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Powdery Mildew on 1 000-Kernel Weight, Crude Protein Content and Yield of Winter Wheat in Three Consecutive Growing Seasons 被引量:2
1
作者 CAO Xue-ren YAO Dong-ming +4 位作者 DUAN Xia-yu LIU Wei FAN Jie-ru DING Ke-jian ZHOU Yi-li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7期1530-1537,共8页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impact posed by wheat powdery mildew (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 on the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epidemic seasons, field trials were conducted in three growing seasons, ...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impact posed by wheat powdery mildew (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 on the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epidemic seasons, field trials were conducted in three growing seasons, 2009-2010, 2010-2011 and 2011-2012, in Langfang City, Hebei Province, China.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1000-kernel weight, crude protein content of grain and yield and disease index (DI), as well as area under disease progress curve (AUDPC) were studied. The models of the percentage of loss of 1000-kernel weight, crude protein content and yield were constructed using DI at critical point (CP) of growth stages (GS) and AUDPC in the three growing seasons, respectively. The CPs for estimating 1 000-kernel weight, crude protein content of grain and yield of wheat caused by powdery mildew were GS 11.1, GS 10.5.3 and GS l 0.5.3, respectively. Models based on DI at CP to estimate the percentage of loss of 1000-kernel weight, crude protein content of grain and yield were better than models based on AUDPC. And models of the percentage of loss of 1000-kernel weight, crude protein content and yield for 2011-2012 season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t from these for 2009-2010 and 2010-2011 seasons.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esides powdery mildew, weather conditions also had influence on 1 000-kernel weight, crude protein content of grain and yield loss of wheat when powdery mildew occur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at powdery mildew yield 1000-kemel weight crude protein content LOSS
下载PDF
Short-Term Effect of Grazing Exclusion and Uncontrolled Grazing on Species Abundance, Dry Matter Yield and Nutritive Value in an Invaded Area by Euryops floribundus in the Eastern Cape, South Africa
2
作者 Sive Tokozwayo Eric Cofie Timpong-Jones +6 位作者 Keletso Mopipi Masibonge Gxasheka Unathi Gulwa Siza Mthi Mthunzi Mndela Mzwethu Dastile Azile Dumani 《Open Journal of Ecology》 2023年第6期321-333,共13页
