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rdi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elastomeric poly (glycerol sebacate)/collagen core/shell fibers 被引量:2
1
作者 Rajeswari Ravichandran Jayarama Reddy Venugopal +2 位作者 Subramanian Sundarrajan Shayanti Mukherjee Seeram Ramakrishna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3年第3期28-41,共14页
AIM: To facilitate engineering of suitable biomaterials to meet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Poly (glycerol sebacate)/collagen (PGS/ collagen) core/shell fibers were fabricated by cor... AIM: To facilitate engineering of suitable biomaterials to meet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Poly (glycerol sebacate)/collagen (PGS/ collagen) core/shell fibers were fabricated by core/ shell electrospinning technique, with core as PGS and shell as collagen polymer; and the scaffol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contact angle and tensile testing for cardiac tissue engineering. Collagen nanofibers were also fabricated by electrospinning for comparison with core/shell fibers. Studies on cell-scaffold interaction were carriedout using cardiac cells an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co-culture system with cardiac cells and MSCs separately serving as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ntrols respectively. The co-culture system was characterized fo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MSCs into cardiomyogenic lineage in the co-culture environment using dual immunocytochemistry. The co-culture cells were stained with cardiac specific marker proteins like actinin and troponin and MSC specific marker protein CD 105 for proving the cardi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MSCs. Further the morphology of cells was analyzed using SEM.RESULTS: PGS/collagen core/shell fibers, core is PGS polymer having an elastic modulus related to that of cardiac fibers and shell as collagen, providing natural environment for cellular activities like cell adhesion,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SEM micrographs of electrospun fibrous scaffolds revealed porous, beadless, uniform fibers with a fiber diameter in the range of 380 ± 77 nm and 1192 ± 277 nm for collagen fibers and PGS/collagen core/shell fibers respectively. The obtained PGS/collagen core/shell fibrous scaffolds were hydrophilic having a water contact angle of 17.9 ± 4.6° compared to collagen nanofibers which had a contact angle value of 30 ± 3.2°. The PGS/collagen core/shell fibers had mechanical properties comparable to that of native heart muscle with a young's modulus of 4.24 ± 0.7 MPa, while that of collagen nanofibers was comparatively higher around 30.11 ± 1.68 MPa. FTIR spectrum was performed to confirm the functional groups present in the electrospun scaffolds. Amide Ⅰ and amide Ⅱ of collagen were detected at 1638.95 cm -1 and 1551.64 cm -1 in the electrospun collagen fibers and at 1646.22 cm -1 and 1540.73 cm -1 for PGS/collagen core/shell fibers respectively. Cell culture studies performed using MSCs and cardiac cells co-culture environment, indicated that the cellprolifer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n PGS/collagen core/shell scaffolds compared to collagen fibers and the cardiac marker proteins actinin and troponin were expressed more on PGS/collagen core/shell scaffolds compared to collagen fibers alone. Dual immunofluorescent staining was performed to further confirm the cardi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MSCs by employing MSC specific marker protein, CD 105 and cardiac specific marker protein, actinin. SEM observations of cardiac cells showed normal morphology on PGS/collagen fibers and providing adequate tensile strength for the regenera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PGS/collagen fibers and cardiac cells/MSCs co-culture system providing natural microenvironments to improve cell survival and differentiation, could bring cardiac tissue engineering to clinic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ARDIAC CELLS COCULTURE CARDIAC patch POLY (glycerol sebacate) core/ shell fibers.
