位可能存在比陇山岩群和泰岭岩群更古老的陆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太古代 碎屑锆石 LA-ICP—MS 锆石U-PB定年 祁连-秦岭造山带
下载PDF
秦祁昆结合部晚三叠世OIB型玄武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及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闫臻 郭现轻 +3 位作者 付长垒 王涛 王宗起 李继亮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4-176,共13页
秦祁昆结合部夏河县八角城作海枕状玄武岩,不整合于中二叠统大关山组生物灰岩之上。枕状构造保存完好,气孔、杏仁构造发育,具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橄榄石,其次为斜长石和辉石;基质由板条状斜长石微晶、粒状辉石、橄榄石及钛铁矿等矿物... 秦祁昆结合部夏河县八角城作海枕状玄武岩,不整合于中二叠统大关山组生物灰岩之上。枕状构造保存完好,气孔、杏仁构造发育,具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橄榄石,其次为斜长石和辉石;基质由板条状斜长石微晶、粒状辉石、橄榄石及钛铁矿等矿物组成。橄榄石斑晶发生伊丁石化、滑石化和绿泥石化,部分橄榄石完全被伊丁石化。TiO2质量分数为1.99%~2.24%,Mg#值为58~64,∑REE为(106~119)×10-6,LaN/YbN为5.6~7.1,富集Nb、Ta、Zr,以及Rb、Ba、Th、U、K等元素,高Nb/Y低Zr/Ti,并且呈现出与夏威夷、土耳其等地区OIB型碱性玄武岩相一致的稀土、微量元素配分模式曲线。橄榄石斑晶Fo值为82.73~84.57,w(CaO)均大于0.1%;斜长石斑晶An为64.72%~70.39%,基质中斜长石An为58.88%~61.53%,且斜长石斑晶较基质中斜长石呈现出低Si、Fe、Na、K、Ti和高Al、Ca特征。这些事实表明,形成该套岩石组合的原始岩浆曾经经历了橄榄石和斜长石等矿物的结晶分异作用。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八角城作海玄武岩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Norian期((220.5±4.2)Ma)。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在秦祁昆结合部古特提斯洋于晚三叠世俯冲消减结束并进入陆-陆碰撞造山作用阶段,该时期陆-陆碰撞作用引发的岩石圈拆沉作用导致岩石圈的减薄,进而形成八角城作海OIB型枕状玄武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B型玄武岩 晚三叠世 构造背景 秦祁昆结合部
下载PDF
秦祁结合部位天水地区磨石沟变基性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成军 裴先治 +9 位作者 李佐臣 李瑞保 裴磊 陈有炘 魏方辉 高景民 吴树宽 王银川 魏博 胥晓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7-360,共14页
秦祁结合部位天水地区新阳镇磨石沟新发现一套绿片岩相基性火山岩系,原岩为玄武岩,伴随有少量碳硅质岩和辉绿岩脉产出。磨石沟变基性火山岩SiO2含量为47.32%~50.18%,MgO含量为4.71%~7.33%,Al2O3含量(12.33%~14.97%)较低,TiO2含量为0.... 秦祁结合部位天水地区新阳镇磨石沟新发现一套绿片岩相基性火山岩系,原岩为玄武岩,伴随有少量碳硅质岩和辉绿岩脉产出。磨石沟变基性火山岩SiO2含量为47.32%~50.18%,MgO含量为4.71%~7.33%,Al2O3含量(12.33%~14.97%)较低,TiO2含量为0.98%~1.98%(平均为1.44%),与洋脊玄武岩的Al2O3、TiO2含量相近,类似于E-MORB。∑REE为46.52×10-6~113.21×10-6,LREE/HREE为2.00~4.01,δEu为0.86~1.09(平均为0.98),(La/Yb)N为1.18~3.59。磨石沟变基性火山岩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高场强元素及相关比值表明具有E-MORB特征,其岩浆源区为弱富集—富集地幔,岩石成分主要受岩浆熔融区控制,玄武质岩浆上升过程中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地壳物质或俯冲组分的混入,但地壳和俯冲带物质对岩浆源区和成岩过程的贡献较少。结合其地球化学性状与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判断,磨石沟变基性火山形成于弧后盆地后期演化阶段。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其形成时代为中志留世Wenlock期(432.6±3.8Ma)。磨石沟变基性火山岩代表的弧后盆地的形成与中志留世"天水-武山"古洋盆向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说明秦祁结合部位早古生代构造格局是由一个较完整的洋-弧-盆体系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后盆地 E-MORB 中志留世 西秦岭 秦祁结合部位
