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corneal endothelium after UVA/riboflavin cross-linking in thin keratoconic corneas
1
作者 Wei Chen Zhi-Wei Li +2 位作者 Xiao-Min Zhao Wen -Wen Xu Guo-Ying M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6年第2期321-322,共2页
Dear Sir,UVA/riboflavin cross-linking (CXL) has been used clinically applied for the treatment of keratoconus and corneal edema via enhancement of corneal stiffness The safety of the corneal endothelium is of prime... Dear Sir,UVA/riboflavin cross-linking (CXL) has been used clinically applied for the treatment of keratoconus and corneal edema via enhancement of corneal stiffness The safety of the corneal endothelium is of prime importance during CXL treat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a corneal thickness (CT) of 400um has traditionally been regarded as the minimum treatable thickness, thereby avoiding damage to the corneal endothelium Although CXL has been applied to thinner corneas, using a hypoosmotic solution onto cornea and inducing edema . CXL safety still needs further evaluation because of lower relative concentration of collagen in the hydrated stroma . 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of corneal endothelial density (ECD) in cases where the CT is 〈400 um before iatrogenic corneal swelling and CXL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A Evaluation of corneal endothelium after UVA/riboflavin cross-linking in thin keratoconic corneas
下载PDF
Corneal stem cells and tissue engineering: Current advanc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被引量:4
2
作者 Aline Lütz de Araujo JoséAlvaro Pereira Gomes 《World Journal of Stem Cells》 SCIE CAS 2015年第5期806-814,共9页
Major advances are currently being made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for cornea. Stem cell-based therapies represent a novel strategy that may substitute conventional corneal transplantation, albeit there aremany challeng... Major advances are currently being made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for cornea. Stem cell-based therapies represent a novel strategy that may substitute conventional corneal transplantation, albeit there aremany challenges ahead given the singularities of each cellular layer of the cornea. This review recapitulates the current data on corneal epithelial stem cells, corneal stromal stem cells and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progenitors. Corneal limbal autografts containing epithelial stem cells have been transplanted in humans for more than 20 years with great successful rates, and researchers now focus on ex vivo cultures and other cell lineages to transplant to the ocular surface. A small population of cells in the corneal endothelium was recently reported to have self-renewal capacity, although they do not proliferate in vivo. Two main obstacles have hindered endothelial cell transplantation to date: culture protocols and cell delivery methods to the posterior cornea in vivo. Human corneal stromal stem cells have been identified shortly after the recognition of precursors of endothelial cells. Stromal stem cells may have the potential to provide a direct cell-based therapeutic approach when injected to corneal scars. Furthermore, they exhibit the ability to deposit organized connective tissue in vitro and may be useful in corneal stroma engineering in the future.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in the field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nea Stem cells Cell-based therapy Limbal TRANSPLANTATION TISSUE engineering cornealendothelium
下载PDF