Grazing exclusion (GE) is the most effective rangeland restoration technique which facilitates species diversity and forage quality. This study aimed at assessing short-term impact of GE and continuously grazed rangel... Grazing exclusion (GE) is the most effective rangeland restoration technique which facilitates species diversity and forage quality. This study aimed at assessing short-term impact of GE and continuously grazed rangeland on relative frequency, dry matter yield and nutritive value of dominant grasses in an area invaded by Euryops floribundus. A plot of 2.5 ha was measured and the boundaries demarcated using tape measure and steal pins, the plot was further divided into two subplots of 1ha each which were 5 m apart. One subplot was fenced and protected from grazing livestock, while one subplot was grazed continuously and not fenced. Three parallel belt transects of 100 m × 2 m with 3 m apart were laid out in both subplots. Woody plants occurring within the transects were identified and recorded to determine density. In each subplot, a 0.25 m<sup>2</sup> quadrant measuring was thrown randomly to take detailed records on plant species, relative frequency of species and herbage biomass. Four dominant species at the two sites were harvested to determine the nutritive valu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razing exclusion (GE) facilitates grass species diversity, subsequently sixteen and thirteen grasses species were recorded in the GE and uncontrolled grazed (UG) sites, respectively. Eragrostis chloromelas (21.7%), and Themeda triandra (13.2%) had high relative frequencies in the GE site. Highest biomass production was recorded in the GE site (1400 kg·ha<sup>-1</sup>) compared to UG site (1102 kg·ha<sup>-1</sup>). Crude protein content was relatively lower at UG site (5.4% - 5.8%) as compared to GE site (7.2% - 7.8%). It was concluded that, GE showed a positive impact on a relative frequency (%), dry matter yield and crude protein content. UG creates a conducive environment for Euryops recruitment. Further studies are required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GE in long-term trial set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y Matter yield crude protein Nutritive Value Relative Frequency
下载PDF
川西北高寒地区5种饲草产量与CNCPS组分分析
3
作者 张雯露 黄雄杰 +4 位作者 李容 汪辉 关皓 周青平 陈有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2-1681,共10页
饲草种质资源是新品种创制的基础,本研究选择适宜在川西北高寒区栽培的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圆柱披碱草(Elymus cylindricus)和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饲草种质资源,... 饲草种质资源是新品种创制的基础,本研究选择适宜在川西北高寒区栽培的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圆柱披碱草(Elymus cylindricus)和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饲草种质资源,测定了饲草产量、全株及不同部位(茎、叶、穗)的营养成分,利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ornell net carbohydrate and protein system, CNCPS)对其组分进行分析,为筛选高产优质饲草种质资源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鲜草产量随年份增加逐年降低,老芒麦连续四年的鲜草产量高于其他饲草。圆柱披碱草的干草产量最高,变异系数较小,稳产性较好。无芒雀麦茎、叶和穗的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含量低于其他饲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 NS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饲草(P<0.05)。圆柱披碱草茎、叶和穗的ADF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饲草(P<0.05)。老芒麦全株、茎、叶和穗的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含量高于其他饲草,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CHO)含量低于其他饲草。综合分析得出,无芒雀麦和老芒麦的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表现较好,可作为当地种质资源研究和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饲草产量 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 粗蛋白 碳水化合物
