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尖晶石CuM_2O_4(M=Al、Fe、Cr)催化甲醇重整反应的特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光俊 郗宏娟 +4 位作者 张素红 谷传涛 庆绍军 侯晓宁 高志贤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66-1471,共6页
采用柠檬酸络合法,经900℃热处理制备了CuAl2O4、CuFe2O4和CuCr2O4三种尖晶石,并进行了甲醇重整性能评价。结合XRD、H2-TPR、SEM和BET等表征,研究了铜基尖晶石的催化特性。结果表明,三种铜基尖晶石的形貌和大小有极大差异,表现出不同的... 采用柠檬酸络合法,经900℃热处理制备了CuAl2O4、CuFe2O4和CuCr2O4三种尖晶石,并进行了甲醇重整性能评价。结合XRD、H2-TPR、SEM和BET等表征,研究了铜基尖晶石的催化特性。结果表明,三种铜基尖晶石的形貌和大小有极大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性能,CuAl2O4尖晶石获得最优的稳定性和最低的CO选择性,CuFe2O4尖晶石上CO选择性最高且稳定性差,CuCr2O4尖晶石上石墨碳沉积最严重。根据长时间评价结果和表征数据发现,在反应气氛中铜基尖晶石不稳定,通过释放活性铜而起催化作用;同时铜的烧结长大与积炭现象共同影响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l2O4 CuFe2O4 cucr2o4 甲醇重整 积炭
下载PDF
CuCrO_2和CuCr_2O_4间相互作用对体系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赵峰 李国英 +2 位作者 李能 刘英骏 林炳雄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6,共6页
以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CuCrO2 和CuCr2 O4 两相共生的Cu Cr O催化剂体系 .由于两相共生而相互作用 ,两相组成的样品中 ,样品颗粒较小 ,比表面积增大 ,催化CO O2 反应的活性提高 .当样品中n(Cu) /n(Cr) =0 7时 ,两相含量最为接近 ,显示... 以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CuCrO2 和CuCr2 O4 两相共生的Cu Cr O催化剂体系 .由于两相共生而相互作用 ,两相组成的样品中 ,样品颗粒较小 ,比表面积增大 ,催化CO O2 反应的活性提高 .当样品中n(Cu) /n(Cr) =0 7时 ,两相含量最为接近 ,显示出最高的催化活性 .CO O2 反应过程中 ,气相中的CO与样品表面的氧原子作用 .在两相共生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CuCrO2和CuCr2 O4 的体相结构没有变化 .各样品催化活性的不同是由其表面性质的差异引起的 .TPR和XPS分析结果表明 :两相共生而相互作用 ,修饰了样品的表面性质 ,使样品表面含有更多的活性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O2 cucr2o4 催化性能 一氧化碳 燃烧反应 复合氧化物 程序升温还原 两相相互作用 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 催化剂 尾气净化
下载PDF
尖晶石型CuCr_2O_4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胡志强 周红茹 +2 位作者 康姣 秦颖 高宏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2-516,共5页
采用醇-水共沉淀法,通过表面活性剂进行分散,制备尖晶石型CuCr2O4纳米粉体。讨论了烧结温度、表面活性剂对粉体制备的影响,并将粉体应用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采用XRD、TEM、SEM、UV-vis、FT-IR分析对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采用醇-水共沉淀法,通过表面活性剂进行分散,制备尖晶石型CuCr2O4纳米粉体。讨论了烧结温度、表面活性剂对粉体制备的影响,并将粉体应用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采用XRD、TEM、SEM、UV-vis、FT-IR分析对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1000℃、PEG400添加量为1.5%时,制备的CuCr2O4粉体分散最佳;掺杂CuCr2O4纳米粉体后能够提高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与纯TiO2薄膜电极相比,光电转化效率提高了2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 cucr2o4 醇-水共沉淀法 光谱吸收
下载PDF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NO在CuCr_2O_4(100)表面的吸附 被引量:2
4
作者 徐香兰 陈文凯 +2 位作者 王霞 陆春海 李奕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75-1381,共7页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NO在CuCr2O4(100)表面4个可能吸附位的顶位吸附。结果表明:表面铜(Cu)和铬(Cr)为活性吸附位,吸附能分别为98.1kJ·mol-1和92.9kJ·mol-1。对活性吸附位Cu位和Cr位考虑了NO以N端和O端2种吸附取向的吸附,发...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NO在CuCr2O4(100)表面4个可能吸附位的顶位吸附。结果表明:表面铜(Cu)和铬(Cr)为活性吸附位,吸附能分别为98.1kJ·mol-1和92.9kJ·mol-1。对活性吸附位Cu位和Cr位考虑了NO以N端和O端2种吸附取向的吸附,发现N端吸附比O端吸附更为有利,O端吸附为简单的物理吸附。在2种吸附取向情况下,N-O键的伸缩振动频率都发生了红移。Mulliken布居分析表明,N端吸附时NO分子失去电子;对NO吸附前后的态密度分析可知,对Cu位和Cr位N端吸附NO的2π轨道得到电子。本文并进一步讨论了NO分子在CuCr2O4(100)表面Cu位和Cr位的成键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NO 吸附 尖晶石型氧化物cucr2o4 (100)表面
