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3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rsing Experience of Early Application of Nasoenteric Tube for Enteral Nutrition in Critically Ill ICU Patients
1
作者 Jingjing Xin Jingfei Song Jing Wang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4年第8期276-282,共7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of early application of nasoenteric tube for enteral nutri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ICU,and to summarize the nursing experience.Methods:The study was c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of early application of nasoenteric tube for enteral nutri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ICU,and to summarize the nursing experience.Methods: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June 2023–November 2023.62 samples of ICU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ere selected,all of whom used enteral nutrition by mesenteric tube and were group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n=31)and a control group(n=31)by using the numerical table randomization method.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basic nursing interventions,and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comprehensive quality care,comparing the nutritional indexes,complication rates,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All nutritional indicator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P<0.05);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Comprehensive quality nursing care during the early application of a gastroenteric tube for enteral nutri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the ICU can improve nutritional indexes,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Nasoenteric tube Enteral nutrition Nursing care
下载PDF
Invasive Procedures and Length of Stay among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ICU over Three Years: A Retrospective Study
2
作者 Mohammad Al-Naeem Alaa Abuatallah 《Open Journal of Nursing》 2019年第7期765-778,共14页
Introductio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provides advanced specialized medical and nursing care fo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dvanced monitoring techniques are needed to prevent physiologic deterioration, while the und... Introductio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provides advanced specialized medical and nursing care fo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dvanced monitoring techniques are needed to prevent physiologic deterioration, while the underlying disease treated and resolved. Frequents invasive procedure and treatment are used and affect the death rate and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 This study aimed to describe the variables associated with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nd describe the standard invasive procedures or treatments used among patients in ICU. Method: A retrospective comparative study which utilized the ICU electronic database. The data of 446 dead patients who have admitted to ICU between January 2014 and December 2016 as a case of sepsis, heart failure or COPD exacerbation were enrolled. Result: Almost of all patients had received intravenous fluid and vasoactive drugs. Th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upport and insertion of the indwelling urethral catheter commonly used among patients with critical illnesses;78.3%, 41.3% respectively. One-third of all sepsis and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ere received CVC during ICU stay;patients with sepsis illness had less hospital length of stay tha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COPD (p Conclusion: We found a reduction in the death number among sepsis, heart failure and COPD patients with move forwards in years, the variety of death rate depends on the type of invasive procedure and treatment performed for each illnes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upport and insertion of indwelling urethral catheter commonly used among patients with critical illn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tical Illness INTENSIVE Care Unit INVASIVE Procedure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Heart Failure SEPSIS MORTALITY Rate Length of Stay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ICU护士实施身体约束知信行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马强 李高叶 +4 位作者 廖婷婷 玉琴 黄晓波 韦秀 谢海娟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1期140-147,共8页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ICU护士身体约束知信行现状,为临床开展相关的培训及质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级甲等、二级甲等共5所医院的ICU护士共201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CU护士实施身体约束知信行...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ICU护士身体约束知信行现状,为临床开展相关的培训及质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级甲等、二级甲等共5所医院的ICU护士共201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CU护士实施身体约束知信行评估量表”调查护士对患者实施身体约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广西壮族自治区ICU护士身体约束知信行总分、知识维度、态度维度、行为维度得分分别为(135.08±18.07)分、(68.70±9.49)分、(20.73±4.82)分、(45.66±8.95)分,整体上为中等偏低水平。不同医院等级、ICU工作年限、有无ICU专科资质的ICU护士身体约束知信行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ICU护士身体约束态度较为积极,知识及行为水平亟待加强。ICU管理者应健全ICU护士身体约束培训机制、种类和队伍,根据护士的不同特征强化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通过增强知识建立积极态度和情感,促使行为改变,促进身体约束专科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icu护士 身体约束 知识 态度 行为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ICU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及模型初步构建
