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安解放区西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1
作者 申朝晖 易辰希 李俭普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4-51,共8页
延安解放区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团结与解放的重要基石,它从政治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民族政策等方面构筑起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家园。在团结御辱、共克时艰的民族解放激流中,少数民族作家纷纷投奔革命圣地延安,究其原因,既... 延安解放区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团结与解放的重要基石,它从政治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民族政策等方面构筑起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家园。在团结御辱、共克时艰的民族解放激流中,少数民族作家纷纷投奔革命圣地延安,究其原因,既有民族解放的诉求,又有个人理想的探寻,也有成长环境的熏陶,他们的文学叙事丰富了延安解放区文学的同一性与多元化。延安解放区西南少数民族文学将时代共振与边地异动的主题相结合,呈现出了延安文艺与西南边陲艺术风格的交融,在语言形式上体现了集体诗学与个体审美的相互关联。通过探究延安解放区西南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学创作,有利于加深西南边地与中原内陆地区的联结,彰显各民族在共同奋斗中铸就的深厚情感与文化记忆,为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添丰厚的精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解放区 西南少数民族文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凝聚性结构、德育功能与共同体关联——文化记忆视域下彝族文学的人类学阐释
2
作者 李宁阳 梅军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6-65,共10页
彝族文学具有显著的民族志属性、道德教育功能与共同体特性。第一,它是构建文化记忆基础的凝聚性结构,作为彝族历史记忆和知识图谱的载体和表征;第二,它是彝族文化主体传承和传播其道德精神的特殊文本,发挥着从个人品德到社会公德的重... 彝族文学具有显著的民族志属性、道德教育功能与共同体特性。第一,它是构建文化记忆基础的凝聚性结构,作为彝族历史记忆和知识图谱的载体和表征;第二,它是彝族文化主体传承和传播其道德精神的特殊文本,发挥着从个人品德到社会公德的重要德育功能;第三,它是共同体关联的交融记忆场,由内而外、从抽象到具体,多维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现了彝族主动而深层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关注这类民族文学中的主位认知与自觉表达,不断拓展和深化关于它们的研究,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丰富的经验支撑和更强力的文化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学 凝聚性结构 民族志功能 德育功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1950-60年代西藏文学革命叙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建构
3
作者 周晓艳 冷海霞 高磊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1950-60年代,以徐怀中、刘克、胡奇、单超、刘汉君、苏策、叶玉林等为代表的进藏作家,以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为主,创作了以和平解放西藏,修通青藏、康藏公路和建设西藏为主题的小说,体现了这一时期西藏当代文学以革命叙事建构国家认... 1950-60年代,以徐怀中、刘克、胡奇、单超、刘汉君、苏策、叶玉林等为代表的进藏作家,以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为主,创作了以和平解放西藏,修通青藏、康藏公路和建设西藏为主题的小说,体现了这一时期西藏当代文学以革命叙事建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时期的西藏当代文学革命叙事记录、反映、展现了西藏纳入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历史进程、社会变迁,体现了当代西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建构中积累的独特的地方性文学经验,凝练了当代西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文学的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当代文学 革命叙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话语建构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 被引量:27
4
作者 李松 王建民 +3 位作者 张跃 朱凌飞 马居里 许雪莲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38,62,共13页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它们已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且大部分民族都拥有多种节日;在节日中,各民族对自我的文化和社...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它们已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且大部分民族都拥有多种节日;在节日中,各民族对自我的文化和社会进行反思并加以界定,个体由此获得对本民族历史和传统的一种认知和认同,社会生活也因此得以重新整合;再加上中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民族节日在促进各族人民相互沟通、彼此尊重、共同团结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呈现出共享特性。这些共享节日,一方面是历史上各民族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结果,另一方面,它们又是各民族相互间文化交流的平台、文化认同的载体和交往互动的助力,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的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因此,弘扬和传承少数民族节日对于中华民族以及国家文化建设具有深远意义。目前,中国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建设已有了很大进展,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就。但少数民族节日的衰弱、消失、变异现象仍然较为显著,国家节日文化建设有待在观念校正、立场转换、制度设计、政策调整和具体政策实施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少数民族节日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交流 国家文化建设 地位 意义
下载PDF
从“少数民族文学”到“多民族文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 被引量:6
5
