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华南沿海5种养殖贝类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
65
1
作者
迟淑艳
周歧存
+2 位作者
周健斌
杨奇慧
董晓慧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9-83,共5页
对华南沿海养殖的方斑东风螺、近江牡蛎、波纹巴非蛤、管角螺和九孔鲍软体部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规格东风螺[平均体重(6.62±0.23)g]的粗蛋白质含量高于大规格东风螺[平均体重...
对华南沿海养殖的方斑东风螺、近江牡蛎、波纹巴非蛤、管角螺和九孔鲍软体部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规格东风螺[平均体重(6.62±0.23)g]的粗蛋白质含量高于大规格东风螺[平均体重(29.74±3.26)g]和其他几种贝类;波纹巴非蛤软体部所含氨基酸总量和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总量(未包括色氨酸)最高;呈味氨基酸含量以管角螺最高;方斑东风螺支/芳比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5种贝类软体部常量元素含量差异不大,微量元素含量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
近江牡蛎
波纹巴非蛤
管角螺
九孔鲍
氨基酸
脂肪酸
矿物元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汕头港及其邻近水域潮间带海产动物体内重金属污染的调查
被引量:
19
2
作者
孙萍
黄长江
+2 位作者
乔永民
谢立民
董巧香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62,共7页
调查了汕头港及邻近水域潮间带常见海产动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翡翠贻贝(Pernaviridis)体内的Ni、鳞笠藤壶(Tetraclitasquamosasquamosa)体内的Cr和Zn、近江牡蛎(CrassostrearivularisGould)体内的Cu和Zn含量高于海洋生物污染...
调查了汕头港及邻近水域潮间带常见海产动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翡翠贻贝(Pernaviridis)体内的Ni、鳞笠藤壶(Tetraclitasquamosasquamosa)体内的Cr和Zn、近江牡蛎(CrassostrearivularisGould)体内的Cu和Zn含量高于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近江牡蛎的Cu污染因子质量分指数最高达6.01。可食性贝类中疣荔枝螺(Thaisclavigera)体内的Cd、Zn,翡翠贻贝体内的Cd、Ni和Pb,小荚蛏(Siliquaminima)体内的Cd、Ni,近江牡蛎体内的Cd、Cu、Ni和Zn的含量高于人体食用限量标准。其中近江牡蛎体内的Zn含量最高,为限量标准的23.5倍。港内比港外污染严重,远离港口站位的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仍有超标现象,表明汕头港及其邻近水域的重金属污染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海产动物
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
gould
)
潮间带
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牡蛎多糖的制备和生物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
41
3
作者
王俊
姚滢
+3 位作者
张建鹏
刘军华
冯伟华
焦炳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改进制备工艺,分离、纯化东海近江牡蛎(O strearivu laris Gou ld)得到牡蛎多糖(Oyster polysaccharides,OPs),并探索其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热碱法提取,以三个剂量组(2.5、5、10mg/m l)进行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
目的:改进制备工艺,分离、纯化东海近江牡蛎(O strearivu laris Gou ld)得到牡蛎多糖(Oyster polysaccharides,OPs),并探索其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热碱法提取,以三个剂量组(2.5、5、10mg/m l)进行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超敏反应(DTH)、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测定,抗体形成细胞活性溶血空斑形成细胞实验(PFC)、碳廓清实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活性测定(MTT法)、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结果:制备得到牡蛎多糖粗品;免疫学实验表明OPs 2.5mg/m l组能有效增加正常小鼠的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对小鼠DHT、NK细胞活性、PF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荷瘤小鼠脾细胞活性起正向调节。三种浓度实验组均增强小鼠红细胞SOD活性。结论:牡蛎多糖能增强小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并有一定的抗肿瘤和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多糖
分离纯化
免疫功能
抗肿瘤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江牡蛎活性物质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0
4
作者
柯珂
王一兵
+3 位作者
何碧娟
陈波
庄军莲
雷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2-94,99,共4页
通过对不同的酶类及水解方式得到的产物进行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初步探讨,筛选出近江牡蛎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方案,即采用超声波破碎结合双酶水解的制备方法。在此条件下,水解度达21.7%,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22.6%。制得的活性物...
通过对不同的酶类及水解方式得到的产物进行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初步探讨,筛选出近江牡蛎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方案,即采用超声波破碎结合双酶水解的制备方法。在此条件下,水解度达21.7%,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22.6%。制得的活性物质中,功能性短肽的含量为13.31mg/mL,总氨基酸含量为7.60mg/mL。采用3%的活性炭对活性提取物处理后脱腥脱色的效果较好,但发现营养成分损失较大,其中短肽的损失达36.1%,氨基酸损失达4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江牡蛎
胰蛋白酶
酸性蛋白酶
短肽
牛磺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江牡蛎多糖口服液的研制
被引量:
6
5
作者
蒋杨
吴红棉
+2 位作者
范秀萍
胡雪琼
钟泽研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8-210,共3页
研究用近江牡蛎多糖制作营养口服液的工艺。通过对近江牡蛎酶解、牡蛎多糖精制、酵母发酵脱腥与正交试验优化,确定最佳口感配方为酵母粉2%(处理30 min),牡蛎多糖添加量5 mg/mL,蜂蜜7%,柠檬酸0.15%,制成具有一定保健功能、口感风味良好...