下载PDF
施肥和豆禾混播对松嫩平原退化草地修复的影响
4
作者 方玉凤 曹志伟 +4 位作者 唐丽红 任秀彬 姜峰 蒋先翠 高野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92-199,共8页
【目的】探索适合松嫩平原中度退化草地的最佳修复模式,为松嫩平原退化草地的保护修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设置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羊草(Leymus chinensis)2种混播比例,结合不同N施用量,分析土壤养分含量、牧草品质和产量之... 【目的】探索适合松嫩平原中度退化草地的最佳修复模式,为松嫩平原退化草地的保护修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设置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羊草(Leymus chinensis)2种混播比例,结合不同N施用量,分析土壤养分含量、牧草品质和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施肥水平显著影响群落物种丰富度(P<0.01),施肥水平、混播比例及二者交互显著影响土壤有机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牧草粗蛋白含量及产量(P<0.05)。土壤全氮、牧草粗蛋白含量与施氮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两种混播比例下,土壤全氮含量变化与N施用量一致;N施用量300 kg/hm2的牧草粗蛋白含量高达20.22%,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结论】N施用量200~250 kg/hm2在试验当年秋季和第二年春季均获得最佳产量;豆禾1∶2混播的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优于2∶2混播,其中N施用量150 kg/hm2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禾混播 土壤养分 牧草产量 粗蛋白 群落构成
下载PDF
种植密度和喷施乙烯利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屈洋 马雯 +2 位作者 刘晓婷 薛玉莹 王可珍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9期20-24,共5页
为了解种植密度和喷施乙烯利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提高大豆高密度种植下的产量。本试验以宝豆10号为材料,设置了4个栽培密度:22.5万株/hm^(2)(D1)、24.0万株/hm^(2)(D_(2))、25.5万株/hm^(2)(D_(3))和27.0万株/hm^(2)(D_(4)),于大... 为了解种植密度和喷施乙烯利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提高大豆高密度种植下的产量。本试验以宝豆10号为材料,设置了4个栽培密度:22.5万株/hm^(2)(D1)、24.0万株/hm^(2)(D_(2))、25.5万株/hm^(2)(D_(3))和27.0万株/hm^(2)(D_(4)),于大豆4~5片复叶期设置喷施清水(E_(0))和稀释500倍乙烯利(E1)处理,研究种植密度和乙烯利对大豆光合特性、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种植密度下(D_(3)、D_(4)),E1处理的大豆叶片SPAD值和Pn优于E_(0)处理;E1处理的株高、节间长较E_(0)处理有所降低;E1处理的产量水平较E_(0)处理分别提高6.51%和30.19%。大豆品质性状方面,喷施乙烯利对籽粒的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种植密度对大豆籽粒粗蛋白质、粗脂肪和异黄酮含量的影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来看,宝豆10号种植密度为27.0万株/hm^(2)时喷施乙烯利可改善叶片的光合性能和茎秆性状,其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乙烯利 大豆 净光合速率 粗蛋白含量 大豆产量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Wheat Mixtures on the Powdery Mildew Disease and Some Yield Components 被引量:4
6
作者 LI Ning JIA Shao-feng +4 位作者 WANG Xiu-na DUAN Xia-yu ZHOU Yi-lin WANG Zong-hua LU Guo-do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期611-620,共10页
Mixtures composed of five wheat cultivars,Jingshuang 16,Jing 411,Jingdong 8,Lunxuan 987,and Baofeng 104,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resistance against powdery mildew were tested for their potential containment of the dis... Mixtures composed of five wheat cultivars,Jingshuang 16,Jing 411,Jingdong 8,Lunxuan 987,and Baofeng 104,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resistance against powdery mildew were tested for their potential containment of the disease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and for the influence on grain yield and the content of crude protein in the years 2007 and 2010.The plots were inoculated artificially with