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蝇Cullin 5基因dsRNA设计及RNAi效率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倩毓 张原熙 +2 位作者 刘胜军 孙蕊 张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37-40,共4页
Cullin 5作为Cullin蛋白家族的一员对调控细胞内蛋白降解有着重要意义。为便于深入研究果蝇中Cullin 5基因的功能,对Cullin 5基因的5’UTR区域进行ds RNA设计,并通过PCR和体外转录获得相应的ds RNA。利用RNA干扰以及Realtime PCR检测得... Cullin 5作为Cullin蛋白家族的一员对调控细胞内蛋白降解有着重要意义。为便于深入研究果蝇中Cullin 5基因的功能,对Cullin 5基因的5’UTR区域进行ds RNA设计,并通过PCR和体外转录获得相应的ds RNA。利用RNA干扰以及Realtime PCR检测得到该ds RNA的RNAi效率。结果表明设计及合成的Cullin 5基因的ds RNA可显著降低Cullin 5的转录水平(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其m RNA水平下降至27%,表明该ds RNA具有RNA干扰效果。该实验将为今后研究果蝇Cullin 5基因的功能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腹果蝇 cullin 5 DS RNA RNA干扰 Real-time PCR
下载PDF
Vif-ΔN28和Cullin5-N138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2
作者 张文艳 楼朝平 +5 位作者 朱可彤 张帆 姜春来 吴永革 于湘晖 孔维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61-463,467,共4页
目的获得高纯度的Vif-ΔN28和Cullin5-N138蛋白。方法以Vif/VR1012质粒为模板,PCR扩增出Vif-ΔN28基因并插入pRSETB质粒。将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Vif-ΔN28/pRSETB以及已有的Cullin5-N138/pRSETB质粒分别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 目的获得高纯度的Vif-ΔN28和Cullin5-N138蛋白。方法以Vif/VR1012质粒为模板,PCR扩增出Vif-ΔN28基因并插入pRSETB质粒。将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Vif-ΔN28/pRSETB以及已有的Cullin5-N138/pRSETB质粒分别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产物经Ni-NTA离子纯化柱纯化、复性。结果所表达的Vif-ΔN28和Cullin5-N138蛋白约占各自菌体总蛋白的20%,纯化后蛋白纯度均可达90%以上。结论已成功构建了Vif-ΔN28原核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获得了可溶性的纯化的Vif-ΔN28和Cullin5-N138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 Vif蛋白 cullin5蛋白
下载PDF
Peptide Inhibitors of HIV-1 Virus Infection Based on Cullin-5 被引量:2
3
作者 ZHU Ke-tong ZHANG Xi-zhen LOU Chao-ping GUO Bo DU Juan WANG Xiao-dan WU Yong-ge KONG Wei YU Xiang-hui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38-343,共6页
Virion infectivity factor(Vif) is one of the six accessory proteins of HIV-1 and is necessary for viral infectivity. Human Apolipoprotein B editing complex protein 3G(h-APOBEC3G) is a cytidine deaminase only expre... Virion infectivity factor(Vif) is one of the six accessory proteins of HIV-1 and is necessary for viral infectivity. Human Apolipoprotein B editing complex protein 3G(h-APOBEC3G) is a cytidine deaminase only expressed in "nonpermissive" cells and exhibits virus suppressive activity. With the aid of a Cullin-5 E3 ligase, Vif induces h-APOBEC3G degradation and with the destruction of this ligase, Vif is functionally inactive. Therefore, it is expected that blocking this E3 pathway would be a new therapeutic strategy against HIV-1 infection.