研究用近江牡蛎多糖制作营养口服液的工艺。通过对近江牡蛎酶解、牡蛎多糖精制、酵母发酵脱腥与正交试验优化,确定最佳口感配方为酵母粉2%(处理30 min),牡蛎多糖添加量5 mg/mL,蜂蜜7%,柠檬酸0.15%,制成具有一定保健功能、口感风味良好的牡蛎多糖口服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江牡蛎
糖胺聚糖
多糖
口服液
口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江牡蛎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被引量:
11
6
作者
沈亦平
刘汀
+3 位作者
姜海波
陈晓汉
叶力
吴斌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4期102-106,共5页
本文报道了近江牡蛎(OstrearivularisGould)担轮幼虫期染色体制各方法及核型分析结果.近江牡蛎2N=20,NF=40,均为中央着丝粒染色体.另外,还观察了近江牡蛎核型的多态现象.
关键词
近江牡蛎
染色体
核型
牡蛎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PME-GC-MS分析近江牡蛎酶解液挥发性风味成分
被引量:
25
7
作者
刘晓丽
解万翠
+1 位作者
杨锡洪
章超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10-414,共5页
为得到风味良好的牡蛎酶解液,将新鲜的近江牡蛎肉经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水解,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法分析、鉴定牡蛎肉原料和酶解液的挥发性风味成分,探讨酶解对牡蛎风味的影响。经NIST98质谱数据库检索和...
为得到风味良好的牡蛎酶解液,将新鲜的近江牡蛎肉经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水解,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法分析、鉴定牡蛎肉原料和酶解液的挥发性风味成分,探讨酶解对牡蛎风味的影响。经NIST98质谱数据库检索和文献对照,3个样品分别检出57、60、62种成分,主要有烃类、醇类、醛类、酮类和含硫化合物等,它们的协同作用构成了牡蛎及其酶解液的特征气味;其中牡蛎肉含有较多的酮类化合物,而酶解后则含有较多的醛类和脂类化合物,3个样品中均检出了较多的醇类化合物,归一化含量分别高达40.24%、41.20%和43.28%,中性蛋白酶制备的酶解液比木瓜蛋白酶制备的酶解液风味更加柔和。结果表明:酶解反应能够保持并改善牡蛎的风味,所制备的酶解液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江牡蛎
酶解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风味成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冷热休克诱导四倍体近江牡蛎
被引量:
14
8
作者
容寿柏
李一民
+3 位作者
刘绍琼
李寿武
范伟
黄雨青
《湛江水产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2期18-21,共4页
当近江牡蛎授精卵发育至第一次卵裂前3min或个别受精卵开始出现第一次卵裂时,分别用热体克(37℃,39℃,41℃)和冷休克(8℃,10℃,12℃)处理3min诱导四倍体。测定39℃热休克组胚胎早期的四倍体诱导率为28%,10℃冷休克组胚胎早期的四倍体...
当近江牡蛎授精卵发育至第一次卵裂前3min或个别受精卵开始出现第一次卵裂时,分别用热体克(37℃,39℃,41℃)和冷休克(8℃,10℃,12℃)处理3min诱导四倍体。测定39℃热休克组胚胎早期的四倍体诱导率为28%,10℃冷休克组胚胎早期的四倍体诱导率为30%。温度过高(如42℃以上)可导致卵的高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
冷休克
四倍体
牡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冷热休克诱导三倍体近江牡蛎
被引量:
9
9
作者
容寿柏
李寿武
+3 位作者
刘绍琼
李一民
范伟
黄雨青
《湛江水产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2期32-35,共4页
在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 Gould)卵子授精后25分钟,分别用高温(35℃)和低温(10℃)持续处理20分钟,其胚胎发育初期的三倍体诱导率分别达到64%和69%。在这个高温点和低温点以外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或降低,三倍体诱导率均迅速减小。
关键词
冷休克
热休克
三倍体
近江牡蛎
诱导率
贝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江牡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
被引量:
9
10
作者
曾利荣
张尔贤
+1 位作者
林哲甫
俞丽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5期583-587,共5页
经65℃加热,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G-100凝胶过滤和DE-52柱层析,从近江牡蛎(OstrearivularisGould)软体部分提纯了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对其理化性质鉴定表明,...
经65℃加热,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G-100凝胶过滤和DE-52柱层析,从近江牡蛎(OstrearivularisGould)软体部分提纯了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对其理化性质鉴定表明,用此法纯化的酶纯度均一.该酶系由两个相同亚基组成的二聚体,分子量27.9kD.该酶的紫外吸收峰在272.5nm,红外光谱表现出其氨基酸组成特征,与猪血SOD存在差异.该酶在不同的升温速率下及经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后的稳定性与猪血SOD不同.其氨基酸组成与不同来源的同类酶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纯化
性质
CUZN-SOD
SOD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江牡蛎中生物锌的提取制备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11
作者
柯珂
王俊
+2 位作者
王一兵
庄军莲
何碧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1-14,共4页
为了从近江牡蛎中高效而简便的提取生物锌,以锌和氨基酸的含量为指标,探讨了超声波细胞破碎的功率、料水比以及是否匀浆对近江牡蛎中生物锌提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直接提取(未匀浆)的方式即可将牡蛎中的生物锌、部分氨...