下载PDF
机械粉碎法制备纳米CuCr_2O_4及其对高氯酸铵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郝嘎子 刘杰 +5 位作者 肖磊 高寒 姜炜 李凤生 赵凤起 高红旭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54-1659,共6页
采用HLG-5型纳米化粉碎机批量制备了粒径约为60nm的纳米CuCr2O4.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的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别研究工业CuCr2O4、共沉淀法制备的纳米CuCr2O4及机械粉碎法制备的... 采用HLG-5型纳米化粉碎机批量制备了粒径约为60nm的纳米CuCr2O4.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的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别研究工业CuCr2O4、共沉淀法制备的纳米CuCr2O4及机械粉碎法制备的纳米CuCr2O4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前二者相比,机械粉碎法制备的纳米CuCr2O4对AP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能够使其速率常数提高,高温分解活化能减小。这将促进纳米CuCr2O4作为燃速催化剂在AP基复合推进剂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纳米cucr2o4 机械粉碎 高氯酸铵 热分解 催化效果
下载PDF
纳米CuCr_2O_4的制备及其对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郝嘎子 刘杰 +5 位作者 刘环环 宋健 杨青 高寒 姜炜 李凤生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29,共4页
采用HLG-5型纳米化粉碎机制备了粒径约为60nm的纳米CuCr2O4,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样品的结构及形貌,分析了纳米CuCr2O4的形成机理,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原料CuCr2O4和纳米CuCr2O4对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采用HLG-5型纳米化粉碎机制备了粒径约为60nm的纳米CuCr2O4,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样品的结构及形貌,分析了纳米CuCr2O4的形成机理,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原料CuCr2O4和纳米CuCr2O4对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料CuCr2O4相比,质量分数2%的纳米CuCr2O4对AP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可使AP的低温分解峰减弱,高温分解峰温降低67℃,反应速率常数提高数倍,使AP的表观分解热从821J/g提高到1 393J/g,增长率为6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纳米cucr2o4 AP 热分解 催化效果 固体火箭推进剂
下载PDF
超细CuCr_2O_4粉体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6
7
作者 邢玉静 马拥军 +1 位作者 朱林 裴重华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44,共4页
以Cu(NO32)·3H2O、Cr(NO3)2·9H2O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柠檬酸配位法合成了超细CuCr2O4催化剂,用XRD、S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用DTA研究了CuCr2O4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测量了加入CuCr2O4后CMDB推进剂的燃速。结果表明... 以Cu(NO32)·3H2O、Cr(NO3)2·9H2O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柠檬酸配位法合成了超细CuCr2O4催化剂,用XRD、S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用DTA研究了CuCr2O4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测量了加入CuCr2O4后CMDB推进剂的燃速。结果表明,在最佳合成条件下(即nCu∶nCr=1∶2,温度700℃)可制得纯四方尖晶石型CuCr2O4。加入超细CuCr2O4后,AP的高温分解温度提前至339.6℃,CMDB推进剂在6MPa下的燃速从35.84mm/s提高到61.00mm/s,压强指数从0.62降低到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cucr2o4 柠檬酸 CMDB推进剂 AP 燃速
下载PDF
合成新型CuCr_2O_4黑色纳米粉末快速显现潜手印研究
8
作者 彭迪 张阑馨 谢家玲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3-18,共6页