下载PDF
微晶纤维素-热塑性聚氨酯核壳结构气凝胶纤维的制备及性能
2
作者 王庭丽 宋理阳 +5 位作者 臧雪妍 张子诺 祁冠杰 李成辰 陈坤林 王潮霞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2-20,共9页
为了提高气凝胶纤维的机械强力和隔热性能,采用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MCC)和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同轴湿法纺丝,通过溶剂交换和冷冻干燥,制备具有MCC多孔气凝胶核层和TPU壳层的气凝胶纤维,并... 为了提高气凝胶纤维的机械强力和隔热性能,采用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MCC)和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同轴湿法纺丝,通过溶剂交换和冷冻干燥,制备具有MCC多孔气凝胶核层和TPU壳层的气凝胶纤维,并对MCC-TPU气凝胶纤维的形貌及化学晶体结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MCC通过溶解和再生制备成MCC气凝胶纤维后,晶型结构由纤维素Ⅰ型转变为纤维素Ⅱ型;MCC-TPU气凝胶纤维内部具有多级孔隙结构,存在介孔和微孔孔隙(密度0.169 g/cm^(3),比表面积6.460 m^(2)/g,平均孔径17.005 nm);当MCC质量分数为1.5%、TPU质量分数为25%时,所制备的MCC-TPU气凝胶纤维拉伸性能最好,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2.32 MPa、567.47%,比MCC质量分数为3.0%、TPU质量分数为0%时所制备的气凝胶纤维分别增加了246%和11027%,可以编织成纺织品,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柔韧性;TPU的引入使气凝胶纤维整体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提高,MCC-TPU气凝胶纤维与热台温差最高可达22.48℃,整体红外发射率低于0.5,热辐射降低,在高性能保温纺织品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纤维素 气凝胶纤维 核壳结构 机械性能 保温隔热
下载PDF
响应面法建立聚乳酸芯壳纱纤维直径预测模型及其实验验证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志锋 欧伟程 +5 位作者 唐林军 周倍 陈颖 毛睿欣 黄思荣 王晗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99-1607,共9页
纤维直径对纤维的物理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在纤维生产过程中,不同工艺参数的组合会直接影响纤维的直径。为探索生产工艺参数与纤维直径之间的潜在影响关系,提出了基于响应面法(RSM)的聚乳酸芯壳纱纤维直径预测模型。通过开发双喷嘴静电... 纤维直径对纤维的物理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在纤维生产过程中,不同工艺参数的组合会直接影响纤维的直径。为探索生产工艺参数与纤维直径之间的潜在影响关系,提出了基于响应面法(RSM)的聚乳酸芯壳纱纤维直径预测模型。通过开发双喷嘴静电纺纱实验装置,实现聚乳酸芯壳纱纤维的生产。利用响应面法对纺丝电压、转杯转速、总体积流量和正负体积流量比展开实验探索,评价各工艺参数对纤维直径的影响。根据实际的工艺参数数值进行计算并校验,获得工艺参数与聚乳酸芯壳纱纤维直径的回归方程和耦合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当纺丝电压为11.42 kV,转杯转速为186.3 r/min,总体积流量为1.04 mL/h,正负体积流量比为127∶100时,聚乳酸芯壳纱纤维直径达到最小值,为0.895μm,与模型预测结果相符,未来可用于指导纤维纱线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壳纱纤维 静电纺丝 响应面法(RSM) 聚乳酸 纤维纱线
下载PDF
利用乳液静电纺丝法制备具有稳定芯壳结构的PLGA/DEX电纺纤维
4
作者 王倩茜 王凯戎 +1 位作者 龚雨薇 张华林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494-500,共7页
目的 通过乳液静电纺丝法制备具有稳定芯壳结构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葡聚糖(dextran,DEX)电纺纤维并优化相关的工艺参数,为利用乳液静电纺丝法制备载药纤维膜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将PLGA溶液作... 目的 通过乳液静电纺丝法制备具有稳定芯壳结构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葡聚糖(dextran,DEX)电纺纤维并优化相关的工艺参数,为利用乳液静电纺丝法制备载药纤维膜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将PLGA溶液作为油相,DEX溶液作为水相,通过改变油相溶剂的成分、水相溶液的浓度以及水油两相体积比来观察并比较6组电纺液的乳液体系是否稳定;通过乳液静电纺丝法制备PLGA/DEX电纺纤维,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6组纳米纤维是否具有稳定的芯壳结构。结果在PLGA的溶剂中引入一定比例的三氟乙醇能够适当减小水油两相的界面张力,提高两相的相容性。但当水相浓度过大时,仅调整溶剂的成分不足以得到性质稳定的电纺液;适度减小水相浓度,纺丝液黏度也随之降低,两相的相容性提高,乳液越趋于稳定。水油两相的体积比是影响纤维芯壳结构以及形貌尺寸的重要因素,适宜的水油体积比形成的乳液,其性质更稳定,可纺性更好。结论 将浓度为0.15 g·mL^(-1)的PLGA(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和三氯甲烷,体积比为1∶3)作为油相溶液,浓度为0.15 g·mL^(-1)的DEX作为水相溶液,水油体积比为1∶13时配制的乳液静电纺丝液性质最稳定,将该纺丝液在速度为0.2 mm·min^(-1)、接收距离为15 cm、电压为14 kV的条件下进行电纺能够得到具有稳定芯壳结构的电纺纳米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静电纺丝 芯壳结构 电纺纤维 工艺参数