mixed isolates collected in the fields and propagated in the greenhouse and the disease was scored in 7 d interval during the two growing seasons.It was indicated that certain combinations,e.g.,Jingdong 8:Lunxuan 987,Jingdong 8:Baofeng 104,and Jing 411:Jingdong 8:Baofeng 104,showed positive efficacy on the mildew.The cultivar combinations tested in 2007 showed increase of grain yield,while most of the combinations tested in 2010 did not show the increase.The differences of the increases or decreas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xcept combinations Jing 411:Jingdong 8:Baofeng104,Jingshuang16:Jingdong8:Lunxuang 987 and Jingshuang 16:Jingdong 8:Lunxuan 987:Baofeng 104,which showed the decrease of the grain yield.The mixtures did not show influence on the content of crude protein in grain.More cultivar combinations need to be t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at powdery mildew cultivar mixture AUDPC yield crude protein
下载PDF
不同熟期大豆品种与青贮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对饲草产量及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晓艳 陈光荣 +3 位作者 王立明 杨如萍 张国宏 董博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9-105,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熟期大豆品种与青贮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对饲草产量及蛋白含量的影响。试验在陇东旱作区镇原、陇中灌区皋兰和河西灌区黄羊进行,以大豆中黄30 (SSZ组)、陇黄3号(SSL组)、汾豆93(SSF组)和青贮玉米(SMB组)单作为对照,设置中...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熟期大豆品种与青贮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对饲草产量及蛋白含量的影响。试验在陇东旱作区镇原、陇中灌区皋兰和河西灌区黄羊进行,以大豆中黄30 (SSZ组)、陇黄3号(SSL组)、汾豆93(SSF组)和青贮玉米(SMB组)单作为对照,设置中黄30-青贮玉米(IPZ组)、陇黄3号-青贮玉米(IPL组)和汾豆93-青贮玉米(IPF组) 3个带状复合种植系统,研究不同系统鲜干草产量及粗蛋白含量在不同生态点的变化特点。结果发现,与单作相比,复合种植系统下各大豆品种开花期延迟6 d左右,导致营养生长期相对延长;饲草刈割时,中黄30处于鼓粒满期至初熟期,陇黄3号处于鼓粒初期至鼓粒满期,汾豆93处于盛荚期至鼓粒初期。灌区皋兰、黄羊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鲜干产草量与玉米单作相近,不同熟期大豆品种在复合种植模式下鲜干草产量具有明显差异。与玉米单作相比,各生态区点玉米-大豆复合饲草粗蛋白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灌区皋兰、黄羊大豆-玉米复合饲草蛋白产量显著高于玉米单作(P<0.05)。研究表明,陇黄3号-青贮玉米、汾豆93-青贮玉米复合种植是一种可行的灌区优质饲料生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大豆 复合种植 饲草产量 粗蛋白
下载PDF
长期覆膜和施用有机肥对黄土高原春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被引量:2
8
作者 尉亚囡 薄其飞 +7 位作者 唐安 高嘉瑞 马田 尉熊熊 张方方 周祥利 岳善超 李世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08-1717,共10页
【目的】通过田间定位试验探究长期覆膜和施用有机肥对春玉米产量、品质、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吸收的影响。【方法】长期定位试验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开展。试验设4个处理:覆膜,不施氮,作为对照(F)... 【目的】通过田间定位试验探究长期覆膜和施用有机肥对春玉米产量、品质、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吸收的影响。【方法】长期定位试验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开展。试验设4个处理:覆膜,不施氮,作为对照(F);不覆膜,施氮225 kg·hm~(-2)(N);覆膜,施氮225 kg·hm~(-2)(FN);覆膜,施氮225 kg·hm~(-2),并施有机肥(FSN)。2020和2021年在玉米吐丝期(R1)和收获期(R6)分别采集植株样品,测定植株生物量,并按器官分类测定不同部位的氮含量,收获期测定玉米籽粒粗蛋白、粗脂肪和粗淀粉含量。【结果】(1)施氮条件下覆膜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覆膜条件下增施有机肥能使产量进一步提高。不覆膜施氮处理与对照相比增产106%—176%,覆膜处理在此基础上产量增加21%—75%,在覆膜条件下增施有机肥后进一步增产6%—8%。(2)施氮条件下覆膜显著提高春玉米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吸收,施用有机肥后二者进一步得到提高。(3)不覆膜施氮处理的粗蛋白含量为8.67%—8.94%,施氮条件下覆膜使粗蛋白含量提高至8.99%—9.34%,增施有机肥后粗蛋白含量没有进一步提高。3个处理间粗脂肪和粗淀粉含量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覆膜(FN)可以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和粗蛋白含量,覆膜条件下增施有机肥(FSN)在维持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产量,实现春玉米的高产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覆膜 有机肥 产量 粗蛋白 粗脂肪 粗淀粉