4
作者 宿艳琴 任军慧 王方园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0期3678-3683,共6页
目的 分析重症医学病房(ICU)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构建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河南省胸科医院92例ICU患者,依据ECMO治疗后28 d内预后情况... 目的 分析重症医学病房(ICU)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构建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河南省胸科医院92例ICU患者,依据ECMO治疗后28 d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36例、预后不良组56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依据临床资料建立模型1,依据临床资料联合生化指标建立模型2,评价两种模型对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该模型拟合度。结果 年龄、院内获得性肺炎、出血、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血乳酸、入ICU至ECMO时间、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细胞计数、氧耗、氧摄取率、氧输送为预后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模型1预测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33、73.21%、83.33%,模型2预测预后不良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50、91.07%、88.89%;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2具有良好校准能力。结论 年龄、院内获得性肺炎、出血、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血乳酸、入ICU至ECMO时间、cTnT水平为ICU患者ECMO治疗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细胞计数、氧耗、氧摄取率、氧输送为其独立保护因素,依据上述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该模型对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更佳,临床可依据上述模型制定干预措施,以减少预后不良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icu 体外膜肺氧合 预后 预测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Correlation of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with prolonged ICU stayin infa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
5
作者 李思敏 廖秋凤 刘琦 《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24年第2期67-75,共9页
Background The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stands as a valuable marker for assessing inflammation and predicting adverse outcomes post-cardiac surgery.This study aimed to ascertain the prognostic relevance of p... Background The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stands as a valuable marker for assessing inflammation and predicting adverse outcomes post-cardiac surgery.This study aimed to ascertain the prognostic relevance of preoperative NLR concerning prolonged ICU stay among infants undergoing congenital heart surgery employing cardiopulmonary bypas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was conducted involving 187 consecutive infants(≤1 year)who underwen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surgery between January and April 2019,stratifi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NLR(NLR<0.484,NLR≥0.484).The primary outcome was prolonged intensive care unit(ICU)length of stay,defined patients with ICU stays duration higher than the third quartile.Correlations between preoperative NLR and clinical outcomes were assessed.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nalysis,multivariable Logistic regression,and restricted cube plots were utilized to gauge the association of preoperative NLR with prolonged ICU stay.Results 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NLRpredictive capability for prolonged ICU length of staywas 0.691.Subgroup analyses revealed poorer prognoses among patients with high NLR(≥0.484).Multivariab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heightened preoperative NLR(OR:2.63,95%CI:1.18-5.83,P=0.018)independently was correlated with prolonged ICU length of stay in infants'post-cardiac surgery.Conclusions In summary,the NLR emerges as a significant predictive factor for prolonged ICU stay in infa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Nevertheless,further research is warranted to comprehensively gras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LR and prolonged ICU st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FANTS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Cardiopulmonary bypass Intensive care unit Cardiac surgery Prolonged icu stay
原文传递
真菌血清学G试验、GM试验、真菌涂片培养在ICU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6
作者 刘瑜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4期19-21,46,共4页
目的分析真菌血清学G试验、GM试验、真菌涂片培养在ICU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ICU疑似真菌感染患者2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 目的分析真菌血清学G试验、GM试验、真菌涂片培养在ICU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ICU疑似真菌感染患者2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IFI组(n=155例)及非IFI组(n=47例),所有患者均行G试验、GM试验及真菌涂片培养。分别比较两组ICU患者的G试验、GM试验及真菌涂片培养的单独试验结果,G试验、GM试验联合试验结果以及G试验、GM试验、真菌涂片培养试验联合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三种检测试验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IFI组G试验阳性率为88.9%,GM试验阳性率为66.7%,涂片培养阳性率为80.5%,G试验+GM试验阳性率为95.8%,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7.2%;非IFI组G试验阳性率为17.7%,GM试验阳性率为8.5%,涂片培养阳性率为19.2%,G试验+GM试验阳性率为14.6%,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10%。此次研究对202例ICU患者进行痰涂片培养,其中检出数量最多的前三位为白假丝酵母菌(47%)、光滑假丝酵母菌(15.2%)及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2.1%),G试验、GM试验及痰涂片培养单独试验结果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及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试验+GM试验联合的敏感度高于单独G试验、GM试验及痰涂片培养(P<0.05),但阴性预测值与单独G试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试验的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试验结果(P<0.05)。结论G试验、GM试验和真菌涂片培养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ICU患者IFI早期诊断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医生早期用药治疗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试验 GM试验 真菌涂片培养 icu重症患者 侵袭性真菌感染 敏感度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无肝病患者入ICU初始血氨水平对预后的影响——基于eICU数据库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7