为了从近江牡蛎中高效而简便的提取生物锌,以锌和氨基酸的含量为指标,探讨了超声波细胞破碎的功率、料水比以及是否匀浆对近江牡蛎中生物锌提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直接提取(未匀浆)的方式即可将牡蛎中的生物锌、部分氨基酸直接提取出来,结合实际生产需要,超声波破碎功率80 W,料水比1∶3(g/g),提取时间20 min为最佳提取条件。该条件下提取的生物锌浓缩液中锌含量为66.0 mg/L,氨基酸含量为206.13 mg/100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江牡蛎
超声波细胞破碎
生物锌
氨基酸
制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江牡蛎采苗技术及采苗预报
被引量:
10
12
作者
胡家财
钟幼平
林育庆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8-33,共6页
本文报道的是在九龙江口自然海区近江牡蛎繁殖季节,定期采集牡蛎。对其性腺成熟度及精卵排放情况进行观察,采拖海区水样,镜极其浮游幼虫各发育阶段和数量的变化,准确掌握在其发育至变态附着高峰时,及时投放采苗器进行采苗附着,结...
本文报道的是在九龙江口自然海区近江牡蛎繁殖季节,定期采集牡蛎。对其性腺成熟度及精卵排放情况进行观察,采拖海区水样,镜极其浮游幼虫各发育阶段和数量的变化,准确掌握在其发育至变态附着高峰时,及时投放采苗器进行采苗附着,结果获得良好的效果。同时详细介绍自然海区近江牡蛎繁殖规律和自然海区采苗技术,可供有关牡蛎养殖部门和养殖渔民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苗技术
海区
近江牡蛎
繁殖规律
变态附着
采苗器
浮游幼虫
定期
观察
镜检
全文增补中
基于云空间的近江牡蛎养殖监控系统设计
13
作者
包敬海
杨迪
+1 位作者
侯昌华
谢日广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54,共6页
针对近江牡蛎养殖中自动化程度低、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空间设计近江牡蛎养殖监控系统。以STM32F103为底层控制核心,通过YS8166B、SIN-D0530和超声波模块实时采集海水的p H、溶氧(DO)、温度和深度,并通过nRF24L01以无线方式发...
针对近江牡蛎养殖中自动化程度低、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空间设计近江牡蛎养殖监控系统。以STM32F103为底层控制核心,通过YS8166B、SIN-D0530和超声波模块实时采集海水的p H、溶氧(DO)、温度和深度,并通过nRF24L01以无线方式发送到上位机。上位机采用C#多线程通信程序与云空间进行交互。系统采用ASP动态技术云空间,通过轻量级数据交换格式JSON与上位机、用户进行快速通信,利用AJAX实现无刷新显示。用户通过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云空间,掌握养殖现场的实时信息,并结合云空间嵌入的本地天气信息,对浮排电机、增氧机、投饲机进行远程控制。结果表明:系统具有成本低廉、稳定可靠、响应快速等优点。基于云空间的监控系统为近江牡蛎养殖智能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空间
近江牡蛎
监控系统
STM32F103
溶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壳聚糖复合物对近江牡蛎糖胺聚糖中镉的脱除
被引量:
4
14
作者
郭妍妍
吴红棉
+3 位作者
衣美艳
范秀萍
陈萌萌
胡雪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6-52,共7页
利用凹土-壳聚糖复合物对近江牡蛎糖胺聚糖中的镉进行脱除。考察酶解液的pH值、振荡时间、复合物添加量和振荡速率对脱镉率和牡蛎糖胺聚糖回收率的影响,并以脱镉率和牡蛎糖胺聚糖回收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脱镉条件。结果表明:壳聚...
利用凹土-壳聚糖复合物对近江牡蛎糖胺聚糖中的镉进行脱除。考察酶解液的pH值、振荡时间、复合物添加量和振荡速率对脱镉率和牡蛎糖胺聚糖回收率的影响,并以脱镉率和牡蛎糖胺聚糖回收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脱镉条件。结果表明:壳聚糖复合物脱除牡蛎中镉的最优条件是:pH 7.2、振荡时间30 min、添加量6.4 mg/mL、振荡速率170 r/min,此时镉脱除率为73.7%,糖胺聚糖回收率为44.1%。表明凹土-壳聚糖复合物能有效地脱除近江牡蛎糖胺聚糖中的镉,并且对糖胺聚糖的回收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土
壳聚糖
近江牡蛎
糖胺聚糖
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声波预处理协同酶提取近江牡蛎活性肽研究
被引量:
7
15
作者
蓝尉冰
韩鑫
+1 位作者
陈冠余
陈美花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8-52,共5页
采用超声波预处理协同酶技术从近江牡蛎提取活性肽,以氨基态氮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考察料水比、超声功率、加酶量、pH值、酶解时间对近江牡蛎活性肽提取的影响,得到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450 W,超声波时...
采用超声波预处理协同酶技术从近江牡蛎提取活性肽,以氨基态氮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考察料水比、超声功率、加酶量、pH值、酶解时间对近江牡蛎活性肽提取的影响,得到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450 W,超声波时间10 min,温度55℃,pH 8.0,料水比1∶3(g/mL),加酶量1 400 U/g,酶解时间3 h。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所测得的氨基态氮(amino acid nitrogen,ANN)含量为26.13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江牡蛎
超声波
协同
活性肽
酶
氨基态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响应面法优化近江牡蛎多糖提取工艺
被引量:
5
16
作者
牛改改
游刚
+1 位作者
张晨晓
余振宁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4-1000,共7页
【目的】优化近江牡蛎多糖提取工艺,为不同海域牡蛎多糖含量对比及其结构分析打下基础。【方法】以近江牡蛎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选取液料比、提取...