Riboflavin concentration in corneal stroma after intracameral injection
3
作者 Na Li Xiu-Jun Peng +3 位作者 Zheng-Jun Fan Xu Pang Yu Xia Teng-Fei W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5年第3期470-475,共6页
AIM: To evaluate the enrichment of riboflavin in the corneal stroma after intracameral injection to research the barrier ability of the corneal endothelium to riboflavin in vivo.METHODS: The right eyes of 30 New Zeala... AIM: To evaluate the enrichment of riboflavin in the corneal stroma after intracameral injection to research the barrier ability of the corneal endothelium to riboflavin in vivo.METHODS: The right eyes of 30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riboflavin-balanced salt solutions(BSS)were injected into the anterior chamber(10 with 0.5%, 10 with 1%, and 10 with 2%). Eight corneal buttons of 8.5mm in diameter from each group were dissected at 30 min after injection and the riboflavin concentrations in the corneal stroma were determined us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after removing the epithelium and endothelium. The other two rabbits in every group were observed for 24 h and sacrificed. As a comparison, the riboflavin concentrations from 16 corneal stromal samples were determined using HPLC after instillation of 0.1% riboflavin-BSS solution for30 min on the corneal surface(8 without epithelium and 8with intact epithelium).RESULTS: The mean riboflavin concentrations were11.19, 18.97, 25.08, 20.18, and 1.13 μg/g for 0.5%, 1%, 2%,de-epithelialzed samples, and the transepithelial groups,respectively. The color change of the corneal stroma and the HPLC results showed that enrichment with riboflavin similar to classical de-epithelialized corneal collagen crosslinking(CXL) could be achieved by intracameral 1%riboflavin-BSS solution after 30min; the effect appeared to be continuous for at least 30 min.CONCLUSION: Riboflavin can effectively penetrate the corneal stroma through the endothelium after an intracameral injection in vivo, so it could be an enhancing method that could improve the corneal riboflavin concentration in transepithelial CX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BOFLAVIN cornea intracameral injectio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endothelium
下载PDF
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后早期超微结构改变 被引量:7
4
作者 陈穗桦 黄振平 +3 位作者 薛春燕 王毅 曹春林 王理理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13-216,,220,,共5页
目的 :了解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超微结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 2 0只成年灰兔进行定量角膜内皮细胞损伤 ,伤后定期进行眼部裂隙灯检查、角膜厚度及眼压测定 ,预期取角膜材料进行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检查。 结果 :角膜内皮细胞损... 目的 :了解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超微结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 2 0只成年灰兔进行定量角膜内皮细胞损伤 ,伤后定期进行眼部裂隙灯检查、角膜厚度及眼压测定 ,预期取角膜材料进行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检查。 结果 :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后 1天可见细胞膜破损 ,细胞肿胀 ,细胞器颗粒粗大 ;伤后 3天内皮细胞崩解 ,胞质脱落 ,胞核裸露 ;伤后 5天出现细胞缺损区 ,膜脂降解聚积而形成脂质球 ,附着于细胞缺损区 ,角膜上皮细胞间隙增宽 ;伤后 7天角膜内皮细胞移行修复细胞缺损区 ;伤后 9天后内皮细胞异形明显 ,上皮细胞出现变性。角膜混浊与角膜厚度呈正相关。眼压增高者角膜厚度增加 ,内皮细胞损伤加重。 结论 :超微结构检查结果提示 ,角膜内皮细胞受损后细胞崩解似乎是必然的结局。动态测定角膜厚度可以判断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内皮细胞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不同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临床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成拾明 黄锦海 +3 位作者 李岩 杨欣 高蓉蓉 王勤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0-154,共5页