目的建立使用新型CuCr_2O_4黑色纳米粉末快速显现现场潜手印的方法。方法使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粒径约为50 nm的CuCr_2O_4黑色粉末,再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XRD)对该显现粉末进行表征,发现其为尖晶石型球状颗粒... 目的建立使用新型CuCr_2O_4黑色纳米粉末快速显现现场潜手印的方法。方法使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粒径约为50 nm的CuCr_2O_4黑色粉末,再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XRD)对该显现粉末进行表征,发现其为尖晶石型球状颗粒,纯度高,粒径基本均一。经用粉末刷显法和小颗粒悬浮液法对不同性质客体上的较陈旧汗潜手印、血潜手印进行显现。结果 CuCr_2O_4黑色纳米粉末与手印物质结合紧密,显现较陈旧汗油手印、血潜手印纹线清晰、连贯。结论 CuCr_2O_4黑色纳米粉末制备方法简单,操作简便,可有效显现渗透及非渗透性浅色客体上的汗潜、血潜手印,为现场手印的粉末显现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2o4纳米粉末 汗潜手印 血潜手印 快速显现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合成铬酸铜 被引量:1
9
作者 侯来广 刘艳春 +2 位作者 胡德 任雪潭 曾令可 《佛山陶瓷》 2013年第8期6-9,共4页
本文以硝酸铜、硝酸铬为原料,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进行了CuCr2O4粉体的制备。通过XRD、SEM和n1R等方法考察了pH值和燃烧温度对制备过程及产物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硝酸铜:硝酸铬:柠檬酸摩尔比为1:2:3、pH值分别为3... 本文以硝酸铜、硝酸铬为原料,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进行了CuCr2O4粉体的制备。通过XRD、SEM和n1R等方法考察了pH值和燃烧温度对制备过程及产物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硝酸铜:硝酸铬:柠檬酸摩尔比为1:2:3、pH值分别为3、5、7、9、煅烧温度为650℃~950℃,并保温5h时,均能得到晶相为CuCr2O4的粉体。同时,温度和pH值对粉体合成的影响较大。研究表明,850℃为较佳的合成温度,且pH值为3时,合成粉体的结晶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2o4 柠檬酸 溶胶-凝胶
下载PDF
碳酸氢钠共沉淀法制备超细铜铬黑颜料 被引量:2
10
作者 白明敏 洪毓鸿 +2 位作者 刘昆 常启兵 汪永清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5-60,共6页
以Cu(NO_3)_2·3H_2O、Cr(NO_3)_3·9H_2O为原料,NaHCO_3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合成超细尖晶石型铜铬黑颜料。研究了沉淀剂浓度、煅烧温度对CuCr_2O_4结晶度、晶相纯度、粒径大小以及色度值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 以Cu(NO_3)_2·3H_2O、Cr(NO_3)_3·9H_2O为原料,NaHCO_3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合成超细尖晶石型铜铬黑颜料。研究了沉淀剂浓度、煅烧温度对CuCr_2O_4结晶度、晶相纯度、粒径大小以及色度值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图、粒度分析、色度值以及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得出,当碳酸氢钠浓度为0.3 mol/L,煅烧温度为800℃时可获得结晶完整、粒径细小、呈色性能好的CuCr_2O_4黑色颜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2o4 黑色颜料 共沉淀法 NAHCO3
下载PDF
CuCr_2O_4@rGO Nanocomposites as High-Performance Cathode Catalyst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Oxygen Batteries 被引量:1
11
作者 Jiandi Liu Yanyan Zhao +4 位作者 Xin Li Chunge Wang Yaping Zeng Guanghui Yue Qiang Chen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2018年第2期30-39,共10页
Rechargeable lithium–oxygen batteries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a promising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because of their ultra-high theoretical energy densities which are comparable to gasolin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 Rechargeable lithium–oxygen batteries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a promising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because of their ultra-high theoretical energy densities which are comparable to gasolin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ithium–oxygen