作者 秦赞 李佳媚 +2 位作者 侯彦丽 高晓明 王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1-277,共7页
目的探讨成年无肝病重症患者入重症监护室(ICU)首次血氨水平与患者ICU死亡及医院死亡发生风险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eICU合作研究数据库(eICU Collaborative Research Database,eICU-CRD)中单次入院,首次入住ICU初始48 ... 目的探讨成年无肝病重症患者入重症监护室(ICU)首次血氨水平与患者ICU死亡及医院死亡发生风险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eICU合作研究数据库(eICU Collaborative Research Database,eICU-CRD)中单次入院,首次入住ICU初始48 h内有血氨检测记录且入ICU未患有肝脏疾病的患者。提取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Ⅳ(APACHEⅣ评分)、肾脏替代治疗等治疗措施、基础患病情况及结局。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氨水平与患者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采用交互作用分析初始血氨水平与患者死亡风险间的关系在不同APACHEⅣ评分、年龄、性别和种族患者中是否存在差异,同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1674名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初始血氨每增加10μg/dL,患者ICU死亡风险增高6.9%(OR=1.069,95%CI:1.036~1.104),患者医院死亡风险增高4.6%(OR=1.046,95%CI:1.017~1.076);初始血氨在49~82μg/dL组、≥82μg/dL组的患者ICU死亡风险和≥82μg/dL组患者医院死亡风险分别是<49μg/dL组患者的1.7倍(OR=1.700,95%CI:1.165~2.482)、2.862倍(OR=2.862,95%CI:1.792~4.570)、1.844倍(OR=1.844,95%CI:1.213~2.804)。初始血氨水平与ICU及医院死亡发生风险间的关系在不同APACHEⅣ评分、年龄、性别及种族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未患有肝脏疾病的重症患者中,入ICU后初始血氨水平升高与患者ICU及医院高死亡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icu) 血清氨 重症监护病房合作研究数据库(eicu-CRD) 死亡率 肝脏疾病
下载PDF
ICU过渡期护理人员角色认知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佩 詹昱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67,共5页
目的 系统评价ICU过渡期护理人员对个体角色的认知,为实施优质的ICU过渡期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索... 目的 系统评价ICU过渡期护理人员对个体角色的认知,为实施优质的ICU过渡期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索ICU过渡期护理人员对自身角色认知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2月。采用Meta整合方法对纳入文献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纳、诠释、总结。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提炼出50个结果,将相似结果归纳为10个新的类别,并综合成4个整合结果:保障护理连续性,提供健康教育、知识技术及情感支持,保障ICU过渡期护理安全,促进护理服务质量及康复结局转归。结论 护士视角下ICU过渡期护理人员发挥多样化的角色作用,伴有较强的角色认同感。护理管理者应扩大ICU过渡期护理人员角色范畴,优化角色内涵,构建优质化ICU过渡期护理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icu过渡期 角色认知 icu联络护士 icu过渡护理 重症监护外展服务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下载PDF
从“虚劳”辨治ICU呼吸机依赖的诊疗思路探析
9
作者 徐建兴 樊懿萱 +2 位作者 易亮 李春 杨志旭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0期1734-1737,1746,共5页
本文基于“虚劳”理论探讨ICU呼吸机依赖的中医病机及诊疗思路,认为外损、原发病、情志内伤损及五脏,使“脏腑亏虚为本,痰瘀热邪为标”为ICU呼吸机依赖的病因病机,治疗上根据相应病因分别采取扶正祛邪、清透补托;补益肺肾、纳气定喘、... 本文基于“虚劳”理论探讨ICU呼吸机依赖的中医病机及诊疗思路,认为外损、原发病、情志内伤损及五脏,使“脏腑亏虚为本,痰瘀热邪为标”为ICU呼吸机依赖的病因病机,治疗上根据相应病因分别采取扶正祛邪、清透补托;补益肺肾、纳气定喘、化痰逐瘀;疏肝养心、潜镇安神等法,同时健运脾胃、益气养血,辅以外治及物理康复训练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及膈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劳 重症迁延期 icu呼吸机依赖 诊疗思路
下载PDF
ICU联络护士服务在重症病人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耿珍珍 李雪松 +2 位作者 张鹏 崔卓凝 高照渝 《循证护理》 2024年第4期662-665,共4页
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联络护士服务在重症病人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ICU联络护士服务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联络护士 重症病人 重症监护病房 综述 护理
下载PDF
ICU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的相关性
11
作者 苏婕 陶岚 +2 位作者 马轶 李莎莎 张川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 探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508名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ICU住院患者的家属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患者一般资料、家属疾病不确定感(MUIS-FM... 目的 探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508名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ICU住院患者的家属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患者一般资料、家属疾病不确定感(MUIS-FM)评分、心理弹性(RS-14)评分和领悟社会支持(PSSS)评分;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自变量RS-14和PSSS评分对MUIS-FM评分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MUIS-FM各维度评分与RS-14和PS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ICU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70.58±10.53)分;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14评分(β=-1.493)和PSSS评分(β=-0.153)对ICU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具有负向预测作用(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UIS-FM各维度评分与RS-14和PSSS评分均分别呈现负相关(P<0.05)。心理弹性在ICU患者家属领悟社会支持和疾病不确定感中的中介效应值为0.29,占总效应比例为39.19%。结论ICU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处于较高水平,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处于中等水平,且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具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不确定感 领悟社会支持 心理弹性 重症监护室 患者家属
下载PDF
国内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疾病负担Meta分析
12
作者 宋红升 王忠礼 王宇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7-437,共11页
目的了解国内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疾病负担,为多重耐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10月系统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以及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中收录的有... 目的了解国内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疾病负担,为多重耐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10月系统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以及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中收录的有关中国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疾病负担的研究。由2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以及提取数据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中、英文文献18篇。国内ICU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死亡风险是未发生多重耐药患者的1.54~3.00倍,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比未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延长4.11~20.17 d,住院费用的研究均显示了国内ICU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会增加住院费用。结论国内ICU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会增加死亡风险以及经济负担。但纳入文献均为回顾性研究,且以单中心研究为主,因此对待研究结果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疾病负担 META分析
