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锆石氧逸度对相山地区火山岩型铀矿床成矿母岩判别的指示意义
1
作者 降珂楠 骆金诚 +3 位作者 钟福军 刘国奇 张笑天 江小燕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1-199,共19页
我国华南广泛分布火山-侵入杂岩体,其中个别岩体中伴有火山岩型铀矿床的产出,因此如何区分含铀矿与不含铀矿岩体成为矿床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相山地区含铀火山-侵入岩以及周边不含铀矿侵入岩为例,开展锆石LA-ICP-MS U-Pb年龄和... 我国华南广泛分布火山-侵入杂岩体,其中个别岩体中伴有火山岩型铀矿床的产出,因此如何区分含铀矿与不含铀矿岩体成为矿床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相山地区含铀火山-侵入岩以及周边不含铀矿侵入岩为例,开展锆石LA-ICP-MS U-Pb年龄和微量元素研究。结果显示含矿花岗斑岩的形成年龄为133.7±1.6 Ma(云际),含矿碎斑熔岩的形成年龄为132.8±1.5 Ma(邹家山),不含矿花岗斑岩的年龄为134.9±1.3 Ma(七琴)和133.3±1.3 Ma(桃溪),其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含矿与不含矿岩体的锆石Ce^(4+)/Ce^(3+)比值由高到低依次为:邹家山22.12~68.75(平均值为45.61),云际19.02~43.48(平均值为27.64),七琴7.99~22.03(平均值为15.63),桃溪9.70~22.40(平均值为16.19)。锆石Ti含量温度计结果显示含矿岩体锆石的结晶温度比不含矿岩体的锆石结晶温度相对更高。结合晶格应变模型和锆石Ti温度计,获得前者的绝对氧逸度亦高于后者。本研究发现相山地区含矿火山-侵入岩体中锆石的Ce^(4+)/Ce^(3+)比值普遍大于22,笔者提出锆石氧逸度可以作为判别火山-侵入岩体是否含矿的一个可能指标。此外,含矿与不含矿岩体中全岩铀含量的高低与氧逸度呈明显的正相关,我们推断含矿岩体具有较高的氧逸度可能指示了其岩体母岩浆相应地具有更高的铀含量。综合前人的研究资料,笔者发现含铀岩体的氧逸度明显低于斑岩型铜-钼矿,但与花岗岩型钨矿以及火山岩型银-铅-锌矿类似。因此,氧逸度的相对高低对铜-钼、钨-钼、铀及银-铅-锌赋矿岩体的差异性成矿有明显制约作用,可能还间接反映了地幔物质贡献比例的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逸度 锆石微量元素 相山铀矿 控矿因素
下载PDF
区域隐伏矿体三维定量预测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69
2
作者 陈建平 于萍萍 +2 位作者 史蕊 于淼 张顺昌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1-220,共10页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近些年,随着浅部矿藏的减少,寻找深部隐伏矿体日益紧迫。文中通过对以往相关研究的梳理和总结,基于现代成矿理论、成矿预测理论和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理论,依托数据库技术...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近些年,随着浅部矿藏的减少,寻找深部隐伏矿体日益紧迫。文中通过对以往相关研究的梳理和总结,基于现代成矿理论、成矿预测理论和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理论,依托数据库技术、3S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及现代数学理论与方法,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多元信息,探索了一套适用于区域隐伏矿体三维定量预测评价的方法和流程,提出了基于基础地质与矿产地质相结合的控矿因素定量表达方法,创新了不整合面、碳酸岩层等新变量的提取和以统计收敛性划分成矿有利区间等方法,成功将传统区域二维成矿预测方法与先进的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使区域范围内矿产资源预测研究拓展到三维空间,更有利于区域范围内隐伏矿体的圈定工作,亦可为今后的三维预测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定量预测 隐伏矿体 立方体预测 控矿因素定量表达
下载PDF
青海省东昆仑成矿带主要金矿床特征及关键控矿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金超 杜玮 +7 位作者 成永生 孔会磊 柳建新 栗亚芝 贾群子 南卡俄吾 夏明哲 李艳军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79-1088,共10页