背景临床研究已证实,不同的角膜内皮镜所测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值有较大差别,但国内外尚未见到关于SP02、TomeyEM-3000和SP3000P等不同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的一致性比较。目的评估SP02、TomeyEM-3000和SP3000P... 背景临床研究已证实,不同的角膜内皮镜所测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值有较大差别,但国内外尚未见到关于SP02、TomeyEM-3000和SP3000P等不同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的一致性比较。目的评估SP02、TomeyEM-3000和SP3000P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重复性和一致性。方法收集健康志愿者54人,其中男33人,女21人;年龄17-38岁。均取右眼分别应用SP02、TomeyEM-3000和SP3000P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在自动模式下拍摄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并采集角膜内皮细胞图像,其中SP3000P分析角膜内皮细胞的方法有两种:自动分析和手工校正分析,即SP3000P(A)和SP3000P(M);SP02和TomeyEM一3000均采用自动分析方法。每种仪器均行3次检测并收集3张彩色照片进行计算和分析,以评价各种仪器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分别对每两种仪器检测的结果进行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和Bland-Ahman一致性分析。结果年龄〈24岁者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明显较年龄≥24岁者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2,P〈0.05);不同性别间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5,P=0.739)。SP02、TomeyEM-3000、SP3000P(A)和SP3000P(M)测量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30584-260)、(2954_+229)、(2668+258)、(27344-268)个/mm。,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57、0.940、0.972、0.972,变异系数分别为0.063、0.061、0.056和0.058。SP02与TomeyEM-3000、SP3000P(A)与SP02、SP3000P(A)与TomeyEM-3000和SP3000P(A)与SP3000P(M)间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值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0.8-306.8)、(162.6-617.4)、(109.9-494.1)、(-0.6-132.6)个/mm。。结论SP02、TomeyEM-3000、SP3000P(A)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值的重复性好,但3种仪器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不理想,因此不可相互替代。SP3000P(A)与SP3000P(M)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方法可以相互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 内皮细胞密度 生物测量 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 重复性 一致性
下载PDF
内皮素-1对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胡维琨 张虹 +2 位作者 王毓琴 李贵刚 李鹏程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7-580,共4页
目的 研究内皮素-1(ET-1)对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移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MTT方法并通过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浓度ET-1加药48 h后,对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增殖和细胞移行的能力。光镜下和透射电镜下观察ET-1对兔角膜内... 目的 研究内皮素-1(ET-1)对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移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MTT方法并通过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浓度ET-1加药48 h后,对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增殖和细胞移行的能力。光镜下和透射电镜下观察ET-1对兔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不同浓度ET-1对细胞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一定浓度ET-1促进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增殖和移行,且呈剂量相关性。10 pmol/L时起作用,200 pmol/L时发挥最大作用。光镜下和透射电镜下发现ET-1对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超微结构无影响。兔角膜内皮细胞PCNA表达阳性,ET-1促进其表达,且呈剂量相关性。 结论 ET-1可作为一种生长因子,一定浓度下可促进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增殖和移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增殖细胞核抗原 角膜 内皮细胞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厚度和内皮细胞形态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余玲 谢汉平 +1 位作者 孟晓红 余延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2132-2134,共3页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厚度和内皮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方法 采用角膜测厚仪和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对 60例 ( 60眼 ) 2型糖尿病患者及 60例 ( 60眼 )健康志愿者的角膜厚度及内皮细胞形态进行比较研究 ;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厚度和内皮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方法 采用角膜测厚仪和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对 60例 ( 60眼 ) 2型糖尿病患者及 60例 ( 60眼 )健康志愿者的角膜厚度及内皮细胞形态进行比较研究 ;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全身因素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角膜厚度的影响。