batteries(LOBs), especially the cycling performance, a high-efficiency cathode catalyst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Hence, we aim to demonstrate that CuCr_2O_4@rGO(CCO@rGO) nanocomposites, which are synthesized using a facile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followed by a series of calcination processes, are an effective cathode catalyst. The obtained CCO@rGO nanocomposites which served as the cathode catalyst of the LOBs exhibited an outstanding cycling performance for over 100 cycles with a fixed capacity of 1000 mAh g^(-1) at a current density of 200 mA g^(-1). The enhanced properties were attributed to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the high catalytic efficiency of the spinel-structured CCO nanoparticles, the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high conductivity of the rG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2o4@rGO nanocomposites Cathode catalyst Lithium–oxygen batteries
下载PDF
Theoretical Study of NO Dimer Adsorption and Dissociation on the CuCr_2O_4 (100) Surface
12
作者 徐香兰 陈展虹 +1 位作者 陈文凯 李俊篯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27-932,共6页
Theoretical simulation of the adsorption and dissociation of two NO molecules at the Cu^2+, Cr^3+ and bridge Cr^3+ sites (b-Cr^3+) on the normal spinel CuCr2O4 (100) surface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density fun... Theoretical simulation of the adsorption and dissociation of two NO molecules at the Cu^2+, Cr^3+ and bridge Cr^3+ sites (b-Cr^3+) on the normal spinel CuCr2O4 (100) surface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med N-down and O-down NO dimers are negatively charged. The formation of stable O-down dimers on the surface leads to the great elongation of N-O bond,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NO reduction. The transition-state calcul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decomposition of O-down NO dimer at the b-Cr^3+ site is most favorable and N2O is the major reduction produ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 dimer copper chromite cucr2o4 (100) surface
下载PDF
Pt/CuCrO催化剂上CO氧化反应及抗H_2O和抗CO_2性能研究
13
作者 邓芸 朱丽 +2 位作者 贾爱平 鲁继青 罗孟飞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427-434,共8页
制备了负载型Pt/CuCrO催化剂,并进行了CO氧化及其抗H_2O和抗CO_2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载体的晶型结构改变了其可还原性和活性氧物种数量,从而影响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及抗H_2O和抗CO_2的能力;经400~600℃焙烧的载体为尖晶石型CuCr_2O_4氧化... 制备了负载型Pt/CuCrO催化剂,并进行了CO氧化及其抗H_2O和抗CO_2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载体的晶型结构改变了其可还原性和活性氧物种数量,从而影响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及抗H_2O和抗CO_2的能力;经400~600℃焙烧的载体为尖晶石型CuCr_2O_4氧化物,具有很好的可还原性和较高的活性氧物种数量,因此催化剂具有良好的CO氧化活性和优异的抗H_2O和抗CO_2的能力;而800℃焙烧的载体为铜铁矿型CuCrO_2氧化物,其CO氧化活性较低,且不具备抗H_2O和抗CO_2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催化剂 CO氧化 Cu Cr2O4 抗H2O 抗CO2
下载PDF
CuCr_(2)O_(4)催化剂形貌特征与其SCR脱硝性能的关系