青海东昆仑地区近年来沟里金矿、五龙沟金矿等老矿区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黑海北等新矿区(点)取得新发现。本文在分析区域成矿条件及典型矿床解剖的基础上,提炼出东昆仑地区金矿床关键控矿因素,即:东昆仑地区金矿床主要形成于海西期-印支... 青海东昆仑地区近年来沟里金矿、五龙沟金矿等老矿区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黑海北等新矿区(点)取得新发现。本文在分析区域成矿条件及典型矿床解剖的基础上,提炼出东昆仑地区金矿床关键控矿因素,即:东昆仑地区金矿床主要形成于海西期-印支期,其次为加里东期;岩浆活动为金矿床形成提供了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北西西-北西向构造及次级派生构造控制金矿体的展布。基于此开展的成矿潜力分析认为:东昆仑地区具有良好的金矿床成矿潜力与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控矿因素 成矿潜力 东昆仑 青海
下载PDF
川西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古岩溶储层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 被引量:44
4
作者 宋晓波 王琼仙 +5 位作者 隆轲 许国明 石国山 冯霞 邓强 蔡左花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4,共7页
受中三叠世末印支运动早期的影响,川西地区中三叠统碳酸盐岩普遍受到剥蚀和岩溶作用。通过多口井和多个露头剖面的岩心、岩屑观察分析和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顶,古表生岩溶特征明显。古岩溶作用为雷口坡组顶储层的发... 受中三叠世末印支运动早期的影响,川西地区中三叠统碳酸盐岩普遍受到剥蚀和岩溶作用。通过多口井和多个露头剖面的岩心、岩屑观察分析和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顶,古表生岩溶特征明显。古岩溶作用为雷口坡组顶储层的发育创造了条件,雷口坡组上部发育了一套岩溶孔隙型储层,主要分布于四段上亚段,在新场地区储层段累计厚度达38~75m,岩性主要为微—粉晶白云岩、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藻)砂屑白云岩及(藻)砂屑灰岩等,以Ⅱ—Ⅲ类储层为主。认为该套储层的发育主要受岩性组合、微古地貌及埋藏期岩溶作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口坡组 岩溶作用 岩溶储层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四川盆地西部
下载PDF
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油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38
5
作者 刘俊田 朱有信 +3 位作者 李在光 闫立纲 覃新平 刘媛萍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3期23-28,共6页
分析了三塘湖盆地石炭系哈尔加乌组(C2h)及卡拉岗组(C2k)油藏特征,认为有效烃源岩、有利岩相带和断裂带、邻近生油凹陷的古构造以及后期的改造作用,是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三塘湖盆地火山岩储层复杂,油气以纵向... 分析了三塘湖盆地石炭系哈尔加乌组(C2h)及卡拉岗组(C2k)油藏特征,认为有效烃源岩、有利岩相带和断裂带、邻近生油凹陷的古构造以及后期的改造作用,是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三塘湖盆地火山岩储层复杂,油气以纵向运移为主,侧向运移距离有限,有效烃源岩对油气分布具有非常明显的控制作用。继承性发育的古凸起、古构造,为多期运聚成藏提供了良好的构造背景。火山活动受深大断裂的控制,断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深部位生成的油气沿断层或裂缝向隆起部位运移聚集成藏。溢流相上部亚相是有利火山岩储集相带,火山角砾岩储集性能和含油性最好,其次为玄武岩和安山岩。构造运动、风化淋滤产生的微裂缝有效地改善了储集空间,油气主要赋存于裂缝沟通的火山溶孔中。指出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条湖凹陷、条山凸起、苇北凸起和南缘冲断带是有利的勘探领域,对该区的石炭系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 火山岩 油藏特征 主控因素 三塘湖盆地
下载PDF
基于TIN的地质界面三维形态分析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毛先成 赵莹 +3 位作者 唐艳华 彭正林 陈进 邓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93-1499,共7页
