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腹盆腔增强CT、盆腔MRI平扫在正确预测淋巴结状态方面的诊断性能
1
作者 佟滨 张志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52-655,共4页
目的探讨在卵巢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腹盆腔增强CT与盆腔MRI平扫的诊断性能对比。方法选取卵巢癌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安排接受腹盆腔增强CT与盆腔MRI平扫,以病理结果为参照计算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结... 目的探讨在卵巢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腹盆腔增强CT与盆腔MRI平扫的诊断性能对比。方法选取卵巢癌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安排接受腹盆腔增强CT与盆腔MRI平扫,以病理结果为参照计算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结果CT扫描检查结果显示,腹盆腔增强CT在卵巢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灵敏度为45.00%,特异度为73.08%;盆腔MRI平扫在卵巢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灵敏度为60.00%,特异度为80.77%;腹盆腔增强CT联合盆腔MRI平扫在卵巢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灵敏度为85.00%,特异度为92.31%。结论在卵巢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相较于腹盆腔增强CT,盆腔MRI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但两者联合运用取得的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盆腔增强ct 盆腔MRI平扫 卵巢癌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耐高压PICC在肿瘤患者腹部CT增强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严辉峰 张丽 +3 位作者 朱剑 左敏静 罗雪娇 毕蒙蒙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分析耐高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患者腹部CT增强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实施腹部CT增强扫描的肿瘤患者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例数相同的3组,其中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静脉留... 目的分析耐高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患者腹部CT增强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实施腹部CT增强扫描的肿瘤患者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例数相同的3组,其中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静脉留置针予以对比剂团注;观察1组(n=100)、观察2组(n=100)均用耐高压PICC导管予以对比剂团注,根据对比剂说明书参照剂量以及患者实际特点、医院常规使用情况,将对比剂用量分别设置为1.3、1.1 mL/kg;对比三组CT增强扫描并发症、图像质量等。结果总的增强扫描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1组、2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1、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2组从进入检查室至CT扫描的时间、CT扫描结束至按压无出血的时间、整体耗时均短于对照组,图像质量、噪声及锐利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1、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CT增强扫描结束后未出现导管高压注射损坏及导管堵塞的情况。观察2组的对比剂用量低于观察1组、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患者应用耐高压PICC导管并联合低对比剂注射用量行腹部CT增强,优化了CT增强的检查流程,提高了患者的检查舒适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压PICC导管 肿瘤 腹部增强ct
下载PDF
人工智能迭代重建算法在腹部低剂量增强C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3
作者 张宝平 李傲 +5 位作者 李宇航 朱书萌 田倩 赵文哲 杨健 金超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87-494,501,共9页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迭代重建(AIIR)算法在腹部低剂量增强C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3年1-8月于我院行腹部增强CT检查的患者31例,男/女(24/7);平均年龄(60.5±10.8)岁。同时采集常规剂量(100 KVp,采用管电流调制技术,剂量...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迭代重建(AIIR)算法在腹部低剂量增强C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3年1-8月于我院行腹部增强CT检查的患者31例,男/女(24/7);平均年龄(60.5±10.8)岁。同时采集常规剂量(100 KVp,采用管电流调制技术,剂量等级3级,参考管电流213 mAs)和低剂量(80 KVp,采用管电流调制技术,剂量等级1级,参考管电流47 mAs)门静脉期腹部增强CT图像并记录辐射剂量参数。常规剂量(SD)CT采用迭代(Karl)重建,低剂量(RD)CT采用Karl和AIIR算法1、3、5级强度重建。测量5组图像门静脉、肝实质、肌肉、脂肪的CT值、噪声指数、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主观评价5组图像的整体图像质量和“蜡质感”。选择长径大于5 mm的肝脏病变共61个,测量病变的SNR及CNR并进行病变显著性主观评价。结果SD腹部增强CT的有效剂量(ED)为(7.06±2.50)mSv,RD腹部增强CT的ED为(1.18±0.54)mSv,RD组辐射剂量较SD组降低约83.3%。5组图像中肝实质、肌肉、脂肪的CT值无差异(P>0.05),门静脉CT值在SD Karl组与RDKarl组之间、RDKarl组与RDAIIR各组之间存在差异(P<0.005)。RDAIIR重建图像的噪声指数、SNR和CNR值均显著优于RD和SD Karl重建图像(P<0.005),RD AIIR 5级重建在整体图像质量和“蜡质感”方面与SD Karl重建相当,符合临床诊断要求。RDAIIR各组病变的SNR和CNR值均显著高于RDKarl组(P<0.005),RD AIIR 5组病变显著性主观评分与SD Karl组相当,高于RDKarl、RD AIIR 1、RD AIIR 3组(P<0.005)。结论AIIR算法可有效降低腹部低剂量增强CT的图像噪声,改善图像质量,提高病变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增强ct 低剂量ct 人工智能迭代重建 肝脏
下载PDF
腹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不同CT检查模式诊断肿瘤腹腔转移的效能对比
4
作者 张萍 《智慧健康》 2024年第4期143-145,153,共4页