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took sequence alignment of the N-termini of Cullin-5 and three other members of the Cullin protein family, respectively. A set of small peptides has been synthesized based on the sequence comparison results and possible Vif-Cullin-5 interaction domains. Moreover,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several peptides can reduce virus infectivity in "nonpermissive" cells with a dose-responsive manner, but not in "permissive" cells.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loss of viral infectivity may be because of the increase of APOBEC3G amount in the peptide-treated cells. It is concluded that peptides derived from Cullin-5 can block the APOBEC3G degradation induced by Vif and suppress HIV-1 infectivity. Therefore this study starts a novel strate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HIV-1 inhibi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inhibitor PEPTIDE VIF cullin-5 APOBEC3G
下载PDF
微小核糖核酸-1205沉默Cullin-RING泛素E3连接酶4A激活AMPK信号传导保护人成骨细胞免受地塞米松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光阳 庄宇 +2 位作者 费昊东 季峰 王守国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12期1022-1029,共8页
目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激活可以抑制地塞米松(Dex)诱导的成骨细胞损伤。Cullin-RING泛素E3连接酶4A(CUL4A)决定了AMPKα泛素化和蛋白酶体降解。本研究鉴定了一种新型的靶向CUL4A的微小核糖核酸-1205(miR-1205)。方法:为了研究mi... 目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激活可以抑制地塞米松(Dex)诱导的成骨细胞损伤。Cullin-RING泛素E3连接酶4A(CUL4A)决定了AMPKα泛素化和蛋白酶体降解。本研究鉴定了一种新型的靶向CUL4A的微小核糖核酸-1205(miR-1205)。方法:为了研究miR-1205对Dex诱导人类成骨细胞的氧化损伤和细胞死亡的影响,对hFOB1.19成骨细胞和原代人成骨细胞进行培养和分化,提取第3~10代的原始人类成骨细胞总细胞RNA,并通过反转录获得c DNA。利用qPCR、2ΔΔCt方法进行数据定量,分析miR-1205的表达。将生成表达premiR-1205的慢病毒(lv-premiR-1205)或miR-1205反义慢病毒(lv-antagomiR-1205),进行过滤并添加至h FOB1.19细胞或人成骨细胞。将细胞接种到六孔板中,通过miR模拟物转染,进行遗传修饰。检查CUL4A 3’-UTR荧光素酶的活性,并对结果进行量化。在对hFOB1.19细胞使用Dex处理后,对细胞功能包括细胞生存力测定,细胞死亡检测,以及通过核TUNEL染色和caspase-3活性测定及Western印迹测定进行细胞凋亡检查。结果:将CUL4A七个靶向miRNA模拟物中的每一个都分别转染到hFOB1.19成骨细胞中。其中,miR-1205模拟物导致最显著的CUL4A mRNA降低。miR-1205的亚细胞分布表明,内源性miR-1205的大部分位于细胞质中。生物素化的miR-1205与hFOB1.19细胞中的CUL4A m RNA直接关联并使其沉默,从而导致AMPK级联激活,并显著减弱h FOB1.19细胞中Dex诱导的细胞毒性。此外,miR-1205的过表达显著抑制了hFOB1.19细胞中Dex诱导的凋亡激活。结论:在h FOB1.19细胞和人类成骨细胞中,通过miR-1205沉默CUL4A,激活了AMPK信号传导,并调节其下游靶标发挥有效的抗氧化活性,极大减弱Dex诱导的细胞毒性,从而显著保护成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成骨细胞 cullin-RING泛素E3连接酶4A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微小核糖核酸-1205
下载PDF
