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om Immortality to Mortality: Images of Tang Courtesans in Verse, Painting, and Anecdote 被引量:1
1
作者 Jing Wang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2年第2期277-293,共17页
This paper examines different modes of representation of the courtesan in the poetry, painting and anecdotes of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disparities between these genres. Examples of courtesan poe... This paper examines different modes of representation of the courtesan in the poetry, painting and anecdotes of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disparities between these genres. Examples of courtesan poems idolized these entertaining girls and featured a poetic approach that drew on early romantic depictions of goddesses. The courtesan was presented as an immortal woman, given a transcendental dimension. These elements were echoed and reinforced in visual depictions in grotto or mausoleum murals. Stories from the Beili zhi (Records of the northern quarter), a collection of anecdotes about courtesans in Chang'an by a contemporary Tang scholar, show a different set of criteria for immortality. The author held up to his readers a more realistic and faithful mirror of the courtesan's manners and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rtesan scholar official TRANSCENDENCE Beili zhi (Records of thenorthern quarter) MURAL
原文传递
俞蛟《潮嘉风月》六篷船空间叙事研究
2
作者 余慕原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0-86,108,共8页
作为潮州嘉应地区水域繁盛一时的记忆,载妓六篷船存在于清代乾隆朝到光绪朝间,前后约一百五十年,如今已不复可见。清代俞蛟的文言小说《潮嘉风月》记录潮州嘉应地区韩江、梅江水域的风物特色,描绘六篷船上诸妓与士子商贾间的各类轶事,... 作为潮州嘉应地区水域繁盛一时的记忆,载妓六篷船存在于清代乾隆朝到光绪朝间,前后约一百五十年,如今已不复可见。清代俞蛟的文言小说《潮嘉风月》记录潮州嘉应地区韩江、梅江水域的风物特色,描绘六篷船上诸妓与士子商贾间的各类轶事,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价值。俞蛟笔下的载妓六篷船,既是叙事过程中的空间元素,在承载潮州工夫茶等民俗文化、推动情节发展以及塑造群体形象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一个叙事空间整体,本身又被赋予了多层次的象征意味,在折射清中期士人心态的同时,也反映了岭南疍民群体悲欢离合的人生境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嘉风月》 韩江 六篷船 空间叙事学 “花娘花艇” 疍民
下载PDF
文学史视域下晚清通俗小说的接受困境与价值转向——以狭邪小说为例
3
作者 冯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1-179,共9页
近百年来学界对狭邪小说的研究,本质上回应的是晚清通俗小说是否具备文学史“经典”价值的问题。出于文学功利性的要求和精英文化的主导,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史书写并未给予狭邪小说整体以正面评价,而《海上花列传》却凭借学界积淀已久... 近百年来学界对狭邪小说的研究,本质上回应的是晚清通俗小说是否具备文学史“经典”价值的问题。出于文学功利性的要求和精英文化的主导,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史书写并未给予狭邪小说整体以正面评价,而《海上花列传》却凭借学界积淀已久的“雅俗”观念脱颖而出,开启经典化进程。新时期以后,在多重因素的合力下,研究者展开对狭邪小说文学史价值的重新审视和二次发掘,并由此拓展晚清通俗文学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从中既能看到近百年来狭邪小说研究的接受困境与价值转向,也可以进一步思考晚清通俗文学未得到充分研究的症结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晚清通俗小说 狭邪小说 《海上花列传》
下载PDF
身前身后事——鲁迅狭邪小说研究的渊源与影响
4