下载PDF
饲料油菜粗蛋白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萍 张林 +6 位作者 王涛 王婧泽 陈燕萍 吴宇瑶 龚永会 秦利军 代文东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150-3162,共13页
为评价饲料油菜(Brassica napus)及其不同生长时期的营养品质差异,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饲料油菜‘牲饲1号’‘牲饲2号’和‘油研50’在薹期(BS)、初花期(EFS)、盛花期(FBS)和终花后1周(FFS)刈割,对生物产量、粗蛋白及其氨基酸... 为评价饲料油菜(Brassica napus)及其不同生长时期的营养品质差异,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饲料油菜‘牲饲1号’‘牲饲2号’和‘油研50’在薹期(BS)、初花期(EFS)、盛花期(FBS)和终花后1周(FFS)刈割,对生物产量、粗蛋白及其氨基酸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品种(组合)对饲料油菜生物产量影响显著(P<0.05),刈割时期影响极显著(P<0.01),两者互作影响不显著(P>0.05);其中,‘牲饲2号’FFS生物产量最高。2)从BS至FFS,3个品种(组合)植株粗蛋白(CP)含量(干基)分别从26.88%、27.05%和25.66%降至15.22%、16.06%和15.45%,且品种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牲饲2号’和‘油研50’单位面积CP产量均为FBS>FFS>EFS>BS,‘牲饲1号’为FBS>EFS>FFS>BS,其中‘牲饲2号’FBS刈割处理最高(1855.55 kg·hm^(-2)),‘牲饲1号’FBS处理次之(1645.85kg·hm^(-2))。3)3个品种(组合)均含7种必需氨基酸(E)和10种非必需氨基酸。处理间氨基酸、总氨基酸(T)、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药效氨基酸、甜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含量均有显著差异。除蛋氨酸外,其他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表现为BS>EFS>FBS>FFS。除蛋氨酸+半胱氨酸外,E/T均高于FAO/WHO推荐标准、必需氨基酸的比值系数均接近1,各处理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为56.81~71.34,‘牲饲2号’FFS刈割处理SRC值最高(71.34)。4)以三江牛红牛肉、婆罗门牛肉和巴美肉羊为参比蛋白,‘牲饲2号’和‘油研50’FFS刈割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处于0.90~0.94,为良好蛋白质;以蕨麻猪肉为参比蛋白,‘牲饲2号’FFS刈割EAAI值为0.97,为优质蛋白,‘牲饲2号’FBS刈割和‘油研50’FFS刈割,EAAI值分别为0.86和0.94,均达到良好蛋白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油菜 刈割时期 生物产量 粗蛋白 氨基酸 氨基酸比值 必需氨基酸指数
下载PDF
钙蛋白液对紫花苜蓿产量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10
作者 崔静 唐凡华 +1 位作者 郝爱琴 王学博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50-55,共6页
水肥管理在紫花苜蓿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探讨钙蛋白液对紫花苜蓿生长和营养指标的影响,通过灌施的方式采用单因素试验开展钙蛋白液的应用效果、剂量效果及其与菌剂的组合效果研究,测定紫花苜蓿株高、鲜产量、干产量及... 水肥管理在紫花苜蓿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探讨钙蛋白液对紫花苜蓿生长和营养指标的影响,通过灌施的方式采用单因素试验开展钙蛋白液的应用效果、剂量效果及其与菌剂的组合效果研究,测定紫花苜蓿株高、鲜产量、干产量及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1)钙蛋白液的应用效果试验中,225 kg·hm^(-2)钙蛋白处理组紫花苜蓿产量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其中鲜、干产量分别提高了23.59%和24.40%;(2)钙蛋白液的剂量效果试验,225、450 kg·hm^(-2)钙蛋白液处理均有助于紫花苜蓿增产,但剂量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且增产效果因紫花苜蓿建植年限不同存在差异;(3)钙蛋白液与菌剂组合效果试验,钙蛋白液(225 kg·hm^(-2))及其与菌剂(15 kg·hm^(-2))的组合处理均有助于紫花苜蓿显著增产(P<0.05),其对灌施后3茬(二、三、四茬)紫花苜蓿总干产量的增幅分别可达29.37%、29.58%,但2个处理之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4)各年份同一茬次的处理组于对照组对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差异表现均不显著。综合而言,在常规管理条件下,灌施钙蛋白液225 kg·hm^(-2)即可实现紫花苜蓿在稳定粗蛋白含量的前提下显著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蛋白液 紫花苜蓿 产量 粗蛋白含量
下载PDF
‘闽北翅果菊’新品种的选育
11
作者 黄水珍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76-985,共10页
