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童朝阳 林福生 +2 位作者 张守兰 杨廷松 陈乐贵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0-24,共5页
从褶纹冠蚌中提取亲水性物质(Ⅰ组分),采用超滤法将Ⅰ组分分级为相对分子质量≤30kD的多糖(Ⅱ组分)和相对分子质量≥30kD糖蛋白(Ⅲ组分)两部分。研究结果表明Ⅲ组分对小鼠L_(1210)淋巴白血病瘤细胞、S_(180)肉瘤、EAC腹水瘤显示出一定... 从褶纹冠蚌中提取亲水性物质(Ⅰ组分),采用超滤法将Ⅰ组分分级为相对分子质量≤30kD的多糖(Ⅱ组分)和相对分子质量≥30kD糖蛋白(Ⅲ组分)两部分。研究结果表明Ⅲ组分对小鼠L_(1210)淋巴白血病瘤细胞、S_(180)肉瘤、EAC腹水瘤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同时对荷瘤小鼠 NK细胞杀伤活性有明显的增强作用,而Ⅱ组分则无抗肿瘤作用,但对荷瘤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纹冠蚌 cristariaplicata 提取物 抗肿瘤作用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热休克蛋白70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彦海 俞泽溪 +1 位作者 文春根 胡宝庆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8-262,共5页
构建褶纹冠蚌热休克蛋白70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pET30a-cpHSP70,并经酶切和DAN测序鉴定。将其转入到表达宿主BL21(DE3)菌中,用IPTG诱导表达,最后用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新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74kD。在IPTG的诱导下... 构建褶纹冠蚌热休克蛋白70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pET30a-cpHSP70,并经酶切和DAN测序鉴定。将其转入到表达宿主BL21(DE3)菌中,用IPTG诱导表达,最后用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新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74kD。在IPTG的诱导下,其表达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最适表达条件是37℃诱导8h。表达蛋白可溶性分析发现,一部分蛋白以不溶性的包涵体形式存在,一部分蛋白以可溶性蛋白形式存在。Westernblot检测显示蚌在35℃热激诱导1h后,其血、鳃、肌肉、肝胰腺和外套膜组织cpHSP70蛋白表达水平相对于蚌在20℃暂养3h后的表达量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纹冠蚌 热休克蛋白70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Leach)唇瓣的扫描电镜观察
3
作者 舒凤月 李修善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103-106,共4页
运用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褶纹冠蚌的唇瓣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褶纹冠蚌的唇瓣分为外唇瓣和内唇瓣,内外唇瓣相向一面具沟嵴,为褶皱面,相背一面表面光滑,为光滑面.光滑面表面无沟嵴,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表面有大量微绒毛,纤毛较少,呈簇状,... 运用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褶纹冠蚌的唇瓣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褶纹冠蚌的唇瓣分为外唇瓣和内唇瓣,内外唇瓣相向一面具沟嵴,为褶皱面,相背一面表面光滑,为光滑面.光滑面表面无沟嵴,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表面有大量微绒毛,纤毛较少,呈簇状,分布均匀;褶皱面具有褶襞,呈现出平行的沟和嵴,沟和嵴上都被覆浓密的纤毛.光滑面和褶皱面的纤毛在末端处变细,纤毛其它各处粗细比较均匀,两面都有大量分泌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纹冠蚌 唇瓣 纤毛 微绒毛
下载PDF
Thickness-depend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acre in Cristaria plicata shell:Critical role of interfaces 被引量:5
4
作者 S.M.Liang H.M.Ji X.W.Li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9期1-8,共8页
The thickness dependence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acre in Cristaria plicata shell was studied under three-point bending test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nacre exhibits a strong thickness depe... The thickness dependence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acre in Cristaria plicata shell was studied under three-point bending test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nacre