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Crust算法的点云复杂曲面精细化三维重建
1
作者 张前 王健 +1 位作者 齐智宇 王政辉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27-1833,共7页
针对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Crust算法在对激光点云和影像点云进行复杂曲面三维重建时模型表面不够光滑、耗时长、精度不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点云三维重建方法。该方法首先用体素重心临近特征点算法进行下采样;之后使用移动最... 针对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Crust算法在对激光点云和影像点云进行复杂曲面三维重建时模型表面不够光滑、耗时长、精度不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点云三维重建方法。该方法首先用体素重心临近特征点算法进行下采样;之后使用移动最小二乘算法拟合函数并确定二次基函数和高斯权函数完成数据平滑与优化;然后使用基于自适应外接圆Delau-nay三角剖分方法的Crust算法进行重建,得到粗三角网格;最后采用四面体的外接球半径与其最短边长比值剔除不合格的四面体,完成对模型的优化与重建。经过实验验证,该方法可以减少孔洞和重建时间,构建出平滑、点云点云拓扑结构更为准确的三维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激光点云 影像点云 DELAUNAY三角剖分 crust算法
下载PDF
A Crust-based Method of Reconstructing Human Bone
2
作者 MA Shu-chao LIU Yi 《Computer Aided Drafting,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2014年第2期6-9,共4页
We present a crust-based procedure for modeling human being’s bone, which is based on voronoi diagram and its dual, Delaunay triangulation. In three-dimensional space, the crust algorithm can generate a 3D-model usin... We present a crust-based procedure for modeling human being’s bone, which is based on voronoi diagram and its dual, Delaunay triangulation. In three-dimensional space, the crust algorithm can generate a 3D-model using a set of sample points. The purposes of this paper is to extract precise contour from CT series, then refer to these contours as sample points, and then apply the crust algorithm to these sample points to get three dimensional me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ust algorithm surface reconstruction contour abstraction
下载PDF
基于Crust算法的虚拟人台重建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倩 李雪飞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36,共5页
对三维人体扫描数据进行精简处理并依据关键点提取半身人台数据.利用Voronoi图和Delaunay三角剖分的性质,在Matlab的平台上实现了经典的Crust曲面重建算法并得到基于真实人体的三维个性化人台模型.本文的建模方法便捷、准确,为建立大量... 对三维人体扫描数据进行精简处理并依据关键点提取半身人台数据.利用Voronoi图和Delaunay三角剖分的性质,在Matlab的平台上实现了经典的Crust曲面重建算法并得到基于真实人体的三维个性化人台模型.本文的建模方法便捷、准确,为建立大量个性化人台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点 crust算法 DELAUNAY三角化 人台模型
下载PDF
Receiver functions of CCDSN and crustal structure of Chinese mainland 被引量:1
4
作者 Xuzhang Shen Huilan Zhou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12年第1期3-16,共14页
The teleseismic receiver functions of 48 stations belonging to the CCDSN are used to invert the crustal structure beneath each station with the neighborhood algorithm. Thin layers with low velocity have been found ben... The teleseismic receiver functions of 48 stations belonging to the CCDSN are used to invert the crustal structure beneath each station with the neighborhood algorithm. Thin layers with low velocity have been found beneath eight stations with "abnormal" observed receiver functions. Unreasonable results of few stations have been adjusted lightly with the trial-and-error method. The final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crust in the western China is relatively thicker than the eastern China. The crust thickness beneath the Tibetan plateau is very large, which reaches 84 km at the station LSA. Double-crust structure exists below the stations LSA and CAD in Tibet, which might imply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Indian and Eurasian plates. A pronounced low velocity zone in the lower crust beneath the station TNC of Yunnan province might relate to the high temperature or emergence of partially molten material caused by Quaternary volcano, magma and geothermal activities in this area. The Moho is a transitional zone made up of thin layers instead of simple sharp discontinuity beneath several stations. The Conrad discontinuity is clearly identified beneath 20 stations mainly in the southeastern China, whereas it is blurry beneath 14 stations and uncertain beneath remaining s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eiver function neighborhood algorithm Chinese mainland crust structure
