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剂水pH对Cr^(3+)聚合物凝胶分子内交联成胶效果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谢坤 卢祥国 +3 位作者 曹豹 曹伟佳 郭琦 张宝岩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69-74,共6页
为进一步探究不同pH条件下Cr3+聚合物凝胶"分子内"交联成胶机理,针对大庆喇嘛甸油田储层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以聚合物质量浓度、矿化度调节剂浓度和聚铬比为影响因素,在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成胶效果良好的聚合物凝胶配方组成... 为进一步探究不同pH条件下Cr3+聚合物凝胶"分子内"交联成胶机理,针对大庆喇嘛甸油田储层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以聚合物质量浓度、矿化度调节剂浓度和聚铬比为影响因素,在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成胶效果良好的聚合物凝胶配方组成基础上,研究了pH对Cr3+聚合物凝胶成胶效果影响。结果表明,酸性条件能够促进醋酸铬的电离,增大多核羟桥配离子与聚合物分子链上羧基之间发生配位反应的概率,有利于Cr3+聚合物凝胶形成"分子内"交联结构体系;随溶剂水pH增加,溶液中OH-数量增加,参与交联反应的Cr3+数量减少,聚合物凝胶分子内"交联成胶效果变差;适当降低溶剂水pH可进一步改善聚合物凝胶"分子内"交联成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分子内”交联 Cr^3+聚合物凝胶 正交试验 成胶效果 机理分析
下载PDF
聚合物凝胶用Cr^(3+)交联剂检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冯萍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46,共4页
胜利油田交联聚合物驱、封堵大孔道中使用Cr3+交联的HPAM凝胶。探讨了Cr3+交联剂的检测方法。将4种商品HPAM和6种商品Cr3+交联剂在矿化度5727mg/L、钙镁含量108mg/L的胜利盐水中配制成24个HPAM/Cr3+成胶溶液,根据70℃下反应72h后在70℃... 胜利油田交联聚合物驱、封堵大孔道中使用Cr3+交联的HPAM凝胶。探讨了Cr3+交联剂的检测方法。将4种商品HPAM和6种商品Cr3+交联剂在矿化度5727mg/L、钙镁含量108mg/L的胜利盐水中配制成24个HPAM/Cr3+成胶溶液,根据70℃下反应72h后在70℃测定的凝胶相对强度(要求在代码C以上),确定使用分子量1.11×107、水解度28.8%的一种HPAM,配液浓度为1300mg/L。推荐采用在70℃、振荡频率f=0.422s-1测定的复数粘度η 和储能模量G′表示凝胶的强度,给出了HPAM浓度不同、各Cr3+交联剂浓度为最低需要量的6种凝胶的η 和G′值;推荐取G′值达到0.1Pa的时间为成胶时间,由上述6种体系的G′ t曲线求出成胶时间在98~300min范围。提出其他应测定的性能包括:成胶溶液抗剪切性,凝胶热稳定性(抗热老化性),凝胶抗温性,凝胶抗盐性及岩心堵水率,对测定方法作了详略不等的讨论。特别指出,用于热老化实验的成胶溶液必须彻底除氧,否则粘时曲线的变化将无规律(给出了实例)。图7表7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凝胶 检测方法 水基 铬离子高联剂 应用性能 实验测定方法 调驱剂 堵水剂
下载PDF
BZ28-2S油田Cr^(3+)聚合物凝胶渗流特征及其调驱效果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邹剑 王荣健 +1 位作者 薛宝庆 卢祥国 《海洋石油》 CAS 2014年第2期46-53,共8页
渤海BZ28-2S油田具有油藏厚度大、平均渗透率高、非均质性严重、溶剂水矿化度较高和原油黏度较低等特点,注水开发过程中水窜现象比较严重,进而影响水驱开发效果,亟待采取调剖技术措施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针对BZ28-2S油藏储层特征、流... 渤海BZ28-2S油田具有油藏厚度大、平均渗透率高、非均质性严重、溶剂水矿化度较高和原油黏度较低等特点,注水开发过程中水窜现象比较严重,进而影响水驱开发效果,亟待采取调剖技术措施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针对BZ28-2S油藏储层特征、流体性质和及其井网特点,以黏度、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和采收率为评价指标,开展了Cr^(3+)聚合物凝胶配方优选和调驱注入参数优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目标油藏储层和流体条件下,交联剂Cr^(3+)与聚合物分子链间可以发生交联反应,形成具有"分子内"交联结构特征、独特渗流特性和与储层适应性良好的Cr^(3+)聚合物凝胶体系。与聚合物溶液相比较,在段塞相同条件下,Cr^(3+)聚合物凝胶调驱效果较好。从技术经济效果考虑,推荐Cr^(3+)聚合物凝胶体系组成:C_P=1 200~1 600 mg/L,m(Pol):m(Cr^(3+))=180:1~270:1,段塞尺寸为0.075~0.125 PV,预计采收率增幅1.6%~2.5%。在室内研究基础上,2012年12月开始在渤海BZ28-2S油田进行了矿场试验。目前矿场调驱施工正在进行之中,截止到2013年5月,由于调驱时间较短,部分油井已经见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3+聚合物凝胶 渗流特性 调驱效果 参数优化 物理模拟
下载PDF
Cr^(3+)与聚合物在岩心内静态成胶效果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孙鹏宵 徐国瑞 +3 位作者 刘文辉 张云宝 薛宝庆 陈欣 《海洋石油》 CAS 2014年第4期53-58,共6页