下载PDF
Electrospinning of ultrafine core/shell fiber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被引量:7
5
作者 ZHANG Hong,ZHAO ChenGuang,ZHAO YunHui,TANG GongWen & YUAN XiaoYan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nd 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Composite and Functional Materials,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0年第6期1246-1254,共9页
Because of the inherent appearance similar to the natural extracellular matrix,ultrafine fibrous membranes prepared via electrospinning exhibit widespread applications,especially in the biomedical area.Extensional mod... Because of the inherent appearance similar to the natural extracellular matrix,ultrafine fibrous membranes prepared via electrospinning exhibit widespread applications,especially in the biomedical area.Extensional modifications of coaxial and emulsion electrospinning have drawn much attention in preparation of core/shell fibers for applications as 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s and controlled delivery systems for bioactive substances.Due to incorporation of multi-components in the electrospun core/ shell fibers,the process of coaxial and emulsion electrospinning became more susceptible.The theories have not been fully understood.A series of investigations were carried out evaluating the systematic and processing parameters.This paper reviews advantages and potentials of electrospun core/shell fibers as well as factors influencing their formation on the basis of our research and new prog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e/shell fibers COAXIAL ELECTROSPINNING EMULSION ELECTROSPINNING CONTROLLED delivery TISSUE engineering
原文传递
Coaxial electrospinning core-shell fibers for self-healing scratch on coatings 被引量:4
6
作者 Pengchong Li Zhi Shang +5 位作者 Kejian Cui Huan Zhang Zhi Qiao Caizhen Zhu Ning Zhao Jian X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57-159,共3页