现有的空间分析方法难以有效地提取地质界面空间形态这种控矿因素,针对该问题,基于三维地质建模、空间插值、地质场分析等方法,提出基于TIN模型的地质界面三维形态分析的新方法。该方法在使用三维TIN模型来模拟地质界面的基础上,使用空... 现有的空间分析方法难以有效地提取地质界面空间形态这种控矿因素,针对该问题,基于三维地质建模、空间插值、地质场分析等方法,提出基于TIN模型的地质界面三维形态分析的新方法。该方法在使用三维TIN模型来模拟地质界面的基础上,使用空间几何和计算机图形学原理计算地质界面的一般几何形态参数(坡度、夹角等)和距离场,然后利用空间插值和趋势剩余分析技术,分级提取出地质界面的总体形态趋势以及形态起伏,最后以栅格模型来表达控矿地质因素场,实现各种控矿地质因素的定量模拟。以福建丁家山铅锌矿床的主要控矿地质界面为例进行三维形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基于TIN的地质界面三维形态分析方法能够更精确、更高效的提取地质界面的各种形态参数,有效的定量化表达控矿地质因素,在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界面 三维形态分析 不规则三角网 控矿地质因素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贤正 金强 +2 位作者 张亮 梁宏斌 金凤鸣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9-464,共6页
苏桥—文安是渤海湾盆地最早发现石炭—二叠系煤成油气的地方,近期仍有新的发现。为查明研究区源于石炭—二叠系的油气成藏规律,进行了煤系烃源岩二次生烃等成藏背景分析,发现该区存在3种成藏模式:石炭—二叠系自生自储、上古生下古储... 苏桥—文安是渤海湾盆地最早发现石炭—二叠系煤成油气的地方,近期仍有新的发现。为查明研究区源于石炭—二叠系的油气成藏规律,进行了煤系烃源岩二次生烃等成藏背景分析,发现该区存在3种成藏模式:石炭—二叠系自生自储、上古生下古储潜山以及古生新储第三系混源。3 500~5 000 m的石炭—二叠系生油窗是自生自储型油气成藏的控制要素;断距超过300 m,造成奥陶系与石炭—二叠系烃源灶对接,是潜山油气成藏的控制要素;活动性断层沟通煤系源灶,是第三系混源成藏的条件。还指出了3个有利前景区,明确了进一步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生烃灶 油气成藏模式 控制因素 勘探方向 石炭-二叠系 冀中坳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惠民凹陷与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滩坝沉积特征对比与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田继军 姜在兴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12-623,共12页
基于对惠民凹陷和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滩坝相的解剖研究成果,提出了适合这2个地区滩坝沉积体研究的分类方案。通过对勘探研究程度较低的惠民凹陷和勘探研究程度较高的东营凹陷滩坝沉积特征的对比分析,明确了惠民和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滩... 基于对惠民凹陷和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滩坝相的解剖研究成果,提出了适合这2个地区滩坝沉积体研究的分类方案。通过对勘探研究程度较低的惠民凹陷和勘探研究程度较高的东营凹陷滩坝沉积特征的对比分析,明确了惠民和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滩坝的沉积特征和展布模式受可容纳空间、湖平面升降与古岸线变迁、沉积水动力转换带、物源、古地貌及地层坡度等因素的控制。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构造运动对凹陷形成所造成的沉积地形上的差异性、物质供给来源以及沉积水动力对滩坝砂体空间分布的控制。滩坝相的2种空间分布模式:东营凹陷单断单超水下低隆型滩坝分布模式和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型滩坝分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民凹陷 东营凹陷 滩坝 沉积 控制因素
下载PDF
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石油地质条件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在光 陈启林 +3 位作者 吕锡敏 杨占龙 黄云峰 吴青鹏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3期29-34,共6页
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紧邻胜北、丘东、小草湖三大生油气凹陷。南北为近物源沉积,发育多套储盖组合。经历燕山期、喜山期等多期构造运动,从北至南发育逆掩带、背斜带和斜坡鼻隆带,油气多期运聚成藏。目前,已发现鄯勒、恰勒坎、柯柯亚、玉... 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紧邻胜北、丘东、小草湖三大生油气凹陷。南北为近物源沉积,发育多套储盖组合。经历燕山期、喜山期等多期构造运动,从北至南发育逆掩带、背斜带和斜坡鼻隆带,油气多期运聚成藏。目前,已发现鄯勒、恰勒坎、柯柯亚、玉果、七泉湖5个油气田,6套层系获得工业油气流,证实为复式油气聚集带。燕山期古构造、现今构造高点、断层、储层、盖层等控制了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下一步应在积极拓展J2s主力油气藏的同时,加强水西沟群J1-2sh油气藏的勘探及中—东段浅层油气藏的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主控因素 探勘方向 北部山前带 吐哈盆地
