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CryIAb水稻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适合度 被引量:4
1
作者 苏军 宋亚娜 +4 位作者 姚玉仙 陈建民 吴明基 李刚 陈子强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9-476,共8页
携带提高适合度抗性基因的转基因植物如果长期处于栽培系统之外,可能带来很大的生态问题。为了评价转CryIAb抗虫基因水稻的生态适合度,本研究以转CryIAb水稻Mfb及其非转基因对照MH86为材料,连续2年定点实验,通过常规栽培和半野生生长等... 携带提高适合度抗性基因的转基因植物如果长期处于栽培系统之外,可能带来很大的生态问题。为了评价转CryIAb抗虫基因水稻的生态适合度,本研究以转CryIAb水稻Mfb及其非转基因对照MH86为材料,连续2年定点实验,通过常规栽培和半野生生长等不同生长方式以及虫害及杂草的自然压力下比较转CryIAb基因水稻与非转基因水稻的营养生长、繁殖能力、种子延续能力,评价转基因水稻在自然环境下的生存竞争能力。2年观测数据显示:常规栽培和模拟自然生长条件下,转CryIAb基因水稻的植株高度、分蘖数与非转基因水稻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水稻繁殖能力则与栽培方式、虫害发生程度密切相关。在常规栽培条件下,虫害发生较重的2011年,转基因稻单株总粒数、实粒数和穗重分别为1890.3、1182.6和30.1g,显著高于非转基因稻的1402.8、864.5和23.6g;在虫害发生轻的2012年,转基因稻与非转基因稻繁殖指标没有显著差异。半野生生长条件下,虫害发生重的年份,转基因稻繁殖能力指标有升高趋势,但没有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在虫害发生轻的年份,转基因稻的大部分繁殖指标与非转基因稻相当或下降,其中结实率为57.3%显著低于非转基因稻的73.2%,显示出一定的适合度成本。转基因稻与非转基因稻的种子萌发能力没有显著差异。不论何种种植方式,2年均未调查到田间自身苗发生。研究结果表明在半野生条件下转基因水稻存在适合度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转基因 cryiab 生存竞争 适合度
下载PDF
转CryIAb水稻对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苏军 陈睿 +3 位作者 姚玉仙 陈子强 宋亚娜 李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00-1506,共7页
尽管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增加作物产量,但转基因作物是否对农田生态产生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应用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转CryIAb基因抗虫水稻"Mfb"连续2年在传统栽培和半野生条件下对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多... 尽管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增加作物产量,但转基因作物是否对农田生态产生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应用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转CryIAb基因抗虫水稻"Mfb"连续2年在传统栽培和半野生条件下对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转CryIAb基因稻"Mfb"与非转基因稻"明恢86"田间杂草种类没有显著差异。稻田杂草的频度和密度与栽培方式有关,半野生稻田杂草的频度和密度显著高于传统稻田,但相同栽培条件下,转基因稻"Mfb"与非转基因稻"明恢86"田间杂草频度和密度在整个生长期内均无显著差异。半野生稻田物种丰富度(Sr)指数明显大于传统稻田;相同栽培条件下,相同生长时期抗虫转基因水稻"Mfb"与其非转基因对照"明恢86"对稻田杂草群落丰富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稻田杂草群落优势度(D)、均匀度(J)以及多样性(H)各处理、各生长时期内转基因稻与非转基因稻相比均没有显著差异。稻田杂草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无明显规律,相同栽培方式相同生长期的抗虫转基因水稻"Mfb"与其非转基因对照"明恢86"的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不显著。综合上述分析,转CryIAb基因抗虫稻对稻田杂草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iab基因水稻 半野生栽培 杂草群落 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粘虫高龄幼虫对转Bt基因玉米的消化和利用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冬妍 王振营 +3 位作者 何康来 丛斌 文丽萍 白树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在室内用重量法研究了粘虫Mythimnaseparata (Walker)高龄幼虫对转Bt基因玉米MON810和Bt11叶片的消化和利用 ,以明确Bt玉米对暴食期幼虫取食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连续测定的 5天中 ,取食MON810和Bt11两种Bt玉米叶片时 ,幼虫存活率和取... 在室内用重量法研究了粘虫Mythimnaseparata (Walker)高龄幼虫对转Bt基因玉米MON810和Bt11叶片的消化和利用 ,以明确Bt玉米对暴食期幼虫取食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连续测定的 5天中 ,取食MON810和Bt11两种Bt玉米叶片时 ,幼虫存活率和取食量均显著低于各自的对照组幼虫 ,取食Bt玉米叶片的幼虫体重呈下降趋势 ,第 3天时分别比第 2天减少 12 2mg和 7 4mg ,而取食对照玉米叶片时的幼虫日增重显著的高于处理组的幼虫 ,第 3天的日增重分别为 10 0 4mg和 119 9mg。取食Bt玉米叶片的幼虫对食物的转化率 (ECI和ECD)均为负值 ,在最初 4天的ECI和ECD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幼虫 ,但取食两种非Bt玉米叶片的幼虫的近似消化率 (AD)随取食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 ,取食第 5天分别为 2 0 6 %和 15 1% ;而取食MON810和Bt11叶片时幼虫的AD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幼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虫 BT玉米 cryiab杀虫蛋白 取食量 食物利用率