下载PDF
标准化护理预防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ICU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13
作者 王洁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2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流程预防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ICU综合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接受治疗的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66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标准化护...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流程预防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ICU综合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接受治疗的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66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标准化护理,对比两组不同护理方案在预防ICU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ICU环境压力源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综合征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准化护理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ICU综合征有积极的预防效果,可缩短患者病程,帮助患者尽快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护理 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 icu综合征 预防效果
下载PDF
沉浸式临床体验教学在ICU护理实习生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高红静 闫薇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沉浸式临床体验教学在ICU护理实习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ICU临床实习的64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科先后顺序分为体验组与常规组,各32名。常规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体验组采用沉浸式临... 目的:探讨沉浸式临床体验教学在ICU护理实习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ICU临床实习的64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科先后顺序分为体验组与常规组,各32名。常规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体验组采用沉浸式临床体验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教学后,体验组理论知识成绩、操作技能成绩、观点采择、情感护理、换位思考评分及总分,寻找真理、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沉浸式临床体验教学在ICU护理实习生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护理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度、操作技能水平、共情能力,培养护理实习生批判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护理实习生 沉浸式临床体验教学 共情能力 批判性思维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o Improve the Implementation Rate of Airway Management Measures in Adult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15
作者 Yujiao Yan Jing Wu +4 位作者 Juan Liu Yanting Yuan Lixin Liu Huaxin Ye Juan Ding 《Yangtze Medicine》 2024年第1期8-19,共12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in improving the implementation rate of airway management measures in adult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Methods: Based on the Joanna Briggs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in improving the implementation rate of airway management measures in adult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Methods: Based on the Joanna Briggs Institute (JBI) evidence-based health care model, the best evidence of airway management in adult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as obtained and applied to the clinic. Results: The total implementation rate of airway management measures in adult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creased from 23.62%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o 88.82%, and the pulmonary infection rate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decreased from 42.31% to 21.74%,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Conclusion: Evidence-based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can standardize the practice standards of airway management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patients’ airway related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clinical outco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irway Management Be Evidence-Based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下载PDF
ICU重症患者动脉置管后非计划性拔管相关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
16
作者 丁丹丹 殷进 葛慕莲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638-641,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患者动脉置管后非计划性拔管(UEX)的相关因素,并完成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ICU重症患者104例,根据患者动脉置管后UEX事件发... 目的分析影响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患者动脉置管后非计划性拔管(UEX)的相关因素,并完成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ICU重症患者104例,根据患者动脉置管后UEX事件发生与否将患者分为常规拔管组(n=80)和UEX组(n=24)。通过单因素分析获取影响患者动脉置管后UEX的可能相关因素,并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因素进行独立危险因素的筛选。根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进行验证。结果104例ICU重症患者中,共24例患者动脉置管后发生UEX,占23.08%(24/1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合并高血压情况、镇静药物使用情况、导管置管时间、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85、9.069、4.287、3.127、12.076,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OR=1.038,95%CI=1.009~1.068,P=0.009)、导管留置时间长(OR=1.587,95%CI=1.122~2.244,P=0.009)和发生静脉血栓(OR=5.133,95%CI=1.404~18.767,P=0.013)均为ICU重症患者动脉置管后UEX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ROC的AUC为0.776。结论ICU重症患者年龄大、发生静脉血栓导管留置时间长均为ICU重症患者动脉置管后UEX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重症 动脉置管 非计划性拔管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ICU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风险列线图模型的构建