近年来,在SZ36-1和LD10-1油田开展了聚合物驱和聚合物凝胶调驱矿场试验,取得了明显增油降水效果,为海上油田提高采收率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但油藏中的各种复杂环境和条件可能会对其交联反应存在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物理模拟实验,开展... 近年来,在SZ36-1和LD10-1油田开展了聚合物驱和聚合物凝胶调驱矿场试验,取得了明显增油降水效果,为海上油田提高采收率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但油藏中的各种复杂环境和条件可能会对其交联反应存在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物理模拟实验,开展了交联剂Cr^(3+)与聚合物在岩心内静态成胶效果评价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静态条件下,交联剂Cr^(3+)与聚合物分子间可以在岩心孔隙内发生交联反应,其成胶效果受到岩心渗透率及其类型(是否含胶结物)、岩心含油饱和度、黏土矿物类型和含量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渗透率影响程度较大;随岩心渗透率增大即孔隙尺寸增大,岩心内成胶效果变好;随含油饱和度降低,岩心成胶效果变好;随黏土含量增加,岩心内成胶效果变差,而且在三种岩心黏土类型中,伊利石的影响最大,其次为高岭石,再其次为蒙脱石;岩石颗粒胶结愈疏松,成胶效果愈好。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国内外油田利用弱凝胶进行深部调剖技术进一步提高开发效果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剂Cr^3+ 聚合物 交联反应 静态成胶 物理模拟
下载PDF
Ca^(2+)和Mg^(2+)对Cr^(3+)聚合物凝胶性能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姜维东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7-71,共5页
为进一步探究Ca^(2+)和Mg^(2+)对弱凝胶调驱效果的作用机理,针对渤海某油藏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以黏度、黏弹性、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以及采收率为评价指标,从增黏性、抗剪切性、耐温性、黏弹性、渗流特性和调驱效果等方面着手,开展... 为进一步探究Ca^(2+)和Mg^(2+)对弱凝胶调驱效果的作用机理,针对渤海某油藏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以黏度、黏弹性、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以及采收率为评价指标,从增黏性、抗剪切性、耐温性、黏弹性、渗流特性和调驱效果等方面着手,开展了Ca^(2+)和Mg^(2+)对弱凝胶性能及其调驱效果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注入水相比,软化水虽然矿化度较高,但其几乎不含Ca^(2+)、Mg^(2+)二价阳离子,利用其所配制Cr^(3+)聚合物凝胶溶液中的聚合物分子链受阳离子影响较小,聚合物分子聚集体尺寸较大,其增黏性、抗剪切性、耐温性、黏弹性、渗流特性和调驱效果均强于注入水配制Cr^(3+)聚合物凝胶。对海上油田注入用水进行软化处理,即除去水中Ca^(2+)和Mg^(2+),有利于改善Cr^(3+)聚合物凝胶调驱效果,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 Cr(3+)聚合物 溶剂水类型 驱油效果 海上油田
下载PDF
调驱用RSP3抗盐聚合物弱凝胶研制 被引量:30
6
作者 王平美 罗健辉 +2 位作者 白风鸾 卜若颖 崔亮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目前使用的调驱用弱凝胶抗盐性差。分析了常用或推荐的改善弱凝胶调驱体系抗盐性的措施 ,包括清水预冲洗地层 ,使用钙镁离子络合剂 ,使用有机交联剂 ,使用粘土胶液和无机凝胶 ,认为均不能令人满意。合成了RSP系列抗盐聚合物 (类梳状聚合... 目前使用的调驱用弱凝胶抗盐性差。分析了常用或推荐的改善弱凝胶调驱体系抗盐性的措施 ,包括清水预冲洗地层 ,使用钙镁离子络合剂 ,使用有机交联剂 ,使用粘土胶液和无机凝胶 ,认为均不能令人满意。合成了RSP系列抗盐聚合物 (类梳状聚合物 ) ,用中等分子量 ( 9.5× 1 0 6 )、低水解度 ( 1 0 % )的一种抗盐聚合物RSP3和有机铬交联剂CL 2配制了弱凝胶 ,并与几种常用HPAM进行了比较 ,结果如下。用模拟长庆油田高矿化度、高钙镁含量地层水 ( 2 .3 %NaCl+ 1 .7%CaCl2 溶液 )配制的 0 .3 %RSP3溶液的粘度 ,在 3 0℃下为 3 7.5mPa·s,65℃下为 2 3 .0mPa·s,在 65℃下放置 2 4小时后为 2 0 .5mPa·s,均较相同条件下 4种HPAM同浓度溶液粘度高约 1倍。用该模拟地层水配制的 0 .2 5%RSP3 /CL 2凝胶属于中等变形不流动凝胶 ,在 51℃、60℃放置 60天以上不析水、不破解 ,而 3种HPAM的 0 .3 %凝胶在热老化过程中或发生析水 ,或破解 ,或强度下降。用人工海水 ( 3 %NaCl+ 0 .3 %CaCl2 溶液 )配制的RSP3溶液 (和弱凝胶 )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采收率 采油 聚合物 抗盐聚合物 聚合物/有机铬凝胶 弱凝胶 抗盐性 增粘性 凝胶相对强度
下载PDF
SiO_(2) nanofiber composite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by in-situ polymerization for stable Li metal batteries 被引量:1