目的 分析CT与增强CT在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中的价值及准确性。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2年8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行CT与增强CT检测,以临床病理学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式诊断腹部肿瘤准确性... 目的 分析CT与增强CT在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中的价值及准确性。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2年8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行CT与增强CT检测,以临床病理学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式诊断腹部肿瘤准确性、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准确性以及两种诊断方式检测最小病灶的情况。结果 增强CT腹部肿瘤的总诊断准确率78.13%,CT腹部肿瘤的总诊断准确率60.94%,增强CT的总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总诊断准确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诊断腹腔转移总准确率82.81%,CT诊断腹腔转移总准确率59.38%,增强CT的总准确率显著高于CT总准确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诊断出的病灶的最小病灶宽度、最小病灶长度以及最小的病灶面积均显著小于CT诊断,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强CT可有效提高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利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增强ct 腹部肿瘤 腹腔转移
下载PDF
低剂量双源CT扫描在腹部三期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紫瑞 盛美红 李飞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5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双源CT扫描在腹部三期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0例疑似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双源CT腹部三期增强检查,根据增强扫描中能量和碘海醇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A1组(低能量低剂量,80 keV、270 mgI/mL)37... 目的探讨低剂量双源CT扫描在腹部三期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0例疑似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双源CT腹部三期增强检查,根据增强扫描中能量和碘海醇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A1组(低能量低剂量,80 keV、270 mgI/mL)37例、A2组(低能量高剂量,80 keV、350 mgI/mL)35例、B1(高能量低剂量,140 keV、270 mgI/mL)40例、B2组(高能量高剂量,140 keV、350 mgI/mL)28例。采用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和客观评分[信噪比(SNR)]评估各组图像质量,计算各组图像的有效照射剂量[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低剂量双源CT腹部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肝癌的价值。结果各组图像可清晰显示血管及脏器组织,均达到诊断要求。各组在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动脉期和门静脉期腹主动脉腹腔干、腹腔动脉干、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主干图像SN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1组所得图像SNR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各组腹部增强扫描的DLP及E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1组DLP及ED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140例疑似肝癌患者经病理确诊为肝癌79例,低剂量双源CT腹部三期增强扫描诊断出75例,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6.07%、91.80%和88.57%,Kappa值为0.769。结论低剂量双源CT腹部三期增强扫描在80 keV的低能量行单能量重建获得的图像质量最佳,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可满足影像诊断的要求,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低剂量扫描 腹部三期增强检查 图像质量
下载PDF
术前CT血管造影与三维重建技术辅助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晨曦 赵云转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8期910-914,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CT血管造影(CTA)与三维重建技术辅助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口腔癌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行术前超声造影(CEUS)与三维重建... 目的探讨术前CT血管造影(CTA)与三维重建技术辅助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口腔癌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行术前超声造影(CEUS)与三维重建技术辅助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研究组行术前CTA与三维重建技术辅助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比较2组术前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血管探查结果与术中探查结果一致性,记录2组制备皮瓣手术情况及腹壁浅动脉管径检查情况,比较2组围术期血液应激反应指标、咀嚼肌肌电活动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38例、研究组39例行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对照组术前CEUS三维重建探查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血管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7.30%、100%,研究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7.43%、100%。2组制备皮瓣时间、皮瓣大小、腹壁浅动脉厚度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测量的腹壁浅动脉管径高于术中实际测量值(P<0.05),研究组术前、术中测量的腹壁浅动脉管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3d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3个月静息时、最大力咬合时咬肌、颞肌肌电活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伤口均一期愈合,2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探查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血管方面,术前CEUS三维重建技术、CTA三维重建技术与术中解剖结构探查一致率均较高,2种术前检查用于手术可取得相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腹壁浅动脉 外科皮瓣 ct血管造影 超声造影