下载PDF
秦祁昆结合部三叠纪岩浆岩岩石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被引量:13
11
作者 解小龙 牛漫兰 +4 位作者 吴齐 闫臻 李秀财 夏文静 付长垒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72-81,共10页
秦祁昆结合部发育了大量三叠纪岩浆岩,主要沿青海南山断裂、瓦洪山断裂和多禾茂断裂周边分布,总体呈NW—SE向展布。岩石类型复杂多样,包括火山岩和侵入岩。火山岩主要以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和火山角砾岩为主;侵入岩主要... 秦祁昆结合部发育了大量三叠纪岩浆岩,主要沿青海南山断裂、瓦洪山断裂和多禾茂断裂周边分布,总体呈NW—SE向展布。岩石类型复杂多样,包括火山岩和侵入岩。火山岩主要以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和火山角砾岩为主;侵入岩主要为辉长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石英斑岩等。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秦祁昆结合部三叠纪岩浆活动主要集中在早一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233~253Ma代表早一中三叠世岩浆活动,205~225Ma代表晚三叠世岩浆活动。空间上,岩浆活动呈现出由NW向SE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岩石组合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秦祁昆结合部旱一中三叠世岩浆岩形成于古特提斯洋由南向北俯冲的大陆边缘弧环境下,而晚三叠世可能已经逐渐进入后碰撞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学 三叠纪 岩浆岩 构造环境 大陆边缘弧 古特提斯洋 后碰撞 秦祁昆结合部
下载PDF
秦祁结合部清水-张家川基性岩形成时代和构造归属探讨 被引量:12
12
作者 付长垒 闫臻 王秉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141-3160,共20页
中央造山系北缘发育完整的早古生代"弧-盆"体系,而其洋内弧盆体系还是陆缘弧盆体系属性的确定,可为原特提斯域古板块构造格局和中央造山系早期造山过程的恢复提供依据。秦岭-祁连结合部清水-张家川地区出露的与原特提斯洋俯... 中央造山系北缘发育完整的早古生代"弧-盆"体系,而其洋内弧盆体系还是陆缘弧盆体系属性的确定,可为原特提斯域古板块构造格局和中央造山系早期造山过程的恢复提供依据。秦岭-祁连结合部清水-张家川地区出露的与原特提斯洋俯冲作用相关的基性岩形成时代和构造归属的探究,是解决中央造山系早古生代洋-陆转换过程以及东西链接等科学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清水-张家川地区主要出露块状、枕状玄武岩以及少量辉绿岩墙和硅质岩夹层,玄武岩和辉绿岩明显富集Th、LREE,亏损Nb、Ta、Zr、Hf和Ti元素,而Th/Nb比值则分为1. 09~2. 04和0. 18~0. 73两组,分别与岛弧和弧后裂谷熔岩相一致。另外,这些基性岩具较高的Th/Yb和εNd(t)(+4. 4^+4. 8)值,显示岩浆来自受洋壳沉积物混染的亏损地幔源区。最新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辉绿岩墙形成于500±3Ma。结合区域岩石地层资料,综合分析表明清水-张家川地区基性岩形成于寒武纪,早于晚奥陶世酸性火山岩和侵入岩。它们与其东、西侧北秦岭和北祁连构造带内的寒武纪-早奥陶世洋内弧和弧后盆地岩浆岩共同构成了原特提斯洋北缘早古生代洋内弧-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古生代 洋内弧-盆体系 秦祁结合部 中央造山系 原特提斯洋
下载PDF
天水地区花岗岩类及其构造演化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永军 张翔 +3 位作者 庞振甲 胡晓隆 杨高学 李锁成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9-36,共8页