为了满足产业结构调整、优质饲草产业发展对中小型食草畜禽的需求,2005年起开展了野生翅果菊(Lactuca indica)种质资源栽培驯化工作,通过野外单株收集、扩繁,经过单株选择、混合选育,驯化出‘闽北翅果菊’新品种,并于2019年通过全国草... 为了满足产业结构调整、优质饲草产业发展对中小型食草畜禽的需求,2005年起开展了野生翅果菊(Lactuca indica)种质资源栽培驯化工作,通过野外单株收集、扩繁,经过单株选择、混合选育,驯化出‘闽北翅果菊’新品种,并于2019年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2018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闽北翅果菊’年平均干草产量达4552.2 kg·hm^(−2),较对照原始群体、‘蒙早苦荬菜’分别显著增产24.33%和26.68%(P<0.05);在抽薹期第1次刈割鲜草粗蛋白质平均含量可达27.56%;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本研究结果表明,‘闽北翅果菊’是一种适合南方地区栽培草地建植的优质牧草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北翅果菊 品种选育 生物学特性 农艺性状 饲用品质 草产量 粗蛋白
下载PDF
西北旱区灌溉方式对苜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陶雪 苏德荣 +1 位作者 乔阳 寇丹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41-1647,共7页
为探究灌溉方式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行苜蓿地下滴灌(SDI)、畦灌(BI)、喷灌(SI)和对照(CK)4种处理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3种处理相比,SDI的土壤含水量最高,CK最低。SDI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 为探究灌溉方式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行苜蓿地下滴灌(SDI)、畦灌(BI)、喷灌(SI)和对照(CK)4种处理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3种处理相比,SDI的土壤含水量最高,CK最低。SDI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P<0.05),其中SDI两茬的产量分别为4 815.87、4 300.41 kg·hm-2,相比BI、SI、CK,SDI两茬分别提高了10.56%、14.92%、95.26%和13.64%、23.60%、120.85%。SDI两茬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2.66和2.50 kg·m-3,较BI和SI,两茬分别提高了17.70%、21.46%和20.77%、34.41%。CK的品质显著高于其他3个灌水处理(P<0.05),3个灌水处理间品质差异不明显,SDI苜蓿两茬的粗蛋白产量分别为816.13和814.07 kg·hm-2,相比BI、SI、CK,SDI两茬分别提高了2.38%、5.84%、61.90%和10.90%、18.83%、100.01%。本研究揭示,相比BI和SI,SDI促进苜蓿生长,且显著提高了苜蓿粗蛋白产量、干草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因此,SDI适合在西北干旱地区苜蓿种植中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地下滴灌 粗蛋白产量 干草产量 品质
下载PDF
花生钙营养效应及其与磷协同吸收特征 被引量:21
13
作者 沈浦 吴正锋 +7 位作者 王才斌 孙学武 郑亚萍 于天一 郑永美 陈殿绪 孙秀山 罗盛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5-90,共6页
为了挖掘土壤耕作对花生钙素的供应能力,基于三个典型棕壤土大田耕作试验,研究了免耕、浅耕、深耕和深松下花生钙营养效应及其与磷协同吸收特征。结果表明:(1)深耕和浅耕花生荚果及植株地上部(茎、叶、针)的钙吸收量比免耕和深松增加12.... 为了挖掘土壤耕作对花生钙素的供应能力,基于三个典型棕壤土大田耕作试验,研究了免耕、浅耕、深耕和深松下花生钙营养效应及其与磷协同吸收特征。结果表明:(1)深耕和浅耕花生荚果及植株地上部(茎、叶、针)的钙吸收量比免耕和深松增加12.8%~41.8%。(2)耕作措施下土壤钙供给与植株钙吸收并非呈直线关系,土壤交换性钙低于临界值2.7g/kg时,植株钙吸收量随着土壤交换性钙增加而显著增加。(3)花生对钙(Ca^(2+))与磷(H_2PO_4^-/HPO_4^(2-))吸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荚果钙与磷的协同吸收效应大于植株地上部分。(4)花生钙吸收量每增加10kg/hm^2,荚果产量增加610kg/hm^2,粗蛋白增加108kg/hm^2。总之,通过耕翻20~30cm措施可维持适宜的土壤交换性钙含量,有利于花生对钙磷的协同吸收,促进花生产量、品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粗蛋白 荚果产量 交换性钙 吸收累积 临界值
下载PDF
刈割方式对紫花苜蓿生物量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谢建磊 毕玉芬 +3 位作者 罗富成 杨士林 吴晓祥 梁新民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1-765,770,共6页