【目的】优化近江牡蛎多糖提取工艺,为不同海域牡蛎多糖含量对比及其结构分析打下基础。【方法】以近江牡蛎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选取液料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3个因素为变量,近江牡蛎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建立回归模型,以优化近江牡蛎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通过响应面法建立近江牡蛎多糖提取率(Y)与液料比(A)、提取时间(B)、提取温度(C)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为:Y=9.65-0.18A-0.071B+0.080C-0.27AB-0.24AC-0.52BC-2.6A2-1.34B2-1.35C2,该模型拟合度好;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90∶1、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1次,在此条件下的近江牡蛎多糖提取率为9.72%,与预测值(9.66%)相对偏差为0.62%。【结论】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近江牡蛎多糖提取工艺具有可行性,可用于实际生产,以提高多糖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江牡蛎
多糖
响应面分析
提取工艺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近江牡蛎酶解工艺研究
被引量:
1
17
作者
王一兵
柯珂
+3 位作者
何碧娟
庄军莲
张荣灿
许铭本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19,共4页
以水解度和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为指标,以超声波破碎功率、料水比、加酶量和酶解反应时间为因素,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分解法研究广西近江牡蛎的胰蛋白酶最佳水解工艺条件。结果显示:以水解度为指标时,酶解条件的最优水平组合是超声波...
以水解度和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为指标,以超声波破碎功率、料水比、加酶量和酶解反应时间为因素,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分解法研究广西近江牡蛎的胰蛋白酶最佳水解工艺条件。结果显示:以水解度为指标时,酶解条件的最优水平组合是超声波功率80 W、料水比1:3(g/g)、加酶量8%、反应时间4 h;以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为指标时,最优水平组合是超声功率80 W、料水比1:3、加酶量8%、水解时间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江牡蛎
酶解
胰蛋白酶
水解度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酶联免疫法测定牡蛎中腹泻性毒素的研究
被引量:
3
18
作者
宋向明
谢小华
+1 位作者
赵冲厚
周德山
《水产养殖》
CAS
2013年第1期49-52,共4页
运用酶联免疫法对海洲湾海域赤潮监控区、增养殖区、趋势性监测区的养殖牡蛎进行腹泻性毒素监测。连续3年的监测结果显示:海洲湾贝类监控区牡蛎的腹泻性毒素检出率较高,达71.4%,每年呈逐年下降趋势,降幅达25.3%。在3个监测区域腹泻性毒...
运用酶联免疫法对海洲湾海域赤潮监控区、增养殖区、趋势性监测区的养殖牡蛎进行腹泻性毒素监测。连续3年的监测结果显示:海洲湾贝类监控区牡蛎的腹泻性毒素检出率较高,达71.4%,每年呈逐年下降趋势,降幅达25.3%。在3个监测区域腹泻性毒素检出率分别为83.3%、100%、66.7%,以赤潮监控区牡蛎腹泻性毒素检出率最高。在样品中添加1.0、3.0和5.0μg/kg腹泻性毒素标准品,平均回收率分别达到88.0%,86.7%和88.6%。批内变异系数1.44%~4.60%,批间变异系数3.08%~3.98%。酶联免疫法重复性较好,适用于海产贝类中腹泻性毒素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法
牡蛎
腹泻性毒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江牡蛎中镉的脱除工艺研究
19
作者
陈艳萍
王璐
+3 位作者
曾琪
刘霞
陈平原
严启新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5-117,共3页
为保证牡蛎相关产品的品质安全,试验研究了近江牡蛎中镉的脱除工艺。采用盐酸提取乙醇沉淀的方法脱除牡蛎中的有害重金属镉,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脱除镉的最佳工艺为:盐酸体积分数2%、料液比1︰3 (g·...
为保证牡蛎相关产品的品质安全,试验研究了近江牡蛎中镉的脱除工艺。采用盐酸提取乙醇沉淀的方法脱除牡蛎中的有害重金属镉,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脱除镉的最佳工艺为:盐酸体积分数2%、料液比1︰3 (g·mL^(-1))、反应时间3 h、乙醇终体积分数75%。在最佳条件下,近江牡蛎中镉的含量低于2 mg·kg^(-1),符合国家《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镉
重金属
原文传递
题名
华南沿海5种养殖贝类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
65
1
作者
迟淑艳
周歧存
周健斌
杨奇慧
董晓慧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出处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9-83,共5页
基金
湛江市科技局2004年招标项目(200401)
文摘
对华南沿海养殖的方斑东风螺、近江牡蛎、波纹巴非蛤、管角螺和九孔鲍软体部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规格东风螺[平均体重(6.62±0.23)g]的粗蛋白质含量高于大规格东风螺[平均体重(29.74±3.26)g]和其他几种贝类;波纹巴非蛤软体部所含氨基酸总量和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总量(未包括色氨酸)最高;呈味氨基酸含量以管角螺最高;方斑东风螺支/芳比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5种贝类软体部常量元素含量差异不大,微量元素含量差异较大。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
近江牡蛎
波纹巴非蛤
管角螺
九孔鲍
氨基酸
脂肪酸
矿物元索
Keywords
Babylonia aerolata
crassostvea rivularis (gould)
Paphia undulate(Born)
Hemifusus tuba(Gmelin)
Haliotis diversicolor
amino acid
fatty acid
mineral element
分类号
Q501 [生物学—生物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汕头港及其邻近水域潮间带海产动物体内重金属污染的调查
被引量:
19
2
作者
孙萍
黄长江
乔永民
谢立民
董巧香
机构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汕头大学水生生物技术与环境资源保护研究所
Aquaculture Research Station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62,共7页
