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ervation of Building and Decorative Elements of Ottoman Architecture in the Medieval City of Rhodes
1
作者 Alexis Stefanis Panagiotis Theoulakis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6年第12期1416-1421,共6页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edieval city of Rhodes and the modification of its buildings since the siege of 1522 by Suleiman the Magnificent up to the 20th century, were imposed by the social and religious needs of eac...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edieval city of Rhodes and the modification of its buildings since the siege of 1522 by Suleiman the Magnificent up to the 20th century, were imposed by the social and religious needs of each of its conquerors. In particular,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Ottoman rule (1522-1912), most of the churches were converted into mosques while new buildings like public baths and mansions were constructed, resulting in alterations in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 Although the buildings of the Hospitalier's period (1307-1522) were preserved, the additions and adjustments resulted into a mixture of western and oriental architecture, which today determines the multi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city. In 1988, UNESCO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designated the medieval city of Rhodes as a world heritage city for its exemplary architectural complexity and variability, which perfectly reflects the complex historical phenomena and the unique integration of various cultures for more than seven centuries. In this paper, the management of the modifications and the restoration approach of four representative mosques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storic buildings conservation RESTORATION ottoman architecture.
下载PDF
“Regulation of Urban Space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Late Ottoman and French Mandate Period”——The Case of Beirut(1840-1940)
2
作者 Jad Hammoud Alice Tavares Aníbal Costa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8年第9期644-650,共7页
Starting with the declaration of Tanzimat in 1839,the transformation of administration,law,taxation,property rights,education,urban planning and public works were initiated,which caused the regulation of urban and con... Starting with the declaration of Tanzimat in 1839,the transformation of administration,law,taxation,property rights,education,urban planning and public works were initiated,which caused the regulation of urban and construction regulations as a tool for achieving a modern state.1840,the date of the Health of Towns Report,marks a stage in the growing concern with health.The period between 1840-1940 is a recognisable date in history,with the outbreak of the Great War marking the end of an era.It also marks the date of a major enquiry into building laws and it also sees the virtual completion of the process of the incorporation of the health controls into the building regulations.In this date several regulations were enacted concerning the buildings and the streets and implemented in Beirut.The main goal of this article is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Building Cod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ate Ottoman Heritage and its architectural typ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d building codes architectural TYPOLOGY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nservation historic buildings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chitectural Structures Belonging to the Transition Period in Beirut (1840-1920)