下载PDF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天然气成藏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71
10
作者 陶士振 邹才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3-110,共8页
基于近年的大量勘探成果,系统研究东海盆地西湖凹陷的天然气地质条件、地球化学特征、富集高产因素、气藏分布特征和聚集区带。烃源岩内(平湖组)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是储集体、圈闭和聚油背景;烃源岩之上(花港组)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为气... 基于近年的大量勘探成果,系统研究东海盆地西湖凹陷的天然气地质条件、地球化学特征、富集高产因素、气藏分布特征和聚集区带。烃源岩内(平湖组)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是储集体、圈闭和聚油背景;烃源岩之上(花港组)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为气源断裂、储集体和圈闭条件。天然气富集高产取决于①4套有利烃源岩系供烃充分,生排烃与圈闭形成在时空上匹配;②3套有利储集层系生储配置良好;③砂泥岩间互,封闭保存条件良好;④断层开启与封闭的演化与排烃期及成藏期相匹配。油气分布在纵向总体呈现上油下气的格局,平面总体具有西多东少、南多北少的特征。根据成藏条件的综合分析,划分出3类勘探区带。根据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源内凝析油气富集于生烃凹陷边缘斜坡,应沿坡找油,即邻近凹陷斜坡找凝析油;源上凝析气富集于坳中隆带,应在凹中隆找气,即沿中央隆起带找凝析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主控因素 分布规律 区带评价 西湖凹陷 东海盆地
下载PDF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龙马溪组页岩气散失过程、能力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11
11
作者 唐令 宋岩 +5 位作者 姜振学 唐相路 李卓 李倩文 常佳琦 孙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7-47,共11页
研究页岩气的散失过程、散失能力及其控制因素对于揭示页岩气的成藏机理、指导页岩气的勘探选区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以四川盆地东南部及其盆缘转换带(以下简称渝东南盆缘转换带)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例,通过现场解吸实验模... 研究页岩气的散失过程、散失能力及其控制因素对于揭示页岩气的成藏机理、指导页岩气的勘探选区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以四川盆地东南部及其盆缘转换带(以下简称渝东南盆缘转换带)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例,通过现场解吸实验模拟页岩气散失过程,并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有机碳含量测试、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等温吸附实验、扫描电镜观察等室内研究手段,定性分析页岩气的散失过程,定量评价页岩气的散失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页岩气散失能力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该转换带龙马溪组上、下段页岩的页岩气散失过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后者的散失能力明显低于前者;(2)页岩气散失能力主要由温度、压力及岩石属性等决定,其中温度、压力是最主要的外在因素;(3)有机质含量是决定页岩气散失能力的最主要内在控制因素,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页岩比表面积增大、吸附能力增强,页岩气散失能力降低;(4)页岩气散失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岩石矿物成分和孔隙结构的影响,石英含量、黄铁矿含量与散失能力呈负相关关系,长石含量与散失能力呈正相关关系,碳酸盐矿物含量和黏土矿物含量与散失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南部 盆缘转换带 早志留世 页岩气 散失过程 散失能力 主控因素 有机碳含量
下载PDF