结果 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降低 ,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增加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角膜厚度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较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显著降低 (P <0 .0 5 )。糖尿病患者血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负相关 (r=-0 .761,P <0 .0 1)。无一全身因素与角膜厚度相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结构异常 ,且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加重而加重。糖尿病患者在内眼手术及眼外伤手术时应特别注意保护角膜内皮 ,防止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角膜 厚度 内皮细胞 形态学
下载PDF
保存兔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廷钺 于纯智 +5 位作者 马吉献 魏正乾 刘健 谷法有 李学荣 杨传红 《眼科研究》 CSCD 1991年第1期5-7,共3页
保存不同时间的兔角膜内皮细胞,SEM:六角形边界不清,仅可见细胞轮廓,细胞有水肿,细胞间连接处有空泡。TEM:核膜尚完整,胞浆内有空泡,还有细胞器存在。术后48天及11个月植片,可见六角形边界的内皮细胞,呈镶嵌型排列,细胞核膜完整,细胞器... 保存不同时间的兔角膜内皮细胞,SEM:六角形边界不清,仅可见细胞轮廓,细胞有水肿,细胞间连接处有空泡。TEM:核膜尚完整,胞浆内有空泡,还有细胞器存在。术后48天及11个月植片,可见六角形边界的内皮细胞,呈镶嵌型排列,细胞核膜完整,细胞器丰富。提示:保存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上的改变在活体房水中的再水合作用或培育下是可以恢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保存 角膜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囊外摘出与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洋 罗清礼 黄永志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02-504,共3页
目的 比较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ECCE)与超声乳化术 (Phaco)对角膜内皮的损伤。方法  118例 ( 12 1眼 )老年性白内障分两组囊外摘出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测量术前、术后 2天及 3月的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六... 目的 比较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ECCE)与超声乳化术 (Phaco)对角膜内皮的损伤。方法  118例 ( 12 1眼 )老年性白内障分两组囊外摘出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测量术前、术后 2天及 3月的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六边形细胞百分率、中央角膜厚度等指标。结果 术后 3月平均细胞丢失率ECCE组为 ( 12 6± 9 6) % ,Phaco组为 ( 15 4±9 7) %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术后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和六边形细胞百分率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术后早期角膜厚度增加与内皮细胞损失率无相关性。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不大于囊外摘出术 ;结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学指标能更准确的反映出内皮的损伤 ;术后早期的角膜厚度增加程度不能作为评价内皮损伤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摘出术 超声乳化术 角膜内皮 人工晶体植入术
下载PDF
扭动模式超声乳化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眼角膜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曼 谢桂军 任勇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536-1539,共4页
目的:探讨扭动模式超声乳化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眼角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4-12眼科住院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61例196眼,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扭动模式组(A组)和传统模式组(B组),晶状体核硬度按照Emery标准进行分级。记... 目的:探讨扭动模式超声乳化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眼角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4-12眼科住院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61例196眼,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扭动模式组(A组)和传统模式组(B组),晶状体核硬度按照Emery标准进行分级。记录术中所使用的有效超声时间(ultrasound time,UST)、有效累积释放能量(cumulative dissipated energy,CDE),并比较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角膜水肿程度(corneal edema degree,CED)、眼角膜中央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和眼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结果:两组患者各级核硬度手术中所使用的UST和CDE比较,A组较B组低。术后的平均最佳矫正视力比较,术后1、7d时A组较B组高,而术后30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角膜水肿和CCT比较,术后1、7d时A组较B组眼角膜水肿轻,平均CCT厚,术后30d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30d平均眼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A组较B组高,丢失率低。结论:由于缩短了术中UST和减少了CDE,扭动模式超声乳化减轻了对眼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使得患者术后恢复周期缩短,但并未根本解决超声乳化对眼角膜造成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动模式超声乳化 眼角膜 内皮细胞