3
作者 Youssef Hamze Jad Hammoud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8年第11期816-829,共14页
Conserving the architectural structures of heritage building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Beirut. It is the result of necessary retrofit of existing traditional bourgeoisie architecture of 19th century, belonging... Conserving the architectural structures of heritage building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Beirut. It is the result of necessary retrofit of existing traditional bourgeoisie architecture of 19th century, belonging to the late Ottoman period, recognizing the importance of its traditional technics and to keep them in use. Although, they have been subjected to lack of maintenance and repair which led to processes of severe degradation, compromising their use, it allows now a deep observation of their characteristics. The main goal of this article is: to outline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late Ottoman Heritage;characterize its architectural typology;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Building Codes;and present results of surveys. For the analysis, non-destructive methods were performed. The survey of three case studies according to a pre-selection of representative Ottoman buildings (1840-1940) is presented. This intends to contribute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Beirut traditional housing and give useful technical in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D STRUCTURAL evolution CONSTRUCTION technics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nservation historic buildingS
下载PDF
高原地区博物馆经书柜内环境参数稳定性分析
4
作者 张舸 周志鹏 +1 位作者 孙福禄 成倩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6-142,共7页
高原地区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日照强,为了研究高原博物馆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对拉萨市某博物馆库房经书柜内外进行为期10个月的温湿度、CO_(2)浓度、VOC浓度、光照强度和紫外线强度监测,分析了环境参数的变化规律、特征和影响因素。结... 高原地区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日照强,为了研究高原博物馆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对拉萨市某博物馆库房经书柜内外进行为期10个月的温湿度、CO_(2)浓度、VOC浓度、光照强度和紫外线强度监测,分析了环境参数的变化规律、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柜内温湿度随柜外温湿度季节性变化而变化,柜内温湿度日变化小,温湿度平均日较差分别为0.73℃和0.83%,柜外为1.6℃和4.25%,经书柜可以有效保护古籍文物不受柜外环境温湿度日波动的干扰;柜内外温湿度日较差与季节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该博物馆建筑围护结构隔热性能较好;温度日较差与CO_(2)浓度日较差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库房内工作人员越多,温度日较差越大;柜内VOC容易富集,浓度更高,建议放置活性炭等吸附材料;光照和紫外线强度极低,当前经书柜整体有利于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高原博物馆 文物保存环境 预防性保护 古建筑
下载PDF
法国建筑遗产分类与分级保护规制与启示
5
作者 戴俭 王诗雨 戎卿文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3期174-177,共4页
法国是全球最早开始对历史建筑进行国家层面立法保护的国家,目前其建筑遗产受到《遗产法典》的保护。总的来说,法国将其建筑保护对象分为了需要严格保护的、建成年代较远且与现代生活联系紧密度相对一般的“列级建筑”,以及从简保护的... 法国是全球最早开始对历史建筑进行国家层面立法保护的国家,目前其建筑遗产受到《遗产法典》的保护。总的来说,法国将其建筑保护对象分为了需要严格保护的、建成年代较远且与现代生活联系紧密度相对一般的“列级建筑”,以及从简保护的、主要对其变化做出一定记录且与现代生活联系更为紧密的“登记建筑”与“杰出的当代建筑”。文章对法国三类建筑遗产的认定方法、保护方法进行深入剖析,深入探究了其分类与分级保护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遗产保护 法国建筑遗产 历史建筑 列级建筑 登记建筑
下载PDF
治理模式演进下香港地区历史建筑的保育研究
6
作者 刘卫斌 郑雨洁 陈义勇 《城市学报》 2024年第1期108-114,共7页