基金
广东省重大科技兴海项目(A200005F20)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21260)
文摘
调查了汕头港及邻近水域潮间带常见海产动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翡翠贻贝(Pernaviridis)体内的Ni、鳞笠藤壶(Tetraclitasquamosasquamosa)体内的Cr和Zn、近江牡蛎(CrassostrearivularisGould)体内的Cu和Zn含量高于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近江牡蛎的Cu污染因子质量分指数最高达6.01。可食性贝类中疣荔枝螺(Thaisclavigera)体内的Cd、Zn,翡翠贻贝体内的Cd、Ni和Pb,小荚蛏(Siliquaminima)体内的Cd、Ni,近江牡蛎体内的Cd、Cu、Ni和Zn的含量高于人体食用限量标准。其中近江牡蛎体内的Zn含量最高,为限量标准的23.5倍。港内比港外污染严重,远离港口站位的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仍有超标现象,表明汕头港及其邻近水域的重金属污染严重。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海产动物
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
gould
)
潮间带
锌
Keywords
heavy metal pollution
animal
oyster
intertidal zone
Zn
分类号
X503.2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牡蛎多糖的制备和生物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
41
3
作者
王俊
姚滢
张建鹏
刘军华
冯伟华
焦炳华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出处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17-220,共4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SARS专项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03dz19129)
文摘
目的:改进制备工艺,分离、纯化东海近江牡蛎(O strearivu laris Gou ld)得到牡蛎多糖(Oyster polysaccharides,OPs),并探索其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热碱法提取,以三个剂量组(2.5、5、10mg/m l)进行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超敏反应(DTH)、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测定,抗体形成细胞活性溶血空斑形成细胞实验(PFC)、碳廓清实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活性测定(MTT法)、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结果:制备得到牡蛎多糖粗品;免疫学实验表明OPs 2.5mg/m l组能有效增加正常小鼠的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对小鼠DHT、NK细胞活性、PF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荷瘤小鼠脾细胞活性起正向调节。三种浓度实验组均增强小鼠红细胞SOD活性。结论:牡蛎多糖能增强小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并有一定的抗肿瘤和抗氧化作用。
关键词
牡蛎
多糖
分离纯化
免疫功能
抗肿瘤
超氧化物歧化酶
Keywords
Ostrea
rivularis
gould
Polysaccharides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Immunity
Anti-tumor
Superoxide dismutase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江牡蛎活性物质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0
4
作者
柯珂
王一兵
何碧娟
陈波
庄军莲
雷富
机构
广西科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2-94,99,共4页
基金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课题(桂科攻0815006-1-1)
广西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08YJ16HY02)
文摘
通过对不同的酶类及水解方式得到的产物进行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初步探讨,筛选出近江牡蛎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方案,即采用超声波破碎结合双酶水解的制备方法。在此条件下,水解度达21.7%,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22.6%。制得的活性物质中,功能性短肽的含量为13.31mg/mL,总氨基酸含量为7.60mg/mL。采用3%的活性炭对活性提取物处理后脱腥脱色的效果较好,但发现营养成分损失较大,其中短肽的损失达36.1%,氨基酸损失达40.6%。
关键词
近江牡蛎
胰蛋白酶
酸性蛋白酶
短肽
牛磺酸
Keywords
Ostrea
rivularis
gould
trypsinase acid protease small peptide taurine
分类号
TS254.1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江牡蛎多糖口服液的研制
被引量:
6
5
作者
蒋杨
吴红棉
范秀萍
胡雪琼
钟泽研
机构
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广东普通高等学校水产品深加工重点实验室
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出处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8-210,共3页
文摘
研究用近江牡蛎多糖制作营养口服液的工艺。通过对近江牡蛎酶解、牡蛎多糖精制、酵母发酵脱腥与正交试验优化,确定最佳口感配方为酵母粉2%(处理30 min),牡蛎多糖添加量5 mg/mL,蜂蜜7%,柠檬酸0.15%,制成具有一定保健功能、口感风味良好的牡蛎多糖口服液。
关键词
近江牡蛎
糖胺聚糖
多糖
口服液
口感
Keywords
crassostrea
rivularis
gould
glycosaminoglycan
polysaccha-ride
oral liquid
taste
分类号
TS218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江牡蛎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被引量:
11
6
作者
沈亦平
刘汀
姜海波
陈晓汉
叶力
吴斌
机构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4期102-106,共5页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委科学基金
文摘
本文报道了近江牡蛎(OstrearivularisGould)担轮幼虫期染色体制各方法及核型分析结果.近江牡蛎2N=20,NF=40,均为中央着丝粒染色体.另外,还观察了近江牡蛎核型的多态现象.