作者 冯伟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39-45,共7页
清末民初,狭邪小说研究主要附丽于中国传统小说评点范式。鲁迅在此基础上首次为狭邪小说树立现代小说学的学科规范,也囿于鲜明的批评观念与“题材”本位,将其置于文学史的边缘地位。此后小说史家大都沿着鲁迅的“声音”不断延展却少有反... 清末民初,狭邪小说研究主要附丽于中国传统小说评点范式。鲁迅在此基础上首次为狭邪小说树立现代小说学的学科规范,也囿于鲜明的批评观念与“题材”本位,将其置于文学史的边缘地位。此后小说史家大都沿着鲁迅的“声音”不断延展却少有反思,讨论渐趋稳定,结论也逐渐刻板。通过回顾学术史可以发现,关于狭邪小说文学价值与经典化的问题,还有继续审视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邪小说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文学史
下载PDF
《风月梦》与青楼小说 被引量:7
5
作者 韩南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81-85,共5页
 青楼小说《风月梦》,堪称中国第一部城市小说。它植根于特定地域,以描写城市生活为内容,通过人物的活动和视角,展现了扬州的城市风貌,对之后的《海上花列传》等小说产生深刻影响。
关键词 《风月梦》 青楼小说 中国 城市小说 扬州市 文本模式 人物形象
下载PDF
科举、文人与青楼:晚清狭邪小说的类型变迁 被引量:2
6
作者 陆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87-92,共6页
晚清狭邪小说上承"人情小说"的叙事传统,下启民初的社会、言情小说创作,由言情而入谴责,由溢美转向溢恶,在文学传统上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晚清时期科举制度、文人和青楼之间的关系变迁,是影响狭邪小说类型发生变化的重... 晚清狭邪小说上承"人情小说"的叙事传统,下启民初的社会、言情小说创作,由言情而入谴责,由溢美转向溢恶,在文学传统上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晚清时期科举制度、文人和青楼之间的关系变迁,是影响狭邪小说类型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青楼成为晚清文人情感投射的一个隐喻空间,喻示着其中传统文人权力的日渐丧失,狭邪故事教化效用的可信性也随之被颠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邪小说 科举 青楼
下载PDF
论晚清狭邪小说中的空间意识与叙事结构变迁 被引量:1
7
作者 陆杰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9-53,共5页
晚清狭邪小说在特殊的历史和文化环境之下,传统上下尊卑、男女内外这一保证传统文化秩序能够稳定、有效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空间构型逐步瓦解,狭邪小说的文本结构相应的由立体、对偶的结构渐至平面的速写式拼贴,最后呈现为长篇、无结局的... 晚清狭邪小说在特殊的历史和文化环境之下,传统上下尊卑、男女内外这一保证传统文化秩序能够稳定、有效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空间构型逐步瓦解,狭邪小说的文本结构相应的由立体、对偶的结构渐至平面的速写式拼贴,最后呈现为长篇、无结局的连篇累牍的重复,这个变化的过程体现了传统小说家空间意识的转变及其带来的小说叙事结构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狭邪小说 空间意识 叙事结构
下载PDF
明代妓女词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欧阳珍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95-102,共8页
明代妓女词人是活跃在明代词坛上的一支生力军,明代特殊的社会背景为她们的繁荣提供了沃土,有着明显的构成特征。她们较前代更自觉地投入到文化的积累与文学创作中,以爱情的渴盼、命运的悲叹为创作内容,以诚挚率真的表现形态、风流清婉... 明代妓女词人是活跃在明代词坛上的一支生力军,明代特殊的社会背景为她们的繁荣提供了沃土,有着明显的构成特征。她们较前代更自觉地投入到文化的积累与文学创作中,以爱情的渴盼、命运的悲叹为创作内容,以诚挚率真的表现形态、风流清婉的秀美风格真切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展现了自己的风貌,为词学史和女性文学史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妓女 词人 繁荣原因 构成特征 创作特点
下载PDF
率性人生图 美满群芳谱——清末民初狭邪小说文本研究之《绘芳录》 被引量:1
9
作者 胡焕龙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64-70,共7页
在清末早期狭邪小说中,《绘芳录》无论从思想、审美意蕴还是艺术成就上,都不逊色于其同时代的其他"狭邪小说"。它生动地描绘了一批清代名士淡泊名利、率性任性的诗意人生,表达了不为物役、保持真我的人生哲学,体现出中国传统... 在清末早期狭邪小说中,《绘芳录》无论从思想、审美意蕴还是艺术成就上,都不逊色于其同时代的其他"狭邪小说"。它生动地描绘了一批清代名士淡泊名利、率性任性的诗意人生,表达了不为物役、保持真我的人生哲学,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中道和谐、率性本真的文化精神。"绘芳园"作为全书的核心意象,是这种儒道互补人生哲学和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因此《绘芳录》与其说是一部狭邪小说,不如说是以"狭邪"为线索的世情小说、人生小说,文化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明初 狭邪小说 《绘芳录》 儒道互补 人生哲学