7
作者 Zhichuan Shen Jiawei Zhong +5 位作者 Jiahong Chen Wenhao Xie Kun Yang Yuhan Lin Jinbiao Chen Zhicong Shi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3期536-540,共5页
Gel polymer electrolytes(GPEs) are promising alternatives to liquid electrolytes applied in high-energydensity batteries.Here superior SiO_(2) nanofiber composite gel polymer electrolytes(SNCGPEs) are developed via in... Gel polymer electrolytes(GPEs) are promising alternatives to liquid electrolytes applied in high-energydensity batteries.Here superior SiO_(2) nanofiber composite gel polymer electrolytes(SNCGPEs) are developed via in-situ ionic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1,3-dioxolane(DOL) monomers in SiO_(2) nanofiber membrane(PDOL-SiO_(2)) for lithium metal batteries.The oxygen atoms of PDOL together with Si-O of SiO_(2) construct a more efficient channel for Li^(+) migration.Consequently,the lithium ion transference number(t_(Li^(+)) and ionic conductivity(σ) at 30℃ of PDOL-SiO_(2) are 0.80 and 1.68×10^(-4)S/cm separately.PDOL-SiO_(2) manifests the electrochemical decomposition potentials of 4.90 V.At 0.5 mA/cm^(2),Li|PDOL-SiO_(2) |Li cell shows a steady cycling performance for nearly 1400 h.LFP|PDOL-SiO_(2) |Li battery can steadily cycle at 0.5 C with a capacity retention rate of 89% after 200 cycles.While cycling at 2 C,the capacity retention rate can maintain at 78% after 300 cycles.This contribution provides a innovative strategy for accelerating Li^(+)transportation via designing PDOL molecular chains throughout the SiO_(2) nanofiber framework,which is crucial for high-energy-density LM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nanofiber In-situ polymerization Composite gel polymer electrolytes 1 3-Dioxolane Lithium metal-LFP battery
原文传递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YAG:Er^(3+)纳米晶粉体及其光谱性质
8
作者 申发华 饶海波 万远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5-86,112,共3页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在较低温度下制备了YAG:Er3+纳米晶粉体。分别用热重-差热分析(TG-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激发和发射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石榴石晶相的形成温度为880oC,与YAG纳米晶粉体相比,...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在较低温度下制备了YAG:Er3+纳米晶粉体。分别用热重-差热分析(TG-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激发和发射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石榴石晶相的形成温度为880oC,与YAG纳米晶粉体相比,用Er3+代替Y3+后,YAG:Er3+纳米晶粉体还是以石榴石晶相为主,未发生明显变化;YAG:Er3+纳米晶粉体有丰富的吸收谱线,并且在260nm激发光激发下YAG:Er3+纳米晶粉体可以发射出377nm紫光,可以作为紫光光源的考虑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YAG:Er3+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 纳米颗粒
下载PDF
Enhanced performance of solid-state Li–O_2 battery using a novel integrated architecture of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and nanoarray cathode 被引量:4
9