对治理模式进行跟踪研究是当前中国城市提高历史建筑保育水平的重要路径。香港地区对历史建筑保育治理模式的转型,推动了保育方式的持续迭代,提供了宝贵的剖析范本。文章以历史建筑保育历程为线索,运用阶段分期、模式归类、效果评价等方... 对治理模式进行跟踪研究是当前中国城市提高历史建筑保育水平的重要路径。香港地区对历史建筑保育治理模式的转型,推动了保育方式的持续迭代,提供了宝贵的剖析范本。文章以历史建筑保育历程为线索,运用阶段分期、模式归类、效果评价等方法,总结出三种保育治理模式,并选取典型实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香港特区政府于2008年出台的“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引入的非营利组织(NPO)通过方案竞标和社群受益的结合提案、专家审议和政府投资的方式,较好地改善了政府、开发商协作模式中历史建筑过度商品化问题,并有效地平衡了政府、社区参与模式中各方利益分化问题。文章对保育治理模式的演进路径进行了梳理,希望为中国其他城市探索适合自身环境的历史建筑保育治理模式提供借鉴、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治理模式 保育 中国香港
下载PDF
基于“老屋新生”创新方式的城市历史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以台湾地区经验为例
7
作者 邵鹿洲 简博秀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6,共6页
“老屋新生”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的创新方式,对城市发展过程中相关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更新具有重要意义。探究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些被闲置的历史文化空间在重新规划建设时应注意的条件与实际,认为“老屋新生”是通过一系列... “老屋新生”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的创新方式,对城市发展过程中相关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更新具有重要意义。探究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些被闲置的历史文化空间在重新规划建设时应注意的条件与实际,认为“老屋新生”是通过一系列保护、更新及创新方式,使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老屋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功能。基于传承历史文化、保存文化资产、寻访生活足迹的目的,“老屋新生”议题广受关注,引起人们对老屋的重视与保护。通过分析台湾地区4个较为典型的“老屋新生”成功案例——有记名茶、纪州庵文学森林、好样文房和林百货,探讨台湾地区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的实践经验,以期为未来城市相关空间保护与更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屋新生 历史文化空间 保护与更新 台湾地区
下载PDF
采用层次分析法的香港地区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价值评价
8
作者 李子莹 杨晓翔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487-493,共7页
为了更好地研究影响香港地区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价值的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5个准则层和18个子准则层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并以香港大馆为例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准则层的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为历史价值、美学价值、社会价... 为了更好地研究影响香港地区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价值的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5个准则层和18个子准则层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并以香港大馆为例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准则层的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为历史价值、美学价值、社会价值、环境价值、经济价值;子准则层权重的最高值分别为科学考察价值、对当地旅游业促进性、遗产保护等级评定稀缺性、结构保存完整性、组成城市景观;香港大馆的综合得分为3.8289,评级为“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遗产 保护价值评价 层次分析法 香港地区
下载PDF
上海历史建筑预防性保护平台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9
作者 任瑛楠 童宇 +1 位作者 谷志旺 孙沈鹏 《建筑施工》 2024年第9期1395-1398,共4页
预防性保护是历史建筑保护管理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历史建筑预防性保护需求,提出历史建筑预防性保护平台的系统架构,研究了相关的关键技术,应用三维激光扫描、单元化逆向建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开发了上海历史建筑预防性保... 预防性保护是历史建筑保护管理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历史建筑预防性保护需求,提出历史建筑预防性保护平台的系统架构,研究了相关的关键技术,应用三维激光扫描、单元化逆向建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开发了上海历史建筑预防性保护平台,为档案管理、结构安全监测、损伤维修保养等预防性保护场景提供了数字化、智能化支持。经过在上海音乐厅、兰心大戏院等历史建筑项目中的应用验证,数字化平台的应用有助于预防性保护理念的落地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预防性保护 数字化 结构安全 表观损伤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剧场类历史建筑全生命期预防性保护技术
10
作者 谷志旺 孙沈鹏 +4 位作者 张铭 任瑛楠 童宇 朱晓璇 张英楠 《建筑施工》 2024年第9期1385-1390,共6页