下载PDF
不同病因对角膜内皮移植术后视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荣梅 洪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15-419,共5页
背景 角膜后弹力层剥除联合自动角膜刀取材内皮移植术(DSAEK)是目前治疗角膜内皮失代偿的首选术式,但不同角膜病变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国内外的报道有所不同. 目的 比较不同病因所致角膜内皮失代偿患者DSAEK术后视功能的恢复情况,评... 背景 角膜后弹力层剥除联合自动角膜刀取材内皮移植术(DSAEK)是目前治疗角膜内皮失代偿的首选术式,但不同角膜病变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国内外的报道有所不同. 目的 比较不同病因所致角膜内皮失代偿患者DSAEK术后视功能的恢复情况,评价不同角膜病变对DSAEK术后视力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就诊的角膜内皮失代偿患者67例71眼的临床资料,根据原发病因的不同将其分为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组19例22眼、白内障术后大泡性角膜病变组36例37眼及其他因素引起的角膜内皮失代偿者(其他病因组)12例12眼,所有患眼均行DSAEK,分析其术后第1、3、7、30、90、180天各组术眼视力改善情况,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的x2检验和重复测量两因素方差分析对各组术眼手术前后不同视力的眼数分布及不同病因组在不同时间点LogMAR视力的差异进行比较. 结果 入选的71眼中,71.83%的患眼术前视力低于0.1,所有患眼视力均低于0.3.术前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组、白内障术后大泡性角膜病变组和其他病因组总体比较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27,P>0.05).术后第1 80天,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组视力≥0.8者5眼,占22.73%,略高于白内障术后大泡性角膜病变组的10.81%和其他病因组的8.33%,但3个组间不同视力的眼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30,P>0.05).3个组患眼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LogMAR视力值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88.000,P<0.01);术后第7天,白内障术后大泡性角膜病变组LogMAR视力值为1.29±177;0.57,明显高于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组的0.82±177;0.43和其他病因组的0.91±177;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90天,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组LogMAR视力值为0.40±177;0.28,明显低于白内障术后大泡性角膜病变组的0.64±177;0.44和其他病因组的0.73±177;0.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180天,3个组间LogMAR视力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组视力在术后3个月时达稳定,白内障术后大泡性角膜病变组和其他病因组术后90~ 180 d视力仍有变化. 结论 DSAEK是治疗各种角膜内皮失代偿的有效方法,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白内障术后大泡性角膜病变和其他病因引起的角膜病变行DSAEK术后6个月视力均恢复较好,但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内皮 角膜移植 角膜后弹力层 角膜后弹力层剥除联合自动角膜刀取材内皮移植术 视力
下载PDF
甘油冷冻长期保存兔角膜内皮细胞的活性 被引量:10
12
作者 范军华 蒋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573-577,共5页
目的:研究影响甘油低温冷冻长期保存角膜内皮细胞(CEC)效果的因素,探索甘油保存角膜的最佳模式。方法:根据不同甘油浓度、脱水速度和程度、降温速度、复温复水速度等随机将兔眼球或角膜片分为6组进行保存,每组又根据保存时间长短(0.5,2,... 目的:研究影响甘油低温冷冻长期保存角膜内皮细胞(CEC)效果的因素,探索甘油保存角膜的最佳模式。方法:根据不同甘油浓度、脱水速度和程度、降温速度、复温复水速度等随机将兔眼球或角膜片分为6组进行保存,每组又根据保存时间长短(0.5,2,6mo)不同分为3小组,每小组3只眼球或角膜片,直接浸入甘油保存液中按相应方法在-25℃冰箱冷冻室进行保存,保存到期后进行复温复水,行CEC锥蓝—茜素红活性染色以及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检查以检验保存效果。结果:保存时间对保存效果有影响,保存6moCEC死亡率及异形细胞率高于0.5和2mo,保存0.5和2mo之间差异无显著性。高甘油浓度组、早期降温组以及快速复温复水组保存后有更低的CEC死亡率和异形细胞率;角膜片保存组与效果最好的眼球保存组在CEC死亡率、异形细胞率方面差异没有显著性,但其所受机械性损害小于各眼球组;在角膜片内皮面添加透明质酸钠可以减少甘油对CEC的不良影响,使CEC存活率在保存6mo后仍超过90%,细胞形态基本正常。结论:甘油冷冻法可以长期保存CEC的活性;高甘油浓度、早期的冷冻降温、快速复温复水以及采取保存角膜片的方法均有利于保存CEC的活性;透明质酸钠可以进一步减少甘油保存过程中对CEC的不良影响,明显提高保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 透明质酸钠 低温冷冻保存 角膜 内皮细胞活性 超微结构
下载PDF
ET-1、rhEGF、bFGF对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维琨 张虹 +2 位作者 李贵刚 王毓琴 李鹏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1-503,511,518,共5页