下载PDF
低管电压、低对比剂联合不同重建算法在儿童腹部肿瘤CT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见 张朋 张晓军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3年第3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及对比剂用量结合不同重建算法对儿童腹部肿瘤CT检查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经超声检查确定为腹部肿瘤需进行CT增强检查的患儿96例,按照管电压、对比剂用量及重建算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35例)、改进...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及对比剂用量结合不同重建算法对儿童腹部肿瘤CT检查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经超声检查确定为腹部肿瘤需进行CT增强检查的患儿96例,按照管电压、对比剂用量及重建算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35例)、改进组(32例)及双低组(29例)。CT增强检查时常规组管电压及对比剂用量分别为:80 kVp、2.5 mL/kg(0~3岁),100 kVp、2.0 mL/kg(>3~6岁),120 kVp、1.5 mL/kg(>6岁);改进组管电压及对比剂用量分别为:80 kVp、2.5 mL/kg(0~6岁),100 kVp、2.0 mL/kg(>6~12岁),120 kVp、1.5 mL/kg(>12岁);双低组管电压与改进组相同,对比剂用量分别为2.0 mL/kg(0~6岁)、1.5 mL/kg(>6~12岁)、1.0 mL/kg(>12岁)。常规组采用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重建算法重建图像,改进组和双低组均采用iDose^(4)迭代重建算法重建图像。比较3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包括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和有效剂量(effect dose,ED)]间的差异。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图像质量客观评价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肝脏)=44.34、t_(腹主动脉)=18.13、t_(竖脊肌)=6.33,P均<0.05);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P>0.05);辐射剂量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CTDIvo)=6.46、t_(ED)=9.68,P均<0.01)。改进组、双低组的有效剂量分别较常规组降低45.22%、44.49%;双低组的对比剂用量较常规组及改进组分别减少25.38%、27.24%。结论:在儿童腹部肿瘤CT检查中使用低管电压、低对比剂用量结合先进迭代重建算法可以在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前提下,减少辐射剂量及降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电压 对比剂 重建算法 儿童腹部肿瘤 ct增强检查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Revolution CT行上腹部增强扫描在肝局灶性增生与肝细胞癌鉴别中的应用
8
作者 孙维斌 康露 《西藏医药》 2023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究Revolution CT行上腹部增强扫描在肝局灶性增生(FNH)与肝细胞癌(HCC)鉴别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2022年9月就诊于本院的肝占位性病变患者87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病理结果将其分为FNH组(FNH患者,n=47)和HCC组(HCC患者... 目的探究Revolution CT行上腹部增强扫描在肝局灶性增生(FNH)与肝细胞癌(HCC)鉴别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2022年9月就诊于本院的肝占位性病变患者87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病理结果将其分为FNH组(FNH患者,n=47)和HCC组(HCC患者,n=40),对比两组门脉期占位区CT值/肝组织CT值(LHRHU)、占位区碘浓度/肝组织碘浓度(LHRIC)、占位区灰度平均值,做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鉴别价值,并用Logistic分析上述指标与肝脏占位病变良恶性的相关性。结果HCC组相较于FNH组,其LHRIC、LHRHU、占位区灰度平均值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鉴别FNH和HCC的价值良好。对应的cut~off值分别为≤0.97、≤1.31、≤101.33。结论临床可将Revolution 256排CT上腹部增强扫描应用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筛查中,以早期诊断HCC,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volution ct 上腹部增强扫描 肝局灶性增生 肝细胞癌
下载PDF
缺血性肠病患者的腹部CT诊断结果分析
9
作者 郑于平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12期59-61,65,共4页
目的 分析缺血性肠病患者的腹部CT诊断结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7年5月—2022年5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4例疑似缺血性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腹部CT增强扫描,以外科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腹部CT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效能,... 目的 分析缺血性肠病患者的腹部CT诊断结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7年5月—2022年5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4例疑似缺血性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腹部CT增强扫描,以外科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腹部CT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效能,包括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率,Kappa检验诊断结果一致性。结果 腹部CT增强扫描检出非缺血性肠病16例,缺血性肠病48例。基于金标准,腹部CT增强扫描漏诊缺血性肠病2例,包括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1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例(栓子1枚),腹部CT增强扫描诊断缺血性肠病的灵敏度为96.00%,特异度为100.00%,准确率为96.88%。经Kappa一致性检验,腹部CT与金标准诊断缺血性肠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76)。结论 腹部CT增强扫描可以为临床诊断缺血性肠病及判断病因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诊断准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肠病患者 腹部ct 增强扫描 ct征象 诊断结果