17
作者 吴海丽 简冬梅 李丹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6期3107-3110,共4页
目的:分析和调查重症医学科(ICU)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 FI)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9月医院210例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ICU重症病人作为调查对象,根据其... 目的:分析和调查重症医学科(ICU)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 FI)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9月医院210例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ICU重症病人作为调查对象,根据其早期是否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分为不耐受组(n=75)和耐受组(n=135)。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相关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分别对模型进行性能评价。结果:210例ICU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35.7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20分、机械通气、开始肠内营养时间>48 h、低白蛋白血症、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口服钾制剂为ICU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3.169,P=0.923;ROC曲线下面积为0.874[95%CI(0.825,0.923),P<0.001],灵敏度为92.00%,特异性为65.90%,模型预测ICU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的校正曲线总体趋势与理想曲线基本吻合,该模型拟合优度良好,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结论:年龄≥60岁、APACHEⅡ评分>20分、开始肠内营养时间>48 h、低白蛋白血症、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口服钾制剂是导致ICU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有效预测ICU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重症病人 肠内营养 喂养不耐受 风险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ICU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病情告知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18
作者 项俊之 丁溢姣 +3 位作者 叶铭惠 胡颖颖 徐小群 郑秀云 《医院管理论坛》 2024年第2期37-40,32,共5页
目的深入了解ICU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病情告知的心理体验与感受,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浙江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2年9月一2023年2月收治的9例ICU患者家属进行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法对访谈内容进行... 目的深入了解ICU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病情告知的心理体验与感受,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浙江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2年9月一2023年2月收治的9例ICU患者家属进行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结果ICU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病情告知的心理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医学专业术语难理解、病情告知重结果轻过程、医疗决策压力、缺乏有效的应对方式。结论ICU患者家属在双向沟通、同理支持、共享决策等方面存在诸多需求与困扰,医护人员应该提高对患者家属的关注度,做好评估与应答,促进医患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家属 病情告知 质性研究
下载PDF
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血小板指数对AECOPD患者ICU病死率的预测效果
19
作者 姚欢 钱宇杰 张洁如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178-1182,共5页
目的评估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血小板(HALP)指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ICU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2021年8月—2022年11月就诊于张家港市第五人民医院明确诊断为AECOPD的患者共计13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 目的评估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血小板(HALP)指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ICU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2021年8月—2022年11月就诊于张家港市第五人民医院明确诊断为AECOPD的患者共计13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数据。结局指标为患者在ICU内死亡情况。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HALP指数对AECOPD患者ICU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绘制HALP指数预测ICU病死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依据ROC曲线计算HALP指数的最大约登指数所对应的灵敏度及特异度。通过ROC曲线确定HALP指数的最佳截断值,依照最佳截断值进行分组,绘制Kaplan-Meier曲线比较组间生存情况。结果所观察138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在ICU内死亡,病死率为15.2%。依照是否死亡进行分组,结果显示死亡组患者年龄,冠心病患病率,肌肝(Cr)、尿素氮(BUN)、K+明显高于存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HALP指数明显低于存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年龄的升高与ICU病死率呈明显正相关(P=0.023,HR=1.199,95%CI:1.026~1.402)。HALP指数的升高与ICU病死率呈明显负相关(P=0.007,HR=0.762,95%CI:0.626~0.927)。HALP指数预测AECOPD患者ICU病死率的AUC为0.901,最大约登指数为0.734,敏感度为90.5%,特异度为82.9%。HALP指数的最佳截断值为15.75。依照HALP指数>15.75和≤15.75进行分组,结果显示两组总体存活时间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85,P<0.001)。结论HALP指数的降低与AECOPD患者ICU病死率增加呈明显正相关,提示HALP指数能够作为AECOPD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血小板指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icu病死率 预后
下载PDF
护士复苏团队在ICU危重症患者心搏骤停抢救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王璐艳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6期111-113,共3页
目的:分析在ICU危重症患者心搏骤停抢救中应用护士复苏团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6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接受心搏骤停抢救的危重症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5月7日—2022年12月10日接受抢救的患者为常规组(n=31... 目的:分析在ICU危重症患者心搏骤停抢救中应用护士复苏团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6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接受心搏骤停抢救的危重症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5月7日—2022年12月10日接受抢救的患者为常规组(n=31,由常规团队实施抢救),2022年12月11日—2023年6月7日接受抢救的患者为观察组(n=31,由护士复苏团队实施抢救)。比较两组急救操作时间、患者存活率、康复出院率。结果:两组心肺复苏(CPR)开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操作时间、胸外按压中断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电除颤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CPR后6 h、1 d,观察组患者存活率高于常规组(P<0.05);CPR后3 d,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危重症患者心搏骤停抢救中,应用护士复苏团队有利于缩短各项急救措施的操作时间,提高患者的短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复苏团队 icu危重症患者 抢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