麻黄山地区中生界油气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冯一波 丁晓琪 +1 位作者 谢世文 张发旺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3期60-64,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麻黄山地区中生界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在对麻黄山地区构造、岩心和测井分析的前提下,探讨了不同构造带的油气分布规律、成藏过程以及油气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认为在构造稳定带主要发育岩性、岩性-构造油气藏,而在...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麻黄山地区中生界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在对麻黄山地区构造、岩心和测井分析的前提下,探讨了不同构造带的油气分布规律、成藏过程以及油气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认为在构造稳定带主要发育岩性、岩性-构造油气藏,而在断裂带主要发育断块、断鼻油气藏;油气分布纵向上跨度大,为上油下水,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平面上主要分布在构造部位高、砂体发育的背斜或断背斜轴部;油气分布主要受沉积相、成岩作用和构造控制。纵向上胶结作用弱、溶蚀作用强的砂体为油气的主要富集场所,平面上处于构造高部位、水动力强的分流河道与河道砂体为油气的主要富集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过程 油气藏类型 油气分布规律 控制因素 岩性油气藏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中国煤层气成藏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袁文峰 程晨 +1 位作者 赵峰华 王娉娉 《中国煤炭地质》 2013年第6期24-29,共6页
从煤层气的微生物成因、无机质对煤层气形成的催化作用、煤中超临界甲烷赋存和成藏控制因素等方面论述了煤层气成藏机理研究的若干进展。在煤层气微生物成因研究方面,进行了枯草杆菌降解小球藻、菌藻类煤成烃、本源菌和外源菌降解褐煤... 从煤层气的微生物成因、无机质对煤层气形成的催化作用、煤中超临界甲烷赋存和成藏控制因素等方面论述了煤层气成藏机理研究的若干进展。在煤层气微生物成因研究方面,进行了枯草杆菌降解小球藻、菌藻类煤成烃、本源菌和外源菌降解褐煤等模拟实验;在煤中无机质催化煤层气形成方面,目前主要研究粘土矿物、碳酸盐矿物、氧化物矿物、过渡金属元素等对煤层气形成的催化效应,对催化生气过程中无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考虑甚少;对煤中超临界甲烷的认识丰富了煤层气的赋存形式,查明其形成机制还有待于高分辨率分析技术、谱学方法等测试技术的进步;在煤层气成藏控制因素方面主要关注沉积动力学、构造与热事件动力学、地下水动力学等因素对煤层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但目前仍有诸多煤层气成藏的基础地质问题的研究尚待加强,如超临界流体吸附/解吸实验、煤储层渗透性影响因素、构造煤变形机制、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效应、深部煤层气成藏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成藏机理 微生物成因 无机质催化 超临界甲烷 控制因素
下载PDF
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双阳组水下扇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国超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3期40-44,共5页
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双阳组地层中发育有大量的水下扇砂体。大量的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统计分析表明,水下扇储层属于中低孔、低渗—特低渗、细喉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以原生粒间孔隙和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与岩屑... 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双阳组地层中发育有大量的水下扇砂体。大量的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统计分析表明,水下扇储层属于中低孔、低渗—特低渗、细喉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以原生粒间孔隙和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与岩屑长石砂岩为主,中扇储层物性好于外扇储层。根据区域储层评价结果预测有利储层,在平面上有利储层主要分布在靠山凹陷西南部以及尖山凸起东南部,这些地区水下扇砂体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扇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双阳组 莫里青断陷
下载PDF