14
作者 高尔豪 寿恬雨 +2 位作者 黄蓓 王伟 施耀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99-1205,共7页
分别制备形貌为多面体状、颗粒状、球状的尖晶石型CuCr_(2)O_(4)催化剂,测试对比不同形貌CuCr_(2)O_(4)催化剂的SCR脱硝性能.结果表明,多面体状CuCr_(2)O_(4)的催化活性最好,且在157℃时脱硝效率达到50%,在225~320℃脱硝效率超过99%,具... 分别制备形貌为多面体状、颗粒状、球状的尖晶石型CuCr_(2)O_(4)催化剂,测试对比不同形貌CuCr_(2)O_(4)催化剂的SCR脱硝性能.结果表明,多面体状CuCr_(2)O_(4)的催化活性最好,且在157℃时脱硝效率达到50%,在225~320℃脱硝效率超过99%,具有良好的抗硫、抗水性能.脱硝活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多面体状CuCr_(2)O_(4)、颗粒状CuCr_(2)O_(4)、球状CuCr_(2)O_(4).采用表征技术分析微观形貌对CuCr_(2)O_(4)脱硝性能的影响.N_(2)吸附-脱附结果显示,多面体状CuCr_(2)O_(4)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25.5 m^(2)/g)和最大的孔容积(0.154 cm^(3)/g);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显示,多面体状CuCr_(2)O_(4)相较于其他形貌拥有更高比例的表面活性氧(49.5%)和Cu^(+)(16.2%);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结果显示,多面体状CuCr_(2)O_(4)拥有最高表面酸浓度(0.12 mmol/g)及酸强度;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结果显示,多面体状CuCr_(2)O_(4)表面活性物种最易还原且数量最多(3.69 mmol/g),使得SCR反应在低温段更易进行.多面体状CuCr_(2)O_(4)的高表面酸性与氧化还原性,使其具有良好的脱硝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_(2)O_(4) 尖晶石 形貌 SCR 脱硝性能 催化剂
下载PDF
CuCr_2O_4晶体的制备及太阳能选择吸收涂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声瑞 赵书言 +1 位作者 李季 游波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7-765,共9页
以壳聚糖为结构导向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结构规整、粒径均匀的CuCr_2O_4单晶纳米粒子.用SEM和TEM表征粒子表面形貌,XRD和FTIR表征粒子结构与组成,通过调控水热时间和壳聚糖加入量实现对粒子形貌的调节.将CuCr_2O_4单晶纳米粒子与丙... 以壳聚糖为结构导向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结构规整、粒径均匀的CuCr_2O_4单晶纳米粒子.用SEM和TEM表征粒子表面形貌,XRD和FTIR表征粒子结构与组成,通过调控水热时间和壳聚糖加入量实现对粒子形貌的调节.将CuCr_2O_4单晶纳米粒子与丙烯酸乳液共混,制备选择性吸收涂层并测试涂层的吸收率与发射率.结果表明,CuCr_2O_4粒子的分散性和粒径大小对光谱选择性吸收性能有很大影响,并最终得到吸收率(α)为0.964、发射率(ε)为0.258的环境友好太阳能选择吸收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2o4纳米粒子 水热合成 壳聚糖 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
原文传递
CuCr_2O_4-CuO复合敏感电极混合位型NO_2传感器的研究
16
作者 李跃华 侯欢欢 +2 位作者 韩文 戴磊 王岭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435-439,共5页
采用具有致密层/多孔层双层结构的6%Y_2O_3(质量分数)添加的La_(10)Si_6O_(27)为固体电解质,在多孔层内丝网印刷的Cu Cr_2O_4-Cu O复合物为敏感材料,制备了混合位型NO_2传感器。采用XRD、SEM对NO_2传感器敏感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 采用具有致密层/多孔层双层结构的6%Y_2O_3(质量分数)添加的La_(10)Si_6O_(27)为固体电解质,在多孔层内丝网印刷的Cu Cr_2O_4-Cu O复合物为敏感材料,制备了混合位型NO_2传感器。采用XRD、SEM对NO_2传感器敏感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应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传感器的敏感性能和响应机理。结果表明:粒径200~300 nm的Cu Cr_2O_4-Cu O均匀分布在约20μm厚的多孔层中;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结果表明该传感器为混合位型,在600~700℃、NO_2浓度25~300 ppm,传感器响应信号值与NO_2浓度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600℃时具有最好的敏感性、重现性和稳定性;共存的NH_3、CH_4、H_2及CO_2对传感器敏感性能几乎没有影响,O_2在5 vol%~21 vol%浓度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大电位值线性减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O_2传感器进行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2传感器 混合位型 cucr2o4-CuO La10Si6O27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