关键词
近江牡蛎
染色体
核型
牡蛎科
Keywords
Ostrea
rivularis
gould
, karyotype, polymorphism
分类号
Q959.215.3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PME-GC-MS分析近江牡蛎酶解液挥发性风味成分
被引量:
25
7
作者
刘晓丽
解万翠
杨锡洪
章超桦
机构
水产品深加工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10-414,共5页
基金
农业部“948”项目(2006-G42)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贝类,47)
文摘
为得到风味良好的牡蛎酶解液,将新鲜的近江牡蛎肉经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水解,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法分析、鉴定牡蛎肉原料和酶解液的挥发性风味成分,探讨酶解对牡蛎风味的影响。经NIST98质谱数据库检索和文献对照,3个样品分别检出57、60、62种成分,主要有烃类、醇类、醛类、酮类和含硫化合物等,它们的协同作用构成了牡蛎及其酶解液的特征气味;其中牡蛎肉含有较多的酮类化合物,而酶解后则含有较多的醛类和脂类化合物,3个样品中均检出了较多的醇类化合物,归一化含量分别高达40.24%、41.20%和43.28%,中性蛋白酶制备的酶解液比木瓜蛋白酶制备的酶解液风味更加柔和。结果表明:酶解反应能够保持并改善牡蛎的风味,所制备的酶解液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近江牡蛎
酶解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风味成分
Keywords
Ostrea
rivularis
gould
enzymatic hydrolysis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volatile flavor components
分类号
TS207.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冷热休克诱导四倍体近江牡蛎
被引量:
14
8
作者
容寿柏
李一民
刘绍琼
李寿武
范伟
黄雨青
机构
湛江水产学院养殖系
出处
《湛江水产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2期18-21,共4页
文摘
当近江牡蛎授精卵发育至第一次卵裂前3min或个别受精卵开始出现第一次卵裂时,分别用热体克(37℃,39℃,41℃)和冷休克(8℃,10℃,12℃)处理3min诱导四倍体。测定39℃热休克组胚胎早期的四倍体诱导率为28%,10℃冷休克组胚胎早期的四倍体诱导率为30%。温度过高(如42℃以上)可导致卵的高死亡率。
关键词
热休克
冷休克
四倍体
牡蛎
Keywords
cold-shock
heat-shock
tetraploidy
Ostrea
rivularis
gould
分类号
S968.32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冷热休克诱导三倍体近江牡蛎
被引量:
9
9
作者
容寿柏
李寿武
刘绍琼
李一民
范伟
黄雨青
机构
湛江水产学院养殖系
出处
《湛江水产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2期32-35,共4页
文摘
在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 Gould)卵子授精后25分钟,分别用高温(35℃)和低温(10℃)持续处理20分钟,其胚胎发育初期的三倍体诱导率分别达到64%和69%。在这个高温点和低温点以外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或降低,三倍体诱导率均迅速减小。
关键词
冷休克
热休克
三倍体
近江牡蛎
诱导率
贝类
Keywords
Cold-shock heat-shock triploidy Ostrea
rivularis
gould
分类号
S968.31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江牡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
被引量:
9
10
作者
曾利荣
张尔贤
林哲甫
俞丽君
机构
汕头大学理学院生物学系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系
出处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5期583-587,共5页
文摘
经65℃加热,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G-100凝胶过滤和DE-52柱层析,从近江牡蛎(OstrearivularisGould)软体部分提纯了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对其理化性质鉴定表明,用此法纯化的酶纯度均一.该酶系由两个相同亚基组成的二聚体,分子量27.9kD.该酶的紫外吸收峰在272.5nm,红外光谱表现出其氨基酸组成特征,与猪血SOD存在差异.该酶在不同的升温速率下及经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后的稳定性与猪血SOD不同.其氨基酸组成与不同来源的同类酶存在差异.
关键词
牡蛎
纯化
性质
CUZN-SOD
SOD
Keywords
Ostrea
rivularis
gould
Copper Zinc superoxide dismutase
Pur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Q550.3 [生物学—生物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江牡蛎中生物锌的提取制备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11
作者
柯珂
王俊
王一兵
庄军莲
何碧娟
机构
广西科学院广西近海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广西化工研究院
出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1-14,共4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1GXNSFE018002)
广西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编号:11YJ24HY03)
文摘
为了从近江牡蛎中高效而简便的提取生物锌,以锌和氨基酸的含量为指标,探讨了超声波细胞破碎的功率、料水比以及是否匀浆对近江牡蛎中生物锌提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直接提取(未匀浆)的方式即可将牡蛎中的生物锌、部分氨基酸直接提取出来,结合实际生产需要,超声波破碎功率80 W,料水比1∶3(g/g),提取时间20 min为最佳提取条件。该条件下提取的生物锌浓缩液中锌含量为66.0 mg/L,氨基酸含量为206.13 mg/100 m L。
关键词
近江牡蛎
超声波细胞破碎
生物锌
氨基酸
制备
Keywords
Ostrea
rivularis
gould
ultrasonic cell disrupting
Zinc
amino acid
preparation
分类号
TS254.4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江牡蛎采苗技术及采苗预报
被引量:
10
12
作者
胡家财
钟幼平
林育庆
机构
厦门水产学院养殖系
出处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8-33,共6页
文摘
本文报道的是在九龙江口自然海区近江牡蛎繁殖季节,定期采集牡蛎。对其性腺成熟度及精卵排放情况进行观察,采拖海区水样,镜极其浮游幼虫各发育阶段和数量的变化,准确掌握在其发育至变态附着高峰时,及时投放采苗器进行采苗附着,结果获得良好的效果。同时详细介绍自然海区近江牡蛎繁殖规律和自然海区采苗技术,可供有关牡蛎养殖部门和养殖渔民参考。
关键词
采苗技术
海区
近江牡蛎
繁殖规律
变态附着
采苗器
浮游幼虫
定期
观察
镜检
Keywords
:Ostrea
rivularis
gould
, coastal waters, spat collection technigue,spat collec-tion forecast
分类号