作者 Liang Xiao Er-Wei Li +3 位作者 Jing-Yu Yi Wen Meng Bo-Hua Deng Jin-Ping Liu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6期527-535,共9页
The present work proposes a novel strategy to fabricate an integrated architecture of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GPE)-nanoarray cathode for lithium-O2 batteries (LOBs). As a proof-of-concept experiment, the photo-in... The present work proposes a novel strategy to fabricate an integrated architecture of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GPE)-nanoarray cathode for lithium-O2 batteries (LOBs). As a proof-of-concept experiment, the photo-initiated in situ polymerization of GPE was carried out via incorporating the precursor solution in advance into a self- standing binder-free oxygen electrode of Co3O4 nanosheets array grown on carbon cloth (Co3O4@CC), forming an integrated GPE-Co3O4@CC architectu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olid-state LOBs using the GPE-Co3O4@CC assembly is greatly enhanced compared to the counterparts with a traditional cell structure, in which GPE was sandwiched by a lithium metal and a cathode. The enhanced performance is ascribed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 in situ polymerization of GPE and the versatile structure of nanoarray electrode, which results in abundant interfacial contacts between GPE and electrode. This work presents an alternative way to develop high-performance solid-state LOBs by combining the advantages of both gel polymer electrolytes and nanoarray electro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state Li-O2 battery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Co3O4 nanosheet Nanoarray electrode Electrolyte-cathode interface
原文传递
Biodegradable composite polymer as advanced gel electrolyte for quasi-solid-state lithium-metal battery
10
作者 Simin Chai Yangpu Zhang +3 位作者 Yijiang Wang Qiong He Shuang Zhou Anqiang Pan 《eScience》 2022年第5期494-508,共15页
The development of low-cost and eco-friendly gel polymer electrolytes (GPEs) with a wide window, ideal compatibility, and structural stability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achieve safe high-energy-density lithium-metal ... The development of low-cost and eco-friendly gel polymer electrolytes (GPEs) with a wide window, ideal compatibility, and structural stability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achieve safe high-energy-density lithium-metal batteries. Herein, a biodegradable composite polyacrylonitrile/poly-L-lactic acid nanofiber membrane (PAL) is synthesized and used as a robust skeleton for GPEs. The 3D nanofiber membrane (PAL-3-C12) prepared with an adjusted weight ratio of polyacrylonitrile (PAN)/poly-L-lactic acid (PLLA) and spinning solution concentration delivers decent thermal stability, biodegradability, and liquid electrolyte absorbability. The “passivation effect” of PAN upon lithium metal is effectively alleviated by hydrogen bonds formed in the PAL chains. These advantages enable PAL GPEs to work stably to 5.17 ​V while maintaining high ionic conductivity as well as excellent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The interfacial compatibility of optimized GPEs promotes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a Li||PAL-3-C12 GPEs||Li symmetric battery for 1000 ​h at 0.15 ​mA ​cm^(−2)/0.15 ​mA ​h cm^(−2), and the LiFePO4 full cell retains capacity retention of 97.63% after 140 cycles at 1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nanofiber membrane polymer membrane skeleton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Electrospinning method Lithium metal battery
原文传递
有机铬交联聚合物驱油剂的研制及矿场应用 被引量:41
11
作者 汪庐山 段庆华 +3 位作者 张小卫 田玉芹 吕西辉 刘福娥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8-61,共4页
为改善聚合物驱油效果 ,研制了XL系列有机铬交联剂XL 1和XL 2 ,研究了HPAM/XL交联体系的配方 ,对该配方体系的性能进行了评价 ,开展了矿场试验。从室内研究和矿场试验的结果发现 :加入交联剂可有效地、大幅度地提高聚合物溶液的粘度 ,... 为改善聚合物驱油效果 ,研制了XL系列有机铬交联剂XL 1和XL 2 ,研究了HPAM/XL交联体系的配方 ,对该配方体系的性能进行了评价 ,开展了矿场试验。从室内研究和矿场试验的结果发现 :加入交联剂可有效地、大幅度地提高聚合物溶液的粘度 ,改善聚合物的抗温、抗盐、抗剪切的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铬 交联剂 驱油剂 高聚物驱油
下载PDF
调剖剂与二元复合体系配伍性评价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进祥 隋承伯 +4 位作者 卢祥国 王荣键 王亮 李强 王树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5-68,88,共5页
针对吉林红岗油田实际开发需求,采用仪器检测和理论分析方法,开展了2种调剖剂即Cr3+聚合物凝胶和缓膨聚合物颗粒与二元复合体系的配伍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二元复合体系中添加Cr3+交联剂后,体系黏度随Cr3+浓度增加而降低,界面张力及其随... 针对吉林红岗油田实际开发需求,采用仪器检测和理论分析方法,开展了2种调剖剂即Cr3+聚合物凝胶和缓膨聚合物颗粒与二元复合体系的配伍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二元复合体系中添加Cr3+交联剂后,体系黏度随Cr3+浓度增加而降低,界面张力及其随时间变化趋势受Cr3+影响不大,基本上都在10-2~10-3mN/m;而缓膨聚合物颗粒与二元复合体系接触后,体系黏度降低了50.60%~90.05%,界面张力由3.65×10-3mN/m最高上升到1.15×10-1mN/m,并且添加量越多、时间越长,影响程度越大。由此可见,Cr3+聚合物凝胶与二元复合体系具有较好的配伍性,而缓膨聚合物颗粒则较差。流动性实验表明,在二元复合体系中加入Cr3+交联剂后,其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增加了几倍到几十倍甚至更高,流度控制能力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体系 Cr^3+聚合物凝胶 聚合物缓膨颗粒 流动特性 配伍性
下载PDF
L-苯丙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伟箭 刘玉堂 +3 位作者 项伟中 熊远钦 卢彦兵 刘慧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5,共5页
以L 苯丙氨酸为模板分子,α 甲基丙烯酸和4 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1,4 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二甲亚砜为溶剂,分别采用本体聚合、乳液聚合和牺牲硅胶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氮气吸附实验测定聚合物颗粒的比表面... 以L 苯丙氨酸为模板分子,α 甲基丙烯酸和4 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1,4 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二甲亚砜为溶剂,分别采用本体聚合、乳液聚合和牺牲硅胶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氮气吸附实验测定聚合物颗粒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激光粒度分布仪测定颗粒尺寸分布范围和分布曲线.实验表明:牺牲硅胶法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最大比表面积As=279m2/g,颗粒分布与薄层层析硅胶 H相近,对L 苯丙氨酸最大饱和吸附量为33.89mg/g,静态分离因子α=1.68,动态分离因子α′=1.2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L-苯丙氨酸 硅胶牺牲材料