目的 研究内皮素 1(ET 1)、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中单独使用或联合应用ET 1、rhEGF、bFGF ,采用MTT方法... 目的 研究内皮素 1(ET 1)、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中单独使用或联合应用ET 1、rhEGF、bFGF ,采用MTT方法观察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免疫组化染色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对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一定浓度ET 1促进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增殖 ,且呈剂量相关性。 10 pmol/L时起作用 ,2 0 0 pmol/L时发挥最大作用。 10ng/mlrhEGF、 2ng/mlbFGF也促进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增殖。联合应用ET 1+rhEGF、ET 1+bFGF、ET 1+rhEGF +bFGF ,细胞吸光度 (A)值明显高于单独使用相应药物时A值之和。ET 1、rhEGF、bFGF单独使用可促进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PCNA表达 ,联合应用时PCNA表达平均吸光度A值明显强于单独使用相应药物时表达强度之和。结论 ET 1可作为一种生长因子 ,它和rhEGF、bFGF单独使用可促进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增殖能力 ,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1 RHEGF BFGF 角膜 内皮细胞 RHEGF 内皮素-1 细胞增殖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圆锥角膜的安全及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彩红 赵宏 +2 位作者 贾博 马时光 郭慧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评价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accelerated corneal collagen crosslinking,A-CXL)治疗圆锥角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确诊为进展期圆锥角膜的患者37例(61眼),使用Avedro快速角膜胶原... 目的评价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accelerated corneal collagen crosslinking,A-CXL)治疗圆锥角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确诊为进展期圆锥角膜的患者37例(61眼),使用Avedro快速角膜胶原交联系统(30 mW·cm-2,4 min)进行手术。随访12个月,观察术前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ndothelial cell density,ECD)、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oefficient variation of cell size,CV)及六边形角膜内皮细胞比例(percentage of hexagonal cells,Hex)、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SE)、角膜前表面最大曲率(maximum keratometry,Kmax)、角膜后表面高度(posterior corneal elevation,PCE)、最薄点角膜厚度(thinnest corneal thickness,TCT)的变化。结果术后1个月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发现39眼(63.9%)交联术后角膜前中基质层信号增强,可见明显分界线,深度(278.2±45.6)μm;角膜ECD和Hex分别较术前平均下降(97.6±138.6)个和(7.8±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二者均恢复至术前水平;角膜CV由术前(35.6±8.0)%增加至(40.6±7.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时为(37.3±6.8)%,与术前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12个月,BCVA及SE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Kmax及TCT分别下降(2.06±2.51)D和(8.9±10.8)μm,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PCE保持稳定,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XL手术后早期会出现短暂可逆性内皮细胞数量下降及形态改变,该手术可明显改善圆锥角膜患者角膜形态及视力,阻止或延缓角膜膨隆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快速角膜交联术 胶原 角膜内皮
下载PDF
深低温冻存角膜复温后内皮细胞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挺 陈家祺 +1 位作者 郑健梁 郑湖玲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6期515-517,共3页
目的 探讨深低温冻存角膜复温后内皮细胞活性变化的规律。方法 冻存牛角膜复温后 ,分别行器官培养(A组 )及optisol保存 (B组 ) ,检测内皮细胞密度、存活率 (ESR)及形态。结果 A组培养 6h密度下降了 71 2 % ,2 4hESR明显下降 (2 7 2 %... 目的 探讨深低温冻存角膜复温后内皮细胞活性变化的规律。方法 冻存牛角膜复温后 ,分别行器官培养(A组 )及optisol保存 (B组 ) ,检测内皮细胞密度、存活率 (ESR)及形态。结果 A组培养 6h密度下降了 71 2 % ,2 4hESR明显下降 (2 7 2 % ) ;B组保存 72h密度下降了 73 6% ,ESR明显下降 (3 7 2 % )。结论 深低温冻存可造成内皮细胞的潜伏性损伤 ,判定其活性应在复温后组织培养 6h后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活性 深低温保存 复温 角膜移植
下载PDF
Ⅱ型糖尿病人角膜内皮细胞形态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贵仁 陶祥臣 +1 位作者 李勤新 王杰 《眼科研究》 CSCD 1997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研究Ⅱ型糖尿病人角膜内皮细胞形态计量学变化。方法应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及细胞形态定量分析系统对72眼(36例)Ⅱ型糖尿病人角膜内皮细胞进行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Ⅱ型糖尿病人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目的研究Ⅱ型糖尿病人角膜内皮细胞形态计量学变化。方法应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及细胞形态定量分析系统对72眼(36例)Ⅱ型糖尿病人角膜内皮细胞进行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Ⅱ型糖尿病人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细胞变异系数增大,六边形细胞比率和数据系数减少(P<0.05),非六边形细胞比率增大(P<0.05)。结论Ⅱ型糖尿病人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显著异常。血—房水屏障受损,房水内葡萄糖含量升高,可能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内皮细胞 角膜 形态学