紫花苜蓿(Medicigo sativa L.)是重要的豆科牧草,刈割是利用紫花苜蓿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本文以在云贵高原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表现优异的7个紫花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刈割处理对紫花苜蓿品种产草量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紫花苜蓿(Medicigo sativa L.)是重要的豆科牧草,刈割是利用紫花苜蓿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本文以在云贵高原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表现优异的7个紫花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刈割处理对紫花苜蓿品种产草量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处理对紫花苜蓿不同品种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及粗蛋白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14号品种(1085)在45 cm的刈割方式下鲜草产量最高,达到了86 400 kg/hm2,且显著高于30 cm刈割和孕蕾期刈割(P<0.05);同一刈割处理下,不同的品种之间产草量和粗蛋白含量也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45cm刈割处理时,14号品种(1085)的鲜草产量显著高于其余6个紫花苜蓿品种(P<0.05),而粗蛋白含量则是16号品种(1075)的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余6个紫花苜蓿品种(P<0.05)。不同刈割处理对参试的紫花苜蓿品种产草量和粗蛋白含量分析,表明在45 cm刈割方式下,苜蓿的产草量,粗蛋白含量和粗蛋白产量最高,故云贵高原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苜蓿生产的最适宜刈割高度是4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刈割 紫花苜蓿 粗蛋白 产草量
下载PDF
不同复种方式下作物的粗蛋白和可消化干物质总产量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钟小仙 顾洪如 +1 位作者 江海东 曹卫星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75-78,共4页
在南京对6种不同复种方式下作物的营养物质产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Loliummultiflorum粗蛋白总产量和可消化干物质总产量分别是小麦Triticum eastivum的1.45倍和1.26倍;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 在南京对6种不同复种方式下作物的营养物质产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Loliummultiflorum粗蛋白总产量和可消化干物质总产量分别是小麦Triticum eastivum的1.45倍和1.26倍;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粗蛋白总产量和可消化干物质总产量平均值分别是水稻Oryza sativa的2.06倍和1.61倍;6种复种方式中,粗蛋白总产量和可消化干物质总产量以多花黑麦草-杂交狼尾草为最高,黑麦Secale cereal-杂交狼尾草其次。集约农区发展草食性畜禽养殖业以二季均种植牧草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种方式 粗蛋白产量 可消化干物质产量 多花黑麦草 杂交狼尾草
下载PDF
种植密度与施氮水平对优质蛋白玉米中单9409产量及子粒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马兴林 许建新 +3 位作者 林治安 关义新 凌碧莹 王庆祥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z2期107-110,共4页
在 3种 种植 密 度 和 4种 供 氮 水 平 下 研 究 了 种 植 密 度 和 施 氮 量 对 中 单 9409产 量 及 子 粒 粗 蛋 白 含 量 的影响 。种植 密 度和 施氮 量 均对 优质 蛋 白玉 米中 单 9409的 子粒 粗 蛋白 质含 量有 显 著影 响,且二... 在 3种 种植 密 度 和 4种 供 氮 水 平 下 研 究 了 种 植 密 度 和 施 氮 量 对 中 单 9409产 量 及 子 粒 粗 蛋 白 含 量 的影响 。种植 密 度和 施氮 量 均对 优质 蛋 白玉 米中 单 9409的 子粒 粗 蛋白 质含 量有 显 著影 响,且二 者 互作 效应 显 著。种 植密度 之间 ,以 最高 产 量对 应的 种 植密 度的 粗 蛋白 质 含量 最 低 ,子 粒 粗 蛋白 质 含 量 随种 植 密 度 的变 化 动 态 受施 氮 量 的影响 ;施 氮对 子粒 粗 蛋白 质含 量 的影 响与 种 植密 度有 关 ,低 密 度 下 ,以 中 等 施氮 量 处 理 的粗 蛋 白 质 含量 最 高 ,高 密 度下,则 以 中等 施氮 量 处理 的粗 蛋 白质 含量 最 低。 本 试验 条 件 下 玉米 子 粒 粗 蛋白 质 含 量 与产 量 呈 显 著负 相 关 ,与 穗 粒数、百 粒 重、穗粒 重均 呈显 著 正相 关;与粗 脂 肪、粗 淀 粉含 量均 呈 负相 关,但与 粗 脂肪 含量 相 关不 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QPM 种植密度 施氮水平 粗蛋白质含量 产量
下载PDF
黄土高原紫花苜蓿产草量与营养品质预测 被引量:9
17
作者 胡安 康颖 侯扶江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55-1163,共9页
为了预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产草量和营养品质,通过2009年和2010年两年的田间试验,获得不同刈割时间的紫花苜蓿株高、产量(包括茎产量和叶产量)和干草样品,分析了样品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纤维、粗蛋白,并比较了... 为了预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产草量和营养品质,通过2009年和2010年两年的田间试验,获得不同刈割时间的紫花苜蓿株高、产量(包括茎产量和叶产量)和干草样品,分析了样品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纤维、粗蛋白,并比较了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分别建立了基于株高的产草量与营养品质预测模型(草产量:y_(Total)=0.1256x^(2.2866),R^2=0.8898,粗蛋白含量:yCP=50.103x^(-0.369),R^2=0.8625,中性洗涤纤维:y_(NDF)=0.4902x+13.728,R^2=0.8586,酸性洗涤纤维:y_(ADF)=0.371x+9.3476,R^2=0.8678,粗纤维:y_(CF)=0.3556x+4.598,R^2=0.8855),以及基于产草量的产量构成和营养品质预测模型,基于产量构成的营养品质预测模型,基于株高、草产量和产量构成的营养品质预测模型,和营养品质之间相互预测模型等。