下载PDF
基于点云数据的采空区三维建模算法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鑫 王李管 +2 位作者 毕林 陈建宏 朱忠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047-3053,共7页
为有效实施对采空区的控制和安全管理,需要准确掌握矿山采空区的体积、空间三维形态和实际边界。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获取采空区表面点云数据,结合矿山采空区自身空间几何特点,提出伪极点-Crust建模算法。其基本思路为:在三维Delauna... 为有效实施对采空区的控制和安全管理,需要准确掌握矿山采空区的体积、空间三维形态和实际边界。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获取采空区表面点云数据,结合矿山采空区自身空间几何特点,提出伪极点-Crust建模算法。其基本思路为:在三维Delaunay三角剖分的基础上,给出伪极点的概念,以伪极点代替传统Crust算法中的极点,减小数据存储量;同时结合奇异四面体判别准则,确保采空区模型的准确性;通过使用模型内外检测算法和伪极点-Crust图抽取算法,建立采空区三维模型。用VC++实现该算法,对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采空区建模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建模快速,结果准确;该算法同样适用于实测巷道建模、采场验收、计算机几何造型、逆向工程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激光扫描点云 DELAUNAY三角剖分 模型内外检测 伪极点-crust算法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地壳电性结构特征 被引量:39
6
作者 马晓冰 孔祥儒 +1 位作者 刘宏兵 闫永利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89-697,共9页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的大地电磁测深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用非线性共轭梯度算法(NLCG)进行二维TE、TM模式联合反演,得到研究地区的地壳电性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研究区的中下地壳内普遍存在高导层,其成因一般为部分熔融,其中在羌塘...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的大地电磁测深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用非线性共轭梯度算法(NLCG)进行二维TE、TM模式联合反演,得到研究地区的地壳电性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研究区的中下地壳内普遍存在高导层,其成因一般为部分熔融,其中在羌塘中部地壳内的局部高导异常主要受流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地电磁测深 非线性共轭梯度算法(NLCG) 地壳 电性结构
下载PDF
三维人体的点云获取与点云重建 被引量:7
7
作者 李鹏飞 侯毅星 景军锋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72-76,共5页
针对三维人体重建中人体曲面复杂,点云庞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Voronoi图,并利用Delaunay三角剖分性质的Crust算法进行人体三维重建.采用三角测量原理计算三维坐标,散乱的点云构成Voronoi图,Delaunay三角剖分Voronoi图得到原始模型... 针对三维人体重建中人体曲面复杂,点云庞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Voronoi图,并利用Delaunay三角剖分性质的Crust算法进行人体三维重建.采用三角测量原理计算三维坐标,散乱的点云构成Voronoi图,Delaunay三角剖分Voronoi图得到原始模型.利用Xjtuom三维面扫描仪测量人体点云,进而采集到了49幅不同角度和高度的图片,并用自带软件完成了配准.通过Matlab平台完成点云读取,点云精简和基于Crust算法的三维重建.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保证曲面重建的拓扑正确性和收敛性.该三维重建系统能够实现人体庞大点云的三角剖分与人体复杂自由曲面的重建,并得到了360°无缝隙的人体重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测量 点云精简 crust算法 三维重建
下载PDF
BP人工神经网络在青藏铁路南段地壳稳定性定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周春景 吴珍汉 石广仁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9-85,共7页
将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引入区域构造活动性、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领域,对青藏铁路南段沿线的构造活动性进行定量分析。选用断层运动速率、地震震级、温泉温度及剪切应变4个关键影响因子作为BP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构造活动强度(α... 将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引入区域构造活动性、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领域,对青藏铁路南段沿线的构造活动性进行定量分析。选用断层运动速率、地震震级、温泉温度及剪切应变4个关键影响因子作为BP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构造活动强度(α)作为输出向量,以α为定量判据,将全区划分为相对稳定区(α〈0.22)、较不稳定区(α≈0.22~0.38)、不稳定区(α≈0.38~0.69)、极不稳定区或强烈构造活动区(α≥0.69)。在青藏铁路南段沿线划分出格仁错、崩错、当雄一羊八井、错那湖、唐古拉山口南、聂荣东北、聂荣西北、雅鲁藏布江断裂沿线、萨迦等不稳定区,在不稳定区内部进一步划分出申扎、蓬错、尼木、桑雄、羊八井5个极不稳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BP算法 区域地壳稳定性 定量评价 青藏铁路南段
下载PDF
用近震资料反演京津唐地区的地壳三维速度结构 被引量:5
9