exhibits a strong thickness dependence.The bending strength firstl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pecimen thickness and then becomes roughly constant as the thickness reaches a certain value of∼2.5mm.However,the mean value of work per unit volume increases constantly with increasing specimen thickness;meanwhile,the cracking mode changes from penetration into the platelets to deflection along the interfaces.The theoretical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thickness-depend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acre are mainly caused by the variation in the number of inter-lamellar interfaces.The more the number of inter-lamellar interfaces is,the higher the strength and work of fracture of nacre under bending tests will be.However,as the number of inter-lamellar interfaces reaches a certain value(e.g.,in the present specimen with 2.5mm thickness),the strength tends to remain constant,while the work of fracture still increases.Therefore,the present research findings are expected to provide a valuable guidance for the interfacial design of nacre-like materials with high strength and tough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taria plicata shell NACRE Mechanical property Thickness Interface
原文传递
Bioaccumulation and human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trace metals in the freshwater mussel Cristaria plicata in Dongting Lake, China 被引量:3
5
作者 Dianbao Li Baozhu Pan +4 位作者 Liang Chen Yuzhu Wang Taoyi Wang Jun Wang Hao W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6期335-350,共16页
Trace metal contamination in water and bioaccumulation in aquatic organisms are human health risks of increasing concern. However, the bioaccumulation of trace metals in the organs of the mussel Cristaria plicata in D... Trace metal contamination in water and bioaccumulation in aquatic organisms are human health risks of increasing concern. However, the bioaccumulation of trace metals in the organs of the mussel Cristaria plicata in Dongting Lake, China and the human health risks of mussel consumption are largely unknown. We investigat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15 trace metals and metalloids in surface water, sediments, and C. plicata organs(foot, gill, mantle, and visceral mass) and quantified the bioaccumulation and human health risk of these trace metals in specimens collected from Dongting Lake. The concentrations of most metals in surface water exceeded previously published background values. In contrast, the concentrations of most metals in sediments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Overall, the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the gill and visceral masses of C. plicata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foot and mantle, and higher bioaccumulation capacities were observed for essential metals than for nonessential metals. The mean concentrations of the trace elements Zn, Pb, Cd, As, Cu, and Cr