查干凹陷苏一段碎屑岩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及其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康婷婷 王亚明 +2 位作者 沈禄银 康华 祝令敏 《非常规油气》 2015年第5期26-33,共8页
综合运用岩心、物性数据、钻采资料、试油和测井解释等资料,运用分布函数曲线法、含油产状法、孔隙度—渗透率交会法及试油法,共同确定查干凹陷苏一段碎屑岩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值,并根据试油结果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岩性、成岩作... 综合运用岩心、物性数据、钻采资料、试油和测井解释等资料,运用分布函数曲线法、含油产状法、孔隙度—渗透率交会法及试油法,共同确定查干凹陷苏一段碎屑岩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值,并根据试油结果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岩性、成岩作用和沉积相对有效储层的影响。结果表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最好,其次为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滑塌浊积扇砂体物性最差;从不同岩性的孔隙度分布区间来看,有效储层主要发育在砂砾岩及细砂岩中,含砾砂岩次之,砾状砂岩及粉砂岩有效储层发育最差。压实作用减少的孔隙度平均为16.96%,胶结作用减少的孔隙度平均为8.5%,对有效储层物性变差影响较大;酸性溶蚀作用增加的孔隙度平均为5.28%,可改善储层物性。总体上,储层物性主要受到沉积相和成岩作用两大因素控制,沉积相对有效储层的控制作用强于成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干凹陷 苏一段 有效储层 物性下限 主控因素
下载PDF
福建武平何屋一带银金多金属矿找矿远景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荣国 《福建地质》 2013年第1期18-26,共9页
何屋一带找矿远景区处于福建省重要的金银铜等多金属Ⅳ级成矿带中,与紫金山金铜矿床处于同一地质构造单元,属紫金山矿田组成部分;与悦洋矿区和三鑫矿区接壤,其成矿地质背景基本相似,地质特征具有明显的"三层结构"。运用矿床... 何屋一带找矿远景区处于福建省重要的金银铜等多金属Ⅳ级成矿带中,与紫金山金铜矿床处于同一地质构造单元,属紫金山矿田组成部分;与悦洋矿区和三鑫矿区接壤,其成矿地质背景基本相似,地质特征具有明显的"三层结构"。运用矿床成矿理论和老矿区周边与深部"探边摸底"的找矿思路,认为悦洋矿区矿体向南延入该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可望找到一处"悦洋式"矿床类型的矿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金多金属矿 矿床成因 控矿因素 找矿远景 武平何屋
下载PDF
滇黔北地区筇竹寺组高演化页岩气储层微观孔隙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73
17
作者 梁兴 张廷山 +4 位作者 杨洋 张朝 龚齐森 叶熙 张介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26,共9页
页岩气钻探资料表明,滇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储层富气状况明显不如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由此严重影响其勘探部署决策,查明其原因是当务之急。为此,以页岩气钻井岩心为基础,采用环境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比表面积测量、低... 页岩气钻探资料表明,滇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储层富气状况明显不如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由此严重影响其勘探部署决策,查明其原因是当务之急。为此,以页岩气钻井岩心为基础,采用环境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比表面积测量、低温液氮吸附等试验手段,分析了筇竹寺组页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类型、结构特征等。结果表明:①筇竹寺组页岩储层呈现出极为发育的以纳米级为主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发育黏土矿物层间孔、有机质孔、晶间孔、矿物铸模孔、次生溶蚀孔等多类型的基质孔隙,具有比表面积小和面孔率大的特点;②TOC、干酪根类型、黏土矿物和Ro是控制筇竹寺组微观孔隙结构的主要因素,以Ro的影响最为明显,且在页岩达到过成熟状态后,其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随着Ro的增大而急剧减小。结论认为:已处于过成熟中后期的该区筇竹寺组页岩层,长期的地质作用过程和过高热演化程度严重制约了其微观孔隙发育,呈现微孔隙骤减和比表面积、孔体积明显较小的情形,不利于页岩气的吸附储集,由此导致该区筇竹寺组页岩气富集程度不如龙马溪组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黔北地区 页岩气 储集空间类型 微观孔隙结构 主控因素 富气程度 早寒武世 比表面积