S968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S967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全文增补中
题名
基于云空间的近江牡蛎养殖监控系统设计
13
作者
包敬海
杨迪
侯昌华
谢日广
机构
钦州学院
出处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54,共6页
基金
广西高校科研项目(KY2016YB489)
钦州市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620174011)
文摘
针对近江牡蛎养殖中自动化程度低、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空间设计近江牡蛎养殖监控系统。以STM32F103为底层控制核心,通过YS8166B、SIN-D0530和超声波模块实时采集海水的p H、溶氧(DO)、温度和深度,并通过nRF24L01以无线方式发送到上位机。上位机采用C#多线程通信程序与云空间进行交互。系统采用ASP动态技术云空间,通过轻量级数据交换格式JSON与上位机、用户进行快速通信,利用AJAX实现无刷新显示。用户通过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云空间,掌握养殖现场的实时信息,并结合云空间嵌入的本地天气信息,对浮排电机、增氧机、投饲机进行远程控制。结果表明:系统具有成本低廉、稳定可靠、响应快速等优点。基于云空间的监控系统为近江牡蛎养殖智能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
云空间
近江牡蛎
监控系统
STM32F103
溶氧
Keywords
cloud space
ostrea
rivularis
gould
monitoring system
STM32F103
dissolved oxygen
分类号
TP368.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壳聚糖复合物对近江牡蛎糖胺聚糖中镉的脱除
被引量:
4
14
作者
郭妍妍
吴红棉
衣美艳
范秀萍
陈萌萌
胡雪琼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6-52,共7页
基金
广东省海洋渔业局科技推广专项(A201008I02)
文摘
利用凹土-壳聚糖复合物对近江牡蛎糖胺聚糖中的镉进行脱除。考察酶解液的pH值、振荡时间、复合物添加量和振荡速率对脱镉率和牡蛎糖胺聚糖回收率的影响,并以脱镉率和牡蛎糖胺聚糖回收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脱镉条件。结果表明:壳聚糖复合物脱除牡蛎中镉的最优条件是:pH 7.2、振荡时间30 min、添加量6.4 mg/mL、振荡速率170 r/min,此时镉脱除率为73.7%,糖胺聚糖回收率为44.1%。表明凹土-壳聚糖复合物能有效地脱除近江牡蛎糖胺聚糖中的镉,并且对糖胺聚糖的回收率影响不大。
关键词
凹土
壳聚糖
近江牡蛎
糖胺聚糖
镉
Keywords
attapulgite
chitosan
Crassostrea
rivularis
gould
glycosaminoglycan
cadmium
分类号
TS254.4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波预处理协同酶提取近江牡蛎活性肽研究
被引量:
7
15
作者
蓝尉冰
韩鑫
陈冠余
陈美花
机构
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北部湾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钦州学院
广西大学
广西北部湾特色海产品资源开发与高值化利用高校重点实验室
武汉理工大学
出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8-52,共5页
基金
钦州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2013XJKY-48Q)
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钦州学院)自主项目(2015ZC06)
+1 种基金
2016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KY2016LX423)
广西高校北部湾特色海产品资源开发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2016ZB05)
文摘
采用超声波预处理协同酶技术从近江牡蛎提取活性肽,以氨基态氮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考察料水比、超声功率、加酶量、pH值、酶解时间对近江牡蛎活性肽提取的影响,得到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450 W,超声波时间10 min,温度55℃,pH 8.0,料水比1∶3(g/mL),加酶量1 400 U/g,酶解时间3 h。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所测得的氨基态氮(amino acid nitrogen,ANN)含量为26.13 mg/g。
关键词
近江牡蛎
超声波
协同
活性肽
酶
氨基态氮
Keywords
Ostrea
rivularis
gould
ultrasonic
coordination
bioactive peptides
enzyme
amino acid nitrogen
分类号
TQ464.7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面法优化近江牡蛎多糖提取工艺
被引量:
5
16
作者
牛改改
游刚
张晨晓
余振宁
机构
钦州学院食品工程学院
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北部湾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广西北部湾特色海产品资源开发与高值化利用高校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4-1000,共7页
基金
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项目(2015ZC09)
北部湾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项目(2015ZC15)
文摘
【目的】优化近江牡蛎多糖提取工艺,为不同海域牡蛎多糖含量对比及其结构分析打下基础。【方法】以近江牡蛎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选取液料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3个因素为变量,近江牡蛎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建立回归模型,以优化近江牡蛎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通过响应面法建立近江牡蛎多糖提取率(Y)与液料比(A)、提取时间(B)、提取温度(C)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为:Y=9.65-0.18A-0.071B+0.080C-0.27AB-0.24AC-0.52BC-2.6A2-1.34B2-1.35C2,该模型拟合度好;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90∶1、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1次,在此条件下的近江牡蛎多糖提取率为9.72%,与预测值(9.66%)相对偏差为0.62%。【结论】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近江牡蛎多糖提取工艺具有可行性,可用于实际生产,以提高多糖提取率。
关键词
近江牡蛎
多糖
响应面分析
提取工艺优化
Keywords
Ostrea
rivularis
gould
polysaccharide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optimization for extraction process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近江牡蛎酶解工艺研究
被引量:
1
17
作者
王一兵
柯珂
何碧娟
庄军莲
张荣灿
许铭本
机构
广西科学院广西-东盟海洋研究中心