in C. plicata foot samples were lower than the threshold values established by international and Chinese organizations. The estimated daily intake(EDI) values of the essential metal Mn in C. plicata foot was higher than the recommended tolerable daily intake(TDI) values for juveniles. Only Mn for juveniles and As for both juveniles and adults may pose noncarcinogenic health risks through foot consumption. The hazard index(HI) values for adults and juveniles were higher than 1, suggesting significant risks of noncarcinogenic effects to humans by exposure to multiple met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ce metals BIOACCUMULATION Health risks cristaria plicata Dongting lake
原文传递
氨对褶纹冠蚌钩介幼虫及稚蚌的急性毒性
6
作者 乔瑞婷 李艳 +3 位作者 刘苗 赵永晶 舒凤月 崔永德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4-210,共7页
为探究氨对蚌类早期生活史阶段的毒性效应,研究分别以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的钩介幼虫及稚蚌为实验对象开展了24h和48h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氨对褶纹冠蚌钩介幼虫的24h半致死浓度(LC50)为0.63 mg NH3-N/L(NH3,分子氨)和78 m... 为探究氨对蚌类早期生活史阶段的毒性效应,研究分别以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的钩介幼虫及稚蚌为实验对象开展了24h和48h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氨对褶纹冠蚌钩介幼虫的24h半致死浓度(LC50)为0.63 mg NH3-N/L(NH3,分子氨)和78 mg TAN_(7.0,20℃)/L(TAN_(7.0,20℃),pH 7.0水温20℃时即标准化的总氨氮);氨对褶纹冠蚌稚蚌的48h LC50为0.60 mg NH3-N/L和104 mg TAN_(7.0,20℃)/L;上述阈值高于已有研究中氨对其他淡水蚌类的毒性阈值;褶纹冠蚌钩介幼虫对氨氮的耐受性低于稚蚌,二者均低于幼蚌,因此褶纹冠蚌更早期生活史阶段对氨的耐受性更低。相关研究结果可完善氨对蚌类毒性的理解,为水体氮管理策略的制定和蚌类保护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氨 蚌类 生活史 耐受性 褶纹冠蚌
下载PDF
不同贝类对水质净化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35
7
作者 赵沐子 费志良 +2 位作者 郝忱 严维辉 唐建清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3-135,共3页
本试验对比了24 h内褶纹冠蚌和螺蛳对相同生物量藻类的净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褶纹冠蚌对水体中悬浮物的消除率为螺蛳的近3倍,而对叶绿素a的消除率螺蛳远优于褶皱冠蚌,24 h比褶纹冠蚌组高出近2倍。
关键词 悬浮物 叶绿素A 褶纹冠蚌 赤豆螺
下载PDF
3种淡水贝类对藻类消除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徐海军 凌去非 +3 位作者 杨彩根 林建华 吴林坤 陆建明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2-75,共4页
本实验比较了褶纹冠蚌、三角帆蚌与河蚬等3种淡水贝类24h内对水族箱中藻类的消除量、消除率及0~4h对藻类的消除效率(Ki)。结果表明:褶纹冠蚌、三角帆蚌与河蚬第24h对藻类的消除率分别达到(74.3±2.9)%、(75.6±2.1)%、(88.4... 本实验比较了褶纹冠蚌、三角帆蚌与河蚬等3种淡水贝类24h内对水族箱中藻类的消除量、消除率及0~4h对藻类的消除效率(Ki)。结果表明:褶纹冠蚌、三角帆蚌与河蚬第24h对藻类的消除率分别达到(74.3±2.9)%、(75.6±2.1)%、(88.4±3.1)%,3种淡水贝类对藻类的消除效果显著;t检验表明,24h内河蚬对藻类的消除率、消除量显著大于褶纹冠蚌和三角帆蚌(P<0.05);河蚬实验组0~4h消除效率(Ki)显著大于褶纹冠蚌和三角帆蚌(P<0.05);三角帆蚌对藻类的消除量随着贝类密度的增加显著增加,河蚬、褶纹冠蚌对藻类的消除效果受密度制约,12h后河蚬20g/L实验组对藻类的消除量最大,褶纹冠蚌40g/L实验组对藻类的消除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贝类 藻类 消除作用 褶纹冠蚌 三角帆蚌 河蚬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褶纹冠蚌抗氧化[0]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7
9
作者 吴丹 李琰 +1 位作者 胡宝庆 文春根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1-536,共6页