下载PDF
关于《救风尘》的一点民俗学思考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跃忠 《零陵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104-106,共3页
《救风尘》是元代戏曲大师关汉卿创作的一部喜剧,敷演风尘女子赵盼儿以风月手段战胜花花公子周舍,营救结拜姐妹宋引章的故事。历来人们在分析赵盼儿得胜的原因时,多从二人性格的对立,从赵盼儿的性格入手。这固然是她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 《救风尘》是元代戏曲大师关汉卿创作的一部喜剧,敷演风尘女子赵盼儿以风月手段战胜花花公子周舍,营救结拜姐妹宋引章的故事。历来人们在分析赵盼儿得胜的原因时,多从二人性格的对立,从赵盼儿的性格入手。这固然是她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但剧中有关“羊、酒”的习俗,提醒我们在分析这个问题时,不应忽视民俗习惯对人们心灵、精神的制约、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风尘》 赵盼儿 人物性格 婚俗 民俗文化功能
下载PDF
晚清狭邪小说中的风月女性私人空间
11
作者 陆杰 姚海燕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7-142,共6页
晚清狭邪小说以对风月女性私人空间的描写,展现了这样一种可能,即风月女性通过获得私人空间的所属权,来进一步争取发言和自由的权利。然而,当帝国末期小说中这一群特殊的边缘群体,在把握空间发言的权利、寻求经济独立并获得更多性别自... 晚清狭邪小说以对风月女性私人空间的描写,展现了这样一种可能,即风月女性通过获得私人空间的所属权,来进一步争取发言和自由的权利。然而,当帝国末期小说中这一群特殊的边缘群体,在把握空间发言的权利、寻求经济独立并获得更多性别自由的道路上,并没有得到人们的注意,风月女性话语权在其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双重缺失使得她们只能成为被描述、被阐释的对象,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被历史遗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邪小说 晚清 风月女性 私人空间
下载PDF
晚明名士潘之恒的女性审美观
12
作者 吕菲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3-238,共6页
女性是晚明名士潘之恒的主要写作对象。他对女性的审美从道德、才艺和外貌三个方面展开。通过他的女性审美观能够看出明代节烈风气的盛行、晚明文人集体征色活动的时尚性以及青楼曲艺的繁荣。同时这一审美观还体现出晚明风尘佳人独特的... 女性是晚明名士潘之恒的主要写作对象。他对女性的审美从道德、才艺和外貌三个方面展开。通过他的女性审美观能够看出明代节烈风气的盛行、晚明文人集体征色活动的时尚性以及青楼曲艺的繁荣。同时这一审美观还体现出晚明风尘佳人独特的文化内涵,显示出当时文人在遵守礼法的前提下对女性角色功能的多角度认识,及其对女性才能的肯定,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之恒 女性审美 风尘佳人
下载PDF
论李涵秋社会言情小说对近代狭邪小说的突破与超越
13
作者 刘明坤 罗钊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38-140,144,共4页
李涵秋的小说客观的反映出了各阶级、各阶层在那个时代的心灵史和社会的历史变迁,将言情与社会结合起来,以社会为经,言情为纬,全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面目,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近代狭邪小说也有自我的独特价值,它将小说的表... 李涵秋的小说客观的反映出了各阶级、各阶层在那个时代的心灵史和社会的历史变迁,将言情与社会结合起来,以社会为经,言情为纬,全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面目,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近代狭邪小说也有自我的独特价值,它将小说的表现对象由繁琐的家庭故事改为特殊的社会故事,将展现感情为主的清代人情小说转变为展现士人生活为主,确定了自身的历史地位。但由于表达"情"与"社会"范围的限制,狭邪小说对比于社会言情小说有着巨大的缺点,从而导致了它无可挽回的走向末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邪小说 李涵秋 社会言情小说 超越
下载PDF
《李娃传》不是“爱情主题”小说
14
作者 杜贵晨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第3期38-43,共6页
《李娃传》所写,是一个古代"草根"女子逆袭为郡国夫人的旷世典型。历来中国文学史教材论《李娃传》,多认为是"以爱情为主题"或"全力表现人世间的男女之情"的小说,可概括为"爱情主题"说。但这... 《李娃传》所写,是一个古代"草根"女子逆袭为郡国夫人的旷世典型。历来中国文学史教材论《李娃传》,多认为是"以爱情为主题"或"全力表现人世间的男女之情"的小说,可概括为"爱情主题"说。但这既非《李娃传》作者的创作意图,也不合于文本描写的实际。《李娃传》的主题不是"爱情",而是"节行"。《李娃传》的"节行"主题有与"爱情"不相逊色的传统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娃传》 “爱情主题” “证实偏见” 节行
下载PDF
海派狭邪小说:现代意味的男性梦魇