历史建筑预防性保护已成为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历史建筑保护的新思路。以上海音乐厅剧场类历史建筑预防性保护为例,围绕预防性保护面临的历史信息获取难、损伤诊断难、结构服役状况监管难以及全生命期预防性保护管理难等问题... 历史建筑预防性保护已成为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历史建筑保护的新思路。以上海音乐厅剧场类历史建筑预防性保护为例,围绕预防性保护面临的历史信息获取难、损伤诊断难、结构服役状况监管难以及全生命期预防性保护管理难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历史建筑全生命期预防性保护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底座,建立了特色部位损伤分类分级体系与智能识别诊断方法,提出了穹顶重要结构部位服役实时监测与预警方法,并开发了数字孪生管理平台,实现特色部位数字化展示、损伤日常维修平台化管理、安全监测动态化管理,为历史建筑全生命期预防性保护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可为后续相关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预防性保护 数字孪生 损伤识别 安全监测 维保管理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历史贡献研究
11
作者 石昕川 杜智毅 +4 位作者 向军 吴彤 冯伟 李亦悦 王梦瑶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70-274,共5页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开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包括开发区移民帮扶脱贫,工程建设带动内需以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等。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巨大历史贡献...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开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包括开发区移民帮扶脱贫,工程建设带动内需以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等。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巨大历史贡献,以期探究其历史价值与意义,便于帮助正确认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开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脱贫 历史贡献
下载PDF
上海历史风貌区保留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路径探索
12
作者 王林 鲍柏江 《建筑遗产》 2024年第1期34-43,共10页
在城市建设逐渐由增量发展向存量更新转变的过程中,历史风貌保护逐渐成为城市更新发展中的重点,其中“保留历史建筑”是历史风貌保护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文章以上海为例,从梳理“保留历史建筑”的概念缘起和分布现状出发,明确“保留历史... 在城市建设逐渐由增量发展向存量更新转变的过程中,历史风貌保护逐渐成为城市更新发展中的重点,其中“保留历史建筑”是历史风貌保护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文章以上海为例,从梳理“保留历史建筑”的概念缘起和分布现状出发,明确“保留历史建筑”的法律定位和重要作用,探讨其在保护与管理上存在的保护观念错位、保护方法模糊、管理程序不清等问题。文章从保护方法、管理程序、管理架构、保障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保留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的技术方案和政策建议,深入探索和完善上海历史风貌保护与管理体系的思路与方法,为城市风貌的保护与更新提供科学、合理并利于实施的有效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风貌 保留历史建筑 保护方法 管理体系 保障机制 上海
下载PDF
基于三维可视化的延庆砖窑形态特征研究
13
作者 段玉 王昊阳 阎阳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0期78-80,共3页
中国拥有悠久的烧砖历史,砖窑是古代建筑材料的重要生产场所,延庆砖窑作为长城建造时期烧砖遗址的典型代表,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研究将历史考证与现代技术相融合,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考古勘探,运用先进的3D MAX软件,对砖窑遗址... 中国拥有悠久的烧砖历史,砖窑是古代建筑材料的重要生产场所,延庆砖窑作为长城建造时期烧砖遗址的典型代表,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研究将历史考证与现代技术相融合,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考古勘探,运用先进的3D MAX软件,对砖窑遗址进行了三维可视化建模,进而探究延庆地区砖窑的历史及其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保护 建筑复原 砖窑 延庆砖窑
下载PDF
从西安理工大学一号楼看校园历史建筑保护
14
作者 王慧 王怡阳 +1 位作者 高韩明月 常思捷 《湖南包装》 2023年第5期67-71,共5页
校园历史建筑是校园文化的凝练,承载着一段时期的集体记忆。在历史建筑保护研究中,近代校园历史性建筑易被忽略。西安理工大学一号教学楼历经近70年,依旧作为学校活动的重要场所。研究针对一号教学楼的东立面进行多次调研,总结出其损伤... 校园历史建筑是校园文化的凝练,承载着一段时期的集体记忆。在历史建筑保护研究中,近代校园历史性建筑易被忽略。西安理工大学一号教学楼历经近70年,依旧作为学校活动的重要场所。研究针对一号教学楼的东立面进行多次调研,总结出其损伤类型和损伤等级,对不同类型的损伤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对应的干预措施。对此类具有丰富历史价值的校园建筑,提出持续定期观察、破坏性设备拆除、严重部位修复、做好修复记录的整体干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历史建筑 建筑保护 保护原则 干预修复
下载PDF
基于价值呈现的历史建筑保护真实性思考——上海康定东路85号张爱玲故居修缮设计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付涌 张怡欣 《建筑遗产》 2023年第2期140-149,共10页
历史建筑的“真实性”与其是否能够充分展示该建筑的价值信息密切相关。在保护实践中,既要保护其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呈现历史的真实性,同时又需要正视并解决当下现实问题带来的挑战,妥善把握修缮策略,以推动项目成功。康定东路85号... 历史建筑的“真实性”与其是否能够充分展示该建筑的价值信息密切相关。在保护实践中,既要保护其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呈现历史的真实性,同时又需要正视并解决当下现实问题带来的挑战,妥善把握修缮策略,以推动项目成功。康定东路85号张爱玲故居是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修缮过程中设计团队始终在思考历史建筑的保护价值和保护意义,试图在翔实的历史研究和现状调研基础上,从更好呈现建筑遗产历史真实性价值的角度提出风貌完形的指导思想,并依托审慎的修缮设计策略、最小干预原则的实践把握,以及传统工艺与当代标准的有效互补等手段来完成修缮设计实践,使这座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建筑真实表达它的历史风貌和价值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故居 历史建筑保护 真实性 价值呈现 最小干预原则