用109个细胞/mL的嗜水气单胞菌菌液感染褶纹冠蚌,在注射后3、6、12、24、48 h分别取蚌的血清和肝胰腺,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和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表明,经嗜... 用109个细胞/mL的嗜水气单胞菌菌液感染褶纹冠蚌,在注射后3、6、12、24、48 h分别取蚌的血清和肝胰腺,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和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表明,经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试验组血清中SOD活性在3 h时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GPX活性分别在12、24、48 h时与对照组差异显著;GSH含量分别在24、48 h时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MDA含量分别在6、12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肝胰腺中GSH的含量在24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和肝胰腺中H2O2的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褶纹冠蚌经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血清中各抗氧化指标的变化幅度比肝胰腺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纹冠蚌 嗜水气单胞菌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谷胱甘肽 过氧化氢 丙二醛
下载PDF
褶纹冠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可溶性表达及其活性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欢欢 范小勇 +2 位作者 马辉 胡宝庆 文春根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6-160,共5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EC1.15.1.1,简称SOD)是机体细胞抵御氧化损伤最重要的酶类之一,广泛存在于需氧生物、耐氧生物及某些厌氧微生物中。目前已知的SOD主要分为三类,即Cu/Zn-SOD、Mn-SOD和Fe-SOD。其中,Cu/Zn-SOD主...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EC1.15.1.1,简称SOD)是机体细胞抵御氧化损伤最重要的酶类之一,广泛存在于需氧生物、耐氧生物及某些厌氧微生物中。目前已知的SOD主要分为三类,即Cu/Zn-SOD、Mn-SOD和Fe-SOD。其中,Cu/Zn-SOD主要存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真核生物的细胞浆内,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类;Mn—SOD主要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线粒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纹冠蚌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可溶表达 活性测定 抗氧化作用
下载PDF
褶纹冠蚌胞内Cu/Zn-SOD的cDNA克隆及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宝庆 谢彦海 +2 位作者 王新生 龚贵如 文春根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5-242,共8页
运用兼并引物结合RT-PCR方法从褶纹冠蚌血细胞中克隆出一种细胞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pSOD)的cDNA,用半定量PCR方法研究了cpSOD的mRNA在褶纹冠蚌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pSOD cDNA全长为891 bp,包含1个46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 运用兼并引物结合RT-PCR方法从褶纹冠蚌血细胞中克隆出一种细胞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pSOD)的cDNA,用半定量PCR方法研究了cpSOD的mRNA在褶纹冠蚌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pSOD cDNA全长为891 bp,包含1个46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含155个氨基酸的蛋白。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15.8 ku,等电点为5.8。含4个与铜离子结合的保守的氨基酸残基(H46,H48,H63和H120)和4个与锌离子结合的保守的氨基酸残基(H63,H71,H80和D83)及1个保守的分子内二硫键(Cys57-Cys146)。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显示cpSOD与海洋贝类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及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的胞内Cu/Zn-SOD相似性分别为70%和69%;半定量PCR分析显示在褶纹冠蚌血液、外套膜、鳃、闭壳肌和肝胰腺5种组织中均能检测到cpSOD的基因表达,且在鳃和肝胰腺中表达量较大。嗜水气单胞菌刺激后cpSOD基因在褶纹冠蚌血细胞中表达上调,12 h后达到最大值。由此推断cpSOD可能在机体的免疫防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纹冠蚌 超氧化物歧化酶 克隆 蛋白质结构
下载PDF
褶纹冠蚌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蒋文枰 李家乐 +1 位作者 郑润玲 汪桂玲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3-162,共10页