下载PDF
转基因水稻表达的Bt毒蛋白CryⅠ Ab溶液构象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志平 舒庆尧 +3 位作者 龚利琴 余红 叶恭银 陈子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81-1085,共5页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毒蛋白 Cry Ab在溶液中的构象 .结果表明 ,p H值增大时 ,毒蛋白的荧光强度也增大 ,至 p H=1 1时荧光强度已达最大值 ;甲醇、乙醇及异丙醇等有机溶剂引起毒蛋白荧光发射波长蓝移和荧光强度增大 ,至有机溶剂的浓度超过...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毒蛋白 Cry Ab在溶液中的构象 .结果表明 ,p H值增大时 ,毒蛋白的荧光强度也增大 ,至 p H=1 1时荧光强度已达最大值 ;甲醇、乙醇及异丙醇等有机溶剂引起毒蛋白荧光发射波长蓝移和荧光强度增大 ,至有机溶剂的浓度超过某一阈值后荧光发射波长不再蓝移 ;丙酮能完全猝灭毒蛋白Cry Ab的荧光 ,丙烯酰胺能猝灭 Cry Ab86%的荧光 ,而 KI对毒蛋白的荧光无猝灭作用 ,由此推断 C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构象 转基因水稻 Bt 毒蛋白cryiab 苏云金杆菌 荧光法 微生物杀虫剂 基因表达
下载PDF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Pinus taeda by particle bombardment 被引量:1
5
作者 唐巍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1-97,163,共7页
A protocol is presented for genetically engineering loblolly pine (Pinus taeda L.) using particle bombardment. This protocol enabled the routine transformation of loblolly pine plants that were previously difficult to... A protocol is presented for genetically engineering loblolly pine (Pinus taeda L.) using particle bombardment. This protocol enabled the routine transformation of loblolly pine plants that were previously difficult to transform. Mature zygotic embryos were used to be bombarded and to generate organogenic callus and transgenic regenerated plants. Plasmid pB48.215 DNA contained a synthetic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 cryIAc coding sequence flanked by the double cauliflower mosaic virus (CaMV) 35S promoter and nopaline synthase (Nos) terminator sequences, and the selectable marker gene, neomycin phosphotransferase II (nptII) controlled by the promoter of the nopaline synthase gene was introduced into loblolly pine tissues by particle bombardment. The transformed tissues were proliferated and selected by kanamycin resistance conferred by the introduced NPTII gene. Shoot regeneration was induced from the kanamycin-resistant callus, and transgenic plantlets were then produced. The presence of the introduced genes in the transgenic loblolly pine plants was confirm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 (PCR) analysis, by Southern blot analysis, and insect feeding assays. The recovered transgenic plants were acclimatized and then established in s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us taeda L. Biolistic transformation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 cryiab Insect feeding bioassa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