下载PDF
白内障不同手术切口和术式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建伟 梁涛 +3 位作者 赵桂秋 杜兆东 张振华 张丽娜 《齐鲁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257-258,共2页
目的 比较白内障手术不同的手术切口和术式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方法 应用TOPCONSP-2000P式角膜内皮显微镜,计数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法、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法、小切口ECCE法手术白内障病人术前以及术后3、6、12个月角膜内皮... 目的 比较白内障手术不同的手术切口和术式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方法 应用TOPCONSP-2000P式角膜内皮显微镜,计数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法、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法、小切口ECCE法手术白内障病人术前以及术后3、6、12个月角膜内皮细胞数量,计算细胞平均密度及细胞平均丢失率。结果 3种不同术式及切口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无显著性(F=0.62~0.99,P〉0.05),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差异亦无显著性(χ^2=0.76~0.91,P〉0.05)。结论 白内障手术切口、术式与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内皮 角膜
下载PDF
保存人羊膜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虎平 王雨生 +1 位作者 惠延年 王丽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1160-1163,共4页
目的:观察保存人羊膜对体外培养及移植状态下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状况的影响,研究羊膜移植治疗角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机制。方法:取健康产妇胎盘羊膜,以酶消化加机械分离法去上皮,-80℃甘油保存。使用时复水,平铺于培养板底,干燥备用。1g/... 目的:观察保存人羊膜对体外培养及移植状态下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状况的影响,研究羊膜移植治疗角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机制。方法:取健康产妇胎盘羊膜,以酶消化加机械分离法去上皮,-80℃甘油保存。使用时复水,平铺于培养板底,干燥备用。1g/L胰蛋白酶灌流消化法收获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以1~1.7×108/L分别接种于培养板及铺有羊膜的培养板孔内培养。倒置显微镜及电镜进行形态学观察。待羊膜上细胞生长成完整单层后,将载有血管内皮细胞的羊膜移植到去内皮细胞的猫眼角膜内皮侧,3mo后取角膜植片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羊膜及培养板上培养的细胞均在24h完全贴壁,2~3d形成单层,细胞为铺路石样,Ⅷ因子染色阳性。植入猫眼内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长达3mo的观察期内仍存活,有些甚至增生成多层排列。结论:体外培养及移植状态下,保存人羊膜都不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其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可能不是通过内皮细胞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保存的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新生血管
下载PDF
真空冷冻干燥和保存兔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晓隆 杨宏伟 +2 位作者 刘哲丽 徐成海 王德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4-416,共3页
目的 :观察真空冷冻干燥和保存的兔角膜的内皮细胞活性。方法 :真空冷冻干燥和保存兔角膜后 ,检测内皮细胞密度 ,存活率。结果 :真空冷冻干燥和保存的兔角膜复水后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 (2 339± 2 0 5 .73)个 /mm2 ,存活率 78.5 7... 目的 :观察真空冷冻干燥和保存的兔角膜的内皮细胞活性。方法 :真空冷冻干燥和保存兔角膜后 ,检测内皮细胞密度 ,存活率。结果 :真空冷冻干燥和保存的兔角膜复水后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 (2 339± 2 0 5 .73)个 /mm2 ,存活率 78.5 7%。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冷冻 角膜 内皮细胞活性
下载PDF
4%可卡因溶液对角膜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少斌 孙兴才 +5 位作者 李贵仁 尤毓陆 黄旭东 李志强 黄文波 徐金华 《眼科研究》 CSCD 1994年第4期221-223,共3页
兔角膜表面置圆形直径9mm4%可卡因滤纸片10、90秒,擦去松解上皮,保留角膜缘内2mm完整上皮区。术后不同时间,光镜及电镜观察4%可卡因对角膜的毒性作用。结果:兔角膜上皮修复与滤纸片放置时间无关,角膜组织水肿恢复正... 兔角膜表面置圆形直径9mm4%可卡因滤纸片10、90秒,擦去松解上皮,保留角膜缘内2mm完整上皮区。术后不同时间,光镜及电镜观察4%可卡因对角膜的毒性作用。结果:兔角膜上皮修复与滤纸片放置时间无关,角膜组织水肿恢复正常时间与滤纸片放置时间呈正相关。组织学上有明显差异,10秒组角膜各层超微结构无明显改变;90秒组角膜各层尤以内皮细胞层超微结构有明显改变。提示4%可卡因溶液长时间应用对角膜尤其是内皮细胞层具有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卡因 毒性 角膜 上皮 内皮 角膜镜片术 麻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