作者 丁志峰 曾融生 《华北地震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20,共7页
用近震资料能得到在水平向和垂直向分辨率较高的地壳速度结构.计算过程中,分别进行定位和速度结构反演的运算,叠代求解.利用北京电信传输台网的资料,用ACH方法对发生在该地区的147个地震进行定位.根据P波和Pn波的走时数据,用SIRT方法反... 用近震资料能得到在水平向和垂直向分辨率较高的地壳速度结构.计算过程中,分别进行定位和速度结构反演的运算,叠代求解.利用北京电信传输台网的资料,用ACH方法对发生在该地区的147个地震进行定位.根据P波和Pn波的走时数据,用SIRT方法反演地壳的三维速度结构.SIRT方法具有物理意义清晰、计算速度快的特点,在微机上即可实现大数据量的反演计算.数值模拟结果显示,SIRT方法的反演结果也是比较理想的.为反演京津唐地区的地壳结构,将研究区域分为三层,各层又划分为13×13个均匀块体,用147个地震的3310条P波和Pn波走时数据反演各块体的速度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地壳上部,速度分布变化不大;中部的平原地区速度低,山区速度高;在北京和唐山之间的地壳下部则明显地存在一低速区,它和远震资料得到的上地幔低速区的位置吻合,表明地幔深部物质向上的侵入,影响了华北地区的地震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唐地区 地壳 速度结构 地震
下载PDF
接收函数近邻反演方法的改进和对海拉尔台下地壳速度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沈旭章 周蕙兰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22-328,共7页
数值试验结果指出 ,用接收函数反演地壳速度结构时 ,在正演和反演过程中使用不匹配的地壳模型参数化方式 ,将对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发现 ,在处理实际资料时将接收函数归一化 ,可能会丢弃介质信息 .在此基础上 ,改进了接收函数和近邻... 数值试验结果指出 ,用接收函数反演地壳速度结构时 ,在正演和反演过程中使用不匹配的地壳模型参数化方式 ,将对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发现 ,在处理实际资料时将接收函数归一化 ,可能会丢弃介质信息 .在此基础上 ,改进了接收函数和近邻算法反演地壳速度结构的程序 ,并用来反演了海拉尔台下的地壳速度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近邻算法 地壳结构 模型参数化
下载PDF
使用Lloyd Relaxation的物体表面网格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田宽 马利庄 Marc Alexa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38-1143,共6页
根据输入的物体表面点云生成与表面点云拓扑结构一致且几何形状接近的三角网格,在计算机图形学建模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提出一种基于Lloyd relaxation的模型表面点云网格化方法.首先从输入点云中随机选取一些样本点,样本点的数目可以指... 根据输入的物体表面点云生成与表面点云拓扑结构一致且几何形状接近的三角网格,在计算机图形学建模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提出一种基于Lloyd relaxation的模型表面点云网格化方法.首先从输入点云中随机选取一些样本点,样本点的数目可以指定;然后运用扩展的Lloyd relaxation算法将这些样本点沿着物体表面移动;当得到一个近似均匀的样本点分布后,运用改进的"crust"算法根据这些样本点生成三角网格.通过在每次relaxation过程中减少网格和曲面间体积的方法,使生成的三角网格与原始表面点云的几何形状接近.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正确、有效地生成输入点云模型的三角网格,并可以运用在三维物体表面重建和网格简化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oyd RELAXATION 移动最小二乘法 "crust"算法 VORONOI图 DELAUNAY三角剖分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钴结壳采矿车行走路径规划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波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46-52,共7页
海洋富钴结壳是海洋矿产资源中经济价值高又极具战略意义的矿产之一。富钴结壳主要位于海洋的海山表面,因所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所以开采难度非常大。基于遗传算法对钴结壳采矿系统中关键的采矿车行走路径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钴结壳采矿车 路径规划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利用遗传算法反演皖中地区地壳速度结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志 付鸣放 +2 位作者 刘浩 秦溯 应允翔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84-87,共4页
利用安徽数字地震台网2009~2012年记录的421条高质量近震纵波数据,建立层状介质模型,基于遗传算法对安徽中部地区(30.5~33.2°N,116~119.3°E)地壳一维速度结构进行反演,结果显示遗传算法能够较好的用于一维速度结构反演,同... 利用安徽数字地震台网2009~2012年记录的421条高质量近震纵波数据,建立层状介质模型,基于遗传算法对安徽中部地区(30.5~33.2°N,116~119.3°E)地壳一维速度结构进行反演,结果显示遗传算法能够较好的用于一维速度结构反演,同时得到该地区地壳平均厚度、地壳各层平均厚度及各层中P波平均速度,为进一步开展该地区基础研究提供一个合适的初始地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中地区 地壳速度结构 遗传算法
下载PDF
Crust改进算法的点云网格自动构建
14
作者 陈喆 王健 +2 位作者 梁周雁 孙文潇 马伟丽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8-104,117,共8页
针对逆向工程、智慧城市和文物保护等领域中复杂散乱点云建模自动化程度低、精度差的问题,该文在Crust算法的基础上,对最佳三角形的判断方法进行改进。首先计算采样点的Voronoi图和极点,将Voronoi顶点和极点组成新的点集并进行Delaunay... 针对逆向工程、智慧城市和文物保护等领域中复杂散乱点云建模自动化程度低、精度差的问题,该文在Crust算法的基础上,对最佳三角形的判断方法进行改进。首先计算采样点的Voronoi图和极点,将Voronoi顶点和极点组成新的点集并进行Delaunay三角剖分,生成粗三角网格,建立四面体与三角形的对应关系;然后根据克拉默法则求解每个四面体的中心坐标,通过相邻两个四面体中心的欧式距离求解交叉系数,删除不符合标准的三角形;最终构建出完整、高精度的三角网格。经实验验证:该算法对于不同质量、不同密度的点云均有很好的适用性,能够实现散乱点云实体网格的自动构建,并且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 建模 crust算法 三角网格
原文传递