下载PDF
优秀历史建筑关键部位保护性修复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为民 《工程建设标准化》 2023年第5期69-73,共5页
历史建筑作为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价值。历史建筑在长期使用状态下存在不可逆老化、损伤与功能失效等情况,其关键部位的修缮保护、功能恢复工作,在城市更新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以上海某优秀历史建筑修复... 历史建筑作为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价值。历史建筑在长期使用状态下存在不可逆老化、损伤与功能失效等情况,其关键部位的修缮保护、功能恢复工作,在城市更新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以上海某优秀历史建筑修复工程为案例,介绍其关键部位修缮施工工艺,并针对优秀历史建筑修复过程中的结构加固、配套设施提升、外立面及装修改造部分的重点、难点,制定了有效的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延续建筑的文化价值,提高了优秀历史建筑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为后续优秀历史建筑修复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历史建筑 保护性修复 加固改造 配套提升
下载PDF
原绥佳线松花江铁路桥头堡历史建筑保护研究
17
作者 胡佳勇 石开明 张俊 《低温建筑技术》 2023年第12期20-23,共4页
原绥佳线松花江铁路桥头堡建成已近百年,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出现诸多方面的问题,为进一步排除建筑本体潜在的安全隐患,减缓老化和病害的发展趋势,文中运用文献考证与现场实地调研相对照的方法,对桥头堡的修建背景、历史沿革、建... 原绥佳线松花江铁路桥头堡建成已近百年,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出现诸多方面的问题,为进一步排除建筑本体潜在的安全隐患,减缓老化和病害的发展趋势,文中运用文献考证与现场实地调研相对照的方法,对桥头堡的修建背景、历史沿革、建筑概况和保护价值进行综合论证,并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三维倾斜摄影及人工测量等技术手段记录,分析建筑保存现状和存在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也为同类型的历史建筑保护提供可参考的实物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铁路桥 桥头堡遗产 混凝土结构 历史建筑保护
下载PDF
城市更新下县域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
18
作者 黄存平 《山西建筑》 2023年第15期29-33,共5页
通过分析研究融水县域历史风貌特征,对县域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的现状条件进行了评价,构建了完善的城乡历史建筑保护体系,将历史建筑纳入规划管理,使得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提升及发展利用体制机制促进历史建筑的永续利用,从而依... 通过分析研究融水县域历史风貌特征,对县域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的现状条件进行了评价,构建了完善的城乡历史建筑保护体系,将历史建筑纳入规划管理,使得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提升及发展利用体制机制促进历史建筑的永续利用,从而依法有序全面开展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保护体系 传承与利用
下载PDF
意大利文物建筑保护观念发展及改变——以斯福尔扎城堡为例
19
作者 刘悦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4期225-227,共3页
文物建筑保护历史悠久,意大利作为欧洲文明起源地之一,文化遗产在全世界享有盛誉,其在文物建筑保护领域上百年的探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教训,从早期宗教记忆的传递到文艺复兴对古代遗物的收集,从学习历史追求传统的“风格性修复”到... 文物建筑保护历史悠久,意大利作为欧洲文明起源地之一,文化遗产在全世界享有盛誉,其在文物建筑保护领域上百年的探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教训,从早期宗教记忆的传递到文艺复兴对古代遗物的收集,从学习历史追求传统的“风格性修复”到区分古今保留历史痕迹,从集体无意识的自发性保护到制定法规完善管理体系。保护对象的丰富、保护理念的更新、主流文化的影响,都在推动着意大利、欧洲乃至世界遗产保护的发展。文章将基于文献资料探讨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经历了哪些阶段的变化,并以斯福尔扎城堡跨越600年的重建修复历程为例,探讨新与旧的链接、建筑的原真性,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手法重建现在与历史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建筑保护 历史连续性 原真性 改造再利用
下载PDF
湖北模范监狱设计复原与遗产保护价值研究
20
作者 邹涵 何琳 《新建筑》 2023年第3期92-97,共6页
湖北模范监狱是张之洞于1907年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座西式改良监狱。它全面、系统地引进国外监狱制度及设计、建造等方面的理念和技术。文章以大量史料为依据,对湖北模范监狱进行历史考证,从规划布局、建筑空间、建筑形态和功能组织方面... 湖北模范监狱是张之洞于1907年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座西式改良监狱。它全面、系统地引进国外监狱制度及设计、建造等方面的理念和技术。文章以大量史料为依据,对湖北模范监狱进行历史考证,从规划布局、建筑空间、建筑形态和功能组织方面进行分析和复原,并挖掘其重要的遗产价值,弥补了中国晚清模范监狱的历史研究空白,并提出对湖北模范监狱遗址进行抢救性保护,以维持其完整性和原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保护 建筑复原 近代建筑 湖北模范监狱 监狱改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