下载PDF
腹部CT增强扫描分析患者血流动力学对胃癌病理分级的术前预测价值分析
10
作者 车睿贞 李琰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3期293-294,共2页
目的分析腹部CT增强扫描分析患者血流动力学对胃癌病理分级的术前预测价值。方法将80例胃癌患者根据病理分级结果分为低分化组与中高分化组。所有患者均行腹部CT增强扫描,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血容量(BV)、血流量(BF)、表面通透性(PS)、... 目的分析腹部CT增强扫描分析患者血流动力学对胃癌病理分级的术前预测价值。方法将80例胃癌患者根据病理分级结果分为低分化组与中高分化组。所有患者均行腹部CT增强扫描,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血容量(BV)、血流量(BF)、表面通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T)],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流动力学指标对胃癌病理分级的术前预测价值。结果两组的BV、MT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分化组的BF、PS低于中高分化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F、PS对胃癌病理分级均具有显著的术前预测价值(AUC>0.7,P<0.05)。结论胃癌患者病理分级增加伴随BF与PS升高,临床应用腹部CT增强扫描检测BF、PS可评估其术前病理分级,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与改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ct增强扫描 血流动力学 胃癌 病理分级
下载PDF
腹部肿瘤腹腔转移采用增强CT诊断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高燕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5期39-41,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腹部肿瘤腹腔转移采用增强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广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66例,均接受CT平扫及增强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增强CT对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诊断情况... 目的:研究分析腹部肿瘤腹腔转移采用增强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广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66例,均接受CT平扫及增强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增强CT对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诊断情况。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增强CT诊断腹部肿瘤、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总体准确率均为92.42%,显著高于CT平扫诊断的72.73%和69.70%(P<0.01)。增强CT检查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种植灶深度、种植灶宽度及最小种植灶面积均显著小于CT平扫(P<0.01)。结论:增强CT可提高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诊断准确率,且对小种植病灶具有更高敏感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肿瘤 腹腔转移 增强ct 诊断效果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腹部CT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石桂 唐忠秀 +2 位作者 易华 蒋笑怡 陈晓兰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170-172,共3页
目的对CT增强扫描患者实施循证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病人的恐惧心理,提高满意度.方法对3 600例腹部CT增强扫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 780例,实验组18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循证护理.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恐惧心理明显降低(P&... 目的对CT增强扫描患者实施循证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病人的恐惧心理,提高满意度.方法对3 600例腹部CT增强扫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 780例,实验组18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循证护理.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恐惧心理明显降低(P<0.01),知识知晓度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循证护理的实施能有效地降低病人的恐惧心理及提高病人的认知度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循证护理 过敏反应
下载PDF
增强CT中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卵巢恶性肿瘤转移性淋巴结术前辅助诊断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伟 张丹 +3 位作者 宋克娟 吕腾 卢云 姚勤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26-729,733,共5页