微小RNA-148a-3p调控Cullin-5表达对脑胶质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逢佳 张守庆 +3 位作者 宋纯玉 高勇 潘强 王益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1-883,共3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148a-3p调控Cullin-5(CUL5)表达对脑胶质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作用。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胶质瘤细胞(U87、U251、T98G)及正常星形胶质细胞HA1880中miR-148a-3p及CUL5 mRNA表...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148a-3p调控Cullin-5(CUL5)表达对脑胶质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作用。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胶质瘤细胞(U87、U251、T98G)及正常星形胶质细胞HA1880中miR-148a-3p及CUL5 mRNA表达。胶质瘤细胞U251随机分为miR-148a-3p inhibitor组和miR-148a-3p NC组,脂质体Lipofectamine?3000将miR-148a-3p inhibitor和miR-148a-3p NC转入胶质瘤细胞中,Real-time PCR检测miR-148a-3p表达,水溶性四唑蓝(WST)法检测细胞活力,T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Real-time PCR法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UL5蛋白及mRNA表达,并进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miR-148a-3p inhibitor组(0.31±0.03)中miR-148a-3p表达量低于miR-148a-3p NC组(1.00±0.10, t=5.479, P<0.05)。miR-148a-3p inhibitor组(0.375±0.037)细胞活力低于miR-148a-3p NC组(0.525±0.051, t=4.587, P<0.05);miR-148a-3p inhibitor组细胞克隆数目[(43.52±4.25)个]少于miR-148a-3p NC组[(148.79±14.88)个]( t=5.147, P<0.05)。miR-148a-3p inhibitor组[(38.47±3.85)个]细胞迁移数目少于miR-148a-3p NC组[(185.59±18.56)个]( t=5.589, P<0.05)。miR-148a-3p inhibitor组[(41.79±4.18)个]细胞侵袭数目少于miR-148a-3p NC组[(195.69±19.58)个]( t=6.482, P<0.05)。miR-148a-3p inhibitor+ CUL野生型质粒的荧光强度(0.55±0.05)低于miR-148a-3p inhibitor+CUL5突变型(1.01±0.10)、miR-148a-3p NC+CUL5野生型(1.02±0.10)/突变型(1.03±0.10)。miR-148a-3p inhibitor组(1.89±0.18)中CUL5 mRNA表达量高于miR-148a-3p NC组(1.00±0.10, t=5.579, P<0.05)。miR-148a-3p inhibitor组(0.42±0.04)中CUL5蛋白表达量高于miR-148a-3p NC组(1.43±0.14, t=5.894, P<0.05)。 结论:下调miR-148a-3p表达进而促进CUL5表达,最终抑制U251胶质瘤细胞增殖与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微小RNA-148a-3p cullin-5 增殖 侵袭
原文传递
树突状细胞中Rab40b/c相互作用蛋白质的鉴定研究
6
作者 张立群 李园园 万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54-1059,共6页
目的改进串联亲和纯化质谱(TAP-MS)技术,鉴定并验证Rab40b和Rab40c在树突状细胞中的相互作用蛋白质。方法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融合蛋白基因e Xact-6×His-EYFP-Rab40b和e Xact-6×His-EYFP-Rab40c的表达载体,采用慢病毒感染建立... 目的改进串联亲和纯化质谱(TAP-MS)技术,鉴定并验证Rab40b和Rab40c在树突状细胞中的相互作用蛋白质。方法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融合蛋白基因e Xact-6×His-EYFP-Rab40b和e Xact-6×His-EYFP-Rab40c的表达载体,采用慢病毒感染建立融合蛋白e Xact-6×His-EYFP-Rab40b和e Xact-6×His-EYFP-Rab40c稳定表达的树突状细胞系。改进串联亲和纯化技术,通过e Xact-6×His标签进行新型串联亲和纯化和q TOF液质检测,运用Comp PASS算法过滤和GO富集分析,鉴定Rab40b和Rab40c的相互作用蛋白,并采用免疫共沉淀验证。结果成功构建e Xact-6×His-EYFP-Rab40b和e Xact-6×His-EYFP-Rab40c融合蛋白稳定表达的树突状细胞系。采用新型串联亲和纯化方法,鉴定获得26个Rab40b高可信相互作用蛋白和16个Rab40c高可信相互作用蛋白。Rab40b、Rab40c分别与Elongin B、Elongin C、Cullin5具有相互作用。结论成功建立新型串联亲和纯化方法。Elongin B、Elongin C、Cullin5是Rab40b、Rab40c的相互作用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Rab40b/c cullin5 串联亲和纯化 泛素化连接酶复合物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的关键靶点筛选与验证