采用LA-PCR(Long amplifica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扩增方法首次获得褶纹冠蚌(Cristariaplicata)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表明:序列全长15712bp,包括13个蛋白质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26个长度为2~328bp的非编码... 采用LA-PCR(Long amplifica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扩增方法首次获得褶纹冠蚌(Cristariaplicata)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表明:序列全长15712bp,包括13个蛋白质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26个长度为2~328bp的非编码区。A、T、C、G碱基组成分别为36.54%、27.22%、23.22%、13.02%。大部分基因在L链编码,其中ND3~ND5、ND4L、COI~COIII、ATP6、ATP8、tRNAAsp和tRNAHis在H链编码。基因排列与同科的射线佩饰真珠蚌(Lampsilis ornata)一致,与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在COII和12SrRNA之间存在差异。13个蛋白质基因具有I(AUU、AUC)、V(GUG)、M(AUA、AUG)3种起始密码子,除ND2终止密码子为不完整的T,其余基因均为典型的UAA或UAG。22个tRNA中,除tRNAThr、tRNALys、tRNASer(UCN)、tRNAAsp、tRNAArg、tRNATyr和tRNAMet之外,其他15个tRNA都具有典型三叶草结构。与其他淡水双壳贝类一样,褶纹冠蚌具有ATP8基因,该基因可能与细胞质的渗透压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纹冠蚌 线粒体基因组 序列分析 ATP8基因 系统进化
下载PDF
淡水育珠蚌体外培养外套膜细胞分泌的珍珠质的性质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石安静 王喜忠 张洪渊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91-197,共7页
对淡水育珠蚌分泌珍珠质的外表皮进行组织培养,取培养不同时间的培养基,用氨基酸分析仪对其氨基酸测定的结果与空白培养基作比较,其中珍珠所含的各种氨基酸均增加,尤其是珍珠中含量最高的丙氨酸、甘氨酸和谷氨酸增加最多;珍珠药用... 对淡水育珠蚌分泌珍珠质的外表皮进行组织培养,取培养不同时间的培养基,用氨基酸分析仪对其氨基酸测定的结果与空白培养基作比较,其中珍珠所含的各种氨基酸均增加,尤其是珍珠中含量最高的丙氨酸、甘氨酸和谷氨酸增加最多;珍珠药用有效成分之一的牛磺酸,随组织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用等离子光谱测定培养组织匀浆液与未培养比较,钙的含量也大为增加。结果表明;离体组织培养分泌的珍珠质的化学成分和性质与活体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组织培养 珍珠质 蚌科
下载PDF
珠蚌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陈文星 吴皓 金亦涛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1年第5期16-18,共3页
目的 :研究珠蚌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用3H TdR掺入法观察珠蚌多糖对正常小鼠和免疫低下小鼠T、B淋巴细胞转化增殖作用的影响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珠蚌多糖对氢化可的松造模小鼠血浆cAMP与cGMPiigu。 结果 :珠蚌多糖可增强B淋巴细胞... 目的 :研究珠蚌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用3H TdR掺入法观察珠蚌多糖对正常小鼠和免疫低下小鼠T、B淋巴细胞转化增殖作用的影响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珠蚌多糖对氢化可的松造模小鼠血浆cAMP与cGMPiigu。 结果 :珠蚌多糖可增强B淋巴细胞的转化增殖作用和降低血浆cAMP/cGMP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 珠蚌多糖 淋巴细胞转化 CAMP CGMP
下载PDF
褶纹冠蚌alpha2巨球蛋白基因的分子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宝庆 谢彦海 +1 位作者 代功园 文春根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2-458,共7页
alpha2巨球蛋白(α2M)是一类广谱的蛋白酶抑制因子,存在于许多无脊椎或脊椎动物的血浆中[1]。它不仅可以与机体内过量的蛋白酶相结合产生α2M-蛋白酶复合物,清除血液中流动的蛋白酶[2],还能与细菌内毒素脂多糖,
关键词 褶纹冠蚌 alpha2巨球蛋白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镉对褶纹冠蚌抗氧化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琰 吴丹 +2 位作者 文春根 陶志英 胡宝庆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08-2113,共6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Cd2+)对褶纹冠蚌血清和肝胰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和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的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褶纹冠蚌在1mg.L-1Cd2+处理后,肝胰脏SOD活性随着暴...