目的:探讨在增强CT中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建立的卵巢恶性肿瘤盆腹腔转移性淋巴结辅助诊断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薄层增强CT影像,并对其转移性淋巴... 目的:探讨在增强CT中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建立的卵巢恶性肿瘤盆腹腔转移性淋巴结辅助诊断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薄层增强CT影像,并对其转移性淋巴结进行标记,随机分为实验组及验证组。应用Faster R-CNN算法,对实验组图像进行学习,建立转移性淋巴结辅助诊断系统,并用验证组图像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辅助诊断系统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对实验组薄层增强CT图像的学习,初步建立了卵巢恶性肿瘤转移性淋巴结自动诊断系统,在不断的迭代训练中人工智能的损失函数值不断降低,人工智能诊断相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664。结论:通过测试结果来看,基于Faster R-CNN的卵巢恶性肿瘤转移性淋巴结术前辅助诊断系统的性能已达到较高水平。虽与影像科医师的诊断水平尚有差距,但随着训练样本的增加及算法的改进,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对于术前辅助诊断转移性淋巴结,以及进行更有效的淋巴结清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增强ct 卵巢恶性肿瘤 盆腹腔 转移性淋巴结
下载PDF
增强CT用于临床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价值分析与随机对照评价 被引量:33
14
作者 李拥军 尹宜发 林国成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5期110-111,125,共3页
目的研究增强CT用于临床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价值。方法于2014年1月-2015年4月期间选取我院影像科CT室接诊的腹部肿瘤转移患者60例。按诊断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增强CT扫描)和对照组(常规CT扫描),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准,对比两组诊... 目的研究增强CT用于临床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价值。方法于2014年1月-2015年4月期间选取我院影像科CT室接诊的腹部肿瘤转移患者60例。按诊断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增强CT扫描)和对照组(常规CT扫描),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准,对比两组诊断正确率、最小种植灶面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诊断正确率为93.33%,较对照组的(83.33%)高,P<0.05;观察组诊断出最小种植灶为(1.00×0.70)mm2,较对照组的(2.72×1.80)mm2小,观察组种植灶平均宽度、长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与对照组(0.00%)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增强CT用于临床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有以下优势:对小种植灶具更高敏感性,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肿瘤腹腔转移 增强ct 种植灶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腹部增强CT扫描在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马廷午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4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究腹部增强CT扫描在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84例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根据检查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腹部增强CT扫描,n=42)与对照组(腹部X线检查,n=42),比较两... 目的探究腹部增强CT扫描在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84例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根据检查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腹部增强CT扫描,n=42)与对照组(腹部X线检查,n=42),比较两组梗阻诊断率、梗阻部位确定率、图像清晰度、患者舒适度及诊断肠粘连、腹腔感染、肠道肿瘤等病情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在梗阻诊断率、梗阻部位确定率、图像清晰度及患者舒适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诊断供血不足及疝气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肠粘连、腹腔感染、肠道肿瘤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增强CT扫描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具有较高准确率,可详细定位病灶区域,且图像清晰度及患者舒适度较高,对临床医生诊断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增强ct扫描 结肠肿瘤 肠梗阻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不同浓度碘对比剂应用于腹部血管CT的增强效能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建华 刘亚龙 贾维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36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碘对比剂应用于腹部血管CT过程中的增强效能。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并实施腹部血管CT检查的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A组、B组和C组,三组患者的碘总量设定为420 mgI/kg,碘注射...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碘对比剂应用于腹部血管CT过程中的增强效能。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并实施腹部血管CT检查的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A组、B组和C组,三组患者的碘总量设定为420 mgI/kg,碘注射率设定为1.2 gI/s,给予的碘对比剂浓度分别为270、320 mg/ml和370 mg/ml。对三组患者各层面腹主动脉和门静脉的CT值和医生评分情况,以及各层面腹主动脉和门静脉的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各层面腹主动脉和门静脉的CT值和医生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各层面腹主动脉和门静脉的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碘总量和碘注射率总体控制的前提下,给予不同浓度的碘对比剂进行腹部血管CT均能取得较好的增强效能,各组之间的效果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浓度 碘对比剂 腹部血管ct 增强效能
下载PDF
婴幼儿腹部CT增强注射对比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峥 倪嘉伟 《华夏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158-161,共4页