7
作者 马红霞 李风森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 采用蛋白质组学分析联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初步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肺癌(COPD-LC)的生物学机制及其潜在的核心治疗靶点,并进行验证。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门诊就诊的COPD、肺癌患者... 目的 采用蛋白质组学分析联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初步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肺癌(COPD-LC)的生物学机制及其潜在的核心治疗靶点,并进行验证。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门诊就诊的COPD、肺癌患者以及体检的健康人员的尿液标本,并进行高通量测序。筛选差异蛋白并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进行功能富集分析,进一步预测COPD-LC的关键靶点,最后采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对上述分子进行验证。结果 蛋白质组学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OPD组存在157个差异蛋白,其中上调67个,下调90个;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肺癌组存在306个差异蛋白,其中上调132个,下调174个;此外,本研究基于相互作用基因检索工具(STRING)平台,将上述差异蛋白进行PPI分析。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结果显示,COPD-LC主要富集在细胞外区域、溶酶体、细胞外空间、淀粉酶活性、蛋白酶抑制剂活性、防御/免疫蛋白活性等方面。在GEO数据库中搜索关于COPD和肺癌患者微阵列数据,最终纳入GSE8581和GSE43346共2个数据集,在GSE8581数据集中共识别出13 605个差异基因,在GSE43346数据集中识别出3 403个差异基因,进一步分析GSE8581、GSE43346数据集与COPD-LC中差异基因的重叠程度,发现潜在转化生长因子β结合蛋白(LTBP)4、N-乙酰α-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LU)、泛素蛋白连接酶E3成分N-识别蛋白4(UBR4)、DNA损伤结合蛋白1-CUL4相关因子(DCAF)5等4个重叠蛋白,最后在GEO数据集中获得验证。结论 本研究初步揭示了LTBP4、NAGLU、UBR4、DCAF5等4个COPD-LC的潜在治疗靶点,其中靶点NAGLU、UBR4、DCAF5在COPD和肺癌中鲜有报道。上述蛋白在COPD和肺癌中均显著低表达,或可成为COPD-LC的重要诊断与治疗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蛋白质组学 潜在性转化生长因子β结合蛋白4 N-乙酰α-D-氨基葡萄糖苷酶 泛素蛋白连接酶E3成分N-识别蛋白4 DNA损伤结合蛋白1-CUL 4相关因子5
原文传递
SAG E3泛素连接酶:生物学功能、作用机理及其相关的人类疾病
8
作者 俞卿 孙毅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4期648-662,共15页
凋亡敏感基因蛋白(Sensitive to Apoptosis Gene,SAG)是一种结构上进化保守的锌环指蛋白(zinc RING finger protein),1997年由该文笔者的实验室首次克隆,并于1999年发表。大量研究先后证实SAG不仅是一个具有抗氧化能力、可抑制金属离子... 凋亡敏感基因蛋白(Sensitive to Apoptosis Gene,SAG)是一种结构上进化保守的锌环指蛋白(zinc RING finger protein),1997年由该文笔者的实验室首次克隆,并于1999年发表。大量研究先后证实SAG不仅是一个具有抗氧化能力、可抑制金属离子或ROS诱导的细胞凋亡的蛋白,同时还是具有促癌作用的重要E3泛素连接酶,也是一个极富潜力的新型抗肿瘤靶点。SAG是泛素化和拟素化修饰的双重E3连接酶,通过介导Cullin-5蛋白的拟素化修饰参与形成CRL5或CRL1 E3泛素连接酶复合体,介导多种抑癌底物蛋白的泛素化降解,促进肿瘤细胞增生、存活、血管生成和肿瘤形成。此外,SAG还参与病毒的复制与合成,并与多种人类疾病相关。目前,靶向SAG的抗肿瘤小分子抑制剂正在研发中。该文回顾多年来在SAG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SAG的生物学功能,重点阐述SAG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功能和作用机理,并探讨和展望SAG的基础研究方向和以SAG为靶点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G cullin-5 E3泛素连接酶 泛素化 拟素化 抗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