Polystyrene(PS) fibers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s were fabricated by coaxial electrostatic spinning,[10_TD$IF]in which there are liquid epoxy or curing agent as the core and PS as the shel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 Polystyrene(PS) fibers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s were fabricated by coaxial electrostatic spinning,[10_TD$IF]in which there are liquid epoxy or curing agent as the core and PS as the shel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 spectra and optical microscope were utilized for charactering the morphology and composition of the fibers. Composite coatings embedded with the healant-loaded coreshell fibers have been prepared and the self-healing of the scratch on the coatings has been revea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XIAL ELECTROSPINNING core-shell structure fibers SELF-HEALING Composite coating MORPHOLOGY
原文传递
核壳结构的V_(10)O_(24)·12H_(2)O@ACFC:一种高性能对称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7
作者 黄贤敏 李紫薇 +3 位作者 张晓妍 刘慧 高红艳 汪海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7-24,共8页
超级电容器因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为探索出一种低成本、易获得、高性能的电极材料,本工作以廉价易得的碳布为基材采用电化学刻蚀法使其活化,并以此为载体成功诱导了V_(2)O_(5)溶胶转化为凝胶,再经冷冻... 超级电容器因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为探索出一种低成本、易获得、高性能的电极材料,本工作以廉价易得的碳布为基材采用电化学刻蚀法使其活化,并以此为载体成功诱导了V_(2)O_(5)溶胶转化为凝胶,再经冷冻干燥处理获得了在活化碳布表面包覆有V_(10)O_(24)·12H_(2)O超薄纳米片的复合材料,实现了在简易、温和的条件下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电极材料。通过UV-Vis光谱揭示了这一吸附转化的过程,电化学活化的本质是在碳布上引入了含氧官能团且在表现出介孔特性的同时碳布的吸附性能也得到了增强。SEM、XRD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是以碳纤维为“内核”,以V_(10)O_(24)·12H_(2)O超薄纳米片为“外壳”的核壳结构。电化学测试表明,当电流密度为1 A/g时,该复合材料的比容量为488 F/g;以电流密度为5 A/g对该复合材料进行长循环测试,可获得初始比容量为256 F/g,且在循环初期容量不断增加,在10 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100%(相比4 000次以后),其展现出超长的循环稳定性;在功率密度为1 875 W/kg下,该复合材料仍可输出20.1 Wh/kg的能量密度。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得益于该电极材料核壳结构的协同作用,正是这种核壳结构成功地将发生在ACFC-1.0上的双电层电容行为与发生在V_(10)O_(24)·12H_(2)O超薄纳米片上的赝电容行为有机结合,为设计新的高性能超级电容器提供了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碳布 吸附 核壳结构 含氧官能团 V_(10)O_(24)·12H_(2)O超薄纳米片 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壳-芯电纺超细纤维作为药物释放载体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何创龙 黄争鸣 +3 位作者 韩晓建 刘玲 付强 胡影影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34-938,共5页
应用同轴共纺技术制备了以L-型聚乳酸为壳层材料,盐酸四环素为主要芯质材料的壳-芯超细纤维膜,研究了这种超细纤维膜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与药物释放特性.结果表明,药物能够包覆在一层很薄的可降解聚合物壳层中,形成一种储库型药物释放... 应用同轴共纺技术制备了以L-型聚乳酸为壳层材料,盐酸四环素为主要芯质材料的壳-芯超细纤维膜,研究了这种超细纤维膜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与药物释放特性.结果表明,药物能够包覆在一层很薄的可降解聚合物壳层中,形成一种储库型药物释放系统.纤维的直径大小对纤维膜的各项理化性能有较大影响.随壳层聚合物浓度升高,纤维的平均直径增大,力学强度降低.药物能够从纤维膜中持续释放出来.这种壳-芯超细纤维有望用于药物释放、载药缝合线和医用敷料等生物医学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芯超细纤维 同轴共纺 微观形貌 力学特性 药物释放系统
下载PDF
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核壳纤维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冬梅 白莉 +2 位作者 刘宇 藏琳琳 李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107-12112,共6页