富钴结壳采集头工作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毅敏 聂四军 +1 位作者 庹春燕 罗松宝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2,共4页
在6km水下采集富钴结壳,其能耗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以采集头的行走速度、滚筒切割速度、切削深度及截齿的截线距为设计变量,以采集头最小切削能耗为目标,建立了采集头工作参数优化设计模型.设计模糊控制器嵌入到遗传算法中控制交叉率、变... 在6km水下采集富钴结壳,其能耗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以采集头的行走速度、滚筒切割速度、切削深度及截齿的截线距为设计变量,以采集头最小切削能耗为目标,建立了采集头工作参数优化设计模型.设计模糊控制器嵌入到遗传算法中控制交叉率、变异率的自动调整,利用模糊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切削深度、截齿的截线距、采矿车行走速度、采集头切割速度及最小功率分别为3.0993cm、5.5979cm、0.2889m/s、0.3535m/s和149.6229kW.水池试验证明优化结果令人满意.图6,表2,参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结壳 遗传算法 模糊控制 优化设计
原文传递
基于遗传算法的大洋富钴结壳开采的切削深度优化控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秦宣云 卜英勇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0,共4页
针对大洋富钴结壳开采过程中微地形的复杂性,论述了富钴结壳开采的采集率、废石混入率与切削深度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了在开采中达到某一控制废石混入率时,与切削深度相应的采集率所出现的多极值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入了遗传算法,并利... 针对大洋富钴结壳开采过程中微地形的复杂性,论述了富钴结壳开采的采集率、废石混入率与切削深度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了在开采中达到某一控制废石混入率时,与切削深度相应的采集率所出现的多极值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入了遗传算法,并利用其全局寻优性成功地解决了在达到控制废石混入率时获得最大采集率的切削深度的控制问题.文中给出了遗传算法在解决本问题中的具体实施过程,并对实例进行了计算,得出了满意的结果.从而为大洋深海开采的切削深度的控制提出了一解决途径.图4,表1,参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大洋富钴结壳 矿产开采 切削深度 优化控制
原文传递
Origin of tectonic stresses in the Chinese continent and adjacent areas 被引量:9
17
作者 ZHU ShouBiao1,2& SHI YaoLin3 1 Institute of Crustal Dynam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85, China 2 Department of Geophysic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3 Laboratory of Computational Geodynamics,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7年第1期67-74,共8页
Based on data of principal stress orientation from focal mechanism and of geological features in China, we made pseudo-3D genetic algorithm finite element (GA-FEM) inversion to investigate the main forces acting on th... Based on data of principal stress orientation from focal mechanism and of geological features in China, we made pseudo-3D genetic algorithm finite element (GA-FEM) inversion to investigate the main forces acting on the Chinese continent and adjacent areas which form the Chinese tectonic stress field. 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plate boundary forces play the dominant role in forming the stress field in China, as noticed by many previous researchers. However, we also find that topographic spreading forces, as well as basal drag forces of the lower crust to the upper crust, mak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stresses in regional scale. Forces acting on the Chinese continent can be outlined as follows: the collision of the India plate to the NNE is the most important action, whereby forces oriented to the NW by the Philippine plate and forces oriented to the SWW by the Pacific plate are also important. Topographic spreading forces are not negligible at high topographic gradient zones, these forces are perpendicular to edge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a topographic gradient belt running in the NNE direction across Eastern China. Basal drag forces applied by the ductile flow of the lower crust to the base of upper crust affect the regional stress field in the Tibetan Plateau remarkably, producing the clockwise rotation around the eastern Himalaya synta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tic algorithm finite element method topographic SPREADING FORCES DUCTILE LOWER crust Chinese continen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