作者 魏清光 李跃平 周绪琳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26,117,共9页
结合经验材料梳理“少数民族文学”概念范畴下对少数民族文学独特性、差异性的强化以及由此形成的隔阂与不调适,分析“多民族文学”实践与理论探索的新拓展。指出“多民族文学”的命名是对“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的超越,在思维方式上体现... 结合经验材料梳理“少数民族文学”概念范畴下对少数民族文学独特性、差异性的强化以及由此形成的隔阂与不调适,分析“多民族文学”实践与理论探索的新拓展。指出“多民族文学”的命名是对“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的超越,在思维方式上体现了由二元对立向多元一体的转变,在心理认知上体现了由民族视野向国家视野的转变,这一转变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多民族文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反思 被引量:3
6
作者 曹顺庆 高小珺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5-119,共5页
自20世纪80年代"重写中国文学史"的口号提出后,关于文学史的重写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然而对于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中长期缺席的现状,理应追溯至历史源头重新反思。我们不仅需要明晰从古代民族史观到多元民族史观的转变... 自20世纪80年代"重写中国文学史"的口号提出后,关于文学史的重写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然而对于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中长期缺席的现状,理应追溯至历史源头重新反思。我们不仅需要明晰从古代民族史观到多元民族史观的转变,更需要还原历史风貌、重建多民族文学史观,意识到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华民族文学中的重要构成,将其重新纳入中国文学史的研究视野并发扬光大。只有在新型文学史观的指导下,才有望迎来中国文学史的新生,拓展多元共生的民族格局与广阔的发展前景。这对少数民族群体利益的维护、民族团结乃至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未来的发展都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多民族 文学史观 少数民族文学 中华民族文学史
下载PDF
少数民族文学怎样“入史”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国恩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83-85,共3页
少数民族文学早已进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现在的问题只是怎样"入史"。怎样入史?一是要做好少数民族文学的翻译工作,扩大其在全国的影响;二是要坚持文学的国家水平标准,准确地反映各民族文学的创作成就;三是要采取融入的方针... 少数民族文学早已进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现在的问题只是怎样"入史"。怎样入史?一是要做好少数民族文学的翻译工作,扩大其在全国的影响;二是要坚持文学的国家水平标准,准确地反映各民族文学的创作成就;三是要采取融入的方针,从不同民族文学的交流和融合的高度来把握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特色;四是可以撰写单独的少数民族文学史,或者是单一少数民族的文学史,在高校开设少数民族文学专题课。真正的民族平等是基于民族自信的平等,处理少数民族文学入史的问题,也应提倡这样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文学的国家标准
下载PDF
少数民族文学:身份话语与主体性生产 被引量:9
8
作者 姚新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7,162,共16页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在其当代六十年的建构史中,被给予了"社会主义民族文学"、"民族的民族文学"以及"后殖民弱势文学"三种身份定位。它们都是不同语境下话语的主体性生产的结果。通过历史的梳理与西方相关理...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在其当代六十年的建构史中,被给予了"社会主义民族文学"、"民族的民族文学"以及"后殖民弱势文学"三种身份定位。它们都是不同语境下话语的主体性生产的结果。通过历史的梳理与西方相关理论(尤其是后殖民身份话语、德勒兹等的"弱势文学"理论)的深入对话,我们既可能有效地破除困扰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领域中的简单性、本质化的认识误区,同时也可能从此一特定角度出发,推动中国文艺理论建设与世界对话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身份 主体 话语 生产
下载PDF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油画题材与国家形象建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梁冰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6-123,共8页
进入新世纪,如何理解"中国",叙述"中国",在图像传媒中呈现"中国",在艺术形象中塑造"中国",成为一个日益被学术界、艺术界甚至普通大众关注的议题。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进入新世纪,如何理解"中国",叙述"中国",在图像传媒中呈现"中国",在艺术形象中塑造"中国",成为一个日益被学术界、艺术界甚至普通大众关注的议题。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少数民族题材绘画是中国社会政治生态、民族审美趣味和画家自觉艺术表达结合的必然产物。少数民族艺术创作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深远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艺术作品本身具有的传媒特性,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中国"艺术作品借物言志体现国家意识,彰显民族文化的蓬勃生命力,不仅补充主流文化,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少数民族艺术作品中的民族形象分析为例,突破传统的民族美学研究,以"民族中国"为核心价值,探索少数民族创作参与塑造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国家形象的具体途径,旨在促进少数民族创作,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主题,营造现代中国的审美品格以及对"大文化观"的审美追求,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艺术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油画 少数民族题材 国家形象 建构
下载PDF
再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以莫言获“诺奖”为契机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玉珠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5-112,共8页