下载PDF
南大西洋被动陆缘盆地盐构造形成的控制因素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殿举 李江海 +3 位作者 程鹏 李一赫 刘志强 王越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24-933,共10页
南大西洋两岸被动陆缘含盐盆地油气分布与盐构造的构造样式及分布有直接联系。基于地震资料的构造解译和物理/数值模拟实验,前人对被动陆缘盆地盐构造的形成演化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尚缺乏对盐构造形成演化主控因素的系统论证。本文基... 南大西洋两岸被动陆缘含盐盆地油气分布与盐构造的构造样式及分布有直接联系。基于地震资料的构造解译和物理/数值模拟实验,前人对被动陆缘盆地盐构造的形成演化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尚缺乏对盐构造形成演化主控因素的系统论证。本文基于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手段,通过2组共8个模型的对比实验,探讨了被动陆缘盆地底板倾斜角度和盐岩上覆地层厚度对盐构造形成的控制作用。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①随着底板倾斜角度的增加,盐岩及其上覆沉积流动速度逐渐增大。其中,从无倾角到2.5°倾角,盐岩流速增加最大,后续陆源沉积搬运距离增加了约1.5倍,远高于其他角度模型间的距离增量;②盐层的上覆地层厚度越大,后续沉积搬运能力越差,盐构造及其相关构造越难形成。上覆地层的厚度直接影响了盐岩的流动速度,上覆地层厚度每增加1m,沉积物的搬运距离减小约5%~10%。最后,基于上述模拟结果定量分析,探讨了两种因素对盐构造形成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西洋 被动陆缘盆地 盐构造 离散元数值模拟 控制因素
下载PDF
文昌A凹陷珠海组低渗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范洪军 王晖 杨希濮 《山东国土资源》 2013年第7期25-30,共6页
文昌A凹陷珠海组属于低—特低渗储层,由于低渗储层砂岩致密、孔隙结构复杂,制约了油气田的产能及采收率的提高。通过应用测井资料、扫描电镜、粒度、压汞等分析化验资料,对文昌A凹陷珠海组低渗储层主控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文昌A凹陷珠海组属于低—特低渗储层,由于低渗储层砂岩致密、孔隙结构复杂,制约了油气田的产能及采收率的提高。通过应用测井资料、扫描电镜、粒度、压汞等分析化验资料,对文昌A凹陷珠海组低渗储层主控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孔隙以原生剩余粒间孔为主,次生溶孔次之,压实作用损失孔隙15.7%~23.6%,胶结作用损失孔隙4.2%~14.9%,成岩压实和胶结作用是储层低渗特征的主控因素。沉积作用控制着储层的厚度、砂岩粒度和泥质含量,决定着储层原生孔隙大小,是控制储层低渗成因的基本因素。而溶蚀作用不是广泛发育,是低渗储层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A凹陷 低—特低渗储层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主控因素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地区延长组油藏分布规律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段昕婷 邓南涛 +3 位作者 贺永红 吴凤 杨超 张庆 《中国西部科技》 2015年第12期37-40,77,共5页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地区延长组油藏分布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旬邑地区延长组油藏为典型的岩性油藏,油气主要富集在有利相带的主砂体发育部位,以岩性上倾尖灭油藏或透镜状砂岩油藏为主,在单斜构造...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地区延长组油藏分布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旬邑地区延长组油藏为典型的岩性油藏,油气主要富集在有利相带的主砂体发育部位,以岩性上倾尖灭油藏或透镜状砂岩油藏为主,在单斜构造的鼻状隆起部位,容易形成构造岩性油藏,油藏具有连通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点。油藏平面上主要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砂及河口坝砂体上,纵向上发育长2、长6、长8-1、长8-2、长9-1、长9-2、长10等7套含油层系,油藏主要分布在长8-1油层组,其次是长6油层组,油藏的形成和富集主要受油源条件、沉积微相和储层物性变化、鼻状隆起构造、裂缝等几个方面的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旬邑地区 延长组 油藏分布 主控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