为了制备低成本、强吸附、高效、环境友好的新型吸附剂,首先以不同比例的聚甲基丙烯酸和醋酸纤维素混合溶液作为纺丝液,采用单轴静电纺丝制备出纳米纤维。通过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能谱证明纤维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同时表征了... 为了制备低成本、强吸附、高效、环境友好的新型吸附剂,首先以不同比例的聚甲基丙烯酸和醋酸纤维素混合溶液作为纺丝液,采用单轴静电纺丝制备出纳米纤维。通过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能谱证明纤维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同时表征了纤维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质。然后研究了pH值、初始离子浓度、吸附时间和醋酸纤维素含量对纤维吸附二价铜离子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对纤维进行吸附和解吸测试,研究了影响纤维重复利用性的因素。结果表明,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纤维可以有效的吸附二价铜离子,并通过反复的吸附和解吸实现材料的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重金属 核壳结构 纤维
下载PDF
熔体法同轴电纺PP/(PLA+PEG)核壳超细纤维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万林 丁玉梅 +4 位作者 马小路 秦永新 杨卫民 谭晶 李好义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8-52,共5页
采用自制的熔体同轴静电纺丝装置,通过控制壳层聚丙烯(PP)与核层聚乳酸(PLA)+聚乙二醇(PEG)的流量大小,制备不同直径、不同结构和不同热焓的核壳结构纤维。研究结果表明,在总流量不变的情况下,核层PLA+PEG流量增加,获得的纤... 采用自制的熔体同轴静电纺丝装置,通过控制壳层聚丙烯(PP)与核层聚乳酸(PLA)+聚乙二醇(PEG)的流量大小,制备不同直径、不同结构和不同热焓的核壳结构纤维。研究结果表明,在总流量不变的情况下,核层PLA+PEG流量增加,获得的纤维直径增大,1g/h时平均直径为2.4μm,5g/h时为6μm;PLA+PEG与PP流量相差越大,纤维直径越不均匀,内外层结构也越不均匀;PLA+PEG流量增大,制备的纤维热焓增大。为获得直径均匀、结构均匀、热焓较大的核壳结构超细纤维,PLA+PEG与PP流量比值控制在1~2倍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静电纺丝 核壳结构 超细纤维
下载PDF
聚苯胺包覆玻璃鳞片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倪楠楠 贾梦秋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23,共5页
采用化学聚合和乳液聚合两种方法制备聚苯胺包覆玻璃鳞片复合物。通过XRD、红外光谱、SEM、表面接触角测试、电导率测试、EIS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制备的聚苯胺包覆玻璃鳞片复合材料在结构... 采用化学聚合和乳液聚合两种方法制备聚苯胺包覆玻璃鳞片复合物。通过XRD、红外光谱、SEM、表面接触角测试、电导率测试、EIS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制备的聚苯胺包覆玻璃鳞片复合材料在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导率上有较大差别,其中乳液法制备的复合材料,聚苯胺在玻璃鳞片载体上能够生长成较长的纤维,具有较高的结晶度,电导率高达2.281 S/cm。最后以之为导电填料,制备环氧防腐导电涂料,经研究表明其具有优异的导静电、防腐性能和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玻璃鳞片 核-壳结构 纤维 涂料
下载PDF
预氧化过程中PAN纤维皮芯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杰 李佳 +2 位作者 王雷 马兆昆 梁节英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7-184,共8页
借助红外测试(FT-IR)、元素分析(EA)、扫描量热分析(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系统研究了五种聚丙烯腈(PAN)纤维在预氧化过程中纤维皮芯结构的变化、差异、规律及其与热化学反应、结构变化的关联。结果表明:预氧化过程中PAN纤维皮芯比... 借助红外测试(FT-IR)、元素分析(EA)、扫描量热分析(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系统研究了五种聚丙烯腈(PAN)纤维在预氧化过程中纤维皮芯结构的变化、差异、规律及其与热化学反应、结构变化的关联。结果表明:预氧化过程中PAN纤维皮芯比的变化与纤维组成、结构和致密性等化学与物理性质密切相关。在一定预氧化条件下,皮芯比的变化与纤维热化学反应特性的差异、直径收缩率和密度的变化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最终预氧化纤维的皮芯比与炭纤维的力学性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 聚丙烯腈(PAN) 预氧化 皮芯结构
下载PDF