民族性与世界性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建构的基本命题之一,莫言获"诺奖"成为总结和推进该命题的一个契机。近百年来,中国文学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双向建构中,既收获了丰硕成果也显示出明显的缺失和偏颇。在平等参照的基础上,"... 民族性与世界性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建构的基本命题之一,莫言获"诺奖"成为总结和推进该命题的一个契机。近百年来,中国文学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双向建构中,既收获了丰硕成果也显示出明显的缺失和偏颇。在平等参照的基础上,"诺奖"开阔的批评视野、相对稳定的认知构架和评判标准以及从容不迫的文化姿态,成为反思中国现当代文学民族性与世界性建构的重要启示,并有助于我们更为理性地看待当下文学在民族性与世界性建构上的突破及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现当代文学 民族性 世界性
下载PDF
何谓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祖君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7-11,共5页
探讨何谓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应先辨析民族、少数民族,以及中国当代文学等概念。从语言文字论、生活题材论、作家出身论三方面探讨此问题都有道理,但难免有片面之嫌。本文把问题大体确定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探讨何谓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应先辨析民族、少数民族,以及中国当代文学等概念。从语言文字论、生活题材论、作家出身论三方面探讨此问题都有道理,但难免有片面之嫌。本文把问题大体确定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具有少数民族族属的作者创作的文学,特别是这类作者或者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或者以少数民族生活内容为题材创作的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少数民族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
下载PDF
新国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保亮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68,共6页
新国学对民族学术"独立性"的标举,凸现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学"的课题意义,它不仅使当代地域文学呈现新的研究价值,而且也使先锋文学获得新的文化归属。新国学通过对二元对立思维的批判达到对中国学术"整体性&q... 新国学对民族学术"独立性"的标举,凸现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学"的课题意义,它不仅使当代地域文学呈现新的研究价值,而且也使先锋文学获得新的文化归属。新国学通过对二元对立思维的批判达到对中国学术"整体性"的维护,而二元对立在现代和当代文学中有着质的差异。新国学的后现代理论语境与学术视野,使其重建中国学术"独立性"与"整体性"的价值诉求有着鲜明的时代的精神风尚、思想趋向和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国学 中国当代文学 当代学术 后现代语境
下载PDF
当代文学想象与国家形象构建——以乡土文学创作为视角 被引量:2
13
作者 郝敬波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63,共7页
国家形象是一个认知和评价的综合体,并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进行建构和传播。中国当代文学是国家形象内涵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其艺术建构的重要方式。乡土文学在当代文学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以此为视角,可以整体观照当代文... 国家形象是一个认知和评价的综合体,并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进行建构和传播。中国当代文学是国家形象内涵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其艺术建构的重要方式。乡土文学在当代文学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以此为视角,可以整体观照当代文学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真实面貌,有效探讨前者之于后者建构的诸多可能性。从创作实践来看,当代乡土作家主要以怀恋式、联想式和寓言式三种乡土情结形态来呈现自己的情感经验,并集中以"结构性"和"阐释性"两种想象方式言说人与土地关系的时代变迁,以乡土中国的书写实施对国家形象的艺术建构。由于乡土经验的断裂和乡土世界变化的复杂性,乡土作家的这种想象书写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乌托邦的特点,形成了对乡土中国形象的某种遮蔽和误读。突破历史的局限将为国家形象的艺术建构提供新的可能,这是中国当代文学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也是深化国家形象理论和实践研究所要面对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国家形象 乡土文学 文学想象 乡土中国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范式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3
14
作者 逄增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5-15,2,共1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著述日益繁多,但真正自成体系、有价值和特色的只占少数。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要把港台文学和沦陷区文学、以及少数民族文学和女性文学有机融入文学史,而不是硬性地作为板块嵌入。在价值观与历史观上,应该真正贯彻历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著述日益繁多,但真正自成体系、有价值和特色的只占少数。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要把港台文学和沦陷区文学、以及少数民族文学和女性文学有机融入文学史,而不是硬性地作为板块嵌入。在价值观与历史观上,应该真正贯彻历史主义原则,尽可能呈现历史的原生态,并以开放现代的、具有普泛价值的人性观念和世界文学的普遍原则作为价值标准。在历史与逻辑的关系中,要处理好困扰在文学史写作中的经典与非经典、主流与支流、现象与本质、规律与非规律、进化与非进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书写范式 港台文学 沦陷区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 女性文学
下载PDF
全球化语境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民族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鸿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3年第6期89-92,共4页
在全球化和各种"现代主义"的话语霸权下,中国当代文学的"民族性"并没有衰退或丧失,却在一个潜在的"世界性"背景下展示出中国生活和民族性格的特征。全球化文化思潮和文学的"民族性"之间既是侵... 在全球化和各种"现代主义"的话语霸权下,中国当代文学的"民族性"并没有衰退或丧失,却在一个潜在的"世界性"背景下展示出中国生活和民族性格的特征。全球化文化思潮和文学的"民族性"之间既是侵蚀和被侵蚀关系,也是相互吸收和融合的过程,后者是在和前者的不断冲突和矛盾中被显化。作家对文化之间碰撞的感受力成为文学作品是否具有"民族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语境 中国当代文学 民族性