下载PDF
用于胜利高温高盐油藏的聚合物弱凝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坤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0-343,共4页
为满足胜利油田高温高盐及多含高渗透条带油藏提高采收率的需要,研制了可流动的铬凝胶。用矿化度19334mg/L的模拟地层水稀释5000mg/L的聚合物母液,与交联剂以20:1质量比混合,得到成胶溶液,各项测试温度为80℃。铝交联剂Tiorco677... 为满足胜利油田高温高盐及多含高渗透条带油藏提高采收率的需要,研制了可流动的铬凝胶。用矿化度19334mg/L的模拟地层水稀释5000mg/L的聚合物母液,与交联剂以20:1质量比混合,得到成胶溶液,各项测试温度为80℃。铝交联剂Tiorco677N与胜利油田现用6种高分子量聚合物均不能形成好凝胶;铬交联剂Water-Cut684与其中2种能形成好凝胶。聚合物MO-4000在溶液浓度≥600mg/L时可与Water-Cut684形成转变压力〉34.5KPa的凝胶。1200mg/LMO-4000的铬凝胶在K=1.5μm^2填砂管中RF为273,RRF为200。在5μm^2和1.5um^2填砂管组成的并联模型上,水驱采收率为43.4%,聚合物驱(恒聚聚合物,1500mg/L,0.3PV)+后续水驱提高采收率9.9%。而凝胶(1200mg/LMO-4000,聚交比20:1,0.3PV)+后续水驱则提高采收率17.6%。高、低渗单岩心的采收率曲线和含水曲线表明,凝胶优先进入水驱后的高渗岩心而使后续注入液转向进入低渗岩心。该凝胶已用于胜二区沙二1~2单元6注13采先导试驱区,注凝肢作业目前已经开始。图6表2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凝胶(流动凝胶) 聚合物/铬凝胶 转变压力 阻力系数/残余系数 岩心驱油系数 非均质油藏 高温高盐油藏 胜利油田
下载PDF
基于酰腙键的松香基聚合物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莫相全 黄成进 +3 位作者 陈柯颖 李光华 朱园勤 蒋林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4-129,共6页
酰腙键是一种pH响应的动态共价键,基于酰腙键的动态聚合物在自愈合材料、药物控释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因此受到广泛关注。文中先从松香出发,合成了丙烯海松酸双酰肼(APA-(CONHNH2)2)凝胶因子,并与含苯甲醛端基的三臂聚乙二醇(3-arm-... 酰腙键是一种pH响应的动态共价键,基于酰腙键的动态聚合物在自愈合材料、药物控释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因此受到广泛关注。文中先从松香出发,合成了丙烯海松酸双酰肼(APA-(CONHNH2)2)凝胶因子,并与含苯甲醛端基的三臂聚乙二醇(3-arm-PEG-CHO)凝胶因子反应制备了基于酰腙键的松香基聚合物凝胶。利用红外光谱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乙酸加入量和凝胶因子质量分数对凝胶形成的影响,并对该凝胶的溶胀性能、溶胶-凝胶可逆转换、自愈合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凝胶的形成时间随乙酸加入量和凝胶因子质量分数的增加而缩短;凝胶因子质量分数为20%时,凝胶溶胀率达到489.9%;凝胶在溶胶与凝胶之间实现可逆转换,并具有良好的自愈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衍生物 三臂聚乙二醇 酰腙键 聚合物凝胶 自愈合
下载PDF
利用三管并联模型探究强碱三元复合驱后提高采收率影响因素
16
作者 郝婷婷 《当代化工》 CAS 2018年第11期2330-2333,共4页
近年来,化学剂调驱仍是各大油田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术手段,但矿场实际增油效果与预期值还存在差距,主要原因之一是调驱剂与储层岩石孔隙配伍性较差,未能形成有效滞留和驱替,影响了扩大波及体积效果,大大降低了提高采收率增幅。通过室内... 近年来,化学剂调驱仍是各大油田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术手段,但矿场实际增油效果与预期值还存在差距,主要原因之一是调驱剂与储层岩石孔隙配伍性较差,未能形成有效滞留和驱替,影响了扩大波及体积效果,大大降低了提高采收率增幅。通过室内物理模拟方法,在恒速条件下开展了胜利油田孤岛西区化学驱后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三元复合驱后"聚合物凝胶"和"无碱二元体系"段塞的交替注入方式,因注入水进入高渗透层中与Cr3+聚合物凝胶接触时,分子线团(聚集体)遇水膨胀,增加其流度控制能力。对于以"分子内"交联为主要胶结方式的聚合物凝胶而言,当受到外力时,其独特的球状软颗粒表现出很好的粘弹性,增加了无碱二元体系的驱油效率,二者综合使采收率增幅增大。综合条件对比分析,"聚合物凝胶+无碱二元体系"技术经济效果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Cr^3+聚合物凝胶 无碱二元 采收率增幅
下载PDF
海上X油田调驱剂评价及调驱效果实验研究
17
作者 别梦君 刘斌 +2 位作者 张伟 瞿朝朝 杨志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45-49,共5页