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较高,成本降低96%,可以为黄土高原雨养耕作区紫花苜蓿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草 粗蛋白 粗纤维 产量构成 茎叶比 株高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的引种研究初报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春龙 李凤山 +2 位作者 杨恒山 于万江 郑庆福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44-47,共4页
以国外引进的8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品种为试材,于2002—2003年在科尔沁沙地水浇地条件下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越冬率在80%以上的品种有6个,占供试品种的75%;各品种平均分枝数差异显著,以农宝最高,苜蓿王最低;干草产量由高到... 以国外引进的8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品种为试材,于2002—2003年在科尔沁沙地水浇地条件下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越冬率在80%以上的品种有6个,占供试品种的75%;各品种平均分枝数差异显著,以农宝最高,苜蓿王最低;干草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农宝、阿尔冈金、WL 323HQ、费纳尔、WL 324、全能、WL 232HQ、苜蓿王;平均粗蛋白含量以苜蓿王和阿尔冈金相对较高,全能最低;粗蛋白产量以阿尔冈金最高,农宝、WL 323HQ位居其次。综合越冬率、草产量和营养品质认为,阿尔冈金、WL 323HQ和农宝是科尔沁沙地农田种植紫花苜蓿的适宜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越冬率 初报 科尔沁沙地 品种 引种 分枝数 水浇地 产量 条件
下载PDF
苜蓿施用磷、钾肥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03
19
作者 杨恒山 曹敏建 +1 位作者 李春龙 李凤山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9-22,共4页
采用过磷酸钙与氯化钾进行2因素4水平随机区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过磷酸钙600kg hm2与氯化钾100kg hm2施肥处理,苜蓿鲜草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20 0%,纯收入增988元 hm2。新复极差测验表明:不同水平施用过磷酸钙各次刈割鲜草产量及鲜草总... 采用过磷酸钙与氯化钾进行2因素4水平随机区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过磷酸钙600kg hm2与氯化钾100kg hm2施肥处理,苜蓿鲜草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20 0%,纯收入增988元 hm2。新复极差测验表明:不同水平施用过磷酸钙各次刈割鲜草产量及鲜草总产量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 05),且随着过磷酸钙用量的增加鲜草产量相应地增加。不同水平施用氯化钾与不施氯化钾鲜草总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 01),但施氯化钾150kg hm2与50kg hm2鲜草总产量差异不显著;随着施用氯化钾水平的提高,各次刈割鲜草产量及鲜草总产量均呈先升高后略有下降的趋势,氯化钾施用量以100kg hm2为宜。氯化钾、过磷酸钙及其互作效应均以第1次刈割显著,第2次刈割施肥效应均有所下降,其中氯化钾及氯化钾与过磷酸钙互作效应下降更为明显。增施氯化钾有利于提高苜蓿粗蛋白含量,但粗蛋白含量不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过磷酸钙200kg hm2苜蓿粗蛋白含量最高,施400kg hm2苜蓿粗蛋白含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过磷酸钙 氯化钾 鲜草产量 粗蛋白含量
下载PDF
不同熟期玉米品种春夏套作对全株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宁堂原 李增嘉 +3 位作者 焦念元 赵春 申加祥 王浩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3-448,共6页
试验采用早熟品种鲁原单 14 (LD14 )、中熟品种掖单 2 2 (YD2 2 )、晚熟品种掖单 13(YD13)为代表品种进行春夏玉米套作 ,研究其对全株饲用生物产量及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产量的影响 ,旨在筛选全年优质高产的套作品种组合。研究结果表... 试验采用早熟品种鲁原单 14 (LD14 )、中熟品种掖单 2 2 (YD2 2 )、晚熟品种掖单 13(YD13)为代表品种进行春夏玉米套作 ,研究其对全株饲用生物产量及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产量的影响 ,旨在筛选全年优质高产的套作品种组合。研究结果表明 ,套作对春玉米生物产量和营养价值影响不显著 ,但对夏玉米的影响显著。当夏玉米同一品种与春玉米不同品种套作时 ,夏玉米生物产量和营养价值表现为 :与春玉米LD14套作 >与春玉米YD2 2套作 >与春玉米YD13套作。就全年籽粒产量而言 ,YD2 2 YD13是最好的组合 ;但是综合考虑生物产量、籽粒产量、粗蛋白产量、粗脂肪产量及粗纤维产量时 ,全年较好的套作模式除YD2 2 YD13外还有YD13 YD13和YD13 YD2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期 玉米 套作 全株饲用 营养价值 生物产量 粗蛋白 粗纤维 粗脂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