下载PDF
传播学视野里的铁依甫江及其诗歌创作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祖君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117-126,共10页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是丰富博大的存在,从传播学角度进入研究会有耐人寻味的发现,铁依甫江是很好的个案。铁依甫江及其诗歌是奇观化的现象,值得从传播学视野进行考察。在铁依甫江诗歌传播过程中,围绕铁依甫江的人际传播在其身份认同建...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是丰富博大的存在,从传播学角度进入研究会有耐人寻味的发现,铁依甫江是很好的个案。铁依甫江及其诗歌是奇观化的现象,值得从传播学视野进行考察。在铁依甫江诗歌传播过程中,围绕铁依甫江的人际传播在其身份认同建构、诗歌资源供给以及精神支撑方面提供了帮助。铁依甫江诗歌创作传播丰富多彩的内容,各种人可以从他诗歌中各取所需。老舍、公刘以及多位文学史家等作为意见领袖在推动铁依甫江诗歌的传播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主流文学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在传播铁依甫江诗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 传播学 铁依甫江 诗歌
下载PDF
基于CBM的我国民族医药学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常傲冰 刘虹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5年第4期16-20,共5页
目的本文从文献分析的角度,对我国民族医药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民族医药学研究者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自1978-2014年收录的民族医药学论文,对文献数量、分布年代、发文作者、发文期刊、发文地... 目的本文从文献分析的角度,对我国民族医药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民族医药学研究者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自1978-2014年收录的民族医药学论文,对文献数量、分布年代、发文作者、发文期刊、发文地区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民族医药学文献数量逐年增多,蒙医药、藏医药、维医药、壮医药等民族医药研究在文献数量、作者群等方面已形成优势,傣医药显示出很好的发展潜力。但民族医药类期刊没有入选核心期刊,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民族医药学文献较少。结论民族医药学已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影响力还需进一步扩大。多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应抓住自身的资源优势,将本地区民族医药资源优势发掘出来,形成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医药 文献计量学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分析
下载PDF
海外华文文学不宜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国恩 《三峡论坛》 2009年第1期95-98,149,共5页
有一些学者主张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应该包括海外华文文学,甚至应该包括华人用非华文创作的作品。这表面看仅仅是扩充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容量,实际是一个牵涉到文学的民族身份认同和国别主体确定的问题。如果片面地从中国立场思考问题,一... 有一些学者主张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应该包括海外华文文学,甚至应该包括华人用非华文创作的作品。这表面看仅仅是扩充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容量,实际是一个牵涉到文学的民族身份认同和国别主体确定的问题。如果片面地从中国立场思考问题,一个良好的愿望也可能引发国际政治和文化冲突。东南亚华文文学,在其国别主体认同问题上尤其敏感。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现当代文学有密切关系,我们可以研究它,但不能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来包涵它,因为它无论是国家主体认同还是具体的思想情感,都超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国别主体认同 国际文化冲突
下载PDF
“人民性”与“人民国家”主体想象——中国当代文学“人民性”话语历史考察之一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祖德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5-11,共7页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中心话语,"人民性"不仅是一种文学立场或观念,也是对于"人民共和国"主体的想象,并参与和支配着20世纪5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的建制与生产。从"国民性"的知识分子启蒙叙事到&q...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中心话语,"人民性"不仅是一种文学立场或观念,也是对于"人民共和国"主体的想象,并参与和支配着20世纪5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的建制与生产。从"国民性"的知识分子启蒙叙事到"人民性"的国家论述,表征着20世纪中国新文学主体想象发生了深层的衍变,也表征着作为"普遍现代性"的"民族国家"观念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另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人民性 主体想象 人民国家 民族国家 现代性
下载PDF
论工农兵文学视域中的少数民族小说创作——兼对一些文学史著作中有关少数民族小说的评述提出异议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江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76-82,共7页
中国当代的少数民族文学,是受工农兵文学规范的文学。其小说创作以全国性政治运动的眼光,审查少数民族的政治斗争,表现本民族独特的政治生态;以全国性政治化生活的眼光,审查少数民族的社会情态,表现本民族独特的情感和风俗;以中华民族... 中国当代的少数民族文学,是受工农兵文学规范的文学。其小说创作以全国性政治运动的眼光,审查少数民族的政治斗争,表现本民族独特的政治生态;以全国性政治化生活的眼光,审查少数民族的社会情态,表现本民族独特的情感和风俗;以中华民族的眼光,审查少数民族的人物,表现本民族独特的精神风韵。所以,中国当代的少数民族小说是在"为工农兵"的大方向下,突出自己的民族特色。认识和评价这一时期中国的少数民族小说,除看其民族特色之外,还应审查其思想感悟和人物形象,而中国文学史界对它们的认识存在偏差,对其小说的评述也不尽人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小说 民族特色 工农兵文学 思想感悟 人物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