海上X油田具有矿化度高和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目前注入水突进严重,导致注入水无效循环而影响水驱开发效果。为此,针对X油田的地质特征、流体性质和开发现状,进行调驱剂性能评价和调驱效果室内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聚合物浓... 海上X油田具有矿化度高和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目前注入水突进严重,导致注入水无效循环而影响水驱开发效果。为此,针对X油田的地质特征、流体性质和开发现状,进行调驱剂性能评价和调驱效果室内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聚合物浓度条件下,Cr^(3+)聚合物凝胶的增油效果优于单纯聚合物。另外,随着聚合物和交联剂浓度升高以及调驱剂段塞体积增大,采收率最终会逐渐提高,但其升幅呈下降趋势。根据实验结果,给出了X油田室内实验的最佳调驱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油田 调驱剂 Cr^(3+)聚合物凝胶 黏度 流动性能 增油效果
下载PDF
硅纳米线和聚3-十二烷基噻吩混合薄膜在场效应晶体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昊云 黄威 +1 位作者 黄宇立 汪伟志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9-434,共6页
为了提高聚3-十二烷基噻吩的场效应迁移率,将硅纳米线混入聚3-十二烷基噻吩的溶液中制成薄膜.退火后的聚3-十二烷基噻吩能够自组装成有序的微晶结构,有利于电子传输.聚3-十二烷基噻吩薄膜在场效应晶体管中能够获得0.015 cm2·V^(-1)... 为了提高聚3-十二烷基噻吩的场效应迁移率,将硅纳米线混入聚3-十二烷基噻吩的溶液中制成薄膜.退火后的聚3-十二烷基噻吩能够自组装成有序的微晶结构,有利于电子传输.聚3-十二烷基噻吩薄膜在场效应晶体管中能够获得0.015 cm2·V^(-1)·s^(-1)的迁移率,而混合薄膜能够获得高达0.68 cm2·V^(-1)·s^(-1)的迁移率.这是因为硅纳米线优异的电子传输性能使得电子通过硅纳米线就像通过快速通道一样,从而能够缩短电子在场效应晶体管中的传输时间,提高传输速度.此外,使用离子胶作为介电层也能够提升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混合薄膜能够获得高达6.2 cm2·V^(-1)·s^(-1)的迁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纳米线 3-十二烷基噻吩 共轭聚合物 场效应晶体管 离子胶
原文传递
咪唑六氟磷酸盐聚离子液体凝胶电解质的辐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幸晓 韩冬 +4 位作者 林廷睿 崔雨 彭静 李久强 翟茂林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9-355,共7页
以1-乙烯基-3-烷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_nvimPF_6(n=6,12)为单体,(1,6-亚己基)-双(3-乙烯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为交联剂,六氟磷酸锂为添加剂,混合碳酸酯为溶剂,采用辐射引发聚合、交联合成了新型的聚离子液体凝胶电解质(简称PC_nvimPF_6-Li GP... 以1-乙烯基-3-烷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_nvimPF_6(n=6,12)为单体,(1,6-亚己基)-双(3-乙烯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为交联剂,六氟磷酸锂为添加剂,混合碳酸酯为溶剂,采用辐射引发聚合、交联合成了新型的聚离子液体凝胶电解质(简称PC_nvimPF_6-Li GPE),并研究了离子液体单体侧链长度、单体浓度、交联剂含量对PC_nvimPF_6-Li GPE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的PC_nvimPF_6-Li GPE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高离子电导率,最大离子电导率可达7.18 m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乙烯基-3-烷基咪唑六氟磷酸盐 聚离子液体 凝胶电解质 锂离子电池
原文传递
渤海L化学驱油田调驱体系优选评价及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苑玉静 刘义刚 +2 位作者 邹剑 肖丽华 张晓冉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20年第7期20-24,共5页
从渤海L化学驱油田的地质油藏条件和开发特征出发,通过现代仪器分析、化学分析和室内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等方法,针对L油田化学驱期间及之后出现的剖面反转、大孔道和高渗条带问题,开展了对L油田深部调剖调驱体系的优选及工艺技术参数的优... 从渤海L化学驱油田的地质油藏条件和开发特征出发,通过现代仪器分析、化学分析和室内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等方法,针对L油田化学驱期间及之后出现的剖面反转、大孔道和高渗条带问题,开展了对L油田深部调剖调驱体系的优选及工艺技术参数的优化研究。分别对普通聚合物溶液、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和聚合物微球、Cr^3+聚合物凝胶进行全面对比分析,筛选出Cr^3+聚合物凝胶作为L油田聚驱后进一步改善驱油效果的主要调驱剂;以"产出/投入"比、原油资源最大化利用为主要参考因素,确定了渤海L油田化学驱后调驱剂最佳段塞尺寸为0.2~0.4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面反转 优势渗流通道 调剖调驱 Cr^3+聚合物凝胶 段塞尺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