15
作者 胡璟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05-108,113,共5页
近代上海的"洋场化"使得妓女成为受都市化、商业化影响最深,观念转变最为突出的女性群体。女性主角的变化使得古典青楼小说所设立的"女卑男强"、"才子佳人"的男女关系模式被打破,海派狭邪小说中,妓女俨... 近代上海的"洋场化"使得妓女成为受都市化、商业化影响最深,观念转变最为突出的女性群体。女性主角的变化使得古典青楼小说所设立的"女卑男强"、"才子佳人"的男女关系模式被打破,海派狭邪小说中,妓女俨然已成男性狎客之"梦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狭邪小说 妓女 男性梦魇
下载PDF
花斑鹟、猴子还是人?——评张贤亮《壹亿陆》
16
作者 郭恋东 《云梦学刊》 2009年第5期108-111,共4页
久蛰复出的作家张贤亮在长篇小说《壹亿陆》讲述了一个"人种危机"的故事。其中三个主要人物作为进城农民的代表在这篇小说中具有原型色彩。如花斑鹟一样使用生存繁衍策略的王草根、像猴子一样走"高级妓女"路线的陆... 久蛰复出的作家张贤亮在长篇小说《壹亿陆》讲述了一个"人种危机"的故事。其中三个主要人物作为进城农民的代表在这篇小说中具有原型色彩。如花斑鹟一样使用生存繁衍策略的王草根、像猴子一样走"高级妓女"路线的陆姐以及面目模糊的具有自然人性质的"一亿陆",三个主人公的描写让人怀疑作家的创作动机。在这个充满了道德沦丧与价值观混乱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作家、知识分子对现实困境的有力批判之声,而不是仅仅沉浸在语言快感中的闹剧,更不是一种借靠生物学的戏谑之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生存繁衍策略 “高级妓女”路线 自然人 人种危机
下载PDF
柳永歌妓词传情达意的艺术特点简析
17
作者 郑雅匀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1期110-114,109,共6页
宋代是以词这种文学体式大行于天下的时代。涌现出无数的优秀词人及作品。流派众多,又以豪放、婉约两派最为后人熟知。柳永被公认为北宋婉约派的代表,其词作众多,影响深远。尤其在其流离失所,孤独失意的个人境遇中相遇歌妓,走近歌妓,吟... 宋代是以词这种文学体式大行于天下的时代。涌现出无数的优秀词人及作品。流派众多,又以豪放、婉约两派最为后人熟知。柳永被公认为北宋婉约派的代表,其词作众多,影响深远。尤其在其流离失所,孤独失意的个人境遇中相遇歌妓,走近歌妓,吟咏歌妓的词作,使得美丽歌女在风流多情的浪子文人笔下成就了不舞之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 婉约词 歌妓词 艺术风范
下载PDF
名妓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以图丽娅为例
18
作者 刘华英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14-117,共4页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存在大量名妓,她们给这个时代打下了特殊的印记。她们除了拥有美貌,大多还以优雅和学识渊博著称。最初她们是社会的宠儿,享有荣誉、权力、财富,但随着反宗教改革的深入以及文艺复兴运动中心的转移等因素,她们遭到...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存在大量名妓,她们给这个时代打下了特殊的印记。她们除了拥有美貌,大多还以优雅和学识渊博著称。最初她们是社会的宠儿,享有荣誉、权力、财富,但随着反宗教改革的深入以及文艺复兴运动中心的转移等因素,她们遭到了限制、隔离和迫害。文章以名妓图丽娅为例,通过她所受的教育,她的生活以及她的主要境遇,诠释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社会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复兴 名妓 社会风貌 图丽娅
下载PDF
青莲出尘:明妓王微及其词
19
作者 欧阳珍 《河池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34-40,共7页
明妓王微之词作内容较为丰富、诸体皆备,艺术上也较有特色,为妓女词史、女性词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不失为一个有着鲜明个性特征的优秀词家。其人、其词之风采,于晚明妓中独出,正如青莲之亭亭。
关键词 明代 妓女 王微 词作
下载PDF
“反面教材”及其另类现代——反思海外世界“去道德”化的文学阐读
20
作者 余夏云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76-83,75,共9页
“去道德”的解读主张拉开文学与现实的距离,在单一的政治和道德评价之外,叩问更为复杂的解释可能。叶凯蒂的晚清妓女研究和苏文瑜的周作人研究,均属意于此。前者观察近代妓女如何通过娱乐和生活的方式介入到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为传统的... “去道德”的解读主张拉开文学与现实的距离,在单一的政治和道德评价之外,叩问更为复杂的解释可能。叶凯蒂的晚清妓女研究和苏文瑜的周作人研究,均属意于此。前者观察近代妓女如何通过娱乐和生活的方式介入到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为传统的女性发声寻求替代性方案,而后者则发展“中层理念”,思辨周作人如何在文学与政治之间作出有效调试,发展一种回转式的文明抵抗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汉学 妓女 周作人 苏文瑜 叶凯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