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Cd2+)对褶纹冠蚌血清和肝胰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和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的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褶纹冠蚌在1mg.L-1Cd2+处理后,肝胰脏SOD活性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且被显著诱导;在2mg.L-1Cd2+处理后,肝胰脏SOD活性暴露48h被显著地诱导,其后开始回落,但是依然被显著地诱导。褶纹冠蚌经不同浓度Cd2+处理后,肝胰脏的GPX活性显著被诱导;血清中的GSH含量先显著上升,在48h时达到峰值后显著下降;血清和肝胰脏的H2O2均被诱导;肝胰脏中MDA含量明显升高。褶纹冠蚌肝胰脏中SOD活性和血清中GSH含量可以用来指示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镉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纹冠蚌 抗氧化因子
下载PDF
褶纹冠蚌精子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邓道贵 谈奇坤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1-485,共5页
利用电镜技术对褶纹冠蚌精子的形态和结构作了研究。结果表明 :精子全长约 40—43 μm ,由头部、中段和鞭毛组成。头部呈子弹头形 ,长约 2 6 μm ,直径约 1 5μm ,内含细胞核 ,核属浓缩型 ,外被核膜。 5个球形的线粒体构成了精子的中... 利用电镜技术对褶纹冠蚌精子的形态和结构作了研究。结果表明 :精子全长约 40—43 μm ,由头部、中段和鞭毛组成。头部呈子弹头形 ,长约 2 6 μm ,直径约 1 5μm ,内含细胞核 ,核属浓缩型 ,外被核膜。 5个球形的线粒体构成了精子的中段 ,中段长约 0 .6 μm ,最大直径约1 8μm。近端中心粒位于核基部的凹陷处 ,并通过致密的无定形的基质与远端中心粒相连。远端中心粒与鞭毛领之间通过 9个围中心粒器紧密相连 ,鞭毛长约 3 7— 40 μm。精子顶体退化 ,仅由几个顶体囊泡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纹冠蚌 精子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淡水育珠蚌褶纹冠蚌血细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沈亦平 马丽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90-192,202,共3页
国外关于海产双壳贝血细胞形态与功能的研究虽然较多,但对于淡水育珠蚌褶纹冠蚌的血细胞却无研究报道,国内关于软体动物血细胞的研究甚少,对于育珠蚌血细胞只笼统地称之为游走细胞,颗粒细胞等,对它们的种类和形态无详细的描述。为此作... 国外关于海产双壳贝血细胞形态与功能的研究虽然较多,但对于淡水育珠蚌褶纹冠蚌的血细胞却无研究报道,国内关于软体动物血细胞的研究甚少,对于育珠蚌血细胞只笼统地称之为游走细胞,颗粒细胞等,对它们的种类和形态无详细的描述。为此作者对褶纹冠蚌的血细胞进行了形态学的初步观察,以期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纹冠蚌 血细胞 形态 分类
下载PDF
褶纹冠蚌鳃的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邓道贵 李瑞芝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1-306,共6页
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雌性褶纹冠蚌外瓣鳃的组织学和形态。结果表明,雌性褶纹冠蚌具一对外瓣鳃。每个外瓣鳃都由内、外二鳃小瓣构成。每片鳃小瓣又由许多纵行排列的鳃丝组成。鳃丝表面具前纤毛、前侧纤毛和侧纤毛,其壁主要由角质层... 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雌性褶纹冠蚌外瓣鳃的组织学和形态。结果表明,雌性褶纹冠蚌具一对外瓣鳃。每个外瓣鳃都由内、外二鳃小瓣构成。每片鳃小瓣又由许多纵行排列的鳃丝组成。鳃丝表面具前纤毛、前侧纤毛和侧纤毛,其壁主要由角质层、上皮和基膜组成,内含几丁质棒、鳃腺和血管。相邻鳃丝之间由丝间隔相连。鳃小瓣内的空腔被瓣间隔分隔成许多鳃水管。丝间隔和瓣间隔的壁主要由单层柱状上皮和基膜组成,其内均有血管分布。在繁殖期间辩间隔形态发生变化,将鳃水管分隔成许多小室,形成胚胎发育的孵化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蚌类 褶纹冠蚌鳃 组织学 扫描电镜观察
下载PDF
褶纹冠蚌滤水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薛玲玲 唐富江 +1 位作者 曹顶臣 刘海金 《水产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79-81,85,共4页
在室外用约 1 6m3水槽以止水方式进行了褶纹冠蚌滤水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贝类滤水对水透明度影响明显 ,实验 4日后透明度由 2 1cm增加到 47cm ;对浮游生物量影响很大 ,每日生物量呈直线下降趋势 ;褶纹冠蚌的滤水率为 1 848~ 2 35 7L... 在室外用约 1 6m3水槽以止水方式进行了褶纹冠蚌滤水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贝类滤水对水透明度影响明显 ,实验 4日后透明度由 2 1cm增加到 47cm ;对浮游生物量影响很大 ,每日生物量呈直线下降趋势 ;褶纹冠蚌的滤水率为 1 848~ 2 35 7Lg- 1 h- 1 。立体摆放组与平面摆放组之间的差别不明显 ,其差异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纹冠蚌 滤水率 果实 生物量 贝类 浮游生物 摆放 效果 实验研究 外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