预氧化温度对聚丙烯腈纤维皮芯结构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刘杰 李佳 +1 位作者 王雷 梁节英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5,共5页
在通常预氧化温度条件下,聚丙烯腈(PAN)纤维径向会产生结构不均匀的皮芯结构,从而影响最终炭纤维的力学性能.借助元素分析(EA)、差热分析(DSC)等表征手段和纤维皮芯结构等相关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了国内外五种PAN纤维在预氧化过程... 在通常预氧化温度条件下,聚丙烯腈(PAN)纤维径向会产生结构不均匀的皮芯结构,从而影响最终炭纤维的力学性能.借助元素分析(EA)、差热分析(DSC)等表征手段和纤维皮芯结构等相关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了国内外五种PAN纤维在预氧化过程中生成皮芯结构与预氧化温度之间的关联性及纤维结构性能间的制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210~240℃间纤维的皮芯结构不明显,在240~260℃间预氧化反应剧烈,纤维皮芯比迅速增大,260~300℃范围内纤维皮芯比增长变慢;2)预氧化过程中PAN纤维皮芯结构的变化,与密度及化学反应速率等变化密切相联.因此可采用皮芯结构来表征PAN纤维在预氧化阶段的热化学反应与结构转化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 聚丙烯腈(PAN) 预氧化 皮芯结构
下载PDF
同轴静电纺丝法制备PVA-胶原微纳米纤维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晓莉 汤克勇 郑学晶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0,共5页
通过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以胶原为壳层而PVA为核层的微纳米纤维,研究壳层胶原溶液的浓度和同轴静电纺丝工艺参数对PVA-胶原微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壳层胶原溶液浓度越大,越容易获得串珠状PVA-胶原微纳米纤维;当纺... 通过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以胶原为壳层而PVA为核层的微纳米纤维,研究壳层胶原溶液的浓度和同轴静电纺丝工艺参数对PVA-胶原微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壳层胶原溶液浓度越大,越容易获得串珠状PVA-胶原微纳米纤维;当纺丝电压为15~20kV,纺丝距离为15~20cm,壳层胶原溶液流速为0.1mL/h时,可以获得表面相对光滑的微纳米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聚乙烯醇 静电纺丝 核壳结构 微纳米纤维
下载PDF
化学镀制备玄武岩纤维/镍核壳结构及其表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康玉清 袁轩一 曹茂盛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6年第6期35-38,共4页
采用简单易行的化学镀方法,在较低的温度下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玄武岩纤维/镍核壳结构。SEM、XRD、XPS分析结果表明,金属Ni颗粒吸附在玄武岩纤维表面,形成了一层均匀连续的镍壳层。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制备玄武岩纤维/镍核壳结... 采用简单易行的化学镀方法,在较低的温度下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玄武岩纤维/镍核壳结构。SEM、XRD、XPS分析结果表明,金属Ni颗粒吸附在玄武岩纤维表面,形成了一层均匀连续的镍壳层。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制备玄武岩纤维/镍核壳结构的最佳温度和pH值分别为50℃和10.0。文中对化学镀核壳结构的形成机理也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核壳结构 化学镀
下载PDF
不同纤度PAN纤维预氧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莫高明 张新 +2 位作者 童元建 李常清 徐樑华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5-40,共6页
采用红外吸收光谱(FT-IR)分析、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等表征手段及纤维密度、皮芯结构测试方法,考察了不同纤度PAN纤维在预氧化过程中的反应、晶体结构和皮芯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预氧化后期,相同的预氧化温度... 采用红外吸收光谱(FT-IR)分析、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等表征手段及纤维密度、皮芯结构测试方法,考察了不同纤度PAN纤维在预氧化过程中的反应、晶体结构和皮芯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预氧化后期,相同的预氧化温度下,纤度较小的PAN纤维发生了更多的氧化反应,具有较高的相对环化率和略高的密度;纤度较小的预氧化纤维具有较小的芯,相对容易获得均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预氧化 纤度 皮芯结构 相对环化率
下载PDF