通过对地处祁连造山带与秦岭造山带结合部位的天水地区花岗岩类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资料的分析研究,区内花岗岩类可划分为3个构造岩浆带。对大量的花岗岩类构造环境信息综合分析表明,祁连造山带和秦岭造山带在晚古生代之前,... 通过对地处祁连造山带与秦岭造山带结合部位的天水地区花岗岩类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资料的分析研究,区内花岗岩类可划分为3个构造岩浆带。对大量的花岗岩类构造环境信息综合分析表明,祁连造山带和秦岭造山带在晚古生代之前,二者分属两大造山带,具有皆然不同的岩浆事件和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演化模式。直到晚古生代之后,祁连造山带才与秦岭造山带一道共同进入陆内演化阶段。花岗岩类为探索本区构造演化特征提供了佐证,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类 构造岩浆带 构造演化 祁连造山带 秦岭造山带 甘肃天水
下载PDF
西秦岭天水地区新阳—元龙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魏博 裴先治 +9 位作者 刘成军 裴磊 李瑞保 李佐臣 陈有炘 胥晓春 刘图杰 王元元 任厚州 陈伟男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70,共20页
西秦岭北缘新阳—元龙韧性剪切带作为西秦岭造山带与北祁连造山带之间的区域韧性构造边界,带内构造样式复杂多样,多期构造叠加,不同部位韧性变形强度不同,兼具左行、右行剪切特征,但以右行为主,宏观构造显示由NNE向SSW斜向逆冲特征,且... 西秦岭北缘新阳—元龙韧性剪切带作为西秦岭造山带与北祁连造山带之间的区域韧性构造边界,带内构造样式复杂多样,多期构造叠加,不同部位韧性变形强度不同,兼具左行、右行剪切特征,但以右行为主,宏观构造显示由NNE向SSW斜向逆冲特征,且多被后期构造改造。EBSD组构分析结果显示,石英C轴优选方位指示非共轴变形,显示明显的中温柱面<a>-中低温菱面-低温底面组构的右行剪切及不太明显的低温底面组构(偶见中低温组构)左行剪切特征;方解石C轴组构显示e1双晶滑移与r1平移滑动,兼具左行、右行剪切特征。组构特征反映该剪切带可能经历了中温—中低温—低温、以右行韧性走滑为主并曾出现过左行逆冲的复杂变形过程,综合分析推断该韧性剪切带经历了低绿片岩相—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韧性变形环境。区域对比分析认为,新阳—元龙韧性剪切带响应古生代构造演化的构造变形记录主要为2期:一是志留纪天水—武山洋闭合导致大规模NNE-SSW向的陆-弧或陆-陆碰撞逆冲造成的左行逆冲剪切变形;二是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秦祁结合部位强烈的大规模右行走滑拼贴运动形成的右行剪切变形和反"S"构造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构造变形 EBSD组构分析 变形温压环境 秦祁结合部位
下载PDF
天水细尾子沟镁铁—超镁铁质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成军 裴先治 +6 位作者 李佐臣 李瑞保 裴磊 陈国超 陈有炘 徐通 张永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7-560,共14页
秦祁交接部位天水新阳镇细尾子沟新发现一套镁铁—超镁铁质岩,超镁铁质岩主要由蛇纹石化橄辉岩和透辉石岩组成,岩石具有低Si O2含量、高Mg O含量、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与原始地幔含量相当的特点。镁铁质岩主要由变辉长岩和变辉长闪长岩组... 秦祁交接部位天水新阳镇细尾子沟新发现一套镁铁—超镁铁质岩,超镁铁质岩主要由蛇纹石化橄辉岩和透辉石岩组成,岩石具有低Si O2含量、高Mg O含量、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与原始地幔含量相当的特点。镁铁质岩主要由变辉长岩和变辉长闪长岩组成,岩石具有堆晶岩的特点,具有低Si O2和Ti O2含量、高Mg O含量和Mg#值,具有较低的Ti/V比值(20±)、较高的稀土元素丰度和HREE较平坦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镁铁质岩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其岩浆源区是受地壳物质交代改造过的富集型岩石圈地幔,具有E-MORB的特征。综合构造环境和区域大地构造背景,认为细尾子沟镁铁—超镁铁质岩为较典型的岛弧SSZ型蛇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细尾子沟岛弧SSZ型蛇绿岩形成于晚奥陶世晚期(443.6±1.8Ma)。细尾子沟岛弧SSZ型蛇绿岩的形成与"天水—武山"古洋盆自南向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表明秦祁交接部位早古生代构造格局是一个完整的洋—弧—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超镁铁质岩 SSZ型蛇绿岩 E-MORB 晚奥陶世 秦祁交接部位