随着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CT增强扫描是儿科腹部肿瘤诊断的检查方法之一。如何保证对比剂顺利注射及杜绝渗漏发生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笔者从静脉通道选用、不同注射方法及其渗漏预防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婴幼儿 腹部ct增强 静脉通道 注射方法
下载PDF
能谱CT在腹部增强扫描改善图像质量与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研究
18
作者 张剑 何平 +6 位作者 李原 马俊丽 李嘉岩 王新辉 杨学俊 舒建军 刘燕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689-691,共3页
目的探讨能谱CT优化前置与后置ASiR-V技术在腹部CT增强扫描改善图像质量和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研究。方法收集行上腹部能谱增强扫描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动脉期(A组)、门脉期(B组)及延迟期(C组)分别采用前置30%ASiR-V、40%ASiR-V、50%AS... 目的探讨能谱CT优化前置与后置ASiR-V技术在腹部CT增强扫描改善图像质量和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研究。方法收集行上腹部能谱增强扫描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动脉期(A组)、门脉期(B组)及延迟期(C组)分别采用前置30%ASiR-V、40%ASiR-V、50%ASiR-V,后置ASiR-V分别配对于和前置ASiR-V相同的权重,然后对延迟期再重建不同能谱的后置ASiR-V,分别为0%ASiR-V、30%ASiR-V、60%ASiR-V、90%ASiR-V。比较A、B、C 3组图像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CTDIvol、DLP、ED),分析不同权重前置ASiR-V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前置ASiR-V A、B、C 3组图像的CTDLvol、DLP、E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对比,CTDLvol、DLP、ED分别降低38%、38%、38%,与B组对比分别降低21%;A、B、C3组图像噪声竖脊肌SD、脂肪SD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延迟期再重建不同的后置ASiR-V的图像主观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主观评分ASiR-V60%评分最高。结论能谱CT采用迭代重建前置ASiR-V50%联合后置ASiR-V60%的能谱扫描和重建方案,可以显著降低能谱扫描的辐射剂量,同时能提高图像质量,在腹部能谱增强检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ASiR-V能谱重建技术 腹部能谱增强扫描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腹部CT增强扫描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梅芳 袁强 +3 位作者 杨建娣 洪勇 毕雪华 白锡恒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4期166-168,172,共4页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行腹部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行腹部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干预方法归纳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前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后者采取临...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行腹部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行腹部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干预方法归纳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前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后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照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配合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差错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检查配合度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4.37±0.40)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3.26±0.73)分(P<0.05);实验组护理差错共1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次(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腹部CT增强扫描检查中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依从性,进而更好地配合检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ct ct增强扫描 临床护理路径 治疗依从性 护理差错
下载PDF
增强CT在检测急诊腹盆部创伤患者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涛 鄢龙 +3 位作者 吴光耀 明建中 相呈县 尚许彬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9年第4期493-498,共6页
目的:通过与数字减影(DSA)造影对比,评价增强CT在急诊腹部及盆腔创伤中检测活动性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间急诊收治的腹盆部创伤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腹盆部增强CT,并于受伤24h内行DSA造影或栓塞治疗,... 目的:通过与数字减影(DSA)造影对比,评价增强CT在急诊腹部及盆腔创伤中检测活动性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间急诊收治的腹盆部创伤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腹盆部增强CT,并于受伤24h内行DSA造影或栓塞治疗,将CT与DSA图像(金标准)对比,得出CT诊断活动性出血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结果:期间共有33名患者同时行增强CT及DSA造影,其中10名患者增强CT与DSA均未发现出血,其中20名患者增强CT和DSA均阳性,有1例增强CT阳性而随后DSA未发现出血,2例增强CT阴性而随后DSA证实有出血。与DSA对比,增强CT诊断出血的灵敏度(SE)、特异度(SP)、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90.9%、90.9%、95.2%和83.3%。结论:增强CT对诊断腹盆部创伤患者活动性出血有较高灵敏性及阳性预测值,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较好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ct 腹盆部创伤 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