液相沉淀法制备碳纤维/二氧化锡复合材料及其相关性质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荣慧 杜凯 +2 位作者 巩晓阳 陈庆东 杨海滨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共4页
对碳纤维表面进行修饰,通过低温液相沉淀法制备碳纤维/二氧化锡复合材料。针对这种核壳结构提出成核以及生长模型。研究退火温度以及反应物SnCl2浓度对复合物的结构、形貌以及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反应物SnCl2浓度的提高,包... 对碳纤维表面进行修饰,通过低温液相沉淀法制备碳纤维/二氧化锡复合材料。针对这种核壳结构提出成核以及生长模型。研究退火温度以及反应物SnCl2浓度对复合物的结构、形貌以及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反应物SnCl2浓度的提高,包覆得到改善。当SnCl2浓度为0.05 mol/L时得到的包覆最好,相应的二氧化锡壳层厚度约为250 nm。样品的荧光光谱表明:具有位于450~700 nm之间,峰值为583 nm的黄光。结合对退火样品的荧光光谱的研究得出宽的黄光发射峰可能归于氧空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二氧化锡 核壳结构 光学性质
下载PDF
新型核壳纤维增韧聚丙烯的研究
18
作者 王志华 温世鹏 +3 位作者 胡水 张法忠 刘力 张立群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9-42,共4页
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碳酸酯为壳层,三元乙丙橡胶为核层的直径为300~600 nm的同轴纤维。将不同份数的核壳纤维与聚丙烯经过单螺杆混合,注塑后得到PP/核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发现,核壳纤维用量在3份以下时,其在PP基体中的分散均匀... 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碳酸酯为壳层,三元乙丙橡胶为核层的直径为300~600 nm的同轴纤维。将不同份数的核壳纤维与聚丙烯经过单螺杆混合,注塑后得到PP/核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发现,核壳纤维用量在3份以下时,其在PP基体中的分散均匀,界面良好;核壳纤维的加入使PP的结晶速率提高,β晶含量先增大后减少;核壳纤维的用量为3份时,冲击性能较纯PP相比提高了2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核壳纤维 聚丙烯 抗冲击性能
下载PDF
静电纺丝制备PLA-PCL核-壳结构复合纤维 被引量:2
19
作者 司军辉 崔志香 +1 位作者 刘琼 王乾廷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0-24,共5页
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核-壳结构复合纤维.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纺丝电压、收集距离和核层-壳层溶液推进速度对PLA-PCL核-壳结构复合纤维形貌的影响.通过透射扫描电子显微镜(TEM)分析核层-壳层溶液... 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核-壳结构复合纤维.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纺丝电压、收集距离和核层-壳层溶液推进速度对PLA-PCL核-壳结构复合纤维形貌的影响.通过透射扫描电子显微镜(TEM)分析核层-壳层溶液推进速度对PLA-PCL核-壳结构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核-壳溶液推进速度为0.1-0.2和0.1-0.3 m L/h时形成了清晰的核-壳结构;随着壳层溶液推进速度加快,PLA-PCL复合纤维核层含量降低,增加纺丝电压能够有效地降低复合纤维平均直径,而增大收集距离使复合纤维平均直径先降低后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静电纺丝 核一壳结构 聚乳酸(PLA) 聚己内酯(PCL) 复合纤维
下载PDF
纤维基抗水材料的制备
20
作者 陈夫山 吴海鹏 张俊宏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1,共5页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作为单体,在不同单体配比条件下,用核壳乳液聚合法合成了4种丙烯酸乳液。将制得的丙烯酸乳液分别同浆渣经共同分散、涂膜、干燥,制得4种纤维基抗水材料。通过对其Cobb值进行测定,研究了材料的抗水...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作为单体,在不同单体配比条件下,用核壳乳液聚合法合成了4种丙烯酸乳液。将制得的丙烯酸乳液分别同浆渣经共同分散、涂膜、干燥,制得4种纤维基抗水材料。通过对其Cobb值进行测定,研究了材料的抗水性。结果表明,在丙烯酸乳液与浆渣有效质量比为2∶1时,4种材料的最小Cobb值分别为5.0、9.8、19.2、7.1 g/m2。用单体质量比为1∶1∶2的乳液制备出的材料抗水性最稳定。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的表面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乳液 核壳乳液聚合法 纤维基抗水材料 COBB值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