下载PDF
秦、祁、昆交接区三叠纪沉积相格架及构造古地理演化 被引量:22
16
作者 江新胜 潘桂棠 +1 位作者 颜仰基 李兴振 《四川地质学报》 1996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秦、祁、昆交接区广泛发育的古特提斯洋消亡过程形成的海相、海陆交互相三叠系和印支期火山岩浆活动、构造变动的产物是研究东特提斯洋演化的关键。昆仑造山带在柴达木陆块东南缘鄂拉山一带自然向北偏转形成一弧形构造带,并未来延与秦... 秦、祁、昆交接区广泛发育的古特提斯洋消亡过程形成的海相、海陆交互相三叠系和印支期火山岩浆活动、构造变动的产物是研究东特提斯洋演化的关键。昆仑造山带在柴达木陆块东南缘鄂拉山一带自然向北偏转形成一弧形构造带,并未来延与秦岭造山带相接。昆仑岛弧造山带的布尔布达-鄂拉山陆缘火山弧北转是由于扬子陆块向西斜向俯冲于柴达木陆块之下造成的。秦、祁、昆交接区沉积相格架就是由三个陆块边缘的浅海、斜坡及其所挟持的深海洋盆体系所构成,其演化史就是古特提斯洋的消亡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格架 古地理 演化史
下载PDF
秦、祁、昆三大造山带的结合特征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孙延贵 田琪 《青海地质》 2001年第1期16-20,共5页
秦、祁、昆三大造山带结合地区的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显示,其间存在不同时期发育起来的陆缘、陆内转换断层,受其制约,造山带内曾发生大规模侧向运动和由此引起的岩心活动及复杂的构造变形。据此,结合演化可分三阶段,并且秦、祁、昆三大... 秦、祁、昆三大造山带结合地区的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显示,其间存在不同时期发育起来的陆缘、陆内转换断层,受其制约,造山带内曾发生大规模侧向运动和由此引起的岩心活动及复杂的构造变形。据此,结合演化可分三阶段,并且秦、祁、昆三大造山带间并不存在东西向贯通的单一结合带,而是在转换断层作用下,分阶段逐步完成了转换结合的结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陆内转换断层 岩心活动 演化过程 构造变形
下载PDF
秦-祁构造结合部位陇山岩群中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可心 何艳红 +2 位作者 陈亮 孟祥舒 务磊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54-1074,共21页
秦-祁构造结合部位以新阳-元龙大型剪切带为界,北侧的北祁连造山带和南侧的西秦岭造山带的构造线呈斜截关系,致使两侧岩石单元的对比存在困难。陇山岩群位于秦-祁结合部位的北祁连构造单元东端,是一套岩性复杂的中深程度变质杂岩,... 秦-祁构造结合部位以新阳-元龙大型剪切带为界,北侧的北祁连造山带和南侧的西秦岭造山带的构造线呈斜截关系,致使两侧岩石单元的对比存在困难。陇山岩群位于秦-祁结合部位的北祁连构造单元东端,是一套岩性复杂的中深程度变质杂岩,其形成年代和构造属性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论。本文重点以陇山岩群中黑云母石英片岩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碎屑锆石进行LA—ICP—MSU.Pb测年。其测年结果明显分为4组,两个主要区间为1097—795Ma(49%,峰期年龄约为929Ma)和2713—2265Ma(21.5%,峰期年龄约为2435Ma),另有两个次级年龄组为575—471Ma(12%,峰期年龄约为541Ma)与1864-1539Ma(14%,峰期年龄约为1717Ma)。通过最小岩浆峰期年龄和陇山岩群内侵人体的最老年龄初步限定其形成时代介于寒武纪早期-早-中奥陶世(539-454Ma),与已报道的晚太古代-早元古代陇山岩群TTG片麻岩形成于不同时代,不属于华北板块南缘基底的沉积岩系。通过与周边构造单元年龄特征峰值的对比研究发现,其新太古代-古元古代(2713-2265Ma)和中元古代(1864-1539Ma)的碎屑物质主要来自华北板块南缘基底,新元古代(1097—795Ma)的碎屑物质主要来自于北秦岭造山带和中祁连陆块,早古生代(575—471Ma)的碎屑物质来自于天水-武山构造带,与该洋盆形成过程有关。因此,陇山岩群中黑云母石英片岩的碎屑物源既包括北侧的华北板块南缘基底,又包括南侧的秦岭-祁连造山带,可能形成于早古生代红土堡弧后盆地的形成扩展阶段,与北秦岭东段宽坪岩群副变质岩和二郎坪岩群变沉积岩形成构造环境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祁结合部位 陇山岩群 碎屑锆石 年代学