出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19,共4页
基金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课题(桂科攻0815006-1-1)
广西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08YJ16HY02)
文摘
以水解度和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为指标,以超声波破碎功率、料水比、加酶量和酶解反应时间为因素,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分解法研究广西近江牡蛎的胰蛋白酶最佳水解工艺条件。结果显示:以水解度为指标时,酶解条件的最优水平组合是超声波功率80 W、料水比1:3(g/g)、加酶量8%、反应时间4 h;以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为指标时,最优水平组合是超声功率80 W、料水比1:3、加酶量8%、水解时间3 h。
关键词
近江牡蛎
酶解
胰蛋白酶
水解度
抗氧化活性
Keywords
Ostrea
rivularis
gould
zymohydrolysis
trypsin
degree of hydrolysis
antioxidation activity
分类号
TS254.1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酶联免疫法测定牡蛎中腹泻性毒素的研究
被引量:
3
18
作者
宋向明
谢小华
赵冲厚
周德山
机构
连云港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水产养殖》
CAS
2013年第1期49-52,共4页
基金
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BS2006095)
文摘
运用酶联免疫法对海洲湾海域赤潮监控区、增养殖区、趋势性监测区的养殖牡蛎进行腹泻性毒素监测。连续3年的监测结果显示:海洲湾贝类监控区牡蛎的腹泻性毒素检出率较高,达71.4%,每年呈逐年下降趋势,降幅达25.3%。在3个监测区域腹泻性毒素检出率分别为83.3%、100%、66.7%,以赤潮监控区牡蛎腹泻性毒素检出率最高。在样品中添加1.0、3.0和5.0μg/kg腹泻性毒素标准品,平均回收率分别达到88.0%,86.7%和88.6%。批内变异系数1.44%~4.60%,批间变异系数3.08%~3.98%。酶联免疫法重复性较好,适用于海产贝类中腹泻性毒素的检测。
关键词
酶联免疫法
牡蛎
腹泻性毒素
Keywords
ELISA
Ostrea
rivularis
gould
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s
分类号
TS254.7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江牡蛎中镉的脱除工艺研究
19
作者
陈艳萍
王璐
曾琪
刘霞
陈平原
严启新
机构
三亚海王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铁道警察学院
海王(湖北)中医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5-117,共3页
基金
牡蛎活性多糖的关键制备技术及其产品开发与产业化研究(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ZDYF2016165)
文摘
为保证牡蛎相关产品的品质安全,试验研究了近江牡蛎中镉的脱除工艺。采用盐酸提取乙醇沉淀的方法脱除牡蛎中的有害重金属镉,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脱除镉的最佳工艺为:盐酸体积分数2%、料液比1︰3 (g·mL^(-1))、反应时间3 h、乙醇终体积分数75%。在最佳条件下,近江牡蛎中镉的含量低于2 mg·kg^(-1),符合国家《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
关键词
牡蛎
镉
重金属
Keywords
Ostrea
rivularis
gould
cadmium
heavy metals
分类号
TS254.4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华南沿海5种养殖贝类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迟淑艳
周歧存
周健斌
杨奇慧
董晓慧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
6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汕头港及其邻近水域潮间带海产动物体内重金属污染的调查
孙萍
黄长江
乔永民
谢立民
董巧香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牡蛎多糖的制备和生物学活性研究
王俊
姚滢
张建鹏
刘军华
冯伟华
焦炳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
4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近江牡蛎活性物质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
柯珂
王一兵
何碧娟
陈波
庄军莲
雷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近江牡蛎多糖口服液的研制
蒋杨
吴红棉
范秀萍
胡雪琼
钟泽研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近江牡蛎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沈亦平
刘汀
姜海波
陈晓汉
叶力
吴斌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SPME-GC-MS分析近江牡蛎酶解液挥发性风味成分
刘晓丽
解万翠
杨锡洪
章超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用冷热休克诱导四倍体近江牡蛎
容寿柏
李一民
刘绍琼
李寿武
范伟
黄雨青
《湛江水产学院学报》
CAS
1992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用冷热休克诱导三倍体近江牡蛎
容寿柏
李寿武
刘绍琼
李一民
范伟
黄雨青
《湛江水产学院学报》
CAS
1990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近江牡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
曾利荣
张尔贤
林哲甫
俞丽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近江牡蛎中生物锌的提取制备方法研究
柯珂
王俊
王一兵
庄军莲
何碧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近江牡蛎采苗技术及采苗预报
胡家财
钟幼平
林育庆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4
10
全文增补中
13
基于云空间的近江牡蛎养殖监控系统设计
包敬海
杨迪
侯昌华
谢日广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壳聚糖复合物对近江牡蛎糖胺聚糖中镉的脱除
郭妍妍
吴红棉
衣美艳
范秀萍
陈萌萌
胡雪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超声波预处理协同酶提取近江牡蛎活性肽研究
蓝尉冰
韩鑫
陈冠余
陈美花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响应面法优化近江牡蛎多糖提取工艺
牛改改
游刚
张晨晓
余振宁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广西近江牡蛎酶解工艺研究
王一兵
柯珂
何碧娟
庄军莲
张荣灿
许铭本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酶联免疫法测定牡蛎中腹泻性毒素的研究
宋向明
谢小华
赵冲厚
周德山
《水产养殖》
CAS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近江牡蛎中镉的脱除工艺研究
陈艳萍
王璐
曾琪
刘霞
陈平原
严启新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