下载PDF
青海南山地区角孔变质岩地质特征、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19
作者 李佐臣 裴先治 +6 位作者 李瑞保 裴磊 张永明 王旭斌 刘成军 陈有炘 王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0-588,共19页
青海南山达不祖乎山北部一带的角孔变质岩系原划为早中三叠世隆务河组。通过野外实测地质剖面和路线地质调查,查明该套地层单元野外产出状态及岩石组合特征,并对其物质来源和形成时代进行分析,对进一步研究该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构造... 青海南山达不祖乎山北部一带的角孔变质岩系原划为早中三叠世隆务河组。通过野外实测地质剖面和路线地质调查,查明该套地层单元野外产出状态及岩石组合特征,并对其物质来源和形成时代进行分析,对进一步研究该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该套变质岩系为一套长石石英岩、石英岩、大理岩和黑云石英片岩组合,由下向上划分为3个岩段,叠置厚度大于3186.3m。根据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可大致划分为5个年龄组段,分别为250~304Ma、405~546Ma、649~1077Ma、1402~1620Ma和1861~2990Ma,其中250~304Ma可进一步划分为250~269Ma和289~304Ma两个亚组。综合前人研究资料与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将青海南山地区角孔变质岩的沉积时代限定为二叠纪,物源主要来自祁连造山带加里东期和晋宁期岩浆弧,柴北缘构造带海西期岩浆弧也提供了部分物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经历了陆内裂陷、洋盆拉张及俯冲碰撞的构造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南山 西秦岭造山带 南祁连构造带 变质岩 碎屑锆石 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秦祁结合部位宝鸡地区早泥盆世香泉A型正长花岗岩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通 陈清敏 +3 位作者 郭岐明 张拴厚 毛友亮 王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18-1128,共11页
对秦祁结合部位宝鸡地区香泉正长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锆石^(206)Pb/^(238)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10±5Ma(MSWD=0.20,n=18),限定该岩体的形成时代为早泥盆世。香泉正长花岗岩具有高硅(SiO_... 对秦祁结合部位宝鸡地区香泉正长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锆石^(206)Pb/^(238)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10±5Ma(MSWD=0.20,n=18),限定该岩体的形成时代为早泥盆世。香泉正长花岗岩具有高硅(SiO_2=69.63%~73.94%)、富钾(K_2O=4.24%~4.88%,K_2O/Na_2O=1.23~1.44)、富铁(TFe_2O_3=2.10%~3.70%,TFe_2O_3/MgO=3.88~6.84)、低镁(MgO=0.31%~0.94%)、低磷(P_2O_5=0.08%~0.21%)的特征,属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香泉正长花岗岩稀土元素含量较高(318×10^(-6)~499×10^(-6)),表现出明显的负Eu异常(δ Eu=0.37~0.46),富集Rb、Th、Zr、Sm、Ga(10000×Ga/Al=2.59~2.93)等微量元素,贫Ba、Nb、Ta、Sr,整体表现出A型花岗岩特征。结合区域资料认为,香泉正长花岗岩形成于造山后环境,为低压环境下长英质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泉正长花岗岩 宝鸡地区 秦祁结合部位 造山后A型花岗岩 早泥盆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